农行笔试基本不刷人乡村振兴招聘好不好

央广网重庆12月30日消息(记者上官雨梦 通讯员潘钰琳)今年初以来,农行重庆分行充分发挥服务乡村振兴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工作重心,以服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主线,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数字金融创新,全力以赴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

农行重庆分行精准对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创新提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165”工作思路,即: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聚焦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农村改革、农村消费升级“六个维度”,做好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五个衔接”。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在信贷管理、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差异化政策、支持保障机制等十个方面,细化出台40条“一揽子”支持乡村振兴政策。

创新帮扶机制,派驻17名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工作队队员和1名驻村第一书记,纳入市级选派驻重点帮扶乡镇工作队统一管理,成为全市唯一选派帮扶干部覆盖17个市级重点帮扶乡镇的单位。聚焦县域、脱贫人口、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与市农业农村委以及秀山、石柱、酉阳、彭水等重点区县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支持乡村振兴。

农行重庆分行针对新型主体,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率先推出“富民贷”支持农民走上致富路。利用遍及县、乡、村三级的服务体系和线上金融渠道,农户全程基本不用“跑手续”,可实现“一站式贷款办理”。

农行重庆分行针对养殖户贷款抵押物存在“识别难、价格评估难、防疫难”等融资难题,创新推出畜禽活体抵押贷款,以活体畜禽为抵押物,先后推出“银行+活体抵押+政府风险补偿”“银行+保险”“银行+保险+期货”等多种信贷增信模式,有效盘活农业经营主体畜禽资产,助力养殖产业发展。

农行重庆分行在数字金融上加大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力度,助力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该行试点推广农行版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当地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建设,配合政府建设“三资管理”平台。升级“惠农服务点”,着力建设“电商中心”“便民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解决农村偏远山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先后上线“智慧医疗平台”“智慧商圈”“智慧旅游”“智慧三农”等多种智慧场景,服务民生,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农行重庆分行加快应用新技术,通过农业银行创新推出的卫星遥感采集系统,依托AI平台,以土地卫星影像为数据样本,构建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农户贷款地块卫星影像进行智能判定。客户经理只需要在卫星遥感采集系统中进行地块勾画,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农地信息采集,为银行授信建立有力支撑。目前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已为酉阳、巫山、秀山等地的农户成功发放贷款。卫星遥感技术的成功试点,是农行在农户贷款领域的一次技术性突破,为加速乡村振兴,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提供又一有力支撑。

农行河南省分行坚决贯彻中央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省委、省政府,农总行的政策指引,严格落实河南银保监局的相关监管要求,积极满足县域信贷需求,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截至7月末,该行县域贷款余额2618亿元,净增349.9亿元,县域贷款存量、增量四行份额分别为33.3%、39%,均居首位。

农行河南省分行坚持党建统领,严格落实中央“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党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强化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党建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融合,开展“行长进万企”、挂点帮扶革命老区县域支行等活动,建立“行长工程”“委员项目”清单,组建党员“先锋队”、“突击队”550个,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2070个,打造出临颖支行“红色南街村 绿色农行情”、林州支行“浓情红飘带”等党建品牌。

农行河南省分行立足农业大省省情,围绕地方产业行业谋划工作思路,做到“一行一图”绘制金融服务生态图谱,“一县一策”谋划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思路,“一户一策”制定重点客户金融服务方案,构建乡村振兴和县域金融领军银行服务体系。在工作中,该行聚焦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领域,为乡村振兴引入“新活水”,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在服务粮食全产业链,助力“中原粮仓”建设上,综合运用贷款、银团、债券承销等金融工具,支持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农机装备等。截至7月末,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62.4亿元;农田水利建设贷款余额14亿元,并承销专项债39亿元;投放农业科技贷款14.7亿元。在聚焦产业兴旺,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锁定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开展乡村产业专项服务活动,累放乡村产业贷款320亿元,增速居全国农行系统前列。在服务生猪稳产保供上,逆势而动与牧原集团签订战略协议,提供综合融资方案,先后投放贷款83亿元,股权投资10亿元,支持牧原集团及上下游227个主体和7个新建项目。在服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四好农村路”、农村供水“四化”“气化乡村”等项目,践行稳经济大盘适度超前基建要求,贷款余额314.9亿元,并通过“债券承销+项目融资”,累放贷款78.3亿元,支持垃圾污水处理、生态保护及“十县百镇千村”建设。同时,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脱贫地区脱贫人口继续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精准扶贫贷款较年初增加23.3亿元;与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召开“富民贷”启动会,在新县、新蔡、桐柏等11个革命老区县试点推广“富民贷”业务。

农行河南省分行打出创新服务组合拳,助推线上化、场景化、批量化服务方式转型升级,为服务乡村振兴、稳住经济大盘凝聚“新动能”。该行创新惠农e 贷“一县(区)一品”模式,培育惠农e贷“一县一品”专项服务方案,覆盖粮食种植、肉牛养殖、茶叶种植等农业经营产业。截至7月末,“惠农e贷”余额达255.2亿元,较年初净增93.5亿元,完成农总行年度计划141.7%,余额、净增额、计划完成率均居全国农行系统前列,惠及农户29万户。破解政府“三资”管理的效率性、便捷性问题,创新推广“三资”管理平台,制定平台推广和账户营销责任清单,累计上线“三资”平台105个,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股权管理、村务公开、金融服务有效融合。发挥农行电子结算系统优势,代理145项惠民补贴,惠民惠农“一卡通”代发总量达73.2亿元、2143.6万人次。此外,开展“掌银下乡、兴村惠农”营销服务活动,推动“智慧场景+”服务模式,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7月末,已搭建县域场景3997个;县域掌银月活客户数502.7万户,较年初增加78.4万户。(农行河南省分行姚大顺 

(责编:霍亚平、徐驰)

原标题:探索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农行精准服务乡村振兴

2021年,“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因为地域广阔,看似标准化的金融服务能否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差异化需求?金融业服务乡村振兴怎样才能更精准,中国农业银行通过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给出了答案。

今年春节期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西双庙村的养殖户战玉东遇到了难题。“去年我陆续养了5茬鸡,一共两个鸡棚。由于疫情影响有一个闲了大半年,收入也下降不少。现在肉鸡的行情好起来了,却没钱扩大规模。”战玉东说。没想到还不到一周时间,农行的乡村振兴服务队上门了。在服务队的帮助下,战玉东顺利拿到10万元“惠农e贷”,现在两个棚加起来共有5万多只肉鸡,预计纯收入能超过5万元。

“我们在每个区县都成立了服务乡村振兴团队,每周利用2到3天逐户走访对接金融服务需求。”农行日照分行客户经理韩帮政说。记者了解到,农行的服务团队在现场用移动办公终端收集资料,当天就发起授信流程,最快第二天可完成授信,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就能拿到贷款。

战玉东拿到贷款是“惠农e贷”服务农户的一个缩影。在西藏,“惠农e贷”产品覆盖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可以实现贷款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发放、线上还款,大大提升了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和办理效率。“牦牛贷”“青稞贷”“藏茶贷”等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农牧区产业增产增效的重要助力。截至2020年末,农行“惠农e贷”余额3534亿元,较年初增加1561亿元;服务户数276万户,较年初增加103万户,有力支持广大农户创业创新致富奔小康。

在城市里,到线下网点办业务的客户越来越少。人们习惯于网银、掌银带来的便捷。可是在偏远山区,因为金融服务缺位,还有农民为了取款要长途跋涉,往返几个小时。

为缓解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难”问题。农行不断优化县域农村网点布局,加快网点转型和零售业务转型,提升网点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在无网点重点乡镇,积极建设自助银行。在偏远地区设置流动金融服务车,组建流动金融服务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金融服务。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流动金融服务车定期开到农户家门口开展金融服务。

“第一次通过服务车为客户办理业务时,我们用3天时间开了176张借记卡,5天时间发放了1000万元专项贷款。我觉得一辆辆服务车就像一粒粒种子,孕育出了惠农惠民的美丽花朵。”农行青海海西分行大柴旦支行员工马春燕说。与此同时,农行加速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与“万村千乡”农家店、供销社、小商店等合作,布放电子机具,设置惠农通服务点,提供小额取现、刷卡消费、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等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底,农业银行网点覆盖我国全部县域,设置惠农通服务点26万个,覆盖全国40%以上的行政村。

此外,农行在手机银行逐步上线服务“三农”特色功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采取整村推进的模式,建设掌银示范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扩大手机银行服务覆盖面。截至2020年末,县域掌银注册客户1.65亿户,月活客户4689万户,较年初增长1416万户,创建掌银示范村1.4万个,真正做到依托线上服务让农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系统多跑批,农民足不出户在手机键盘上即刻完成借款还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行笔试基本不刷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