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百白破疫苗只能在指定时间段接种第1剂次应种人数

一、问答篇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或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单位进行咨询。    (二)疫苗可预防疾病    1. 脊髓灰质炎(脊灰)    (1)疾病概况    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约四分之一的感染者临床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和肢体疼痛,极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并留下终生残疾。在一些罕见的病例中,脊灰病毒可破坏延髓细胞,导致呼吸麻痹甚至呼吸骤停、乃至出现死亡。在疫苗前时代,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平均每200名感染者中会出现1例麻痹病例。麻痹病例的典型神经症状是四肢(尤其是下肢)出现不对称的急性弛缓性麻痹,通常无感觉障碍。持续的麻痹及由此产生的畸形是脊灰常见的后遗症。麻痹型病例的病死率为2%~20%,如延髓受累病死率可急剧升高,尤其是青少年和成人。 
  第一,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过敏;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    第二,瘫痪前期:前驱期症状消失后l~6天,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皮肤发红、有短暂膀胱括约肌障碍,颈后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    第三,瘫痪期:自瘫痪前期的第3、4天开始,大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当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    第四,恢复期:瘫痪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持续数周至数月,一般病例8个月内可完全恢复,严重者需6~18月或更长时间。    第五,后遗症期: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灰后肌肉萎缩综合征”。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过去民间一直有“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俗语,这里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1959年我国报告麻疹约1000万例,报告死亡人数约30万,年报告发病率达1432/10万,病死率约为3%。使用疫苗特别是开展计划免疫后,我国麻疹发病率下降显著,近几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6/10万以下。 
  (2)主要症状    麻疹从暴露的潜伏期到前驱症状出现,主要是卡他症状持续平均2~4天。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达39~40℃,可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在发热2~5天后出现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麻疹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中耳炎、脑炎,其中以肺炎常见。并发症是引起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流腮是由流腮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隐性感染者和显性感染者都具有传染性。在腮腺发生肿胀时,传染性最强。流腮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1岁儿童对流腮病毒普遍易感,接种含流腮成分疫苗能产生免疫力。2011年,全国报告流腮约45万例,发病率为34/10万,5~9岁儿童高发。幼儿园、小学、中学是流腮爆发的主要场所。
 
  (2)主要症状      流腮临床表现多样,其主要症状为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通常持续 7~10天。流腮并发症的发生随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不同。≥15岁人群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脑膜脑炎、胰腺炎、耳聋等。  风疹是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患病时通常病情轻微,30%~50%为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易被忽视,成为潜在传染源。孕妇患风疹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胎儿死亡或者先天性缺陷,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1万名婴儿在出生时就患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危害严重。 
风疹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平均为18天。早期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全身。耳前、枕骨和颈后淋巴结病变是特征性表现,红色斑丘疹通常持续1~3天,从脸和颈部开始,进而发展到身体。风疹皮疹较麻疹轻微且不发生融合。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特点为多器官畸形,特别是脑、心脏、眼和耳畸形。20%~50%的风疹病毒感染可以不出现皮疹或是亚临床的,称为隐性感染。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吸气有特殊“鸡鸣”样高亢声为临床特征,多发生于儿童。本病病程较长,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百日咳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吸入患者排出的飞沫或空气中的呼吸道分泌物。人群普遍易感,<5岁儿童多发。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8年全球百日咳发病约1600万例,其中9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约19.5万儿童因此死亡。2013年全国报告1700多例百日咳,各地均有病例,春夏为高发季节,约70%病例集中在≤2岁。血清学调查显示,咳嗽超过2周者约1/10感染了百日咳。
 
百日咳发病初期,可有低热、咳嗽、喷嚏、流泪等。初为单声干咳,2~3天热退后咳嗽加剧,以夜晚为甚。第7~14天后热退而出现阵发性痉咳。常为短促咳嗽10~30声,继之深长吸气。吸气时空气经狭窄、紧张状态的声带而发出“鸡鸣样”哮吼声。随后反复连串阵咳,直到大量粘痰咳出或随胃内容物吐出。痉咳常夜间明显。年长儿童和成人可无典型痉挛性咳嗽。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白喉杆菌能较长时间停留在外环境,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手、玩具、文具等传播。白喉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儿童易感性最高。
  白喉临床特征为鼻、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导致呼吸障碍以及外毒素引起的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    7.破伤风    (1)疾病概况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外毒素引起的创伤感染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破伤风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人体,感染方式包括脐带感染和创伤感染两种。几乎人人都是易感者。  破伤风临床症状以特有的肌肉强直和阵发性痉挛为特点,包括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严重者出现呼吸肌痉挛导致呼吸暂停而死亡。    8.结核病    (1)疾病概况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患者,尤其痰涂片阳性,并有咳嗽、咳痰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是结核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其次是饮用未消毒的患结核病奶牛的牛乳。所有人群均可感染结核并患病,结核菌感染患病的重点人群包括:婴幼儿、青少年、≥60岁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糖尿病、矽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者等。肺结核可造成肺功能受损和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耐多药结核病病情严重,传染期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害生命。 
结核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低热、无力、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及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似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常无特征性。
    9.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源为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人群对乙肝病毒普遍易感,感染结局与感染乙肝病毒时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转为慢性乙肝的可能越大。约80%~90%的围生期感染者、30%的<6岁儿童感染者可转为慢性乙肝,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转为慢性乙肝的比例<10%。有15%~25%的慢性乙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而导致死亡。 
乙肝发病比较隐匿,临床上常表现为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可出现巩膜黄、尿黄如茶水样等黄疸症状、轻度发热等。重症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干细胞癌,甚至导致死亡。
    10.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    (1)疾病概况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甲肝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无肝炎症状和体征,但甲肝病毒IgM抗体呈阳性者)。粪-口途径是甲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人群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    (2)主要症状    甲肝常见临床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呕吐、恶心、腹痛、部分病人出现黄疸,如巩膜、皮肤和尿发黄。无症状感染者常见。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冬春季多发,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7岁儿童病死率较高。我国每年报告数百例流脑,以散发为主,部分地区有聚集性病例发生。流脑重症病例可在24小时内死亡,幸存者中仍有10%~20%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历史上我国流脑病例以A群脑膜炎奈瑟菌为主,近年来流脑病例中C群、B群脑膜炎奈瑟菌检出呈增多趋势,部分地区C群脑膜炎奈瑟菌已成为流行优势菌群,少数地区检出W135群、X群脑膜炎奈瑟菌。 
流脑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斑)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残留有听觉损伤、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12.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1)疾病概况    乙脑是由媒介蚊虫传播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患者症状轻重不一,从隐性感染、轻症脑炎到病情严重的重症脑炎;重症病例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乙脑的传染源主要是猪,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2013年全国共报告乙脑2178例,死亡64人,乙脑病例主要集中在7~9月,多为<15岁儿童。 
乙脑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昏迷等。病死率较高,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仍有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癫痫等。

  一、南通海门区新冠疫苗接种计划

  1、按既定的总体工作安排,海门区将集中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接种工作。已经接种过第一剂次的居民,在接种满21天后要有序到接种点完成第二剂次接种。

  2、7月份以后,海门区会继续全面推进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的接种工作。

  二、海门区新冠疫苗

  1、目前,海门区主要提供智飞生物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 科兴中维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北京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这三种疫苗。为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切实保障已接种第一剂次疫苗的人群在规定间隔时间内接种后续剂次疫苗,从6月10日起至6月30日,全区集中针对已接种第一剂次的人群开展后续剂次接种工作。已接种第一剂次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按照后续接种间隔时间提示,有序到原接种点完成第二剂次接种。

  2、在此期间,有出国和其他疫情防控等特殊需求的人员,可通过所在区镇、社区开具接种证明,可预约接种第一剂次疫苗。

  三、海门新冠疫苗补种

  疫苗采用两剂次接种,接种第一剂后,短时间内人体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滴度是不够的,无法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也较短;只有通过再次接种,再次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由于有了首剂的免疫记忆存在,产生的免疫应答会比首次强烈很多,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延长。按照接种程序,新冠病毒疫苗需要接种两针,间隔时间为3~8周,如因个人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接种的,后续依然可以继续接种,不会影响疫苗的安全性和疫苗保护效果,只要补种完成就可以,无需重新接种

更多“某儿童年满 4 岁,已接种过 3 剂次乙肝疫苗、3 剂次百白破疫苗、3 剂次脊灰疫苗、1 剂次麻风疫苗、1 剂次麻风腮疫苗、2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1 剂次甲肝减毒疫苗,医务人员在为其办理入托手续时应补种哪些疫苗()”相关的问题

某儿童年满3岁,已接种过1剂次卡介苗、3剂次乙肝疫苗、3剂次百白破疫苗、3剂次脊灰疫苗、1剂次麻风疫苗、1剂次麻风腮疫苗、2剂次乙脑疫苗、1剂次甲肝减毒疫苗,医务人员在为其办理入托手续时应补种哪些疫苗?()

某儿童年满3岁,已接种过1剂次卡介苗、3剂次乙肝疫苗、3剂次百白破疫苗、3剂次脊灰疫苗、1剂次麻风疫苗、1剂次麻风腮疫苗、2剂次乙脑疫苗、1剂次甲肝减毒疫苗,医务人员在为其办理入托手续时应补种哪些疫苗?()

目前,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

C. 0-1-6月龄,3剂次,3周岁加强1剂次

D. 0-1-6月龄,3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

下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漏种儿童补种原则错误的为()

A.对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3月龄-5岁儿童,应使用百白破疫苗

B.对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小于4岁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

C.对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小于4岁儿童未达到2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

D.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3岁儿童,可直接补种

有关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1月龄第1剂,3月龄第2剂,6月龄第3剂

B.出生时第l剂,1月龄第2剂,6月龄第3剂

C.1月龄第1剂,6月龄第2剂,1岁时第3剂

D.出生时第1剂,2月龄第2剂,3月龄第3剂

有关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1月龄第1剂,3月龄第2剂,6月龄第3剂

B.出生时第l剂,l月龄第2剂,6月龄第3剂

C.1月龄第l剂,6月龄第2剂,l2月龄第3剂

D.出生时第l剂,3月龄第2剂,l2月龄第3剂

儿童在完成第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最短多长时间可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检测()

以下疫苗要在12月龄前完成3剂次接种的是()

1岁6个月男孩,既往无疾病史。

问题1:需要加强的疫苗为()

问题2: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该儿童应该已经完成的计划免疫为()

A.卡介苗1剂、脊髓灰质炎3剂、乙肝疫苗3剂、百白破3剂

B.卡介苗1剂、脊髓灰质炎4剂

C.卡介苗2剂、脊髓灰质炎3剂、乙肝疫苗3剂、百白破3剂

E.乙肝疫苗2剂、卡介苗2剂

问题3:哪项不是该儿童的保健重点()

B.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问题4:以下哪项体格锻炼合适()

以下疫苗要在12月龄前完成3剂次接种的是()

对于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但在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

B.HBsAg阴性的母亲所生新生儿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最迟应在出院前完成

C.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2个月后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D.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可以不用待生命体征平稳,立即第1剂乙肝疫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阴最新疫情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