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花园情绪益生菌菌是不是要经常吃才有效?

早在20世纪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家迈克·格尔松教授就提出由肠管、肠道神经系统和肠道微生物形成了人体的第二大脑——肠脑。目前,逐渐增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会通过肠—脑轴影响人们的情绪与行为。 近年来,抑郁症在各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世界十大医疗疾病负担中排名第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报告,到2020 年抑郁症可能上升到第二位。新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平衡肠道菌群可能是治疗应激相关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的潜在有效方法。 益生菌左右情绪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典型症状是情感低落、兴趣和愉快感缺乏及意志行为减退,还包括有不适宜的负罪感、自杀念头、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障碍等症状。抑郁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是由社会、环境和个体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暗示肠道微生物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认知行为表现,生理生化异常例如脑5-HT水平降低、皮质醇水平增加、慢性炎症......

  通常,骨质疏松症主要影响老年人,但是骨质流失可能从40岁就开始了。最近,科学家们发现,益生菌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对抗骨质流失的“工具”。  骨骼并不是只生长一次然后就一成不变了。相反,它是由活体组织形成的,会持续地自我更替并形成新的骨骼。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这一过程更加高效。到了三十多岁左右的

  科技,不单是“高大上”的太空遨游,也不仅是“最强大脑”的人工智能。一杯“接地气”的饮料,也可能蕴含突破前沿科技的巨大能量。  1月9日,依托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6年的坚守,创制了果蔬益生菌发酵

   公元前300多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扬言:“所有疾病始于肠道”。  两千多年后,医学工作者们发表了众多研究成果,他的观点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证实。当我们谈到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时(比如慢性肠炎、糖尿病,甚至阿尔茨海默症、衰老、肥胖症、药物疗效等),我们逐渐意识到,肠道微生物几乎是绕不开

幽门螺杆菌危害巨大,又容易反复发作。那么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呢?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有哪些呢? 目前临床上用的做多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三联疗法: 三联疗法简介: 胃三联疗法是指胶体铋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三联用药时间是一至二周。此外,

  人们常喝的酸奶中含有不少益生菌,但这些益生菌在经过胃部的时候常被胃酸杀死,能抵达肠道发挥作用的并不多。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聚合物,能充当保护膜将益生菌安全送入肠道。  这种聚合物是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开发出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普通微生物学学会本周举行的学术会议上报告了这项成果。  据介绍,一

   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将机体的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联系了起来,早有研究表明二者的影响是相互的,那么,专门“诛杀”微生物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同肠道有益菌和谐共处的呢?  近期,一项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新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种类的肠道有益菌可利用免疫系统的作用,在肠道中顺利安家落户,并且

  肠道微生物群是存在人体肠道的微生物群体的总称,其中包括了细菌、真菌、古菌以及原生物动植物(甚至病毒)等种类众多的微生物。由于测序技术的提高,近二十年来,科学界越来越关注肠道微生物菌群。也有很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肠道,还可能对大脑、肝脏这样的器

  肠道微生物群是存在人体肠道的微生物群体的总称,其中包括了细菌、真菌、古菌以及原生物动植物(甚至病毒)等种类众多的微生物。由于测序技术的提高,近二十年来,科学界越来越关注肠道微生物菌群。  也有很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肠道,还可能对大脑、肝脏这样

   日前,《肠道微生物学》在线发表了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在船员肠道健康研究方面的新成果。  高盐度、紫外线辐射、新鲜水果和蔬菜供应不足等海上环境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威胁船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人体肠道的微生物菌群是保持人体免疫系统正常、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因此,保证船员正常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对

  吃下去的药物,会怎样在体内代谢?几年前,一个来自TED的视频曾形象地展示了全过程:经过消化后,药物分子会进入血液,循环至全身。随后,这些药物分子会逐渐被排出体内。这个时候,医生就会提醒你,该吃下一顿药了。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吃下去的益生菌,会在体内经历一段怎样的旅程?  最近,不少生物技术公司

  每当看到宝宝因湿疹而满脸泛红、哭闹不止,但家长又束手无策时,那种焦虑、紧张,想必每个宝妈们都深有体会。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预防”或者降低孩子患湿疹的几率呢?  补充益生菌!  一项新研究发现,给孕妇及其婴儿提供益生菌补充剂可以降低孩子前11年患湿疹的几率。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分析了一个自2

  “酵素”的字面含义是“酶”  对生物化学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酵素”的确是“酶”的旧称,也是现在日本和台湾对“酶”的别称。“酵素”和“酶”,英文名都是Enzyme。健康人体是一个稳态系统,可以通过复杂的生理机制,调节酶的合成、活化、分解过程,从而将某种酶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只有在

  牛奶为何受追捧?  牛奶不是单项冠军  牛奶蛋白质含量比不上鸡胸肉,纯牛奶每100克只有3克多蛋白质,鸡胸肉每100克约含20克蛋白质;牛奶钙含量比不上芝麻酱,为什么芝麻酱比牛奶更补钙,营养师却更赞同牛奶?牛奶维生素A含量不如猪肝,纯牛奶每100克含维生素A约24微克,猪肝每100克含维生素A约

  近日,来自奥克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极低热量饮食及益生菌的摄入或可帮助有效抑制糖尿病的发生。  领导这项研究的研究者Rinki Murphy获得了新西兰健康研究委员会资助的14.9万美金用于进行益生菌对前期糖尿病的研究;他表示,有效抑制前驱糖尿病进展成为2型糖尿病非常关键,而在现实生活中

  在11月15日PLOS O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一种日常的益生菌饮料,能够改变花粉病患者鼻腔衬里细胞如何响应单一反季节因素的方式。这项研究首次指出,这些益生菌能与我们的肠道细胞相互作用,在鼻腔衬里细胞中产生系统性的变化。   我们的免疫系统必须能够识别对我们健康有益的“朋友”和

  近日,来自奥塔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本土天然的益生菌或能够降低女性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同时还会降低个体的空腹血糖水平,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上,由新西兰健康研究委员会提供资助。  这种名为鼠李糖乳杆菌HN001(Lactobaci

  据芬兰广播公司日前报道,芬兰图尔库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某些益生菌可有效缓解婴儿常见的肠绞痛。   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30名不到6周大并患有肠绞痛的婴儿,给一部分婴儿喂服一种名为鼠李糖乳杆菌(LGG)的益生菌,同时给另一部分婴儿喂服安慰剂。结果表明,服用了益生菌的婴儿因肠绞痛导致的哭闹明显减少。

  最近,《科学》旗下侧重基础研究向潜在疗法转化的知名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一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团队展示了他们设计改造的一种细菌,可以把治疗癌症的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中,局部给予肿瘤免疫治疗,从而达到让

  一项新出炉的临床试验报告显示,无糖口香糖和益生菌对于治疗或缓解由细菌感染引起咽喉炎症状均无效果。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来自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首席研究员穆尔指出,一些医生们以往都认为,木糖醇口香糖可能会保护喉咙和防止链球菌感染。还有一些医生认为,益生菌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和去除有害的链球菌,甚至可能有助

  一项新出炉的临床试验报告显示,无糖口香糖和益生菌对于治疗或缓解由细菌感染引起咽喉炎症状均无效果。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来自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首席研究员穆尔指出,一些医生们以往都认为,木糖醇口香糖可能会保护喉咙和防止链球菌感染。还有一些医生认为,益生菌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和去除有害的链球菌,甚至可能有助

  “非洲猪瘟蔓延,猪肉还能吃吗?”“益生菌成了‘无益菌’?”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鱼标准之争”……2019年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包括国家食品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益生菌不能随便补,饮食健康人群摄入额外的益生菌可能反而不利健康,有损记忆。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让多组小鼠摄入健康饮食或高糖高脂饮食,然后给它们补充不同剂量的益生菌。结果显示,喂食高糖高脂垃圾食品的小鼠肠道健康“严重失调”,补充的益生菌有效改变了这些小鼠消化道内的微

干酪乳杆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能够耐受有机体的防御机制,其中包括口腔中的酶、胃液中低PH值和小肠的胆汁酸等。所以干酪乳杆菌进入人体后可以在肠道内大量存活,起到调节肠内菌群平衡、促进人体消化吸收等作用。同时,干酪乳杆菌具有高效降血压、降胆固醇,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抗体免疫,增强人体免疫及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研制了一种含有益生菌的啤酒,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改善肠胃健康。   这个新种啤酒使用名为L26的益生菌,每100毫升含有10亿活体益生菌。根据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会的建议,每天摄取至少10亿益生菌,对身体有益。   负责研制这个啤酒的是国大理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科四年级生

  衰老相关慢性炎症(也被称为“inflammaging”)是一种低度慢性炎症,与老年性中风、老年痴呆和心血管疾病有关。今日发布的《免疫学前言》(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不仅报道了这项有点令人意外的发现,而且强调了潜在的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简单饮食策略。  “过去我们发现infl

  由香港大学生物系副教授Hani El-Nezami博士及Gianni Panagiotou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与该校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低成本方案。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该团队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环境因素作用于易感人群引发肠免疫紊乱,最终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形成。  来自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IB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异常,而肠道菌群是该免疫损伤过程的重要触发因子。  一、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研究现状  1. IBD患病

冷冻干燥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干燥发酵剂和益生菌的方法,但该技术的缺点是耗能大,且有些菌株无法承受冰点以下的温度。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在保证节能的同时,为温和地保藏菌株提供了新的前景。 如今消费者都希望食品上出现“天然免疫素”、“功能性”或“低胆固醇”等字眼,这种需求刺激了功能性食品市场逐年显著地

  最近,关于“细菌如何影响宿主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引起抑郁症状,并且相关的微生物种群也可能参与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和发展。  在1660年代,名叫Anton van Leeuwenhoek的荷兰纺织品商人开始磨制放大镜片,以便能更好地观察织物的编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用他的一个镜头,观

  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发现了果蔬发酵过程中菌系结构的消长规律,突破了果蔬发酵优良益生菌种高通量筛选和高活性工程菌剂规模化制备技术,使规模化生产的发酵液活菌浓度提高到8×1010 CFU/mL,是国内外同类菌体培养水平的3倍以上;创制了真空干燥

  本 期 导 读 :

  很多家长觉得小孩平时吃的也不少,但是怎么就吃不胖呢?大多数情况和脾胃虚、不吸收有关。那么,哪些情况会让脾胃变虚弱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体质,我们临床中发现,有时候父母和子女同时就医,甚至会开出一样的处方。

  很多父母,在怀孕前并未系统地调理身体。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庄稼,如果自己本身体型偏瘦,脾胃吸收功能差,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体质遗传给小孩。

  所以,这里我们要建议,备孕的父母,要先把自己调整到一个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

  怎么检测自己是否阴阳相对平衡,比较健康?

  其实,孕前的体检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能吃能喝能睡,大小便正常。

  能吃能喝能睡,不代表早餐随意应付,晚上胡吃海喝,能睡也不代表,凌晨两三点睡,睡到第二天中午。而应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晚二十三点前入睡,顺应自然规律。

  如果有入睡超过半小时,甚至彻夜难眠、睡眠浅、夜尿一次以上,容易胃胀腹泻等任何不适,那就需要及早干预。

  很多小孩,父母体质还可以,但是小孩体型偏瘦,容易感冒,很小的时候就有鼻炎,哮喘,湿疹,都和母体在孕期过食生冷或辛辣刺激食物或熬夜有关。

  如果父母在孕前、孕期、哺乳期,能够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绪相对稳定,有什么不适就及早干预,那么小孩先天的体质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有些家长自身偏瘦,孕前又没有系统调理,小孩偏瘦符合自然规律,意料之中,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合理饮食,顺其自然,多运动、早睡觉,千万不要过度喂养牛奶,或营养品比如鱼油、钙剂,甚至大量高蛋白食物,以免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

  这些给孩子的进补误区,你试过吗?

  人人都说多吃水果、酸奶、益生菌,对身体好,果然如此吗?

  小孩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功能尚未健全,尤其是脾胃——形质、功能均不成熟完善;脾常不足,胃小且脆,容物不多。

  小儿吃一口水果,相当于大人一天吃3-~5个水果,换位思考下,是否受得了?

  就像洗衣机,一下子塞太多衣服进去,洗衣机根本转不动。脾胃不堪重负,日积月累,必然会大幅度削弱脾胃的运化功能。

  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四肢,脾胃运化功能变差,就会出现吃不胖,甚至越吃越瘦的情况。

  如果一个小孩,脾胃功能尚可,可以适当吃点水果,按照一个苹果的体积大小为标准,一个月尽量不超过 4 个。

  湿疹、鼻炎、哮喘、便秘、腹泻患儿,不吃是更好的,因为他们的脾胃已经不能代谢日常的饮食,再来点水果,不但不能增加营养,反而增加脾胃的负担。

  经常有人说,不是要多吃水果蔬菜吗?以前人没什么营养,现在物质条件允许了,可以比以前稍微多点,但是多不代表过量,况且,现代小孩三餐的食物已经很丰富。

  《黄帝内经》: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卫生宝鉴》:食物无贪于多,贵在有节。

  既然是多吃水果蔬菜,我也没有看到家长给小孩多吃蔬菜,一天就几根青菜而已,反倒是三餐外的食物比例过重,本末倒置,就好比现在人不喝水,奶茶、饮料、酸奶过量。

  有些家长说要吃水果通便,每天一个火龙果,甚至四、五种水果,现实却是便秘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当体内寒湿过重,胃肠蠕动缓慢,必然出现便秘。毕竟,便秘的原因不是缺水果。

  因此,想要小孩长胖长壮,三餐外的饮食尽量不碰,当小孩饿的时候,尽量让他饿一下,给脾胃一个升发的空间。

  五谷杂粮、少荤多素其实是最补的。很多家长觉得小孩中午在学校吃得不好,放学时先买个零食,晚上又各种肉和蛋。「胃不和,则卧不安」,结果小孩半天睡不着,睡着后哭闹、翻滚。

  我们都知道食补不如觉补,吃得再好不如睡一个好觉。睡得不好,人体的机能不能得到充分的休养,如何生长发育?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如果在七八岁之前就吃一些补肾的食物、药物,一旦肾气被提前催化,等到七八岁之后,该生长发育的时候,反而不发育。

  面对孩子生病,家长如何处理?

  明·万全: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

  尤其是肺脏,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伤难调。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感冒、发烧、咳嗽,甚至哮喘、鼻炎,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疗效常受饮食、生活起居调养护理等多种因素影响。

  平时,三餐之外的食物尽量不碰,那么生病期间,除了水果、酸奶、糖果、饼干、巧克力等零食外,如果咳嗽痰多,也要忌肉、肉汤(因为肉生痰),这样感冒咳嗽好的快,对于平素易感冒的患儿,显得尤为重要。

  当小孩生病时,尽量选用中医治疗,不论是流感,还是肺炎、鼻炎、手足口病,或者是腹泻等。

  有些人说中医慢,但其实上半年以及去年的流感,我们最多两天内退烧,除非用了退烧药干扰了病程。

  发热是正邪斗争,布洛芬之类是强制退烧,正气被迫撤回,而当正气重新攒足力量之后,又会重新开始发烧,这也是为什么用了西药,退得快、升得也快,发烧反反复复3~5天的原因。

  西医治疗肺炎、流感,我们都知道通常是住院一周,其实并不快,出院后,还会遗留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咳嗽、胃口不好、没劲没精神。

  中医是通过扶助小孩的正气来驱邪,通常同时解决发热、咳嗽的问题。而且病好了之后,小孩的脾胃没有遭受损伤,便不会影响后期的吸收。

  小孩肝火偏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肝是克脾胃的。简单理解,肝属于木,脾属于土,运化万物。肝郁气结,情绪波动后,木不能疏土,从而影响脾胃的吸收功能。

  现在小孩补习班较多,自己处于竞争的环境下,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从而出现是失眠的情况。

  吃不好,睡不好,那如何能长高子、长体重呢?

  不仅如此,急躁易怒,大吼大叫,抽动症、月经失调、咽炎,甚至鼻炎、湿疹、过敏体质,都和情绪有关。焦虑抑郁,现在10岁以上的小孩已经非常常见。

  身体和情绪会互相影响,如果有好的物质基础,情绪也会相对稳定。比如,从小胆小、犹豫不决的人,胆气、肾气是亏虚的。

  我们可以用中药、膏方、小儿推拿、药物贴敷健脾疏肝,养血补血。

  亦可以经常带小孩去树木比较多的地方,肝属木,这样有利于肝气的升发。

  同时建议家长可以和小孩亲子运动,不但可以增加沟通、促进感情的培养,彼此都可以释放工作和学习中的压力,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肾主骨,小孩的生理特点是肾常虚,肾阴肾阳均未成熟;超过二十三点入睡都叫熬夜,或者入睡困难,睡觉翻来覆去,都会导致脾虚、肾虚。

  早上吃得丰盛,晚上吃得简单。

  「病从口入」,少吃一口,安稳一宿,吃得再好,不如睡得好长得高。反之,晚上吃的太多,胃不和则卧不安,那么入睡就会困难,并且非常多梦。

  以前的小孩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在大自然界中玩,现在的小孩是和手机玩。

  睡觉前,孩子的脑细胞接受了太多的信息量,那么,睡觉前大脑仍然是兴奋的。入睡自然就会拖延。

  再加上,很多小孩都是低头,或者躺在床上看手机。几年前,中华医药报道,最小的颈椎病患者是三岁,现在可能更小。

  颈椎也会引起睡眠的问题,临床上常见的还有心脑血管疾病、过敏体质、痤疮、鼻炎、三叉神经痛等等。

  因此,我们要减少手机使用的时间,除了必要的完成作业,其他时候控制在每天半小时内。

  相信很多家长经常会刷到「别再熬夜了,真的会死」等这类文章,但是到自己跟前,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经常是凌晨十二点,甚至一、两点才睡。

  自己能早睡了,小孩才会受家长的正面影响。

  想要孩子健康成长,首先保护脾胃!

  1. 孕前、孕期、哺乳期调理,尽可能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绪稳定。给小孩一个好的先天基础。

  2. 大道至简,清淡饮食,不要让肾气过早开化。

  3. 生病期间尽量中医治疗;切记不能自行滥用药。

  4. 注意情绪。建议通过中药、推拿、药物贴敷等疏肝健脾,通过亲近大自然以及亲子运动,让家庭氛围变得更和谐,有利于小孩情绪稳定,防止肝克脾。

  5. 按时入睡。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就会获得健康。

  6. 不管是哪一点,需要全家人共同努力,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实践出真知,不管相信与否,先去做,通过小孩的饮食、睡眠、二便来观察疗效。

  7.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小孩茁壮成长。父母也能安心、放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扒一扒那些可能改善情绪的益生菌(六)

据估计,人体大约含有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大约相当于体重的

生微生物。与健康研究的其它领域相比,人体共生微生物的研究,特别是肠道微生物的研

究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肠道菌群也被称为是“被遗忘的器

年代末期,科学家开始关注肠道细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此后,研

究人员发现了肠道细菌与许多疾病之间的关联,包括肥胖、糖尿病、关节炎、多发性硬化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如情绪、焦虑水平等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命花园情绪益生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