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为什么叫冠心病究竟是什么?

30秒看懂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想要明白结构性心脏病首先要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就是一个血液泵,推动血液全身循环,它由心房和心室构成,其中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出。具体来说:

来自全身富含杂质、缺少氧气的静脉血,通过下腔静脉→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右心室将血液通过左右肺动脉泵往肺让血液和氧气进行结合。

之后氧合好的血液通过左右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左心室,在左心室的压力下通过主动脉将氧合血泵往全身各处。

一个深一点的问题:心脏为何非要分四个腔?

想要明白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一下心脏瓣膜的作用。瓣膜虽小,作用极大,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相应动脉之前都有瓣膜(数一数人体一共多少瓣膜?),瓣膜相当于单向阀门,在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的同时起到了分隔血液环境的作用,让心脏四个腔室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如果瓣膜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心脏血液环境发生紊乱、血压异常、危及生命。

结构性心脏病泛指一切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主要包含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在进行结构性心脏病的产业概述之前,我要先讲一下行业的演变的四个阶段:

需求爆发,供给扩张,行业伊始,供不应求。需求放缓,供给快速扩张。经历了第一阶段以后,每个人都觉得我肯定是最后的赢家,开始互相厮杀,这时候一个特征就是利润率开始下降。需求继续放缓,但是产能开始扩张不动了。经过第三阶段的厮杀,大家都发现老大只挣三个点,老二可能都已经开始亏损了,老三是血亏,不可能再扩产能了。新的驱动力形成的需求开始复苏,但是供给已经被卡死,赢家非常清晰。

这四个阶段里面,第一阶段很多公司实际上是处于VC和PE的阶段,需要专业的投资知识,风险极大。而第四阶段最适合二级市场投资,犯错误的概率极低

下面结合这四个阶段对每个领域的投资逻辑进行分析。

冠状动脉的核心作用是为心肌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冠心病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病症,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

冠心病介入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支架和球囊,这个行业处于第四阶段

一方面外部因素导致行业向头部企业高度集中,老大市占率已经超过50%,而且行业估值已经被过分低估,另一方面PCI介入市场远未到头,中国PCI介入的市场每年仍在以13-15%的增速发展,可降解支架、冲击球囊、OCT诊疗等新方案新术式方兴未艾,假以东风,头部公司必会乘风破浪。

人体主要有四个瓣膜,主动脉瓣(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肺动脉瓣(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二尖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三尖瓣(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

瓣膜疾病主要指瓣膜关闭不严/缺损导致血液回流,心脏内部血液环境紊乱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侵袭,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瓣膜钙化的概率会越来越高,发生瓣膜疾病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大。

瓣膜的精准化介入疗法可以视为结构性心脏病的一场革命。当前最成熟的是主动脉瓣的介入治疗—TAVR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这个行业中国目前处于第一阶段,受制于没有足够多的心脏中心和合格医生进行TAVR手术,中国2021年仅完成了不到7000例手术,而同期美国的TAVR手术量已经超过15W例。

瓣膜疾病比例最大的是二尖瓣和三尖瓣,这两个领域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前期。各种新术式、新器械层出不穷,但是还没有出现一通江湖的解决方案,二尖瓣修复领域应用比较成熟的术式是PEER,可以理解成通过一个夹子在中间夹住二尖瓣来减少回流,减轻患者负担。肺动脉瓣的市场相对较小。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指心脏天生结构异常,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右心房和左心房壁中间有孔洞),室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关闭不全(婴儿的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会有一个导管,部分婴儿可能关闭不全)。

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主要通过封堵器来解决,这是一个非常安全和成熟的解决方案,中国2021的手术量在6W台以上,这个市场目前处于第二阶段末期,但是竞争格局比较清晰,头部企业正在发力可降解封堵器,而内卷的无差异化的金属封堵器势必会被外部因素抹去超额利润。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功能衰竭,使心脏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需要,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病症。

心衰的一种治疗方式是心室辅助装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人工心脏,通过在心室上附加一个泵帮助人体泵血,来缓解心脏压力,减轻心衰病症,其他的治疗方式还有左心室减容术,心房分流术——通过在心房壁穿孔来减轻心室压力,更多的是一种取舍的治疗方式。

心衰治疗处于比第二阶段的早期探索阶段,最近的人工移植猪心脏也是一种方式。

心肌病主要是指先天原因或者后天疾病因素引起的心肌功能异常,包括药物治疗以及一些射频疗法,这里不多叙述。

结构性心脏病意味着心脏结构的异常,由于心脏各部分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发病往往无法通过药物治疗,需要通过手术治疗。随着科技发展,微创介入疗法凭借其疗效呈现对开胸手术替代的趋势

结构性心脏病往往比较凶险,一旦发病需要立即治疗,随着中国老龄化愈发严重,动脉粥状硬化、心脑血管钙化导致的发病势必越来越多。无论宏观经济环境如何,这都是一个没有周期的行业

国产厂商经过20年发展,目前已经具备能力构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全解决方案(目前国内TAVR术士已由国产厂商主导),提供符合国人需求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相信随着外部因素的洗礼,脱颖而出的优秀厂商一定会持续创新,为国人乃至世界提供更多真、善、美的解决方案。

以后我会对每个领域进行细分解读,并且对更多的老龄化产业进行研判,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一丝丝启发和价值,给我点个赞就好,谢谢~

  ●心绞痛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持续数秒钟的一般不是心绞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且伴有大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的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究竟啥感觉?通常来说,是窒息感、紧缩感,临床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人常形容为:“胸部发紧”“胸口好像有块大石头压着”“嗓子好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值得强调的是,心绞痛往往不是针刺样疼痛或者刀割样疼痛,也不是疼得翻来覆去不能忍受,绝大多数情况病人并不形容为“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与上述描述类似,但程度更重,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或有大汗及端坐呼吸等表现。许多患者对心绞痛症状的认识存在误区,而常忽视一些典型症状,导致延误治疗。所以,了解典型心绞痛的症状十分有必要。

  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区域位于左胸前区,呈片状,不是局限于某点,可向下颌部、左上肢放散,有时会放散到背部。不典型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周围神经受损,位置可多变,从下颌至脐以上的区域有不适,均不能排除冠心病的可能,应引起重视,避免漏诊。急性心梗与心绞痛的部位相同。

  心绞痛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持续数秒钟的一般不是心绞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且伴有大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的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而疼痛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一般不是心绞痛或心梗。

  心绞痛的诱发因素有爬坡、爬楼梯、饱餐、情绪激动、抬重物等,体力活动时出现症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活动。不稳定型心绞痛在静息下即可发作,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急性心梗发作前有的是经过了稳定心绞痛或者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程,也有的之前无任何症状,首次发作即是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是重体力活动时发作心绞痛,被迫停止休息后可以缓解,含服硝酸甘油也可迅速缓解。如果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有可能该症状非心绞痛,也可能是重度心肌缺血比如急性心梗。

  相当一部分的心绞痛症状并不典型,即使是有经验的心内科医生也难以单纯凭借症状准确判断,这时需要借助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心电图简单易行,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高,但对慢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心电图对于慢性冠心病的诊断意义主要在于发现变化,即发作胸痛的当时做心电图和平静未发胸痛的心电图作对比,如果有明显缺血改变,对诊断冠心病及定位缺血区域很有意义,而一些长年累月并无变化的“T波改变”并不一定有意义,容易给“病人”扣上冠心病的帽子导致误诊。目前有创检查冠脉造影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再加上无创检查如运动平板实验、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冠脉CT等,诊断冠心病并不困难。

  (作者为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责编:赵英梓、马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冠心病为什么叫冠心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