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下了有机酸后多久可以下硫代硫酸钠对水体有什么作用

固城湖大闸蟹产于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2007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也是中国第一个水产类驰名商标、第一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固城湖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草丰茂,延伸宽阔,在这里生长的螃蟹,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尤为与众不同,其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富。固城湖蟹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14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维生素A5960国际单位。

高淳湖塘密布,水域面积235平方公里,约占高淳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高淳西部为水网圩区,水源丰富,有固城湖、石臼湖两大天然淡水湖和长江支流水阳江,水质优良,十分适合水产养殖,是江苏省淡水鱼类重点生产基地。

在集约化养殖系统中,由于养殖动物的排泄和残饵的氨化作用,造成氨氮不断积累,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甚至发生毒害。氨氮已成为水产养殖系统中最普遍的毒性物质,但人们很少了解氨氮对甲壳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Gillesetal,2000)。已有报道表明,氨氮能对水生生物的许多器官造成损伤,是十分有害的物质(Coltetal,1981)。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目前我国内陆水域中最重要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不断提高。但许多养殖地区盲目追求产量、片面地增加放养密度和投饵量而忽视了养殖水质的保护,导致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中大量积累,引起养殖蟹生长缓慢、体质下降、各种蟹病不断发生。

   总氮: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及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氮的转化:水中的氨在氧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形成硝酸盐。同时水中的亚硝酸盐也可以在厌氧条件下受微生物作用转化为氨。

   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水样中的氨氮在碱性条件下与纳氏试剂作用,生成黄棕色络合物,在420nm波长处进行光度测定。水样的色度、浊度和其他干扰物的存在会影响氨氮的测定,必须作适当的处理。对比较清洁的水样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水样则应采用蒸馏法以消除干扰。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25mg/L,测定上限为2mg/L,适用于各种水体的测定。

仪器:分光光度计,取样器,水样过滤装置,锥形瓶,50mL容量瓶,移液管,洗耳球等。

试剂:铵标准使用液,酒石酸钾钠溶液,无氨水,纳氏试剂。

(1)分别移取0、0.50、1.00、3.00、5.00、7.00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并用无氨水加至约40mL左右,摇匀;

(2)各加入1.5mL纳氏试剂,并用无氨蒸馏水稀至标线,摇匀;

(3)放置10min后,在420nm处用光程为10mm的比色皿,以空白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4)绘制以氨氮含量对吸光度的工作曲线。

2、水样氨氮含量的测定

(1)用取样器在护校河中定点采集蟹塘水样,用过滤装置对水样进行初步过滤,装入锥形瓶中备用;

(2)取19.5mL水样经蒸馏后的馏出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加无氨水至40mL左右,摇匀;

(3)再加入1.5mL纳氏试剂,并用无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4)放置10min,同工作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查得水体的氨氮含量。

河蟹池塘氨氮及亚硝酸盐超标中毒处理案例

镜检情况:养殖户为了给水花生施肥使用了80斤尿素,过量食用化肥导致水体指标恶化,出现中毒。蟹苗前期中毒症状不明显,表现为吃食减少,养殖户不够重视而未处理。蜕壳期间水质超标导致蜕壳蟹大量死亡。

1、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浓度的原理是什么?

2、对于氨氮含量超标的蟹塘,除药物处理为,你还能想到哪些有效的处理办法?

高淳区被誉为“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坐拥先天的山湖资源,具有江南典型的生态特征。东部是蜿蜒起伏的低山丘陵,西部是一望无垠的湖盆平原,为固城湖、石臼湖环绕,水网密集。天然的地理给高淳的水产养殖带来了有利的条件。高淳蟹塘、鱼塘真是星罗棋布,固城湖螃蟹名扬天下,高淳的鱼类养殖也是久负盛名。

由于池塘养殖片面追求养殖的经济效益,养殖水质及调控不受重视,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也受阻,饲料的输入猛增使得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养殖系统的日益演变,带来的水质问题不容忽视。水体中化学耗氧量(COD)越高,说明水体受污染程度越大;化学耗氧量越低,说明水体受污染程度越小。化学耗氧量过高会影响鱼类的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鱼类死亡。

水中化学耗氧量的大小是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水中含有无机还原性物质(如NO2–S2-Fe2+等)外,还可能含有少量有机物质。如有机物腐烂促使水中微生物繁殖,则污染水质,影响人体健康。如果工业用此水也不利,因为COD量高的水常呈现黄色,并有明显的酸性,对蒸汽锅炉有侵蚀作用,所以水中COD量的测定是很重要的。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目前多采用KMnO4K2Cr2O7二种方法。KMnO4法适合测定地面水、河水等污染不十分严重的水质,此方法简便、快速。K2Cr2O7适合于测定污染较严重的水。而K2Cr2O7法氧化率高,重现性好。

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MnO4溶液,加热使水中有机物充分与之作用后,加入过量的Na2C2O4使与KMnO4充分作用。剩余的C2O42-再用KMnO4 溶液返滴定,反应式如下:

水样中若含Cl-量大于300 mg/L,将使测定结果偏高,可加纯水适当稀释,消除干扰。或加入Ag2SO4使Cl-成沉淀。通常加入Ag2SO4 1.0 g可消除200 mg

水样中如有Fe2+H2SNO2-等还原性物质干扰测定,但它们在室温条件下,就能KMnO4氧化,因此水样在室温条件下先用KMnO4溶液滴定。除去干扰离子,此MnO4-的量不应记数。水中耗氧量主要指有机物质所消耗的MnO4-的量

取水样后应立即进行分析,如有特殊情况要放置时,可加入少量硫酸铜以抑制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

必要时,应取与水样同量的蒸馏水,测定空白值,加以校正。

水中耗氧量的计算如下:

另取蒸馏水100 mL,同上述操作,求空白试验值。

在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Cr2O7,煮沸并回流。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被氧化。消耗一定量的氧化剂。剩余的氧化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根据加入的K2Cr2O7及消耗硫酸亚铁铵的量,可求出水样中的耗氧量,反应式如下:

如水样中存在大量的Cl-,则干扰测定,可加入HgSO4使与Cl-生成HgCl2络合物,从而抑制Cl-的干扰。氧化率与加热的时间有关,加热1.0 ~ 1.5 h,氧化率几乎是一致的。如污染严重,可加入Ag2SO4促进氧化,时间也可长一点。如污染不十分严重,加热时间缩短至半小时。

1、磨口回流冷凝器的圆底烧瓶或三角瓶。

mL锥形瓶中,加水稀至250 mL。待冷却后,滴加邻菲罗啉-亚铁液指示剂2 ~ 3滴,用待标定的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当溶液由深绿色变为深红色即为终点。

1、移取适量水样于300 mL圆底烧瓶或三角烧瓶中,加水使其总量为50 mL。

4、加入Ag2SO4 1 g,充分摇动后,加入几颗沸石防止暴沸。

5、将带有磨口的回流冷凝器装于烧瓶之上,加热煮沸1.5 h。

6、待烧瓶冷却后,用约25 mL水洗涤冷凝器,然后取下冷凝器,将烧瓶中溶液转移于500 mL三角瓶中,用水洗涤烧瓶几次。

7、加水稀释至约350 mL,加邻菲罗啉-亚铁指示剂2 ~ 3滴,过剩的Cr2O72-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返滴定。溶液由深绿色变为深红色即为终点。

8、用50 mL蒸馏水代替水样,同上操作,求空白试验的返滴定值。

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应有哪些注意事项?

2、水样加入KMnO4溶液煮沸后红色消失说明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似乎很少能见到大片清澈干净的自然水域了。一方面,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的水体污染;另一方面,城市扩张,不断开发,也极大的缩小了原有的生态水系。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本文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天生桥景区中胭脂河中的水进行水净化处理。

溶解气体:主要气体O2CO2H2S

悬浮物质:细菌,藻类及原生物,泥沙,粘土及其他不溶物

(1)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106项。

4.生活用水的净化通常是在自来水厂完成的,主要包括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和悬浮物,消毒,除去水中的异味等。

常用的净水剂有硫酸铝、明矾、碱式氯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

氢氧化铝在水中形成胶体,它对水中细小的悬浮物有很强的吸附性,能沉降除去悬浮物,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广义的水体自净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的水体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狭义的水体自净是指水体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而使水体净化的作用。自然界各种水水体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这是由水自身的理化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水的自净功能,就可以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特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研究和正确运用水体自净的规律,采取人工曝气或引水冲污稀释等辅助措施,强化自净能力,是减少或消除水体污染的途径之一。同时,在确定允许排入水体的污染物量时,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

水体自净大致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它们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1)物理净化。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混合和沉淀等过程而降低浓度。污水进入水体后,可沉性固体在水流紊动较弱的地方逐渐沉入水底,形成污泥。悬浮体、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因混合、稀释,浓度逐渐降低。

(2)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和吸附凝聚等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而降低浓度。流动的水体从水面上和大气中溶入氧气,使污染物中铁、锰等重金属离子氧化,生成难溶物质析出沉降。

(3)生物净化。又称生物化学净化。是指生物活动尤其是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工业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后,即产生分解转化,并消耗水中溶解氧。

6.几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

具有强氧化性,有毒,易与有机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

Ca(ClO)2本身具有强氧化性,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易分解的次氯酸而容易变质

具有强氧化性,有毒,不易与有机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7.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

 ①除去固体杂质(筛滤)和悬浮物质(混凝剂,又叫化学沉降剂);

②除去异味(吸附剂——活性炭);

③杀菌消毒(消毒剂)。 

先用吸附剂,再用消毒剂。防止消毒剂被吸附除去,使贮存过程中继续消毒。

8.根据源水的水质不同,各生产厂家采用的流程略有不同。

如: ①源水→筛滤→混凝剂→沉降→吸附剂→消毒剂→自来水 

②水的筛滤→加入混凝剂→粗沙过滤→沉淀→细沙过滤→加氯→贮存

⑵铁盐类FeCl3  绿矾/FeSO4·7H2O  高铁酸钠/Na2FeO4(兼起消毒剂和混凝剂的作用) 混凝剂除去悬浮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化学变化。

Cl2(缺点:残留的含氯有机物对人体有害。自来水要煮沸之后才能饮用)    

O3(优点:不会引入杂质离子)  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易穿透细菌的细胞壁,破坏细胞的结构系统和生理功能,使细菌死亡,从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有些自来水厂在用Cl2对水进行消毒时,还加入一定量的氨,使氨与Cl2反应生成氯胺(NH2Cl): 

NH2ClHClO稳定,当HClO被消耗时,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生成HClO,这样可以延长对水的消毒时间,提高消毒效果。 

11.家用消毒液(84-消毒液)发生器原理如图所示。有关反应如下:

12.评价水质好坏的指标:

BOD指水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完全分解所需的氧气量(mg·L-1)。 BOD越大,水的富营养化程度越高,水质越差。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BOD5指20℃时水样在5日内的耗氧量(mg·L-1)。 生活用水要求BOD5应小于5mg·L-1。   

COD氧化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mg·L-1),COD越高,表示水污染越严重。 

自来水和天然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溶解氧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如果有机物以碳来计算,根据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气。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水里的溶解氧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不断得到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的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250g氢氧化钠溶于200mL水中;称取75g碘化钾溶于1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冷却后,将两溶液混合,稀至500mL。

(3)1+5的硫酸溶液:1份硫酸加上5份水。

称取6.2g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用水稀至1000,贮于棕色瓶中。用前用0.02500mol/L的重铬酸钾标定,方法如下:

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碘化钾,加入10.00mL0.02500mol/L重铬酸钾标液,5mL 1+5的硫酸溶液密塞,摇匀。暗出静置5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用量

(1)溶解氧的固定(取样现场固定)

①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2mL碱性碘化钾;

②盖好瓶盖,颠倒混合数次,静置。

③待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再颠倒混合一次,待沉淀物降到瓶底。

(2)析出碘:轻轻打开瓶塞,立即将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浓硫酸,,盖好瓶塞,颠倒混合,至沉淀物全部溶解,暗处放置5分钟。

(3)滴定:吸取10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既为终点,记录用量。

将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之后,得到的水仍不是纯净的水,如果想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可以近似看成纯净的水。实验完毕之后,可以采用肥皂水检验其硬度,以确认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只要是一些钙镁化合物)已经被出去。

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应用这一方法,可以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还可以把混在液体里的杂质去掉.水中所含杂质主要是一些无机盐,一般是不挥发的.把水加热到沸腾时,大量生成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冷凝可得到蒸馏水.

铁架台、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自来水、碎瓷片

(1)将蒸馏烧瓶,冷凝管仪器装配好.

(2)在蒸馏烧瓶里加入普通水(自来水)至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再加入一些碎瓷片,然后用插有温度计(150℃)的橡皮塞塞紧.(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的位置),给蒸馏烧瓶加热.

3)当水温达到约100℃时,水沸腾,水蒸气经过冷凝管冷凝后,收集在锥形瓶中,这就是蒸馏水.

天然水中会含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可溶性杂质。例如,有些地区的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结水垢,就是因为该地区的水中溶解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在水加热和长久放置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因为软水和硬水中含有的是可溶性杂质,所以,很多时候从外观上很难鉴别出它们?你有哪些方法可以简单快速的区别软水和硬水呢?

我国已经成为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废电池污染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环保问题。面对日益增加的废旧电池,一些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废旧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现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几乎一天也离不开电池。据统计上海市每年消费干电池量 3000 吨至 4000 吨,扔掉大部分,只回收废干电池 70 多吨。北京市每年消耗电池达 6000 吨,约 4.5 亿节,但每年回收量只有约 50 吨。全国每年生产的电池达到15亿节,这些电池含锌皮38200吨,铜帽600吨,铁皮29600吨,汞2.48吨等。没有回收的干电池都被人们随垃圾一起扔掉。现在报纸资料上都呼吁人们不要乱扔废电池,废电池对动植物和人到底有什么危害呢,受到危害的动植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研究。

本课题从研究废弃电池对植物生长及动物生活的影响,旨在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做地球的守护者。

1、电池的组成: 干电池、充电电池的组成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盐、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举例: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

废旧电池的危害性: 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

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 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过程简述如下:电池—土壤—微生物—动物—粉尘循环—农作物—食物—人体神经—沉积发病。其他水源植物食品消化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地富积,然后经过食物进入人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日本的水俣病就是汞中毒的典型案例。

废旧电池危害的其他表现: 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混入生活垃圾的废旧电池在这三个过程中的污染作用体现在:填埋:废旧电池的重金属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焚烧:废旧电池在高温下,腐蚀设备,某些重金属在焚烧炉中挥发,在飞灰中造成大气污染;再利用:一般采用反射炉火冶金法,工艺虽然容易掌握,但是回收率只有82%,其余的铅以气体和粉尘的形态出现,同时冶炼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

废电池虽小,危害却甚大。由于废电池污染不象垃圾、空气和水污染那样可以凭感官感觉得到,具有很大的隐藏性,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按我国年消费电池70亿——80亿只计算,人均一年要消费5至6只电池。最常用电池的是手机、袖珍收音机、随身听、遥控器等。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含有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汞就是我们俗称的水银。科学家发现,汞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世界的公害病——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专家们认为,由于电池污染具有周期长、隐蔽性大等特点,其潜在的危害相当严重,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据杨毅夫博士介绍,我国沿海某省的一些农民在回收铅酸蓄电池中的铅时,因为回收处理不当,把含有硫酸的废液倒掉,不仅造成了铅中毒,而且使当地农作物无法生长。

3、废旧电池污染是一个环保难题

短期内,国内市场上无汞电池无法取代含汞电池,如何解决电池汞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环保难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全国各地的环保志愿者和一些学校企业收集的废电池越来越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秘书长王敬中说:“电池回收的热情很高,这是高兴的事情,面对消费者回收的电池,放在哪里去,这是一个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合格,原料吃不饱,工厂就会倒闭。北京的电池回收率连5%都不到,几百吨,怎么处理?” 统计数字显示,北京、河北、天津的电池年消费量总计约为20000吨。按回收率20%计算,每年就可以回收4000吨。但这只是理想的计算,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电池回收网络,要把这些电池收上来难度很大。专家指出,尽管一些地区已经收集了大量的废旧电池,但电池回收处理厂一旦正式开工,目前的废旧电池回收量远远满足不了处理厂正常运转的需要。目前必须加快普及垃圾的分类回收,在各居民点普遍设立专门回收电池的垃圾桶,废旧电池的回收量才能满足废电池处理厂的需要,同时,国家有关方面应提供适当补贴,支持废电池处理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一)废电池对植物生长影响:

方法1:如何进行对比观察:同时种植两盆吊兰,定期浇水、施肥、除虫,其中一盆吊兰土壤里插入一节破裂的废旧电池。两组同时进行观察,每五天进行一次记录,把两盆吊兰的生长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如:叶、茎、根、花的生长情况,叶的生长情况可具体到叶片的数量、颜色和光泽。两周后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吊兰在生长过程中有何不同的变化。之后,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培植、观察、记录、分析。第三周,小组同学整理观察记录,准备撰写实验报告。

    观察记录可以最终以表格形式出现,这样更有助于观察结果的对比:(注:表1为没有废旧电池污染的吊兰生长记录,表2为有废旧电池污染的吊兰生长记录。为了让废旧电池中的有毒物质快速渗透于土壤里,事先可以用工具将废旧电池打碎,再插入花盆的土壤中。)

方法2:选取了万年青、洒金榕、富贵竹、君子兰、一串红、天竺葵等植物各两盆。我们选了泥鳅和鱼两种动物。选择了红背桂的叶,叶是红绿相间的。用南孚牌5号锌锰废干电池。先用小锯子把废电池锯开,用小匙把里面的化学物品取出来,放到小桶里,再加1000毫升的自来水,用玻璃棒搅拌,过一段时间,化学物品完全沉到桶下去。上面的水清了,我们就用这些电池水做实验。

我们用废电池水浇植物,观察到不同的植物变化不同,如表一:

老叶边缘出现红色,从边缘向中间慢慢扩散,变软下垂,三天后,叶子枯死

边缘变黄,向中间扩散,四天后枯死。花红色变成粉红色,最后才落下

老叶的尖端开始变黄,慢慢地扩大,三到四天后枯死了

茎变软,支持力下降。花先落下,叶子变软,落下

嫩叶先受到损害,嫩叶的叶尖先变黄,然后慢慢向叶下面扩散,变软,变薄,最后枯死

从观察中我们知道,不同的植物对废电池的危害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植物最先受危害的器官不一样。不同的植物对废电池的危害忍受的限度也不一样。但是废电池对植物的危害都很大。

我们测量了用自来水和废电池水浇灌的植物的高度,数据如表二

从表二的测量中知道,浇自来水的植物长得快,浇废电池水的植物长得慢,最后全部都死掉。

从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废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危害很大。

(二)废电池对动物的危害实验

我们在一个盒子里加200毫升的电池水,在另一个盒子里加同样多的自来水,在两个盒子里分别放二条小鱼。用同样的方法,对泥鳅进行实验。

一盆植物用200毫升的自来水浇灌,另一盆同样的植物用200毫升的电池水浇灌,定时观察植物的变化,测量植物的茎的周长和高度并记录。用电池水煮红绿相间的红背桂叶,观察有什么变化。

    在自来水的小鱼均匀地呼吸,平均每分钟104次。在电池水中的两条小鱼好象不喜欢在这里,不停地用头撞盒子的壁,想逃出去。很久才呼吸一次,大约间隔十几秒后才极快地呼吸几次,又闭合鳃盖,再过一会儿,再极快地呼吸几次。平均一分钟总共30次。20分钟后,一条小鱼死亡,50分钟后,另一条小鱼也死了。

泥鳅放在电池水后,变得很凶猛,不停地往上跳,呼吸加快,平均一分钟呼吸148次,胡子往下垂,半小时后行动减慢,不再跳动,又过了5分钟,身体不平衡,游动很慢,游了几下就翻过来,临死时,又往上跳,身体全部翻过来,呼吸越来越慢,腹部的血管不红了,一直呆在一个地方,直到死亡。在自来水中的泥鳅很安静,胡子直着散开,均匀地呼吸,平均一分钟呼吸79次。

从以上试验中可以看出废电池对动植物的危害很大。如果我们将废电池乱扔,会危害环境,最终人类会吃上被污染的植物和生物,喝上污染的水,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

为了更好地保护动植物,我们向全校向全社会的人们倡议:

1.不要把干废电池扔掉,要保存起来,送到回收站。

2.尽量少用干电池,用可以反复充电的电池。

一粒钮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其中最重要的是汞的污染。

汞:食用被汞污染的水产品,产生甲基汞中毒,关.头晕,四肢末梢麻木,记忆力减退,神经错乱,甚至死亡,还影响孕妇胎儿畸形。铅:食用含铅食物,会影响酶及正常血红素合成,影响神系统,铅在骨骼及肾脏中积累,有潜在的长期影响。镉:进入骨骼造成骨疼病,骨骼软化萎缩,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最后饮食不进,于疼痛中死亡。铬:铬进入人体内,分布于肝、肾中,出现肝炎和肾炎病理。但是现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在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废电池的危害有多大,我们学校做了一个调查。一共调查了69个人,其中有23人不知道废电池有危害,25人把废电池随手扔掉。可以想象现象全校、全国还有多少人不知道的危害有多大,还不能主动回收废电池。

未来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的“三步曲”:

新世纪,环保概念组建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环保组织开展一系列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号召人们把用过的废旧电池收集起来,减少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政府机构在这场运动中也发挥了作用,各大中城市的环保部门纷纷与厂家、商家开展合作,商场电池柜台上的收集箱、环卫局专设的分类垃圾箱构成了一张张回收废旧电池的大网。然而,在回收废旧电池的热潮中,不难发现废旧电池仍然没有真正实现循环再利用。那么,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究竟路在何方?

日前,将来循环再利用废旧电池必须要走的三步曲:

第一、废旧电池的回收是循环再利用的第一步。只要充分调动社会的一切力量,废旧电池的回收并不难解决。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越来越多的人树立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利用的观念,从而自觉参与回收活动。其次,国家应在政策法规、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入生活垃圾之中;对积极参与废旧电池回收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要给予政府和资金倾斜,确保投资者资本的增值和处理单位产品的优先推广。再次,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如在公共场所设立废旧电池的回收箱,加快普及垃圾的分类回收,在各居民点普遍设立专门回收电池的垃圾桶;在销售电池时,实行抵押金制度,或采取以旧换新制度,确保废旧电池的回收率。

第二、成熟的技术是回收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的第二步。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现成的处理废旧电池的技术,其处理工艺完全可为我国所用。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科研单位和企业也已经研发出来相关的技术,如河南省新乡电池厂已经有科研人员设计出了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成套技术和生产设备;辽宁鞍山市试制了一种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再生及无公害处理工艺,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全国各地推广起来。

产业化经营是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的第三步。有关专家分析指出,目前在我国循环再利用废旧电池真正的症结所在是没有形成废旧电池处理的产业化。庞仕辉说:“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必须走市场化道路。企业投资建厂的目的就是赚钱,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赢利的可能性当然不大。”他认为,按我国“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电池生产厂家有义务承担起处置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责任,投资兴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工厂;与此同时,国家应出台支持废旧电池处理企业的新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和科研人员投向开发新技术。

1、请说出电池的成分,总结废电池的危害

2、针对废电池的正确处理,写一份校园倡议书。

有机磷农药作为一类高效、广谱的杀虫剂正被广泛地用于农业防害以及家庭、仓储等的杀虫剂,但大量使用后产生的环境危害日益严重。农药的急性中毒,特别是果蔬食品污染后引发的群体中毒事件屡有发生。本课题带领同学们领略果蔬有机磷农药残留技术。

1.掌握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习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食品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经有机溶剂提取并经净化、浓缩后,注入气相色谱仪,气化后在载气携带下于色谱柱中分离,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当含有机磷的试样在检测器中的富氢焰上燃烧时,以HPO碎片的形式,放射出波长为526nm的特性光,这种光经检测器的单色器(滤光片)将非特征光谱滤除后,由光电倍增管接收,产生电信号而被检出。试样的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品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比较定量。

1.气相色谱仪:附有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3.无水硫酸钠:在700℃灼烧4h后备用。

4.中性氧化铝:在550℃灼烧4h。

6.有机磷农药标准贮备液:分别准确称取有机磷农药标准品敌敌畏、乐果、****、对硫磷、甲拌磷、稻瘟净、倍硫磷、杀螟硫磷及虫螨磷各10.0mg,用苯(或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至100mL,放在冰箱中保存。

7.有机磷农药标准使用液:临用时用二氯甲烷稀释为使用液,使其浓度为敌敌畏、乐果、****、对硫磷、甲拌磷每毫升各相当于1.0μg,稻瘟净、倍硫磷、杀螟硫磷及虫螨磷每毫升各相当于2.0μg。

1.蔬菜:取适量蔬菜擦净,去掉不可食部分后称取蔬菜试样,将蔬菜切碎混匀。称取10.0g混匀的试样,置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30g~100g无水硫酸钠脱水,剧烈振摇后如有固体硫酸钠存在,说明所加无水硫酸钠已够。加0.2g~0.8g活性炭脱色。加70mL二氯甲烷,在振荡器上振摇0.5h,经滤纸过滤。量取35mL滤液,在通风柜中室温下自然挥发至近干,用二氯甲烷少量多次研洗残渣,移入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并定容至2mL,备用。

2.谷物:将样品磨粉(稻谷先脱壳),过20目筛,混匀。称取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0.5g中性氧化铝(小麦、玉米再加0.2g活性炭)及20mL二氯甲烷,振摇0.5h,过滤,滤液直接进样。若农药残留过低,则加30mL二氯甲烷,振摇过滤,量取15mL滤液浓缩,并定容至2mL进样。

3.植物油:称取5.0g混匀的试样,用50mL丙酮分次溶解并洗入分液漏斗中,摇匀后,加10mL水,轻轻旋转振摇1min,静置1h以上,弃去下面析出的油层,上层溶液自分液漏斗上口倾入另一分液漏斗中,当心尽量不使剩余的油滴倒入(如乳化严重,分层不清,则放入50mL离心管中,于2500r/min转速下离心0.5h,用滴管吸出上层清夜)。加30mL二氯甲烷,100mL50g/L硫酸钠溶液,振摇1min。静置分层后,将二氯甲烷提取液移至蒸发皿中。丙酮水溶液再用10mL二氯甲烷提取一次,分层后,合并至蒸发皿中。自然挥发后,如无水,可用二氯甲烷少量多次研洗蒸发皿中残液移入具塞量筒中,并定容至5mL。加2g无水硫酸钠振摇脱水,再加1g中性氧化铝、0.2g活性炭(毛油可加0.5g)振荡脱油和脱色,过滤,滤液直接进样。如自然挥发后尚有少量水,则需反复抽提后再如上操作.

1.色谱柱:玻璃柱,内径3mm,长1.5m~2.0m。

(1)分离测定敌敌畏、乐果、****和对硫磷的色谱住

(2)分离测定甲拌磷、稻瘟净、倍硫磷、杀螟硫磷及虫螨磷的色谱住

2.气流速度:载气为氮气80mL/min;空气50mL/min;氢气180mL/min(氮气、空气和氢气之比按各仪器型号不同选择各自的最佳比例条件)。

3.温度:进样口:220℃;检测器:240℃;柱温:180℃,但测定敌敌畏为130℃。

将有机磷农药标准使用液2μL~5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可测得不同浓度有机磷标准溶液的峰高,分别绘制有机磷农药质量-峰高标准曲线。同时取试样溶液2μL~5μL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测得峰高,从标准曲线图中查出相应的含量。

X——试样中有机磷农药的含量,单位为mg/Kg;

A——进样体积中有机磷农药的质量,由标准曲线中查得,单位为ng;

m——与进样体积(μL)相当的试样质量,单位为g。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本法采用毒性较小且价格较为便宜的二氯甲烷作为提取试剂,国际上多用乙氰作为有机磷农药的提取试剂及分配净化试剂,但其毒性较大。

有些稳定性差的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因稳定性差且易被色谱柱中的担体吸附,故本法采用降低操作温度来克服上述困难。另外,也可采用缩短色谱柱至1-1.3米或减少固定液涂渍的厚度等措施来克服。

本实验的气路系统包括哪些,各有何作用?

电子捕获检测器及火焰光度检测器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如何检验该实验方法的准确度?如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哪些营养元素需求量比较大?不同种类的化肥和农药对植物生长过程究竟起着什么作用?残留的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会对水体造成怎样的污染?残留在水果蔬菜上的农药被人体摄入又会造成哪些不可逆装的损害?

摘要 2、硫酸铜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对鳃隐鞭虫、鱼波豆虫、午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中华鳋等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还能将池塘中的青泥苔、水网藻、椎形螺等生物杀死,但在使用时需注意不能将它与生石灰同时使用,因为会降低药效,或者导致药物失效。

1、鱼塘硫酸铜一般可用硫代硫酸钠来解毒,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它在水产养殖中的用途比较广,常用它来去除水中的余氯、降解氰化物的毒性以及杀虫剂的毒素,但在使用时需注意不能在水体比较脆弱的情况下使用,因为此时使用会加重水体缺氧的情况,对鱼类造成伤害。

2、硫酸铜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对鳃隐鞭虫、鱼波豆虫、午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中华鳋等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还能将池塘中的青泥苔、水网藻、椎形螺等生物杀死,但在使用时需注意不能将它与生石灰同时使用,因为会降低药效,或者导致药物失效。

3、使用硫酸铜的时间一般可选在下午4-6点,不能在鱼浮头、水温比较高的时间段里使用,因为该药物中铜离子的毒性与水温呈正相关,水温越高,毒性也就越强,因此在天气炎热的夏季使用时需要适当的减少药量。

但是不能连续使用该药物,因为它里面含有的铜离子会蓄积在鱼类的体内,从而对鱼类产生副作用。

多久用一次一般需要根据水质以及病害情况合理施用,通常没有时间规定

太湖流域普遍不准围湖养鱼,这个政治策略有什么好处和不足之处吗?

太湖流域普遍不准围湖养鱼,有保护生态环境好处,不足的是 大量削减围湖养鱼养蟹,水产养殖户渔业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代硫酸钠对水体有什么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