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失业半年都没有工作人家一个月都找找了半个月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办?

→ → → 我今年46岁了,因为失业以后我就什么也没有干,注要是没有适合我的工作

健康咨询描述: 我今年46岁了,因为失业以后我就什么也没有干。注要是没有适合我的工作,不是我嫌人家给的工资低就是活太累的,所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活干。导致我在家都憋出来抑郁症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抑郁症是怎么治疗的?

朝阳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胃炎,消化道溃疡,结肠炎,肝炎,胆囊炎,溃疡性结肠 帮助网友:133428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根据你身体患有抑郁症的表现情况,日常生活保持乐观心态,适当旅游或者是体育锻炼,配合疏肝解郁的药物调理身体,比如加味逍遥丸。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

常见症状:情绪低落、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痛欲绝、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唐亚华 李秋涵 王敏 邹帅 ,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路鸣、青青、糯衣Norene、周舍、小鸥为化名。

内卷之下,你想过去国外工作吗?

最近,关于是否去国外工作的讨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小有热度。有的人是为了见世界,体验不同的文化,有的则是厌倦内卷,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我们发现,还有一批职场人,在国内工作后,出于上述类似的原因选择去往国外生活,最后却又主动地回了国。

他们最开始去往国外工作的契机是什么?国内外职场、生活有哪些不同?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回国?深燃和他们聊了聊。

他们中,有的在瑞典生活了十多年,厌倦了安逸又有些无聊的生活;有的是为了孩子,不想孩子既不了解中国文化,又不完全被当地人接受;有的把出国工作当作见世界的机会,世界见了,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惊艳感;有的不习惯当地的气候、文化,生活8年后和不属于自己的国度告别;有的工作后去往美国读研、工作,放弃百万年薪,只因为喜欢像学生时代一样每周末都能回老家;还有一位在美国刚毕业,拿到了国内和国外的offer,意识到国外的职场也并非是“乌托邦”,最后选择回国。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提到了融入当地文化环境的问题,也提到了安逸生活的两面。尽管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性,即很清楚自己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生活总是在别处,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做选择的前提。

“舒服的环境待久了也会厌倦”

路鸣 | 29岁 瑞典/上海 工艺工程师

高一那年,我跟着家人一起来到瑞典生活,在这里念了高中、大学、研究生,再工作了一年半,最近刚回国,准备入职新工作。

那边学业上相对来说轻松一些,你可以专注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但我性格相对内向,在融入当地环境上有些困难,比如,我懂不了他们的笑点。

我当时去的高中,中国人很少,为了让自己不落单,我会强迫自己融入,有时同学们说要一起去哪里玩,其实自己没有特别感兴趣,但如果没什么事,还是会跟着去一下。

大学和研究生我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工艺工程师。这个职业在国内也能有不错的发展,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定了回国工作的计划。

回国前,我在瑞典工作了一年半,当时进入的是一家初创公司,虽然营收不错,但管理上有一些问题,我就动了换工作的念头。

其实在国外的生活挺好的,就是对我来说比较单调,没有什么奔头,时常感觉自己未来十年就这样了,人在那种舒服的状态里,太久了会觉得厌倦。在找到国内不错的工作机会后,我就选择了回国。

虽然还没有入职,我对国内的职场环境还是有一些了解的。瑞典讲究Work Life Balance ,我上班时早上9点到公司,下午5点就能下班,不太会加班,这在国内一些企业里就相对比较难。我的新工作是在一家外企,工作压力也是挺大的。我做好了心理准备,想先在这家公司工作几年,再考虑未来是留在国内还是再出国。

之所以会做这样的抉择,和我性格有关。我是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人,瑞典的生活松弛,我没有特别强的自我驱动能力,在那里容易被环境同化,自己会变懒、会懈怠,但我想尝试一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感觉国内奋斗的氛围更适合自己一点,希望有压力的环境可以Push自己去学习和进步。

到底要不要出国工作,或者出国后要不要回国工作,就看你想要的是什么生活。

人很容易厌倦自己待得很久的环境, 就像我厌倦国外、国内一些人厌倦“内卷”一样,但是我觉得不管做什么选择,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认知。如果你本身是特别向往跟朋友Social,喜欢都市快节奏生活,我觉得可能在国内生活更适合一些,如果你喜欢独来独往,享受孤独,不担心融入的问题,就可以试试国外的生活。

也不想孩子变成“香蕉人”

我2011年开始在新西兰上学,毕业后先在那边工作了半年,当时觉得国内机会多,2014年就回来了,在银行工作。随后结婚生子,在国内生活工作了两年。

那时候孩子经常生病,也逐步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考虑到孩子的教育和医疗问题,我带着孩子再次回到了新西兰。我上班,同时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我老公一直在国内。在新西兰工作生活都很舒适,收入和生活成本跟北京的平均水平差不多。在那边生活人的精神和心灵很自由,没有束缚,随时可以跟朋友相约去钓鱼、爬山。

萌生再次回国的想法有几方面原因。一个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在那边看到很多小孩长着亚洲面孔,接受的是西方文化,变成所谓的“香蕉人”,不了解中国文化,又不完全被当地人接受,在两种文化之间都没有归属感。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还是完全的中国人,以后想要留学可以再出去看看,开拓一下视野,而不是卡在尴尬的中间。

另外在工作上,我在那边过得很安逸,但也一眼能看到老,并且也算是在打工,一直以来我还是想做点自己的事业的。

促使我最终下定决心的有两件事。一个是我妈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发现了几个不好的指标,如果发展下去可能会到比较严重的晚期,那段时间我妈天天哭,我又不在身边。虽然我们在那边刚买了房子,但我顿时就开心不起来了,觉得在那边有金山银山都跟我没关系了。

还有就是我之前没有想好回来的创业方向,正好我的一个先回国的同事搭建团队做起了第三方独立保险经纪业务,邀请我加入。我在国外从事的也是这方面的工作,能够把一些理念和方法带回国内,我也看好国内这方面的前景,创业方向的问题也解决了。

去年我就正式回北京了。回来以后感觉很好,叫外卖,晚上去吃饭什么的都很方便,孩子也很适应,亲戚朋友都在身边,久违的归属感又回来了。不过确实,国内工作压力会更大,但我们觉得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是有压力的。

孩子长大了,身体比小的时候好很多。教育方面,北京的公立学校我还是很认可的,孩子回来就直接上小学了,教育方面我也觉得没有问题。

如果想要出去生活工作,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去看一看,去旅游或生活一两个月,看看那个地方是不是你喜欢的样子。还有就是,在出去之前要做好两种预期,好的情况会怎么样,最坏的情况能不能接受,想好了就可以。

出国工作两年再回国内心更坦然了

周舍 | 29岁 日本/西安 程序员

毕业以后,我顺利进入一家大厂上班,上升通道窄,工作三年也没什么起色,有一个朋友介绍说在日本有不错的工作机会,我就去了。

从大厂离职到去日本,中间只隔了两个月时间。 在准备上,就是工作签证和学语言两点。我本来不会日语,不过程序员这类技术岗位,在工作上语言沟通难度也不大,我就报了一个培训班,只学了一个月时间。当时没什么牵挂,也没有多想,就是想出去看看,语言也是过去后再慢慢学的。

这步跨度有点大,去的过程也挺顺畅,但职场方面,没有带来有惊喜感的体验。

因为我过去还是做技术老本行,一人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做,和在国内做技术差别不大。中国过去的工程师,技术上基本也没什么问题。

我遇到的问题就是语言上的障碍。举个例子,我所学的日语,大多仅限于工作上,专业术语名词就那么几个,工作时还能听懂,但在生活中,想跟当地人自如聊天的话,就不太行了。

语言障碍带来的影响不算大,最主要的还是文化上的差异。在公司,工作时大家会有交流,但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是日本人在一块,中国人在一块,他们的俚语、典故,社会上有趣的事,我们不了解,也没交流的空间。

这里安逸,也不卷,但生活有点无聊。工作两年,见识过了,我就想回来了。

程序员好找工作,回来没多久,我就找到新工作了。我生活在西安,有在日本当程序员经历的人不算多,面试的时候,不管合不合适,人家都会觉得很惊奇,想了解你。

出国工作一趟,对我来说,经济上没有带来什么变化,最主要的是心理上的变化,我变得更自信了。

出国前,我作为应届毕业生,很顺利的去了一家大厂,但内心总是担心失业,担心未来找不到工作,但出去一趟回来后,阅历增加了,我更加明确自己生活以及工作上的目标,也没什么可焦虑的了。我变成了一个很自信、乐观的人。

对于我来说,出去工作这一趟,好处大于坏处,对很多事情更坦然了。

做出选择后,就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我刚回国一个月,之前是在美国读硕士,今年5月刚毕业。我一直在纠结,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工作,我不想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性,就一直同步找工作。

从3月到8月找工作那段时间,我很纠结、也很焦虑。我面试了很多家公司,五六月的时候最忙,单是时差问题,就已经非常折磨人,有时还需要连轴转。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白天结束美国的三场面试后,晚上还参加了国内一家公司的全天面试。

我的专业是技术方向,但找工作时,我决定跳出纯码农的圈子,我专业学习六七年,也渐渐明确,自己是不太适合做纯码农的。

找国内的工作时,因为大学时有过多段大厂和咨询公司实习的经历,我就更关注相关岗位。找美国的工作时,我的重点是在拿到工作签证的基础上,尽量为职业生涯开个好头。

高强度找工作后,总算结果还不错,我最后收到了五家公司的offer,其中美国2家、国内3家。

当时,自己也一直在衡量,究竟是选国内还是国外。整体而言,国外的职场,内卷没有那么厉害,没有年龄焦虑,大环境的包容性更强。而国内则是在自己熟悉的舒适圈,更了解职场规则,也能离家人更近一些。

从绝对值上来说,美国工作的薪资是比国内要高的。我收到的offer里,美国的offer,薪资换算成人民币,是国内offer的两倍还要多,但我也深知,这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美国赚得多,但消费也更高。

在我的规划中,即便第一步选择了国外,我最终还是会回国工作的。但我的工作方向离不开对市场的观察,国外的工作经验很难复用到国内,可能无法为未来回国找工作提供加成。

而且,我跟身边的朋友交流后也明白,国外的职场也并非是“乌托邦”,复杂的人际关系、加班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可能还会面临没有社交、生活孤独等处境。

于是,在仔细衡量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回国工作,下个月就会入职国内一家咨询公司。

从决定回国开始,我就把自己回国一路的经历分享在了社交平台上,也经常会被问到,为什么在求职内卷严重的2022年,选择了回国。

在我看来,无论是选择国内还是国外生活,没有绝对的安全和稳定,最重要的是,要时刻谨记自己做选择时的初衷,只要目标达成了,那么其他都是需要自己去接受的。

做出选择后,就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不要在国外赚到了高薪,享受了当地包容性更强的生活,还埋怨着国外生活的孤独。也不要回到国内,选择了更熟悉的环境后,却一直埋怨工作的辛苦,还想着国外的高薪。

适应不了气候、距离、文化差异,

青青 | 30岁 加拿大/苏州 企业职员

我在2013年从国内高中毕业后就去加拿大上大学了。毕业后最开始没有想过要回国,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做行政,收入在当地不算高,每个月到手2400加币 (折合人民币约12000元) ,工作也不忙,周末有时候我也会再去做一些兼职。

我花费不算高,每个月有600加币的房租,800加币与车相关的租车、油钱、保险等花费,剩下1000加币用来吃饭、日常开销,正常生活没问题,我还能有一些积蓄。那边的平均收入水平还可以,保障基本生活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想要过到中产及以上的生活水平,还是要自己去努力。

第一家公司在我工作满两年之后可以给我办移民,我后来也顺利拿到了加拿大身份。加拿大整体的福利保障是比较好的,我曾经有10个月没工作,在那期间我每个月能领到2000加币的失业金,这也让我无后顾之忧地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决定回国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气候问题,我在加拿大多伦多,那边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有时候从9月份开始就很冷了,冬天气温高一点是零下10来度,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40度。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从多伦多到上海要坐13-14个小时的飞机,每次回国都特别痛苦。

另外,我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认同,加拿大历史很短,再加上文化是从小熏陶出来的,虽然待了八年,但在那边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文化边缘人,丝毫没有归属感。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我在加拿大保障基本生活没问题,但是如果想买房子,对我来说有一定困难。另外我做选择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小事要理智、大事跟心走,虽然拿到了那边的身份,但我内心的天平还是倾向国内。我在国外一直没有对象,我感觉可能自己的缘分也不在国外。

2021年,我就回国了。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很热闹。我没选一线城市而是来了苏州,第一份工作月薪12000元。后来换了一份工作,总是要加班,我有点受不了,干了一个多月就离开了。我在苏州生活成本一个月6000元就够了,现在的工作收入适中,加班没有那么严重,各方面都能接受。

我去上班,别人会觉得我身上有一种松散,大家觉得我是在国外给惯出来的“臭毛病”,但是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我就是想放平心态,不太追求物质方面的消费享受,更想充实自己的内心。

未来我没有考虑过再出国,如果有可能,我想去农村生活,我喜欢做一点体力活,顺势看能不能做点小生意。我觉得人的硬实力能维持生计就可以了,剩下的全是软实力支撑起来的,人格健全,有幸福感更重要。

我的建议是,想出国的就出国,想回国的就回国,毕竟人生重在体验,如果后悔了,有能力修正就去修正,没机会了就往前看,前面还会有更好的等着你。

现在像学生时代一样每周末都能回老家

小鸥 | 29岁 美国/深圳 产品经理

我是2017年出国的。那之前我已经在国内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本科学的是工科,当时在国内做的是硬件相关行业。

当时,就我们这个专业来看,美国的环境更好,我出国的时候想的是做出一番事业,学到先进的知识。所以到了美国,我在一个理工学院读了电子工程专业,本意是在这个领域深耕的。2019年毕业,我发现相关的工作很难找,年初毕业一直到接近年底,8个月里我每天都疯狂投简历,却都没什么回音。这期间,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代码。

也正是因为两手准备,最后我还是找到了一家五百强公司码农的工作。那份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年薪换算下来是50多万人民币。后来我又换了份工作,还是做码农,年薪翻倍。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快乐还是历历在目的,没有疫情的时候我几乎每个月都出去旅游,各大奢侈品店我也都逛了个遍,夏威夷奢侈品店的SA (服务顾问) 我都混熟了。

回国的决定并不突然。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清晰,当年就是因为想学东西才出国,未来我也想在国内创业。疫情开始后,家人担心我,催我回去,后来又赶上家里人重病,我就回国了。

准备回国的时候我加了一些海归群,有很多内推机会,当时就有不少国内的公司找我去当程序员。但我已经明确,自己没有干程序员的天赋,我该走另外一条路了。

到现在我在国内做过两份工作,年薪基本是在美国时的20%。第一份在国企性质的公司做项目管理,现在是在一家上市公司做产品经理。虽然赚得没以前多,但我确实是按照自己的规划,在事业上又突破了一下。而且,现在这家公司做的东西和我大学专业相关,产品经理又最好要懂技术,我以前的经历全应用在现在的工作里了,总体我还是比较自如的。

总有朋友问我,还打算回美国吗?那个时候,我在事业上确实有点成绩,感觉自己活成了小时候最喜欢的TVB剧里那些事业型大女主的样子。但是快乐的背后,我还是觉得那里的不确定性太多了。

现在我工作的地方就在我念过的大学附近,深圳离我老家只有一小时车程,我现在经常周末就回家,就像回到学生时代一样。

我自认为是个很卷的人,自己卷自己。小时候我爸妈就做生意,再加上珠三角的文化环境影响,我很享受在事业上不断进阶的获得感。如果有年轻人想出国学习,可以去开开眼界,至于以后的路怎么走,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真实情况,其实这是个聊天贴。

一场疫情加深了我对家人安全的担忧,叠加半年未归对家人的思念。终于在一场视频通话与妻儿互道保重之后,天亮便从新加坡裸辞回国了。彼时内心,没有家人再远的远方也不过只是穷途末路。

回家的路上是开心,和家人在一起的半年时光是幸福,几个月时间把几乎所有知名的公园玩了个遍。带着两岁的宝宝北京动物园去了不下十次,大兴野生动物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南海子公园,圆明园,颐和园等等。我们成了公园的逆行者,逆向思维公园人少相对平常更安全。当然,如果这是个槽点的话,尽管吐吧,如果不理解我,我便不在乎。

这半年时光如霹雳闪电一闪即逝,钱花的更是如倾盆大雨有去无回。孩子妈妈一直是全职太太,再断了我这唯一的家庭来源,从收入角度开看,我们是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好在我是一个自认为有脑子的人,趁还有积蓄魅雨绸缪从回京第三个月开始开启找工作模式。

难道是运气不好?要么是他们看不上我,要么是她们看不上我。总之是我看上的人家都看不上我。直到投了将近1000份智联招聘后,想起,擦,忘了自己已经三十多岁,完美配合上平淡无奇的简历,以及毫无背景而言的家庭。

房贷还没还清,孩子两岁成长中,平时花钱又不精打细算,现在又失业,明年孩子又要开始幼儿园等等的预计开销,忧虑,如果我不是那个中年危机男,那这个词组的编造简直就是浪费。

原来我就是那个失意中年压力男。于是重新翻找那些邀约我面试的公司。去了一个老板70岁,想进入互联网领域的汽车配件背景公司。老板总想着一分不花就能爆发形态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既不投资也不融资被稀释股权,想倚靠着一些月薪三四千毕业生,将自己老板自创出的一套他认为已经非常成熟的但是在我看来是十年前的营销方式,就是找所有的小卖部贴上他们公司的海报,等人来加盟蓬勃发展。于是一个月后我放弃了这份月薪一万七,也是回国以后拿的最高工资的工作。究其原因,我的内心实在做不下去了,感觉每天就是在哄老板玩,听他解读各位白日梦,听他老人家吆五喝六,像极了小王子里那个星球的国王。

作为运营负责人,一边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一边还要指挥十几个人去完成,我内心中认为根本不会有结果的工作,六七点钟下班,到家还要做日报,要反映每个员工说了什么悄悄话,有什么不满意,像这种日报都是谁想出来的模式,想一巴掌拍死老板。等一边咒骂一边打字完事了,孩子媳妇都睡觉了。

这次工作经历,让我感觉这是对职业经理人内心的一次猥亵,从头到脚彻彻底底的那种。

第二份工作 保险公司业务员

因为一直对保险保持着一份好奇,曾经有个海外的保险推销员,用非常专业,职业,敬业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所以这次有个平安保险业务员从BOSS直聘上叫我去入职“优才”我也就从了她。优才是对比普才而言的,其实就是底薪稍微高一些,奖励各种稍微高一些,对所谓人员素质也稍微要求高一些的保险推销员,因为他看上的是你的人脉,并不是你的能力。号称总共有17个业务内容可以去做,说来说去就是各种保险,加上各种贷款,加上推销信用卡,再加上支付什么的,在我看来所谓17个业务渠道,不过是我们手机接到那些垃圾广告,垃圾信息,垃圾陌拜骚扰的集合总成。所以从入职开始,我心里就是质疑的。在不断的每天洗脑洗脑洗脑后,我看的更清楚了。四五十个新来的所谓优才,所有的业绩几乎都是给自己,名词叫自保荐,受到表扬的人的业绩,原来都是自己掏的钱给自己和家里人买的保险。那就比如我的上线,入职两个月给家里买了将近六万块钱的保险。因为如果想达到业绩,拿到所谓高收入,买那种便宜的报销型保险几乎是没有业绩累计的,一定是那种续费20年,一年好几万的重疾型或相似产品。所以他们在入职的第一个月可以拿到两三万的薪水,达到所谓银龙什么的,同时也就算转正了。业绩也差不多两三万,用我的上线和我说的话,第一个年的保险就是平安保险白送给你啊!一定要占好这个便宜。我心里翻腾了一下,心想你以为里边的精算师全都是大傻子。我呵呵的笑了一下,问她后面19年怎么办?她惊诧的说,后面的19年?后面的19年我做保险应该已经很有钱了呀,你看某某某,年薪1000万都不用自己做事,年年随便客户自己续保提成,自己拿钱数钱数到手软,这些钱还算什么?做人一定要自信,一定要看长远。于是她和她的老同事以及她的领导每天开始对我进行洗脑。鼓励我买20年,甚至更长期的保险。

此时我想起了北京动物园,里边几十只羊驼在那里跑来跑去。每只羊驼的脑门上似乎都写着我这些同事的名字,还有头衔。主任,课长,处长,还有什么来的,太远的羊驼我已经看不清楚它们头上写的字。

顿悟,反思。我居然被这样的人拉过来做了她的增员。增员看起来就像传销里面的发展下线,反正业务员来了想完成业绩基本都要买保险,保险公司稳赚不亏。当然还有一个词叫做缘故,简单的说,就是你身边的一些人,亲戚朋友从前的同事七大姑八大爷。入职的第一天,还给你一个软件,收费十元不退不换,第一项任务就是要求你把电话本里边的所有信息导入进去。这时候你电话本里所有人都是你的潜在客户,然后他们再教你如何开发。具体信息资料有没有被同步到他们的我就不清楚了。只是为了满足软件要求,只往里边导入了,我认为并不重要的,从前很少联系的业务合作的几个人,例如方便推销员,目的只是达到考核要求。

以后你有两条路,可以发展第一个就是发展下线增员,第二个就是出业绩,当然了,不管是何种方式,你还都有一个途径叫做孤儿单,其实说白了,就是之前别人上过保险的人,他的业务员辞职了,你把信息接过来和他沟通,让他买更多的保险作为你的业绩。当我看到他们孤儿单信息的软件页面时候,我惊诧了。里边有所有人的详细信息,想要多详细就有多详细。瞬间想到了我的个人信息,是怎么丢失的。他们每个人手里面都有200个,这种信息甚至更多。所以什么事个人资料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云计算,不用想太多,你只是其中一根韭菜。

由于当时疫情高峰已过,平安保险公司要求每天还要上班打卡,每天早上起来开会洗脑,先来一遍视频大洗脑如同宣誓,然后团队处里边洗脑,然后课里面,然后就可以解散了。我实在受不了又当他们的业务员,又当他们的潜在消费者,出卖我的人脉给他们创造更多效益,还要听他们管理,还要像个员工。这是赤裸裸的剥削,赤裸裸的压榨啊,感觉就他拿我就当个大傻子。

形容一下,都说当牛最辛苦,干了一辈子活,最后还要被吃肉,那当然了,这是从前的说法,现在的牛连想干活的机会都没有。那在保险公司里的新到的业务员像什么呢,我觉得就像一边在干活的牛,一边还要被从身上切肉当牛排给保险公司大口的咀嚼。一边看着他们大口的吃着自己的血肉,一般还要帮他们做宣传,还要给他们做工作。也许你真的很有能力,长肉的速度比他们吃的快,那也许你就是主任,也许你就是课长,或者是处长什么的。如果没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估愿意买你的面子,然而恰好你洗脑被洗的又很干净。

那夜里我做了一个梦,站在门口隔着门框看见一个案板很长很长,上边一片白骨零散的撒在上面,刚砍下的牛头眼里的泪水还没有干,旁边配着一堆他们剔牙用过的牙签,牙签儿头上还残留着一个牙缝里的牛肉丝,和一点点的牙龈出血。牛头另一边还放着一碗鲜炸的牛肉颗粒酱,里边的肉筋还在一跳一跳,冒着血温的热气后边隐隐约约似乎能看见,但是又看不清有几张微微上翘的嘴在摆动,想听又听不到他们在聊着什么,只知道他们在偶尔会很有风度的笑一下。而且笑得那么自信,那么迷人,身后还有众多拥趸,为他们布菜倒酒。我低头看到了自己的手脚,不知为什么变成了蹄子,一摆头我的犄角咚的一下撞在了门框上。我转身想跑,却怎么也跑不起来,回头看见我的尾巴被拴在了一个锈迹斑斑,血迹未干碗口粗细的柱子上。远处走来几个人,我看清楚他们了,我的推荐人,还有主任,还有课长,最后便是处长,每个人手里边拿着不一样的家伙,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上面全都开了刃,那上面还抹了一层绿绿的粘稠物,我认识那是麻费散。求生欲让我拼命的想跑,尾巴被拽的生疼。管不了,三七二十一,吃素的我回头一口把自己的尾巴咬掉,喷出一股鲜血,一边跑一边看追赶我的人,我并不觉得屁股疼。光看后边没有看前边,前面居然是一面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墙,墙上红红的纸上黄黄的大字,把我撞倒又能怎样,出去处处不过如此。管不了了,一头撞上去,只是有点晕。还好我醒了,他们并没有抓到我。毕竟只是一场梦。此时此刻不知我仍然觉得脸很疼,起身看见旁边媳妇已经先坐起来了。对我说,以后睡觉再咬我这就是下场。然后躺下继续打呼噜了,默默的我也躺下了。心中波澜未定,无暇顾及脸上的疼痛,默默地侧过身,手搭住在她的肩膀,心里轻轻的说,晚安李逵。

言归正传第二天,把我的所有的想法直言不讳的说给了所谓我上线的领导X主任。直来直往的说出了所有我的想法之后,果断的辞职了,拒绝了他程式化的挽留。现在快个月过去了,通过各种复杂的辞职程序,离职居然还要单独下载一个软件,里边还有很多广告。这帮人真是把数据用的滚瓜烂熟,丝毫不放过一点点,可以做广告或者洗脑的机会。还在不遗余力的向我推销着各种保险。只是,入职押金退还500块还在审核中,十块钱够买的操作软件,那也就不用退了。500块钱最后从申请到拿回来,经历了55天,我都快给忘了!之后,我的两辆在平安保险的车再也不会提前续保了,一辆只提前了三天,另一辆转了众安保险,虽然还是平安的股份,总感觉还是除了一丝丝怨气,毕竟换别的保险公司经营模式还是一个鸟样。

第三份工作 海外房地产经纪人

在外边一段时间接触到了几位房产经纪人。新加坡的房产经济人都是要通过非常有难度考试才能取得证书的资质才能上岗,并且是一份的收入不错的职业。收到Boss 直聘的招聘信息,于是我就去应试了。现在感觉这个软件压根没什么正经工作。

招聘的号称是瑞迈中国的一个分部。有资格交易全球所有瑞迈公司的房产。具体的英文和中文名称我记不清了,好像是Re&Max反正就是这个音是全球第一大房产经纪公司。他们的说词,是加入了他们的公司,等于就是在瑞迈是一个合格的,也就是有资质的国际房产经纪人。对比海外考试,我觉得这是一个挺不错的机会,于是就按照他们的说法把我的护照身份证信息等等全套资料发给了他们。当时有一些犹豫,如果注册国外的,要我身份证干嘛?后来证实我的顾虑是正确的。

营销上他们会找一些有人脉资源的场所进行驻扎,比如说我被分配到的就是一个高尔夫球场在东四环,包一个台位接触里边会员,偶尔然后举办一些活动。找机会和潜在客户也就是高尔夫会员建群拉关系,理论上变成朋友,想象着最后把房子卖给他们。这种套路在中国少说也有20年了吧,好吧,不管套路新旧最起码是个方法,虽然总感觉和发小广告的卖房传单的没什么区别。

其中,我们自己是看不到房屋咨询的,报价也看不到,据我分析都是由老板的几个亲信把它下载下来,重新上传到钉盘,或者一些其他的网盘等于我们是看不到一手资料的,所有的资源都通过信息掩盖。

并且我们是没有底薪的,卖出房子才和老板分成。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去注册一个销售呢?这是我的想法,不过毕竟是人家开拓了拉新渠道。

通过断断续续半个月的了解和其他业务员的交流真实情况差不多摸清楚。老板有一个注册为瑞迈业务员账号,而我们就是他的无底薪服务员。去场地帮他四处拉客户,拉到了并且成交后才有钱拿,不成交拉进群也算给公司累积了资源。

和办公室的人沟通了一下我的注册信息有没有完成。后来给了我一个网站,伪装成海外网站。好歹也是多年IT人士,稍微ping 一下解析下,看一下网站的风格和代码,你也明白,这是一个假的网站。他想让我们理解成我们已经是瑞迈的职员了,只是让免费的业务员为他做事。万一促成了和他分赃,做不成生意老板也毫发无损。当然,这个社会是相互利用的。我了解到的这些,其实人家都早就了解,只不过是借用他的渠道发展自己的人脉。真是,尔虞我诈啊!最终也没搞懂非要那些资料,他们要干什么。

如果说平安保险屠杀方法是大规模的有计划,有策划的鱼肉业务员。那这应该就是媲美平安保险的小号无耻吧。

时间不等人,眼瞅着家里就要漂底。只能一边继续在浩瀚的招聘网站上投递着我毫无优势的简历,万一谁谁谁的公司走了眼,看上了我呢?我到下一顿饭就有着落了。光等不是办法,另一边想着赚一些小快钱,考虑了地摊经济卖煎饼,反思了一下,自己煮方便面都能做糊了的人,恐怕干不了这个。其他的地摊我也就不太明白了。

终于想起家里还有一件法宝,五年只开了不到3万公里的车车,2013款2.0T豪华运动,百公里12个油的,长安福特蒙迪欧。由于长期不在北京,五年多前买的车几乎处于封存状态,家父更喜欢开另一辆SUV。卖车回血又不是我的风格,嫣然像股票赔本割肉,等有钱了,你卖出去的车价可买不回你这辆二手车。不能杀鸡取卵,网约车走起。

开了一周,加了1000多公里里程。

注册流程就不细说了,我是手机双开,一个滴滴开,一个曹操。一个软件接到单了,就把另一个下线。通过艰苦不懈,每天将近十个小时的驾车,每天的流水收入稳定在大约250。减去油钱,我猜还有150。现在一情还没有完全过去,这个收入我预计未来应该可以翻倍,毕竟我开的都是最便宜的单子,滴滴没有升为专享,因为当时升级暂时关闭了,曹操每天也都是新能源开一单,十块钱出头,开几单有一些奖励。

一个月之后被邀请升级成了滴滴专车,要求是真的是多,从服装,到话术。“您好,滴滴专车为您服务,请您系好安全带”等等吧。如果不嫌累,一天在北京跑个800没问题,最多一天我拉了1350,后来还被排名奖励了500元。同样也被曹操升级成了类似专车,但是曹操和滴滴不太一样,他是强制你打开小单子的,就是你只要开着曹操,有可能接到专车单,但是如果接到的是普通便宜的,你也要接。但是曹操的优化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十单里面九单都会是普通单,所以当时非常不划算,现在就不太清楚了。之后我就抛弃了曹操,只开滴滴专车。

没想到网约车成了我回国以后工作最长的一个项目,一共开了三个月。

开网约车真的可以让你看不见人间不同事,体量人间冷暖。最快的接触社会各种各形各色的人,网约车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至于感受如何见仁见智。了解一个人,要听他的背后言,因为大多数乘客内心是对司机不屑一顾的,所以网约车空间就成了他们舞台,而我就成为了唯一的观众。

由于部分字眼敏感需要婉转说出,我见过两个老年领导为自己的孩子在对方单位安排重要工作的情景过程,真的是背后发凉,细思极恐。

再如,一路聊的犹如兄弟只恨不能同生共死,前者刚下车,后者就打电话给另一个人说刚才那个xx是xx,云云。

还有,在后边我只恨不能同床共枕的一对男女,听的我热泪盈眶。前者一人下车后,立即变更目的接上车另一异性把刚才的话又说一次,感叹他台词好熟练。

还有一南方发达城市斯文男子,上车前与同僚彬彬有礼握手道别,上车后脱鞋抠脚,一路放屁十多个铿锵有力,当时我才开专车不太敢发飙怕投诉。放到后来,我应该会毫不犹豫给丫赶下车,如果需要我也会果断的上手,报复受到的侮辱。

我一天开车12小时,三个月遇到这种事情特别多,别这位专车乘客会比快车素质高多少,那些人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层面和角度的低俗。

也有很多奇遇的事情,一个女生很开朗,和我聊天,他得知我是从国外回来也讲述了他在美国的整个过程。聊到半途还停车下去买了肯德基,给我留了一份,可叹当时我实在是新手缺心眼,女生要求加我的微信,我竟然想起了滴滴公司的要求,车内有录像,不可以留乘客的联系方式婉言拒绝了。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傻到冒烟,那个录像不到危险时刻,根本没人看的,更不会有人监控,除非遇到了所谓的线上神访,此时此刻,遇到神访的概率太小太小,后悔不已。充分证明了太被规则所嵌套的人永无出路,因为你已经甘心被人控制。

还有一次,夜间一个北京的男生送一个外地女生上车,女生微醺和我畅聊那个男人多么的不堪。她趴在副驾驶后背上,把头向前倾,侧过脸来看我脸一路,我感受到了语言和表情上挑逗。我故作镇静,主动讲述了我的太太和我的孩子有多么的可爱,她说她只在乎过程。唏嘘见宾馆到了,她下车后我主动提醒她拿好貌似故意留下的包,那一刻我在想,万一是佛跳墙呢。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车我根本开不了多久专车,我的车已经五年8个月,原来专车最多只限制六年,满六年的话,会自动变成快车。以及开关专车的人,如果再让你去开快车,犹如是一种折磨,我一天可以800到1千的平均收入和瞬间变成400到500。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油耗,减少一半的收入和2/3的纯利润我想很难有人能够接受。再或者服务业,我压根也不喜欢,都是眼前的苟且,我也不想出卖我的灵魂太长时间。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滴滴的规则要遵守,但是也不能以奴隶自居。自己27万买个车,去拉那些大部分不喜欢的人,还要听着一个我内心中不过是个中介公司的滴滴吆五喝六,整个开网约车过程中我的内心一直是纠结的。注定了,无论如何我也不会去太久,也注定了我不会完全的遵守它的规则,时间越延展,这种心情就越坚定。

就像这条后排乘客开门时候有眼无珠,与电动车相撞留下的印记一样铭刻在心。

仔细看前台上,有一套手机支架吸盘的印记,虽然不开网约车已经有半年了,但是这个圈圈在我每次发动我的车的时候,都会映入我的眼帘。像耻辱柱的烙印随时提醒我社会有多现实,所以无需太苛责别人的不完美,但更需要保持自己的善良和理想。

三个月,每个月神访都不过。因为我每次被检查完成后,都会重新放上我的除碳包,我觉得这是我的车,是特么我的权利。遇到非常让我难以接受的乘客,我也不会对他有礼貌,我也不会说最后那句,谢谢使用礼橙专车欢迎再次使用。我心里只说你赶紧的gun 粗。寻访就是抽查有线下的,有线上的,线下的就是他来充当乘客体验一下整个乘坐过程,话术,车内的物品或者驾驶的习惯。线上的就是通过强行要求安装在车里面的,不但能拍到外边,还能看到车内那种。我一直觉得滴滴随时能看到车内,是他对管理上的严谨。但是也是对不运营时候私家车的一个隐患,就好比你和你太太想接个吻,也有可能被拍下来录下来一样,在我看来是彻头彻尾的强权,是一个另一个层次的心灵蹂躏。

三个月后被运营公司劝退,可以重新面试专车过程是一样的。看看也只有半个多月的就满六年了。总结我还是比较得意的。每个月流水18000左右,减去油钱净赚13000。网约车的好处就是睁眼就是上班了,到了停车位,你就可以工作,你觉得12个小时很多吗?想想我们在大城市上班,路程往返要多久?再算上上班和加班时间,其实也不过如此。我又丰富了一段人生经历,感觉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自从2020年11月我就再也没上过班了,年龄和学历提醒我,如果想找一个满意的工作,好像是不太现实,也是比较遥远的,又赶上疫情。就给自己放个假好了,等疫情过了再回到从前工作的国家,继续我的工作岗位算了。

没有收入是个难题,考虑再三,把北京的两套房出租了,也把江苏房子出租了一套。开车12小时一家三口回到了我太太的爷爷老家,那里有一套始终无人居住的房子。用房屋维持生计,让当打之年的我真的是尴尬至极。现在每天和老婆孩子在乡下玩,踢球放风筝,教小孩子认识植物,第一次看到水井,小孩和我们都晒得秋黑,在她家的院子里踢球,办了一张江苏的园林旅游卡,在各个旅游景点玩来玩去,在太湖边钓钓鱼,弄点水产。还有半亩肥田,没人耕种,我打算开春时候体验一下农家乐生活,给小朋友种绿色蔬菜食品。

时间有点儿多余,手里有一些闲钱,重新布置了一下他的这个小楼。上下三层,我做了健身房间和工作室。把之前想的很多事情都在乡下落实了,还可以静心思过。

购买了新一很长时间的可调电源

重启了我的服务器和打印机

一直在远方吃灰的卓美,也被我启用

做了一个以光轴为基础的三点单机

闲的又做了一个滑胎的高精度

吃多了,还做了个激光l雕刻机

买了四个光驱,拆了变成两个小激光打印

用电脑电源和航模电池还有100瓦led,做了一个手持晃瞎人眼的大手电

还做了一版电光宝剑和机械手

我媳妇还做了一个光立方

客厅太闲,改作健身房吧!

新年礼物送给自己,变废为宝。。[憨笑]。。升级换下来的,装修剩下的隔音棉,马云家淘的分频器和高频头,配上一张家具板材切割后拼成的外壳,一对评级为“能响”的无源音箱竣工了。搭上无数年前吃灰的淘汰廉价功放,邻居们有的享受了[坏笑]。返锡后第一个手欠作,鼓捣几天终于完成啦。

配上带过去的投影仪阻力,淘简单的影院

投影仪就直接打在这个白墙上,开关插座在上面,现在已经被我眼睛自动屏蔽了

吃灰6,7年的G27和小孩儿一起玩儿驾车游戏

我的养老生活开始了退休是不是太早了。

我在楼上写东西,母子二人在下面滑小车

我给她80岁的爷爷老房子点缀了大红灯笼,对面我当年种下的九棵树还剩了四颗。话说承诺不活包退的店家,你在哪里?

放松,放空,静待花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了半个月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