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医疗广告批文卡续期怎么办理啊?


深圳商报记者 郑健阳
通讯员 深卫信
割完包皮,再来个“阴茎背神经阻断手术”提升一下性能力?人流手术做到一半,又发现很多“女人问题”,加点钱把宫颈息肉也割一下?这些医疗机构不合法或不合规的男科、妇科“宰客”项目,一直为市民深恶痛绝,如今深圳已全部叫停!
6月14日,记者获悉,5月起到9月底,深圳市卫计委在全市开展严厉打击医疗机构医疗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全市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医疗欺诈、强迫交易、诱导消费、强制消费”等情形,尤其要对群众投诉、举报较多,问题较突出的医疗机构以及泌尿外科(男科)、妇科等专科领域进行“精准打击”。“深圳是全国医疗服务市场最开放的城市,但放开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杜绝一放就乱现象。”深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6月13日-21日,深圳市卫计委将分组深入全市十区(新区),对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重点叫停有“宰客”嫌疑的男科、妇科项目
根据深圳市卫计委印发的《深圳市严厉打击医疗机构医疗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方案》(简称《整治方案》),此次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五个方面: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医疗欺诈、强迫交易、诱导消费、强制消费”等行为;医托欺骗患者、非法行医以及黑陪护、黑救护车、黑诊所等行为;群众投诉、举报较多,问题较突出的医疗机构以及泌尿外科、妇科等专科领域;在医疗纠纷过程中组织、煽动、参与闹事或者暴力威胁甚至伤医的黑恶势力;在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其他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最引人注目的是,该《整治方案》规范了一系列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泌尿外科(男科)、妇科相关诊疗行为,尤其是不允许在人流手术、割包皮手术过程中加做一些项目。在泌尿外科(男科)方面,深圳全市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含一级综合医院、一级专科医院、未定级医院、门诊部、诊所等)暂停开展一些项目:异体脱细胞真皮移植术等异体或自体植入手术,阴茎生物细胞补片术,降低阴茎敏感度的埋线术、降敏术等,阴茎延长术、增粗术,鞘膜腔积液相关手术阴茎背神经阻断术,阴茎深静脉结扎术等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手术。
在妇科方面,全市开设妇科的门诊部、诊所暂停开展以下项目:阴道壁囊肿、阴道息肉、宫颈囊肿、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炎)、盆腔积液类妇科手术;外阴、阴道的整形手术;宫颈锥切术。全市医疗机构开展终止妊娠手术(人流手术)的同时,不允许开展任何阴道、宫颈类手术治疗。
男科、妇科物理治疗必须提前告知
据媒体报道,有男性患者在某诊所割完包皮后,又被安排了“高能光量子治疗”“智源肽直肠介入”和“超声雾化治疗”三个“用于排毒”的项目,额外花费了2.4万元。对于这些项目,某三甲公立医院泌尿外科专家表示“闻所未闻”。
类似的泌尿外科(男科)、妇科相关物理治疗,不属于治疗相关疾病的特效治疗,仅仅是临床上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医疗机构不规范开展,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
为规范这些诊疗行为,深圳市卫计委的《整治方案》要求,医疗机构在开展相关物理治疗时应严格履行知情告知义务,在治疗前必须书面告知治疗的适应症、治疗的目的、需要总体治疗的次数、总费用和单次费用、可能的医疗风险、替代治疗方法等,并由患者或其近亲属书面签署意见后方可实施。
此外,包皮手术后伤口完全愈合前,不得进行泌尿外科相关物理治疗;妇科终止妊娠手术(人流手术)后,1周内不得开展妇科相关的物理治疗。
治疗项目和收费禁止“浑水摸鱼”
一些民营医疗机构的治疗项目或套餐五花八门,同一个医生,操作几乎一样,却能包装出不同的名字、价格,如“美式××”“欧式××”。
为刹住这股医疗项目设置和收费混乱的歪风,深圳的《整治方案》要求,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自行设立医疗服务项目,但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确定项目内涵及名称等。也就是说,不同的治疗项目,具体内容是什么,差异在哪里,不同收费的依据在哪,都要明确列出来,能跟患者讲清楚。
对于收费价格,《整治方案》要求必须“明码标价”。各非公立医疗机构应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价格,并保持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相对稳定;要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和医药费用明细清单制度,建立价格公示台账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向患者公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打广告不能随意“加戏”
一些医疗机构动辄给自己冠以“国际”的头衔,或者私自挂一个某知名大学合作单位,尤其是在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宣传上弄虚作假。对这些打广告中随意“加戏”的行为,深圳也要戴上“紧箍咒”。
深圳的《整治方案》要求,医疗机构在获取广告批文后必须严格按照广告批文发布医疗广告,不得发布与医疗广告式样不一致的医疗广告;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公示机构信息、医务人员信息、医疗设备信息等,不得通过互联网自媒体等渠道及在医疗机构内部公布虚假的机构、人员、设备等方面信息。

来源:雪球App,作者: 用户9010773875,(https://xueqiu.com/9010773875/149954027)
近日,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完成了对百科名医网的全资收购,目前法人已经更换为字节跳动的高管严授。百科名医网是专注于医学科普知识制作与传播的医学科普知识内容平台,多年来制作了各种形式的医学科普内容,包含文字、语音、视频、长图、动漫等。
对此,有人相关人士表示担忧:今日头条平台上本就各种违法医疗广告层出不穷,如今收购百科名医网,未来估计真的会成为一个医疗广告聚集地,更为不乐观的是,非法医疗广告是否也会在该平台变得随处可见。
回顾过去几年,今日头条系产品因医疗广告不合法问题翻车的事件不在少数,主要是无视《广告法》违规投放非法医疗广告。
2018年3月,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曝光了今日头条投放非法“二跳”广告的新闻,即今日头条在销售广告时先佯装上线一个完全合法的产品广告,但用户点击后就跳转到了一个违法医疗广告页面上。据记者调查发现,通常这类广告存在于今日头条针对二三线城市推送的信息流广告中,内容多为针对鼻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药品广告。这类“二跳”广告,不仅让病患买到了三无药品,还延误了病患最佳的治疗时期、伤钱伤身。
而这种给违规医疗广告和机构提供投放平台的案例并非一起,早在2017年就有媒体质疑过头条对这些机构的“纵容”。
2017年4月,《京华时报》专门报道了今日头条存在非法医疗广告的新闻。报道称,有用户在今日头条上浏览新闻时,发现页面当中夹杂着大量的医疗机构广告,口腔医院、眼科医院抑或中医院,几乎每下拉一段页面就有一个医疗机构的广告出现,点击链接会直接转入到这些医疗机构的介绍页面,包括医疗机构的服务项目、联系方式、地址等,最重要的是均未查询到这些医疗机构的审查批文。
医疗广告在字节跳动内部的渗透不仅是在今日头条平台,同样也没有“放过”抖音。有媒体报道称,去年7月,南京一男子王某通过抖音发布了大量“印度进口奥利司他减肥药”的视频广告,利用物流将来源不明的“水货”减肥药向公众销售牟利。“一盒30颗,每盒300元,每天中午和晚饭各吃一颗,一个星期后就开始排油了,没有任何副作用”,通过这种夸张的广告词,王某在抖音上跟粉丝紧密互动。随后,经检查机关认定,这款减肥药不属于境外正规药店商品,进货渠道不明。
由于平台多次被发现投放违规医疗广告,今日头条还曾经收到相关部门的处罚。2018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18年第一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其中,今日头条就因发布多条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医疗广告被工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相关广告,没收广告费23万余元,罚款70余万元;2018年11月,今日头条又因为违规发布“同仁堂葛根山药胶囊”、“同仁堂安欣胶囊”、“芪冬养血胶囊”等保健食品和药品广告,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共计罚款300万元。
对于医疗广告是否合规,我国法律早有规定。《广告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也写明
“医疗、药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保健食品广告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广告审查机关进行审查的特殊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但复盘以往案例,字节跳动系却无视国家多项法律,多次投放医疗广告乱象的聚集地。
医疗广告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对用户就医会带来直接的安全隐患,扰乱医药市场秩序。字节跳动CEO张一鸣也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坚决不做医疗广告。2016年张一鸣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声明:“即便拥有医疗广告的资质,也选择放弃做医疗广告。”且他曾在央视的《对话》栏目中也夸下海口:“由于现在中国医疗广告质量普遍较差,今日头条绝不做医院广告”。而如今,今日头条却一而再、再而三违背当初的主张,对虚假违规医疗广告大开方便之门,随着全资收购百科名医网,未来平台上的违规医疗广告是否会变得更加不可控,也难怪有用户会暗暗担忧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批文卡续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