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答下,陕西的第三医院网上挂号技术好不好,都去这吗?


唐志明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
国际神经康复协会、日本神经康复学会、日本运动控制研究会等多个国际学会会员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及2017版、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专家组成员兼秘书
结识唐志明,是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李敏的微信朋友圈。
彼时,他们正进行着一场关于“吞咽障碍康复”方面的学术交流。
在几句简短的“寒暄”中,记者便被他的“特别”所吸引。
若要细究,就不得不提一提他那浑然天成的亲切感。一句“不急,慢慢聊,我预留了采访时间。”直接消释掉了所有“陌生”。
1
开辟出一块诊疗中心
“从医”或“从戎”,在唐志明的选择里,答案一直很清晰。但在具体专业选择上,他确实存在“迫不得已”。用他的原话来描述,就是“稀里糊涂”。
“当时,什么也不懂,只想着把志愿填了。等出了结果,才知道自己的脚‘踩’在了哪里?”
2000年,人们对“康复科”的认识仅限于“养病”、“推拿按摩”。简而言之,就是医生看了病之后需要养病的地方。
而这个“地方”,还并不是当时人们的最佳选项。但唐志明还是决定一条道摸到黑。2007年,此时已经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工作的唐志明选择只身前往日本,准备去探一探康复医学科的发源地仙台。
至于为何会有这一动作?唐志明给出了这样解释,“不知为何,我当时就有一种预感,康复医学科会成为未来医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没想到,一语中的!作为医学领域的“后起之秀”,康复如今跻身现代医学“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位置。没有哪一个临床科室,不需要康复医学。
“与致力于疾病研究的临床医学不一样,康复医学主要研究人体功能,其目标是帮助人们减少或弥补功能损害和缺失,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自主生活的功能状态,回归家庭,走向社会。”
去年一月份,唐志明受医院和科室委派,顺利完成了自身的角色转换,成为了中山三院常驻于粤东医院的专家,挑起了“匡扶”当地康复医学科的大旗。
同年8月,正式成立门诊康复医学中心。可一个不被患者所“认可”的科室,想要“拾”起来,谈何容易,但唐志明别无选择。
没有患者,就亲自去宣传,去义诊,去讲座。在经历了数十个“彻夜难眠”后,唐志明决定在门诊室2楼开辟一块诊疗中心,以颈肩腰腿痛疼痛、轻症神经康复、孕产康复、儿童康复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肌骨超声、肉毒毒素注射、理疗、针灸、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特色诊疗项目。
如今,喜气的是,门诊开诊时间由原来的每天半个单元扩张到每周5天半。
2
“看吞咽到粤东”
厉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思维已经处于比较高的层次。唐志明在来到粤东医院之前,就将梅州的康复医学发展情况与其他医疗相关单位作了详细对比,他表示,在现有条件下全面开花式发展是不可能的。但在吞咽障碍和气管切开等精尖技术领域,全市都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未形成体系建设。
而中山三院康复医学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在复旦专科声誉排行榜上排名并列第七,在全国都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其中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气管切开康复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委会主委单位,而自己则担任着该专委会的秘书长,发展起来“如鱼得水”。
于是,他决心:从“差异化、体系化”着手,打造粤东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发展新生态。充分借助医院本部的优质资源和自身的专业特长,在全面开展传统康复项目和内容的基础上,迅速确立了以“吞咽障碍”和“气管切开”为主要抓手,补全和引进技术体系:①复杂性神经性气管切开评估与诊疗技术;②软管喉镜吞咽障碍评估(FEES);③纤支镜可视化气道评估;④超声引导注射技术;⑤围拔管期的无创呼吸机使用;⑥营养管理;⑦神经调控技术:TMS,TUS等,打造出了“看吞咽到粤东”,“拔气切到粤东”的公认口碑。
在人才培养方面,唐志明秉持三院本部的一句话,“科有重点,人有专长。人才有了,科室就‘稳’了。”
因此,他在医院原有的神经康复基础上,组织医生成立重症康复(吞咽、气切),肌骨康复(慢性疼痛、痉挛、肌骨超声介入),中医传统康复(针刺、灸法、中药)亚专科方向。
并为护理团队新增气道管理专项小组、营养管理小组,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小组,治疗师方面分出PT,OT,ST,RT,并且要求3年以上员工有各自的特长。
打造“学习型科室”是唐志明的建科目标,他直言,“要想团队进步,就要建设学习型科室。我们几年前到现在一直坚持定期科内学习,带教进修、实习人员,承担大学理论授课等。这是我们能够厚积薄发的基础。”
在科内业务学习方面,科室每周二、三、四业务学习,由科室医技人员轮流讲课,唐志明作为科主任每月至少理论课讲课1次。
此外,唐志明还利用院本部的学术地位优势,积极将优质学习机会引入科内,带领同事参加世界吞咽障碍联盟年会、相关专题培训班、年会等,让山区的同事同样获得与国内、国际接轨的最新知识,武装思想,寻找差距,弥补短板。
如今,粤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不仅是全年住院人次、业务总量、疑难复杂危重病例数,还是在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方面均已提升明显,成为全院病床使用率最高的科室,也是长期需要预约候床才能住院的科室。
据业内评价,粤东医院康复医学科已发展为粤东地区吞咽、气切重症患者康复处理能力最强的科室!
3
康复科也可“一床难求”
康复医学在国内发展了十几年,社会仍固守成见。无奈的是,把康复治疗与针灸、推拿、理疗等同视之,认为康复可有可无。不止病人和家属误解,其他科室的医生对康复也是一知半解。
对于“康复”的医学价值,唐志明作出了这样一个比喻:三匹马拉一辆马车,中间一匹领头马,旁边两匹配合马。如果旁边两匹马不使劲,中间那匹马拼命使劲,马车可以正常行驶,但中间那匹马的腿或者心脏可能会出毛病。
临床医学诊断后,只会发现中间这匹马有病,并进行医治。但治好后旁边两匹马仍不使劲,中间这匹马可能会再次出毛病。康复医学则不一样,它会对三匹马和整驾马车都做功能评估,发现旁边两匹马不使劲后,就会想方设法让旁边两匹马使劲,以此来减轻中间那匹马的负担,使其恢复功能并不再得病。
可见,临床医学富有针对性,康复医学则更有整体性。如今,随着国家和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康复医学市场开始逐年向好。
前不久,国家医保局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又一次提到支持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通过转型成为康复医院。
现下,全国已有多地开始响应。唐志明补充,“其实,康复医学发展好了,是对临床医学的极大补充,对患者、科室、医院以及医保都是非常利好的事情。”
“康复科病房也可以是一床难求的。”唐志明说,自去年年底康复科床位从15张增加到30张,但远远未能满足患者需求。
故此,唐志明将“带动区域康复水平”比作了自己来到粤东医院的重要使命。他说,“只有真正帮助到更多需要的人,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才有落脚点。而将品牌有质量地宣传出去,才能有‘含量’的把技术拓展出去。”
2021年7月9日,带队参战“第三届全国吞咽障碍康复病例大赛”荣获全国第一名
从开科伊始,他就设想好了两项理想任务:一是粤东医院的康复服务能力与广州本部的服务趋向同质化;二是打造素质过硬的康复医护技团队,在院内以及周边建立良好的康复合作关系。可喜的是,就在去年他参与成立了梅州市公立医院康复联盟,积极与周边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分享技术,提升市县两级康复医学的诊疗水平。
并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指导科内成员获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学科另有7项专利申请已受理。2021年获梅州市医药卫生科研立项3项,荣获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立项2项(全梅州地区仅有8项立项),研究者发起项目10余项。
需特别强调的是,他还指导张梦菲治疗师作为第一作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已被国际著名神经科学杂志《Frontiers in
Neurology》(IF=4.086,JCR2区)接收发表。指导彭志勇医生做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康复著名期刊《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一篇。2021年7月带领团队参加全国吞咽障碍康复病例大赛,与全国复旦排名前十在内的优秀团队同台竞技,荣获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
责任编辑:马源
审核:王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医院网上挂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