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你有没有学医需要天赋吗天赋?


2017年8月25日,今天是浙江大学新生报到第一天,现场忙得不可开交。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群新生中有一位名叫陈舒音的女生,才刚刚过完13岁生日不久。
据了解,这位年龄最小的新生来头可不小,从小被誉为广东“神童”,创下7岁上初中,12岁考大学的不凡经历。
试问,天下学子千千万,能有几个是真正的天才?
普遍13岁的孩子连初中都没念完,陈舒音却直接甩了人家一大截,她这般优秀,真的仅仅是因为天赋,是一位天才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陈舒音的故事,顺带了解一下她现状如何?未来又有什么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陈舒音出生在广东一户普通家庭,父母都在一家水产公司上班,收入并不高。除去日常开销,现在还要养一个孩子,钱就像水一样哗哗流掉,所以生活过得比较拮据。
可即便如此,父母还是希望女儿能快快乐乐长大,不曾有过“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为了给女儿一个美好的童年,父母尽量抽出时间陪陈舒音,带着她到处去玩,买小玩偶等。在女儿两岁左右时,同龄的孩子都去了早教班学习,父母对此犹豫不决。
思量许久,父母决定让女儿享受童年,因为早教班要学一大堆东西,只会徒增孩子的压力,这不是他们想看到。相比之下,女儿的笑脸和开心更为重要。
虽然不用去早教班,父母也没有忽视对女儿的教育指导,为了让她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经常会带陈舒音看一些启蒙读物。有时候,父亲心血来潮就照着故事书教她认字,意想不到的是,陈舒音不仅学会了,还能将故事内容完整读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可把父母乐坏了,没想到自家孩子是个小天才,没准长大以后会是“大天才”!
不想,一句玩笑话儿,却在未来一语成谶。
后来,父亲工作忙了起来,不能像以前一样一讲故事就是三四个小时。于是,父亲买来各种儿童读物,还教会陈舒音拼音和查字典。很快,即便父亲不在身边,陈舒音也可以畅通无阻地阅读大部分书籍。渐渐地,陈舒音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专注力和学习能力异于常人。
陈舒音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遇到不懂地方她会做好记号,如果自己找不到答案,就等父母下班回来询问。时光荏苒,陈舒音已经5岁了,她不再满足现状,提出要上学的想法。
于是父母为陈舒音办理了幼儿园入学手续,谁也没想到陈舒音又不乐意了。她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称幼儿园教的东西自己都会,继续待下去纯属是浪费时间,她要去念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父母半喜半忧,喜的是,女儿爱学习是好事;忧的是,女儿年纪还小,学习能不能跟得上暂且不论,同班孩子的态度最让人担心。夫妻俩商量过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他们购买了大量小学教材,既能让陈舒音读完幼儿园,又让她接触到新知识,一举两得。怎料,陈舒音的学习能力太强悍了,在正式上小学前,她就将大部分知识学得差不多了。换做是别人父母,可能都高兴坏了,但陈舒音父母那叫一个愁啊,古有伤仲永的前车之鉴,这令他们很担心。
所以夫妻俩经常拉着女儿说:“骄傲使人退步。不管天赋多高,取得什么好成绩,切记不可自大过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时刻保持谦卑,永葆上进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级读完后,陈舒音几乎掌握了小学所有知识,每次考试总能稳占第一。正因如此,陈舒音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班主任十分看好这位学生,便找到陈舒音父母谈话:“你们的孩子已将小学知识掌握得很全面,去参加小升初的考试吧,她一定可以的。”
老师的肯定,让陈父陈母意识到,他们的孩子不但早慧,还是难得的天才。骄傲之余,父母眉间的愁云更浓了,跳级说得简单,可才上一年小学就跳到初中,这个跨度太大了,过于冒险。
事实上,这件事并未给陈舒音造成任何影响,她依旧每日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不断汲取新知识。虽然小学的知识都学会了,可陈舒音没有一丝骄傲,依旧端坐着认真听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陈舒音看书简直到了疯魔的程度,不论何时何地她总是抱着书在看,父母担心这样下去女儿会变成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于是不管工作多忙,他们其中一个人总会挤出时间,拉着陈舒音到公园散步,谈谈心。
其实,陈舒音心里很清楚父母的顾虑,也深知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和渴望,小学该学的她都会了,且知识全都牢牢记在脑子里,她希望学习到新知识,而不是继续浪费时间。一番心理斗争后,陈舒音找到父母谈心,看到女儿欲言又止的模样,父亲表示,但说无妨。
陈舒音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爸爸妈妈,你们就让我去初中试试吧!小学知识我全部掌握了,这里已经教不了我新知识了,你们就答应了吧!”
罢了,父母无奈答应了陈舒音的要求,送她去参加小升初的考试。果不其然,陈舒音顺利通过了考试,进入湛江二中念书,这可是当地最好的初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7岁的孩子还是不懂事爱玩的年纪,可作为同龄人的陈舒音却进入了初中读书。现在想想,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这里,陈舒音如愿开启了新生活,但很快她就迎来人生第一次受挫。
初到校园,陈舒音就出了名,大家都赶来看这位瘦瘦小小、只读了一年小学的小妹妹,任凭他们怎么看,也看不出陈舒音有何不同。不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就行了。
听说这位小妹妹是“神童”,想来成绩肯定不错咯,于是大家开始期待下一场考试的到来。对此老师们也是一样的想法,毕竟多少年没见过这种跳级的情况了。
与此同时,陈舒音正在备受煎熬。说来说去她毕竟还小,哪怕早慧适应能力却不强。和周围的同学比起来相差了五六岁,再加上学习环境的改变,陈舒音心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一看就懂的知识,上了初中只觉得无从下手,一种无力感涌上陈舒音的心头。在单元测试中,陈舒音的成绩并不出彩,年级排300名之外。看到这个结果,陈舒音感到十分焦虑,恰逢此时爱看热闹的同学不少,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有些同学甚至故意在教室大声嘲讽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神童’,才300多名啊?”、“我看呐,这传言不可信,‘神童’不过如此嘛!”、“小妹妹,初中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还是回小学再读几年吧!”诸如此类的话,不绝于耳。
这个年纪的孩子本性不坏,就是喜欢起哄看热闹,很快他们就被别的事物吸引,不再围着陈舒音。这时,有些女生围了过来,陈舒音本以为她们也和那群人一样,结果说出话并非嘲讽之言,而是句句暖人心的话语。她们认为一次考试结果代表不了什么,下次一定可以考得更好。
听了这些话,陈舒音的心情好多了,可还是开心不起来。就这样,陈舒音如同战败的公鸡一样,满怀心事地回到家。见女儿一脸沮丧,夫妻俩对视一眼,母亲温柔地宽慰道:“你呀,别忘了你才7岁,这个排名已经很好了。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按照你的习惯慢慢来,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考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会儿,父亲也过来耐心地开导她。父母的话让她重拾信心,陈舒音在心里暗自发誓:下一次,我一定要证明自己并不差!
在这之后,陈舒音周围的声音被完全屏蔽,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比任何人都要刻苦、拼命。当时,陈舒音起得很早去上学,晚上基本最后一个离开,每天都是如此。班上同学佩服之余,十分欣赏陈舒音的努力,他们也不再揪着排名的事不放。
取而代之的是,班级掀起了一阵好学浪潮,大部分学生都被陈舒音带动起来,班级学习氛围明显提高。不过,陈舒音除了学习外,也很会处理同学关系。年纪虽小,情商在线,同学们都特别喜欢陈舒音,甚至有些人还未之前的言论道歉。
对于这些,陈舒音不以为然,反过来安慰同学叫他们不要放在心上,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了。就算陈舒音这么说,可那些人还是心中有愧,为了弥补过错,他们平时格外照顾陈舒音。随着时间流逝,陈舒音在班上交到很多知心朋友,相处很是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情舒畅了,学习有规律地在进行,陈舒音的成绩开始直线上升,稳定在100名左右。但这离陈舒音的目标还差得远,她更加努力学习,认真听讲,课后还会积极向老师请教。
经过一年的刻苦付出,陈舒音信心满满地参加了期末考试,取得了年纪前30名的好成绩,而这时她才8岁。这下,全校师生都相信陈舒音的实力,肯定了她就是“天才”。能这么短的时间,将成绩飞速提升,不正恰好证明了这点吗?答案是否定的。
常言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陈舒音在这一年里,努力到父母都看不下去,人家在玩的时候陈舒音在看书;人家在休息放松时陈舒音在刷题;人家和父母一起旅行时陈舒音还是巩固知识。正因如此,她凭借努力超越他人。
读初二、初三时,父母提出请一个家教老师辅导陈舒音学习,让她能够轻松一些。但是,性格倔强的陈舒音坦言拒绝了,她认为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成果。这可不是在自吹自擂,陈舒音确实有这个本事,她将初中三年学业压缩成两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于2014年参加中考,最终以全市第十三名的优异成绩进入湛江二中。众所周知,每所学校都会开设一个实验班,这里聚集全校最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名额更是十分有限,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然而,陈舒音不仅考进了实验班,还是其中年纪最小的尖子生。
无独有偶,这群高中生与之前的初中生想法无二。咋一看,这个9岁的小女孩没啥特点,再仔细一看,还是没有发现特别之处。除此之外,有些人怀疑陈舒音的成绩有问题,人家像她这样的年纪小学都没毕业,陈舒音凭什么能考上高中,还进入了尖子班?
对于这些声音,陈舒音早就预料到了,她并不急着理会,因为时间和成绩是最好的证明。没过多久,陈舒音就在班上崭露头角,同学们终于开始正视这位女生,谁也没有想到看似瘦瘦小小的女生,实则体内蕴藏巨大的力量,大家都对她刮目相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同学们也愿意和陈舒音一起玩,有集体活动时总会拉着她去,陈舒音欣然应允。周末的时候,同学们还会邀请陈舒音一起玩,每次陈舒音都不会拒绝,这也让大家刷新对她的看法。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总能听到老师在耳边说“劳逸结合是最佳的学习状态”。可事实上,繁重的功课迫使我们不得不熬夜苦干,能十一点睡觉都要谢天谢地了。
但陈舒音不一样,她不管作业多少,都会控制在十点前完成,到点就上床休息,作息规律极了。后来在记者的采访中,她曾表示睡眠质量保证了,学习才会有精神,状态也会更好。
高中三年一闪而过,转眼间陈舒音就12岁了,她也即将面临人生最重要的转折—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向对学习很有把握的陈舒音第一次体会到了忐忑不安的情绪,害怕这次无法考得好成绩,上不了心仪的大学。在填志愿时,陈舒音目标很明确,毫不犹豫选择了浙江大学,但不免有些担心。听人说,浙江大学不好考,分数线较高,通常落榜的概率也大。
很快,父母发现了女儿的异常,知道她这是在紧张,便带上陈舒音去公园散步。过了一会儿,一家三口坐在公园的椅子上,父亲语重心长道:“你的成绩从小我们就没担心过,这次爸爸妈妈坚信你一定可以考上。就算这次成绩一般,明年复读再考一次,毕竟你年纪还小,可以理解嘛。”
母亲也在一旁附和道:“你只需要用平常心去面对,当这是一场普通的考试就行,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父母这番话,使陈舒音心里轻松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那天,陈舒音镇定自若地答着题,没有丝毫紧张,看起来都难不倒她。别看陈舒音这些年一直在跳级,她的基础知识可是很牢固的。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陈舒音长呼一口气,疲惫地回到家中,母亲早已准备好美味的饭菜。席间,陈舒音与父母表示对这次考试似乎胜券在握。
转眼就到了出成绩那天,最紧张的莫过于陈舒音父母,在看到女儿取得620分的好成绩时,他们紧紧相拥。陈舒音的成绩远超一本135分,不仅被浙江大学录取,还获得10万元资助。一时之间,陈舒音的名字闯进大众视野,大家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很难相信这孩子今年才13岁,妥妥的学神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陈舒音一直想成为一位医生,便选择了医学院。按道理来说,女儿要到外地上大学,年纪又还小,家人应该陪伴在左右,但陈舒音父母送女儿到学校后,没有停留多久就离开了。因为,夫妻俩知道女儿很独立,根本不需要他们在身边,也可以照顾好自己。
正如父母所想,陈舒音进入大学后,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期间她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没有过一丝松懈。渐渐地,陈舒音淡出了大家的视野,关于她的相关报道也沉寂下来。
陈舒音上大学距今过去了5年,如今她早已经大学毕业,直到陈舒音攻读博士的消息传出,她才再次被大众记起。她如今依然在学医的道路上求贤若渴,冲击更高的知识高地。学医是很神圣的,她觉必须打起12分的精神对待。
在陈舒音可以被称之为传奇的经历中,她有此成绩大家并不吃惊,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可是,回顾陈舒音的求学经历,我们会发现她的学习天赋很高不假,但更多的还是靠她的努力。在学习这条任重道远的路上,从来都不是靠“天赋”二字,你想得到多少,就必须付出等同或大于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父母的教育也很重要,他们从不强迫孩子学习,而是恰当的进行引导,给予孩子足够自由和发挥空间。相对于要求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根本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来说,培养孩子学习爱好才是最正确的。正因如此,在种种原因的加持下,才造就出一位“天才”少女。
陈舒音还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相信她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参考资料:[1]新晚报 《广东这女孩7岁上初中,12岁考浙江大学,一优点不得不服》2012.8.27[2]中央网 《13岁浙大新生报到:7岁读中学,高考超一本线135分》2017.8.26[3]红星新闻 《广东12岁女孩参加高考得高分 获10万奖金》2017.1.7[4]中国青年网 《13岁天才少女浙大报到》2017.8.29[5]新浪教育 《浙大新生报到迎13岁天才少女 高考620分》2017.8.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医需要天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