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国红十字会办公室副主任事业发展中心工资待遇好吗


事业编制肯定不是公务员,只能勉强算公职人员。公务员是为了执行国家政策、制度、法律等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包括群体组织成员。事业编制人员是公务员的延伸,它主要是满足人民各项公共事业的需求,包括教育、卫生保健、公共需求和公共设施等等。说的实际一点,事业编制人员比不上公务员,比他们低一等。
作为一个行内人。准确告之,事业编是算公职人员。只要是财政工资就是公职人员。事业编绝大多数都是财政工资,所以是公职。同时,犯了错误,检察和纪监都会处理。
事业编不属于公务员,现在的公务员就是行政编制,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人员。
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只能算公职人员。
事业编分为全额事业编,差额事业编,自收自支事业编,聘用制事业编。
公务员是参加公务员国考或省考通过的,是国家干部,公务员有绩效奖金,事业编没有。公务员适用《公务员法》,事业编适用《劳动法》。公务员理论上可以升职到处级以上,事业编到正科级就是天花板了。
这个问题很简单,答案也是很简单,事业编制人员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绝大多数属于公职人员。
国家公务员是行政编制人员,是掌握公权力的人员,一般具有执法权和管理权。
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分为四种。
一是参公事业人员,比如银监会人员,城管人员,环保执法人员,文化执法人员,卫生执法人员,残联工作人员等等,按照公务员来管理,待遇比较高。
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比如气象局人员,学校工作人员,交通车管所,房管站人员等等。
三是政府部分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比如医院工作人员。
四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比如设计,规划,勘探等人员。
前三种事业单位人员属于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上,包括事业编制在内的体制人员肯定是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顾名思义就是有公职的人员。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那么在体制内只要享受财政拨款工资或者国有资源提供的福利待遇,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或者提供公益服务的在职在编人员,都应该算公职人员。包括公务员、事业编、国企人员。简言概之,有编制的应该都算公职人员,不管是机关事业编制人员,还是实行员额制管理的国企人员。这是公职人员概念的广义定义。
如果从狭义上理解,事业编制是不是公职人员要看其岗位性质。2020年7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正式实施。根据该法第二条解释,公职人员即指《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而《监察法》第十五条明确的六类公职人员分别是:1、公务员;2、参公管理人员;3、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4、国有企业管理人员;5、公立科教文卫体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6、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由此可见,事业编制是不是公职人员还要看其是不是在管理岗位。如果是管理岗位的领导干部,肯定属于公职人员,反之仅仅是专技或工勤人员,则不在公职人员序列。从纸面意思理解,事业编是否属于公职人员,主要看其是不是领导干部。
然而实际操作中,现在很多地方扩大了监察外延,只要是事业编,不管岗位性质,统一纳入监察法管理范围。据此判断,事业编属于公职人员无疑。
不过事业编虽然是公职人员,但肯定不是公务员。这点同样毋庸置疑。关于公务员的定义,《公务员范围规定》有明确界定,只有八类人员可以称之为公务员:一是各级党委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三是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四是各级政协机关工作人员;五是各级监察机关工作人员;六是各级审判机关工作人员;七是各级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八是各级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工作人员。上述八类单位机关除工勤人员之外的在编在职人员都属于公务员。
你好,公务员的必要条件就是使用行政编制,所以事业编制人员肯定不属于公务员。不过,一部分事业人员属于公职人员,一部分不属于公职人员,具体要看所在的工作岗位。
首先,介绍一下公务员的有关情况。
想要成为一名公务员,有四个必要条件:
1、依法履行公职;
2、纳入行政编制;
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4、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所有事业编制人员都不属于公务员,哪怕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参公事业单位(如银保监、气象局)的在编人员也不例外。
很多朋友把“参公管理人员”叫成“公务员”,其实是不准确的。
其次,说一下公职人员的范围。
公职人员的概念出自《监察法》,是指履行公职、行使公权力的工作人员。
根据《监察法》第十五条、《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三章第一节,公职人员中包含以下几类事业编制人员:
1、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
2、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不包含参公管理人员),主要指党政机关下属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如农业农村局下属的农经总站)中的工作人员。
3、公办的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中从事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工作的人员,如公立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等等。
可以看到,不是所有的事业编制人员都是公职人员。
举个例子,公立医院中的有些在编医生、护士只从事医护工作,不涉及公权力的行使,那就不属于公职人员。
同理,公立学校中的有些老师只从事教学工作,也不履行公职,也不属于公职人员。
又比如,事业单位中存在一些工勤人员,只从事驾驶、文印、维修等保障服务工作,不涉及公权力的行使,也不属于公职人员。
综上所述,仅有参公事业单位中的在编人员都是公职人员,其它事业单位中只有从事公务、从事管理、行使公权力的在编人员才属于公职人员。
最后,介绍一个特殊人群:公办中小学的在编教师。
2018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第20条明确指出,要“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
到了2021年底,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法(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十三条指出:“公办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依据规范公职人员的相关法律规定,享有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等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教师法》的修订之后,公办中小学的在编老师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将成为法定的公职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公办大学、幼儿园并不在这个范围内,仍然只有从事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才属于公职人员。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公职人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中和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产的人员。而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
因此,事业编制岗位肯定是公职岗位,事业人员也肯定是公职人员,但却不是公务员,最多只能算参公人员。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本身省份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可以确定,事业编制人员可能是公职人员,也可能不是公职人员,但100%的不是公务员。公职人员不仅包括公务员,还包括参公人员、部分事业编制人员,也包括一些非编制人员。所以,公职人员不全是编制人员。下面我们以县城为例,说说哪些是公务员,哪些是事业编,哪些是公职人员?
一、县城的公务员有哪些
①县委机关行政人员。比如: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政法委、县委纪委等党委部门行政人员。
②县政府机关行政人员。比如:县政府办、发改局、公安局、住建局、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交通局、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统计局、卫健局等县政府行政人员。
③县人大、县政协机关行政人员、县检察院、县法院行政人员。
归纳起来,县城的公务员主要是指党委部门、政府部门、人大、政协、两院行政人员。
二、县城的事业编制人员有哪些
①公立学校在编人员。比如公立幼儿园、小学、教师等。
②公立医院在编人员。比如医院管理人员、在编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编人员。③文体宣传口等公益性组织在编人员。比如比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物管理所、报社、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等在编人员。④农林水公益性组织在编人员。主要是隶属于农业农村局、林业草原局、水务局进行管理,包括国营林场、水源保护管理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事务保障服务中心、林业技术推广站、畜牧渔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植保站等等在编人员。⑤人社、财政、退役军人局、交通等公益性组织在编人员。如人才服务中心、国库支付中心、社会养老保险中心、道路运输中心、公路事务中心、离退休干部管理所、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青少年宫等等在编人员。⑥群团等公益性组织在编人员。团县委、县妇联、县残疾人联合会、县总工会、县红十字会、县供销合作社等。这里面,有部分单位是参公单位,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虽然使用的编制为事业编,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俗称为参公人员。比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道路事务中心、县公路事务中心、县社会养老保险中心、县团委、县县残疾人联合会、县总工会、县红十字会、县供销合作社等,都是参公单位。三、县城的公职人员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对公职人员的范围进行了明确:①行政编制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②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③国有企业管理人员;④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⑥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综上可知,县城的公职人员主要是:
(一)所有县城公务员。比如县委组织部行政人员、县教育局行政人员。
(二)所有县城参公人员。比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道路事务中心、县公路事务中心、县社会养老保险中心在编人员。
(三)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比如县医院院长、书记、副院长、副书记等在编的管理人员,学校校长、书记、教务处主任等管理岗人员。
(四)县级国企管理人员。比如县交投集团、县城投集团、县水务公司等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领导班子成员。
(五)行政村(社区)两委干部。比如村委会主任、书记、副主任、副书记、妇联主任等。
四、公务员、事业编、公职人员之间的联系
主要有以下几点关系:
①所有公务员都是公职人员。
②所有参公人员都是公职人员,也都是事业编人员。
③所有参公人员都不是公务员,使用的编制是事业编,只是工资待遇和行政管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④事业编人员属于公职人员的为少数。只有管理岗人员才是公职人员,而数量占大多数的医生、教师则不属于公职人员。
⑤不是所有公职人员都有编制。比如村委会主任、书记、副主任、副书记、妇联主任等行政村的两委干部,虽然属于公职人员,但没有正式编制,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人员。另外,国企高管,也是公职人员,但也没有正式编制,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人员。
事业编制人员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国家工作人员,而不是公职人员,公务员是公职人员,简单来说,公职,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工作,大部分就是干活的。虽然都是体制内但是区别待遇还是挺大的。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人员属于事业编制,都属于公职人员,但是事业编制人员不是公务员,身份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除了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还有一类人员是参公人员,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我觉得跟公务员差距不大,参公人员是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的。
公务员身份也不是固定,如果组织安排你到事业单位岗位上工作,那你的身份待遇也会随着岗位的变化而变化。我的一个同事的姐姐,去年提拔了事业副科,但她本来是公务员身份,但是提拔的岗位是事业编制,也就成了事业编制人员,当然以后也有可能调回公务员岗位。
公务员是有车补的,级别不同,车补金额也不同。而事业编制人员有的有,有的没有。
公务员实行职务职级并行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分技术岗和管理岗,技术岗走的是职称,管理岗实行职务职级并行也是一大趋势。
网友咨询:
事业编制人员算不算公职人员?是公务员吗?
我的答复:
如果你是在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岗位工作,你就是属于公职人员,但是你并不属于公务员,你只是属于事业编制人员,这一点要搞清楚。
公职人员的概念非常宽泛,平时我们接触到的所有体制内正式岗位工作的人员,全部都是属于公职人员,不管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企等等,公务员是属于行政编,事业单位属于事业编,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一起交流一下。
不管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在公务员岗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属于公职人员,但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公职人员和公务员是不同的概念,一定要把这个基本观念搞清楚。
对于现在一些大学毕业生来说,都想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其中公职人员当中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就是非常适合的岗位,只要你能够考上这两种岗位,就能够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一直干到退休。
其实体制内工作岗位非常宽泛,体制内包括的单位也非常多,不管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军队文职人员,或者部队当中的军官岗位,或者是国企当中的一些岗位,全部都是属于公职人员的岗位,你能够去到这些岗位工作,大概率干到退休没有问题。
也许你在年轻的时候,对于稳定这两个字没有太深的感悟,但是对于很多已经三十六七岁的人,他们对于稳定这个词就有非常深的感悟,也非常清楚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家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想去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的岗位工作,现在都是属于逢进必考,想要报名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够去这些岗位工作。
在前面很多文章当中,我都说人生会面对非常多的考试,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会有中考,高考,硕士研究生考试等等大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一样会面临很多考试。
也许有的人对于考试制度有一定的看法,认为考试制度没有能够连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这种观点确实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考试制度,却是保证公平最好的方式。
通过考试制度选拔适合去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岗位工作的人,这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普通人能够进体制内工作最好的方式。
考试制度在我们国家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时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尤其是发展到今天,整个过程非常公平,公正,公开,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来说,这是最公平最适合最实际的方式。
现在想要进体制的工作,全部都是属于逢进必考,现在想进体制的工作的人也非常多,如果你在考试当中,没有能够考出非常好的成绩,也没有机会去体制内工作。
尤其是最近几年想进体制的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在一些小地方甚至有些岗位竞争比例都达到了200:1,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如果你想报考体制内的岗位,首先要拥有大专以上的学历,这是最低的要求,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基础上面,还要符合岗位设置的专业条件,这样你才能够成功报名这个岗位。
如果你所学的专业比较偏门,只能够报考一些三不限的岗位,这些岗位竞争要比其他岗位更加激烈,三不限的岗位最高甚至会出现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
现在很多地区公务员岗位,最低学历要求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因为现在想报考体制内的人特别多,如果不设置本科以上的条件,可能就会造成比较大的竞争。
刚才给大家分析了公职人员的一些基本情况,平时在和一些青年聊天的时候,也有一些青年错误地认为,考上体制内的岗位就能够拿到非常高的工资,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想法,因为公职人员的工资普遍都不高。
以我所在地区为例,如果你能够考上公务员岗位,每个月到月到到手的工资大约是4000块钱左右,如果你是在事业单位工作,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才2500块钱,真的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
在全国绝大多数一般地区,基本上也是在这个工资幅度左右,真正公职人员工资比较高的地区,也就是那几个发达地区,比如说深圳,上海,苏州等等,其他地区的公职人员普遍工资不高,在当地仅仅是过上养家糊口的生活而已。
如果你对于未来的规划,是希望能够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希望能够年薪几十万,我建议你不要考虑进体制内工作,因为这根本就实现不了你的梦想。
你想要实现大富大贵的目标,只能够选择去创业或者去大城市的企业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你的梦想。
在大城市的企业工作,只要你拥有对应的能力,未来年薪几十万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在大城市生活成本比较高,工作压力比较大,这也是你需要面对的问题。
事业编制人员和公务员都是属于公职人员,在一定条件下面,两者可以相互转换身份,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地方。
在同一个地区,一般情况公务员的工资待遇要比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更高一些,因为公务员可以享受更多的补贴津贴,通常要比事业单位高30%左右。
如果你在事业单位工作,符合一定的条件,可以直接转到公务员的岗位工作,对于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不仅仅是在事业单位工作,可以转为公务员,如果你是在国企的管理层工作,符合一定条件,也可以直接转到公务员岗位工作,这是有非常明确规定的事情。
只要你是属于公职人员的身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比如说事业单位可以去公务员岗位,公务员岗位可以去国企,国企也可以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等。
总体来说,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都是属于公职人员的身份,这是他们的根本属性,在一定条件下面也可以相互转化。
如果你想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考虑去公职人员的岗位工作,但是工资待遇不会有多高,这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本人就属于事业编制人员,公职人员包括:公务员,参公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等等。
明确一下:事业单位在体制内的都属于公职人员,但并不是公务员。无论从职位晋升,工资福利待遇还是退休后待遇,公务员都要比事业编制人员要好。
事业编制人员算公职人员,是国家干部,但不是公务员。《公务员法》对公务员有明确规定,中组部对公务员的界定也有成文规定,需满足三个条件: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其中,公职人员范围很广,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还有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管理的人员,还包括村社区履行公务的工作人员。
原创文章,作者:niub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sgrain.com/14476.html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1)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将加快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作为发展卫生事业重中之重的工作。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以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为切入点,以实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为基础,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为方向,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为目标,不断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全市农村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目前,全市275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47所(公有制成份占90)、农村卫生站213所(公有制成份占99.5),96.3%已达到《1省农村卫生站基本管理规范》的标准。卫生技术人员占农村卫生站从业人员的81.2。每个行政村(社区)有一所卫生站(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民可以就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全市95%以上的农村(社区)卫生站实行了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农村(社区)卫生站作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在抓好农村卫生服务,解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问题,落实预防保健任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与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不适应,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市、镇两级医疗机构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与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卫生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社区)卫生站医疗条件简陋。大多数业务用房与设备的配置还处在较低水平,有28所达不到业务用房基本要求(占7.8%),尚有危房19间(占5.2%),另外还有69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系临时租用房屋作为业务用房,无法适应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二是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全市农村(社区)卫生站从业人员中,具有执业资格的占67.5%,全科医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三是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不高。尽管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已达97.1,但是人均筹资水平只有90元,农民享受到的医保实惠非常有限。从整体上看,这个网底并没有织牢,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没有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
二、农村(社区)卫生站建设的目标
用3年的时间,在每个行政村(居委会)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区医院所在地除外),个别经济欠发达且较为偏远的自然村仍保留农村卫生站。到20__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达255所,农村卫生站112所,农村(社区)卫生站基础设施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建立运转有效的农村(社区)基层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与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设施比较完备、服务功能健全、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较高、监督管理规范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农民可就近享受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
三、落实议案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成立市落实市1届人大一次会议1号议案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
成立“市落实市1届人大一次会议1号议案领导小组”,__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1副主任、市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由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社保局、市食药局、市民政局、建设局、国土局分管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议案办理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二)加强培训,提高农村(社区)卫生站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从今年6月开始,连续2年对全市所有在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由市卫生局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时间、统一考核标准,结合现代网络手段,通过法律法规教育、理论知识授课、实践技能培训,使全体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基本职责明确、基本技能掌握、基本规章制度落实。具体培训工作由各镇区医院负责组织实施。同时,组织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全省统一全科医学培训,获取全科医师资格证书。
目前,全市在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执业医师)共959人。
计划每年培训70个学时,平均每人每年培训费600元,2年共需培训费1,150,800元(每年575,400元);计划2年内组织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全省统一的全科医学培训,共需培训费312,400元。两项培训共需费用1,463,200元(20__年762,800元,20__年700,400元)。具体培训计划与经费预算见表4。建议培训费用由市财政全额投入。鼓励其他个体诊所、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培训费用自理。
(三)加强监管,规范农村(社区)卫生站职责和服务行为。健全农村(社区)卫生站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医疗操作规程,规范各种治疗和用药行为。切实提高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积极为辖区内农民(居民)提供巡诊和上门服务,承担本辖区内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与报告任务,协助镇区医院(防保所)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合作医疗等工作,为辖区内农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四)增加市、镇两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置和条件。
1、工作用房的建设和改造
对原有社区卫生站的业务用房面积已达到或接近卫生部颁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150平方米)的暂不列入改造范围;对于业务用房面积有较大差距的,列入改造之列;其余应设置而未建成的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用3年时间分批建成。其它自然村需保留的农村卫生站其业务用房面积达到标准(40平方米)的,不列入建设范围;未达到农村卫生站标准的列入改造之列。
据统计,3年内需新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共143所,分三年完成工作用房建设,其中20__年建成78所,20__年建成41所,20__年建成24所。详细建设计划安排见表6。
按每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用房150平方米(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按每平方米950元(土建费用800元/平方米+水电等配套装修费用150元/平方米)的建设标准计算,房屋建设和改造共计需要资金20,377,500元(不含土地费用),分3年投入,分别为20__年11,115,500元、20__年5,842,500元、20__年3,420,000元(见表2-2)。建议按市、镇、村三级财政共同投入,投入比例为市财政50%、镇财政投入30%、村自筹20%。建议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用地每所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由当地镇区划拨。
2、完善基本设备配置
对政府确定的行政村(居委会),其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依照卫生部颁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备配置标准”配(补)齐。其余自然村必要保留的农村卫生站,依照1998年省卫生厅《1省农村卫生站基本管理规范(试行)》中的“卫生站设备配置标准”配(补)齐。对已经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农村卫生站暂不再配(补)。除部分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外,大部分设备在今年配齐。
据统计,3年配齐农村(社区)卫生站开展基本卫生服务所必需的基本设施,共需投入资金9,639,911元(表3-1),其中20__年6,850,681元、20__年1,976,422元、20__年812,808元(表3-2)。建议按市、镇两级财政共同投入,投入比例为市财政60%、镇财政投入40%。
设备的购置由市组织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置。
以上工作用房建设和改造、基本设备配置、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三项经费共计31,480,611元,其中20__年18,728,481元、20__年8,519,322元、20__年4,232,808元。(见表5)
(五)调动市、镇两级政府办医院的积极性,指导和帮助农村(社区)卫生站的建设和发展。
1、鼓励市、镇两级政府办医院在农村举办或合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
2、指导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
3、培训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指导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4、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农村卫生服务站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常用医疗设备配置。
5、强化镇村医疗一体化管理,明确镇区医院对辖区内农村(社区)卫生站的业务和管理职责,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实行镇区医院对辖区内的农村(社区)卫生站行政事务、财务、业务和药品统一管理,确保卫生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6、实施“百名医师下乡帮扶农村卫生活动”。每年组织市属医院(市__医院、市__医院、市__医院)抽调100名医师、50名护士,组成48个“百名医师帮扶农村卫生小分队”,分赴农村(社区)卫生站开展服务。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1)指导农村(社区)卫生站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规范;(2)指导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掌握基本诊疗技术;(3)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工作;(4)开展义诊活动,直接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今年的“百名医师下乡帮扶农村卫生活动”计划3月下旬开始,于5月底结束,将对全市240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农村卫生站进行帮扶。
五、今年落实工作具体时间表
(一)2-3月,对全市村级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状况实施全面调查摸底。
(二)3-5月,开展“百名医师下乡帮扶农村卫生服务活动”。
(三)6-8月,培训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
(四)5-10月,落实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设备统一采购及具体配置工作。
(五)6-10月,落实纳入20__年建设计划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2)
第二条 农村医疗站是村民集体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三级卫生网的基础,是村民在医疗 以预防保健方面开展自我服务的基本形式。
第三条 农村医疗站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预防不主、防治结合,做好本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第四条 农村医疗站以集合办为主,多种形式并存。
集体办的,房屋、设备、资金为全体村民所有;集体办有困难的,可以承包给乡村医生联合办或乡村医生个体办,但房屋、设备等均不得折价变卖,已变卖的,应立即收回。办医确有困难的,乡卫生院可设点办。
第五条 农村医疗制度可以实行合作医疗、劳保医疗、医疗保险、自费医疗等。
第二章 机构、设施和任务
第六条 农村医疗站的设置,原则上每行政村设立一所,小的毗邻村可联合设立医疗站。
第七条 农村医疗站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分设;
(二)有诊断桌、检查床、治疗台、高压消毒锅、切开包和各种型号的注射器等必备的医疗设施;
(三)有150种以上的常用中、西药品;
(四)药品占金和周转金不得少于全村人均3元;有条件的还可配备中草药和设观察床。
第八条 农村医疗站的任务是:
(一)贯彻执行卫生法规和政策,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
(二)负责本村群众疾病的预防,实施计划免疫,搞好疫情报告和处理;
(三)指导开展环境卫生、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和爱国卫生运动;
(四)负责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治疗和急救处理,对疑难病人及时转诊治疗,对慢性病人做好康复工作;
(五)开展科学接生、妇女儿童 保健和计划生育等技术服务工作。
第三章 领导与业务管理
第九条 农村医疗实行村民委员会和乡(镇)卫生院双重领导和管理,行政体育场和管理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业务入场和管理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并接受农村卫生协会的指导。
第十条 医疗站站长由村民委员会和乡(镇)卫生院协商提名,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查,报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任命。
第十一条 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把医疗站建设纳入农村发展规划,定期计划、布置、检查和落实各项医疗卫生任务。
第十二条 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村医疗站的业务管理,帮助其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每年应对农村医疗站的工作考核一至二次,并建立考评档案。
第十三条 农村医疗站应建议和完善岗位责任制以及考勤、财务、处方、就诊登记、药品管理等各项制度。每年年底向乡(镇)卫生院报告其业务收入、库存药品、流动资金和人均医疗费等情况。
第十四条 医疗站应严格执行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到所辖范围以外行医、售药。药品必须从合法经营的交易会购入,严禁使用假劣、霉坏变质和过期失效的药品。
第十五条 农村医疗站的各项业务工作必须执行操作常规,消毒严格、处置合理,各种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严防交叉感染。发生差错、事故,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鉴定处理。
第十六条 农村医疗站的业务收入用于发展本村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务人员的部分报酬。村民委员会不得提留或挪作它用。
第十七条 农村医疗站的处方、收据和门诊登记等至少保存3年,以便备查。
第四章 医务人员
第十八条 农村医疗站的人员要精干,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热爱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并经过半年以上系统的专业培训。两人以上的医疗站应的一名女医务人员。
选拔、调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由村民委员会和乡(镇)卫生院协商提名,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农村医疗站的医务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做到文明行医,坚持训诊、出诊、送医送药上门,方便群众。
第二十条 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应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初训工作应在农村中心卫生院进行,复训工作应在县(市) 医院或县(市)卫生学校进行。乡卫生院应建立医疗站医务人员的业务档案,定期进行技术考核,作为晋升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乡村医生、卫生员每三至五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合格的予以晋升。乡村医生的考核发证由地、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进行;卫生员的考核发证由县(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进行。
取得乡村医生资格十年以上,并经脱产学习累计达两年以上,或农民中专医疗专业、乡村医生函授学校毕业,具有医师技术水平的,经县(市)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地、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考试合格的,可定为乡村医师。
第二十二条 农村医疗站医务人员的报酬从乡村医生补助费、业务收入和乡村集体提留中解决。应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联劳计酬。
第二十三条 农村医疗站医务人员在责任田、自留地分配、困难救济和其他福利方面,应与村民享受同等待遇。农村医疗站及医务人员不承担义务工。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四条 凡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乡(镇)卫生院或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医德不良、推诿病人、贻误病情或其他严重医疗事故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调低补助费、降低技术职称或取消行医资格等行政处分或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贪污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3)
一、2004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回顾
2004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坚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手段,狠抓源头性问题,扣紧基础环节,突出重点部位,使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2004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回顾
1、圆满完成人口计划,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2004年,我县较好地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全县计划出生1280人,实际出生1006,完成人口出生计划的78.6%;人口出生率为6.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0‰;计划生育率为99.5%;综合性别比为99.6;二孩性别比为114.3。全县人口出生继续保持较低的生育水平。
2、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领导,目标责任制得到落实
3、新型生育文化有了新发展
结合《条例》贯彻执行,广泛深入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的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做为大事来抓。通过“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了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的参与率达到90%以上,知晓率达85%以上,固定性标语每村5条以上。加大了电教设备宣传力度,增加计划生育教育光盘数量,基本上满足了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知识的需求。开展了创建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示范乡镇、示范社县活动。各乡镇街都有示范村社县,建立了图文并貌的新型生育文化带。开展了新型生育文艺演出活动,广大群众自编自演自导,寓教于乐,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4、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有了新提高
全县各级计生部门把优质服务作为牵动全局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全程服务。切实加强了计划生育服务站“三情”监测工作规范化的指导,每年保证上站两次,上站率要求达到95%以上。对重点人乡镇服务所做好记录,保证每季度监测一次。把对育龄妇女的服务和开展计生工作相结合,增强服务意识,监测过程中既治病又防病。对育龄妇女主动宣传优生优育知识、计划生育知识、预防生殖道感染知识。坚持术后随访“三沟通”制度,使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新提高。改变了育龄群众对计生工作的偏见,广大育龄妇女真正享受到了优质服务。
5、“双优”工作不断深化
2004年,全县创建优质服务合格村、合格委工作得到了深化。优质服务合格村达到80%,优质服务合格委达到80%。全面实行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育龄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不断提高。在继续深入开展“双优”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创建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县活动。城市计生药具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果,为争创省甲级药具站,县投入16500元扩建了库房,购置了冰箱、空调等设备。保证了药具发放渠道畅通和准确无误,最大限度满足基层育龄群众的需求。
6、基层基础工作有了新变化
全县乡镇、街全部实现宽带上网,省统一开发的人口信息管理软件使用率达100%。继续开展村活动室、服务室、技术服务所、人口学校、村协会小组、中心户等达标创建活动。将后进转化工作纳入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如:沙锅屯乡后进转化工作,在人、财、物方面予以保证,又投入近6000元制作了很有品位的新型生育文化带,并且率先在全县兑现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待遇。去年,县
计划生育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基层基础工作的调研、指导、检查。年初,对各乡镇、街计生干部、各村社县计生主任进行了全面培训。村委会换届选举后,再次深入到各乡镇对村计生主任、中心户长进行业务培训。深入到村社县、中心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面对面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各级计生干部和中心户长的素质,促进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
7、依法管理工作有了新进展
04年,强化了计生工作的依法管理,把“一法三规”纳入了“四五”普法之中,对乡、村计生干部及中心户长进行了业务法规培训,按照市计生部门要求,县、乡两级行政执法责任制已经修改完毕。全县已有85%的村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在城县组织开展了社县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已有80%的社县实行了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初步形成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县服务”的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取得了实效。加大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10例,其中法院已执行8例。有效地教育了非法生育者,为稳定全县低生育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2004年卫生工作的回顾
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加强一批,弱化一批,转化一批”的指导思想,从2000年我县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行了改革,改变乡镇卫生院由全民、集体经营模式。目前,暖池塘镇、缸窑岭镇卫生院承包给社会人员经营,暖池塘镇卫生院与兴城164医院联合经营,并聘用外院高资医生搞医疗,通过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改革,两家卫生院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黄土坎乡和沙锅屯乡卫生院按照农村卫生改革工作要求进行逐步弱化,保留了乡镇防保站职能,确保了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正常运转。
二是进一步巩固村卫生室的建设成果。去年全面巩固农村初保成果基础上,重点对村卫生室的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内部建设和管理,使原有的村卫生室工作进一步规范。目前全县40%村卫生室达到甲级,98%村卫生室达标。为对新审批村卫生室一律按甲级标准建设。日常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严格按照辽宁省《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计划免疫工作程序和妇幼保健工作要求执行。
三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去年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在岗培训与测试,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知识及卫生法规的培训,全年集中培训4次,参加人员达455人次,培训率达95%。测试卫生法规一次,参加人员400余人次,及格率98%;鼓励乡村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高自身医学理论和技术水平,为农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2004年共有30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使乡村医生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农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不断加强
三是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增强了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在经常性疾病预防工作中,各卫生院和乡村医生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了广播、电视、板报、书画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和保健常识,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年来,共向群众发放防治各类传染病知识小册子5000册,宣传单20000张,挂图50套,通过宣传使农民群众提高了自我防护、自我保健意识。
3、坚持依法行政,强化了医疗市场规范管理
04年,我们注重对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的执法检查,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中小
超市、卖店的执法检查,对校内和周边的食品卫生实行办证,办证率达100%,从业人员体检率达100%,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针对《辽沈晚报》报道缸窑岭镇陈仗子卫生所“非法使用‘B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事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医疗机构集中整治行动,对全县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对陈仗子村卫生所违法、抗法行为进行严惩,没收其违法药品和器械,取缔其行医资格,并处罚金3万元。警示了全县各卫生院、个体诊所要依法行医和规范经营,使医疗服务场所经营秩序有所好转。
2004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当前计划生育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县计划生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单位党政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卫生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真正做到亲自亲为。二是有些基层单位人口观念淡薄,对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不足不及时,有时存在着挤占、挪用计划生育经费现象;三是计划生育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基层基础工作不到位,计划外出生、瞒漏报问题时有发生;四是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还存在漏洞,农村群众生育观陈旧,仍有诊所在暗中利用“B超”做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五是执法力量薄弱,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行政执法缺乏协调,多头执法现象依然存在;六是农村卫生机构管理水平较低,乡镇卫生院缺少懂业务、懂技术的管理人员,致使乡镇卫生院发展缓慢。上述这些问题,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将计划生育卫生工作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位置,坚持不懈地把计划生育卫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2009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事业“十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各项工作总体目标,2009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加快农村计生卫生网络建设,提高城乡卫生服务能力为工作重点,以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开创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卫生的新局面,为建设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与卫生环境。
一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开展专项治理,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
今年我县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相关文件,加强与公安、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配合,严格规范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个体诊所管理,开展专项治理,进行集中整治,公开处理和暴光一批典型案例。建立起经常性工作机制,加大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非法行为,公示举报电话,建立举报查实奖励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新闻媒体暴光制度、集中整治专项严打制度,形成强大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要坚持过程管理,做好跟踪随访服务工作,严格执行二胎指标两年有效制度,把解决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问题抓实抓好。要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有利于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的奖励扶助政,要抓好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参保。要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在全社会营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
2、继续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纳入本地县总体改革工作之中,组织力量,对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改革工作按照省定标准进行检查评估,年内改革面要达到100%;在城市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改革,年内要达到100%;要巩固计划生育药具改革成果,认真总结和推广改革经验。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坚持规范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继续开展“三室、一所、一校、一户、一组”的达标升级活动;组织开展乡村统计质量和行政执法检查;继续抓好后进乡村转化工作,实行限期转化,年内转化率要达到50%以上;继续推广和使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指导,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3、全面提高计划生育优质
服务,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
努力拓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增加科技知识含量,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组织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配合卫生部门积极开展一级预防工作。今年,我县要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好“优质服务合格村和优质服务合格委”达标活动。要加强县、乡两级技术服务机构建设,要搞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十一五”发展规划。年内,要有20%的技术服务站所建成市级示范站所。要积极探索融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管理和干部培训“四位一体”的计划生育服务站管理模式。会同民政、卫生部门在全县婚姻登记机关和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向结婚当事人和产妇免费提供“三送”送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和儿童保健知识宣传资料、送药具、送连心卡服务。要严格依法管理,作好全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技术人员合格证的校验工作。
4、深入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全面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
大力加强计划生育普法宣传教育,协调社会宣传资源,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主题宣传活动,构建社会化宣传大格局。坚持依法行政,重点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城镇无工作单位的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兑现问题。积极争取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投入机制,足额预算2009年的计划生育事业费,做到四个确保:确保按照省税费改革对计划生育需求项目和补助标准,做到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足额到位并专款专用;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法律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省、市下达的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指标的完成。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坚持综合治理,做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样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依法规范计划生育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推进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使人口和计生工作纳入依法治理轨道。加大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落实工作责任制,维护社会稳定。
5、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宣传教育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同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合作,继续开办好专题专栏节目。搭建多元的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平台,在城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生育文化楼院创建活动;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等公益活动,充分扩大新型生育文化的影响。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为国家生好娃,和谐健康幸福家”为主题,组织开展好“9.25”公开信发表25周年、中心户创建20周年纪念日等大型宣传活动;积极组织推广新型生育文化成果,充分扩大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影响。
二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9年全县卫生工作重点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清洁月活动,巩固农村卫生工作成果,主动采取措施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1、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切实加强我县农村卫生工作指导,解决好偏远农村人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工作,为建立起农民群众群体抗大病屏障做好舆论准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医疗卫生组织,建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是建立农民医疗保障的有效途径。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今年应该着手做好开展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好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外地经验,全面把握好相关政策;第二,要选择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乡镇村。新型农村合作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多方面筹集资金,因此要选择经济状况好,卫生基础坚实的村作为试点村拟在2009年开展试点工作;第三,要深入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让农民群众了解新型合作医疗是保障农民健康,解决治病难的有效途径,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和进行职能定位。根据《葫芦岛市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葫芦岛市深化乡镇卫生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继续坚持“加强一批、调整一批、转变一批”的改革发展思路,对4个乡镇的卫生院医疗布局进行调整和职能重新定位,依据职能整合卫生资源。缸窑岭镇卫生院为中心卫生院;暖池塘镇卫生院为偏远卫生院;
沙锅屯乡和黄土坎乡卫生院为一般卫生院;新设置的九龙街道卫生院为防保型卫生院。改革农村卫生院由管理体制,逐步履行由县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体制。
2、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做好城市卫生工作
一是探索卫生资源的整合。目前,**矿务局正面临着破产改制,企业所属医院划归地方管理的机遇,县卫生、财政、人事劳动部门要充分做好接收和重新整合地方与企业医院卫生资源的心理准备,要制定出科学的有操做性的接收方案,合理引导各分矿医院向社县卫生服务中心或街道卫生院方面转化,充分利用好矿属医院的卫生医疗救护职能。
二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潜能。一是要更新服务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患者是上帝的思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赖;二是坚持住院费用清单制、药品价格清单制和医疗服务公示制,用合理的医疗费用取信于患者。
3、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加强传染病房建设,不断完善职能。传染病房已于去年底竣工,应该说,传染病房的建设为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高整体防治能力奠定了基础。今年要利用好剩余资金,配置必须的设备,建设好化验室,装备好病房,添置必须的防护设施;二是加强防病队伍建设,要把传染病房各科室人员调配好,全面提高各种传染病的救治能力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是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努力提高各种疫苗的接种率。
强化基础免疫工作管理,着力抓好流动人口和偏远地县的基础免疫工作,提高疫苗有效接种覆盖率。同时,要做好冷链运转工作,冷链运转工作很重要,要按各种疫苗所要求存放的温度,做好管理工作,确保接种安全有效。全县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城市要达到98%,农村要达到95%以上。加强乡、村计划免疫队伍的管理,实行计划免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计划免疫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切实做好艾滋病、“非典”、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等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虽然我县尚未发现艾滋病病人,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没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今年,要大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从心理上筑起预防艾滋病防线。要抓住春秋两季集中力量开展灭鼠工作,努力降低鼠密度,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目前我县通过开展集中灭鼠和疫苗接种,基本上控出了出血热发病率,但我县个别村的发病率在全省还是很高的,各级党、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群众利益出发,切实将灭鼠和疫苗接种工作落实到实处,使流行性出血热要控制在3/10万以下。
4、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服务
产妇系统管理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85%。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4)
1、强化村(社区)“两委”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意识,把公共卫生工作纳入村议事日程,写入村年度和半年度计划,并有相应的年度总结和整改措施,镇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加强对村(社区)的检查监督和考核,落实经费保障,对村(社区)“两委”考核标准见另文。
2、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和建设,保障公共卫生基本职能和基本医疗服务,向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并指导村(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考核标准见附件一)
3、建立社区责任医生负责制度,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和工作指导内容,使农村更多的居民获得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见附件二)
4、强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合理布局,统一筹划,村(社区)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做到执证上岗,服从镇一体化管理,服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参与组建社区责任医生队伍,承担责任区域内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调查与报告,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等工作为村(社区)的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职责。(考核标准见附件三)
5、加强对村(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员及联络员的管理,有计划地对他们组织培训,学习有关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做好公共卫生宣教工作,干预农民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提高农民的健康保护意识,了解村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服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和工作安排,并承担相应的任务。(考核标准见附件四)
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保障和分配
1、结合我镇实际,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市财政按规定投入,镇适当配套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事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责任医生、村级管理员和联络员的工作经费和人员报酬,要求专款专用,不能以任何形式抵充和挪用。
2、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按比例分别拨付,具体标准如下:
(1)20%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基础建设和设施添置。
(2)15%用于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宣传教育及管理费用。
(3)65%用于社区责任医生、乡村医生、村管理员及联络员工作经费。
3、经费的发放,按考核标准要求进行考核后按结果得分比例年终发放。(具体办法见附件五)
三、考核办法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5)
1、区级医疗卫生筹建项目:启动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选址论证工作,对*区人民医院设置调整进行可行性论证。
2、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丁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分中心(丁桥东单元)、九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分中心(九堡中心单元)、笕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续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天杭社区卫生服务站、红五月社区卫生服务站、彭埠社区卫生服务站、云峰社区卫生服务站、六堡社区卫生服务站、凯西社区卫生服务站、丁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5、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其中迁建章家坝社区卫生服务站、机神社区卫生服务站、宣家埠社区卫生服务站、九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水墩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建健风社区卫生服务站、观音塘社区卫生服务站、万家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黄家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来源于:
二、总体工作目标
根据《*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我区到2020年将设置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着力形成“一轴、两心、三级”的卫生资源布局,为在2010年前初步形成卫生资源布局的框架,现提出三年总体工作目标。
(一)三年总体目标
1、新建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
2、续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3、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
4、迁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5、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7个。
6、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
(二)分年度目标
1、20*年目标: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续建1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启动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选址论证工作,对*区人民医院设置调整进行可行性论证。
2、20*年目标:启动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的前期工作;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
3、2010年目标: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开工建设;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迁建1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
20*-2010年的个别项目将根据大项目推进情况及城市化推进速度适当调整。来源于:
三、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由分管区长牵头,各部门和各镇、街道负责人参加,分析研究解决建设计划中的政策性问题和牵涉多部门的问题。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6)
1、基本情况。我市共有卫生机构36个,其中市直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25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结核病防治所1个,中等医疗卫生学校1个,红岗子油田职工医院1个。村卫生组织196家。全市有床位1451张,有职工2263人,卫生技术人员1853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4人,主治医师206人。直属机构有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校、妇幼保健院、结核病防治所和红十字会办公室。市第一人民医院达到部颁二级甲级医院标准,并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甲等医院,其他市直医疗单位均达到二级水平。
2、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市突出抓好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执法监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四项工作重点,逐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救治体系,推进了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按照“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方针,针对可能出现的非典、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社会反映程度,我们分别采取零报告制度、疫情监测等不同的控制措施和处置办法,坚持早行动、早预防、早报告、早治疗,牢牢把握了工作主动权,使我市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疫情。同时,我市还自上而下建立起统一的指挥系统,形成了政令通畅、分级负责、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工作局面。城乡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从改变农村环境卫生、家庭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入手,广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连续两年在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组织开展城乡爱国卫动,为广大群众创造了一个整洁、规范、舒适、卫生的环境。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得到加强。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适度增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服务功能也从单一医疗型转变到六位一体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做到社区人员持证上岗、依法行医,使社区医疗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城乡患者就医需求,真正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医疗医药市场管理成效明显。我们坚持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突出打假重点,对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无证经营药品以及游医药贩、无证行医卖药、非法制剂等不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重拳出击,坚决取缔,有效整顿规范了医药市场秩序和药品价格秩序。进一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强对商店、饭店、食杂店等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坚决取消了“三无食品”,保护广大人民群众食品药品消费安全。我市通过开展“246”工程活动,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与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不够均衡,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还比较严重;农村大部分医疗服务机构处于维持状态,70的卫生院甚至维持生存都有困难;农村医疗技术水平较低,只能做一般的下腹部常规手术,如阑尾炎、疝气等;我市农村个别传染病还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如肠道传染病、肝炎发生居多,呼吸道传染病以麻疹、猩红热居多,尤其是麻疹,受漏种、未按程序接种、未达到全程免疫等因素影响,每年都有发生;农村医疗设备简陋,还是凭借血压计、温度计、听诊器这“老三样”为患者进行初步检查;现有的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当中,普遍存在学历低、业务差、水平低等问题。
3、今年重点工作。一是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理机制,落实突发卫生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报告制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系统,做好培训工作,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处理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应急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设备、技术、药品和人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二是搞好预防保健工作。加强传染病管理,认真执行病情报告制度,密切注意非典和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动态。加大艾滋病预防和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搞好碘盐的监测,避免碘缺乏病的发生。认真搞好计划免疫工作,“五苗”接种率达到省里要求。搞好妇幼保健工作。继续实施好世行贷款美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做好规定范围内结核病人的免费治疗工作,同时做好中小学结核病普查工作,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记录再走”。三是强化医政工作。深化医疗体制,积极完善医疗体系。
按照省里要求,积极在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在功能和装备上全面提高社区服务站的整体水平,力争在年内完成申报全省示范区服务站的准备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搞好“三基”训练,通过不断丰富训练的内容,提高训练的质量。抓好血液管理工作,确保医疗急救用血。四是坚持依法行政。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今年我们将适当调整执法监督重点,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确保用血安全;集中开展非法行医专项治理,查处无证行医;对医疗机构进行专项监督检查,避免发生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对《传染病防治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做好有关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认真贯彻新修订《吉林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健康教育。五是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今年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是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注重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农村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支援农村工作,大力推行农村卫生信息化网络建设。
二、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
1、基本情况。市计划生育局下设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避孕药具管理站两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药具管理。全市有21个乡级服务站,负责本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优生优育指导。全市223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服务室,以自然屯为单位,每屯都设有一个计划生育中心服务户。各乡镇计划生育助理为财政编制,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事业编制合同制干部67个,全部由财政开支。村计生员一般都是由村妇女主任兼职,年工资2450元,工资也全部纳入了市财政。2004年,全市出生人口2956人,比计划少生544人。人口出生率为6.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8‰;计划生育率为94.1,各项指标均好于上年同期水平。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五年进入全省一类县市,市、乡23个服务站连续五年被省表彰为全省计划生育系统创建甲级服务站先进单位,我市连续三年被省表彰为全省优质服务先进市。
2、工作情况。一是创新工作思路,以经常性指导工作为主,坚持做到常抓不懈。我们在工作中改变了过去多年沿袭的重检查、轻指导的倾向,提出了“点、线、片”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即:由计生局一般干部包乡,分管领导抓线,班子成员包片。坚持以经常性指导工作为主,成立了一支下乡巡回指导工作小分队,深入到各乡镇街场指导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就地解决,从而使行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二是坚持“三为主”方针,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在转变婚育观念上下功夫。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的阶段性、经常性和永久性结合起来。通过在报社、电视台开办计划生育专题专栏节目,制作计划生育专题片等形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我市制作反映技术服务工作的专题片《兰出幽林亦自芳》,在全省获得三等奖。同时,在四棵树乡成功进行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试点,四棵树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计生委表彰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三是牢记宗旨,深化优质服务,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为使计划生育工作做到一低(稳定低生育水平)、一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一均衡(出生性别比均衡),在全市开展了以技术服务为龙头的优质服务活动,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小分队,常年工作在基层,进村入户、服务到炕头。市服务站增设了医疗门诊,出台了免费诊病、平价给药、半价治疗的优惠政策,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去年,在舍力、龙沼、乐胜、太山、四棵树等五个乡镇建立了中心服务站,拓宽了服务领域。四是协调推进,齐抓共管,深入开展“五关爱”活动。去年年初,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我市启动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五关爱”活动。通过积极宣传,典型发动,形成了关爱新生儿、关爱女孩、关爱独生子女、关爱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爱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浓厚氛围。五是建章建制,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几年来,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各项规定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实行了“两卡、一公开、双重承诺”工作制。两卡是:下乡工作使用廉政建设信息反馈卡,招待客人使用就餐审批卡。一公开是:对计划生育政务实行全方位、立体化公开。双重承诺是:对考核员承诺,领导不授意、不暗示、不说情;对受检单位承诺,检查考核一视同仁,不搞第二标准。在全市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立体化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网络。现在全市村村都设有政务公开栏,使群众了解掌握了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法规,对计生干部的工作行为和执法尺度也起到了监督、约束和规范作用,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转变。虽然我市计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乡镇对计生工作投入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致使计生工作资金十分紧张,无力购置医疗器械。早婚早育、计划外生育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全市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同时,先进乡镇与后进乡镇的差距有扩大趋势。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为育龄群众服务的本领和技能不强,整体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3、今年重点工作。我市把今年确定为计生工作基层基础工作年。我们将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计生工作水平。一是把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针对早婚早育、计划外生育等问题,加大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依法婚育的宣传力度;针对一些人对生育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对稳定低生育水平认识不足等问题,进行基本国策教育,提高广大育龄群众依法婚育意识。二是认真开展“五关爱”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本着政府启动,部门履责,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的原则,加大投入,狠抓“五关爱”工作,不断深化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三是加大对违法生育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以逃避处罚为目的,虚假迁移后,处罚不到位的,上一级执法主体将责成委托机关撤销处罚决定,重新处罚,确保计生率达到省里规定的95以上。同时,严禁利用B超技术和其它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四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学习培训制度,对村以上计生干部进行一次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计生干部政治和业务素质。开展“三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医生为患者服务、计生人员为广大育龄人群服务)活动,解决育龄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对村级计生人员,实行村用、乡聘、市管;对乡(镇、街)新录用的合同制干部,出台考核办法,合格者续聘,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三、关于红十字会工作
1、基本情况。大安市红十字会的主管部门是市卫生局,编制共3人,设一名会长(兼职),一名副会长兼秘书长,一名赈灾、财务干事,一名青少年红十字、卫生救护培训干事一名。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帐号和办公地点。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7)
*镇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地处*北大门,距*市中心20公里、*市中心5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所辖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266个,总户数9783户,常住人口29858人,农业人口28657人,非农业人口1201人。
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构建我镇农村卫生服务新模式,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的有利条件是:卫生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交通便利;全镇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农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及其他各项社会发展指标名列全市前茅;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也渴望进一步规范、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不利因素有:区域面积较大,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经济发展、农民人均收入、村级卫生事业发展不够平衡;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偏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村改厕,传染病、慢性病防治任务繁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使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2、基本原则。坚持公益性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坚持规划指导,加快资源整合,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防治结合,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城乡均衡发展。
3、工作目标。以“户户拥有社区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总体目标,到2009年底,初步建立起网络健全、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规范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在社区可以享受到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会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
以行政村为单位,20*年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三院)、唐家坞社区卫生服务站、杜墓社区卫生服务站、观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坑西社区卫生服务站、洪庄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0*年、2009年、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量分别占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量的30%、40%、50%以上。
20*年底前100%农民建立健康档案。
根据国家有关基层公共卫生要求和农民健康需求,通过疾病控制、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家庭病床、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广大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站)设置规划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
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市精神病防治院”与“*市第三人民医院”牌子不变,隶属关系不变。增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中心下设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内设“三部一办”即医疗康复部、后勤保障部、预防保健部和中心办公室,其中预防保健部设立在现*镇防保所。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下属机构,按照农村20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在中心村或每2000-4000居住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在方便群众就医的前提下,对区域内的卫生室进行撤并,站的模式可视不同情况而定,但站的内涵建设和服务功能必须符合市卫生局[20*]1*号文件要求。根据全镇16个行政村区域分布、人口密度、村卫生室的现状,镇政府决定在全镇设立“一中心六站点”。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置要求
1、设备、设施、科室基本依托现市三院现状,适当调整功能性分区。增设中心办公室、后勤保障部、医疗康复部以及全科门诊。添置必要的通讯、信息化管理设备。
2、指定2—4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药品购销、后勤保障工作和社区服务站的医疗业务技术指导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要求
1、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内设全科诊断室、输液治疗室、换药室、药房等工作场所和健康教育专栏。
2、基本医疗设备:诊断床、诊断桌、诊断椅、听诊器、体温计、血压机、压舌板、耳镜、额镜、身高体重器、清创缝合包、氧气瓶、出诊箱、污物筒、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药品柜、心电图等设备。
3、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电视机、vcd、空调各一台及电话机等通讯设备。电脑、刷卡机等设备视具体情况而定。
4、备有120种以上基本药品,包括常用急救药品。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配置和管理
(1)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配备2—3名医务人员(个别特殊站可视情况而定),担任服务站的各项工作。
(2)按镇政府确定的建站规划,采用成熟一个建成一个的建站原则,对全镇现有29个村卫生室逐步进行撤、扩、并。对原持有乡村医生证、年龄女60岁、男65岁以内的人员,经体检身体素质较好(按公务员体检标准),按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实施中心统一调配,原则上以事设岗、以岗定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因各种原因不能执业或按乡村医生管理条例已到年龄的乡村医生,由中心予以办理相关手续后停止执业。
(3)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自主经营、以站养站、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管理办法。凡被聘用的乡村医生,符合上交养老保险金的人员,由中心统一办理养老保险手续,费用由应保人员每月上交中心。不符合上交养老保险条件的人员,不予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1、明确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是面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保健服务,以解决农村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目的,重点面向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残疾人和农村贫困病人等人群。
2、预防保健功能。负责社区调查,针对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干预措施。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工作。负责孕产妇、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指导与服务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3、社区保健功能。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医疗保健的适宜技术服务。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推广个人与家庭合同式健康管理服务;实行定期上站巡视,开设家庭病床,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的社区管理工作;加强社区居民医疗指导,实行双向转诊。
4、卫生信息管理。门诊收费、财务、药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原则上统一采用计算机管理。
六、服务机制
(一)中心对各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命名和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绩考核;统一药品采购;统一信息管理。
(二)改进软硬件设施,创造温馨的就医环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内部设施进行装饰改造,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及住院环境。高标准增设温馨病房,争创省级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三)以人为本、提供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1、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开展24小时门、急诊服务;
2、设立咨询服务点,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开展就医咨询服务;
3、建立巡诊制度,组建机动服务队,实行社区医生定期出诊制;
4、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为社区居民宣传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及保健知识;
5、以病人为中心,争创满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七、实施步骤
(一)20*年制订“*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二)20*年成立*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三)20*年12月底前完成“一中心六站点”室内装修,建立好“三部一办”的工作,制订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服务规范、考核办法、奖惩措施,进入规范化运作。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8)
代表们建议:第一,要认真落实培训专项经费,由省财政转移支付,开展技术培训和再教育工程,逐步建立农村卫生人才的长效培训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二,要切实落实省、市政府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卫生院的补偿政策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的专项经费,努力提高农村医卫人员收入水平,为农村基层院所留人、招人、用人创造基本条件。第三,要切实推行并落实城市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农村卫生机构累计工作一年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城市卫生人才支持、帮助和带动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逐步改变农村卫生人才薄弱的现状,促进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加大对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建设的扶持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医卫人员工作及患者就医的硬环境。
办理结果:投入专项补助资金 培训农村卫技人员
对于代表们提出的建议,省卫生厅高度重视,会同省财政厅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并于2007年7月2日答复了代表。省卫生厅表示,根据代表们的建议,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和农民健康、公共卫生建设、社区健康促进、科教兴卫等六大工程。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省卫生厅以《浙江省科教兴卫工程实施方案》为依据,制订下发了《浙江省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3年内,通过全科医生培训计划、学历教育升级计划、在职岗位培训计划、乡村医生注册培训计划和其他教育培训计划的实施,至2010年全省重点完成23600名全科医生、2400名心电技术人员、4800名社区护士、50000人次注册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任务。同时,积极支持卫生管理、药剂等人员参加多种方式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社区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9)
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构建我镇农村卫生服务新模式,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的有利条件是:卫生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交通便利;全镇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农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及其他各项社会发展指标名列全市前茅;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也渴望进一步规范、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不利因素有:区域面积较大,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经济发展、农民人均收入、村级卫生事业发展不够平衡;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偏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村改厕,传染病、慢性病防治任务繁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使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2、基本原则。坚持公益性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坚持规划指导,加快资源整合,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防治结合,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城乡均衡发展。
3、工作目标。以“户户拥有社区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总体目标,到2009年底,初步建立起网络健全、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规范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在社区可以享受到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会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
以行政村为单位,2008年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三院)、唐家坞社区卫生服务站、杜墓社区卫生服务站、观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坑西社区卫生服务站、洪庄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008年、2009年、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量分别占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量的30%、40%、50%以上。
2008年底前100%农民建立健康档案。
根据国家有关基层公共卫生要求和农民健康需求,通过疾病控制、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家庭病床、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广大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站)设置规划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
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市精神病防治院”与“××市第三人民医院”牌子不变,隶属关系不变。增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中心下设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内设“三部一办”即医疗康复部、后勤保障部、预防保健部和中心办公室,其中预防保健部设立在现××镇防保所。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下属机构,按照农村20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在中心村或每2000-4000居住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在方便群众就医的前提下,对区域内的卫生室进行撤并,站的模式可视不同情况而定,但站的内涵建设和服务功能必须符合市卫生局[2004]108号文件要求。根据全镇16个行政村区域分布、人口密度、村卫生室的现状,镇政府决定在全镇设立“一中心六站点”。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置要求
1、设备、设施、科室基本依托现市三院现状,适当调整功能性分区。增设中心办公室、后勤保障部、医疗康复部以及全科门诊。添置必要的通讯、信息化管理设备。
2、指定2—4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药品购销、后勤保障工作和社区服务站的医疗业务技术指导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要求
1、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内设全科诊断室、输液治疗室、换药室、药房等工作场所和健康教育专栏。
2、基本医疗设备:诊断床、诊断桌、诊断椅、听诊器、体温计、血压机、压舌板、耳镜、额镜、身高体重器、清创缝合包、氧气瓶、出诊箱、污物筒、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药品柜、心电图等设备。
3、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电视机、vcd、空调各一台及电话机等通讯设备。电脑、刷卡机等设备视具体情况而定。
4、备有120种以上基本药品,包括常用急救药品。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配置和管理
(2)按镇政府确定的建站规划,采用成熟一个建成一个的建站原则,对全镇现有29个村卫生室逐步进行撤、扩、并。对原持有乡村医生证、年龄女60岁、男65岁以内的人员,经体检身体素质较好(按公务员体检标准),按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实施中心统一调配,原则上以事设岗、以岗定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因各种原因不能执业或按乡村医生管理条例已到年龄的乡村医生,由中心予以办理相关手续后停止执业。
(3)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自主经营、以站养站、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管理办法。凡被聘用的乡村医生,符合上交养老保险金的人员,由中心统一办理养老保险手续,费用由应保人员每月上交中心。不符合上交养老保险条件的人员,不予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1、明确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是面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保健服务,以解决农村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目的,重点面向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残疾人和农村贫困病人等人群。
2、预防保健功能。负责社区调查,针对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干预措施。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工作。负责孕产妇、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指导与服务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3、社区保健功能。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医疗保健的适宜技术服务。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推广个人与家庭合同式健康管理服务;实行定期上站巡视,开设家庭病床,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的社区管理工作;加强社区居民医疗指导,实行双向转诊。
4、卫生信息管理。门诊收费、财务、药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原则上统一采用计算机管理。
六、服务机制
(一)中心对各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命名和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绩考核;统一药品采购;统一信息管理。
(二)改进软硬件设施,创造温馨的就医环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内部设施进行装饰改造,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及住院环境。高标准增设温馨病房,争创省级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三)以人为本、提供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1、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开展24小时门、急诊服务;
2、设立咨询服务点,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开展就医咨询服务;
3、建立巡诊制度,组建机动服务队,实行社区医生定期出诊制;
4、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为社区居民宣传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及保健知识;
5、以病人为中心,争创满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七、实施步骤
(一)2008年制订“××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二)2008年成立××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三)2008年12月底前完成“一中心六站点”室内装修,建立好“三部一办”的工作,制订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服务规范、考核办法、奖惩措施,进入规范化运作。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牢固确立“要奔小康,先保健康”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和增强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村(居)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全市小康进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和设置标准
1.一般每村(居)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超过5000人或地域跨度范围较大,设立多个农民集中居住点的村(居)可以设置两个服务站。
2.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建在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第二个服务站建在农民集中居住小区。
3.根据《江苏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的使用面积确保80㎡(合格站),力争120㎡以上(示范站)。合理设置业务科室,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设有全科诊断室、观察室(同时挂健康宣教室)、药房、治疗室、换药室和中医诊疗室,有条件的也可设立计生指导室和处置室。
三、操作方法
1.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纳入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的,应对照标准规范完善,确保面积达标,六室分开,布局科学,流程科学。
2.现公共服务中心如有富余房屋或通过功能调整能调配房屋的,应尽快将社区卫生服务站迁入村(居)公共服务中心。
3.无富余房屋但有扩建条件的应尽快依托公共服务中心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
4.待新建公共服务中心和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应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统一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民集中居住区以外不得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
四、工作要求
1.强化思想认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各级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各镇政府要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切实落实到位。
2.强化政策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各镇要在资金投入、土地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由镇、村投入资金,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给乡村医生执业。对镇、村资金投入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先由乡村医生垫资,以后再由村委会逐年返还建设费用。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篇(11)
二、政策规定
(一)按照到龄即退的原则,,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的乡村医生,原则上不再聘用。并按标准对具有乡村执业医生资质的到龄人员予以一次性补偿。
(二)一次性补偿标准根据其实际工作年限(从事乡村医生开始至退休的实际工作年限),每年补偿250元。已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的乡村医生,其补偿费必须扣除集体承担部分。
(三)在职未到退休年龄者,不予补偿。
(四)根据市政府文件规定,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应按每1000服务人口配备一名卫生员。
(五)凡被聘用的人员,按年度签订聘用合同,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根据个人工作实绩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考核发放。被聘用的乡村医生,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如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作警告、扣除年度奖金、除名的处理。
(六)未被聘用的乡村医生,按照上述(二)进行一次性补偿。
(七)到龄人员原则上不再返聘,如因实际工作需要须返聘,则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经镇人民政府和市卫生行政机构批准方可返聘,返聘人员不再享受社会保险。到龄退休未返聘或未被聘用的乡村医生,不得从事任何医疗、保健及相关的服务工作,一经发现,将追回享受的一次性补偿费用,并按有关规定作另外相应处理。
(八)一次性补偿费用分三年支付。经村委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认后每年支付三分之一。
三、职能要求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将统一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按辖区)统一管理,并按照相应的职责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应承担的基本职能为:
1、开展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实施健康促进;开展居民健康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提供院前急救;负责对已经明确的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2、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计划免疫,传染病病人登记和疫点处理工作;协助做好孕产妇的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儿童保健等工作;
3、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提供个人与家庭的合同式卫生保健服务;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和临终关怀服务;
4、协助做好社区内防盲治盲、精神病防治、监测和指导残疾人康复工作;开展优生优育指导、性传播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和孕情监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红十字会办公室副主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