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辍学适合辍学女生学的技术学什么技术?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家庭; 青少年; 心理健康;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have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 and young people are in a special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mind and body. The family environment is the primary environment for the lives of young peopl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 that is most affected. Whether the family atmosphere is warm, whether the parenting style is reasonable, and whether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s complet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people.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a harmonious family atmosphere, scientific family education and a healthy scientific education attitude are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Keyword:family;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 人们的生活步伐也在加快, 而需要面临的社会压力也愈来愈多, 大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略的地步。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 其心理健康更需要得到重视, 正如《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国立则国独立”。青年一代为新时代的骄子, 不仅要承担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期盼, 而且还对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然而, 正处于第二关键期的青少年, 心理的成熟度还不是太高, 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压力与挫折, 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 在他们身上引起许多行为问题, 由此可知, 除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以外, 心理的健康程度更值得我们关注。家庭作为孩童最先接触而且产生相互作用的环境, 也是孩童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是孩童获得日常生活习惯与社会文明的主要途径, 这也就奠定了青少年未来心理健康状况发展的基础[1]。在当今社会里, 青年群体的心理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到了不容被忽视的地步, 引起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 而父母教养模式、家庭环境与氛围等对其心理产生的作用最明显。
1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位老师, 为其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石。其中, 教养模式也就是父母在孩子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 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2]。这均是在父母与孩子互动交流的时候形成的。在20世纪末期, 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张文新提出以下观点:教养模式就是通过父母个人的教养方式方法与之对孩子的感情表达等形成的一种互相作用形式, 因而比较稳定, 并且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改变, 这体现出了亲子互动的本质属性[3]。综上所述, 大家可以把教养模式的内涵理解为父母或者别的一些监护者在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时一般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这也是由父母或者别的一些监护者的教养模式、教养情绪、教养行为举止等各式各样因素互相作用, 从而形成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形式。父母教养方式一方面折射出了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 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教育理念。
1.1 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差异
基于要求与反应性两个水平, 戴安娜·鲍姆林德 (美国心理学家) 将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1.1 权威型
指在家庭教育中, 在人格平等、尊重的基础上, 树立父母的威严, 同时对孩子的不妥行为进行指正, 除此之外, 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内心思维做到有所掌握, 经常和他们进行一些沟通, 通过这些日常情感的互动, 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在这种严格且民主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青少年, 适应能力强, 心理健康水平高。
1.1.2 专制型
指在家庭教育中, 将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禁止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 凡事都是由家长做主。在这种环境下, 青少年会出现恐惧的情绪, 抵触家长, 在外显的行为上表现出回避。
1.1.3 溺爱型
这种类型与专制型相对, 指凡事都遵从孩子的意愿, 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在这种成长环境下, 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 不尊重他人, 缺乏团队精神, 长此以往, 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1.1.4 忽视型
指在感情上缺少给子女所需要的爱抚与重视, 而仅仅是给子女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因而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教养方式下养成的青少年, 通常情况下, 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 在环境适应和自我控制方面往往会出现问题。
2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孩子自诞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 这就是说家庭是每一个人社会化的第一步, 所以, 家庭环境将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孩子生活技能的获得、个人习惯的养成、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对待问题的思考模式等等都是在家庭环境下逐渐形成的。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 孩子的个性与品质是在家庭的互动中形成的, 也就是在与家人平时相处的时候所形成的行为举止与心理行为习惯。假如家庭可以给子女带来安全感, 子女身心就会得以健康发展;但是与之相反的是, 假如家庭使得子女心理抑郁, 那么她们会形成闷闷不乐、忧郁等负面情绪, 导致其心理健康状态非常差, 这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充满了矛盾、争执与不幸福等因素。家庭环境就是家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互动里形成的人际交往的状态和氛围。建设好家庭环境可以使得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并且真、善、美等一些美好的品德能够得以培养, 换而言之, 假如家庭环境比较差, 孩子的心理健康就会存在诸多问题。不良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为:
2.1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导致其感受不到快乐和爱
家庭不和谐, 一般是因为家人之间经常发生争执, 引发吵架、冷暴力以及打架等行为举止。这种问题经常出现在父母之间出现争执或者他们均是冲动的性格的家庭中。在该环境下, 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失望和恐惧, 长期如此在认知上会导致其产生偏差或扭曲。
2.2 有失风范的家长行为将影响其思维方式
Jean Piaget在孩童认知活动方面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思考形式和大人是不一样的, 并且在其自身发展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 包括婴幼儿、孩童、少年等时期。青少年的思维方式直接是受父母不良的行为规范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基础单元, 是大众社会化的最直接渠道, 这不单单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地方, 而且是人们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组成环节。不管任何家庭, 以怎样的结构形式出现, 对每个人来说, 都是稳定的个人生活的中心, 完整的家庭结构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3 家庭教养态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国内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人数持续上涨, 这一问题愈来愈严重, 然而能够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作用的因素非常多。我们在呼吁社会、学校、幼儿园的同时, 不妨反省一下孩子在第一教育场所———家庭所受到的影响。
3.1 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容易削弱孩子的信念, 使孩子丧失上进的勇气
绝大多数的父母均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德、智、体所有方面均做好, 能够尽可能地完美。所以, 家长对子女教育付出很多, 并且期待有相应的回报。来自父母的期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正确的期待可以加强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促使他们不断地进步。所以, 父母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很严格, 家长自身的迷失导致了孩子教育的盲目性。
3.2 家长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导致其过于偏僻和孤独
因为国内教育是应试教育, 所以绝大多数的父母还是非常看重学习成绩的, 并且觉得子女是个人的所有物, 对孩子学习的过分重视导致在其他的生活技能方面教授的缺失, 让孩子形成不好的生活习惯, 而且使得孩子容易自私自利, 漠视身边的事物, 一心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并不愿意和他人合作或者共享资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苦难需要解决时, 就会感到无能为力、惊慌失措, 面对挫折就只会怨天尤人, 更谈不上正确面对挫折, 鼓起勇气去战胜挫折, 实现生命的价值。
3.3 家长对子女的过多束缚容易把孩子的创造性扼杀在摇篮中
知名的教育学专家陈鹤琴提出, 喜欢玩乐、活泼好动等行为是儿童的本能表现, 是值得父母鼓励与引导的。但是, 绝大多数的大人却在遏制儿童这一天性, 具体行为如下:
3.3.1 限制孩子交往
儿童喜欢模仿并且喜欢和其他小伙伴玩耍, 这有助于其以后在和其他人的互动的时候, 能够自主地解决一些问题, 培养独立自主的观念, 从而可以很好地参与团队工作, 做到共享资源, 公平公正竞争, 并且能够做到谦逊地从别人身上学习自己所没有的长处。
3.3.2 扼制孩子创造
在家庭教育的时候, 父母往往会对这些行为表现不闻不问, 譬如:儿童某些出于好奇而做出的行为举止, 可能会惹得大人的不高兴, 所以其父母发现后, 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 这很可能就抑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的某些模仿行为, 以及某些不成熟的想法, 这常常是其能够形成独一无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素材, 假如父母没有进行有效的关注与引导, 那么会使得孩子受到伤害而遏制这方面天性的发展, 这就是变相地埋没子女的创造力与求知心。
综上所述, 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众多要素中, 父母教养模式、家庭氛围与父母教养态度是最突出的3个要素。只有在父母教养模式、家庭氛围与父母教养态度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做好, 形成和睦的家庭环境、情感好的亲子关系, 才可以使得孩童的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 从而在学业上学有所成, 在个人品质上表现出色, 然后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田峰溶, 李冬, 张静, 李敏玉.浅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 2012 (11) :3-6.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6) :95-103.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中心;想象观众;个人神话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55-1.5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个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受我国“应试教育”和“独身子女”现状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群体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有学者对几所学校的中学生调查研究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15%,高中生约19%,从具体的心理问题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人际关系紧张、自我中心、焦虑、强迫等问题,其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较为普遍,并作为一个问题源,间接引起了其他一些不适应行为的产生,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本文探讨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结构、特点、原因及其危害,将有助于从根源上了解和改善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现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引起各界对此问题的重视。
一、自我中心的概念
自我中心的概念最早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处于2-7岁的儿童,其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尚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所以此阶段个体常以自己的想法推断他人的想法,皮亚杰把这种思维的发展特点称为自我中心。20世纪60年代,D·Elkind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概念,他认为青少年在面对一些事物的时候,尚不能很好的区分自己所关心的内容与他人所关心内容的异同,因此,也表现为以自己的想法推估他人想法的特点。D·Elkind认为青少年自我中心主要有两个特征: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前者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并没有这样的众人存在;后者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全能的、独特的、不可毁灭的。
二、自我中心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对于想象观众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解释:首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他们不但可以思索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都具有成熟的形式运算思维,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往往无法区分他人所思维的对象与自己所关切的对象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从而误以为自己是别人眼中的焦点,且别人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因此,产生了想象观众。另外,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上的突然转变,使得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被身心变化所困,导致青少年过渡关切自己的外貌特征、身体形象,以及在他人眼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在脑海中虚构出一群观众在注视着他们的仪表与行为,使得他们不但认为自己是舞台上的主角,同时也是所有人注目的焦点。又由于青少年在思想上主观与客观缺乏分化,以及在过渡高涨的自我意识的情形下,便构建出想象观众。
由于青少年认为自己是被别人关注的焦点,并期待他人给予自己认同与肯定的反应,导致了他们过高的自我意识、对他人想法的过分关注,以及在真实与假想的情境中去预期他人的反应倾向,以致个体无论在服饰、发型,甚至外貌上的微小瑕疵都特别的在意,这一方面可以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但是另一方面,持有高度想象观众倾向青少年,为了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良好的形象与行为,会投入过多的精力,从而可能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更严重者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羞怯或社交焦虑等,从而阻碍他们正常的社会行为。
对于个人神话产生的原因普遍认为: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不但开始注意自己的想法,也开始注意自己的思考方式,这对个体的成长来说是个了不起的突破,但一些个体却不了解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认知,因此,青少年会认为自己思考的内容是与众不同的,其他人都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全能的、不可毁灭的,进而产生一种自我中心现象,即个人神话。个人神话就是青少年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没有人可以了解他的想法、问题和经验。这使得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趋异性,过分地将自己的感觉与他人分开,忽略了与他人之间的相似性。
青少年个人神话的观念,一方面可能会拉大其与社会、学校、家庭和同伴等主要社会关系的距离,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他们较其他学生会失去更多应有的教育资源、关爱和保护。另外,还可能使某些青少年产生过度自信的表现,这又容易导致一般的教育活动很难对他们产生作用。而这些都可能成为青少年偏离正常的轨道,出现各种偏差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根源。青少年自我中心现象的出现,固然会促进个体发展潜能,改善缺失,但是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和不适行为。因此,对于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相关理论
传统的青少年自我中心理论。传统的自我中心理论认为青少年自我中心与思维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产物。该理论认为,青少年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经历着巨大的转变,他们往往对自己格外关注,但是其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使得他们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所思考内容的不同,由此产生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Ellind等学者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分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随着形式思维的建立,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倾向不断减弱。他们通过想象观众与现实的不断对比,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关注东西的差异,从而想象观众得到减弱,而个人神话随着埃里克森提出的“亲密感”的建立,也逐渐得到克服。
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社会认知理论。该理论从“社会观点采择”的角度来解释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产生和消退,认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的产生可能是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上的结果。10到15岁的青少年,能从第三者的角度同时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并且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想象他人对自己的反映,这又增强了青少年自身的独特感和无所不能感,进而导致了青少年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产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的获得削弱了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随着青少年有能力通过思考,协调多个第三者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观点,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的观念开始逐渐消失。
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新视点”理论。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与青少年时期的“分离-个性化”过程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分离个性化是指个体建立家庭关系之外的自我,同时保持与家庭成员亲近感,这是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他们认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有助于缓解青少年在青春期与父母分离的心理焦虑。想象观众能够促使青少年按照社会的要求行事,有助于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角色,而个人神话强调的个人独一无二和无懈可击性,有助于缓解青少年与家庭分离的焦虑心理,并在家庭关系之外发展个性,建立新的自我。“新视点”理论强调了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以该理论较前两个理论模型逐渐得到了更多专家学者的肯定。
四、展望与不足
首先,目前自我中心对于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解释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但是其理论和研究结果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提出,而我国本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较少,因此要想准确了解中国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现状,需要增强进一步的本土研究。其次,我国缺少本土化的自我中心量表,目前相关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大多是由我国学者翻译外国已有量表后修改而成的,这使得测量结果不能很好的代表我国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所以应该增加相关量表的编制工作,以便准确获得我国青少年自我中心特点参考数据。再次,已有研究显示,自我中心倾向在解释青少年一些极端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目前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冒险行为、偏差行为等方面,而对青少年一些发展中的一般问题研究较少,如自尊、自恋、自卑、自我意识、社交焦虑、羞怯等,建议增加相关研究。最后,目前的研究结果对青少年自我中心理论的实证支持尚不够充分,建议未来的研究者可以进行更多的相关研究,以便更好的证实已有理论观点。
五、研究意义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冲突和行为问题的多发阶段。而自我中心作为我国青少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青少年的自我中心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已有研究的不足,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正确、全面、及时、深入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及特点,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且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明辉.青少年自我中与偏差行为之关系[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研究所,2001.
[2]曾育贞.刺激寻求动机、青少年自我中心与偏差行为的相关研究[D].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2002.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环境因素;预防
研究背景
如今这个社会,青少年的犯罪率已经非常普遍,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1)青少年犯罪动机:具有贪利性特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影响,绝大多数为满足物质欲望的贪利性犯罪。(2)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表现方式具有疯狂性的特点。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青少年往往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而更爱与年龄相仿、趣味想投的伙伴在一起,形成一群体。因此,团伙犯罪则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态,其社会危害性极大。据有关部门调查,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约有60-70%属于团伙犯罪。犯罪团伙的精神纽带主要是“哥们义气”和性格志趣的一致性及犯罪意识、犯罪利益的相联性。他们凭借人多势众,称霸一方,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多年来,团伙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3)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看,具有反复性特点。青少年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极易受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如,有的青少年犯过去只是“一面手”,通过劳改、劳教农场出来后,则变成了“多面手”。根据研究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年间,我国青少年重新犯罪率很低,一般不到5%;到了八十年代,重新犯罪率上升到10%左右。近些年来,青少年重新犯罪率不断增加,有些地方达到15%以上,甚至在20%左右。个别地区超过了30%以上。据调查,青少年重新犯罪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所犯新罪往往比以前犯罪的要严重得多,当前我国许多大案要案和恶性案件,多系重新犯罪分子所为。所以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应当引起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研究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人的社会化过程并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化问题,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社会化的一生,但在少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内部心理结构的动力以及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更为错综复杂,形成了少年期的年龄特点,使社会化过程更为艰巨,如果这一阶段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解决的好,其社会化的方向正确,少年的身心就会得到健康的成长,否则,其社会化过程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形成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的社会化,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家庭又是青少年重要的活动场所,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应当发挥其赡养老人,抚育未成年人的功能,父母不能只顾自己的工作或恣情享乐,不顾孩子是否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适宜的文化书籍,关心孩子的交友状况和学习情况,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应担负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重任,个体心理健康与否,对其是否能够自觉抵制不良环境的侵蚀有着重要作用。
研究意义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少年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殊年龄阶段,了解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提升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认识,了解青少年与同龄群体,家庭,学校,社区等的互动关系,掌握同龄群体,家庭,学校和社区对青少年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违法犯罪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于预防和惩治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改造违法犯罪少年,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做好前期工作,以防误入歧途,协调好孩子和家长的矛盾,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互动亲密度,掌握应对策略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综述:
(1):青少年离轨与犯罪
1,理论分析:①社会学习理论;②失范理论;③标签理论
2,现实表现:①低龄化;②团伙化;③智能化;④多元化
3,社会干预:①个案工作;②小组工作;③社区工作
(2):犯罪心理预防的心理学依据
1,犯罪行为是犯罪人在形成犯罪心理的结构之后,在犯罪情境出发的发生。
2,犯罪心理结构是在主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对存在于主体内外的不良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就能够有效的防止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消除已经形成的犯罪心理结构。
(3):犯罪心理预防理论
1,国外犯罪心理预防理论:①古典理论;②刑罚的必要性;③刑罚的确定性;④刑罚的及时性。
2,实证主义的预防理论;3,精神分析理论;4,不同接触理论;5,情感犯罪预防理论。
(4):一般心理预防的内容和原则:
1,排除和减少主体外环境的消极因素,2防止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5):一般心理预防的原则:
1,主体外因素的预防:①净化文化环境;②加强法制建设;③家庭;④学校。
2,主体因素的预防:①早期预防原则(社会化教育,道德观,价值观……);②心理卫生原则。
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入手,以家庭为切入点进行深入了解。但不容易作为案例或个体进行跟踪调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总结。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参考文献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青少年犯罪[M].北京:群众出版社.
[3]犯罪心理学(第五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张应力.家庭缺陷与青少年犯罪.
[5]姚向阳.青少年犯罪问题与家庭教育.
[6]少年犯罪原因探讨[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7]犯罪行为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8]我国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
[9]社会心理学[M].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
[10]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共同犯罪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集团犯罪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3]胡安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特点及预防.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4
关 键 词青少年;学雷锋;主力军
作者简介郑自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雷锋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具有先进性、民族性、生活性的特征,这使得它既能代表时代走向,又相对那些“纯理论”而言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因此,推动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对于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如何推动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呢?
一、要在发挥青少年学雷锋的
主体作用上下功夫
过往的青少年学雷锋活动开展比较倚重于权威教育、服从教育,轻视乃至无视青少年自身的理解、体悟、自省、自律等作用,使得不少青少年在学雷锋活动中的表现与学雷锋活动外的表现迥异,凸显出雷锋精神上的知行不一、知情不一等矛盾的双重人格,正像流行语说的“活动中雷锋,活动外小人”。这造成青少年群体长期徘徊于学雷锋的主力军范畴之外。而正如现代德育理论指出的那样,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青少年的智慧和道德发展”,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1]因此,要真正使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我们就需着力激发青少年学雷锋的主体性,唤醒他们在学雷锋活动中的自主意识。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扩大学雷锋活动的覆盖面,提高青少年在学雷锋活动中的参与性。青少年在学雷锋活动中参与性的提高是其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需要多搭建青少年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渠道,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我们需要把政府、学校、单位统一组织的活动与青少年自发开展的活动结合起来,把集中学习的活动与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把学雷锋活动开展的目标定位于增进青少年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提升其生活自由度和幸福指数,把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到网吧、KTV、酒吧、游戏厅、公园、广场、商场、宾馆、体育赛场等青少年容易聚集的场所中,让学雷锋活动成为青少年感悟崇高精神、提升价值追求的生动过程。
二是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内容,赋予雷锋精神时代内涵以更好地引领青少年。能否让青少年主动学雷锋,并学而有用,有用而后又学,关键是看内容是否对青少年有吸引力,是否切合时宜。从现时代的要求看,推动青少年学雷锋,重点是要引导青少年学习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学习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学习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学习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三是推动青少年学雷锋活动生活化,让青少年亲雷锋而信其道。《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要学习的榜样时,才会相信、学习榜样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要让青少年乐意学雷锋,我们就需要使青少年觉得雷锋亲切而愿意去亲近他并跟他进行心灵上的融通。而在过往的学雷锋活动中,雷锋形象总被抬得很高,近乎“神明”,这让青少年觉得敬畏而远之。因此,当前我们亟须在“还原雷锋”上作出努力,要使雷锋看起来更像是“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挖掘雷锋的生活素材,找到一个跟现代人很像的雷锋,需要挖掘青少年身边的“活雷锋”,用一个个“活雷锋”去感染他们,感化他们,需要把学雷锋活动的开展置于青少年的具体生活情境之中,用他们熟悉的生活形式去引导他们。
二、要在改善青少年学雷锋的
外在环境上下功夫
学雷锋活动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德育活动。现代德育理论将影响个体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即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简称“四因素论”)基于“四因素论”,我们可以认为,青少年成为新时期的“活雷锋”,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不仅需要正面的理论灌输、疏导、对话和丰富的实践锻炼,而且还有赖于外在环境的熏陶,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因此,要使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我们就需要在优化外在环境方面作出努力,让环境在学雷锋活动中真正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是要坚持统筹协调,优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环境等。不论是家庭、学校、单位还是社区对青少年学雷锋的影响都具有正负功能,它们在功能上的互补和排斥对青少年学雷锋的效果有强化与弱化之分。因此,我们在青少年学雷锋活动开展中需要注重对它们进行统筹协调,加以整合以使它们的功能协调一致,实现功能互补。一方面,我们需要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单位等社会环境在空间上的整合,即要使它们在推动青少年学雷锋的方向和目标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实现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环境等社会载体在时间上的整合,即要协调有序地发挥好这些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学雷锋的推动作用。
二是要完善政策制度,优化制度环境。制度作为显性的价值原则和刚性的规范要求,可以弥补青少年学雷锋活动中“软性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当前,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学雷锋行为的立法司法保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定《青少年学雷锋行为保护条例》,维护青少年学雷锋的权益。同时,我们需要建立健全青少年学雷锋的保障制度。如完善奖励和宣传制度,不断提高青少年学雷锋的物质奖励标准,将学雷锋行为与青少年升学、就业、提干、优先享受社会保障等相挂钩,在就医、保障性住房申请、教育等方面,对生活条件困难的青少年学雷锋模范提供帮助,发生法律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另外,我们还应建立和完善助人培训机制,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助人之技。将救助常识和重要技能纳入青少年教育体系,作为中小学、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加强对青少年施救中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教育。
三是要加强网络管理,优化网络环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网络已成为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会业已形成并趋于发达。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社会环境,增强青少年学雷锋的效果,我们需要用雷锋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倡导网络道德自律。应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优势,开发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雷锋精神学习主题网站,建设一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且有较大影响力的青少年马克思主义网络文化论坛,通过网络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我国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文化,建立牢固的社会主义道德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同时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青少年对信息处理、鉴别、筛选和使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化网络道德责任意识,使青少年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我们需要健全网络法规,提升网络技术以规范网络环境,摒除不利于青少年学雷锋的有害信息。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特点,保持自身网络立法的特色,真正做到借鉴与创新相融合,制定出适合本国实际的网络法,使打击网络犯罪有法可依。
三、要在拓展青少年学雷锋的
具体途径上下功夫
所谓途径,就是方法、路子。正所谓“方法对头,事情好办”“路子越宽,事情就越好办”。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技术环境,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青少年学雷锋的途径,增强学雷锋活动对青少年的影响力。
一是要在继承中创新,继续发挥包括团队日、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青年报刊、校报校刊、慰问五保户活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在内的传统优良活动载体的优势作用。近年来,一些学雷锋的传统优良活动载体在一些省市被当地宣传教育组织“改造”后继续发光放彩,在引导青少年学雷锋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内蒙古自治区,有个“金锁链”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29年前由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36名学生发起的“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像接力棒一样传递至今,该学院先后有1000多名志愿者加入其中。
二是要努力挖掘青少年学雷锋的时代路径,致力于把青少年学雷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学雷锋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学雷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结合起来。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价值追求、道德追求和目标追求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在新时期,把青少年学雷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把学雷锋活动整合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道德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也为青少年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在目标、精神和道德等方面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引导当代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实现青少年学雷锋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呢?近年来,湖南望城雷锋学校在实现青少年学雷锋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方面探索出了一种有特色、有实效的模式,这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湖南望城雷锋学校探索形成了“梯次递进”的德育模式,旨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思维方式的特征,分阶段、分层次制订德育目标,从而培养具有新时期雷锋精神面貌的时代雷锋传人。[2]
三是要重视新媒体在青少年学雷锋活动中的开发和应用。新媒体的产生催生着教育手段和路径的变革,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增强青少年学雷锋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把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舆论、学习和生活娱乐阵地作为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新的重点领域,充分利用“红色网站”、手机报、微博、网络论坛等快速、便捷、灵活的特点,将其作为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学雷锋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开发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高质量的学雷锋新媒体资源库,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雷锋的需要。我们要注重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媒体素养,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媒体使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以提升和巩固青少年学雷锋活动开展的实效。■
参考文献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PYD;问题学生;语文教师;教育;情绪;心理健康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
PYD,全称为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中文是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它整合了积极心理学、品格教育、情感教育等多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如主观幸福感、美德等的研究,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消极因素如病理心理等的探讨。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地情感体验,二是积极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1]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1998)认为,“传统的消极的心理学确实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实践也证明了我们不能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心理学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来谋取人类幸福”。[2]当我们把目标对准对象的时候,解决问题就会相对于简单些,根据一系列的研究,2004年的时候,勒纳等的学者总结PYD发展的有效经验提出了5个C目标,当有效地实行5个C的目标并完善了PYD的评价体系,就会进一步推动PYD的发展。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表现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增强,青少年心理变化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当然影响青少年心理变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外在社会的压力,家庭等因素都列在原因之内。帕金斯曾形象地把家庭比作“制造人格的工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期形成的。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吧![3]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会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可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要进入学校培养阶段,这时候孩子性格等塑造大部分时间来自于学校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的环境,教学体制以及教师和同学都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最为广泛流行的一个词应该是“抑郁”,走在校园中,感受身边的同学很多人都像有心事,张口闭口都是我心情不好,我孤独,我抑郁。抑郁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罩住本该充满激情的心灵。这样的青少年,其生活消极、暗淡,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往往还特别的敏感,怀疑身边的同学,对身边人的一举一动非常的在意。我身边就发生过类似的例子:
有一天我的课堂上,下课前两分钟,一个男孩在下面躁动不安,我问其原因,他说:“下课吧,我要去厕所”。我批准他可以去,可是我的课还没结束,此时班级其他学生跟着我一起继续看题,这时这位同学突然间摔了书本,推门出去,我当时很紧张。
后来得知他经常这样子,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引起同学的注意。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且以前家里有过暴力行为,所以孩子现在的性格有缺失。我还了解到这两个班级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多,很多学生都是问题学生,所以对于他们的管教方式一定要精心,否则就会踩到雷区,我想大家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会很痛心,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这些教育者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PYD对我语文教师工作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重在预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与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或者对于即将要成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来说,扛起这个改善问题学生心理的任务是责无旁贷的。从PYD的理论中我们知道我们要从积极地角度评价青少年的发展,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比预防青少年危险性活动的做法更加的有效。
一个语文老师在讲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讲文本的工具性,更要讲出文本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语文课程应达到的标准。课堂上,语文老师应该多用实际例子分析课文,对于学生的回答问题要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可以把一些错误情绪的表现以例子的形式穿插在文本讲解中,并请同学进行点评其合理性,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教师可以给予引导,让学生把所学到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身上,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师是最容易走进学生心里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也会最大。
都说语文教师是一个多面体,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还要育人,要让学生在智能发展的同时,德育也有很好的发展,一个人可以知识贫乏但不能道德丧失,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贯穿着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些学生可能是在学习上不如其他同学,但是不能完全把这些孩子否定为差生,所以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不让学生因为差生的标签而产生自卑等心理。我们不要轻易地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而是应该多多鼓励他们,使之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近年来,PYD思潮在中国逐渐得到重视,我国一直在强调发挥社区的积极教育作用,但落实到实践中往往有名无实。引进国外已有成熟的PYD课程,对促进青少年与社区的互动等具有重大启示。我国当下青少年发展理论仍在走分化的道路,针对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咨询、品格教育等理论还是较少,同时因为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承认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问题。各科目单独研究是独立的,但是不同学科的专家能跨越理论之间的分歧,形成整体的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框架就是综合的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体系的建立不是一瞬间能完成的,这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PYD思潮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因病下药,而是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意识,当然这仅仅靠学校的教师来完成是很困难的,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让学生有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刘香东.美国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刍议.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97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 自理;青少年
青春期是人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健康促进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在健康促进中自理是一个关键因素[1]。自理即自我照顾,人不是通过本能而是通过学习来达到自理的。人所具有的参与自我照顾、完成自理行动的能力称为自理力。研究表明,人的自理行为和自理力正性相关,个体通过自理行为解决其自理需求,从而达到自理。Orem在1956年首次提到自理理论,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尤其是在慢性病适应现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上的研究和应用很少。
1 Orem理论的内容
Orem理论由三部分构成:自理理论、自理缺陷理论和护理系统理论。自理理论解释了什么是自理以及人有哪些自理需求;自理缺陷理论阐述了什么时候需要护理;护理系统理论在于表明如何通过护理系统及通过什么样的护理系统帮助个体满足其治疗性的自理需求。
自理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满足人的需要而采取的行动,人们在采取行动满足其需求时要针对个体当前正面临的自理需求,Orem将这些需求定义为“治疗性的自理需求”,是指在某一阶段个体自理需求的总和。青少年的治疗性自理需求主要在于一般的和发展的自理需求。
完成自我照顾、自理行为,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的能力称为“自理力”。自理力是一个趋于成熟或已成熟的人的一种综合能力。如果人的自理力不能满足其治疗性的自理需求时,就出现了自理缺陷,需要选择一定的护理系统帮助自理缺陷者解决治疗性自理需求、提高自理能力。Orem还提出人的自理力、治疗性自理需求和护理系统会受到基本条件因素的影响。
2 青少年的自理及干预
2.1 青少年自理现状及问题 国外对于青少年的自理需求、自理力、自理行为及相关因素有些研究,但对青少年自理的各个方面还缺乏系统的、充分的、深入的论述,国内很少直接关注青少年的自理情况,多集中在行为和心理问题方面。根据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普遍存在。
2.1.1 青少年的自理力和自理行为 青少年已经具有较高的自理能力,国外研究者报告的青少年自理力得分在67.3~76.8分之间[1]。Orem认为青少年的自理力和自理行为之间存在正性相关,即自理力的发展可增强自理行为,这在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Slusher的调查中肯定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但还显示出自理行为的得分低于自理力的得分,Slusher使用DSCAI-90和DSCPI-90测得青少年的自理力和自理行为得分分别是70.7分和60.7分[1],其研究除了表明青少年已经具备较高的自理力,自理行为可以解决自理外,还说明青少年的自理行为不仅受到自身自理力的影响,还会受到基本条件因素的影响,Slusher提出青春期少年的叛逆个性对自理行为有消极影响。
2.1.2 影响青少年自理的基本条件因素 基本条件因素是反映人们生活状况特征的一些因素,主要包括十个方面: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阶段、健康状况、社会文化背景、卫生保健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家庭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和可得到的资源。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其行为、心理会受到周围各种基本条件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要相关因素有生理成熟度、与父母的冲突、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校及社区因素。生理成熟度高者有较强的自尊心,但也有可能更易介入违规活动;权威性父母对子女温暖而坚定,青少年表现出高水平的能力和心理社会成熟度,而独裁的父母导致青少年悲观、冷淡和独裁;同伴的影响既有正性的,又有负性的;亲子关系影响到青少年与同伴的相互作用,来自于温暖、支持家庭的青少年具有较高的社会能力,并有较多的正性同伴关系,权威性父母能够减少同伴影响的负性效应[2]。
转贴于
另外,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对其自理也有重要影响。Mitchell发现个人期望与自理力之间有正性相关性[3],而基本条件因素与自理力的关系不突出,仅有健康状况的感知与自理力有相关性,后者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提示在青春期,主观因素、精神成长与自理力有重要关系,不容忽视;同时对于青少年的自理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
2.1.3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青少年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对自身、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行为。分为四类:烟酒、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与滥用;不安全性行为、青少年怀孕和青少年做父母;学业低成就、学业失败和辍学;违规、犯罪和暴力。Lerner等[4]在20世纪90年代末调查结果显示,美国10~17岁约2800万的青少年中,约有50%至少有过两类或多类问题行为,有10%出现过全部四类危险行为。
我国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虽比美国的比例小得多,但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调查显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发生率在15%~30%之间[5]。在魏克芹[6]对348名中职学生问题行为调查中发现,有18.6%学生曾经受到身体伤害,有7.2%学生计划过自杀,有41.7%学生尝试过吸烟,有8.7%学生经常吸烟,有42.9%学生尝试过饮酒,有22.5%学生经常饮酒,有2.1%学生曾无意怀孕。周凯[7]采用SCL-90对北京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出现轻度以上症状的学生占17.8%,出现中度以上症状的学生占3.2%,出现率最高的是强迫症状,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说明青少年冲动、情绪不稳定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消极等问题比较突出。
2.2 干预和预防措施 青少年的健康正常成长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一个主要问题。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为青少年制定自理促进计划可以采用辅助-教育系统,给予自理知识:健康知识的教育、技能训练(如:人际交往技能)、行为心理干预、如何控制自我、如何提高自主性、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等。通过增强自理力或自理行为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自理。同时还要考虑到青少年生长发育中独特的生理、心理阶段以及文化、生活事件的影响设计其自理活动[3]。干预与预防中最可利用的是青少年自身的资源,即促使他们正常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如自尊、期望、价值观,怎样才算“做得好”的知识、技能和动机,以及权威性父母和社会支持性的同伴群体等,另外还要增强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 Slusher IL.Self-care agency and self-care practice of adolescents.Issues Compr Pediatr Nurs,1999,22(1):49-58.
2 马惠霞,张建新,郭念锋.青少年危险行为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104-105.
3 Mitchell JC.Life change events,hopes,and self-care angecy in inner-city adolescents.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2001,14(1):18-30.
4 Lerner RM,Galambos NL.Adolescent developmen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programs,and policies.I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423-446.
5 叶广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启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2):68-69.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辍学女生学的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