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黄堂的满医药膳平糖疗法好吗?


正文
琳琳V管理员
/2020-05-20 11:24
/ 阅读
  正黄堂-古城老字号 满医第一堂
  正黄堂建立于光绪年间,百姓外号“三剂冯”的冯尧春为使满族宫廷秘方秘术救治于更多百姓创立了【正黄堂】,为掩人耳目,他将从族弟御医手中得到的大量满医宫廷秘方秘术悄悄融入了兽医李氏好友收藏的兽医古书当中。后来,其族弟御医在宫中遭人排挤暗算,被下令家族世代不能行医,不得不烧毁原方并停办正黄堂。为确保当时写在兽医古书中的秘方秘术不再有闪失,特意将书带到上海翻印出版,只为后代子孙见书就能读出其中奥秘,创造了“精心保传承,人畜共医典”的创举,后隐匿民间。其子一心利用传承下来的满医秘方秘术治病救人,但无奈受制于“世代不能行医”,后在民间“只献方,不行医”,通过为各地名医献方,吸取他人所长,也让这些满医秘方秘术更加完善。百姓外号“神方冯”。其孙子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保护先人留下的秘方秘术,另一方面传承父亲“只献方,不行医”的原则,解救病人疾苦。通过临床实践和容纳了民间奇方医术之后,变得更加精炼,本想继续光大和发扬正黄堂,不料文革爆发。冯家第四代人继续收集各类满族医药文化资料,苦心专研,收集整理大量宫廷奇方、民间奇草验方、杂症手记和祖传秘方。为了更好地保守冯家和李家人畜共医典这个秘密,将宫廷满医这些秘方秘术传下去,冯李两家正式联姻。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提倡和鼓励中医以及少数民族医学振兴。冯家人整理先辈留下的珍贵满医方,决心继承冯氏先辈几代人心血和希望,最后将正黄堂重新挂牌迎诊。
* 中华中医药健康产学研联盟成员单位
  *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在单位
  * 北京大学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
  * 北京正黄堂满族医药研究院实习单位
  * 满族文化展示单位
  * 故宫历史文化研究室成员所在单位
  * 满族膏方煎煮专利技术实施单位
  ◎ 正黄堂是唯一 一个“只传秘方不亲诊病”的百年品牌!
  ◎ 正黄堂是唯一 一个“按时辰施灸”的特色满医祖传疗法!
  ◎ 正黄堂是唯一 一个“冰灸开穴药物治病”的满族医疗机构!
  ◎ 正黄堂是唯一 一个荣获“满族宫廷膏方煎煮专利技术”的堂口!
  ◎ 正黄堂是唯一 一个传承“满族古法诊治疑难杂症”的医药世家!
  ◎ 正黄堂是唯一 一个实现“人畜共医典”的传承奇迹!
  ◎ 正黄堂是唯一 一个全面展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
  资质荣誉展示:
有人“病从口入”,有人“吃出健康”,有人顿顿吃肉不长肉,有人喝杯凉水都长膘,为啥呢?都是脾胃的问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赵小青,人称赵博士,他和他的团队人人都是调理脾胃的一把好手,从人体的整体体质,到一顿饭的宜口忌口,想要吃得开心,吃得健康,关注“赵博说脾胃”,就对了!一位更年期患者,到中医院脾胃病门诊,自述总是一大早的就闹肚子去上厕所,影响睡眠,平时容易腰酸腿软、怕冷、起夜多次。医生为她把脉详细询问后,原来这位患者所患是“五更泻”。1什么是五更泻?五更泻又名鸡鸣泄,肾泄。旧时将凌晨3:00 - 5:00之间称为五更,五更泻的症状有凌晨腹泻、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此病主要由于脾肾阳虚所致,此症多见于由炎夏转入秋凉时期,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中老年人,这病往往积年累月,会给病人带来诸多烦恼。2如何调养?未病防病,已病防变。这种病,与肾和脾相关。肾为先天之本,元阳之根,脾为后天之本,可充养先天,病伤较深,与之前的体质或调养不当有关,比如长期受寒、饮冷、生育等相关。首先,要注意保暖。尤其天气早晚温差较大时,症状相对加重明显,要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其次,饮食适当。日常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主,不要吃生冷、不洁的食物,每天三餐都要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以七八分饱为宜。最后,加强锻炼。可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此外,中医院医生还推荐几款药膳和疗法。推荐药膳01炒米芡实山药粥取大米、芡实、山药各30克,小火炒黄,加干姜10克,水适量煮粥,症状明显则每日一次,本方简单,适用于各种程度的五更泄。02莲子芡实山药粉莲子、芡实、山药各500克,打粉,每日早晨取50-100克,加红糖调味成糊状,当早餐服用,适用于畏寒症状不甚,而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03四神涩肠瘦肉汤熟附子10克、炮姜10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10克,以纱布包裹系紧,先煎半小时,其后放入瘦肉碎块150克,煮至肉熟,调味食肉饮汤,可治阳虚畏寒明显五更泄。04羊肉肉桂汤将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羊肉中,炖熟之后,吃肉喝汤,可以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腹泻,消气胀的作用。中医外治法对于五更泄,中医外治主要有针灸/艾熏、穴位贴敷、刮痧、药物外敷等法。1、针刺包括毫针、腹针、温针灸,针刺疗法建议由专业医生操作。穴位:天枢、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大肠腧、肺腧、脾腧、肾腧,比如腹痛是可以揉按合谷、足三里、天枢。操作:每穴5-8分钟,每次4-6穴。2、艾灸可用温和灸、艾灸盒灸、艾艾贴。穴位:中脘神阙、关元、天枢、大横、背腧穴。操作:躯体前后穴位交替,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尤其神阙和关元为重点穴。3、刮痧疗法穴位:双侧肺经、心经、脾腧、大肠腧。操作:1-2周1次,前后交替,以潮红为度,不强求出痧。4、穴位敷贴穴位:足底涌泉穴或神阙(肚脐)肉桂末敷贴。操作:肉桂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作用。夜晚睡前清洁双侧足底涌泉穴或神阙穴(肚脐),以肉桂颗粒或肉桂粉1克调成糊状(如敷贴涌泉穴,则每侧1克),用医用敷贴或麝香膏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5-10次为一疗程,注意有无皮肤破损或过敏,如有暂停。5、吴茱萸热庵包吴茱萸治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方法:吴茱萸250克,粗盐250克,共纳入布袋,置入微波炉中中火加热3分钟,外敷脐腹,待温热之感下降,可再次加热外敷,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5-10天一疗程。专科简介医生名片赵小青副主任医师擅长: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及疑难杂症,消化内镜的诊治。出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一下午名医诊室高钦颖教授擅长: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肝胆病等内科疑难杂症。出诊:周五、日上午;周二上午名医诊室李春涛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出诊:周三上午,周五下午,周六全天陈慕豪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出诊:周四下午,周五全天林勇主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出诊:周一全天,周四上午张剑锋主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出诊:周三下午陈娜主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出诊:周二下午肖嘉欣住院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陈瑞雪博士后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中医基础与应用的研究。咨询电话:0756-3325725来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公众号执行编辑:宋梦西审核校对:庄映格责任编辑:宋莉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正大膳食源是真的假的降血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