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产生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不是先后顺序,而是两者的比例,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高时细胞以分化为主,比例小时以细胞分裂为主。1、细胞分裂素高,生长素低,愈伤组织只长茎和叶,没有根。2、低细胞分裂素,高生长素,愈伤组织只生长根,不生长茎和叶。3、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均为中等,愈伤组织根长、叶长。4、细胞分裂素中等,生长素少,愈伤组织未分化。扩展资料: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预防措施:1、细胞分裂素流动性差,单独叶面喷洒效果差,必须与其他生长抑制剂混合。2、作为绿叶保存,单独使用有效,但与赤霉素混合使用效果更好。3、微独特的营养配方不仅包含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褐藻胶,壳单元,胶体蛋白质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还含有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氧,磷、钾、更丰富的有机物质,还含有铁、锰、锌、钙、镁、硫、硼、铜、钼等微量元素和有机硅的强烈盐5克,三个伙伴心甘情愿地让庄稼长得飞快。4、作为新鲜的绿叶,它单独使用时有效,但与赤霉素混合更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细胞分裂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长素');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push({
id: "u6048503",
container: s
});
})();
回答
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有用的突变体B.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的幼芽细胞不具有细胞全能性C.利用茎尖、花粉进行组织培养可分别获得脱毒苗和单倍体植株D.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植株(新植体).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快繁技术、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植物激素的使用:激素使用情况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解答 解:A、愈伤组织细胞处于分生状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再进行人工选择,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A正确;B、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的幼芽细胞仍具有该生物的全部遗传物质,因此仍具有细胞全能性,B错误;C、利用茎尖、花粉进行组织培养可分别获得脱毒苗和单倍体植株,C正确;D、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如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条件及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function(){
$(".klhoverbg,.klhoverbt").remove();
});
$(".klbox").click(function(){window.open($(this).attr("data-href"))});
});
var subject='gzsw';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组织液D.组织液、消化道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面的方法可用来测定田间棉花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①夏季晴天,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叶片(叶片左右对称)20片,挂小纸牌编号.②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叶柄一圈,将叶柄的筛管细胞杀死,并采取措施尽量保持叶片的自然生长角度.③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4小时后,再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半片叶,也依次夹于湿润的纱布中.④返回实验室后将各同号叶片的两半对应叠在一起,在无粗叶脉处用刀片沿边切下一定面积的两个叶块,分别置于两个称量皿中,80℃~90℃下烘干5小时,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数据、进行比较.(1)叶片从黑暗中移到光照条件下,短时间内NADP+的含量下降(填“上升”或“下降”),NADP+的中文简称是氧化型辅酶Ⅰ,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上升(填“上升”或“下降”).(2)若该实验在干旱的环境中进行,光合速率下降.这是因为水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介质.另外,一段时间后,叶片会发黄,是因为叶绿体色素被破坏.(3)用三氯乙烯杀死叶柄筛管细胞的目的是阻止实验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输出.(4)在该实验中,特定时间段内的总光合产量=照光的叶片干重总量-黑暗中的叶片干重总量-4小时中黑暗或照光中叶片的呼吸量.(5)下列操作能够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BCD.A.实验的对象不是一张叶片而是20张叶片B.采用同一叶片对称的两部分进行对照比较的方法C.先后两次剪下的叶片同样保存在湿润的纱布中D.用于烘干和称重的各叶片两半的部位及面积相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动物细胞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中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C.细胞外液中的Na+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依据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C.根据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甲乙可在基因工程中充当受体细胞,丙经改造后可做基因的载体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内$\frac{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B.人体细胞内$\frac{O{\;}_{2}}{C{O}_{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C.细胞中$\frac{RNA}{核DNA}$的比值,代谢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低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frac{ATP}{ADP}$的比值,有光照时比暂停光照后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研究者对黑藻的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图1是根据相关实验绘制的曲线,图2为黑藻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黑藻是有(有/无)核膜的细胞生物.科研小组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以灯为光源,通过移动灯,改变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观测黑藻放出气泡的情况,结果如图1中曲线x所示.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用单位时间内氧气(气泡)的释放量作为光合速率的检测指标.(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y和曲线z.D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3)当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由45cm逐渐改变为90cm的过程中,图2中反应Ⅱ中的两个化学反应过程变慢的先后顺序是先C3还原,后CO2的固定,因此导致A点的C3含量小于(大于/小于/等于)B点.(4)研究者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图2)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由①转移至②的物质主要包括ATP和[H].(5)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l<t2<t3<t4<t5)的光照,探明14CO2去向,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光照时间0t1t2t3t4t5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无①①②①②③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⑥注:表中①~⑥依次表示3-磷酸甘油酸、l,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己糖、C5化合物、淀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若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的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D.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检查尿液中有无葡萄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之一.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是(  )A.酒精B.双缩脲试剂C.斐林试剂D.龙胆紫染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长素的产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