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麟是什么职业

2023-06-21 06:49
来源:
尔梦说历史
说到池州,你可能不知道它在哪里?但是有一首诗你一定听过,那就是杜牧的《清明》:“请问,饭馆在哪儿?牧童指着杏花村。据考证,这个杏花村在今天的安徽池州。”低调的池州是杜牧任都督的古城。
如果一天路过安徽池州,只有半天停留时间,推荐大家去Trump,距离池州站不到5公里。齐山并不奇怪,既没有奇峰秀谷,也没有高山流水长河,只是应了那句名言“山不在高,不朽,不朽”。千百年来,齐山成了网红报名的地方。
就像今天的人开车几百公里去烧烤,开几千公里去拍网红一样,老人们也很擅长,但他们更喜欢用的是用过去来纪念今天,标志在古代名人赋诗书信的地方,终于,嗯,自己来一曲。
齐山的名气来自杜牧,他在唐武宗会昌年间担任过池州刺史。他以一首诗《九日齐山登高》开启了齐山的千年诗歌之旅。上翠微。世间难得一笑,头顶必栽菊花。但醉酒以偿祭款,不必游洛回。一年到头如此而已,何必牛山一个人穿着衣服?
杜牧作诗后,齐山名声大噪。从此,历代名人慕名而来,歌星相继而来,王安石、朱熹、司马光、包拯、陆游、汤显祖等。征战多年,在兵马之间翻过这座山,立马写下了《池州翠微亭》的杰作。
齐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池州市。面积约1.6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仅86.5米。有10多座高低大小相近的山峰,故名齐山。
齐山摩崖石刻在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国家保护中有很多水货,但是齐山摩崖石刻没有,前两批我觉得。它应该是。
齐山有五个主要的绝壁,分别是苍玉峡、小九华、吉银岩、花盖洞和左室洞。现存100多处,由200多处田野单体铭文组成。
齐山说不大,但也不小。五大摩崖石刻要全部找到并不容易。最容易错过的是入口右侧池州动物园旁边的苍峪峡。
苍峪峡名为峡,实为石缝。整个齐山山是当地罕见的喀斯特地貌,怪石嶙峋,沟壑纵横。自唐代以来,文人墨客在此写下了跨越千古的诗文。千年。
苍峪峡确实很窄,胖子很难挤进去。相传元代至元年间,峡内曾出现佛如来和天女普门,后人将其刻在石壁上。还有一幅龙戏峡珠图,是元代皖南宗教文化的新史料。
小九华是齐山的又一新摩崖石刻。池州市太低调了。大多数人不知道池州在哪里。最大的名片大概就是九华山了。
小九华当然不能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相提并论,但在小范围内,也有峡谷、奇石、沟壑融为一体,也算是与九华山相近。
吉银岩是齐山石雕的精髓。这里石壁如屏风,石刻十余处。碑刻主要集中在宋代至明代。
上面两张图,一张记录了北宋大臣毛建拜访齐山,另一张记录了明朝齐山拜访时的王阳明。同时,他也教老师。历代名人文人来此不能看山,只能看先人的碑刻。
鸡隐岩是齐山摩崖石刻的精华,包拯题词“齐山”是鸡隐岩摩崖石刻的精华。这两个大字宽112厘米,高178厘米。都是包拯写的。为明正德年间池州知府何绍政重刻。
在齐山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题为“四明冯书记”的题词。冯书记是万历朝和明朝的监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池州知府,闲暇时常来拜见齐山。溥仪还留下了许多题词。
花盖洞也是齐山摩崖石刻的精华之一。洞口上方的“洞天甲处”四字为明万历池州知府题字,左上方的“华营盖日”为川军名,为王牌时期。中华民国。抗日将领21军146师师长提问。
花盖洞是一个天然的小型洞穴。洞内有许多宋代石刻。“花盖洞”三个大字也是前面介绍过的池州太守冯书记的题词。
除了满山的石刻,齐山的喀斯特地貌也十分奇特。山上的石头记录着地质变化的痕迹,显示着大自然的力量。
“山不高,有仙有名”。齐山完美诠释了这八个字。齐山虽然在今天鲜为人知,但历史上却以“江南名山之胜”着称。.自唐朝以来,齐山吸引了无数名人政要报名,从唐朝的李白、杜牧,到宋朝的司马光、王安石、陆游、包拯、朱熹、岳飞、王守仁在明代。、清代冯书记、赵国麟等,他们在这里留下了200多件石刻。令人遗憾的是,在1960年代和70年代,县公路站采石场、建筑公司采石场、梨山公社采石场,以及该队经营的11家石灰厂先后向齐山投掷石块,这是齐山的摩崖石刻损毁严重。齐山被炸下山前,编年史记载了32个洞:“十六个大洞,十六个小洞”。许多大洞和小洞是在岩石被炸开时保存下来的。不超过十六个,一千多年留存下来的200多处崖壁,只有100多处,有据可查的就有60多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6-08 09:24
来源:
中国山东网
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和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6月7日讯(记者 孙忆宁 通讯员 李雪 李伟)6月6日,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院长Stephen Varty(斯蒂芬·瓦蒂)、副院长Damien Van Eyk、副院长Conor Mullan和中国区合作项目经理Molly Liu女士一行四人访问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崔耕虎,党委委员、副院长董少宏会见了客人,双方商讨了合作办学项目,并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
斯蒂芬·瓦蒂一行在学院领导陪同下实地参观考察了学院玉雕中心、泰山书院等文化类场所,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尤其是对泰山玉雕和中国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玉雕博物馆,他们欣赏了“荷叶”、“玉蟾”等作品,并表示这些作品雕刻的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作品蕴含的深层文化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在泰山书院,旅游系学生赵晓冉向斯蒂芬·瓦蒂介绍了泰山五贤孙复、石介、胡瑗、宋焘、赵国麟治学精神和教学理念,重点讲述了胡瑗先生在书院讲学期间“投书涧”典故,他每逢收到家书,为了不影响治学,只要看到有“平安”两字便不再细读,随即将家书丢在旁边的溪水涧中。
随后,崔耕虎现场进行书法展示,挥笔写下了“博学多识”,来赞扬斯蒂芬·瓦蒂,并与斯蒂芬·瓦蒂共同写下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启思蒙学院友谊长存”。斯蒂芬·瓦蒂表示,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方式,更是一门艺术。回国后,他将考虑在启思蒙学院开设一门中国书法选修课,让澳洲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据悉,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十年来,两校共同举办2个合作办学项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师资团队,共同开展授课,累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近千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r是什么职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