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室内典型的室内空间三要素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住宅空间设计篇1
关键词:住宅;空间设计;策略
住宅空间设计就是对建筑物内部的空间进行设计,自古以来,室内设计从属于建筑设计,再加上人们对住宅设计也看的简单,因此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随着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住宅空间设计一下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室内环境的舒适。现在传统的住宅空间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住户的需求,健康、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才是当今住户追求的生活潮流,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深化空间设计,赋予住宅空间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其实,正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住宅空间设计策略的变革,以前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时往往都是依靠图纸,设计师将脑海里的空间数据和模型转换在图纸上,之后再根据图纸进行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技术在住宅空间设计的应用中也越来广泛,以前在空间设计中遇到的瓶颈将会得到解决,住宅设计的质量也会大幅度的提高。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住宅空间设计策略,并就其现状展开深入探讨。
1住宅空间设计的一般策略
(1)以平面设计为基础,完善功能布局。住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说起设计,任何一种设计最初都离不开平面图。住宅设计也一样,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设计前,需要准确了解住宅的相关数据,再将数据进行整合,绘制出一定比例的平面图。平面图绘制出以后,设计师要与住户进行沟通,明确各个空间的用途。之后,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各个空间的分割方式,在进行空间分割时,设计师除需要满足客户对住宅设计的要求外,还应考虑设计的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是一味的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忽略安全要素,那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此外,设计师还要利用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考虑各种家具、电子设备及储藏器具的摆放,只有将这些住宅必需品进行合理的摆放,才能使整个住宅体现出一种和谐美。总之在进行平面设计时,除了考虑住宅的自身条件外,还要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结合。(2)平、立、剖相互结合,实现三维立体设计。当今计算机技术如此发达,住宅空间设计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内,电脑会自动生成最理想的住宅空间设计模型并且呈现出立体效果,设计师根据模型便可了解住宅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细节,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调整,一旦数据发生变化,电脑便会重新生成设计效果,这些所有的变化计算机技术都能够呈现出直观的立体反映,这样设计师就能够在可视的情况下与住户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设计策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对住宅的空间设计进行效果展示与相关测试,从而提高整个设计的质量与精度,这样在设计过程中也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并且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用户可以直接参与设计,提高了整个住宅空间设计的透明度。(3)住宅空间设计需体现时代气息。住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安居的地方,住宅设计的本质是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为人们的栖居创造物质环境,因此,住宅的空间设计必须体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设计的灵魂,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在他所设计的住宅空间中体现对人的基本关爱和尊重,通过设计来改善、提高住户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从而让住户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此外,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环保政策,各行各业应都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范行业准则,为建设环保型社会做贡献,住宅空间设计也不外。住宅空间设计看起来好像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实则不然,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必然要对住宅的陈设装饰和设备安装进行设计,为了体现绿色生态设计,设计师在进行时应综合运用设计合理的原则,尽量使用绿色的建筑材料,将各种材料进行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住宅空间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住宅空间的功能分区。设计师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时必须明确住宅应具备的六大功能,并且应正确处理好各个功能区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住宅体现出一种舒适性和合理性,才能满足住户对住宅的基本需求。一般来说,一个住宅有公、私两大区域,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明确这些分区的使用功能,使之合理但又不相互打扰。以客厅的设计为例,客厅是公共区域,也是住宅的核心区域,它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的整体效果,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客厅的空间效率,通过流线设计合理分割空间,为住户提供人性化的房型设计。(2)考虑住户的职业特点和兴趣爱好。住宅是指专供居住的房屋,住宅属于一个人的私人空间,住户往往喜欢在自己的住宅中休息、娱乐,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咨询业主,了解业主的基本情况,比如家庭人口构成、职业特点、业余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符合业主生活方式的空间设计效果,满足业主的需求,业主才能在自己的私人空间中享受生活。比如业主喜欢简约的室内风格,设计师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装饰材料的颜色、样式是否符合业主的需求,住宅的整体风格是否大方、简约,由此可见,设计师与业主的交流沟通十分重要,这也是人文关怀的充分体现。
3小结
住宅是人类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人类的生活和住宅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住宅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私密空间,而人类生活的不断进步也为住宅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换句话说,高素质的生活来自于高质量的住宅。近年来,由于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的空间设计也从“量变”达到了“质变”,人们对住宅的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加关心,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住宅空间设计才会兴起,并且发展态势极其迅速。总之,住宅空间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体现人性化的设计,为住户创造一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作者:韩挺楷 单位:湖北中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子若.城市住宅空间设计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住宅空间设计篇2
关键词:住宅;空间;组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
一、新时期住宅空间组合设计原则分析
第一,合理的功能分区原则,住宅内部的空间使用功能与要求都各不相同,有私密性的也有公共性的,有静的也有动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它的功能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各功能分区的要求得到满足,做到动静分区,公私分离,这也是决定住宅使用功能是否良好的主要条件[1]。在进行功能分区之前,还要对室内的流线进行核理,把交通面积进行集中,使单纯的交通得到改善,综合利用交通面积,把室内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上去。
第二,对空间进行灵活的组合原则,这项原则要结合不同住户及不同时间的使用要求进行灵活的分隔与重组。[2]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把某一些功能合并进去,不对其进行明确的限定。例如把起居室与餐厅合并在一起,把厨房做成开敞式的形式,使室内的空间流动不会闭塞,与此同时,也可以使套型结合功能的改变百使空间形态改变,其适应性与灵活性是非常强的。
第三,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原则,舒适性这一概念具有综合性,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要结合地区的气候条件,朝向要争取较好的,能够获取较多日照并且具有非常好的通风环境,把自然对流通风利用起来,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起居室要争取南向,可提高舒适程度。客厅及户外要有过渡,主卧在设计时要离入户门远一些,卧室与客厅间要有一个过渡的空间,可以避免卧室直接向客厅开门。卫生间与卧室的距离要近,窗台要设的高一点,保证有效的私密性。厨房的位置要与户门接近,这样对于物品以及垃圾的出入是非常方便的。
第四,设计经济性的原则,合理分配面积要对不同功能进行划分,例如大套型与小套型的卧室以及卫生间除了数量不一样,每一个卧室以及卫生间的功能要求基本是一样的,面积的需要也很相近,居室、厨房以及餐厅具有相同的功能,大套型与小套型相比,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
二、住宅空间类型分析
首先,公共活动的空间,主要是全家休息、娱乐、团聚以及户外活动的区域,除此之外,还有对客人的接待,对外进行的一些社交活动的场所,是一个核心的空间。它不但可以让家庭成员享受天伦之乐,还可以与亲朋好友加深情感。结合家庭结构以及活动特点的不同,公共活动的空间划分为起居室、出门厅、游戏室、餐厅以及家庭影院等空间。
其次,私密性的空间,是为家庭成员进行私密性的行为而设的空间,如卫生间、卧室、衣物贮藏以及浴室等,都具有非常强的私密性,这样的空间在设置时要对家庭成员的个体需要充分考虑,让他们与其他的家庭成员不但可以进行亲密还能保持一定的距离。私密性的空间不能只针对大部分人的共同生理特点与心理趋向考虑,要结合居住者个体的年龄、性别以及性格爱好等因素而定,所以,它把空间使用者的个性充分的体现了出来。一个完备的秘密性的空间具有很高的休闲性、安全性以及创造性。
最后,家庭服务的空间,主要是为了准备膳食、衣物、餐具、环境清洁以及设备的修理等一些家务活动而设的空间,在进行设计时要对它的功能性重视起来。例如空间的大能是否能满足设备的大小及人使用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使用现代科技产品,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并消除疲劳,让人在家务活动中也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三、住宅空间组合设计分析
第一,空间体量,人心理接受的感觉是住宅空间舒适度的重要标尺,空间太大会让人没有家庭的温暖感觉,没有家庭有的一种生活氛围,甚至还会让人有一种冷漠的感觉。[2]如今,因为住宅市场的大力炒作以及人们盲目攀比的心理,导致许多设计太不理性,厅的面积扩大到六七十平米,卫生间扩大到十八至二十平米,这并不是正常人能接受的。所以,空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可以对我们的精神活动带来控制,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第二,空间尺度,尺度问题主要考虑空间高度上的两个高度,一个是绝对高度,一个是相对高度。在住宅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层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很多地区的住宅设计层高通常为二点八米。[5]空间的高度会严重影响精神感受,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绝对高度是以人为尺度,太低的话会让人感觉压抑,太高的话会让人感觉不到亲切,二是相对高度就是空间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相对高度太小,顶盖与地面的引力感就会越强。在某一个生活小区的住宅设计中,结合地域特点以及气候环境,层高取三米合适还是二点八米合适呢?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工程师们在对当地的气候进行调查并了解后达到了一致意见。大家都觉得使用三米的层高是比较合适的,不但可以满足空间的使用要求,相对来讲也是比较经济的。相对高度不能只看尺寸,要与实际的平面面积联系起来,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会体会到,在绝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面积越大空间就显得越低,但是,如果面积与高度保持较为合适的比例,就要以把相互吸引的关系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创造一种适宜亲和的感觉。
第三,空间的比例与形状,形状不同的空间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空间形状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把使用的要求与精神感受结合起来,要考虑不但适用,并且还能给人带来艺术氛围的精神感受。对普通的建筑空间而言,形状也就是指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比例关系。形状体量不同组成的建筑体形,在长宽高中是存在很大差异性的,在进行设计中,先要对建筑物整体的比例关系处理好,也就是先从组合着手,把各个基本体量的长宽高间的比例关系推敲出来。
第四,空间围与透关系处理,在建筑空间中,围与透是互相支撑的,只围不透的空间给人一种闭塞的感觉,只透不围的空间虽然很开敞,但是,会让人感觉如置身室外一样,不符合建筑的本意。因此,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把围与透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住宅设计的居室以及客厅、餐厅要向环境好的一面,而且还要透。尤其是与室外风景优美的一面要对着,这样不但开敞而且通透,也才能把大自然引到室内,而卫生间与厨房等房间的朝向可能不会太好,并且还要尽量做到围。
第五,建筑造型与空间的关系,建筑的外部效果是通过内部空间来反映的,内部是怎样的空间,就会反映出外部的体形。同时,外部体形也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内部的空间包含了形式以及组合的情况,并且还要与其功能的规定性相符合。因此,建筑体形不但反映了内部的空间,并且,也把建筑功能的特点间接的反映了出来。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总结,住宅空间组合最起码要满足生活行为需要的空间,要与家庭行为的需求相结合才能对宽敞程度进行确定。对生活区域进行功能区的细化,把公共与私密的空间进行分离,可以对现在住房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通过对住宅空间组合设计的具体分析,让我们对住宅的选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住宅空间的尺度以及空间比例与形状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这对于我们在住宅的选择中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同时,设计师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只要掌握好前期住宅空间组合设计的几项原则,并结合相应的类型特点,设计出的住宅空间的舒适度会更高。
参考文献:
[1]张绮曼等.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美颂雅庭装饰有限公司:现代简约风格.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6
[3]王新福.居住空间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住宅空间设计篇3
[关键词]收纳空间 艺术性 收纳设计
收纳空间即储藏物品的场所,其涵义相当广泛,大到储藏间、更衣室,小到放香皂的搁架。它既可以是独立的空间,又可以是完整大空间内的一部分。设计收纳空间,首要原则是保证大空间的完整性,不能因其划分变得支离破碎;其次是保证人的活动范围。日常生活动线影响到所有空间的使用性,最简单的是沿墙或梁制作、摆放家具,但难免生硬、呆板。所以在设计之前要先了解室内的平面布局,然后再针对相关收纳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一、收纳空间的重要性
储藏收纳空间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 但大多数家庭对储藏空间的规划不够充分、合理。我们四季的衣服、鞋帽、床品、睡衣、毛巾,餐具、茶具、酒具等用品,孩子的玩具,大人出差用的旅行箱、旅行袋、书籍、文件以及各类收藏品、艺术品, 不论大小贵贱, 每一样都应该有固定的安身之处, 都需要做好归纳计划。
二、住宅室内收纳空间设计方式
如何来设计?这是设计原则的问题。概括来说, 收纳空间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服从整体空间设计;满足功能要求; 艺术性、经济性的和谐统一。这三个原则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体现了收纳空间的设计理念、设计实践和表现形式。只有搞清楚三者的关系,并坚持这三个原则,才能设计出实用美观的储存空间。服从整体空间的设计,是由收纳空间的性质决定的。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掌握正确的顺序,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主要空间后次要空间的方式进行。首先完成整体规划布局,确定各空间分布规律,然后进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等主要空间的设计,最后再进行储存空间的设计。特别要注意合理地利用空间, 善于开发空间,特别是一些零碎空间,如室内楼梯的底部、拐角等。
满足功能要求,具体就是满足分类清晰、取用方便、便于长时间储存等要求。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按照所储存物品种类不同, 分为服装鞋帽、清洁用品、日用工具、食品、贵重物品等几大类; 再是按使用频率划分为高使用频率物品和低使用频率物品。依物品种类划分,便于确定储存空间与主要空间的关系; 依使用频率划分,可提高储存空间的使用效率。但这两种划分各有利弊, 因此实际应用中需两种方法结合,先划分物品类别, 后依照使用频率确定设计形式。
三、收纳空间的艺术性
艺术性, 也就是造型与装饰的形式美感。对于储存空间而言, 常见的装饰部位有: 储藏室、衣帽间的门和灯具,各种橱柜门、抽屉的拉手等。在设计手法上, 不外乎通过空间结构和线条变化,材料的质感与对比,色彩与灯光的烘托以及各种装饰性的构件和五金配件等来实现。设计时要注意风格与整体环境协调统一、造型简洁、功能明确、实用性强。
收纳同时具有展示的含义,家庭中的书籍、艺术品、旅行纪念品、有特殊含义的物品,都需要摆放在外面展示给大家看。如:中国古人用的博古架便是经典的设计,在错落有致的搁板上摆放着或高或低的艺术品,集中展示了艺术品,而且整洁有序。现代人为了配合室内装修风格多用展示柜摆放艺术品。展示柜有靠墙立式的,也有摆在房中作隔断用的。有的加上玻璃门保护艺术品;有的直接用玻璃或金属材料作层板,形成各式各样风格的展示架或展示柜;有的柜子设有内置射灯,配合艺术品创造出光影的艺术效果。
四、不同空间的收纳设计功能
(1)门口玄关:收纳空间首先就是进门处的玄关。虽然它的空间不大, 却是人们对家的第一印象。毕竟我们都希望一推开门, 迎接自己的是一室的整洁明亮。然而不少人在装修时往往忽略了玄关的设计, 从而造成进门时鞋、物无处安置的不便, 花一些时间优化布局, 便有一个崭新的玄关。
(2)客厅空间:客厅是招待客人的主要场所。大多数家庭客厅布置以电视为中心,围绕电视布置视听柜、背景墙、沙发座椅等,形成较程式化的格局。客厅的收纳规划以存放共用物品,方便家中成员取用为主要目的之外,还应考虑如何展现家庭风格。
(3)餐厨空间:厨房是收纳设计的又一个重点。东方人使用的烹调用具、盛装食物的器皿较西方人复杂且数量多得多,因此,为了妥善收纳这些用具, 厨房收纳柜的容量要充足。根据功能需要可分成上下两层, 如果空间小,上层尽量往上延伸, 可以多增加一些储藏空间。如果空间大,上柜的高度不妨下拉, 让顶端与天花板之间产生“留白”的效果,减少压迫感。厨房的厨具采用完全隐藏式设计, 可以让厨房更清爽。如采用高身柜从地板一直延伸至天花板, 可以将烤箱、微炉等电器一并收纳其中,避免了凌乱。(如图:餐厨空间收纳设计)
(4)卧室空间:卧室是居室空间里最需要私密和安宁的地方, 保持清爽整洁是卧室收纳设计的基本要求, 完整的收纳规划可以提供舒坦清爽的休息空间, 让所有的私人用品、衣物、书籍或贴身用品都整齐地收妥在卧室内。
(5)书房空间:书房是沉淀心灵的场所,善于规划收纳,使人赏心悦目。如户型够大,有一间完整书房,做成固定式的书柜来放置书籍较好。如无单独书房,与电视柜或房间衣柜组合都合适,书房可以根据尺寸定做壁柜、书架,增加造型感。
(6)卫浴空间:在浴室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收纳一直是个大问题,小空间的收纳做得好,就能井井有条,井然有序,反之,不仅破坏了原本迷你的空间,而且显得拥挤、杂乱不堪。
由此可见,通过对住宅室内收纳空间的合理设计,可实现完善空间利用、提升家居品质、重塑功能空间、改革生活方式、丰富视觉效果、形成良性互动和展示陈列艺术等目标,赋予住宅空间经济、舒适、实用、简洁、文化、情趣、方便、高效等多重内涵,从而提升居住品质。
参考文献
[1]游淑慧.收纳空间设计事件书.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住宅空间设计篇4
关键词: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
一?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原则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因此住宅小区的建设能够为解决住房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住宅入口空间作为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能够融入到小区以及城市空间中。在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要本着以下原则进行。
(一)满足居住区及城市规划要求
住宅建筑的入口空间作为小区和公共空间之间的过渡点,支撑着小区在城市中的存在的发展,因此入口空间的设计必须要满足小区以及城市的设计要求,并最大限度提升美观性与协调性。
(二)适应小区环境
在住宅建筑中,入口布局位置会受到总体环境布局影响,例如小区中主道路位置、组团布局、中心景观、历史文脉等,因此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要根据实际而定,没有一种空间组织模式是通用的。
(三)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在确定住宅建筑入口位置时,要对居民活动规律、行为特征、地域文化等给予充分考虑,并对居民心理进行客观分析,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住宅入口朝向的差别,由于地域特征,北方建筑的日照对于住宅建筑来讲比较重要,因此一般多将入口设置在建筑北方,而南方的建筑朝向通常无确定标准。
二?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策略
(一)整体性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内外联系的紧密程度能够反映出整体环境空间和布局间的关系,随着住宅空间的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开放化趋势。笔者所说的“整体性”,并非指物理空间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等,而是指居住着的心理和身体、社会文化、居住环境等的整体性,即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由外而内的设计并构思方案。整体性的设计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立面形式的整体性:对入口空间立面设计来讲,一方面要考虑自身功能的需求,另外还要考虑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即建筑和入口的有机统一。2.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地域主义对建筑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广泛重视,即在保持居民原来的生活惯例基础之上,进行入口空间的设计,让地区文化、文脉、气候等特征来表现出建筑的特色。
(二)标志性
住宅建筑的入口应当能够首先表现出建筑的类别、性质等,此为“标志性”,通过住宅建筑入口处的设计,让居住着产生心理归属感。首先,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入口处的色彩、质感及形态等来表现出建筑的标志性,通过让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形成对比关系,从而让观赏者感受到和谐共生,而非视觉刺激。其次,要通过住宅建筑入口界面的色彩、质感和形态等形成视觉中心,通过亮眼醒目的符号、标志或小装饰来强化入口处的存在感,例如柱头、台阶、门头、坡道等。再次,通过对通往入口处的道路进行装饰来强化入口的标志性,例如利用景观小品来增强引导性,让居民更够轻易识别。
(三)过渡性
由于入口空间处于过渡性空间,因此要在设计过程中,突出过渡性特征,充分体现出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封闭—开发、单一—综合、确定—模糊,抹去明显界限,让空间得以连贯并自然形成整体。
(四)人性化
我们应当知晓,现代居住概念已不仅仅是满足居住生理功能需求,而是要注入对人性的关怀,为居住者创造出更具意义的环境,满足居住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中,应当注重以下内容:1.尺度:例如室外台阶,一般不宜少于三步,踏步高度不应高于0.15m,宽度不应低于0.3.m等。2.无障碍:为了能够为胜利伤残者以及活动能力衰退者提供方便,应当考虑到无障碍设计,例如残疾人坡道或是电动升降椅、入口门体等,要保障非正常活动能力者能够无障碍的出入活动。3.环境设施:例如设置休息座椅,并将其与花坛、植物等进行结合,既能够提供方便,还能够带来美感及享受。
除此之外,还应当在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生态化、安全性等方面,全心全意为居住者着想。
三?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手法
目前,住宅建筑的设计手法呈现出多种不同趋势,建筑师在选择设计手法时,应当借鉴多种风格手法,而非单一进行选择。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手法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实体要素、空间序列及空间艺术中,下文主要针对空间序列进行阐述。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序列的建立要通过布局空间的色彩、装修、陈设、照明等多重艺术手段来实现,其设计手法主要为:引导——通过概念景观的设置进行心理暗示或提示,引导居民行动方向,并产生心理情绪;提示——通过小品、雕塑、绿化等景物,给予心理暗示或提示,达到情绪体验效果;过渡——利用细微的变化或是多重层次的景象,促进循序渐进心理反应的产生;对比——加强并形成视觉刺激,促使突发性瞬间情绪的产生;弱化——利用具体实物来降低人类情绪反应,如装饰小品等,让居民情绪能够恢复至最初状态。
空间序列具有导向性,例如在金沙·祥域住宅入口空间的外部环境中,通过对类似视觉元素的重复,增强入口空间环境的导向性能,并暗示、引导居民的行动方向,详见图1。
通过住宅建筑入口空间序列的设计,能够完美体现出关系空间的转换及过渡。一般来讲,在高潮阶段出现之前,空间过渡形式在本质上基本一致,具有共性,但是在实际中要具有一定区别,即采用统一设计手法为主,不同设计方式为辅,达到先收后放、先抑后扬的艺术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住宅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空间的基本要求,且还要满足人们对居住空间多样化等衍生要求。住宅建筑的入口空间作为首先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元素,更要能够代表住宅建筑的诸多特性。笔者通过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针对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原则、策略及手法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期望能与更多专业人员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 黄群世.浅谈对住宅建筑入口的空间设计建议[J].中国住宅设施,2011,04
[2] 李宏.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的景观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6住宅空间设计篇5
满足顾客需求是我们进行住宅设计的重中之重。进行房屋设计是希望顾客能够欣赏房屋设计格局,能够通过设计得到想要的舒适房间。我国的住宅设计需要秉承更为复杂的设计思想,因为我国不像其他欧洲发达国家有着完备的房屋住宅体系,我们的住宅房屋始终是以高层建筑为主,辅以小区别墅。因此在借鉴国外先进设计理念时也不能“照搬全套”,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住宅的大小、朝向、形状都是影响当前住宅设计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单纯为了扩充面积而损失必要的功能需求,或者为了形状效果的好看而不考虑房间位置的合理性。比如设计的住宅是面向高收入群体,要考虑娱乐功能。因此我们需要将“娱乐室”等精神享受有关的活动设计作为一个大课题进行研究。这个是根据住宅家庭的组成和家庭的需求不同进行设计,需要重视这一点。
二、根据建筑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的住宅设计
当前房屋价格的走势,与房屋所处的位置有着巨大的关系。我们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时,不单单需要将住宅的采光等生活必备的条件考虑进来,还需要把住宅所处楼层等条件充分考量。同一栋楼不同的楼层其阳光、湿度、温度会有很大的差别。周围的景色也有着巨大的差距,这样会对居住者的心情、生活状态有影响。对于高楼层考虑到其光照可能会过于充足,我们需要将其格局设计宽大一些,使其能够更加享受早上和中午的和煦阳光;对于底层的住宅用户来说,应该将他们的房间设计较为紧凑一些。同时要注重周围建筑对当前设计住宅建筑的影响。我们在进行住宅建筑的设计时,要充分及时考虑到周围建筑对其造成的影响,我们进行相关空间位置组合设计时,不单单是将自己内部的走向捋顺清楚,将设计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要体会身处其中的感受。对于位置空间我们需要认真的考虑和考量。
三、对于住宅空间体量和尺度要有合理的把握
住宅空间的体量。住宅空间的舒适度是以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的感觉为基准进行整体设计,大的房间固然有其典雅气派的一面,但过大的空间却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亲和感,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氛,有时还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而冷漠、孤独。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曾指出:“日本式建筑中四张半席的空间对两个人来说,是最小巧、宁静、亲密的空间……”其所说的四张半席相当于我国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居室,这样的空间最是能够感染人,让家人贴得更近。尺度问题就是在空间的高度上左右权衡的两个方面:绝对高度(实际层高)和相对高度。选择合适的层高在住宅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住宅设计层高一般为2.8米~3.0米。
四、统一建筑造型和空间的合理关系
住宅建筑的造型应当符合正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需要,要能够与自然环境格调一致,同时具备符合正常居住条件的格局。住宅建筑是人们整体放松的居家场所,需要给人们家的温暖和舒适感,那么在符合这一大前提的条件下,整体建筑的设计就需要具有亲和力,让人们能够有一种居家的安全感。建筑物的外部是依靠整体环境的设计整合而出的,设计者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改建,而是在符合人们居住的基本前提下,尽量地满足人们居住的舒适感,同时用良好的空间设计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住宅空间设计篇6
【关键词】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构成;设计策略
前言:在经济不断进步和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提高住宅设计的精细与紧凑性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在加快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住宅精细化,希望通过加强设计,提高住宅空间使用率,在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尽量节约城市空间。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充分的掌握,并将其同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及家庭结构进行紧密的结合。因此本文首先对居住者多样性的需求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设计理论及典型设计方法。
一、主体需求与小户型多样性设计相关理论
(一)居住者多样性需求
据调查显示,高收入家庭如果拥有较少的人口,在选择住宅的过程中,对于其面积的重视程度较低,但是对其中娱乐性和个性化的设计非常重视;针对收入较低、人口较多的家庭而言,在选择住宅的过程中,对于住宅面积要求较大,但是经济能力有限,因此更加注重是否能够摆放完善的配套设施及卧室数量等。
多半家庭对住宅面积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转变,例如孩子的降生、父母同住等问题的出现会促使居住空间变得紧张,但是即使更换住宅的可能性却很小。同时社会的进步也会给家庭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程度的转变,例如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几乎是现代家庭必备的,会占用一定的空间等[1]。
(二)多样性设计理论基础
在社会经济和建筑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人们总结出支撑体住宅理论,其中包含了一般住宅设计规律,并以理论的形式展现出来。该理论当中包含两个主要内容,即可分体和支撑体,并通过想过途径解决了住宅多样化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住宅使用者能够控制一定的可分体,但是支撑体是无法进行掌控的。
在技术的限制下,通常有建筑师来决定一个建筑的可分体,同时居住者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意见[2]。一方面,使用者向建筑师介绍自身的状况及未来居住的需求;另一方面,建筑师按照不同的要求具体实施设计,安装部分是最后进行的。使用者同建筑师合作的时候,室内装修不能够完全代表可分体的设计内容,应设计可分体是对一整个空间的细致组织,这就造成多样性在小户型住宅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多样性设计空间的构成
(一)不同的小户型住宅空间
在将多样性设计融入到小户型住宅当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支撑体理论下重新组合该建筑的相关平面功能,而是在严格尊重建筑空间及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设计来改变其中的可分体,促使其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住宅空间的设计包含两个方面,即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
首先,二维平面。按照功能划分包括卫生间、卧室和起居室等内容。其中一部分属于生活中的主要使用空间,能够直接决定住宅利用率。在实物构成的角度来看,联系空间和实体空间是该住宅的两个重要平面空间组成成分,其中前者指的是人类在内部的移动及家具的搬移等,后者指的是分隔墙体和家具等,能够将不同功能的平面空间进行有效划分;其次,三维空间。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从事不同的活动对于空间高度的要求也不同,通常状况下,住宅在设计过程中,其高度的确定都是一样的,以人类所需最高高度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富余空间和使用空间是三维空间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3]。
(二)不同使用功能的主要特征
只有详细掌握不同住宅平面和空间的用途及功能,才能够在设计中既体现实用价值,有展现特色。例如,起居室。任何住宅都需要起居室,充分发挥其功能是维持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使用者日常的交流、及同外人之间的沟通都需要通过起居室来实现,因此通风及采光是对其进行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每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对于起居室的要求不尽相同,丁克家族中,休闲、建设及学习等内容都需要在起居室中完成,而普通家庭中该部分重点在于会客和交谈等内容。再如,卧室。通常状况下是使用者进行休息的主要地点,在个性化和特色设计中,卧室还可以用来储衣和化妆等,在整个住宅当中,该部分具有最高的私密性特点。现阶段,小户型在对卧室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使用者不同的需求,会将其配备一系列读书和储物的设备。同样的,不同家庭对于卧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丁克家族中,私密性在卧室当中的体现是最低的[4]。
三、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典型策略
(一)化零为整空间设计策略
现阶段,小户型住宅既需要拥有较多的功能,同时还受到空间的严重限制,这样很容易造成住宅产生局促感和杂乱感。在这种情况下,尽量减少突物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助于提高住宅的大方和明快效果[5]。近年来在建筑业快速发展,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方法增多的背景下,“化零为整”设计方法被提出并进行了有效应用。以减肥的形式促使空间变得更加完整[5]。该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集约设计应用到了突物当中,通过集约摆放家具的方式促使空间利用率提高;其次,尽量减少突物数量,提高人们居住空间感;再次,装修材料注重简约和明快,例如应用浅色涂料和明亮的玻璃能够使简洁感增加;最后,在选择室内门窗过程中,更加注重多样性,例如对折叠门的使用,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小空间面积。
(二)灵活空间组织策略
实现空间功能的灵活性,主要由分隔墙体来实现。在对分隔墙体进行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能够对不同空间的功能进行反复利用,灵活节约空间,提高住宅空间感。在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中充分运用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居住者不断变换的需求。但是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更加适用于家庭成员较少的家庭,因为它需要占用大量私密空间来实现。这种设计在使用过程中趣味性较强,同时极大的体现了住宅的经济性。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减少梁等在室内出现;其次,卫生间及厨房等地应实现设计一体化,重点体现住宅核心元素,并在分隔墙的作用下进行灵活布置,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隔墙材料应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6]。
结论:在社会经济飞速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受人口及经济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现阶段加强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化零为整空间设计策略能够提高空间明亮感,应用灵活空间组织策略可以提升空间使用趣味性。这两种方式都是提高空间利用率的重要方法,值得在长期发展中加强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意. 基于弹性设计理念的小户型住宅空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丁文培. 针对小户型厨房家具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石佳. 小户型家居空间拓展利用及相关产品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
[4]谢娜. 针对小户型住宅的集成式厨房系统的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0.住宅空间设计篇7
关键词:紧凑型;收纳;空间设计
1引言
对大多数来说,现实压力依旧很大,紧凑小户型因为具备经济性的特点,而且适用性也并不差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倾向于这种户型的选择。目前,关于紧凑小户型的概念业界并不统一,常规来说,将建筑面积小于70平方米的户型称之为紧凑型或小户型住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导致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种类不断增多,而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对生活用品的偏好。随之带来的是,小容量与大需求之间的矛盾。紧凑小户型收纳空间的设计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或避免这种矛盾。从而通过对空间的科学布局,达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效果,使得人、物、空间达到最好的平衡,最终提升人们生活品质。
2紧凑型住宅收纳空间设计的作用分析
现代空间收纳设计的理念,即是通过改变紧凑型住宅的室内空间布局,实现室内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实现让人觉得愉悦的视觉效果和居住环境品质的提升。不同于传统的储藏,现代空间收纳设计更注重空间的利用和视觉感受。
2.1提升空间利用率作用
紧凑小户型的建筑面积小,室内空间有限,现代空间设计理念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布局,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挖掘出空间的潜力,在提升空间利用率的情况下,不影响居住的感观和视觉效果。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是现代空间收纳设计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对零散小空间的利用则是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1]。将零散的小空间,在不违背设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对空间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和布局,结合业主自身的偏好,设计出一些隔板或收纳柜,就是很好的案例。
2.2提升居家品质作用
选择各类收纳功能性很好的折叠容易、用途广泛和移动方便的生活家居用品,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家居用品的位置和形态,达到利用方便、一物多用、不受空间局限等的目标,这样一来,紧凑小户型住宅的室内空间将极富弹性。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家居用品就是家具,因为它们在整个家居用品中占着最大的比重,对空间的占有率也最大,在收纳空间设计中家具的功能也是不可替代的[2]。比如,茶几的抽屉和隔层,就能收纳很多居家生活中很多小用品,遥控板,水杯,报刊杂志等;床占有的面积还是比较大的,但床板中可以设计很多收纳格,把换季才用到的被子和衣服存放在内,收纳了空间,整洁了房间,家居品质更完美。
2.3愉悦的视觉效果作用
科学的规划,才能实现合理的空间布局。收纳设计不光可以提升室内空间利用率,提升家居生活品质,还可以在视觉上让人感到愉悦。这是在结合了收纳空间设计理念和业主的偏好后,通过利用主空间和零散空间,把非常常见的生活用品通过桥面的设计和布局,丰富了空间内涵,达到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效果,让业主产生愉悦的视觉效果[3]。
3紧凑型住宅收纳空间设计的原则分析
3.1功能分区合理,设计方案符合人性化
收纳空间设计方案需根据人们的年龄、文化层次、职业、个人偏好等差异化需求,对紧凑型住宅的室内空间进行收纳空间的针对性设计,注重安全、科学、环保、视觉效果标准与家居生活品质的提升,即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都要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4]。
3.2保持大空间完整性,注重零散空间使用
在紧凑型收纳空间设计中,非常禁忌将室内的大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空间,一定要保证室内大空间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紧凑型住宅收纳效率。具体的做法是,在开展收纳空间设计工作之前就对对住宅室内空间实施整体性的平面布局,之后再进行收纳空间设计。
3.3选择功能性强的可变形家具
现在科学技术的成果转换,让我们见到了很多多功能且可变形的家具产品。选择各类收纳功能性很好的折叠容易、用途广泛和移动方便的生活家居用品,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家居用品的位置和形态,实现一物多用、不受空间局限等的目标。
4多功能可变形的家具在现代紧凑型住宅空间内的运用
在紧凑型住宅中,可利用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家具的空间占有率又是最大的,因此,不仅仅要最大程度的让家具发挥其应具备的作用,更应该注重选择那些功能性很强且可以变形的家具,即满足功能需求,还非常时尚新颖,一物多用,也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4.1根据空间条件转换家具角色
多功能可变性的家具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随时随地根据实际需求和空间条件转换角色,这对空间的节省效果是非常好的,例如可移动茶几,它完全可以很好的游走在茶几本身、小餐桌和床头柜三个角色之间。
4.2节省空间的高效性
节省空间,作为多功能可变形家具的最大特点之一,它可以实现一物多用,例如现在非常常见的很多可折叠沙发,展开以后就是一张感觉很不错的床。对紧凑型住宅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沙发就成为了一个客房。
4.3平添生活的趣味性
紧凑型住宅因为其空间有限,收纳空间设计不好往往在家具堆里会让人感到窒息和压抑。这时候,设计可以从空间的色彩变换来对空间进行调节。比如,墙绘或者零散空间的颜色搭配等。另外,一些多功能家具,功能很多,且极具创意,在解决空间问题的同时为生活平添了许多趣味性。
5结束语
紧凑型住宅建筑面积小,室内空间紧凑,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家居品质的降低。相反,紧凑小户型住宅因为其具有经济性和可以进行各种“DIY”的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年强人的青睐。通过收纳空间设计,结合人们各自的差异化需求,对空间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即可构建了一个创意性和实用性十足的家居环境,提升空间综合利用率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效果,从各方面提升了家居生活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徐威.紧凑型住宅收纳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紧凑型住宅收纳空间及收纳家具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0,(4):42~43.
[3]邱素芳.基于低碳理念的紧凑型住宅室内空间增值设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5.住宅空间设计篇8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空间组合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快,人们在选择自己住的地方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空间问题,关注它是否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物的功能通常会影响空间组合的设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和统一的,功能会影响空间组合,同时空间组合也会影响建筑物的功能。新的空间组合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也是推进功能不断发展的因素。
住宅建筑设计概述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的大小决定着房屋的整体效果,住宅的建筑设计好坏也会影响着空间的好坏,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功能的自发性变化与发展,它是一种活跃因素,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中它占有着主导地位,所以在功能和空间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常常都是处于支配的地位,并且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原动力。
在建筑中,作为内容的一个主导方面,功能对形式(空间)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然而不能否定空间形式的反作用。在建筑设计中,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大小,寻找解决上述各种矛盾的最佳方案就是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建筑设计者通过长期的实践创造、积累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可以采用建筑模型、图纸或其他手段将设计意图确切地表达出来,才能充分暴露隐藏的矛盾,进而发现问题,并与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交换意见,使矛盾得到解决。
空间设计
在房子装修完毕之后,利用那些易变动、易更换位置的饰物和家具,对室内的二度陈设与布置和挂画、植物、布艺等等就是空间设计。家居饰品,它打破了传统的装修行业界限,将工艺品、纺织品、收藏品、灯具、花艺、植物等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理念,作为可移动的装修,更能体现主人的品位,是营造家居氛围的点睛之笔。建筑空间设计是在指定使用功能下制作能满足多数人审美观的建筑物同时加以实施的艺术创作。
建筑物功能的不同直接影响空间形式
住宅的朝向
人们在选择房屋的时候,房屋的朝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房屋来说,阳光的照射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在选择房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南向的,这样就使得在进行房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考虑房屋的朝向问题。
住宅的形状
在房屋中,因为各个房间的功能不同所以对于房间的形状也是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客厅来说,最好是可以使得人们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舒适的做一些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卧室来说,它的面积可以是适中的,但是不应是过于狭长的,过于狭长的卧室会使得人们觉得卧室过于拥挤,不利于平时的起居,但是对于厨房来说则是正好相反的,厨房的狭长对于其功能的体现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
住宅的大小
人们选择房屋主要是为了满足住的需求,房屋的大小会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要求,但是所有的房屋一般都是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的,通常进行房屋设计的时候,客厅的大小是最大的,因为它是一家人主要活动的地方,同时,卫生间一般是这个设计中最小的部分,卧室的面积通常是小于客厅的面积,其次是厨房的面积,但是在人们进行房屋的选择时,所有部分的大小并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通常是考虑它们的功能,所以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一定要不断完善功能的部分。
住宅的功能空间与造型
住宅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上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精神方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住宅的造型上。在进行住宅建设的时候,不但要做到满足人们基本的需求,同时也要做到满足人们更高层面上的需求。
住宅空间的组合原则
功能分区合理性原则
人们对住宅内部空间是由自己不同的使用功能的,有私密性的,也有公共性的,有动的,也有静的。在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它们的功能关系,满足各功能分区的要求,使之公私分离、动静分区、洁污分离,这是住宅使用功能良好、居住舒适的先决条件。
(二)整体设计经济性原则
1、合理分配面积,要分清不同功能空间的不同要求,如每个卫生间、卧室的设备尺寸、功能要求基本相同,除小玄型与大套型的卫生间、卧室互不同之外,面积需求也相近;虽然餐厅、厨房、起居室功能相同,但是大套型比小套型服务的人数多,其面积也应该大一些。
2、节能方面,主要体现在房间朝向。卧室一般不向南不影响建筑节能,只要在满足采光通风,保证窗户的隔热性与气密性的要求下就可以做到节能。如果起居厅向南,白天有充足的日照,室内的自然热环境较好,可以较大地节约空调与采暖的耗能。
(三)室内环境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是现代人们居住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住宅设计中,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争取较好的朝向,获得较好通风与较多日照环境,通过自然对流通风,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
(四)空间组合灵活性原则
可以按照不同住户、不同时期的使用要求对套型空间进行灵活分隔和重组,是住宅内部空间组合灵活性的要求,设计时可以将某些功能分区连接或合并,不做明确限定。
五、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组合,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依据空间尺度来进行空间组合
住宅空间的尺度是进行住宅设计时重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住宅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上。在绝对高度方面,主要体现住宅的实际层高。我国住宅在层高方面一般都是固定的,绝对高度一般是以人的高度作为尺度的,层高过低会让人们感到压抑,层高过高会觉得房屋缺乏亲切感。在进行住宅绝对高度方面应该考虑到人们平均身高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绝对高度值也在不断变化。相对高度不能只着眼于尺寸,而要联系到实际的平面面积,在绝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面积愈大空间愈显得低矮;除此之外,作为空间顶界面的天棚与底界面的地面其相互对应、平行,在面积与高度保持适合的比例的情况下,可以显示一种互相吸引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造成一种适宜、亲和的感觉。
依据空间的形状与比例来进行空间组合
不同的形状空间,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在选择空间形状时,一定要把功能使用要求和精神感受要求统一结合起来考虑,使其不仅能按照一定的艺术意图给人以良好的精神感受而且又适用。同时依据空间形状与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利用一些物品来增加空间。
建筑造型与空间的关系
内部空间的反映就是建筑的外部效果;外部体形由内部空间决定。外部体形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它的形式与组合情况都属于内部空间,又一定要符合于功能的规定性。因此,建筑体形不但是内部空间的反映,而且间接地反映出建筑功能的特点。动与静的结合,以增加空间大小,使用一些物品与技术来进行改善,在有限的居住面积中合理组织、搭配各功能空间,充分考虑建筑和人、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来进行设计。
结束语
建筑设计人员在对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时,对整个建筑设计进行规划,针对建筑中各房间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整个用地环境进行理解。结合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对建筑空间进行组合,使人们住上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想. 关于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住宅空间设计篇9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空间组合
老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幢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人们盖房子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就是功能。住宅设计中因功能的要求不同而导致空间形式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居住的空间环境越来越关注。如何对有限的住宅空间进行优化,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这就是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住宅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住宅功能与户型的配置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现代住宅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
现代住宅内部空间组合是由人们的生活需要,也就是功能来决定的,而使用要求又时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时,既要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和精神需求,同时还要讲究经济性和舒适性。
1、功能分区合理性原则
由于住宅的内部空间有着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按性质来分有公共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之分,有动静之分。因此在设计时应正确处理各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既满足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做到室内流线流畅,交通集中紧凑,动静分离、公私分离、洁污分离,确保住宅空间的功能完善,布局舒适。
2、空间组合灵活性原则
由于不同住户,在不同时期对住宅的使用要求不一样,因此空间组合也具有其灵活性,可自由的对套内空间进行分割与重组,合并与连接。如将起居室和餐厅合并、厨房设计为开敞或半开敞式,减少固定构建,同时可利用轻质材料构成分隔墙,以减少固定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敞开且不蔽塞。
3、室内环境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在住宅设计时,人们都希望得到一个好的朝向,以获取更多的日照和通风条件。如起居室和主卧力争南向,提高舒适度;客厅与户外应有一定的过渡,最好在入户门处设立玄关,以避免家居生活被一览无余;在卧室与客厅之间最好设置一段过渡空间,避免门口直冲客厅等。以人为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家居环境。
4、整体设计经济性原则
在当今社会高物价、高能耗的背景下,控制成本、环保节约也成了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如卫生间尽量与厨房相近,以便管道共用,以减少投资;做节能建筑,如相较于卧室,起居室已成为家居生活的核心,起居室向南,白天有充足的日照,室内的自然热环境较好,可以大大节约采暖和空调的耗能。
二、住宅建筑功能与户型的配置
住宅是居住者生活起居的基本场所,住户对住宅空间的需求构成了住宅的基本功能,住宅内部空间组成按功能至少应包括起居室(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卫生间、玄关、过道、阳台等,功能不同,所以设计要求各不相同。
1、起居室
起居室顾名思义就是从事日常起居活动,如读书看报、影音娱乐、会见宾客。起居室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是家庭活动的中心,使用最频繁、占用时间最长,一般也是面积最大的房间。《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起居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起居室面积的大小应根据人数确定,太小不方便,太大有孤独感。起居室宜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保持较好的朝向和视野,同时应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从而留出一面完整的墙壁以摆放家具,布置家具的墙面长宜大于3m。
2、卧室
卧室主要是人们睡眠、私密活动的场所,是住宅中私密性最高的区域。设计时应使每个卧室都相对独立,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同时还应保持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卧室的面积也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双人卧室为9m2,单人卧室为5m2,兼起居的卧室12m2。卧室宜集中布置在较隐蔽且安静位置,且应保持隔声良好。卧室的面积不宜过大过小,太大的会造成空虚感,同时还不利于节能。因此,最基本卧室面积应在为3x3.3=10m2,而较理想的主卧室开间应保持在3.6m以上,面积应在15m2左右。
3、厨房
现代住宅厨房由以往单独进行炊事活动变为现在集炊事、仓储、加工、清洗、烹饪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空间。厨房的面积应足够宽敞,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排气,从而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由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住宅套型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4m2,由兼起居功能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住宅最小套型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3.5m2;厨房宜布置在套内入口处,方便食品、垃圾进出。
4、餐厅
餐厅作为用餐空间,其设计应满足家庭成员进餐以及亲友宴会的需要。餐厅可以和厨房合并或是单独设置。餐厅和厨房合并设置,面积得到充分利用,但受油烟影响较大,适用于面积不大的中小型住宅;而独立设置的餐厅面积需求较大,适合大中套型住宅。对于面积不大的餐室,可将其与起居室合并,从而扩大餐厅的空间感,或用简洁的落地玻璃隔断等分隔。
5、卫生间
卫生间是集沐浴、盥洗、化妆、如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卫生间的大小以4~6 m2为宜,三件卫生设备集中配置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5 m2。无前室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或厨房。卫生间的位置应靠近卧室,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尽可能多的争取天然采光,同时还应注意私密性的要求。
6、过道、玄关
过道和玄关是户内交通联系和空间的过渡部分,卧室通过走廊与客厅联系,既避免开向厅的门过多,又减少了喧闹对卧室的影响。《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2m;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1m;通往厨房、卫生间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0.9m。
7、阳台
阳台是居住空间的一种延伸,主要是为住户提供户外活动和晾晒的空间,因此要求阳台要有足够的直射阳光且具有自然通风。阳台按功能分为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服务阳台与厨房相连,用于摆放杂物;生活阳台与客厅、卧室相连,用于休闲。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以上不应低于1.1m。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是直接服务于人们生活休息的一种建筑类型,这就要求我们建筑设计人员在现有国家标准规范及相关政策条件下,对建筑中各房间功能进行全面的构思分析,对整个空间环境充分理解,充分考虑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精心设计出以人为本的人居住宅,为广大住户营造出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高祥生、韩巍、过伟敏.室内设计师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陶永忠.对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若干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2008(11).住宅空间设计篇10
关键词: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系统
系统:“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连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收纳系统:由收纳产品、被收纳物品、空间环境三者通过人的活动参与构成了特定的功能空间。收纳产品如衣柜、浴柜、餐边柜等等,不同的家庭根据其不等量的被收纳物品来确定收纳产品的功能和形式,这就体现了人的行为活动。
1 城市住宅卫浴空间设计
时至今日,卫浴空间已经从传统概念上的“厕所”演变为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建筑专家开彦说,在住宅中增加洗浴功能,是邓小平视察前三门(前门、宣武门、崇文门)时提出的,这才打破“住宅设洗浴是奢侈”的框框;八十年代,人们开始对自家的卫生间动手进行改造;家用的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出现,使卫生间加入洗浴功能成为可能;2003 年的“非典”之后,健康住宅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卫生间和厨房环境成为住宅健康的关键。18 世纪的国外,在浴盆中会客,漫不经心、谈笑风生是上流社会最前卫的行为,所以浴室美不美观关乎到主人的审美修养问题。对于人的活动而言,卫浴空间是个包容的空间,人在这个包容的空间中活动,其行为必然会受到某种限制,从而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相对封闭和狭小的范围使得这种人为心理空间的矛盾在卫浴空间体现远甚于居室内的其他空间。传统卫浴空间的潮湿、不通风、异味难以散除等诸多外界的情境致使原本就已经相当狭小的空间领域更加丧失对人的亲和力,使得人们在这样一个空间领域中,很容易的感觉到烦躁不安。
传统的思想意识中,卫浴空间大多数是强调功能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卫浴空间设计也表现出新的主张。张军利在《中国住宅设施》上发表的《基于新居住模式下对卫生间尺度的分析》,他将卫生间的功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卫生间尺度做了细致分析,文章中提到卫生间是一个由若干功能空间组成的特殊的室内功能分区,是一个与人的心理和的生理需求密切相关的功能空间,其功能分配及尺度组合涉及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及设计艺术问题。徐叶玲,王炯,凯乐玛在《新材料新装饰》中发表文章《浴室新“柜”》,根据住宅卫浴空间收纳现状,提出将超大的卫浴空间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或者将小的卫浴空间进行充分的功能延展,用家具对卫浴空间进行重新分配和定位,对原有卫浴活动进行系统的整合,使有限卫浴空间得到有效利用;文章还阐述了浴室柜最突出的特点,即强大的收纳功能,细致的格局划分等。
大胆运用缤纷的色彩,也会给卫浴空间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谐的色彩调配能使身心共同得到释放,恢复精神。除此以外,乡村淳朴自然的生活也一直是都市人士所追求的梦想。为了满足现代人的这种追求,设计师以返朴归真为基调,设计出了极具乡村气息的洁具产品,最大限度的考虑人的感官享受,把人性化发展到极致。
2 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产品设计
卫浴空间收纳产品和被收纳物品是卫浴空间收纳系统中的两大因素。收纳产品在一定意义上受被收纳物品的制约,有了被收纳物品才产生了收纳产品的功能,市场上的收纳产品是根据大多数家庭存在被收纳物品来确定的,具有普遍性。收纳产品见下图。
卫浴空间面积较小,空气环境较为潮湿,日常生活用品数量繁多,所以对收纳产品要求较高,像浴室柜、面盆柜、镜柜等等都是浴室收纳功能很强的家具。具备收纳功能的还包括收纳五金配件,卫浴五金配件是安装于卫生间的,悬挂、放置毛巾、浴巾和其他物品(洗浴用品如:肥皂、洗浴液、洗手液、洗发水、润肤露等;美容产品:牙刷、牙膏、漱口杯、化妆品等)的金属制品。浴室比较潮湿,配件应该选用耐湿、耐腐蚀的材质。
综上所述,收纳产品的设计应该从产品的使用功能入手,结合卫浴空间环境对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产品进行设计,从而节约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其次,从使用对象的角度出发,以人类空间行为学及人体工程学为理论依据,对收纳系统各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
3 城市居民卫浴空间行为及心理分析
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以人为本。那么,设计的人性化就准确表达了这一理念。设计是人们通过观察生活,创造出服务于人们的具备相应功能的物品形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待家庭生活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从消费需求来看,单纯的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消费社会己经产生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了“自我实现”阶段。人们根据“自我实现”来选择商品,这种特殊、个性化的消费生活理念慢慢蔓延开来。室内的空间组织首先要满足于该住户的行为习惯,更加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也就是所谓满足其行为空间和心理空间。
现在各学科领域之间都是相互交叉的,所以我认为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各相关领域,从中得到启发,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某洁具品牌曾组织过一次消费者调查,题目之一就是“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浴室?”,在所得到的回答中,有四种答案最集中:其一是空间大,在4 平方米~10 平方米,采光好;其二是浴室的装饰简单舒展,但又能体现人的身份和地位;其三是有功能型的洁具;其四是对浴室的装饰品和家具有较高的要求。80%被调查者的回答是“希望配套,风格一致。最好能用一个品牌。”浴室功能的需求正在向健康、享受、享乐、休闲的方向发展。卫浴产品除了要满足消费者极致的生理需求外,还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极致生活追求的心理需求。只有创造出一个绝对的心理价值,达到消费者理想的心理高度。有意识的利用人的心理特征去解决短期内无法避免的卫浴空间在房屋建设空间分布中相对狭小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推进室内设计尤其是卫浴空间设计发展的深度。
二、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系统设计的意义
通过对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系统设计研究,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于卫浴空间设计的认识及重视,进一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通过对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系统设计研究,有利于完善卫浴空间各项配套设施以及有预见性的开发新产品;通过对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系统设计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收纳系统的认识,真正体会到收纳系统所带来的便捷及其人性化;通过对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系统设计研究,有利于使混乱的卫浴空间环境变得实用、美观。
三、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在温保层面上,无可避免的精神压力使人们渴望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其中住宅卫浴间的概念也已从简单的洗涤、排泄功能发展到人性化的需求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一步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科技文化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从形式到理念都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卫浴空间收纳系统的完善,符合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卫浴空间使用需求的日益提高,对物品收纳这方面也会越来越重视。那么如何创造一个实用、美观、舒适的卫浴空间环境,城市住宅卫浴空间收纳系统设计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军利.基于新居住模式下对卫生间尺度的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08,(5).
[2]郑鑫.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6).
[3]冯明.城市家庭收纳系统规划设计与研究[D ].江南大学,2005.
[4]吴能.现代城镇厨房收纳系统的设计研究[D ].江南大学,2008.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通用11篇)  一个宜居的居住区定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因此,重视小区的环境建设,而改善外部环境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1  建筑与园林完美结合  在园林绿化设计上注重与建筑相结合,形成一体的绿化体系,强调连绵不断的绿化系统和流动景观空间,打破以建筑为界面围合庭院的刻板模式,以花园围合建筑,用植物软化建筑的硬线条。把建筑的形式与景观形式相结合,达到整体的形式与风格的相同,更让绿化组团式散布于园区,并且有效引导视觉,同时采用立体平均式景观,主动创造场地高差,形成自然的起伏,有效增大绿化面积,并且使园林景观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同时在建筑和景观的结合上,能让建筑的格局随着绿化景观变化而变化。另外从园林光影效果与声音效果上,使建筑空间与园林的虚实效果,更上一个台阶。因为园林景观的创造,是从所在外部的空间与居住区空间的不同,为人们创造出身心栖息的港湾。  不同特色景观的营造手法  在设计上大多数的居住区绿化,运用了开放式设计手法,有所谓的欧陆风情、美式风格、北美社区、江南园林等,都在设计蓝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切景观还是基于简洁的手法,或是很多居住区的景观越来越反璞归真,接近自然,有的景观还追求异国情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但一定注意的是不要只是园林元素所营造出的居住区景观。每个优秀的居住区定会有其特色之所在。  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居住区的景观,主要是一些园林要素的反璞归真,更加的人性化,遵循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大面积的水体,曲折赢回的水岸线,满足了人类亲水欲望;斜坡造园,增大园林面积增加了园林的“柔”的气质;另外还有些居住区为了迎合居民的意愿还创造了清泉石上流的园林景观;曲径通幽的道路系统,营造出动感的园林景观;而在绿化上使用全冠移植的成树,把实景展现出来;置石侧卧,高低错落,运用不同的种植手法,创造出不同的空间特点;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超常规比例运用使楼盘突出了家的温馨感,增强了住宅的私密性。而这些景观的创造在另一方面就要求能够与之并驾齐驱的园林工程,才能打造出设计师心中的园林。另外园林细部的处理应该十分的细腻,使景观在大气之中不失精致感。一些高档的居住区园林会更偏重景观的观赏性(即感知价值),而园林的景观参与性(即使用价值)则为次要。  善于因借外景  很多的高档居住区将其改造延伸至红线之外,将社区的道路修得超过市政标准,其在增强社区整体性的同时充分展现高档社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早在英国私家庄园就利用隐垣来淡化园内园外的景观分界线,这样会把园外的远山,树林更好的引入园内来,使人们眼中的人居空间变大,对于现在城市中寸土寸金的现状,这也成为虚化空间感的另一种手法。  各种不同形式水景的应用  大多数居住区的水景基本上以“观水、游水、戏水、亲水和饮水”深层次挖掘水系,在园景打造上也是重点突出水景的表现,通过营造自身水景、水境的特有气质、格调和氛围,使水文章变得更加丰富、灵动、亲和,巧妙应用的形态各异。很多居住区为了进一步巩固生态就从“水景住宅”发展为“山水住宅”,就要求我们有更高的建造技术。  景观回归自然  人工环境与自然的协调是既古老又不乏新意的话题。在西方城市建设中有“人工建筑”与“自然的建筑”相结合的优良传统,这在中国古代城市更是一种基本的法则,人们在规划建筑群时,重视整体布局,与山水地形相结合,既有通风、向阳等科学的内容,又有与山川形态相结合的建筑艺术构图,形成城市特色等内容。现代化的城市进程加重了高层建筑的建设密度,使人们的视线受阻,生存空间局促。人们渴望在更加和谐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在对自然的再创造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法则,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地规划人工景观,使每一种景观的创造,与生态原则相吻合,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一致。  景观更加人性化  居住区的服务范围是居住区的居民,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我们应该根据该居住区的居民的年龄范围、爱好、生活习惯设置相应的景观与服务性园林小品。做到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利用率和回报率,做到投“客户”所好。  风水学说在居住区中的应用  风水是人类生态环境的表征词,景观只是其浅层结构,生态才是其深层结构。只有两者结合才称得上风水。而居住区的风水则相地建造。我国古代风水学主张庭院应广种植物、花草,认为它具有“藏水、避风、陪萌地脉、化解煞气、增旺增吉”四大功能。如《阳宅十书》认为“人不居草木不生处”、《相宅全者》则断曰:居住地要草木郁茂、苍松翠竹、森林绕室。特别是《阳宅会心集》还辟专章论述了《种树说》。至于现代风水书籍,有很多学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值得我们园林工作者借鉴和学习。  景观与生态互补和谐而构成好风水,建造更好的人居环境,至少做到以下两点:  (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要交相辉映。首先,比例协调有机结合。不要给人以居住区只是混凝土森林的感觉。第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要注意在围合空间内做足园林并见缝插针地绿化,符合中国园林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第三,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特别要注意以小观大,即尽可能多设计一些假山、鱼缸、小桥流水、绿化盆景。第四,步移景换,曲径通幽。在园林中突出一个“活”。第五,虚实相生,回归自然。  (2)绿化系统的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要协同发挥。近年来,房地产住宅的绿化系统追求景观需求有余而满足生态需求不足的现象比比皆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发挥绿化系统的景观和生态双重功能。  要想让植物达到人们预想的生长状态,必须依循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首先考虑植物的阴阳性。从植物的生长习性来看,阳生植物,宜种在室外,建筑的阳面。阴生植物,宜种在室内或建筑的阴面。第二要考虑民俗。如柏树一般多种在陵园而不种在住宅小区;榕树一般种在路旁而不宜近宅。第三要考虑植物的五行性。植物可分水、木、火、土、金五行:虽然古代风水理论对栽什么颜色植物没有具体的、过多的论及,但风水理论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均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原素组成,而且不同的颜色是代表不同的原素。  至于什么方位、什么地方宜栽什么颜色,风水学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则,制造了一系列复杂的理论,我们不予讨论。现代一些新的风水学者,根据人们对颜色的心理习俗,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他们认为:红色代表红火、热烈;绿色代表平安;黄色代表富贵;黑色代表庄严;白色代表洁净、肃穆。笔者认为上述划分有一定意义,因为它符合现代人心理定势,我们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参考应用。  另外,如遇到墙角冲、楼梯冲、走廊冲、天斩煞、烟囱煞、光幕煞、噪声煞、辐射煞等情况,可用植物来挡或化。可用常绿、阔叶、生机盎然的盆栽摆在财位,以收和气生财效。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2  一、居住区景观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又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上面镂刻着百家姓,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宛如一幅书法作品,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  (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如杭州的“白荡海人家”、“江南山水”,苏州“锦华苑”、“佳安别院”等居住区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三、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美国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之父”阿姆斯德(Flederic Law Olmstead)于1957年首倡“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此后,景观建筑成为专业的研究对象。这些年,境外事务所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时也带来这一概念。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 。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2.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使用现代材料原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复合材料的使用,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重视色彩的表现,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4.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  (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  (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  (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混凝土建筑林立,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市民很少能够看到蓝天白云,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减少。人们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接近和融入大自然。因此,居住区景观设计已成为广大居民和众多房地产开发者们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居民希望能居住在舒适、安全、生态的环境中,但在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进目前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问题,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高品质的需求,既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  一、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强调形式,忽视景观功能性  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一些设计过于强调景观的外在形式,忽视其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忽视人的需要和感受。例如,目前水景已成为小区环境景观的重点,有的开发商要求建设大面积的水景。水景虽会带来活力,但其运用应恰到好处,不能求大、求多,否则会产生不良的负作用。水面过大,占用居民活动面积。而且由于蒸发、渗漏、卫生清洁,需要经常补水、换水,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物业管理的难度和费用。在材料的运用上,一些设计者为追求形式上的构图、近期效果,大量使用自然树木,导致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由于树木在短期内不易恢复,生态效果和观赏效果都达不到要求。此外,过多运用镜面花岗石、火烧板等,镜面花岗石不防滑,雨天会给居民造成伤害,而且不透水,对地面排水、周围植物的生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增加建设费用。  (二)强调硬质景观,忽视软质景观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特色和效果,更要注重环境的生态性。现在很多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为了达到新颖、突出、快速见效的目的,过多强调硬质景观的建设,如设置大面积铺装,过多的喷泉水池、雕塑小品、亭台建筑等,大大缩小了绿地面积,忽视了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特点和景观特色,无法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缺少富有季相变化、色彩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同时,也会造成建设经费上的不合理现象。  (三)简单模仿,忽视景观的本土特色  目前,许多居住区景观设计忽视了住区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包括住区内外的自然环境特征,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长期形成和积淀的传统民风、民俗特征,历史文化遗迹等人文景观特征。比如在居住区建设中,常出现大动土方的现象,不论现状条件如何,先挖山填水,再在平地上创造人工地形,没有因地制宜地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一些设计师对基地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只是简单照搬国外的设计。在植物选择上,未考虑其生长习性,只顾引进一些新奇的植物,对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乡土树种运用较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居住区环境景观缺乏地域特征和本土特色。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改进的措施与对策  (一)因地制宜的利用现状条件进行设计布局  首先,应考虑基地内原有形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进行布局设计,因地制宜。其中,包括山水地形的处理、水体的设计、绿地及活动场地的布置、景观建筑、小品的点缀等。如南京五台花园即利用小区原有的陡坎设计成叠水喷泉。其次,考虑利用居住区外部的自然景观资源。考虑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景观的融合,留出通透的观景视线,将周围优美的景物收入到居住区中,小区内外遥相呼应,创造宜人的自然山水景观,如南京宝船听涛小区即借外部宝船遗址公园景观。  (二)以人为本,创造多样的景观空间,满足各类居民的需求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居民的心理感受和行为习惯,做到以人为本。具体表现在活动场地和交往空间的设置、休憩设施的尺度等方面,使居民在活动休憩时更加舒适、方便,创造一个亲切、优美、便捷的居住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应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活动的需要。活动空间的总体布局,在空间类型及功能方面应做到动静结合、相互搭配,将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和个别交往的私密空间相结合,形成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互相穿插并存的布置形式。  (三)利用居住区的人文条件,突出其地方特色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根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充分突出居住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充分利用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乡土树种,体现本土特色。对住区的历史文化、人文古迹应该深入地挖掘,以凸现基地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积淀,突出小区的地方特色,使居民在住家附近就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与传统。  (四)建设节约型园林,考虑建设与管理成本  目前,全社会正在建设“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在于节约资源,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以环境代价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在于生态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就要在满足居民生理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同时,还要考虑到后期的管理和运行。节约成本应从几个方面考虑:在平面布局上,水面的设计要大小适中,既要满足景观需要,又要注意节约建设和管理成本;在竖向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少动土方,节约造价;在土建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生态环保性等;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乡土树种,推广当地草种,树木规格不宜过大,要给植物一个自然生长空间和过程,提高植被成活率,减少对大环境生态的破坏。  (五)建设生态型园林,创造多样性植物景观  要提高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和环境质量,应该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能起到降温、遮阳、隔噪、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等作用。通过对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植物的配置,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体现出植物的生态性环境效应。所谓植物多样性,就是要建筑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其中有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景观层次的多样性。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根据各种植物不同的生长习性,营建以乔木为主、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的复式结构植物群落,形成植物群落自然的生态布局。既能增加居住区环境的绿量、提高植物的生态效果,又能满足植物造景的需要。在植物选择上,应遵循和顺应植物演替规律,采用生长习性、形态等有较大差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植,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例如,疏林植物群落的配置可以利用林下耐荫植物资源,乔木与草地之间的生态空间满足了林下植被对光照、水分、养分的要求,并增添了林下层次。要注重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突出居住区景观的地方特色。对于同种植物,其规格的选择应大小结合,为植物群落的生长发展和自然演替留有一定的空间。在植物种植上,密度不应过大,应留出一定的林间隙地,改善幼树的生长环境,增加光照和养分的供给,创造健康的能进行自我更替和演化的稳定的自然生态植物群落。此外,可以增加立体绿化形式,这是一种不占用绿地的种植方式,包括外墙绿化、屋顶绿化、棚架绿化、阳台及窗台绿化等。不仅能增加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还能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  结语  景观环境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景观设计师的目标,就是要为居民创造经济上合理,生活上舒适、安全、方便、卫生的居住环境,以满足居民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4  1.绿色建筑理念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现阶段,许多居住区在进行室外景观设计时,过度追求装饰性元素的表达,频繁使用喷泉、雕塑、亭台等设计要素,这其实是对景观设计的一种误解,背离了景观设计追求生态、自然的本质。绿色景观设计在内容及形式上应当体现出民族性、地方性,并且要坚持简单、朴素的原则。就这一点而言,景观设计与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采用绿色、生态化的景观设计,对于绿色建筑本身的推广和应用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绿色建筑体系下的景观设计一般包括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利用,对原始空间关系的处理,使之与居住区总体建筑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建筑环境舒适度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原有的生态自然环境,因势筑园,就势造景,通过较少的投入,简易的工艺,乡土化的树种来实现局部的景观改造,且尽可能避免化石能源的使用,在保证绿色、节能、环保的同时,取得较为出色的景观效果。  2.绿色建筑视域下的景观设计策略  2.1合理规划地下空间  合理规划地下空间,将景观设计的消极要素转移至地下,从而为地上空间的设计规划奠定基础。居住区内的主要噪声源是中水处理站和泵房,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可通过建造地下泵房和地下换热站的方式将这类设备转移至地下,达到控制居住区噪音、节约地上空间的效果。居住区规划中考虑设置地下室,同时在通风、消防、防渗等方面处理好地下室与地面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能为住户的生活提供便利,也能够有效地节约地上空间。建造地下车库,可以将车库的出入口、采光通风口同居住区内的园林小品相结合,使之看起来协调自然,不影响整体的景观效果。  2.2设置生态停车场  首先,对居住区外围环道外侧以及楼间位置加以利用,设置生态停车位,既缓解了住户停车难的问题,又节约了用地,而且还很好地实现了居住区整体环境的协调。其次,充分利用楼间消极空间设置半地下车库,并对上部加以绿化,这样不但可以起到节约用地、平衡土方的功效,还能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绿化率,使居住区环境得到进一步的美化。  2.3应用透水地面技术  对于居住区内主干道可以用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设,对于人行步道、园路等道路可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水泥砖铺设,对地面停车场,全部以植草砖铺设,打造生态停车位。通过透水地面技术的应用,提高居住区地面的透水能力,增强居住区地面的生态调节能力。  2.4人性化的道路系统  在布局道路系统时,要充分考虑消防、生活及观景的需要。居住区道路系统由车行道和园路组成,可以根据各自的功能分区,将两者合理搭配,组成环形路网结构,既确保了交通的快捷通畅,又为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方便。对于车行道,首先要符合消防设计的有关标准,确保主干道路和环形道路都达到一定宽度。对于园路,其内部游步道的宽度以1.5~2.5m为宜,与此同时,还应该设置残疾人专用坡。在功能不同的道路区段设置不同的装饰铺设,路面铺设要尽可能使用本地常见的材质,如卵石、水泥砖等,此外还可使用炉渣、粉煤灰等为原料制成的免烧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材料造价,还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提高了道路景观的绿色环保性。  2.5节水设计  一是设置雨水回收装置,将所采集的雨水送入一体化水处理中心,然后统一回收利用。二是通过景观水池实施雨水调蓄,以控制多雨天气时的地面峰值径流,缓解排水负担。对于超出调蓄、渗透能力的雨水,可使其溢流汇入市政雨水管网。三是将中水回用和雨水回用系统加以整合,利用非传统水源进行冲厕、路面浇洒和绿化浇灌,在整合两种水回收系统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中水和雨水要分开处理,两者不能共用一个清水池;②在利用非传统水源时,要制定严密的水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其破坏周边环境或危害人体健康。在绿化浇灌中,可采用喷灌与微灌,最好能够辅以园林压力补偿滴灌系统,滴头应采用双出口,避免发生倒吸。根据不同植物对水量的不同需求,应选用不同类型的喷头,如乔木和灌木的需水量较大,比较适合采用涌泉式喷头,而对于草坪花卉等,应该使用旋转式微喷头,同时辅以地插,注意所采用的喷头应具备起始角记忆功能,确保喷灌时不会干扰道路的正常通行。  2.6照明系统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居住区中心区域的庭院灯及草坪灯以太阳能灯具替代传统光源,通过光伏发电提供景观照明,中心区以外的庭院灯则使用节能灯。此外,居住区内的庭院灯可以通过多头分回路予以控制,既保证其使用功能,又不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干扰,同时还起到了节能功效。  2.7种植设计  景观植被应以绿色为主,主要采用乡土树种,并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予以搭配,同时要注意结合不同景点的景观特征,实施专题种植设计。对于居住区换热站换气口、消防水池通气口等区域,可利用植物加以遮挡,达到环境美化效果。在树种选择方面,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风景特色,对不同色彩、类型、高度的树种进行合理搭配,构造集“点、线、面”于一体的绿化植被系统,用不同的植物点缀不同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的观景需求,为人们营造一个兼具舒适性和观赏性的生活空间。  3.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景观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体系下的绿色景观设计已经成为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的大方向,对营造优美、舒适、生态的现代城市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绿色景观设计的研究,在节能、节水、节地等方面体现绿色建筑理念的有关要求,使城市景观设计脱离喧嚣与浮躁,回归自然、生态的本质。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5  1、优化居住区的植物布局  优化居住区的植物布局,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水平,而且能够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植物布局规划时,要根据实际功能和需求进行规划。在居住区的周边临近道路部分,应当适当布置一些较高、较茂盛的植物,以起到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居住区内部,为了有效的调节气候,合理的进行植物的搭配和规划,保证在一年中的每个季节,都能够发挥调节气候的功能,增加居住区的舒适度,为居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2、丰富绿化植物种类  针对目前城市居住区园林植物较为单一的现状,相关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需求,适当丰富绿化植物种类。植物种类的选取,要考虑当地地址环境和当地气候环境。如果居住区环境湿度较低,应选择调湿性能好的植物;如果居住区环境风速过高,则应选择具有较好降风效果的植物。总之,相关设计人员,要根据居住区当地情况,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种类,进行科学、有效的搭配和设计,使居住区园林能够起到改善气候、调节气温、遮阳降温以及降低风速等作用,为居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3、提高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功能性  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对其功能性的重视程度,对于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合理的对娱乐休闲场所和植物景观设计进行布局,达到较好的综合效果。同时,对于娱乐休闲场所,也要具体划分为运到场所和休息赏景场所。其中运到场所主要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网球场等;休息赏景场所通常包括,休息场地、下棋场所、赏景园林等。在具体设计时,更加功能性进行划分和设计,能够起到很好的综合效果。总之,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居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这样才能设计出外观效果较好,功能性较强的城市园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要求还会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更好的满足未来的设计需求。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6  如今居住区的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等,已经成为判定一类城市综合化建设质量的核心标准,而当中的景观设计理念,正是凭借民族文化优势发展的,其主张以自然为基础、人员为核心,布置清新优雅且生态适宜的居住区环境,借此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因此,需要房地产开发商家多加关注。本文分析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贯穿融入文化特色的必要性,并就现代居住区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融合应用的路径做了重要论述。  近年来,我国不同区域原始居民数量骤降,各类新建的现代居住区也开始呈现出趋同的迹象,至此居住区文化特色逐渐消失。长此以往,不仅模糊了居住区自身的可识别特性,同时,不利于传承周边城乡的特殊文化。因此,尽快理清现代居住区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应用细节,显得尤为紧要。  1、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贯穿融入文化特色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依靠其特有的文化,但这部分文化的衍生却历经极为漫长的蜕变过程,并且时刻经受自然生态和人文因素2方面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条件,人文因素则容纳政治、历史、宗教和艺术等,宏观角度观察认证,它们都是居住区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客观表现,需要在景观设计中予以淋漓尽致地凸显。现代居住区设计的一切景观,都要在迎合城市空间布局、地形和气候等要求基础上,蕴藏主流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最终全面满足当地居民在历史沿革期间衍生出的生活习惯。归结来讲,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融入文化特色要素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  (1)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审美需求。  (2)经过文化基因植入以强化居住区的可识别特性。  (3)凭借独到的景观艺术欣赏功能,持续丰富居民的视觉感官效应,并维持居住环境的多样性。  (4)透过景观设计和文化特色的融合,激发居民强烈的归属和责任意识,有助于维持该类群体安定和谐的生活交流秩序。  2、现代居住区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融合应用的路径  2.1文化特色非物质形态要素和景观设计的融合  地域文化特色,其可以说是城市改革发展的灵魂,尤其贯穿到居民区景观设计环节中,该类文化特色的非物质形态需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予以全方位呈现,确保居民可以长期保留原有的优良生活习惯和精神信仰。因此,作为现代专业化居住区景观设计主体,切勿盲目关注甲方规划需求,同时,针对居住区居民生活内容和习惯做出系统化校验,目的是了解该类居住区域居民存在和不同于其它区域的需求。这部分文化特色的非物质形态将透过公共空间塑造加以呈现,即该类空间中的景观设计风格和环境氛围,都不允许和统一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涵发生冲突。如私家园林的景观设计风格,契合吴语区居民隐逸于山水的精神需求。北京原始居住区主要包括四合院和胡同,居民一切生活都在房前和树下开始,因此,在现代居住区公共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环节中,理应着重借鉴传统活动场所的位置,为居民设计开放传统的文化交流广场景观,方便他们随时聚集于此下棋、聊天或是晒被子,使得居住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特色得以有机传承。  2.2文化特色物质要素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交接  人眼不容易清晰观察到4000m以外的景观,一旦人眼和景观的距离达到500m时,视线就变得模糊,缩减至250~270m时,看到的景观轮廓才算清晰,维持达到几十米范畴时,便可以识别花木等自然景观。依照人的视域范畴,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想要有效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必须选定一类人眼识别能力最强的区域范畴。  2.2.1居住区建筑类景观设计方面。尽管建筑设计工作是建筑师的核心职责,不过作为现代专业化居住区景观设计人员,应注意针对相关物质文化要素加以引导控制,确保彰显出标准的地域文化特色。再就是基础设施的定位工作,尽量保持低调状态且位于配角位置。至于景观设计形式,则可考虑在居住区盛行的宗教或是传统民俗活动之中抽取特定符号,设计尽量内敛。整体上确保映射出居住区整体的文化氛围,最终顺利地表达出特有的现代城市性风格。  2.2.2居住区自然类景观设计方面。在配置植物过程中,保证结合小品建筑,进行特定场所传统文化氛围衬托,同时,结合活动场所位置有序地布置一些树冠较大的树种,并且想方设法维持活动空间整体和景观设计的协调美观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尽快创设出富含地域文化特色和存在多样化景观的现代居住区,需要设计主体预先针对居住区所在的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准、民众生活习惯等要素加以全方位把控。之后深入性挖掘居住区的传统人文内涵,提炼出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物质形态,并在居住区内部不同类型景观中予以整体性设计。相信长此以往,势必为我国现代居住区合理化规划建设,城市经济协调化发展以及居民各类生活、文化和审美需求满足提供不竭的支持服务动力。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7  1.极简主义的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1.1极简主义概述  极简主义强调纯粹空间的单纯性和简洁性,除去多余的装饰,将空间简化至光、量及体,意谓着运用最简单的构成原理,造成空间的流动与不同层次的穿透性,而极简主义的精随也在于此。  1.2设计原则  1.2.1强调环境景观的生态性:生态性在景观设计语境中表现为人工元素介入自然空间的方式,其终端表现为“最少介入”; 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其中突出的实践是将景观赋予生产功能,将第二自然介入到景观中。  1.2.2强调环境景观的地域性: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保留地域文脉的多样性,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1.2.3强调环境景观的人性化:表现为人性场所的设计,这依赖大量的调查、分析以及经验,表现为在空间尺度与结构的把握,场地色彩、微气候的营造,以及行走、逗留空间的设计,还包括不同人群的偏好和针对弱势人群的关照,及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等等。  1.3设计手法和风格  简约、现代是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格调,通过对景观要素的简化处理,包括形式和空间的简化,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开展活动的空间,加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对广州亚运城媒体村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浅谈极简主义景观风格  2.1项目概况和建筑风格  媒体村位于广州亚运村西北部,建筑用途为广州在2010年时举行亚运会来访媒体采访队伍提供住宿和休憩使用,赛后作为商品房出售。媒体村建筑群体疏密结合,高低错落;形体上强调线条的组合,建筑造型挺拔、简洁雅致、格调脱俗。  2.2设计构思  在景观设计上从一种“肌理”和“纵”、“横”两条线索上深入。  2.2.1一种“肌理”:  在研究岭南水乡聚落特色基础上,通过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使“水乡河网”的肌理和现代化的居住区共生和协调。经过设计后的肌理表现在园区的硬景(环形散步道)和软景(行道树、花带等)。  2.2.2“纵”、“横”两条线索  外围行列式、内部点式和拼接式结合的建筑布局要求景观设计上用线索将它们联系起来,设计中用笔直便捷的交通道形成了“纵”的景观线索。这条“纵”线索不仅在平面上将建筑群有机联系起来,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横”的景观线索则是对“纵”线索的呼应和交融,用理性的设计手法体现感性的居住区环境。明朗的线性元素,与水乡河网的肌理之间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能相互联系构筑项目的整体风格,在植物的衬托下显示出清晰的景观构成秩序。  2.3设计风格  为和建筑取得协调统一,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体现出简约、洗练、纯粹的极简主义风格,使人们在情感上回归自然与宁静,不同的绿色空间形式,不同层次的景观,构成了一个纯净与素雅的景观空间。  2.4设计手法  2.4.1模糊边界的手法:  首先表现在景观布局上。通过软硬景的穿插交错,如道路和其边上绿地的相互渗透,如水池和铺地的咬合,以弱化生硬的边界,使景观空间感受更为丰富。  其次表现在对消防道的处理上。设计中以嵌草路面、木栈道和铺设植草格的方法相结合,减少为满足消防要求带来的人工化景观的生硬感,减少硬地面积,消解道路尺度。模糊边界的手法同样应用在架空层与室外空间的交接——如果架空层与室外空间的界面是一堵死板的墙面,即便是植物围合,也会缺乏生气。界面如果没有生气,室外空间难于取得成功。方案在这个界面上通过室外铺地的延伸、室内平台的挑出、室内外植物的交融、植物的疏密种植使室内外的边界变虚、变通透,变得有空间层次,同时在室内外之间造成了近人的半围合空间。  2.4.2一气呵成的手法  有选择地呼应延续建筑的现代风格,使建筑与景观有机融合,使“有限”空间通过整体设计的手法回环联系、呼应有致,获得“无限”的感受。  2.5空间的营造  该项目的景观空间一方面强调建筑环境的层次感、秩序感,使主空间从城市空间通过一系列的秩序延续,由全开放空间到半开放空间逐步过渡到私密空间。同时以序列化与秩序化的空间分别予以各自不同的景观特征,强调出城市到家庭细胞的过渡,最终完成生活与自然,感受到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家”。另一方面景观空间还强调自然和建筑的融合性、渗透性,使相对独立的建筑空间布局密切联系。  2.6设计内容  由于该项目景观成本的限制,决定了该居住区的景观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有所侧重有所简略,因此该项目景观设计在以下几个区域重点布置。  2.6.1南入口  社区入口并不彰显,秩序化的景观设计拉开了整个园区的设计风格。社区入口以最简单的方式出现:一边是开敞的车行道,一边是惬意的人行道。而穿过入口,却会发现不简单的品质:水池、木栈道、绿带、林荫道依次展开。铺地的渗入,使棱角分明的黑色长方形水池被分隔出锯齿状的休息场地。水池中央还“渗透”进一方绿地。明镜般的水面映射出不断变化的天空和水池中间鸡蛋花优美的枝干。水池边溢出的水缓缓地流入周边铺满鹅卵石的水槽。林荫道上的木制树池结合木栈道,此起彼伏,树池可供人坐憩,也可让人斜躺。木栈道一直延伸到中心花园,成为“纵”线索其中一条。如果说木栈道前半段是处于开敞的集散空间,那后半段的木栈道就是穿行在树影婆娑的疏林草地间。同一种材质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  2.6.2中心花园  黑色长方形水池再次出现,它据于一隅,它镶在另一条木栈道边,由两级水池构成跌水景观。平地面的水池池壁设计成从地面倾斜至浅浅的池底,当无水的时候水池也可成为活动的场地。水池上悬浮的轻盈钢亭,给社区注入现代气息。水池是“纵”线索,那么水池边的树阵广场就成了与之呼应的“横”线索:广场上“横”的桥、“横”的铺装、“横”的树阵、“横”的长椅、“横”的花带……木栈道继续指引我们到花园更深处。这里碎砾石铺设的休闲广场,条石、长凳、草地穿插其间,长木凳或摆放景石,或种植乔木,自然、朴实。  2.6.3西入口  西入口同样采用简洁朴实的手法。中央长方形绿地设计成两边倾斜的草坡,每块绿地相互交错,丰富了入口空间层次。绿地上错落地种植枝叶层次分明的尖叶杜英。林带尽端,轻盈的钢亭再次出现,它仿佛是林间向外敞开的一扇窗口,欢迎远方来客。所有的“设计”只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欣赏这处难得的绿荫。  2.6.4环形散步道  一条条线形优美的模拟水乡河网的散步道把广场、绿地和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了具有完美构图的高层建筑群中的第五立面。散步道在最惬意的位置围合一个个象孔雀羽毛的休闲绿地。开阔的大草坪,任人仰卧,四肢放肆地写成“大”字,享受春风冬日,呼吸着大自然泥土的气息。  2.7景观材料  景观材料上整体风格与建筑统一,以具现代感的灰色为基调,强调表面肌理的质感,园路选用透水砖或透水艺术地坪,较经济环保,而在主要广场则穿插石材、木材及金属等,在现代简约的大原则下统一材料,突出重点部位。设计中局部使用了碎砾石作为铺地材料,使整个园区看起来更加朴实,另外这种材料具有透水性和低反射性,能够降低水土和热量的流失。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硬质材料的品种数量,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常绿植物的种植量,使环境色彩朴素沉静,以保持简洁明快的建筑立面的完整性。  2.8灯具及小品  在灯具及小品设计上选用与建筑相协调的风格和形式,也起到点景的作用。路灯、庭院灯、草坪灯的灯型、色彩、风格都保持一致,区内的小品,如指示牌、垃圾桶、标识等都与环境相协调。  2.9植栽  种植设计力求简洁,植物种类精简,植物色彩素雅,营造清爽怡人的绿化空间。采用自然式为主、局部规则式的种植设计。如主要广场采用阵列式栽植;环形散步道种植行道树,强调肌理;中心花园设计开阔的大草坪和休闲的疏林草地;组团庭院则采用疏密有致的自然式种植;跟以往的园路种植设计不同的是沿路不再种植整齐的行道树,而是以自然式种植来弱化道路生硬的边界。植栽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主景点点缀开花植物,营造“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植物的选择除了常规考虑的气候、品种、搭配、胸径、冠幅等因素外,更强调树形姿态的选择,重点部位要求棵棵精确到位,与硬质景观配合默契,交相辉映。  3.结语  简洁明快的线条,干净的色彩,精致的小品,静静流淌的水流,清爽的植栽,辅以温馨的灯光,现代语言的建筑等,共同营造一个愉悦、轻松、富有生活气息的社区休闲地带,这里没有极富冲击力的构筑物,没有太多吸引眼球的色彩,一切归于平淡、朴素、自然。设计师为人们提供一个私密的心灵庇护所,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家园。我想这将会是中国现代居住区景观发展的趋势。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8  历经百年,时至今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已扩展得越发广泛。时空范围上,从数万平方公里的旅游区域发展到规划数百万平方的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环境;项目内容上,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旅游度假区策划规划、主题公园规划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滨水地带规划设计;项目性质上,从自然原始景观的保留到人工生态的再造,从传统文化的发掘到现代精神的追求,从基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基于浪漫的随心所欲,从基于工程技术的计算论证到基于文学艺术的灵感顿悟。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1、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在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  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1) 科学利用资源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当然,特定地段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以后运行维护的方便。  (2) 因地制宜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所在地的自然特色。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 生态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居住区景观设计提出和演绎了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要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除了选景、造景、移景、借景等自然景观之外,还应将人文景观吸收进来,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优美的景观与浓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生。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就是在解析了传统因素之后上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去阐释和建构的。仅有人文特色是远远不够的,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亦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4)“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最基本原则。人是居住区的主体,人的习惯、行为、性格、偏好等决定了对景观环境空间的选择,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才能使居住区活力得以再生,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景观设计之中,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关系与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始终坚定环境景观的建构是服务于人、取悦于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性原则正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居民视觉上的感受,让其体验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  1、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作用  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鲜明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极大的丰富和美化着自然环境,并有制氧、滤尘、遮阳、挡风、灭菌、防噪声、调节温度和湿度等作用。据有关数据表明:“一棵树龄为50年的大树,50年可以生产价值为三万一千二百五十美元的氧气,对于防止大气污染所创造的价值约为六万二千五百美元。”某些花卉的香气还可以兴奋人的大脑神经、松弛人的紧张状态。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花卉和草皮、藤蔓等。每一种植物在环境设计中所担当的角色各不相同。乔木是植物景观的骨干,以遮荫、观赏为主,灌木用以丰富树冠层次,同时树篱可起到景物间的联接、过渡、围合的作用,是植物景观中的重要协调因素。花卉是植物景观中色彩与造型的活跃因素。草皮是底色,是联系各种景色的铺垫因素。  2、水景在景观设计中作用  休闲水景:目的是给人一种心理安慰,往往以静为主。在居住区多作为游泳池和戏水池。水池造型多样,是既可玩耍又可观赏的水体。居住水景:与休闲水景不同的是,它仅仅服务于拥有者,例如一个家庭.这种水景严格区分于自然水景,人工设计意味明显。如儿童戏耍、私家小院以及房前屋后与路径相关联的局部水景。自然水景:临水人家、湖畔雅居、水岸人家等这类居住区环境周边的水景,这类水景决定着居住区建筑的性质和拥有这类水景的人的生活质量。  3、建筑小品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小品在景观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体量不在于大或小,而在于一方面要体现本身功能外,还对环境的点缀作用。根据功能,可分为五种:一是建筑部位艺术化小品,如室外楼梯、走廊等。二是室外工程艺术化小品,如出入口、挡土墙等。三是公共设施小品,如垃圾箱、路灯、指示牌等。四是活动设施小品,如儿童游戏设施、休息亭等。五是艺术小品,如艺术灯座、雕塑等。前三类设施无论在建筑主体还是景观环境中,多数只起到次要作用,但若设计不当,会起负面作用。设计时,应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造型、材料可灵活多变,使其更好的融入在环境中,增加景观的趣味性、观赏性,丰富空间层次。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9  一、现代景观审美独特性  科学技术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促进人们对环境认识的觉醒,景观设计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审美主体已由少数人向大众化转变;西方艺术观念的引入,景观审美情趣与审美思维发生了转变,审美意识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形成了景观设计的全局意识;而对环境功能、经济、形式的关注,要求景观设计作品既具备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同时要求符合现代审美需求。总之,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在历史延续性基础上,从空间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视觉环境的角度力求建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山水画艺术特点分析  山水画的自然环境观。山水画崇尚自然,重视自然生态观。“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画家对自然山水一直抱着亲和的态度,他们积极投入自然的怀抱,渴望与自然能够融为一体。山水画的意境塑造。技法是画家情感表达的手段,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或雄奇幽静,或空灵淡泊。山水画利用散点透视、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等构图手法,让画面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象,解决了由于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和静态感所带来的局限。这种意境既是画境,又是景观设计中的精神空间。山水画的创意构图。山水画以步移景异的欣赏习惯处理构图,采取散点透视展现画卷的视野,这样可以让人看得全面、看得深远、看得精细,同时也具有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视觉感受。山水画的空间处理。山水画空间并非是单纯视觉空间,而是由视觉探寻引向空间的精神体验,也就是通过画境中的可观、可行、可游和可居的心理模拟,引导人们对宇宙人生之道的精神领悟和理想追求。山水画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造就了山水画独特的审美内涵。纵观历史,文人墨客大多通过寄情于山水抒发情感,这一点不仅体现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的圣人情趣,更体现了山水画的精神蕴含。  三、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营造  1.居住区山水意境表现  意境最早见于佛经,是自我对客观的领悟。山水画的意境是作者哲学观、美学观在画面中的体现,受儒家、道家、禅宗的影响,不同的画面体现的人格与精神意志不同。他们利用墨的皴、擦、点、染,笔锋的转、折、顿、挫,使画面呈现出枯、润、浓、淡等多种形式变化,实现画面意境的表达。利用“置陈布势”“经营位置”表达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美。对于居住区景观的意境营造来说,首先,对设计师的审美思想与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设计者的人格特质与精神意志直接影响着方案构思、立意和风格。设计师主体意识的表达以及对构图、布局、意象的安排,充分体现自己对环境、对文脉的理解,也是建构人性化、个性化居住环境的保障。其次,居住区景观需要的是生态、健康、开敞的空间效果。山水画创作讲究“意在笔先”,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场地的文化品质与格调,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利用植物、石材、水体等自然要素营造环境,做到有目的、有感情地进行设计,这样既能够充分表达设计的主题,也更能表现“回归自然”的意境。最后,山水画的章法布局讲究起、承、转、合,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留白等,体现了画家对画面的整体把控能力,也在画面中营造了内敛、含蓄的视觉感受。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构图不仅要符合居住区的功能、绿化率要求,更要按照形式美法则来布局,应依据道路级别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用途、不同风格的空间,或采用规则式以表现秩序之感,或采用自由式以表现含蓄之美,尽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造一个可居、可赏、可游的外部空间,诱发人们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应,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  2.居住区山水意境营造方法  (1)植物造景植物是山水画景物构成要素之一,常用松、柳、枫、竹、芭蕉等。山水画非常注重植物的配置。常利用植物不同的体态、高低、花色、叶形、进行疏密安排,形成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同时善于运用植物的寓意象征人的品格与精神,寄托了画家疏远污浊、洁身自好的品格追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也应根据植物不同的审美功能与形态特征,营造居住区的山水意境。以乔木、灌木、花卉为主体,结合山石、绿地、水体等构建立体绿化空间,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多维度的景观效果,让居住者的视线在游憩时可以得到空间的延伸,带来意境的想象。  (2)叠山理水山水画以巧妙安排山石与水,体现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宗旨。在现代居住区环境营造中,叠山理水对山水意境的营造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山水画中利用皴、擦、点、染等画法,表现山石的质感、色彩及在画面中的位置关系,景观设计中则利用太湖石、石笋石、卵石、木化石、碎石等不同石料结合地形营造山石意象,在借景、对景、障景、露景等多种传统组景手法的运用中,做到有景、有境。叠山理水是为造就“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意境,无水不成景。水在中国传统以及现代山水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的动可以表达激昂高亢、玲珑婉转,水的静能够体现晶莹剔透、水雾袅袅。水作为辅景,增加画面整体性,连贯性,灵动性,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水作为主景,表现了画面的气势磅礴,恢宏大气。在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高差、坡道、转弯、阻碍等形成溪流、漫流、叠流等有趣的水形,可以利用山石孔洞、假山、陡崖表现洪流跌落、雪浪翻滚的壮美景观,还可以借鉴山水画中的“留白”,形成一汪静水,将水榭、山石、花草倒映其中,增加景物的层次美。  (3)空间韵律山水画空间既能表达出静的空间艺术,同样可以展现动态的时空转换,它是一个叠加的往复循环,同样节奏与韵味的笔墨构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里不停地出现,构置一种和谐有序的秩序感,表达画家对精神世界不可遏止的追求。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平面布局上,应做到景观节点间如绘画般起承转合,利用“收放”与“开合”的对比,做到主景突出、客景烘托。同时合理设计交通路线,做到步移景异,错落有致,既满足人们对景观美的感受,还要满足良好的通达性。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营造应注重自然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例如空间的转折、起伏、相聚、相离都应满足自然景观的生长逻辑,人“游”于空间时要有“情理之内,意料之外”的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在居住区景观中以空间韵律来体现,满足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和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理想人居环境在当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延续。  (4)色彩写意山水画朴素、淡雅的色彩美学观影响力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色调,无论从哪个角度,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山石、植物等都是一幅幅水墨淡彩的图画。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色彩配置,应从整体色调上把握,做到用色精简、雅致。景观建构物以及设施小品的用色,应与主色调协调统一;植物的搭配应做到四季景致不同;同时要避免因工业化生产,造就千篇一律的景观视觉。传统造园中的材料,如瓦片、青砖、卵石、方砖、碎石等材质是营造山水意境的重要材料,适当选择利用,更能体现回归自然的空间意境。  四、小结  中国山水画凝聚了华夏民族丰富的智慧与感情,山水画的自然环境观、形式意境、构图方法、氛围营造对现代居住区景观都有很好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领会其精髓,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特色,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艺术传统。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10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是传统园林艺术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息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提高市民的审美鉴赏能力。园林艺术属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设计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理念,合理规划绿地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发挥园林的环保作用。本文将分析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论述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思路。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并不只是单一的建筑工程设计,需要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打造清新美丽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艺术性是运用植物造景和建筑造景来提高园林的视觉效果,创新园林文化艺术,自然美是让园林景观呈现出天然效果,让市民在欣赏园林风景的过程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本文将简单介绍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分析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的存在问题,并从合理规划绿地面积,创新园林设计,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和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等四个方面来探索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  1、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分析  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对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清新优美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主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园林景观的艺术性要求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以提高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视觉美。注重园林景观的自然美则需要构建生态园林,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引用活水修建小池塘,并饲养适量的动物来提高园林的天然效果。  2、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  绿地建设是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绿地面积需要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仔细查地形,然后根据地形条件和交通环境,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来设计图纸,但是,大多数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不认真查看地形,甚至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就直接绘制图纸,图纸上的比例大小不合理必然严重影响绿地规划设计质量。  2.2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倡创新园林建设,在借鉴传统园林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但是,大多数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缺乏创新,部分园林绿地面积过大,植物过于单一,园林建筑样式陈旧,缺乏灵动性。其次,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文化艺术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充分利用中华文化资源和现代技术,园林的道路设计不是特别合理,园林点、线、面的搭配不协调。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园林工程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3、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思路  3.1合理规划绿地面积  园林工程师在规划绿地面积时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商贸圈和交通环境来核算绿地面积大小,采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技术绘制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注准确的比例,确保绿地面积规划的合理性。  3.2创新园林景观设计  创新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借鉴传统园林的优秀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和先进技术,可以学习苏州园林独辟蹊径的设计方法,科学搭配花草树木与楼台建筑和假山、池沼,不过分追求对称,修建池塘时应引用清澈的活水,在水中放置小巧玲珑的雨花石和鹅卵石,饲养各种美丽的金鱼和鸳鸯、沙鸥、白鹭等水鸟,这样可以赋予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灵动性。此外,可以选用适量的彩灯来装饰园林建筑,雕塑象征现代文明的雕像,使园林景观既有古色古香的美感,又凝聚了现代文化。另一方面,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规划园林道路时应注意设计不同的道路,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具体位置分别设计平坦开阔的大路和鹅卵小径,在假山上布局有规律的山路。而且,园林工程师应注意处理好园林点、线、面的关系,采用依水造景和依绿设景的方针使园林植物、建筑、假山、池塘和喷泉能够形成一幅完美的立体画面。  3.3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  园林工程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在风景园林中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河南开封市的园林一般都能够成功再现北宋汴梁城的风貌,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意境,例如牡丹园的美景可以体现“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和“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的诗情画意,水边的轩榭楼台可以重现柳永所赞叹的“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的唯美意境。成都的居住区园林不仅可以呈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且设计了现代喷泉、花厅和玻璃幕墙的建筑,有效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4灵活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  运用植物造景首先要遵循自然性、科学性、生活性与艺术性等四项原则,根据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种植不同颜色和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色彩美、韵律美、意境美和层次感等艺术效果。其次,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栽培不同的植物,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灵动性,例如种植迎春、牡丹、芍药、玉兰、银杏、玫瑰、绣球花、丁香、海棠、玉簪、菊花、水仙和梅花等季节性花卉,让市民在一年四季可以欣赏不同的美景。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营造梨花伴月、杨柳细雨、映日荷花、寒菊傲霜和腊梅报春等独特景点。此外,园林工程师可以利用植物来设计主题景观,像桃花园、葡萄园、芰荷园、玫瑰园、杜鹃园和桂花园等。另一方面,运用植物造景时应该考虑园林景观的灵动性,协调搭配各种元素,使花草树木与道路和假山、池塘、人工湖达到完美结合,创造出林荫路、花径、樱花大道、合欢路、枇杷湖等特色景观。如果道路比较长,可以配置多种不同的植物,并突显出主要景观,例如在草坪中种植一株红玫瑰,创造出“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效果。植物与山石相结合的时候,要让花草树木与岩石参差交错,互相衬托,加强景观的色彩美与立体感。在山石上宜的地方应该采用少量的平伸与悬垂植物,以显示山石的优美线条,并且,要注重让植物的体形枝干与山石的纹理形成对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融入创新理念和现代文明,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目前,在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还普遍存在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和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园林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合理规划绿地面积,灵活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认真设计图纸,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创新园林设计方案,注重提升园林的文化艺术美,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让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体现出时代风貌,这样方能全面提高现代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景观的审美艺术效果。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篇11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  (一)设计思路  以人为本,体现生态性、舒适性、参与性,营造居民生活环境,反映现代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愿景。按照现代人对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配置功能,力求满足人本要求,创造一个感性的、可观可游的园林景观环境。  (二)设计原则  1、人性化原则  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体现人本效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倡居民参与意识,追求环境的舒适性、多样性,实现对居民的不同需要的满足。  2、协调性原则  小区的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等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  3、整体性原则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是居住小区的整体性。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色彩、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另外,彼此间的协调也要加以保证,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的居住空间。  (三)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规划场地为长条形,总体布局采用组团式布局,以游步道串联,形成大核心,小组团的景观布局结构,使每栋住宅楼的居民都享有均好的景观环境。  1、主要景观节点  在两个组团之间形成主要节点,为人群集中的区域,以无视觉障碍的大形铺装为主,可以体现出小区内的地形开阔、清新,使人入目一新的感觉。布置休息座椅、景观亭、大型景观树木等,营造热闹、闲适的生活环境;结合茵绿的草地,色彩缤纷的上层中型乔木,中层有观花小乔木及灌木,低层配以高贵的龙舌兰等,使整个节点广场显得高端、大气。  2、小组团  以宅旁、楼间绿地空间为载体,就近布置儿童活动场地、运动场地、休闲场地等功能区,与主体建筑相结合,形成小组团,满足组团内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  3、消防扑救场地  消防扑救场地占用了较大区域,是不可缺少的功能区,为使其与景观环境相融合,需对其进行了景观化处理。一是铺装材料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既丰富了地面色彩,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二是在场地内喷涂趣味图案,如儿童跳房子游戏图案、猫抓老鼠游戏图案、迷宫图案等,在不影响消防功能的前提下,赋予场地休闲活动功能。  4、大面积生态绿化区  植物以常绿乔木、观花灌木、地被为主要搭配方式,营造层次感强的生态景观。芳香树种可采用白玉兰、桂花、含笑等;观花树种可采用美丽异木棉、大花紫薇、细叶紫薇、火焰花、黄槐、鸡蛋花等;球形树种可采用黄金榕、石楠、山茶等;棕榈科可采用蒲葵、苏铁、棕榈等;观干树种可采用龙舌兰、小叶紫薇等,地被可采用野水仙、结缕草等。其间配置小品有园凳、园桌,有铺装路、鹅卵小径、步汀等。各景相互辅成,形成幽雅别致的生态环境,融健身、休憩、静坐于一体。  (四)景观要素分解  1、铺装  首先满足行车行人的安全,其次考虑生态性,采用灵活多变的铺装形。地面铺装材料主要选用乡土天然材料,如卵石、砂岩、板岩、粗面花岗岩等,局部做一些毛石、卵石装饰或彩砖装饰。避免大面积硬质地面,小区道路采用透水混泥土,柔化路面,确保小区环境清新朴质、丰富自然。  2、植物  (1)植物配置  整个小区选择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花卉树木,有机的组合,合理的搭配,并形成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季相变化明显,景色独特的景观。种植设计中考虑到小区内整体效果的统一和局部效果的特色,在总体植物配置上,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手法,通过散植、丛植、孤植、混植等不同的配植方式,力求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植物生境。植物与不同的功能空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不同的空间序列和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  (2)植物选择  以亚乔木、花灌木为主,体现其良好生态环境效果。地被以叶色苗木和花灌木为主,形成局部大片色块,体现亮丽的植物图案线条美和韵律美。主要选用植物品种有:扁桃、小叶榕、白玉兰、蝴蝶果、美丽异木棉、蒲葵、苏铁、棕榈、桂花、含笑、大花紫薇、细叶紫薇、黄槐、鸡蛋花、黄金榕、龙舌兰、火焰花、腊梅、大叶红草、山茶、鹅掌柴、满地黄金、七彩朱槿、野水仙等。  3、园林灯具  选用造型美观的庭园灯、草坪灯,达到既美观,又经济实用的目的。  4、微地形处理  在小区局部位置,通过挖填小丘,既丰富了视线,又能增加整个小区的绿地蓄积率。  5、无障碍设计  整个小区应考虑残疾人和儿童推车的便利措施,满足现代人对情感关怀的需求。  二、商业街景观设计  (一)设计思路  步行商业街景观是动态的空间景观,具有时空连续性的韵律感和美感。步行商业街把街内外不同的景点组成了连续的序列,同时本身又成为景观的“视线走廊”和“生态走廊”。设计充分考虑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及心理等要求,从形式美感、空间美感、时空美感和意境创造等方面进行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  (二)设计原则  1、人性化原则  步行商业街是人们公共交往的场所,街道的尺度、路面的铺装、小品的设备都应具有人情味。  2、生态化原则  生态化倾向是21世纪的一个主流。步行商业街中注重绿色环境的营造,通过对绿化的重视,有效地降低噪声和废气污染。  3、可识别性原则  构成并识别环境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可识别的环境可使人们增强对环境体验的深度,也给人心理上产生安全感。通过步行商业街空间的收放,界面的变化和标志的点缀可加强可识别性。  4、要创造轻松、宜人、舒适的环境氛围  步行商业街是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人们出于商场,忙于购物和娱乐,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通过自然环境的介入,可以大大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宜人、舒适的环境氛围。  5、视觉连续性原则  步行商业街线形和空间设计具有从步行者步行的角度来看四维空间外观,且应当是顺畅连续的、可预知的线形和空间。  (三)规划布局与景观要素  步行等一般为线性带状空间,其长度远远大于宽度,具有视觉的流动性。人在街道中漫步时,会进行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活动,时而漫步前进,时而停留观赏,时而休息静坐。因此它可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运动空间可用于:向某处前进、散步、游戏比赛、列队行进或其他集体活动等。停滞空间可用于:清坐、观察、读书、等侯、议会、讨论、演说、集会、沉思、娱乐、仪式、饮食等。  功能空间:  运动空间应相对平坦,无障碍物,宽阔,利用台阶高差巧妙的向停滞空间过渡和联系。停滞空间可相应设置长椅、树木绿荫、获观景台、车站、雨棚等。二者有完全独立的情况,也有浑然一体的情况。停滞空间如果不从运动空间中分离开布置,就不能创造真正的安全环境。运动空间容易给人流动和延续的感觉,而停滞空间往往给人以滞留和安全感,运动空间引导顾客向两个方向流动,不宜使用者停留和汇集。  水景:  水是现代造园艺术中尤为重要的元素之一,水起画龙点晴的作用,叠水与喷泉,既经济又实用。【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通用11篇)】相关文章: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10-08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用10-07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应用08-19关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11-13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03-22居住区景观设计理念10-22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10-08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注意什么-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10-31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原则10-2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11-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典型的室内空间三要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