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选真的垃圾吗的优势有哪些?

前言2020/2021年间,华硕天选1/2游戏本一直处在玩家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因为一味的追求低价而忽视了用户体验,最终也没有落得太好的口碑。不过即便如此,天选1/2还是借助AMD翻身的东风、借助友商缺货耍猴的衬托,辅以二刺螈联动以及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最终取得了喜人的销量成绩并且成功俘获了一批忠实粉丝。然而在当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MUX技术”、“高色域屏幕”、“高性能”对于游戏本的重要性后,若新一代的机型还是和往年一样不改变设计方向,那么掷下重金树立的“天选”品牌形象必将功亏一篑,用户口碑必将再度走上“坠机”的老路。目录机型简介/配置总览工业设计——外观/外设/配件屏幕测试硬件规格/理论性能测试游戏测试工业设计——拆解赏析极限散热测试续航及充电测试总结机型简介/配置总览为了与搭载intel处理器的“飞行堡垒”进行区分,“天选”作为搭载AMD处理器的机型在大陆市场以独有的命名于2020年面世。时间来到了2022年,如今TUF系列在大陆市场彻底取消了“飞行堡垒”这给许多消费者种下过心理阴影的古老命名,intel与AMD统一命名为 “天选”系列,也象征着华硕希望通过“新一代天选3”重塑自我的决心。华硕 天选3 酷睿版 为2022年首批上市的搭载intel 12代标压处理器+RTX 3060显卡的游戏本之一,提供了15.6吋和17.3吋两种规格(17吋名为天选3 Plus)。15寸机型提供了3050/3050Ti/3060/3070从低到高四档显卡配置,CPU提供i5-12500H/i7-12700H两种选择,17寸机型只有i7-12700H与3060/3070两个规格。天选3全系标配512GB固态硬盘、2×8G DDR5 4800Hz内存。本次评测的“华硕 天选3酷睿版”为官方提供的测试机, BIOS版本为310下文中所出现的“天选3”均代指“华硕 天选3 酷睿版”建议已经购买本机或打算购买本机的朋友去华硕官网下载升级312版本BIOS。最新版的BIOS修复了Win11桌面卡顿、intel核显驱动闪屏、3400固态跑分低的BUG。工业设计——外观/外设天选3的总体外观设计延续了天选系列青色+白色设计风格,机身A壳采用金属材质,上边缘处刻有“天选”的艺术字LOGO。魔幻青版本的A面侧边缘处刻有一串希腊文,翻译过来后大概是“生而不同”的意思,还是蛮有意境的。去年的天选Air上也铭刻有此文机身B面采用了三面窄边框设计,下巴略宽。B面中间上边缘采用突起的“鸡冠头”设计,并放置了一颗720P摄像头,同时也方便开合屏幕时手指借力。四个开孔从左至右依次为麦克风,摄像头指示灯,摄像头,麦克风天选3上半身的靠近屏轴一侧挖了个槽,这个方案可以有效规避“下沉轴设计出风口吹屏幕”的缺陷,同时也能在合盖后观察到位于机身C面的指示灯。这种给上半身挖槽的设计专利似乎一直掌握在华硕手里指示灯左上为电源状态,左下为硬盘读写状态,右上为电池使用状态,右下为飞行模式。在熟悉电脑后便可通过指示灯在不开盖的情况下判断电脑的工作状态,颇有一种复古风格。天选3的C面设计改动较大,主键盘区域上方新增的四个快捷按键分别对应音量加减、麦克风开关、一键进入控制中心,键盘整体设计给人一种ROG的即视感。音量调节按键非常方便,不需要再使用麻烦的Fn组合键了天选3的主键盘区域为19.05mm键距标准全尺寸键盘,键帽采用弧形内凹设计,官方宣称键程为1.7mm,比去年减少了0.1mm。实际体验下来感觉键帽稳定性表现不太好,综合打字手感比较一般,属于常规水平。天选3的键盘背光支持整区单色RGB调节,键盘背光采用DC调光方案,背光颜色以及灯效方案可以在奥创中心里进行设置。天选3的方向键为半高设计,面积大约为标准键帽的1/2。如果说轻薄本可能会因内部空间不足而放弃全尺寸方向键设计,但是体形庞大的游戏本选用半高方向键设计,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天选3的D壳为工程塑料材质,表面采用粗颗粒处理方式,防滑、防手汗的效果非常好。风扇上开有进风口,扬声器开孔位于底面,风扇和SSD所在位置分别开了一些进风口。天选3采用了四出风口设计,接口分布在机身两侧,机身后侧没有接口。机身左侧从左至右依次为 电源输入接口、RJ45以太网接口、HDMI 2.0接口、雷电4接口、USB-C 3.2 Gen2(支持DP1.4、G-SYNC)、USB-A 3.2 Gen1接口;机身右侧只有一个USB-A 3.2 Gen1接口。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天选3支持双显三模切换功能,所以在不同模式下HDMI/USB-C/雷电这三个接口的工作状态有所不同:独显输出/混合输出:HDMI、USB-C、雷电4均可外接显示器;集显模式:雷电4 可外接显示器;天选3机身最厚处在中间位置,实测27.5mm,屏幕的最大开合角度约为145°左右。作为一款15寸的游戏本,天选3仅提供了两个USB-A接口,实在是有些少了。在很多场景下都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用户为了外接设备必须要额外再准备一个C口扩展坞,着实有些不方便。机身接口布局也有进步空间,大量接口挤在左侧偏下位置并不一定方便用户使用,可能遇到线材互相干涉的尴尬情况。天选3整机重量仅2.07kg,再加尺寸并不算大的240W的适配器,对比某些打着轻薄旗号但实际重量超过2kg的15/16寸笔记本也毫不逊色,较轻的重量使天选3在便携性方面得到了大幅加强。屏幕测试截止到目前,已上市的所有天选3机型均搭载高色域或广色域屏幕,并且也都配备了高刷新率,相较于往年非顶配版均使用45%ntsc低色域屏可谓是进步巨大,消费者再也不用主动放弃屏幕保修并冒着烧主板、被卖屏幕JS骗的风险手动更换屏幕了。本台天选3的屏幕来自于群创,软件识别型号为N156KME-GNA,使用校色与对屏幕进行测试,实测色域覆盖为99.9% sRGB和97.6% DCI-P3,使用亮度仪实测屏幕中心区域亮度为303尼特。使用较色仪对屏幕进行测试,默认状态下以DisplayP3为标准实测默认相关色温6800k,平均△E为1.72,最大△E为4.78。自行对屏幕校色后测试,屏幕平均△E为0.37,最大△E为1.16,表现相当不错。总的来说,天选3所搭载的这块屏幕在硬件规格方面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在自行校色后的色准表现也比较优秀。然而由于天选3既没有搭载全局色彩管理软件也没有做全局色域切换,所以天选3的屏幕色彩显示即便在校色后也会一直处于过饱和状态,日常使用看久了会有一点油腻感,并且用户需要手动做色彩管理才能胜任一些专业工作。 sRGB标准下的色彩偏离当然,广色域屏幕过饱和这口黑锅一直都是巨硬的,但在巨硬摆烂多年已经完全跟不上时的时候就更需要硬件整合商自救 —— 通过全局色彩管理软件正面解决这一问题。天选3这块屏幕在所有亮度下均未发现频闪现象,应当是采用了不伤眼的 “真·DC调光”方案,所以不存在“频闪导致伤眼”的问题,放心使用即可。另外,在奥创中心里开启“面板省点”功能后,天选3屏幕的刷新率可以在拔掉电源后由165Hz自动调整至60Hz,接上电源后自动提升至165Hz。硬件规格/理论性能测试这台天选3搭载了intel酷睿i7-12700H处理器,也是目前intel 12代系列移动处理器中的主流型号,采用Alder Lake架构、10nm制程,拥有6个性能核心“P”以及8个效能核心“E”,共计20线程(E核不支持超线程技术)。P核单核最大4.7GHz,全核4.1GH;E核单核最大频率3.5GHz,全核3.3GHz,基础功率45W,最大功率115W。天选3提供了静音、平衡、增强三档性能模式调节,三档性能模式下的R20测试成绩如图所示。显卡方面天选3搭载了NVIDIA的GeForce RTX 3060 Laptop的规格与去年一样,核心代号GA106,3840个CUDA,核心频率900Mhz,最大Boost频率1605Mhz,6GB GDDR6显存,位宽192bit,唯一的区别在于Dynamic Boost功耗由15W增加至25W,总功耗由130W提升至140W。天选3在奥创控制中心内提供了四个预设的性能模式和可以自由调节的手动模式,其中增强模式的功耗设定比较激进,并且GPU核心与显存也有小幅超频。与去年的友商机型上搭载的RTX 3060(130W)进行比较,140W的3060在小超核心与显存后性能提升仅2%左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不过在与去年天选2上95W的3060显卡相比时,天选3上这个140W的3060提升就非常大了,部分测试项目下的成绩甚至超越了天选2上搭载的95W的3070显卡,达到了目前3060显卡游戏本的平均成绩,真是可喜可贺。天选3搭载了两根8GB DDR5 4800Mhz内存,读写速度均接近六万,远超DDR4 3200Mhz的成绩。由于目前DDR5内存以Gear2分频运行,所以在延迟方面的表现相比DDR4是开了倒车。目前第一代DDR5内存刚上市没多久,无论是时序还是成本都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96EU的Iris Xe核显性能远超i7-11800H上的UHD核显固态硬盘方面,天选3配备了一块512GB的镁光3400 PCI-e 4.0固态,采用176层TLC颗粒,支持NVMe 1.4,测试结果显示512G的版本的3400约在45G后出缓,速度表现正常。在完稿时推送的312版本BIOS已经解决了3400固态4k读写速度较慢的bug游戏测试由于天选3支持了MUX技术,所以本次测试混合模式与独显直连两个场景下的游戏帧数。除CS:GO为最低画质外,其余所有游戏均在原生分辨率+最高画质+关闭DLSS+关闭光追下测试从测试结果上来看,在加强散热搭载140W的3060显卡并支持MUX技术后,天选3的在各种游戏体验完胜天选2,达到了同配置游戏本的平均水平,可谓是进步巨大。在对显卡性能需求较低的竞技类网游以及优化较好的极少数大型3A游戏中,2k分辨率下3060显卡的游戏帧数表现正常,游戏体验良好。但是在一些优化比较差的大型3A中,在特效全开的场景下,3060显卡拖2k分辨率就有些吃力了,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降低特效等级或开启DLSS以换取更流畅的游戏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天选3的“独显模式”并未屏蔽核显,所以可以保留iGPU提供的异构计算能力,在一些专业设计软件中可以获得额外的性能加成,这是“屏蔽核显实现独显直连”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也是雷电4接口能在独显直连的模式下正常工作的原因所在。工业设计——拆解赏析天选3拆解比较简单 ,拧下底面的所有可见的十字螺丝(右下角的弹簧螺丝不可取下),再用塑料撬片沿四周慢慢插入后便可拆下后盖。卸下D壳盖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部结构,天选3的内部设计与天选2相比变化比较大,CPU一侧增加了出风口,因此机身左侧的接口也向下移动了一部分。今年天选3为了加强散热换上了功率更大一些的风扇,主板上大多数发热元件也都被铜管覆盖到,后侧主出风口鳍片为纯铜材质,两侧副出风口鳍片为铝质。天选3支持两个内存插槽和两个M.2 2280 固态硬盘插槽,被铝箔包裹起来的就是天选3原装的镁光3400固态硬盘了,而在它的下面压着的就是天选3的无线网卡。这台天选3的无线网卡是intel AX201,但是不额能排除其天选3搭载其它型号网卡的可能性。在今年愈发严峻局面下,各家大厂的中高端笔记本“混用无线网卡”也将会和“混用屏幕、混用固态、混用内存”一样成为常态。观察主板时可以看到机身右侧的副板上留有很大的空间,并且机身C壳处也预留了USB-A的开孔,这说明天选3的机身右侧完全可以安置2个USB-A接口。天选3的电池容量为90Wh,如今在各家厂商基本取消早该被淘汰的的2.5寸硬盘位后,大容量电池已成为高性能笔记本电脑的标配,续航表现会在下文中进行测试。由于目前还没准备好评价标准和收集足够多的样本,所以这里仅简单聊一聊天选3喇叭的外放效果,仅代表个人主观评价。及格分基准为“不难听”,满分基准为“MacBook Pro 16”如果用不严谨但是相对比较好理解的“评分方式”评价天选3喇叭外的放效果,可以给一个60分 —— 在中端大尺寸高性能游戏本里算是标准的“听个响”水平。极限散热测试这一项测试在24℃~26℃室温的环境下使用烤机软件使CPU和GPU满载,以测试天选3在增强、平衡两种模式下满载时的性能、温度、风噪表现。增强模式单烤FPU半小时,CPU一开始飙升至115W,后触发96℃温度墙而逐渐降低至80~85W左右徘徊,最终CPU封装温度稳定在了96℃。分析烤机时的数据,发现我手里这台i7-12700H不同P核之间温度相差非常大,核心1与核心2之间的温差接近10℃,正因为核心1温度过高不断触发温度墙限制,所以导致了整机功耗维持在了85W以内无法提升,否则性能还能再高一些。i7不同核心间温差巨大的问题在往年测试其它游戏本时也遇到过几次,目前暂时不清楚是这台媒体机的硅脂没有涂抹均匀的问题还是散热模组加工公差导致与核心接触不良的问题。使用FPU+Furmark使CPU与GPU同时满载,最终成绩为45W+115W,此时CPU封装温度92℃,GPU核心温度84℃。双烤状态下的人位噪音为53分贝,比较难得的是天选3即便在减重后,满载状态的掌托温度也远低于30℃,键盘面温度控制也非常优秀,手掌主要接触位置的温度都很低。平衡模式单烤FPU半小时,CPU一开始飙升至105W,后逐渐降低至PL1设置的70W,CPU封装温度92℃。使用FPU+Furmark使CPU与GPU同时满载,最终成绩为35W+100W,CPU封装温度92℃,GPU核心温度86.5℃。平衡模式下键盘面温度比增强模式下稍高一些, 不过人位风扇噪音降低至45.6dBA,噪音算是比较低的。此外,在静音模式中,天选3的CPU的功耗则会进一步降低,显卡也会默认开启Whisper mode来降低功耗,从而在一些低负载的应用场景下达到进一步降低风扇噪音的效果。可以看到天选3的不同性能模式下,CPU和显卡的功耗设定有区别。CPU功耗是通过DPTF调节,而显卡功耗则采用Configurable TGP和PPAB进行调节。通过这种自由度相对高一点调节方式,可以在不同性能模式下实现不同的风扇噪音与性能控制,笔记本也就能在预设的性能模式中实现根据实际负载自动调节风扇转速与功耗分配,而不是在某一个性能模式中固定风扇转速(噪音)与功耗设置(温度)。续航及充电测试分别使用PCMark10和PCMark8模拟日常使用环境进行续航测试,测试之前将笔记本性能模式切换到“静音”,显卡模式为“集显模式”,屏幕亮度调至150尼特(约45%亮度),开启面板省电、WIFI保持连接,关闭键盘背光、自动熄屏、自动睡眠。PCMark 8的“Home”档包含了中度负载场景测试,测试项目全程不停歇,最终结果更偏向于日常使用中的“中等使用强度”,最终测试成绩为5小时9分钟。PCMark 10的“现代办公”仅包含低负载场景测试,并且不同测试项目之间有待机间隔,所以成绩会比日常轻度使用时间长一些,最终测试成绩为7小时43分钟。虽然天选3配备了90Wh的超大电池,但是其电池续航表现并不算好,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英特尔12代处理器在低功耗下的能效比较差以及核心调度策略导致的。不过天选3毕竟是一款需要插电源使用的高性能游戏本,所以续航成绩的权重非常低,不影响对产品的评价。另外,集显模式下的续航表现也比混合模式的多出约15分钟,所以笔记本的“集显模式”还是能起到延长续航时间的效果的。续航测试结束后便测试了天选3充电表现,在关闭屏幕的情况下,90Wh的电池从从9%充至60%大约需要30分钟,充至98%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总结优点:机身重量非常轻,仅2.07kg的重量在今年的游戏本中独树一帜;160W性能释放优秀,高负载时键盘面温度控制优秀;支持双显三模切换技术,独显模式下不屏蔽核显,性能续航两不误;屏幕硬件参数规格较高。缺点:身为主流尺寸的游戏本却只有两个USB-A接口,且副板上有明显预留位;采用半高尺寸方向键设计,使用体验很差;没有全局色彩管理软件,屏幕色彩显示过饱和;无线网卡/固态硬盘叠叠乐,影响散热。特殊加分项:键盘背光支持RGB单色调节;皮套人联动加成,二刺螈浓度爆表。光在意电脑了,差点把包装箱内侧赠送的天选姬贴纸给忘了.....特殊减分项:不支持PD充电功能。理论上讲,按照天选3这类高性能大尺寸游戏本的定位来看,我个人的看法是“PD充电功能可有可无”。支持PD固然好,但目前还算不上优点,不支持PD也绝对不算缺点。 除此之外,天选3机身仅有2.07kg,在这个重量下的整机的便携性表现算是很出色的,所以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支持PD反而会呈现出一种“锦上添花”的效果。其实要是都不支持PD功能,那么这事也就罢了,但是为了强行给共板的天选Air 2022让路而刻意阉割PD功能搞区别对待,那么我也只能表示“何必呢?”2. 高负载下风扇噪音偏大。今年各家厂商的游戏本风扇噪音相较往年普遍增加了5dBA左右,基本都达到了53分贝以上,部分机型甚至接近60dBA,虽然天选3的风噪表现在今年的高性能笔记本里属于平均水平,但对于人类的感知来说这个分贝值总体还是偏大了。笔者希望笔记本厂商在未来的产品上可以保证性能与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尽力降低风噪。结语历经两年的磨难,华硕终究还是意识到了产品的问题所在,并开始重视中国消费者的购机需求,所以在本次模具换代的天选3上,将天选1/2存在的设计缺陷、走错的方向一一纠正了回来,并达到了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水平,同时也在机身重量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向消费者展现了国际大厂主流游戏本设计的另一条赛道 —— 减重。厚度顶多影响视觉上的观感,唯有重量才能切实转化为实际负担。天选3在保证优秀的性能与较低的温度的前提下将机身重量减轻至2.07kg,着实是令我感到有些意外,同时这个重量也向我们消费者们传递出一个信号 —— 综合散热优秀的游戏本不一定是沉重的砖头,它也可以做到与“重量轻”并存。近两年许多厂商为了加强笔记本的散热能力都在不停的增重、增加风噪,增重增加风噪的同时散热加强的机型暂且不谈,比较奇葩的是还有一些机身重达2.8kg的游戏本综合散热表现甚至不如天选3。笔者衷心希望华硕可以在这条赛道上坚持下去,并且在未来优化并完善当前产品存在的短板,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优秀的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选真的垃圾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