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帕金森停药多久消失西药蜜月期过了,中医该如何介入治疗?


中国目前已有220万的帕金森患者。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中50%-60%的患者没有就医,且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目前帕金森病虽没有可以治愈的方法,但是早期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药物治疗需要规范化,尽可能的延长药物治疗的蜜月期,延迟药物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一般在药物治疗3-5年蜜月期过后,就需要尽早接受治疗。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蜜月期也有时效性
交大一附院王茂德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蜜月期”后,50%~75%的患者就会出现异动症和运动波动等难以克服的运动并发症。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含量少于常人,40多年以来,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采取间断性提供多巴胺能刺激的方式,表现在服药方式上即一天多次服药。间断性、脉冲样、不连续的多巴胺能刺激会进一步加剧相关神经的功能异常,进而促进了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并发症可表现为头面部、四肢或躯干的不自主舞蹈样、投掷样的运动,还可出现“冻结步态”。
帕金森病患者并不能预知何时会出现运动并发症,很多患者都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不自主的运动,造成残疾。例如,胳膊突然猛抬起来,结果撞在墙角导致骨折等。有时由运动并发症引起的残疾比帕金森病本身的运动症状更严重。
帕金森病患者后期应该如何治疗?
在运动并发症的早期,临床医生可通过调整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服药时间等来解决这些问题。不过,随着病程的延长,运动并发症加重,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下降,调药越来越困难,导致患者工作能力丧失,自理能力下降等。
如果运动并发症患者单靠吃药已经无效,就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脑起搏器”的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术。在脑部植入电极来刺激脑部神经,使用时,病人可根据自己肢体抖动的程度,对电刺激的程度加以调整,从而改善肢体肌张力高、僵硬、动作迟缓。由于帕金森病会随着病人衰老无法避免地加重,手术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善病人的运动障碍,有助于延长用药“蜜月期”,并为今后增加药量争取到缓冲空间。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以肌肉震颤、僵直、运动活动启动困难、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200万帕金森患者,约有1.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而年过四十即手脚震颤的年轻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多数患者会在患病初期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缓解病情,但不幸的是,药物治疗往往只有3-5年“蜜月期”,此后病人的症状仍会加重,而药物治疗产生的副作用也逐步显现。此时,纯吃药已难以控制病情,还需要手术、康复训练多管齐下。目前,脑起搏器应用技术是帕金森、特发性震颤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首选的外科疗法。它是通过胸前皮下植入神经刺激器,微创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元,可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和动作迟缓等症状,还能消除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近日,一名帕金森患者向301医院神经外科凌至培主任、徐欣主任发来感谢信,讲述了自己通过接受301医院DBS手术重获新生的真实故事,据了解该名患者患帕金森病长达11年,手术之前一直接受药物治疗,但随着病程的加长,药物治疗效果逐渐减弱,病情逐渐加重,长期服药产生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2018年,在医生的推荐下,患者来到301医院神经外科找到凌至培主任团队,经仔细检查及疗效评估、专家组研究,确定采用DBS手术进行治疗。目前患者已经完成手术并顺利开机,术后在徐欣主任的精心程控下,目前已基本康复,帕金森病症状已基本消失,生活恢复正常,行走自如,原来想办病退的计划已取消,目前我已轻轻松松地投入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感谢信:遇帕不怕,解放军301医院DBS术使我又获新生我是一名湖南帕友,1973年10月出生,是一个正直、开朗的人,工作肯干、家庭幸福美满。从2007年起身体出现异常,后确诊患帕金森病,至今已11年。不知何故,从2007年下半年,我开始身体感觉到左手乏力,精神压抑等症状,到属地医院就诊、采取针灸、按摩等方法无果。2008年上半年本人身体出现头晕、右手臂、脚下肢抖动等症状,到湖南湘雅医院诊断为患帕金森病。治疗方法为:服用粒美多芭、泰舒达。大约3年药效蜜月期过后,停服药物出现脚肢异动,后出现下肢僵硬、行走脚尖拖地、手臂活动受阻等症状。后经多方咨询、联系,打听到了湖南湘潭张伟组织帕友参加义诊的消息,本人于2015年及2016年先后2次参加了由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万志荣主任主持的义诊活动。万主任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服用一天剂量1粒美多芭、1粒咪哆比、1片森福罗、1/2粒珂丹、1/2粒息宁,该治疗方法改善我的病情2年多。2017年期间本人身体出现严重的剂末异动症状。自行药物减量,但维持时间减短,上下班活动肢体不自如,靠丈夫接送。帕金森病对我的工作、生活、起居、社交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更多的是精神压力。经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万志荣主任的介绍与推荐,我于2018年8月到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即301医院住院治疗,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凌至培及属下功能组团队,经仔细检查及疗效评估、专家组研究,确定采用脑起搏器(DBS)手术进行治疗。本人于2018年8月8日做手术,术后3个月服用3/4粒美多芭、1粒森福罗、1粒咪多比。经徐欣主任3次耐心的现场调试及药剂调整,目前已基本康复,帕金森病症状已基本消失,生活恢复正常,行走自如,原来想办病退的计划已取消,目前我已轻轻松松地投入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此,我要十分感谢解放军总医院即301医院专家组、感谢主任凌至培、感谢徐欣主任及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万志荣主任、他们真是心地仁慈,医术高明的人民好医生!同时,我也要感谢我工作单位领导及家人对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关爱!湖南益阳帕友2018年12月31日听了这位患者的讲述是不是也对您有一些启迪呢?正如前文所讲药物治疗往往只有3-5年“蜜月期”,此后,单纯吃药已难以控制病情,患者可以考虑进行DBS手术治疗。在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很多帕金森患者对于自己病情进展情况了解不清,看病用药都比较盲目。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把疾病的病程进行了分期并给出了治疗建议,希望可以帮到大家。Ⅰ期:仅单侧病变单侧手抖、脚抖或有僵硬感,走路不如平时利索,拿东西不稳。由于对生活的影响不是很大,往往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所忽视。如果在这一时期及时治疗,患者症状完全控制希望很大!Ⅱ期:双侧轻度病变由单侧病变发展到双侧,双手抖,甚至全身抖,僵直加重,扣纽扣、拿筷子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走路吃力,平衡感差。Ⅲ期:双侧病变伴早期平衡障碍抬腿困难,腿上像绑着沉重的沙袋,走路小碎步、拖步且身体前倾,易跌倒。吃饭端不稳碗,夜里翻身、洗澡等日常活动需要家人帮助。Ⅳ期:严重病变需要大量帮助常不自觉地流口水,吞咽困难,进食缓慢。言语不清,说话声音很小,要旁人凑近才能听清楚。表情呆板,出现面具脸,面部肌肉也越来越僵硬,脸上无表情,很少眨眼睛,眼球运动也减少。运动艰难,日常生活离不开家人的护理。Ⅴ期: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局限于床上或轮椅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除非有家人帮助,否则只能局限于床上或轮椅中。部分患者只有长期卧床,坐下后不能自行站立,卧床后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要注意的是,从疾病开始的时候就要积极的治疗,尤其是1-2期的患者,相对较慢,从疾病的发展来说是黄金时期,这个时间的用药,治疗都要积极正规,如果不积极治疗病情加剧的会比较快。之后药物的效果会越来越差,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治疗疾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源性帕金森停药多久消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