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药啦会是医药行业还能做吗的新方向吗?

【制药网 市场分析】中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重要的民族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养生意识的逐渐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持续加速的同时,市场也开始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未来中药产业又将有哪些发展新趋势呢?m.zyzhan.com/news/detail/79913.html互联网+中药,将促进行业加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践行国家“互联网+”战略,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改革创新。对于中药行业来说,也是如此。据了解,随着数字化推进,中医药互联网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从诊前防未病,到诊中治疗,从诊后康复到医药零售,从院内到院外,为用户提供贯穿生命全周期、覆盖健康全场景的中医药产品及服务,传统中药产业正在不断焕发新活力。目前,“互联网+”中药模式已成为中药企业发展新选择。诸多企业也已相继开始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贯穿中药行业上游种植、中游加工、仓储到贸易、物流直至终端服务等环节,从而建立起完善的“追根溯源”体系。这一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消除消费者对于中药产地和安全性的质疑的同时,也在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业内认为,未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中药材行业的“互联网+”必然将成为大势所趋,促进整个行业加速发展。行业规范化,成为中医药发展主要方向伴随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中药行业已逐渐告别过去作坊式的粗放生产模式,逐渐被更加精细可控的“中药西制”的生产模式所取代,整体呈现出行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而随着国家针对中药材发展不断制定规则与规范,业内认为,伴随中药行业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的不断扩容,国家将更加重视中药行业的中长期发展来看,未来对于中药处方药以及传统中药企业将持续承压、中药行业整体将更加标准化与规范化。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中医药产业需要继续加强创新,更多的运用现代科技和制药方法,淘汰落后工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来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规范化。中药二次开发成为大趋势中药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良好悠久的历史及可靠的疗效。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中药也迎来了它的新一次生命焕发——中药二次开发,这不仅是中药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中药的科技内涵,在品质上提高了中药的质量和制剂的技术含量,为中药的创新,实现中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国内药企正不断在加大对中药二次开发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增加科研力度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对已有的中药临床疗效品种基础重点深度研发,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升级、质量控制体系更加规范科学。而从众多药企的实践中,可以明显发现中药二次开发的确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创新驱动中药产业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此,业内认为,未来二次开发将成为中药创新主要趋势。将在推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服务医改、惠及民生,并推动中药产业进一步发展。图文来源:制药网

华经产业研究院
2021年11月17日 15:51
返回
财富号评论吧>一、医药流通行业特点医药流通是指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客户,通过流通过程中的交易差价及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利润的一项经营活动,主要商业运营模式分为:医药批发和医药零售。医药流通的本质是配送和融资,全国与区域龙头凭借规模优势进行行业垄断。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行业销售总额稳中有升,集约化程度继续提高,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2020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放慢6.2个百分点。资料来源:商务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分省市看,2020年中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中,销售额居前五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销售占比依次为10.60%、7.73%、7.45%、7.43%、6.94%。资料来源:商务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分品类来看,西药类的销售占主导地位,2020年西药类销售占比高达71.5%;其次为中成药类,销售占比14.1%;然后是中药材类,占比7.4%。资料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三、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格局医药流通行业本身的性质特殊,市场准入条件相当严格,而且有着比较独特的价格形成机制,其对于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巨大。新的发展环境下,医药流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经营模式,这些经营模式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从批发市场上看,我国药品批发行业呈现“4+n”格局,四家全国性的流通商包括:国药控股、上海股份,华润医药,九州通,其他则是区域性的流通商。2020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批发市场CR5为50%,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服份有限公司、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重庆医药联合体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4.15%、8.45%、7.59%、5.57%和4.24%。资料来源: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从零售市场来看,2020年中国医药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第一名的是国大药房,销售总额达到215.7亿元,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和一心堂依次位列第二至五名,销售总额分别为153.3亿元、147.5亿元、135.9亿元和128亿元。资料来源:商务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家,药品流通行业CR100为74%。2020年我国医药流通零售市场CR100为35.3%。展望未来,两票制政策背景下药品分销占比继续减少,面向终端医院的纯销占比提升;此外大部分仿制药可能逐步进入带量采购,龙头配送商的业务机会来临。预计行业集中度将会持续提高。资料来源:商务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四、医药流通行业政策我国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近年来有所提升,但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中国的药品流通企业呈现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的局面,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带来了难度,大大增加用药安全的风险。自2009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严格规范医药流通行业秩序。资料来源:国务院,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在原有流通模式中,开票环节较多,无疑提升了药品价格,增加了患者用药负担,这也是国家要求推行“两票制”的主要原因。在未来流通模式中,开票环节减少,并且取消药品加成。医药流通模式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五、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方向1、随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药品流通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同时,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药品流通行业进入了变革的关键转折期,必将加速战略转型,推动模式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动内贸与外贸联动发展,使药品流通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种种利好政策,让零售药店发展有了新机遇;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跨界资本进入以及医药电商发展等,使得药品零售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以匹配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继续创新经营模式,发展专业药房、智慧药房等多种模式,提供健康监测、器械康复、医疗延伸、慢病管理等服务功能,以满足消费者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3、“十四五”时期,药品流通行业需构建现代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新体系,完善行业标准,着重提升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使医药物流网络布局更加合理,仓储运输全过程信息可追溯,配送更加安全、高效、便捷。医药冷链物流作为医药物流的重要业务板块,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增加将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苗的上市,为医药冷链物流市场带来巨大增量,物流企业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会,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也将不断完善。4、针对医药电商的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悄然改变了人们的问诊和购药习惯,使得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量猛增,医药电商业务也快速增长,为助力抗击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医药电商将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未来社会资本也会持续进入医药电商领域,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竞争局面。传统药品流通企业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快零售业务由以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方向转变,形成与医药电商融合与竞争发展的新格局。5、此外,需加强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未来,药品流通企业仍需从多方面入手加强自身建设,如强化诚信经营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下沉营销网络,优化网络布局,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改善人才结构,重视专业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对各类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新领域、新业务的需求。行业企业要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药行业还能做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