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科技越发达人类越脆弱,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现在人不缺吃、穿、用,为什么没有幸福感##幸福#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节奏发展太快,物欲横流,人们的物质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可是精神世界却一塌糊涂。即使衣食无忧,有车有房的人们,在社会制度没有得到完善的保障下,反而更加焦虑、浮躁了。毕竟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种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总而言之,使我们越来越缺乏幸福感的三大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和自己。追求更好的车,更好的房子也属于心理范畴,满足的同时,表面看是物质追求,实则是精神基础需求的表象而已。适当的做好人生的减法可能更有利于我们的幸福,而不是去和亲戚、朋友、邻居、同事攀比。精神世界的满足才是幸福的最大支持者。目前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莫过于北欧发达小国,有些类似于理想世界中完美的共产主义。北欧四国之一的丹麦,国家福利制度得到了国民的广泛支持。这种福利体系将积累的财富转化为了福祉。他们不是在缴税,而是在投资社会。他们购买高质量的生活。理解丹麦高质量幸福生活的关键,是认识到福利体系有能力减轻国民的不安全感、不确定性和焦虑,并能够预防极端不幸福的情况。丹麦幸福指数高的重要原因是国家福利,因其降低了人民的不确定性、焦虑和压力。完备的国家福利制度保障了每个人的幸福,减少了那些极端不幸出现的可能。丹麦人的工作时间相对更短,享受免费医疗和大学教育,每年还有长达5周的带薪休假(居全世界首位)在丹麦几乎没有穷人,贫富差距是全世界第二低。大学教育免费,18岁以上还可以领生活津贴。医疗免费,看医生、住院都是免费,此外还有高额的失业保险,这些都大幅度地减少了不幸的发生。此外,丹麦人的信任度非常高,丹麦人的自由度也很高,他们坚信人生由自己掌控。对人类幸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社会支持、遗传、人际关系、健康、收入、工作、目标感和自由。丹麦幸福指数很高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宽松的工作时间,让人们有更多时间陪家人和朋友。丹麦主张简约的慢生活精神。安徒生,乐高和丹麦设计,丹麦还因爱好自行车而闻名。他们是生活在幸福的自行车王国,每年的9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骑行日。917谐音“就要骑”。人们把每一天都过成了骑行日。无论是“丹麦首创”的货运自行车、为自行车专门修建的高速公路,还是别具一格的骑行厨房,甚至把自行车骑到了铁路上,可以称得上是“全民骑行”。这种随性惬意的丹麦式骑行,也是这片土地给人的感觉: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幸福感来自于享受慢生活的漫漫人生路。近些年我们也有骑行热的趋势,都说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不快不慢刚刚好。最美的风景确也在路上。路漫漫兮——美景相伴。自行车不需要考虑停车难、堵车等使人更加焦虑浮躁的问题,穿好一身装备,随时可以出发,只要有时间,便可尽情的享受闲暇的旅途。你可以短途周边骑游,也可背上包包长途远行。诗和远方从来不远,也不在在别处,它恰恰就在我们的心里。人生处处是美景,但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的窗户能看到多少美景,取决于自我的认识与对世界的理解。世间从来不缺美景,缺的是我们内心宁静后,灵魂的那一份质朴的自我升华。然而我们的骑行热,没几年就退热了,是近三年来疫情对生活的冲击,让我们为了安全,也为了免疫力,强身健体,而又再次开始骑行热。希望活在当下的我们,凡事不要一股脑热,三分钟便凉凉。最典型的莫过于网红,从网红就可窥见我们的问题之所在。网红持续大约三个月到半年是数据绿区,然后就凉透没落。 是社会节奏太快,我们浮躁;是压力太大,我们焦虑。网红经济的崛起,恰恰体现我们的无知、愚昧与浮躁。急功近利、短视、管窥效应与我们的生活打了个完美的配合,让我们躁动不安,与幸福相去甚远。闲适的生活才是高级的精神享受。精神不能得到满足。睡再大的床,开再豪华的车,躺下满脑子都是债务,欠款,账单,和惶惶不可终日的明天,睡觉能踏实吗?吃饭还香吗?有位国学老师讲述,在他课堂学课的学生不乏精英、大咖,有多少在IPO之前或之后倒下了。另有个老板,基本每天凌晨3点回家,早上8点半出门去上班。谁在享受他的别墅呢?有朋友说是他的保姆。当然是保姆了,保姆每天穿着瑜伽服牵着条狗在阳光里跑步、遛狗,锻炼身体。保姆这才是享受真正的幸福人生。那么老板呢?付出的太多了,想要的也太多了,失去的也太多了。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自己计划怎么样休息。老板完全旋在漩涡中,无法自拔,所以非常辛苦,还哪来的幸福?丹麦式的幸福感,绝非我们当下竞争激烈的快节奏生活,每日匆忙,压力山大,焦虑可以与之比拟。是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幸福?1.人性的贪婪。(贪心不足蛇吞象,过于追求物质,忽略了幸福生活的真谛)2.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房子、医疗、教育三座大山,压力山大使我们严重缺乏安全感)3.经济结构的“畸形”(暴力野蛮式的一股脑发展经济,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显然我们无法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改变家庭和自己,改变家庭和自我,就幸福了一多半。做个精神富有的人,心怀大格局,过好小日子,不虚度此生。幸福其实离我们很近,就看我们是否用心去发掘、去找寻。做好人生的断、舍、离。做好生活的减法,幸福不期而至。乔布斯的房间里除了床以外,基本上空空如也。乔布斯一生也只做了三件事:事业、音乐和陪伴家人。后面患癌的时候,只做两件事,音乐和陪伴家人。简单、平凡、朴实的生活才是最真实、最幸福的生活。古时候我们的多少大儒、先贤、智者,在看透人生后,无一不向往粗茶淡饭的诗酒田园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乎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幸福其实也很简单——活在当下,破除我执,少一点欲求,便得快乐。参见之前的文章 你认为什么是幸福?/
信仰与物质哪个更重要?人生的终极意义又是什么?/几多善良几多恶——皆缘利益命运之神,由谁主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父辈时代,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大家却充满希望。大家的幸福感很强。听父辈们说那时候肉的很少吃几回,但是我们会觉得很好吃,玩耍没有游戏机没有英雄联盟也没有各种高大上的玩具有的只是一些玩泥巴跳绳之类的小游戏。夏天热了就去小池塘洗澡,去地里摘西瓜解暑。冬天冷了就去搞点柴一家人一起烤火。过年就全家人一起坐在一起吃顿热喷喷的饭菜,小伙伴们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虽然物质没有那么丰富,但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久就有了电视机有玩具,有了越来越快的火车。有了互联网。按道理说人应该越来越快乐才对。更高的物质释放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可是现实却恰恰相反。现在工业社会,种田不挣钱了,人一出社会没有知识文化只有上工厂打工。一天12小时围着机器设备打转。赚的钱只能图个温饱。以前读完大学国家包分配不用为生计发愁。现在读完大学后要么进工厂要么就来到大城市单个普通打工仔每天996.商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活在城市做什么都需要用钱。吃饭要用钱,喝水要用钱。种种都需要用钱。人人之间打交道就是用钱。房子永远只够首付,一进医院一月白打工。休息时间各自拿着各自的手机各玩各的游戏。父母永远是那么忙,一天到晚都见不到。毕业后也是各种加班然而赚的工资却养活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自己赚的却不见增长多少。看着网络上各种炫富各种美好的东西,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幸福。虽然社会进步了。我们拥有互联网,拥有更快的交通,更多样的物质。但幸福感却越来越低。第一: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当我们在网络上看到各种炫富而自己却在为生存挣扎,所以幸福感就越来越少。第二:幸福感是交流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提升幸福感。然而现在大家都很忙为生存而奔波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去交流。第三:幸福感是与竞争成反比的。竞争越激烈,幸福感就越低。工作越来越内卷。房价越来越高。第四:幸福感来源于对未来的希望,社会越来越固化竞争的成本越来越高。人们对越来越迷茫。第五:幸福感是发自内心的,减少欲望才会更幸福,然而身处商业社会的洪流之中做到知足常乐却并不容易,需要一定境界。在消费主义、浪漫主义的思潮下欲望越来越多。综上所述,所以个体的幸福感越来越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越发达人类越脆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