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文君棋后是领工资的还是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的区别的?

2018-05-20 00:58
来源:
新快网
5月18日,中国棋手居文君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5月19日,2018世界国际象棋女子锦标赛冠军对抗赛在重庆闭幕,居文君以5.5∶4.5战胜谭中怡,成为中国第六位世界棋后。赛后,居文君坦言:“获得冠军很不容易,有种圆满的感觉!”
7岁展现国象天赋
居文君7岁参加国象培训班就展现出天赋,之后师从曾担任国家队教练的戚惊萱,她2004年进入上海队,之后是国家队。她的出生年份是1991年——谢军第一次,也是中国女子棋手第一次拿到国象世界冠军的年份,这或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执念。
在外界津津乐道“天才少女”侯逸凡的时候,居文君已经在女子等级分排名第二的位置保持了许久,不显山不露水地积攒起足够多的荣誉——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冠军,2016年奥林匹克赛团体冠军,两次全国甲级联赛个人赛女子冠军,世界女子快棋赛冠军……世界女子冠军的称号是完整她棋手生涯荣誉的最后一块拼图,而在2016年底获得国际棋联女子大奖赛总冠军、获得女子冠军挑战赛资格后,拼图有了完整的可能性。
“之前也是做了有一年多的准备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如果拿不到也没有关系。”她说,“但是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拿到冠军。”
昵称“小母”来自游戏
2017年的世锦赛,居文君本有可能提早实现夙愿,但那次状态不佳的她作为头号种子负于之后的冠军谭中怡。
“那时候可能是我等级分最高的时间,下成那个结果……内心不是很满意。”赛后的她一度陷入低谷,但最终还是振作了精神。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准备过各种布局,参加过男子级别的比赛,然后以挑战者的身份再次与谭中怡相遇。
同年出生,国家队队友,上学也都在上海财经大学,两人的私交甚好,连居文君“小母”的昵称也是拜谭中怡所赐。“在国家队一起打游戏,我负责打水母,她这么叫我,慢慢地大家都这么叫了。”居文君说。
一直以来,温婉沉静,不疾不徐是居文君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而这一次比赛,“小母”显得更加沉默。在握手开赛前,她和面前的棋盘一样仿佛是图片中的静物,赛后的采访中,她常常斟词酌句方才答出一句,仿佛所有的言语都已经化作比赛中的招法走出。棋盘上的她,稳健而缜密,在上海的前半程,她早早取得3.5∶1.5的领先,来到重庆被扳回一局后,她用四盘和棋取得了生涯中截至目前最重要的一次胜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居文君身披国旗,手捧水晶奖杯。一个初冬的下午,澎湃新闻记者在上海棋院见到了刚刚回沪的居文君。一件橘红色的毛衣外套,搭配黑色的高领毛衣,这位年轻棋后显得比镜头中更加清瘦。“我最近在减肥,而且比赛刚回来也瘦了。”刚刚还在研究棋谱的居文君从棋室中走出来,腼腆地笑着,语气中还带着些20多岁小女生的小得意。
27岁的人生,居文君活得很精彩。但这个姑娘的2018年,却是波澜不惊。回顾这一年所收获的个人和团体4个含金量十足的冠军,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容易”。在俄罗斯世锦赛再次夺冠后,27岁的居文君也成为继谢军和侯逸凡之后,国际象棋历史上第三位既在淘汰赛赛制夺冠,又在对抗赛赛制夺冠的棋手。站在职业生涯巅峰,这位上海姑娘却选择让一切“重新开始”,她打算在未来与男棋手一较高下,“我热爱国际象棋,我也喜欢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居文君给孩子签名。“既然参赛,就不要放弃”本次世锦赛,身为新科棋后的居文君原本状态不错,她在没有加赛的情况下杀入决赛。但也许是此前太过顺利,她未曾想到决赛的这四盘棋会如此惊心动魄。“我自己的势头特别好,人也得到了很好的休息,而且事先还准备了一些棋,第一盘棋我执白就试探性的和对手下了一盘,结果是和棋。”居文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夺冠后,居文君接受采访。如果说第一盘和棋是在意料之中,那么第二盘输棋则有些令人意外了,“没有想到自己会输,因为拿黑棋也比较有自信,但是这盘棋输了,我当时就有种掉进冰窟的感觉。”居文君原本想在第三盘白棋的时候找机会扳平比分,但压力太大的她还是在比赛中出现了一些选择上的问题,最终导致这盘棋再次和棋。“到第四盘棋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就剩最后一天了,不要想太多,全力一搏!既然参加比赛,就不要放弃’!”
居文君参加2018年国际象棋女子锦标赛冠军对抗赛。四盘比赛过后,双方回到起跑线,但胜利的天平其实已经开始倾向于这个“90”后中国姑娘。在最后的快棋加赛中,居文君连下两城击败拉戈诺。此次夺冠后,这位上海姑娘成为历史上首位在同一年度包揽两次世锦赛冠军和一次奥赛冠军的棋手,她也成为棋后战新改制前的最后一位淘汰赛世界冠军。
居文君对战谭中怡。这么努力,为什么棋下成这样?在2和1负的不利局面下,居文君逆转翻盘展现了中国棋手的大将之风。此次她的惊喜夺冠,也同样振奋了中国的国际象棋界。“居文君确实发挥得特别出色,她的自信、沉稳、冷静,和一战到底的拼搏精神完全发挥出来。”中国国象女队主教练余少腾认为,决赛比得就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确,“大心脏”和“不放弃”是居文君在此次世锦赛上展现出的特质。但谁曾想到,就在一年前,这位“90”后姑娘正是因为心理问题而深陷泥潭无法自拔。2017年年初,居文君本有机会成为棋后,但她在女子世锦赛中输给了最后夺冠的另一名中国棋手谭中怡,后者也成为中国国象第5位世界棋后。“女棋手的情绪因素比较关键,下得顺时会特别好,但她在世锦赛输给谭中怡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调整不过来。”上海队领队王频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说道。
居文君成为了国际象棋第17位、中国第六位“棋后”。“那段时间确实比较低谷,也比较灰暗。”居文君笑着向澎湃新闻记者回顾那段往事,“当时我有点想不通,我做了这么多准备,之前也下的很好,为什么棋就下成这样子了?”接下来的比赛依旧不如意,居文君在心理上不断遭受打击,她在全运会上再次输给了谭中怡。居文君说,直到2017年年底她才开始慢慢恢复状态。“后来仔细想想,你作为一个棋手,一辈子能下好多好多棋,有几盘棋下不好也是正常的。应该去学着接受失败,这并不是说是承认失败,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如何提升自己。”“想通了”的居文君在2018年脱胎换骨般重生。在今年5月的世界冠军对抗赛上,她终于战胜棋后谭中怡,成为了国际象棋第17位、中国第六位“棋后”。王频也见证了居文君这一年中的成长,尤其是在自信心方面有提升,“她在拿到世界冠军之后,我觉得她在心理上和棋艺上都上了一个台阶。”
居文君为国象入奥打Call。梦想谁都有,但请一步一步来成为世界冠军,是居文君从小就有的梦想。而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位上海小囡足足花了20年的时间。7岁那一年,居文君在机缘巧合下报了学校的国象兴趣班。一到两年之后,她便显露出在这项棋类运动上的天赋,并在“李成智杯”上拿到了第7名。“虽然名次不高,但也很不错,毕竟当时只是以一种兴趣的形式学习。”回忆起初学国象的日子,“小母”依旧很自豪,“我当时的天赋确实不错。”在居文君眼里,天赋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关键,“因为你能找到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但她更希望自己是一个勤奋的人,“我在国内棋手中还是偏向努力型的。”后来上海国象队进行新老交替,居文君便在13岁时正式地成为了一名职业棋手。当然,她能够走上这条路也得益于父母的全力支持。“家里面都是很支持我走专业这条路,因为我自己本身也喜欢国际象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所以家里人都很支持,他们觉得我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好了。”
居文君于2016年12月拿到国际棋联系列大奖赛总冠军。自从成为职业棋手后,成为世界冠军的目标在居文君的心里生根发芽,“每个棋手都会有这样一个梦想,但真正要达到那一步,中间还会有很多的试炼。”“等你拿到挑战资格时,那时就从一个大目标变成了一个看得到的目标。”从2016年拿到挑战赛资格后,居文君就认定了世界冠军已触手可及。从7岁到27岁,居文君在不断地“试炼”中终于实现梦想。当然,任何人的成功不可能全凭个人的努力,这背后除了家人外,还有许多默默付出的人。居文君坦言,自己这次能够再夺冠与身后团队的支持密不可分。为了备战此次世锦赛,国家队不仅派了教练进行指导,还有多名专职人员随队前往保障棋手的后勤。上海棋院同样牵挂着远在异国他乡的居文君。为了充分备战,教练倪华每天要与居文君进行长达7、8个小时的语音交流,“他在布局的准备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居文君平时就是邻家女孩。爱玩皇室战争,喜欢周杰伦“居文君个人是一个非常内敛温和的棋手,但是她的内心非常强大。”在居文君夺冠后,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国际象棋部主任田红卫如此评价道。内敛沉静、惜字如金,这一直是居文君留给外界的印象。但“小母”却说生活中的自己其实蛮活泼的,“如果和比较熟的朋友一起,我也是把气氛搞得活跃起来的。”居文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实从下棋的风格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她说自己一开始是偏向进攻型的风格。“以前下棋就是把王将死就行了,不会去考虑太多。但现在我比较喜欢稳健一些、掌控性强一些的下法,这可能还是和我的性格有关吧。”
居文君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性格随和、好说话,家里养了一只温顺金毛的“佛系”青年,“我的心态比较平和,不太会为了一些事情起争执。”在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长相甜美的居文君成为了网友口中的“国象女神”。虽然对这个称呼有点“小激动”,但她还是呼吁大家应该多多关注国象本身。“谢谢棋迷朋友们的肯定,但是我认为下棋更多的还是靠大脑,而不是靠颜值。”实际上,和大多数“90”后一样,生活中的她也只是个普通女孩。她喜欢听周杰伦的歌曲,偶尔玩玩游戏,甚至还十分关注时下最火热的电竞。“我平时喜欢玩《皇室战争》。12月1日刚刚打完了全球的职业联赛,中国的NOVA拿了冠军,我挺开心的。”兴之所至,那个活泼的居文君被激活了。但对于一位成熟的棋后来说,游戏只不过是她平时缓解疲劳的途径,“下棋本身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我打游戏也主要是以放松为主,还是要好好的去下棋。”
居文君即将转战男子赛场。站上巅峰,让一切重新开始居文君对国际象棋的热爱不仅体现在字里行间,她更是将这份爱播撒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中。即便一年内拿了这么多冠军,居文君现在每天还要按时到棋院报道。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来棋院纯属自愿,“从上午到晚上,每天6、7个小时是有的。”“主要是看看高手的对局,学习一下不同的东西。”在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之前,她正在上海棋院的四楼棋室与队友研究着棋局。“对我们下棋的人来说,如果不更新自己的‘数据库’,你就很难获得一些优势。当然,我自己也喜欢学习新的东西,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征服女子赛场后,居文君有了更高的追求。喜欢不断接受挑战的居文君现在要把步子迈得更大——参加男子国际象棋比赛。她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自己会在今年年底开始与男子棋手同台竞技。“男子棋手的水平还是高一些的,我因为对国际象棋的热爱,所以还是有种进取心吧,希望自己能下得更好,而且我喜欢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居文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之前也参加过男子比赛。与男棋手下棋时,不仅需要找到最佳的防守状态,也会对不同的局面产生新的认识。“女子棋手往往在下棋时比较倾向于一种方式(全攻或全守),而男子棋手则在进攻的同时会有更多的变化,所以能够提供自己的防御力。”也许对于居文君来说,突破自己,早已成了人生命题。“很难能有比现在的成绩更好的了,我心理上也不太会有压力。照常下棋,让自己放下过去的成绩,让一切重新开始。”居文君的回答依旧平静如水。
  □记者 戴斌 实习生 于辰辰  “鄞州杯”2013年中美国际象棋对抗赛昨天在开元名都大酒店落幕,中国队在慢棋赛和快棋赛中均胜出,100.5:49.5获得总成绩优胜。这是中美时隔12年再次重启国际象棋双边对抗赛,明年中美对抗赛将在美国纽约举行。  昨天下午比赛结束后,本次参赛中国女队“一号”选手居文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她对自己15盘棋拿到12分的成绩表示满意,同时表示“国家队优秀棋手多,这对我是压力也是动力”,而言谈之间也处处透露着时尚小女生的本性:“我喜欢听听音乐,昨天晚上还看了《中国好声音》,不过今天有比赛,所以没有全部看完……”  对抗赛相对比较轻松  “这次比赛我拿到12分,自己觉得发挥还不错。”居文君说,这种团体对抗的赛制和世锦赛、奥林匹克团体赛的计分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心理上相对比较轻松一些。“这次也没去想什么压力不压力的,下好自己的每一盘棋就好了。”说到这次比赛后半程的快棋对抗,居文居认为还是有相当的锻炼意义,因为世锦赛等比赛上一旦出现快棋,那就是“生死攸关”的时刻:“重大比赛里,快棋都是加赛决胜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有快棋锻炼的机会还是要好好把握的。”  居文君现在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下半年就升大三了。作为国际象棋的女子特级大师,她说自己的精力主要还是放在下棋方面。  国手有压力有动力  7岁开始学棋,13岁进入国家队集训,17岁成为国家队正式的一员,居文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自己的路。2008年第一次参加奥赛,她曾经为年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她将一盘和棋走输,导致最后中国队负于乌克兰队,那一年中国仅获得第七名。但是两年后的奥赛,居文君出战二台,以11盘棋9分的优异战绩证明了自己,为中国队获得亚军立下汗马功劳。  当下的中国女队中不缺天资过人的才女,比如小居文君3岁的“世界棋后”侯逸凡[微博],比如与居文君同龄、少年成名的谭中怡、丁亦昕[微博]。记者问她,与这么多优秀棋手一起在国家队竞争是什么感觉?居文君说:“是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吧。”因为同伴都那么耀眼,所以居文君的光芒难免有些被遮掩。目前居文君仅缺少一个世界冠军来证明自己:“世界冠军,这是我未来的一个目标,现在没拿到,说明我还需要努力。”  爱音乐的时尚女生  在记者面前谈下棋的时候,居文君是一个文静腼腆的女生,但是聊到业余生活的话题时,她的声音立即提高分贝。“我平时也喜欢逛街的,和队友也经常聊服装、饰品啊之类的话题。每次逛街的时候就会去店里面挑点自己喜欢的衣服、裙子还有小饰品之类。”居文君说。  最近几年她来宁波比赛的次数很多,也领略过宁波的时尚元素。不过这次比赛休息日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就放弃了出门逛逛的念头。“本来还想去东钱湖的,以前去过,觉得很漂亮,但是因为有比赛任务,就不冒中暑的危险出门了。”她说。  另外,居文君说自己的业余爱好是看书和听音乐,这也是她放松解压的方式。“昨天晚上就看了《中国好声音》节目,其他队友也在看,大家会讨论选手们的表现……”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猜你喜欢
请用微博账号登录,推荐效果更好!
新闻图片微博博客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棋协候补大师相当于几级运动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