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强国战略的主要目标有哪些的建设体现为

  常庆欣:制度优势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坚持全国一盘棋,站在总的高度上认识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就会理解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是基于效率差别和要素投入及其产出差距产生的必然结果,这不仅是给有条件加快发展的地区以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也能使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地区暴露出潜在问题,为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提供针对性攻克方向,从这个角度看,南北差距问题只具有暂时性。同时,坚持全国一盘棋,国家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实施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区域发展援助、对口支援政策,构建以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等为支撑的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协同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从根本意义上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真正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原文链接:制度优势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唐建伟、邓宇:发挥南北比较优势,持续推进协调发展  展望“十四五”,区域协同和区域平衡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更为紧迫。未来,应立足区域特色、市场化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中补齐短板、发挥比较优势。  一是尊重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强化产业优势互补,紧跟数字经济、新基建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赋能传统制造业、重化工业等产业,进一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二是依托区域产业基础,突出主导产业,形成以东部—创新中心+金融中心+消费中心、西部—能源输出中心+高科技数据中心、中部—制造业中心+消费中心、东北—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区域新版图,打造区域特色经济,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是统筹规划北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重点城市、省会城市等为据点,以自贸区、经开区为依托,更多依靠产业集群效应,拓宽产业链和经济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展区域经济增长新动能。  原文链接:发挥南北比较优势 持续推进协调发展  
  陈志钢、程晓宇:“回头看”是中国减贫事业的独特经验  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渐探索出以瞄准贫困人口、找准贫困原因、针对性提供帮扶的精准扶贫方略,形成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的扶贫思想。2014年,首先对全部贫困人口实施了建档立卡,形成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但早期建档立卡中存在一些由于标准不清、认识不准、程序不严导致的识别不准现象。为此,党中央多次强调精准识别的重要性。  在党和国家对精准性的重视与强调下,国务院扶贫办实施了针对初次建档立卡识别不准进行修正的“回头看”工作。“回头看”首先是对初次识别结果的一次全面检查,但仅检查还不足以破解识别难题。为此,“回头看”通过做好“三个坚持”,逐一破解精准识别难题,有效提高了贫困户识别准确度。一是坚持标准先行,破解标准不清难题;二是坚持做好培训,破解认识不准难题;三是坚持主体责任,破解程序不严难题。  原文链接:中国减贫独特经验:“回头看”破解精准识别难题  
  雷振华:疫情视域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理据  当前疫情防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世界范围疫情仍在肆虐,从我国局部来看依然存在零星散发。为此,笔者认为,一是必须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坚持“人物并防”,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风险的预警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提高整体应对生态环境风险的能力。三是使排查整治公共卫生环境隐患成为常态,补齐公共卫生预防短板,加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要加快厕所革命进程。四是要加紧研发和推广新冠肺炎疫苗,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应急机制的建设,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五是要尽快完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维护生态安全的立法问题。六是要加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教育,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中国化和大众化,在学校、社区、乡村采取各种喜闻乐见并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积极科学引导群众认识自然规律,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原文链接:疫情视域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理据  
  贾彦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知史以涵养为民初心。纵观百年党史,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苦难还是辉煌,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深刻表明,我们党“赶考”至今,从未偏离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追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全党不仅要深刻体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还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党的性质宗旨。  懂史以增强政治能力。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方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党史中汲取治政智慧、把握历史规律,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用史以引领奋斗征程。浩瀚的党史虽静默不语,却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催人奋进。这是因为党史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成功密码。对于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万里长征只是走完了第一步” 。  原文链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耿中元、黄可权:点燃网络强国建设的“价值互联网”引擎  价值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新形态,是通过信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信任和安全,实现资金、合约、数字商品及服务等的价值在买卖双方之间点对点的交换、交易与转移,省去中间环节,降低价值交换、交易与转移成本,提升价值交换、交易与转移效率。深刻理解价值互联网的内涵,需厘清价值互联网和信息互联网的关系。  一是两者在功能上存在差异。通常,可把第一代互联网叫做信息互联网,它破解了信息传播与分享的瓶颈,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但没有解决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没有满足社会对价值在互联网上交换、交易与转移的需求。价值互联网则要解决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问题,破解资金、合约和数字商品及服务等的价值在互联网上交换、交易与转移的难题,使人们能够在互联网上像传递信息一样方便、快捷、安全、高效地传递价值。二是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价值互联网必须以信息互联网为依托。价值互联网则是在信息互联网成熟之后、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而出现的一种高级的互联网形态。赋予信息互联网以价值属性,便形成了兼具信息传递和价值传递功能的价值互联网。  利用好作为互联网高级形态的价值互联网,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刻理解价值互联网的内涵并积极推动价值互联网发展,有助于为网络强国建设拓展新空间。  原文链接:点燃网络强国建设的“价值互联网”引擎  
  汪玉凯:网络强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网络强国建设要从国家、市场和个人三个层面同时发力。  从国家层面看,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当前,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不仅是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所有互联网技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将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市场的力量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突破制约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技术瓶颈。要在新基建推进过程中,加大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网络设备国产化,运用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国产设备的市场竞争能力。要完善、建立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  从市场层面看,市场的主体是企业。首先,要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给各类互联网技术企业搭建创新竞争的平台,鼓励创新、鼓励合作,用市场化的方式、手段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次,要鼓励互联网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以市场化手段实现国家的扶持。在组织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时,各种资源应向有创新能力、有可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企业倾斜,用市场化手段体现国家的扶持政策。此外,要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技术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培植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从个人层面看,应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保护个人正常的网络表达权,引导理性表达,打击各种违法的网络犯罪。同时,要注重推动网民素质的提升,规范个人网络参与的行为和秩序。  原文链接:网络强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张瑞君: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宋代文学研究  由于宋代社会文化的独特性,再加之宋代文学的文本资料十分庞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所有材料未能穷尽,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很有开拓的必要。党争表面上起因于政治见解之不同,实质上是新君与旧君、皇权与相权、皇权相权与台谏之间、垂帘听政者与当朝者等复杂关系的集中表现。每种力量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事件上所起的作用不同,作用的程度也千差万别,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宋代的党争不仅影响政治生态,而且或直接或间接影响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文化层面,而文学与思想、学术、艺术之间的关系又千丝万缕,如果仅仅局限于党争对文学家个体命运的考索,势必把复杂的宏观问题简单化。但如果仅仅宏观概括,则很难解释不同作家在不同阶段的人生轨迹、创作心态与作品风格。  而今论党争,只强调斗争。许多研究者仍然用保守、改革归类,其实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都是积极主张政治革新的。但是在改革的措施、改革的速度、改革的重心上有较大分歧。北宋许多著名作家在党争中沉浮。然而党争形成的关系十分复杂,每个人在党争的不同时期命运之不同,既有必然性更有偶然性。新旧两党除了政治主张不同外,争论的双方不免出现过激甚至人身攻击的言辞。产生这样的结果,并不仅仅是政见不同,有的本来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相异,有的在个人升迁过程中曾遭对方反对,有的多年形成积怨。随着新旧两党在朝野的更替变化,以及不同阶段的人生起伏变化,针锋相对的局面也会缓解甚至根本改观。党争既有斗争又有文学来往、才华性格的惺惺相惜。一个时期矛盾斗争是必然性,而另一时期交往关心甚至部分肯定对方也可能成为偶然中的必然。凡此种种,不能用简单化的研究方法来下结论。  原文链接: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宋代文学研究  
  滕汉洋:唐诗中的“浊汴清淮”意象  自古提及黄河者,多瞩目其水色之浑黄。汴河引黄河水为源,因此也便成为一条浊河。高适天宝三载(744)从宋州东游淮楚,其《东征赋》云:“出东苑而遂行,沿浊河而兹始。”这里所谓的“浊河”,即宋州附近的汴河。浑浊是汴河留给唐人最为深刻的印象,唐人旅居汴河路次,因此常以“浊水”代指汴河,并将其引为诗歌意象。此外,汴水浑浊既是常态,则汴水澄清也便成为一种瑞象。姚合《寄汴州令狐相公》云:“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梁园台馆关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冤。”以汴水澄清比喻令狐楚治理汴州的政绩,堪称“浊汴”意象的绝妙反用。  与提及汴河多关注其水质浑浊不同的是,唐人提及淮河时多称“清淮”。“清淮”原是清水与淮水的并称,原本与“泾渭”“汴泗”等河流的并称一样,并无特殊的内涵。南北朝时期,“清淮”则逐渐演变成为淮河之代称,“清”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形容词。至唐代,“清淮”已经成为具有吟咏价值的诗歌意象。《文苑英华》载杨谏《月映清淮流》赋、徐敞及佚名的《月映清淮流》诗,皆唐人的省试作品,乃是用前引何逊诗中的“月映清淮流”一句为题。“清淮”这一意象被引入省试诗赋,说明其文学审美价值已经逐步经典化。  原文链接:唐诗中的“浊汴清淮”意象  
  张欢: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建设国家安全交叉学科  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由来已久,但并不足以建立一级学科,直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开创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才奠定了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基础。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国家安全观,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安全观的新范式。首先,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主体性,阐明了中国国家安全的本源和初心。其次,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总体性,这种总体性既体现在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性,更体现在思维方法总体性。第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突破了西方国家安全理论的藩篱。总体国家安全观根植于中国的发展实践,将发展与安全统筹在一起,是基于中国的发展经验,进一步形成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  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之所以设立在交叉学科门类下,就是强调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综合性。相应,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也只有遵循交叉学科特征,才能够有效完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安全战略、保障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等重大战略需求的目的。  原文链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国家安全交叉学科
全文共 1940 字 24 图
预计阅读 5 分钟导 语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人类正站在一个新的时代的前沿。 我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网络规模、网民数量(接近7亿)、智能手机用户(超过6亿)以及利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人数等都处于世界第一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今天“天兵战略谈”为大家讲解“网络强国战略”! 当前,应深入把握我国网络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形势、明确网络强国的主要指标与建设途径,通过网络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这是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站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高度,就我国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目标愿景和建设要求,精心描绘的宏伟战略。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初步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愿景目标,并系统阐释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形势任务、内涵要求,从而使这一思想成为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为什么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首先大家来一起看一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吧!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民快速增长,倒逼政府从放任网络自由发展到对网络强化管理。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意义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网络强国既是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内涵,又是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环和必由之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是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规模不断壮大,覆盖更广,深入到每一个场所、每一个时间段和每一个人的生存生活细节。话在网上说、钱在网上花、事在网上办,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新常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是中国经济实现腾飞的新引擎。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网络空间蕴藏着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丰富财富和创新动力。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涌流,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是国家稳定安全的护航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时至今日,作为一种信息传播载体,互联网已成为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尖锐碰撞、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激烈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生死较量的“无硝烟战场”,成为继领土、领海、领空之后的“第四空间”,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互联网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力源。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建设基础设施和共享体系。瞄准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力量、刻苦攻关,才能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把握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加强网络管理。既严密防范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好网络空间安全,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互动、体验、分享的优势,倾听民意、纾解民忧、凝聚共识,有效传播正能量,形成网上网下同心聚力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我负责精彩好看,您只需分享点赞!作者:朱双洋第1071期
值班编辑:文巧江责任编辑:张祥锋
刘臻
王川投稿邮箱:yxtbzs@qq.com另请关注同名微博“我们的天空”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54-01前言在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站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将网络强国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战略体系之中,正式拉开了我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序幕。一、正确认识网络强国1.发展迅猛,成就网络大国1994年4月20日,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此后,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目前中国网民已达6.68亿,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手机用户达12亿,博客、微博、微信等用户总数超过10亿。“十二五”期间,中国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达4.07亿个,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我国的互联网规模和网络规模全球第一,宽带规模全球第二。互联网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为数不多跟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的领域,中国已迅速成长为一个当之无愧的网络大国。2.高度重视,构建网络强国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但还不是网络强国。在互联网产业、科技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网络国际影响力亟待提高。十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互联网发展与管理。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担任组长,他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并首次提出建设网络强国,表明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显示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决心。2014年11月19日,在浙江乡乌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5年12月16日又举办了第二届。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理念与成果,搭建起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平台,发挥了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2015年3月,“互联网+”首次被引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国务院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中国制造2025》重要任务,推动网络强国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将其纳入中央决策版图,切实推进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迈进。二、切实推进网络强国1.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只有建好信息基础设施,才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从而更好地推动互联网发展水平。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着力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当前,一要引领网络升级换代,加快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要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完善宽带建设标准体系,引导宽带向农村延伸,实现“村村通”,推进“光纤到村”,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普及奠定基础。二要加强电信资费管理,促进宽带市场竞争和发展。要努力提高宽带接入性价比,提高网络速率,同时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加强电信资费信息监测,提高资费透明度。要建设高速畅通、覆盖城乡、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修好了“网络高速公路”,网络经济才能得到快速发展。2.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网络经济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以电子商务为主导,以中介服务为保障,能有效实现信息、资金和物资流动,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和主流趋势,发展网络经济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当前,一要推进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改造。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指导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生产,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要大力发展新兴电子商务模式。针对不同产业业态, 提供多样化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如政府与行业组织推广,企业自动组合与自主发展,传统商业与新兴商业并举,网上营销与网下支付相结合等。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是思想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当前,一要弘扬正能量、主旋律。网络文化建设要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己任,保持崇高的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打造网上时代最强音。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决抵制攻击诋毁、传谣信谣、低俗恶搞等网络不文明行为,使网络文化成为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化,主旋律分明,正能量汇聚。二要繁荣丰富网络文化。指出:“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丰富的文化产品是互联网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互联网不仅要有新闻、娱乐等基本服务,还应有各类增值服务,既要面向大众,还要细分需求,根据群众的需求不同,创造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服务广大网民,覆盖全社会。4.加强网络人才建设要建设网络强国,就必须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这是实现网络强国的根本保障。当前,一要建立健全网络人才培育体系。建立并完善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以中等职业教育、业余教育和各种认证培训为辅的网络人才培养体系,把信息安全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二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网络人才模式。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借助重点实验室、部级科研项目等科研平台,开展各类科研项目。将教学任务融入到科研工作中,以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建设信息安全教育专业实验室。在信息安全实践过程中培养技术人才,使之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法律意识、奉献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形成能够满足各方面需求的信息安全人才就业体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强国战略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