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H值小于75大于9的药物和液体有哪些?

神经内科静脉防护的主要措施静脉输液治疗不仅是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她已成为现代医学护理中治疗和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专业化是护理发展的一个方向。神经内科疾病以脑血管病居多,临床上常使用20%甘露醇、七叶皂甙钠、甘油果糖、前列地尔等药物,这些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现将神经内科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静脉防护措施介绍如下:一、静脉炎1、静脉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有机械性、化学性、感染性及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45%。(1)化学因素:药液过酸或过碱; 过高渗或过低渗 ;刺激性较大 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2)机械因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3)细菌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4)病人的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 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2、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可干预: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不可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3、临床表现 :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4、静脉炎的分级(INS)级别 临床标准 0 1 2 3 4没有症状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和/或水肿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静脉条索物长度大于1英寸,有脓液流出二、静脉炎的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穿刺血管 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选择前臂掌侧静脉,尽量不选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长期输液患者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遵循从远端到近端的原则,避开瘢痕、受伤、感染的静脉。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首先操作者操作前认真洗净双手,检查静脉留置针及透明敷料贴,消毒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穿刺时消毒范围在8cm以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尽量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损害。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贴固定,每72小时更换1次,纱布辅料48小时更换1次,如遇敷贴不粘或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防止细菌性静脉压炎的发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96小时。3、合理输入液体和药物根据所用溶液或药物的类型、pH值、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速度,选择适当的输注途径。首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液体量调节输液速度。当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大量补液时应选择粗大静脉,速度不宜太快,如输入脂肪乳、甘露醇时可在穿刺时先将输液器与氯化钠溶液相连,待穿刺成功后再接高浓度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这样可以防止液体外漏对血管壁造成伤害从而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文献报道:滴注甘露醇时应加热至35℃,使用套管针静脉滴注,可减轻对血管壁的损害。在输液顺序上应先输高渗液或刺激性较强的液体后输等渗液或刺激性较小的液体,输入血制品前后应用氯化钠溶液冲管,以减少有效成分得附着,避免损害性药物残留血管内造成损害,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4 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合理使用封管液抽吸5ml至10ml的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采取边退针边推注的正压封管方法(参考书: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考试指导用书《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60)。1.5 做好健康宣教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一定要与患者沟通,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取得患者配合。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及时巡视病房,指导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避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阻塞导管,睡眠时不要压穿刺血管,如有渗漏立即拔管,更换穿刺部位。对于使用可能造成静脉炎的药物应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及早进行心理干预。三、静脉炎的护理措施1.早发现 医护人员应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端正服务态度;以温和的语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方式认真向患者宣教并耐心倾听患者感受;熟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在使用药物前认真阅读书说明书,随时巡视患者并早发现异常。尚未出现静脉炎临床表现者,应积极和患者近距离沟通,告之其用药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感觉,使患者充分体会到医务人员的关怀。2.早护理 若无法避免长期输液而导致静脉炎,首先协助患者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并嘱患者不要按压炎症部位,避免栓子脱落而形成栓塞。(1)冷敷法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该法常用于20%甘露醇等静脉滴注渗漏的早期。(2)硫酸镁湿敷 硫酸镁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收缩,促进炎症吸收。用50%的硫酸镁溶液均匀的洒在无菌纱布上敷于患处。此法效果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3)云南白药的应用 将适量云南白药粉末先洒在无菌纱布上,将该纱布放于75%的乙醇内湿敷后置于静脉炎血管处,并及时喷洒乙醇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一次,直至痊愈,此法显效快,治愈率高。(4)土豆汁湿敷 用新鲜土豆500g制成土豆汁100ml用纱布湿敷于患处表面,外用热水袋热敷,每次30min,早晚各1次。还可直接将土豆切成薄片敷于患处,待土豆片变黑重换新土豆片。(5)喜辽妥软膏涂抹 喜辽妥软膏活性成分是多磺酸基粘多糖,抑制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有抗炎、抗渗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的功能,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减轻水肿和血肿能促进渗出液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对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6)抗感染治疗 如何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7)超短波理疗 在局部服药的同时可配合红外线照射方法,每日2次,每次20-30min。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静脉炎是在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十分重要,必须积极消除及减少引起静脉炎的各种因素。输液性静脉炎主要以预防为主,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人为本,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延长血管使用寿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静脉炎则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则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现国内外对于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的研究众多,现将其整理分析,综述如下。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炎;护理;预防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疼痛、红肿或局部静脉呈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些调查甚至显示接受静脉注射的患者中有80%存在程度不同的静脉炎[1]。学者们对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仍没有公认的特效方法],现将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使静脉炎得到准确评估,有效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1.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导致静脉炎的重要原因,药物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过低渗,刺激性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均可引起静脉炎的发生。正常血浆pH值7.35-7.45,输入药物会引起血浆pH值的改变,对局部血管内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外周静脉输入PH值小于5或大于9的液体时,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另有研究表明,[2]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h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1.2机械因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造成静脉感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1.3细菌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导致细菌产生。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有研究表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问超过72 小时后,菌血症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呈线性关系[3].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炎的概率越大[4],另外导管内血液残留以及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均会导致静脉炎。1.4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 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 静脉炎的分级美国静脉输液委员会(INS)2006版输液治疗护理标准中静脉炎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者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有发红和水肿,条索状物形成或触摸到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有发红和水肿,条索状物长度>2.54cm,皮肤破溃,有脓液渗出[5]。其中4级静脉炎最为严重,除了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外,可致皮肤破溃、坏死、脓液渗出,肢体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感染的全身症状,导致病情恶化,增加病死率。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3.1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护理人员应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避免因反复穿刺,刺激血管,产生炎症反应。穿刺力度不能过大,角度要小,缓慢进针。3.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使用的物品均在有效期范围内,从液体的配制到输液完成的整个护理工作中,护士都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规程[6]。同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以减少细菌的产生,避免交叉感染。3.3合理选择血管尽量避开关节,瘢痕等部位[7],选择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的部位进行穿刺,尽量选用管径≥3.0mm 的静脉[8]。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开始。3.4正确评估病人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血管评估,女性、肥胖或消瘦、老年人, 因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肌层疏松、血管壁弹性差、脆性大,在穿刺时应特别注意。对于特殊病人应加强营养支持,合理膳食,以提高其免疫力,加速病人的康复[9]。3.5合理选用器材及方法 避免选用与组织相容性差,刺激性强的器材,选用的器材必须是合格无菌的[10]。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号的针头[11]。临床上,通过深静脉置管输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反复穿刺和药物毒性造成的刺激,较好地避免静脉炎的发生。赵震[12]等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表明精密过滤输液器在预防输液性静脉炎方面存在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4.1物理疗法4.1.1红外线照射能预防PICC 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13]。红外线照射时表浅组织产热后经血液传递或热传导,能使较深层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具有解痉、消炎、镇痛作用[14]。4.1.2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可促进有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局限损伤部位。冷敷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常用于刺激药物外渗、漏的早期[15]。4.2药物治疗 4.2.1硫酸镁湿敷25%硫酸镁为高渗性溶液,硫酸镁中Mg2 +,SO2 -4均为强极性物质,根据生理学中单纯扩散的原理,硫酸镁利用浓度梯度差能吸收渗透局部组织间的水分,从而使渗透局部组织缩小。徐丽萍[16]将静脉炎40 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表明使用硫酸镁加维生素B12联合湿热敷治疗PICC 置管后静脉炎效果明显。4.2.2喜疗妥冯婷[17]等认为喜疗妥即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进入炎症组织后可直接抑制组织中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多磺酸粘多糖还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聚集,在治疗浅表性静脉炎上,喜疗妥较硫酸镁有一定的优势。4.2.3土豆片外敷将新鲜土豆洗净刮皮,切成0.2-0.3cm厚的3-4cm的方形薄片,离穿刺点周围2-3cm处,顺着静脉血管方向依次外敷,并且保护膜覆盖并妥善固定,变黑变干时更换。杨凤[18]认为新鲜土豆片贴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4.2.4鲜芦荟汁外敷将鲜芦荟汁沿血管走行均匀敷于炎症部位,每天4次~6次,也可每天在穿刺部位用芦荟汁涂抹,每天1次或2次,起预防作用[19]。4.3根据静脉炎的分级进行针对性护理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对静脉炎的不同分度可有不同的护理。Ⅰ度静脉炎采用红外线灯照射疗法,每日2次,每次20min~30min,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Ⅱ度和Ⅲ度静脉炎采用硫酸镁湿热敷,疗效较好。或者将硫酸镁和甘油配成甘油硫酸镁乳剂,持续外敷,每日更换1 次,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定。或者用鲜芦荟汁沿血管走向均匀敷于炎症部位,每次3h~4h,并将患肢抬高,在局部敷药的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15min-20min,必要时配合应用抗生素[20]。小结静脉炎是临床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学者对于静脉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没有公认且有效治疗静脉炎的方法,现通过以上的总结,对于静脉炎,首先应从预防入手,其次是加强合理用药,注意临床观察和护理,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对于静脉炎治疗及预防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参考文献[1]堂映辉,高林春,刘光琼. 静脉炎的防治及处理进展[J]. 解放军护 理杂志,2001,18(4):86.[2]王建化.输液所致静脉炎的药物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25(8):766. [3]Tal Malach,Ziona Jerassy RN,Bernard Rudensky,etai.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of phlebit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a[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06,34(5):308~312.[4]何燕.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61~362.[5]谢贞.美国2006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摘登(一)〔J〕.中华护理教育,2007,4(4):2.[6]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4,20(5):74.[7]何瑾芳,欧阳光华,涂婵.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8,48(26):73.[8]马琳,王素梅.留置外周静脉套管针导致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09.[9]韩俊婷,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J].中国保健营养,2012, No.08(下);2619-2620 [10]任锁贞,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5):519.[11]袁红,李祥清.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7):3539-3540.[12]赵震,程瑛,王伟,等.手术室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输液性静脉炎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5):7797-7798.[13]李云平等.红外线照射、七叶皂苷钠凝胶结合地塞米松及护理预防PICC 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激光杂志,2015,5(36):81-82.[14]王红霞,吴玉玲,徐丽珍等.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防治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31(1): 49-51.[15]张维琴,张 静.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0,7(8):1947-1948.[16]徐丽萍.硫酸镁加维生素B12治疗PICC 置管后静脉炎的效果观[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129 [17]冯 婷,东爱华,罗艳丽.喜疗妥软膏与硫酸镁湿敷治疗3级浅表性静脉炎的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14,11(26):1463-1465.[18]杨凤.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临床研究),2014,8:96-97.[19]Ku Wa hara T,Asanami S,Kawaauchi Y,et al.Experimental infusion phlebitis:tolerance pH sf peripheral Vein[J].J Tosicol Sci,1999,24(2):113.[20]陈艳芬.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8.生活中怎样预防静脉炎呢生活中怎样预防静脉炎呢?静脉炎疾病,其病理就是静脉血管由于发生了炎症,使之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它能够造成人体肢体功血不足,形成红肿、疼痛的症状,也非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那么人们患上了静脉炎疾病,会给自己造成哪些伤害呢。生活中怎样预防静脉炎呢?静脉炎患者的护理有:一、不论病变的部位在动脉,还是静脉,周围循环受损,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是其共同特点。当血流减少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所需要的氧 气和营养时,就会发生组织缺血、缺氧,在临床上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症状,如患肢发凉、发麻、疼痛,皮肤色泽苍白潮红、和营养状况的改变等,并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肢端破溃、感染及坏疽等营养不良的改变。因而动、静脉疾病的护理有一定的共性。同时,每种疾病的病因,发病缓急,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以及病情的发 展各不相同,患者的工作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因而,制定护理措施还应因人,因病,因生活条件而异,注重个体化的差异。这是静脉炎 的护理。二、选择正确的休息姿势对静脉疾病患者至关重要。所以保持患肢的组织完整而进行的护理措施是细致而琐碎,贯穿于病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病人也必须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教育,才能配合执行各项护理计划,学会进行长期的自我健康训练,这也是静脉炎的护理方法。三、血管疾病引起的组织缺血、缺氧而产生的疼痛是慢性的、长期的,因疼痛而使病人活动能力下降并影响睡眠,情绪也随之 变得易激动或抑制、沮丧、轻生等;病情恶化,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组织坏疽需要截肢,多次住院以及日益增加的医疗费,单位家庭中的烦心事;或因淋巴水肿所 致的畸形外观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打击。因此,心理护理是病人整体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静脉炎的护理之一。可达龙(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疗效好、副反应小、毒性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但由于可达龙对血管刺激性大,即使无药液外渗,也有可能发生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甚至皮肤破溃。最近收治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因持续静脉使用可达龙致静脉炎,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好转。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病人,男,65岁,因反复胸闷、气促3年,加重伴咳嗽2天于2100年1月8日11:10入院。入院T36.5C°,HR 140次/分,R 22次/分,BP 135/75mmHg。11:40责任护士遵医嘱在病人右手前臂掌侧的前臂正中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后取静脉血急测E5A、肾功能,生理盐水冲管后接低分子肝素静滴。12:20中班护士遵医嘱于留置针处用0.9%生理盐水20 mL+可达龙150 mg稀释后静脉注射(20 min推完),可达龙30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 mL中,微量泵以6 mL/h速度泵入,并在同侧手背用7号钢针穿刺后接低分子肝素静滴。14:10病人诉输注氧氟沙星感觉手臂皮肤稍痒,遵医嘱立即停用,查手臂皮肤无红疹。15:30静滴药物输完,拔除手背钢针。16:10病人心电监护示复律,责任护士遵医嘱停可达龙泵组,盐水封管,告知留置针注意事项。19:10心电监护仪示室上性心动过速,晚班护士遵医嘱于留置针处用可达龙30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 mL中以6 mL/h速度持续泵入。9日8:20病人诉留置针穿刺处稍感疼痛,查穿刺上方约0.5×0.5cm2㎡皮肤稍发红,即拔除留置针在左手手背用7号钢针穿刺后泵入可达龙组。16:40病人拒绝持续可达龙泵入及心电监护,劝阻无效经家属签字后遵医嘱停止。10日护士查房病人未诉不适,复查心电图示复律。12日早交班发现病人右手前臂掌侧约12×4cm皮肤稍发红,病人诉疼痛,立即予50%硫酸镁湿敷。15:00病人要求出院,医生开医嘱予硫酸镁带回湿敷,责任护士予详细宣教,并告知土豆片外敷的方法。13日责任护士打电话回访,家属诉右手前臂皮肤发红好转。15日病人诉右手前臂疼痛入院,查前臂掌侧约14×5cm皮肤发红、肿胀,皮温高,中央呈条索状硬结,长约13cm,局部有直径约1cm圆形硬结,紫红色。请烧伤科会诊后考虑静脉炎,即予喜疗妥霜剂与鱼石脂交替外敷各4小时,微波照射30分钟,TiD。16日圆形硬结出现皮肤破溃,流出深红色液体,予百多邦软膏外涂破溃处。17日皮肤发红、肿胀稍缓解,按压圆形硬结无液体流出。经院护理创口小组专家会诊后,予美宝外涂破溃处,喜疗妥霜剂与鱼石脂交替外敷各4小时,微波照射30分钟,TiD,抬高上肢,注意保温,按摩周围皮肤,并指导右上肢运动,下午行右上肢静脉B超无异常。病人自觉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减轻。19日皮肤发红范围为12×5cm,皮温正常,中央条索状硬结长约10cm,圆形硬结直径约0.8cm,颜色转淡。继续予百多邦软膏外涂圆形硬结处,鱼石脂持续外敷6小时,微波照射30分钟,TiD。23日皮肤无发红,条索状硬结长约8cm,圆形硬结直径约0.7cm,色淡红,按压无疼痛。护理2.1 及时积极处理静脉炎2.1.1 停止注射,回抽药液临床护理中一旦出现局部红肿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回抽药液,随后用生理盐水快速输注,冲洗血管内的药物,稀释药物浓度。2.1.2 红外线灯照射针对本例病人右上肢静脉炎,遵照医嘱使用微波照射,每天3次,每次30 min,静脉炎处炎症有所吸收。微波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照射后,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扩张,皮肤乳头层水肿,血管周围白细胞浸润,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强,使免疫能力加强,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加速吸收消散而消炎。2.1.3 50%硫酸镁湿敷50%硫酸镁因其高渗作用能促使组织水肿消退,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Mg2+、SO42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以透过皮肤渗入皮下组织及血管。Mg2+可使血管扩张,使局部血流加速,促进渗液吸收,而且Mg2+可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起到止痛作用。但局部湿敷特别是冬天,药物易析出结晶,使纱布变硬,不易紧贴皮肤,而影响其药液吸收。2.1.4 喜疗妥、莫匹罗星外涂针对本例病人静脉炎情况,把乳膏涂在患处及其周围,并用纱布覆盖。该药不但可以迅速缓解疼痛,而且能刺激受损组织再生,使预后良好。其成分为多磺酸粘多糖,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能迅速透过皮肤,刺激受损组织再生的功能,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减轻水肿和血肿,对皮肤无刺激,耐受性好。对于重度静脉炎出现水疱、皮肤破溃者,可用莫匹罗星软膏、美宝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症状很快得到控制,效果非常明显。2.2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炎是由于静脉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静脉输注易引起静脉炎的药物时应做到勤巡视,以便及时发现,立即采取措施。可达龙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时间短,在静脉应用时要求持续输注。而静脉给药时若维持时间较长,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导致静脉炎。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应用可达龙24 h后输液部位局部组织常常会出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等静脉炎表现。静脉输注可达龙时必须加强巡视,观察局部反应,重视病人的主诉,对于药物外渗不能只局限于肿胀的观察,只要病人主诉输液部位有烧灼感或疼痛,不论局部是否肿胀,都应立即停止药物注入,并按外渗程度予以处理。2.3 加强护士的专科培训2.3.1 掌握可达龙药理特点及毒副反应可达龙药物说明书中指出:该药属于刺激性强的药物,静脉用药易引起相应部位皮肤血管炎,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炎症性渗出,一些活化因子(如5羟色胺等)游离至组织间隙,刺激末梢神经,造成局部疼痛、红斑、水肿、坏死、渗出、炎症、静脉炎及蜂窝组织炎。可达龙为酸性药物,静脉注射可引起血浆pH值改变。血浆正常的pH值为7.35~7.45,超过此范围,无论是过酸或过碱,都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及正常功能,从而发生静脉炎。2.3.2 了解静脉炎的分级,掌握动态变化参照中华护理学会组织翻译的美国静脉输注护理学会2003年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将静脉炎分为0级~4级。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有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大于2.5 cm)有脓液流出。2.3.3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护士要具备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尽量选择上肢静脉、外径较粗、弹性好、回流通畅、远离关节、易固定、易观察的静脉穿刺。因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流缓慢。药物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长,易形成静脉炎,故尽量避免下肢静脉应用刺激性药物。注意穿刺针的固定,尤其是在病人烦躁不安时,防止因针头滑出血管致药物外溢引起注射部位组织的刺激而致炎症。可达龙pH值偏酸性,临床上常用5%葡萄糖液稀释。酸性溶液对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静脉注射可达龙时应尽量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如果是高浓度的可达龙应选择中心静脉。因其血管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明显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以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必要时可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再输注可达龙等刺激性强的药物。长期输注时应注意建立系统的血管使用计划,避免对一根血管的长期刺激。2.3.4 准确控制药液滴速根据医嘱正确配制药物,保证剂量准确。遵医嘱控制药液滴速,最好选用输液泵或微量泵。通常剂量为可达龙150 mg+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10分钟内滴完),浓度超过3 mg/mL,易引起外周静脉炎。如果静脉输注持续超过1 h,其浓度不超过2 mg/mL,也可引起静脉炎。2.3.5 加强健康教育使用可达龙前加强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可达龙可能引起的副反应及防治,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告知用药时应尽量减少移动穿刺侧肢体,避免穿刺侧肢体用力活动,防止药物外渗;嘱病人及家属不能擅自调节泵的按钮;注射部位有胀痛等异常感觉,应立即告知护士;输注时应穿宽松衣服,避免局部血管受压,以降低静脉炎及渗漏的发生率。2.4 心理护理由于可达龙所致右上肢静脉炎,无形中加大了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病人心情甚是焦虑。护士向病人及家属耐心讲解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肢体保温、上抬、运动的必要性,让病人了解治疗计划及疾病进展,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90例静脉输液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预防知识评分、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治疗环境[(8.98±1.23)分]、护理技术[(9.32±1.25)分]、健康教育[(9.66±1.25)分]、服务态度[(8.97±1.65)分]、护理效果评分[(9.55±1.46)分]及静脉预防知识评分[(26.98±2.36)分]均高于对照组[(5.36±1.23)、(6.68±1.45)、(7.23±1.45)、(6.98±1.45)、(7.23±1.14)、(18.32±1.25)分],静脉炎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优质护理;静脉输液;静脉炎[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0(a)-0177-03[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Methods Altogether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5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45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nursing.The post-treatment intravenous prevention knowledge scores,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Post-nursing treatment environment score [(8.98±1.23)points],nursing skill score [(9.32±1.25)points],health education score [(9.66±1.25)points],service attitude score [(8.97±1.65)points],nursing effect score [(9.55±1.46)points] and intravenous prevention knowledge score [(26.98±2.36)point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5.36±1.23),(6.68±1.45),(7.23±1.45),(6.98±1.45),(7.23±1.14),(18.32±1.25)points];the incidence rate of phlebitis(2.22%)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20.00%),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在静脉输液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临床表现为红肿、疼痛及触及索状硬条等,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静脉输液患者的增多,我国静脉炎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发病率高达25%~80%,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因此,如何降低临床静脉炎的发生对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优质护理为临床上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遵从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对患者实施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使其能够顺利度过围术期[3-4]。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我院2016~2017年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展开研究,寻求适宜的护理方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90例静脉输液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纳入标准:①均同意本次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18~75岁;③受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上。排除标准:①伴有穿刺处皮肤问题或皮肤疾病者;②伴有严重脏器疾病者及精神疾病者;③合并认知障碍及意识障碍者;④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有血管外科手术史及凝血功能异常者。静脉输液指征:①胃肠吸收障碍、吞咽困难、无法经口进食患者;②腹泻、呕吐、剧烈恶心患者;③休克、大出血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8.59±1.23)岁;男性28例,女性17例;其中休克10例,大出血10例,吞咽困难10例,胃肠吸收障碍5例,呕吐10例。对照组患者20~76岁,平均年龄(48.59±1.23)?q;男性29例,女性16例;其中休克11例,大出血9例,吞咽困难10例,胃肠吸收障碍5例,呕吐10例。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静脉输液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输液时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其日常生活进行照料,其中包括环境护理: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改善其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作用,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使患者能够顺利度过输液过程[6-7]。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输液知识的缺乏,导致其产生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缓解不良情绪,以最佳的心态接受静脉输液。观察组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改良穿刺技术、健康教育及加强巡视力度,具体内容:①改良穿刺技术:穿刺血管的选择应以弹性好、回流顺畅及充盈度好的血管为主,并选择穿刺技术过硬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穿刺操作,从而使一次穿刺成功率得到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对患者血管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连续性输液患者,应制订一份有关静脉的使用计划,从远端至近端,先粗后细。而对于年龄较大且血管硬化患者,由于其回血慢及血液黏稠度较高,可对其实施输液管法进行静脉穿刺操作,能够使其回血速度加快,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时,可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对其实施消毒处理,待确认穿刺成功后将特殊药物输入[8-9]。在对患者进行输液前,应根据输入药物的特质,可对其进行适当稀释、适当提高液体的温度及减慢滴速等操作,并对患者穿刺部位实施保暖措施,从而减轻对患者穿刺部位的刺激性。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通过对患者实施个人讲解、入院宣教及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方式为患者讲解有关静脉炎的危害、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及临床表现等,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应对患者穿刺处上臂有无异常渗出、出血及红肿现象进行密切的观察。在患者输液时,护理人员应为其进行讲解有关输液的知识,使其能够提高预防能力及认知能力。对于老年患者,可对其实施重复性健康教育。③加强巡视力度: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操作,并由责任护理人员实施患者静脉输液期间的护理工作。采取责任追究制度,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加强对患者输液时的巡视力度,做好交接班工作;在患者床旁挂有关高危药品的警示卡,并每小时巡视1次,对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用药管道的通常情况及静脉输液部位的疼痛情况进行密切观察[12-13]。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并根据其不同心理状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静脉输液患者的静脉预防知识评分、静脉炎发生率。观察两组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根据我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10],结合输液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份输液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其内容主要包括治疗环境、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5个方面,每个项目0~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2结果2.1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有9例患者发生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两组护理满意评分、静脉预防知识评分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环境、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效果评分、静脉预防知识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静脉炎为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易导致患者产生疼痛及消肿现象,对患者身心均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给临床治疗也带来了困难,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临床上对于静脉炎的发病机制认为是由于静脉导管的插入对患者静脉血管化学刺激所致的血栓及炎症[11]。早期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插管的机械性损伤具有一定相关性,而后期的发生多与患者对药物的刺激及特殊体质相关。静脉炎的发生具有预防性,但目前临床上对于该并发症的控制机制尚无明确机制,但有研究认为与手卫生不规范及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而另一方面则与患者对自身保护意识不强有关。目前我国护理模式已从传统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优质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一套安全、满意及优质的护理服务,使群众就医体验得到改善。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且还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改良穿刺技术,有效避免了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穿刺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临床穿刺成功率,对降低患者机械性损伤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有效了解静脉穿刺的相关知识,如注意事项、预防措施、临床症状及危害等,并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穿刺的情况,使其能够及时发现患者不良症状;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加强巡视力度,避免静脉穿刺时意外的发生,能够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2-15]。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静脉输液患者护理后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输液患者治疗环境、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效果评分、静脉预防知识评分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降低其静脉炎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参考文献][1]邹静荷,严小红,梁素岚,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29-1330.[2]徐桐红.1例肺癌患者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用药过程中静脉输液通路选择的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Z2):404-406.[3]谢泽荣,罗艳丽,肖凤鸣,等.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50-53.[4]董艳芬,崔宇,潘孝霞,等.安普贴贴敷治疗静脉输液所致浅表静脉炎的临床护理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2(11):89,95.[5]高巧俊,高春香.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护理防治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5(3):146-148.[6]杨鹏.静脉输液气泡和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126-128.[7]钱娟琴,翟昌林,邵忠华,等.门诊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5,2(3):334.[8]吕艳.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预防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17(15):880-881.[9]曲桂芝.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5,9(35):8636-8637.[10]胡洁.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的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5(11):1320,1287.[11]高巧俊,高春香.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护理防治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5(3):146-148.[12]吕超.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侧及健侧肢体静脉输液与静脉渗漏和静脉炎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22(10):45-46.[13]吴杰,王智亮,潘润铎,等.血液病患儿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5(Z1):135.[14]柏翠,王晓艳,吕志芳,等.血液病患儿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新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5):42-43.[15]王萍,金立秀,李海?P,等.PICC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75-76.(收稿日期:2017-08-09 本文编辑:任 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h值小于7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