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黄金婴儿补钙的时间是几点期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婴儿补钙的时间是几点尤为重要?

最近后台也收到好多妈妈的留言,说:“不都说春天是孩子长个的黄金期吗?怎么我家孩子就是不长个呢?是不是缺钙啊?哪种补钙的比较好呢?“关于长个儿这件事,我们上次已经在《4岁身高不足一米要打生长素?这些才是科学让孩子长高的方法》这一篇里聊过了,今天我们就再来聊聊关于钙的那些事吧。钙大概是所有营养元素中最委屈的一个了,好像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好都是它的错。孩子头发少?枕秃?缺钙吧?孩子长牙晚?缺钙吧!孩子睡不好,吃饭不香?缺钙了!孩子长得慢?缺钙呀!孩子不爱动?缺钙!孩子太爱动?肯定缺钙啊!甚至孩子爱出汗、爱哭,都是缺钙的错。 钙是一种生命元素,确实在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中99%的钙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支撑着我们的成长,维持着我们的形态;而另外的1%存在于血液和软组织细胞中,调节我们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机能。如果我们缺钙,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骨骼和牙齿,同时还会导致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甚至我们的五官等各个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很多妈妈都非常注意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补钙,这种意识很好。但孩子真的缺钙吗?到底要不要给孩子补钙呢?面对市面上纷繁复杂的补钙产品,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其实我在以前的文中我也写了不少有关补钙的话题,不过这次我又特地咨询了我的好朋友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内分泌专家Dr.L,再来一次专业的解答。Dr.L告诉我说,上面所说到的现象,部分在孩子缺钙时可能会发生,但并不能反过来,孩子出现这些现象就说孩子缺钙。面对全民补钙的这个现象,Dr.L还是表示担心,相比起不补钙,过犹不及,过量补钙是更危险的!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补钙Dr.L告诉我说,在现在的生活水平之下,要孩子缺钙,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对于0—6个月的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用配方奶喂养,只要孩子消化吸收正常,都不需要额外补钙,我国卫生部印发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专门指出,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6个月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钙的来源更多了,只要均衡饮食,完全没有问题。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补钙,只有早产儿、肥胖或是奶量不足的婴儿、生长发育较快的婴幼儿或是青少年,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需要补钙。在不缺钙的情况下,过量补钙可能会出现腹胀、便秘等肠道问题,容易形成结石的人可能会出现胆结石或泌尿系统的结石。长期摄入大剂量的钙,还会导致高钙尿症、高钙血症。而我们血液中的钙含量一旦升高,这些多出来的“钙”就需要找到停留的地方,停在眼睛角膜周边就会影响视力,停在心脏瓣膜上就会影响心脏功能,停在血管里会导致血管硬化,停在大脑上会影响大脑发育、限制孩子生长发育。而且,我们需要的微量元素并不仅仅是钙一种,摄入过多的钙还会影响铁、锌、磷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代谢。所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每天的钙摄入量如下:0—6个月,每天300毫克;7个月—2岁,每天600毫克;3—9岁,每天800毫克;10—12岁,每天1000毫克;13—15岁,每天1200毫克;16岁—成年,每天800毫克。500克鲜牛奶的含钙量就有600毫克左右,除此之外,肉类、鸡蛋、海产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钙质,我们只要合理膳食,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我们每天所需的钙,并不需要额外补充。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钙那么,孩子什么情况下需要补钙呢?首先,要判断孩子是否缺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症状来推断。当孩子不容易入睡,睡着后爱啼哭、易惊醒、爱出汗;或是10个月以后才出牙、牙齿稀疏不整齐;头发稀疏、总爱感冒;总是觉得肚子疼、腿疼,甚至开始出现鸡胸、O形腿、X形腿时,我们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专业诊断。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孩子骨骼发育情况、检测骨密度、化验血钙或发钙含量综合判断孩子是否缺钙。这里想提醒大家的是,不是单一检测骨密度,或验血就能判断孩子是否缺钙,医生一定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和多项检查,还有孩子的出生史、喂养史、症状、体征等来综合判定,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拿着单一的报告,或者发现孩子有部分缺钙的症状,就自行给孩子下定论,盲目补钙。相比自行给孩子补钙,按时带孩子体检更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生长发育中的异常情况,预防或避免疾病的发生。0—3岁儿童的体检时间如下:出生时、出生后28天、出生后42天、4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岁、3岁。3岁以后,我们每年体检一次就可以了。如何正确补钙在聊补钙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人为什么会缺钙。摄入不足:如果是小婴儿缺钙,那么很可能是妈妈在怀孕或母乳喂养时明显缺钙;大一点的孩子缺钙则主要是因为饮食搭配不合理或是不好好吃饭导致的摄入不足。吸收不好:我们前面提到了佝偻病,我们常常以为它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佝偻病是由于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障碍,进而影响人体骨骼发育。如果我们缺少维生素D会影响我们对钙的吸收,引起缺钙。需求增加:3岁以前的婴幼儿期以及青春期,孩子生长发育迅速,特别是身高增长迅速,需要消耗大量的钙质来支持骨骼生长,这两个时期,孩子会因为消耗增加而缺钙。所以,补钙可以从摄入、吸收这两个方面入手。1保证摄入。最好的补钙方法是食补。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不同年龄人群每日钙的摄入量了,只要合理膳食,我们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钙质。含钙量丰富的食物有奶类、肉类、鸡蛋、海产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等。在搭配膳食的时候也要注意比例和结构,肉蛋奶等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食物虽然含钙量多,但摄入过多也会影响钙的吸收,要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同时在烹饪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盐的使用,摄入过量的盐除了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外,还会加速钙的流失,所以孩子1岁以内不要吃盐,1岁以后也要注意少盐。此外,我们在使用补钙产品的时候,要注意用药安全。市场上含钙保健品种类繁多,价格很贵又达不到补钙效果,不同人群在使用钙剂的时候还会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所以,我们在选择和使用钙制剂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嘱。2促进吸收,只补充不吸收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医生一般会嘱咐我们孩子出生15天之后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直到孩子满2岁。维D进入身体后会代谢转变为有活性的维D,它们会促使钙和磷进入血液,进而转运到骨骼以及身体的各个地方,促进孩子生长。 我们获取维D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首先是口服。医生会推荐家长给2岁以内的孩子口服维生素AD,而有很多家长还分不清鱼油和鱼肝油。鱼油是从鱼的脂肪中提取而来的,主要成分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我们常说的DHA等,主要适用于三高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鱼肝油是从鱼肝脏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成分才是维生素A和D。在使用AD滴剂时,我们注意用法和用量,每种滴剂的AD含量不同,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嘱和用药说明使用。一般情况下,AD滴剂已经可以满足孩子身体所需了,最好不要在与其他含维生素AD的补钙产品同时使用,因为混用容易引起摄入过量,长此以往会引起慢性中毒反应,如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发热、呕吐等等。在给孩子服用胶囊滴剂的时候,可以用干净的剪刀剪开尖端或是用热水浸泡尖端30秒,千万不要用嘴直接咬开,这样很容易传染疾病。⊕ 除了口服,晒太阳是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方式。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会转化成维生素D3,经过肝肾代谢就变成活性维生素D,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到户外晒晒太阳就能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了。当然,Dr.L提醒大家说,晒太阳的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定,比如冬天的北京,阳光好的时候带孩子晒个一小时,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夏天在三亚,需要因情况而定。只要不晒伤、不中暑,孩子稍微黑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温暖的春来来了,又到了孩子“疯长”的黄金期,让我们都带着孩子去亲近一下大自然吧,晒晒太阳,补补维D,再长高一点暖妈说后台有好多妈妈在问我,她们的孩子是否有必要系统的学习下围棋,正好我的身边也有一些妈妈在给孩子报围棋的班,我也很想找个机会给大家讲一讲学习围棋的方法和好处,大家都知道,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注意力、耐心、创造力,有不少方法,围棋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国粹,琴棋书画之一,是非常不错的孩子启蒙途径之一,培养孩子们对围棋的兴趣,还能帮助孩子们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增强孩子们的专注力等等。这次非常有幸的邀请到围棋大师聂卫平的弟子王煜辉老师,来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孩子学期围棋的那些事,王煜辉老师的直播微课会在5月1日晚8:30-9:30(周三)上线,免费噢,感兴趣的妈妈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加我好友,我会邀请大家入群收看直播。———— / END / ————后台总会收到妈妈对于给宝宝补钙的困惑,今天终于和Dr.L一起给妈妈们交作业了。关于钙的文章,我还写了很多,点击文章即可查看。2、《【辅食】还在吃钙镁锌?暖妈亲创奶酪食谱,1岁以下也能正确食补钙!》3、《天天谈的微量元素,到底该怎样补?》4、《这才是适合宝宝的十佳最补钙食物清单,竟然没有骨头汤!》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分享到朋友圈,也可以点击右下角的“在看”,支持我一下吧。我建立了属于妈妈们自己的社群,欢迎妈妈们加我的个人微信:nnbaby1288,分享育儿心得或者进群和更多妈妈一起交流。(点击图片查看全文)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的微博,围观我们一家的生活日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补钙的时间是几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