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对员工的要求称「不招只想要多少工资的,希望年轻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你怎么看待这一言论?

按劳分配本身是对的,多劳多得也是。站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角度,确实所学的东西与企业脱轨严重,一方面企业不希望用一两年时间来培养员工(时间成本),员工也不希望没有晋升渠道的公司(无希望)。但问题是,企业现在觉得大学生很多,在经济学角度下,你不来大把人来干活(减薪)。如今大学生竞争激烈,很多机制需要不断适应,企业发展决定员工晋升,行业蛋糕就那么多,除非创造新的蛋糕。所以老企业固有市场占有,利润也就在哪,除了一些小改的噱头功能以外,消费者会自发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企业要么裁员提高员工薪水,要么保持原样员工失去热情。对于大学生嘛,大家还是理想看待,毕竟只有自己面试足够多公司以后,你大概能知道这个行业对大学生的薪资,受网络媒体影响,大家可能觉得自己应该有更高的工资,但还是要尊重客观市场规律,毕竟工资太低没人去公司会涨点,到达一个临界点以后,双方又会回到谈判上。
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企业主苛求这三个问题纯粹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了。能够在大学期间就想得明白的都是人精,能力自然也不可能差到哪去。这些人怎么可能会想不开,舍弃一大堆国内能给得起高薪的一线厂商,跑去追求所谓的核心科技?要知道能够想明白这三个问题的,起码也得是有一定行业经验以及管理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是无法知晓职业发展路径,更遑论明了这三个问题。若是每个入职的员工都知道:我能干什么?我可以干什么?我能为你干什么?那公司大概率就完蛋了,一帮聪明人很容易就把公司搬空了。对于应届生来说,正值青春年少,自应该朝气蓬勃。没必要因为所谓名人的胡言乱语丧失了应有的自信。要知道自信是每个人拥有的宝贵财富,是过好这一生最好的伙伴。这个年代每个选择都是双向的,不存在谁施舍谁,谁亏欠谁的问题。世界很大,总有一个合适的工作在等待着你。不要怕被拒绝,做任何事情被拒绝都是常事。脸皮要厚,心态要稳,再试一试或许就成了。
资本家的想法是:“我支付你一千元的工资,你做好一千元工资的工作,我们谁也不欠谁,我遵守劳动法给你提供工作平台,你遵守公司制度给我工作。”企业家的想法是:“我支付给你一千元工资,你必须给我做好三千元的工作,你做不到就是能力不行,你嫌工资少就是好高骛远。我给你提供了工作岗位,你要感恩戴德,因为你不干有的是人抢着干。你多做的工作,被克扣的工资,加的班,都是企业对你的培养和锻炼,年轻人要有上进心,要明白先苦后甜,要努力,要知道感恩。啥?你跟我提劳动法,哈,你提劳动法我就想笑,不服你就去告!”资本家把人当生财的工具,这很该死,很邪恶,但资本家明白是员工在帮他赚钱。而企业家把人当成生财的牲口,他不但不承认你的价值,反而要骂你穷B沙雕事儿多,总觉得是他给了你一口饭吃,对待员工恨不能榨干最后一滴血。我们啊,一直在歌颂企业家,一直骂资本家,可到头来,我们反倒成了最大的输家,找个工作就像是卖猪仔,被挑挑拣拣,不能提要求,只能被动的接受,不卑微到泥土里,就得被打上能力不行的标签。“能够知道我能干什么?我可以干什么?我能为你干什么?”这话说的是何等的傲慢。难道不是你什么岗位缺人就招聘什么员工,然后员工上岗就做相应的工作吗。难不成你招个会计还想让人家为你造台汽车?老爷们!地主们!大人们!时代变了呀!不能再靠压榨员工赚取利润了,求求你们做个资本家,做个人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明珠对员工的要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