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糖尿病对眼底的影响眼底病对患者的影响有多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会导致学习、工作上的诸多不便,甚至影响生活的质量。多数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视力下降,这是为什么?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呢?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近4000万。随着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和糖尿病全身治疗的进步,患者的寿命显著延长,由此引发的全身一系列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其眼部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眼肌神经的麻痹、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的屈光改变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发病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一般地说,病程超过10年的,有50%的患者存在视网膜病变;病变病程超过20年以上的,有70%的患者存在视网膜病变。在血糖失控的情况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更高。而即使应用降糖药物也并不能限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据统计,随着病程的延长,70%~90%的糖尿病患者在他一生中会患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者已成为中老年人致盲的一项最常见的原因。全世界近1/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被确诊为糖尿病时已经存在严重的视网膜病变,随着病程的延长,约有5%-10%的患者在5年内失明。我国各大医院的眼科筛查门诊数据显示:许多糖尿病患者从确诊糖尿病那天起,实际上就已经患有合并症。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就诊时,已因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残疾,甚至失明,可见问题十分严峻。令人担忧的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当他们的眼睛有一些轻微改变时,常常误认为是一种正常的衰退。另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由视网膜中周部开始,其起始时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因此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以眼睛是否看得清为标准到眼科就诊。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关注并进行眼科合并症的筛查,以免延误病情。而当其出现眼部症状:如视力下降、复视等,更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散瞳检查眼底,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及危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非增殖型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非增殖(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对视网膜产生影响的早期阶段,也是2型糖尿病病友最常见的视力受损的原因。血糖增高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小板活性和血液的黏质性增高,血流速度减慢,视网膜供养不足。眼底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此后血浆成分渗入视网膜,会有黄白色小圆点渗出,严重的会出现视网膜神经纤维梗塞、坏死,白色羽毛状物渗出。视网膜血管渗出和出血又可导致视网膜水肿。如果病变侵犯到视网膜黄斑区,出血和渗出正好在黄斑的前方,挡住了物体的影像, 在视力下降的同时还可以在视野中发现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疾病继续发展,眼底视网膜病变加重,缺血、缺氧会使视网膜上生长出新生毛细血管,而进入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阶段。这时眼底的病变已经不可逆转。病变的新生血管会破裂出血,如果视网膜小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进入到玻璃体,患者视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如果有大量出血到玻璃腔里,患者会感到眼前有一片红色或黑色的漂浮物,挥之不去。而血液的聚集阻止光线进入视网膜,从而导致视力下降。随着眼底出血被吸收,这片漂浮物的颜色会变浅,视物不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反复出血和不完全的吸收后血管退变代之以机化条索,不断的牵拉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失明。一般情况下,双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程度相近,患者一只眼睛失明后,另外一只眼也往往难逃厄运。防治提示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注意两点:第一,良好的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严格禁烟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预防其对视网膜的有害影响。第二,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丧失的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糖尿病应给予相应的内科治疗,糖尿病患者应每2至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或每3周检查一次果糖胺,以了解病情的进展。此外,按照国际有关规定,1型糖尿病病友应该在发病5年之后开始接受眼科的常规检查,2型糖尿病病友则应该在发现糖尿病的同时就开始检查视网膜病变。对没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人,要每年检查一次眼底。有背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人,应每隔2~4个月查一次眼底,并及时行眼底造影检查,给予激光光凝治疗,以维持良好的视力。治疗方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的难度较大。由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病情控制及病程长短密切相关,与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肾脏疾病等也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治疗该病还没有针对性较好的特效药物。但现代医学并非对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束手无策,理想的疗法为激光光凝术。眼底检查可帮助发现早期视网膜病变,荧光血管造影更可提示视网膜血管渗漏的部位,然后应用准确率高的激光束直接凝固封闭视网膜血管的渗漏,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减少进展期视网膜病变病人的视力下降。然而即使正确的光凝治疗本身也是一种病理过程,可能会对视力、视野等造成一定损害。把握激光治疗的时机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对于出血量大或已引起视网膜脱离者可实施玻璃体切除手术,利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将眼内的出血和瘢痕组织切除。这一措施可以帮助早期出血患者恢复视力。总之,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尽快到眼科检查,而且还应长期随访。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不可因感觉视力尚可,而忽略了定期在眼科随访观察的重要性。如果只是在潜在的病变发作而引起视力下降时才就诊,也许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需要强调的是,当糖尿病病人同时患有白内障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不要贸然接受白内障手术,建议到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最好能在白内障手术前争取先行眼底病变的激光治疗。否则一旦手术出现并发症,再想治疗眼底病变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极少数病人因视物模糊等首诊于眼科时发现患有糖尿病性眼病,继而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其他相关检查而确诊为糖尿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对眼底的影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