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好多人都不重视听力下降问题?

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各项机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和老化。比如手脚不灵活,眼睛老花,耳朵也会慢慢变聋。而且,随着大家生活压力的增大,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开始年龄也在逐渐减小。高频听力损失通常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预防。1. 65岁以上老年人、孕妇、婴儿、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家族中有过中毒史等慎/忌用耳毒性药物;2. 对于耳毒性药物使用者,要定期复查听力,一旦病情许可,应立即停药;3. 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时必须使用耳塞、耳罩、防护帽等防护用具,定期做听力检查;4. 在地铁公交等背景噪声大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用耳机,每次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60%,每次时间不超过60分钟);5. 老年人保持身心愉快,多食富含钙磷的食品,不吸烟少饮酒,根据个人体力情况参加一些文娱体育活动。高频听力损失的一些表现 1)与别人交谈时,可能会漏听一些高频的辅音(比如s,sh,f)。2)打电话、看电视、或在嘈杂的情况下,声音听起来很模糊,并且经常抱怨自己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语义。3)对女性和儿童的声音不敏感,听不到鸟鸣声甚至门铃声。引起高频下降的原因一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开始衰老退化,双耳听力渐进性下降,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老年性聋”,早期以高频下降为主。科普小知识不知大家是否玩过一款很火爆的小测试“听声音辨年龄”,播放一段包含不同频率的声音,直到某一频率听不见了,可简单预估你耳朵的年龄。其测试原理之一就是利用随年龄增长,原本能听到20Hz-20kHz声音,逐渐听不到超高频的声音,但不影响日常聆听(约125-8kHz)。二噪音持续暴露在85dB以上的噪声中可能会造成噪声性聋,个体差异大,一般来说每天暴露于噪声中的时间越长,损伤越重。早期为很典型的4kHz呈“v”型下降,后期影响到2k-8k Hz频率甚至全频段三药物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肿瘤药物(顺铂),利尿剂呋塞米等等。早期为双侧高频听力损失,对低中频影响不大,听力图多为陡降型。
2021-12-19 16:37
来源:
聪茂听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4.5亿人(包括约3400万儿童)存在听力障碍。真正选配助听器等助听设备改善生活状况的只有7.91%。
为什么听力不好还不愿意佩戴助听器?主要原因分成以下几类:
01 对听力损失认知不足部分老年人认为:“人老了,耳背(听力下降)很正常,不需要佩戴助听器。”殊不知,听觉器官一旦开始退化,便进入不可逆的阶段,用进废退,越不听声音,退化越快。如果不及早干预(选配助听设备),听力就会持续下降,而且下降速度会越来越快。
02 认为会产生依赖有些人认为戴助听器会产生依赖。其实,只是大脑重新认知了助听器补偿后的声音世界,而这样的世界才是您应该享有的!
03 不了解现今助听器技术有些人在很早之前试听过很吵的助听器。殊不知,技术日新月异,现今大部分助听器都有降噪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提升言语,甚至还有蓝牙看电视、打电话的功能,让您尽享生活之便。
04 声音遗忘不适应有些人听力损失时间很长,此时大脑已经遗忘了太多声音,再戴上助听器后会觉得声音失真,甚至会说:“怎么冲马桶还有声音?”等,对声音已经不耐受了。当然,这些可以通过持续佩戴助听器得以改善,适应期长短因人而异。
05 自卑心理部分人认为戴上助听器,会被认为是残疾人,可能会被嘲笑,有羞耻感。其实现在助听器已经有很多隐蔽性很好的外型,如:深耳道式、极深耳道式、受话器内置式等。
06 不良验配体验由于以前助听器技术局限,或者经历了不专业的验配,佩戴过不舒适或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助听器,导致助听效果差,因此失去信心。所以,请您找到身边专业的验配中心进行助听器的选配,根据个体需求、听力损失、耳道情况等量身定制,才能打造最适合您的听力解决方案。
因此,各年龄段人群一旦发现听力损失,务必尽早干预,不要等到听力损失很严重,言语分辨率很差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希望所有听力障碍人群早日重返有声世界。
◆◆◆◆◆◆
成都助听器/四川助听器/瑞声达助听器/峰力助听器/奥迪康助听器/斯达克助听器验配-聪茂听力
文章部分图片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