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十三是多少 百分数怎么计算方法的简单计算方法?

【热门】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的轴对称特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3、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用圆设计图案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轴对称的物体,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图形,找出这些图形的特点。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你能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能画多少条?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生共同总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过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导入:我们可以利用圆的这一特点去设计很多漂亮图案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圆的知识。  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设计美丽图案——花瓣。  (1)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最上方的图片。观察思考:4个花瓣由几个半圆组成,这几个半圆的圆心分别在哪里?半径怎么找?  (2)想一想,自己尝试画一画。可参考课本第59页的步骤。  (3)交流画法。在讲述过程中要重点说出:圆心的位置在哪里,是如何找到的?半径是如何找到的?学生讲述,教师在黑板上画。  小结:画图时首先要找出图中包含的各个圆或半圆,找到它们的圆心、半径。  2、设计美丽的.图案——风车图。  (1)观察图案,想一想如果画这个图案,应按怎样的步骤。  (2)在小组内交流后动手完成。展示自己画出的图案,并说一说画图步骤:  ①先画一个圆,在圆内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②分别以这4个半径的中点为圆心,以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向同一方向画半圆。  ③把所画半圆涂上颜色。  3、设计美丽的图案——太极图。  指名说一说画太极图的步骤:  (1)画一个圆,在圆内画一条直径。  (2)分别以组成这条直径的两个半径的中点为圆心,以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画半圆。把大圆分成上、下两部分。  (3)把圆的一半涂上颜色,如图所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8题。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9题。  五、拓展提升  观察图案,说一说下面两个图案的画法。  六、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和第10题的第1、4个图案。  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在小组内交流后再汇报。观察图案,找到各个圆、半圆的圆心和半径。观察图案,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首先要对图案进行“分解”,知道每一部分是怎么来的。难度较大,可在课下完成。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思考、交流、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且体会到探索之趣,经历成功之乐,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体现。教学建议:教学时,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创造,以张扬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  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全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五、作业  练习四3、4题。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材分析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这为以后学习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学习本节课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分数除法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非常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面解决问题的学习。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必须在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要培养学生在探索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为问题为切入点,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  100×3=300(g)  (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装几盒?  300÷ 100=3(盒)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5。  师: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5÷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5÷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5×1/2=2/5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5,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5÷3=4/5×1/3=4/15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5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5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5的1/3是4/15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要注意的是:  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五、作业布置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设计说明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以及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以上认识,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百分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引入课题和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通过课前对百分数的收集,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注重新旧知识的对比和迁移,体现类比的思想方法。  对比和迁移能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新旧知识混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从而扎实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中通过与分数的意义进行对比,明确分数的意义与百分数的意义的区别,更加突出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师: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数。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资料。  师:同学们收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指导过程  一、引探准备:  1、 4个7连加是多少?怎样计算? 2、还可以怎样计算也得28呢? 3、如何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4、学生小结整数乘法的意义。  二、引探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乘法中分数乘以整数这部分知识。  2、出示例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学生读题,分析。  4、问:你想怎样计算?这两种方法都行吗?为什么?(板书)3/10+3/10+3/10 3/10×3  5、学生小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6、3/10×3如何计算?(学生讨论)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问:3×3/10是怎么来的?  8、谁能说说分数乘以整数是怎么算的?  9、小结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10、练习:说出3/17×5和4/15×6的意义并计算。  11、指书比较4/15×6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12、小结:分数乘以整数时怎么算简便?  三、引探总结:  1、3/18×6 2/5×15 3/7×6  3、P3 1、2  四、引探实践:  你认为今天那些知识最让你感兴趣?  一、引探准备:  1、 4个7连加是多少?怎样计算? 2、还可以怎样计算也得28呢? 3、如何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4、学生小结整数乘法的意义。  二、引探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乘法中分数乘以整数这部分知识。  2、出示例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学生读题,分析。  4、问:你想怎样计算?这两种方法都行吗?为什么?(板书)3/10+3/10+3/10 3/10×3  5、学生小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6、3/10×3如何计算?(学生讨论)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问:3×3/10是怎么来的?  8、谁能说说分数乘以整数是怎么算的?  9、小结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10、练习:说出3/17×5和4/15×6的意义并计算。  11、指书比较4/15×6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12、小结:分数乘以整数时怎么算简便?  三、引探总结:  1、3/18×6 2/5×15 3/7×6  3、P3 1、2  四、引探实践:  你认为今天那些知识最让你感兴趣?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第6页的内容和练习二的第5—11题。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把下面的整数改写成分数。  2=()5=()14=()25=()  二、新授。  1、统一计算法则。  (1)到目前为止,你学会了哪些分数乘法的知识?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分别是什么?分数乘分数的法则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2)请你试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学生边展示计算过程,边阐述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以统一为一条,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2、书写形式。  (1)具体计算时,在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直接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  例如:  (2)计算时,也可以不把相乘的'两个数改写成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例如:  3、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6页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的第6题。  2、练习二的第8题。  3、练习二的第10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  练习二的第5、7、9、11题。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3.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课前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问:比和除法,比和分数之间有那些联系?  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比有什么性质?小组交流  3、出示三个分数:3÷4、6÷8、9÷12.变为比,并比较大小  指名回答小组交流的结果.学生用语言表述比的基本性质。  交流: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比的`基本性质。  教师引导交流:0除外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比的后项、除数是0没有意义。  二、学习化简比  1、说明: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讨论.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  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名回答,形成共识:最简单的整数比必须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整数,而且前后项应该是互质数.  请个别学生举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强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互质)  14:2154:18  教师引导交流:怎样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总结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或用求比值的方法算,最后结果仍然是个比。  1÷10:3÷83/5:5/8  教师引导交流:怎么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总结方法:比的前项后项分别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1.25:42.7:18  教师引导交流:怎么把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总结方法:先将小数化成整数,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练习:化简比  60:245/8:7/245/4:0.75  三、练习  自主练习5、7、8  四、小结:  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来的?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化简比的方法是什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一个数乘以分数及其应用题。  教学目的:在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推理方法,形成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概念。并掌握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只列式不计算  1)两地相距4千米,小明行了4/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2)大豆每千克含油4/25千克,照这样计算,20千克大豆含油多少千克?  二、发展练习  (1)六(5)班有45位学生,其中男生占3/5,男生有多少人?  (2)商店有18辆儿童单车,上午卖出了4/9,上午卖出了多少辆?  (3)重量是足球的49,一个足球重1/4千克,一个排球重几千克?  (4)每小时骑车行11千米,这4小时一共行多少千米?  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4、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五、作业:练习四第11—15题。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用具:  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  2、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05页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  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课前准备:  1、调查目前水资源现状,有条件的同学上网了解知识。  2、观察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用图片或文字呈现出来。  3、学生分组收集一个漏水龙头的漏水量。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铅笔、直尺、橡皮、量杯。  教学过程 :  一、情景激趣,引入课题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非常熟悉的朋友,“双手抓不起,有刀切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这是谁?  生:这是水。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水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谜语引入课题,既简单又贴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水一直被人们形容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这样吗?(不是)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观点?(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那只是海水,是不能饮用的,而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师:请同学们将课前搜集的信息向大家汇报  生1:地球上有70%多的地方都是水域,淡水只占地球水总量的3%,而在这3%的水当中,又有很多淡水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因此只有极少数的水才能被人利用。  生2:我知道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是世界是13个贫水国家之一。  生3:今年4月发生三起水污染事件分别是:兰州、武汉、靖江。导致城市供水中断,市民上演“抢水大战”。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师:对呀,这是我们蔚蓝迷人的地球,它同时有一个别名叫做水球。  师:水资源组成,扇形统计图并简单讲解。(虽然全球水覆盖面积约70%,远远大于陆地,但陆地上的淡水仅占世界所有水资源中的2.6%,而可供人类轻易采用来维持生命的淡水,又仅占所有淡水的0.4%)  下面是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请同学们大声齐读  生齐读:(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山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我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资料  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量的缺水?  师小结:正是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大量的缺水,因为缺水,导致大片良田  干涸,颗粒无收;因为缺水,沙漠正一步步吞噬着生机盎然的绿洲;因为缺水,人们的`日常饮用水受到严重威胁。当我们看到这些画面时,我们是否感到心情沉重难过,我们需要发出怎样的呼喊?  (学生可能回答:节约用水。)  师:板书课题:节约用水。  [实时评析:课堂上连续呈现几幅部分地方缺水的生活场景图,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撼,因而从心灵深处发出要“节约用水”的呼喊。教育学生应节约用水,并感受节约用水的迫切性。]  二、实验探究、综合运用  (一)估算一个水龙头一天的漏水量。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情况: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想办法去关掉。)  师:那么我们来估算一下一个漏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呢?  (学生可能回答:“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个脸盆吧”;……)  (二)收集信息  师:到底谁说得最接近?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一个漏水龙头的漏水量。现在请各小组代表将收集情况汇报一下。包括收集地点、漏水量大小、收集时间。  (水龙头漏水量统计表,生汇报,师输入信息)  (三)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  水龙头漏水量统计表  小组编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收集用时 (分)  收集漏水量(毫升)  每分钟漏水量(毫升)  1、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1)师:每个水龙头每分钟漏水量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不一样,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  那大家把每一个水龙头的每分钟的漏水量算出来吧。(生齐汇报,师输入数据)  (2)师:我们任意选其中一个龙头的漏水量能代表所有水龙头的漏水量吗?(不能)  2、复习统计知识  (1)师:怎样才能表示全班同学调查到的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呢?  (生:选中位数,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较合适。)  师:那么这组数据的是中位数是多少?是怎么算的,哪位同学汇报一下?  生:答略  师:板书:中位数25毫升  3、计算,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1)计算平均每一个水龙头一小时的漏水量是多少升?(注意单位是升)  (2)现在我们就用这组数据具体计算一下,究竟一天能滴多少水呢?把你们计算的结果填入老师发下来的表格中。  (3)师输入数据  (4)根据统计表格绘出一个相应的统计图。  (5)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6)出示师绘制的统计图  (7)说说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们感受到什么?水龙头的漏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是怎么变化的?(生:1.发现漏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多。2.漏水量与对应时间的比值始终不变(即每分钟漏水量一定)。3.时间是原来的几倍,漏水量也是原来的几倍。)  4、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量。  师:到底浪费的多吗?我们来计算一下,如果按照这样的滴水速度,一个水龙头一年大约浪费多少水呢?师:1000升水是1吨,想一想,一个水龙头一年大约浪费了多少吨水呢?  [实时评析: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收集和整理数据,计算水龙头的滴水速度,不仅渗透了函数的思想方法,而且使学生经历了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师:虽然一个漏水龙头一分钟的漏水量并不多,但如果不加以注意控制,一小时、一天、一年浪费水的量是惊人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家里、学校有没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生(答略)  师:有哪些?  生(答略)  2、师:昨天午餐,我在我们学校水池边看到同学们在洗碗洗手时,老师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平时我们在洗碗洗手时能不能节约用水?于是老师带来了这样一组数据:  (1)如果洗手时把水龙头拧小,每次大约能节约几升水?  (2)照这样计算,如果每人每天洗手5次,一天可以节约多少水,一年呢?  (3)师:照这样计算,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多少吨水?  (4)师:如果每吨水2元,大约浪费水费多少元?  (5)师:如果每套新桌椅200元,可购买多少套供全国小学生使用?  [实时评析:通过计算的结果,他们的感官受到强烈的冲击,意识到浪费水的严重程度如此触目惊心,感悟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四、讨论深化 明理导行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讨论,在今后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做到(节约用水),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在平时用水的时候,应注意把水龙头开至适量的位置,用完后要拧紧水龙头。)  (学生可能回答:碰到水龙头没关紧的,要把它关好。)  (学生可能回答:用了的水先把他装好,可以用来打扫卫生用,或者浇花、种草。)  2、节水措施  五、小结  1、畅谈收获:  师:今天这节课与大家共同探究知识,老师很开心!老师有不少收获感受,那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呢?(生略)  2、节水倡仪:  师:同学们,水资源是有限的,让我们向家庭、学校和社会发出倡议,让我们大声读这段话(节水倡议,生齐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实时评析:让学生意识到在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不仅自己要节约用水,而且要让全社会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3、欣赏水之歌(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水资源的可贵)  师小结: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的生命之水源远流长,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下面请欣赏水之歌来结束今天这节课!  [课后总评: 这节课,努力营建了多层次、立体型的课堂空间,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在潜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一种数学文化,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学会理性的、有创意的生活。“节约用水”教学中,尝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觉关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和谐有效的互动,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时时处处用事实来说话。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后,对“节约用水”认识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浪费水就是浪费钱”这一表层认识上,而能从珍惜“世界水资源”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行为,认识身边的现象,把“节约用水”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研究得出的知识解答问题。  3、 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问: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师生一起归纳、整理本单元所学内容。  2.揭示课题。  二.展开  1.求圆面积的练习  先用小黑板出示P27练习1——2再指名板演,  然后让板演者说说计算过程。最后再次复习圆面  积在各种条件下的计算公式:S=πr2=π()2  2.综合应用。  投影出示P27练习3~4题,先由4人组成小组  进行讨论,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  特别要说清思考过程,最后,教师讲解。  三.总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四.作业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一(2) 课时  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研究得出的知识解答问题。  2.通过图形的组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  1、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怎样求圆的面积?  二.展开绿色圃中  1.练习。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  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  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  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小组进行练习。  2.小结。  三.巩固练习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  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板书:  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3个或求的3倍。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  指名回答:半瓶用表示;式子为:。  说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书:求的。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的`。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  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  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  得出: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  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公顷怎样表示?  问:公顷的是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观察图  (2)问:在图中的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  引导得出:  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问:已经求公顷的是公顷,那么公顷的应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多少公顷?  板书:公顷)  (2)引导学生小结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观察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计算方法?  教师归纳,再看书上结语。  再说明,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例:  (3)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第1、2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  练习二第3、4题。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程六年级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89——90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目标:  1、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3、培养学生的操作试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方法。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  圆片、铁圈、绳子、直尺。  教学方法:  观察、演示、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问题从情境中引入:兔子和乌龟进行赛跑比赛,(如图)兔子绕着直径为1KM的圆跑一圈,乌龟绕着边长1KM的正方形跑一圈,你认为它们谁跑的路程长?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圆的周长又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引导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2、化曲为直,测量周长。  (1)(出示铁环)什么是圆的周长呢?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讨论:把铁环拉直后测量——“剪开拉直”。  (2)出示水杯(指底面),你能将它“剪开拉直”测量出它的周长吗?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将它化曲为直,测量出周长呢?  讨论:  方法1:可以用带子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测出周长;  方法2:将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出周长。(板书:“绕线法”和“滚动法”)  (3)学校外面的操场,你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不能)教师再指出黑板上所画的圆,你还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不能)指出:化曲为直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要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来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想发现。  ㈠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2、验证: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一周。(如图)指出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直径最短?哪个圆的周长最长?哪个圆的周长最短?  3、总结:圆的直径的长短,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  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出示内接圆图)对照这幅图,猜一猜,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2倍。)  小结: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2、验证:(小组合作)用绕线法或滚动法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周长C(毫米)直径(毫米)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讨论从表中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3点几,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三、感受数学文化,激发情感教育。  1、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想像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不易。(附:祖冲之在一个直径3.3333米的大圆里割到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计算出每条边的长度是0.852毫米。虽然如此,祖冲之并没有停步,继续分割得到正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每条边已经和圆周紧密贴在一起了。祖冲之经过不懈地努力和严谨的计算,终于得到了比较精确的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在3.1415926和3.1418927之间。这个结论在当时的世界上独一无二,比欧洲人发现这一结果至少要早一千多年。)  2、介绍计算机计算圆周率的情况。  3、教学圆周率:π≈3.14。  四、归纳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生讨论:(1)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求圆周长的字母公式有几个?各是什么?  生回答,教师板书:C=πd或C=2πr  利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  1.d=4cm2.r=1.5m  五、应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指名读题,自己列式解答(1生板演)  六、巩固新知。  1、请学生说说怎样计算圆的周长?用字母又怎样来表示?如果知道圆半径怎样来求圆的周长?用字母怎样表示?  2、尝试练习:  ①.有一个半径是5米的圆形花坛,在它周围每隔1.57米放一盆花,一共要准备多少盆花?  ②.已知一棵大树的周长是9.42米,你能算出它的直径吗?  3、完成判断选择题。  七、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五3、4、5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π≈3.14  c=πd或c=2πr  例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c=πd  =3.14×0.95  =2.983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  圆形物  周长(C)(毫米)  直径?(d)(毫米)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实验记录单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六年级人教版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  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1、位置(2课时)  2、分数乘法(12课时)  3、分数除法(13课时)  4、圆(8课时)  5、百分数(15课时)  6、统计(2课时)  7、数学广角(2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单元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单元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1、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  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  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  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  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  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  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  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  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一、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2 人,女生28人。从本学期的教学情况看,大部分的学生学都是留守儿童,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有待加强。针对这些情况,在复习中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  二、复习内容及要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2、分数乘法 :复习分数乘法和意义和计算方法,记熟单位“1”的判断方法,巩固训练简便计算;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能快速确定一个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 :复习巩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强化训练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复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巩固化简比和求比值,让每个学生都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百分数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写法,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复习巩固求率、折扣、纳税、利息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2、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习重点  分数、百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圆的概念和周长、面积的计算。  五、复习难点  从学生平时的作业和单元检测情况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分数、百分数稍复杂的除法应用题,其次是分数和百分数、圆的概念。  六、复习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4、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5、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讲练结合精心设计练习,把有营养的知识方法做成有味道的数学问题和练习吸引学生去探究  7、分层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充分体现问题练习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中都自己新的收获。  七、具体安排:  1、12——1、16 复习一、二单元并进行检测。  1、19——1、23 复习三、四单元并进行检测。  1、26——1、30 复习五、六、单元并进行检测。  2、2——2、6 综合性练习【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7-20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08-2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7-20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6-1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7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10-14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11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08-28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7-27
2023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9篇)为三大师合同网小编编辑整理,合同协议模板可下载阅读学习,希望能帮助到您!文档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在这个学习的年代,每个人都是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在脑子里的吧?知识点才是关键。以下是三大师合同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多篇集合,欢迎复制和下载。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篇近似数知识点1、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2、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典型练习题一、填空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3、3465的位是( )位,是( )位数。“6”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4、100里面有( )十,一千里面有( )百,10个一是( )。5、的四位数是( ),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 ),差是( )。由( )个千、( )个百、( )个一组成3207。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 )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位上是几就读( )千;百位上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 )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698的近似数是: 2956的近似数是:3120的近似数是: 2802的近似数是:1004的近似数是: 5023的近似数是: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篇(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3篇第一单元 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4÷6=4(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4÷4=6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6是(商;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被除数÷除数=商。变式:被除数÷商=除数(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A、24÷3=8 B、3×8=24C、24÷3=8 D、24÷8=3计算方法:12÷4=( )时,想:( )四十二,所以商是( ).6.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求8里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4)24里面有( )个4,,20里面有( )个5。(用除法计算。)(5)最小公倍数问题:一堆水果,3个人正好分完,4个人也正好分完,问这堆水果最少有几个?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记住: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3、旋转: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例如: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一)填空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2、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 )现象。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3、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例.直接口算:28÷4 8÷8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例.填空:45÷9=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表示( )里有( )个(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一、混合计算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请画出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并标上1和2)1、同级运算的类型:例: 23+6+18 32+11-8 53-24+38 2× 8÷4 72÷ 8×42、不同级运算的类型:例:5× 6 +14 3× 7-16 3 + 5 ×9 45- 9×3 45÷9+14 64÷ 8-83、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方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例: 6×(7 + 2) (24-18)×9 ( 14+35 )÷7 (82-18 )÷84.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重点)。弄清楚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例:15+9=24 24÷3=8 (强调括号不能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解决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要想好先算出什么,在解答什么)例: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支,送给妹妹12支后,还剩多少支?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6.练习十三 第4题 (重点)1.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每次能烤9个,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2.我们家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了15只,一共有8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3.小明有4套明信卡,每套8张,他把其中的5张送给了好朋友,还剩下几张?4.工人叔叔要挖总长60米的水沟,已经挖好了15米,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5、解决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1)余数比除数小。例:43÷7=()…( )余数可能是( )或者余数最大是( )(2)至少问题(进一法):商+1例: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3)最多问题(去尾法)例: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课例:1.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22÷4=5(条)……2(人)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百就是一千。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例如:20xx读作二千零三,2300读作二千三百】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例如:三千五百写作3500,三千零六十九写作3069】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例:2369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3、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2、估算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四、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1)位数多的数就大,例如453 (2)如果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例如 357 (3)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246 > 219补充:1、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记: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3、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例:2647=( )+( )+( )+( )4、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96页 例13(估大)练习19 第8题(估小)第八单元 克、千克1.(千克)和(克)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4、1千克=1000克 1kg=1000g.进率是1000.( 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4篇【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4、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5、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6、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7、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分数的初步认识】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3、比较大小的方法: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4、分数加减法: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②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5、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或大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6、相邻两个质量单位的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读数和写数: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0。2、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数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就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4、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倍的认识】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长方形和正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的图形叫做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4、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5、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6、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7、关于“大约”的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8、减法的验算方法: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②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9、加法的验算方法: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②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学习困难的原因1、学习自觉性较差初中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解题时不注重步骤、过程。2、学习意志薄弱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知识间联系紧密,对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要求很强。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不好或未理解的话,就会直接影响深一层次内容的学习,造成知识脱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在加在自身的毅力薄弱。其结果往往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放弃数学的学习。3、无兴趣学习或兴趣低一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学好数学,导致基础不好,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还有些学生认为学数学没用,选择放弃选读,因此成绩变得连“过得去”也难以维持。4、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些学生边学边玩,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思维单一,不能横向思考或纵深思考;又或者不听不记,思维懒惰,粗心大意、马虎等等都是造成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所以同学们要注意自己是否存在以上问题,要想办法及时解决。数学的概念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在数学中,作为一般的思维形式的判断与推理,以定理、法则、公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数学概念则是构成它们的基础。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发展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5篇1. 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一般先看横的数字,再看竖的数字,注意中间是逗号2.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分数分数×一个数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4.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整数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7.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兀来表示,兀≈3.148.有关圆的公式:C= 兀d = 2兀r S =兀r 2d=C÷兀 d=2 r r = d÷2 r = C÷兀÷2圆环的面积S = 兀 R 2-兀 r 29.原价×折扣=现价 营业额×税率=应纳税额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10.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比例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2、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那么正比例关系表示为:Y : x = k(一定)3、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那么反比例关系表示为:Xy=k(一定)二、数与代数(复习)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6: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10。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的倍数。9、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1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1、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12、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13、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14、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公因数。15、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6、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17、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公因数就是1。18、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9、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20、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3、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5、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四) 约分和通分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三 性质和规律1、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2、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3、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五)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2.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3. 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四 运算的意义(一)整数四则运算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二)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三)运算法则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整(一)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法则1. 小数乘法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3.5×4表示4个3.5相加是多少。或表示3.5的4倍是多少。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同,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例:25×0.17,表示25的百分之十七是多少。2.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75和其中一个因数0.5,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或表示0.75是0.5的多少倍。(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 小数乘法法则:(1)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 小数除法法则:(1)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2)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二、 度量衡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代数初步知识一、用字母表示数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1)常见的数量关系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s=vt v=s/t t=s/v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a=bc b=a/c c=a/b(2)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减法的性质:a-(b+c) =a-b-c(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2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s=ah/2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 s=(a+b)h/2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1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3、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1、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2、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3、分数除法应用题:(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一”,谁和单位一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甲数减乙数)/乙数或(甲数减乙数)/甲数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是多少 ,求这个数。特征: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解题关键: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须找准和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数量。4、百分率: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5、工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数学六年级学习方法首先:课前复习。就是上课前花两三分钟把书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仅仅是看一遍,过一遍。这样上课老师讲自己不但可以跟上老师节奏还可以再次巩固。其余不要干其他多余的事。其次:上课时候一定要专心听讲,如果觉得老师这里讲得都懂了的话可以自己翻书看后面的内容。做习题的时候一定要一道一道往过做,不要越题做。因为对于课本来说这些都是基础,只有基础完全掌握后才能做难题。上课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点概念等,一定一定要当堂背过。不然以后很难背过,不要妄想考前抱佛教再背另外要把笔记记准确,知道自己需要记什么不需要记什么,憋一个劲地往书上搬。字不要求整齐,自己能看懂就行。课本资料书上有例题,多看多记方法。先看课本基础,在看资料书上着重的。例题的方法一定一定要理解,不要去背!接着下课再看笔记,只是略微巩固记住。数学六年级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课前和课后学习习惯:在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虽然有一种刻板印象的猜疑,但在高中数学学习真的是反复尝试和错误的。学生们不得不预习课本。我准备的数学教科书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一个例子,至少十分钟的思考。在使用前不能通过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找到答案,然后在教材中考察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在课堂上安排笔记也是必要的。在高中数学研究中,建议采用两种形式的笔记,一种是课堂速记,另一种是课后笔记。这不仅提高了课堂记忆的吸收能力,而且有助于对笔记内容的查询。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6篇1、烙饼类问题策略: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方法烙,最节省时间。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7篇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4、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8篇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7、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倍的'认识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分数的初步认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同分子分母的分数。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9篇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符号/是什么意思数学/在数学中是“除”的意思。例如:4/5我们可以说4除以5或者四分之五。数学符号的发明及使用比数字要晚,但其数量却超过了数字。现代数学常用的数学符号已超过了200个,其中,每一个符号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实数知识点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9篇).docx》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x格式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9篇)以下八篇文章内容:
点赞
/1088382.html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一重视双基 关注能力 注意应用 发展情感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针,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蓝本,依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使毕业班数学复习工作有条不紊、有序高效地进行,实现学生的全面、持续与和谐地发展。总复习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进行,前三部分先回忆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整理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再通过适量的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必要的技能。第四部分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的"双基"得到落实,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并进行拓展与运用,使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为第三学段的数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学生的学习气氛往往和热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学生常常会因为尊敬喜欢教师而有意识地增强自己的学习责任心,愿意学习他们喜爱的教师的学科。对于我们毕业班的学生,他们个个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体,并且承载着教师家长的期盼,面对的也是第一次如此重要的考试,难免会紧张、焦虑。我们更要对他们少一点"师道尊严",多一点学生心理,少一点疾风骤雨,多一点阳光明媚,少一点呵斥,多一点呵护。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我们最后的复习阶段,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珍爱学生,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入情才能入理,激情才能启思,深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成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学习天地。构建"学程导航,互动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武器与重要途径,我们要认真备好复习课的教案,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特别是向40分钟要质量,搞好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三个为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力度。在复习课中,首先目标要简明,不能面面俱到。其次,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上好复习课,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把已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加以回忆,并进行系统的整理,不是讲授新知识。复习课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等,共同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在回忆和整理时,要多让学生发言,互相补充,逐步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明确的知识网络。这样易于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印象深刻,同时使学生感到通过整理和复习确实有所提高,从而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果。在复习中,练习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但是如果不厌其烦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让学生在"练习--再练习"的重复的作业堆里徘徊,大量耗费了本属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这就有悖于我们预期想要的结果了,所以,练习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上,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注重多样化练习,体现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优化作业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地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位教师加入到练习资源的开发工作中来,对数学书、一课一练、补充习题、《复习指导用书》等资料中的练习题进行重组与整合,精选或设计出具有代表性、时代性、新颖性与一定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用极短的练习时间,既梳理了旧知,形成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大幅度地提高复习效率。我们还实行:每复习一个单元,认真严格考核,各班要协调一致。达到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要及时批改、评讲、补救,实行单元过关。在复习时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独立作业,及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错误的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继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习成绩较好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安排他们做《走进数学王国》中的习题或其他补充的提高题,提高他们复习的兴趣,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要着重帮助他们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以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二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特点,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育与德育,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制定出本届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复习要坚持做到"五要五不要"的原则。即:1,要重基础,不要搞偏题,难题,怪题。2,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不要就题讲题。3,要抓重点,不要面面俱到。4,要面向全体,狠抓中差生,不要搞"一刀切"。5,要精选练习题,不要搞题海战术。复习方法采取"三段法"复习法。第一轮:分类复习,过好基础关。第二轮:知识穿线,过好综合关。第三轮:考前练兵,过好考试关。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44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本节重点内容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16课时)这节重点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四)量的计量(3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五)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六)简单的统计(3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1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益。2,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搞好家访工作,加强住宿食生管理,协助做好家庭辅导,建立后进生档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抓两头,带中间。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重难斐。斐课件。园点,编排体系及意图,把握单元,期末,升学考点,做到有的放矢。4,认真备好案,上好课,向40分钟要重量。搞好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三个为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力度。5,做好复习巩固工作。上好复习课,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每复习一个小节,小考一个小节,及时反馈信息。找个别学生谈心,一是了解思想动态,二是了解学生学习动态。6,每复习一个单元,认真严格考核,各科要协调一致。达到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要及时批改,评讲。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三期中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 使本学期学生所学 的数学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要重视知识的系统 化,避免盲目做题, 搞题海战术。要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实抓好复习工作, 真正提高 教学质量。1 、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制订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 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 和可行性。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 标准 " 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在复习中,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 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 章节的复习重点。 要能够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 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疑 点所在。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分类整理,梳理、张扬网络,强化复习的系统性。作为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 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3 、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 求比值和化简比等。 对易混概念的分析, 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 避免不同概念 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求比值和化简比。4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 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 开阔解题思路。 例如,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 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复习时,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引导学生对各类习 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5 、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应做到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 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 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 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6 、对待学困生要细心、认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 做好补差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 最后的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 一点。 对本班学生要做到全面了解 " 学情 " 恰当对学生做出评 价, 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 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 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 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因材施教,适当补 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第一阶段 : 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书上总复习)第二阶段 : 综合练习,讲练结合(综合试卷)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四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复习阶段,为了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努力提升班级本学科的优生率和及格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1、圆;2、百分数的应用;3、图形的变化;;5、比的认识;6统计;(一)、圆复习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其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其近似值。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3、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重点;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二)百分数复习要求: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运用。2、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3、理解纳税、利息的意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计算。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难点:解答百分数应用题。(三)比的复习要求:(四)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强化计算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5、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和画图的技能。6、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7、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成立互帮小组。结对子,一帮一。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帮助下,使后进学生争取在期末达到合格。9、以说代做,以听代练,以练代讲,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有效复习检查。10、重视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卷,让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达到融会贯通。测试评卷时,注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以口头表扬和发奖状(优秀奖和进步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五认真有计划的组织复习,使每一个毕业的学生能圆满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任务,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充分做好迎接小学毕业升学考试的准备。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良好习惯。2、巩固学生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具体措施1、制订具体的复习计划。对本班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缺陷、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其它问题,结合本单元各个复习板块的教材编排情况,拟定具体的复习顺序、重点、课时分配及适当的配套练习。2、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重视学生对概念、法则、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已有知识系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避免混淆。3、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计算方面,要注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几何知识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习应用题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4、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整理和复习。讲究复习技巧,有效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习,互相促进,切实提高复习的效果。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在课堂上还掌握不牢固的内容,要利用课后时间补差,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三、时间安排1、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4月27日---4月30日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复习测试试卷分析2、代数初步知识(5课时)5月4日4月6日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比和比例复习测试试卷分析3、应用题(11课时)5月7日5月15日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应用题练习课、列方程解应用题、分数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复习测试量的计量(4课时)5月18日---5月20日计量单位和进率、计量单位和进率练习课、复习测试试卷分析5、几何初步知识(7课时)5月21日---6月29日平面图形的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立体图形的综合练习、复习测试 试卷分析6、简单的统计(4课时)6月3日---6月5日平均数和统计表、统计图、复习测试 试卷分析、7、综合复习(2周)6月8日---6月19日(一) 试卷分析复习测试(二) 试卷分析、复习测试(三) 试卷分析复习测试(四) 试卷分析复习测试(五) 试卷分析复习测试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六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小学生为服务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量与计量、比和比例。重点:整、小、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和简算,解方程和解比例。难点: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系统化,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测量与计算、图形的位置与变换;重点:图形的计算及应用。难点:准确的进行计算。3、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加深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的程度。3、查漏补缺。结合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欠缺,没有空间想象能力---)。被学的组织培优补差,让每个学困生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留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第一阶段⒈数和数的运算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⑴、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⑵、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⑶、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⑷、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⑸、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⑹、四则混合运算⒉代数的初步知识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⑴、用字母表示数⑵、简易方程⑶、比和比例⒊解决问题这节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的实际应用。⑴、解决简单问题⑵、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⑶、列方程解决问题题⑷、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⒋、量的计量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⑴、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⑵、名数的改写⒌、几何初步知识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⑵、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⑶、立体图形的认识⑷、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⒍、简单的统计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⑴、平均数⑵、统计表⑶、统计图第二阶段:专题复习训练⒈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⒉几何形体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⒊各类实际问题的训练。⒋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强化。第三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综合练习和评讲,及时查漏补缺。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七1、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如:省略与改写、近似值与精确数、素数与合数、比和比例、求比值与化简比、正比例与反比例、表面积与体积,各类单位间的进率,部分简便计算题等等。2、小数乘除法,混合运算。3、应用题叙述有所变化的或情景比较陌生的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这些应用题。4、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出现在同一习题中的题。5、一道题中有多个问题,前一题的问题是后一题的条件,象这类学生号称“连环题”的习题。1、理清已学的数的概念,弄清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数感。2、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按顺序进行混合运算,能根据数字特点,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3、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代数式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正确解方程,初步建立函数思想。4、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能正确判别两种相依变化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能熟练地用比例解应用题。5、牢固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如部分量、部分量与总量;单价、数量与总价;运走的、剩下的与总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等等,能根据数量关系分析解答应用题。6、进一步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方法,能通过画线段图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强化对应思想,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7、进一步掌握五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四个立体图形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来分析解答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能根据实际正确处理结果。通过数形结合、头脑情景模拟再现等解题策略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8、进一步掌握读统计图表的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与作用,能根据统计图表预测统计项目的发展规律与方向。会制作统计图表,通过系统整理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的知识有个系统的理解,使所学知识竖的连成线,横的连成块,明确每块知识的要点,掌握常用的分析解题方法,能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习题及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与渗透化归思想、对应思想、统一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扎实的整理与专项、综合练习,努力达到:合格率 98% 优秀率 60% 平均分92分。为进入初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坚实的基本技能,建立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1、基本概念: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比例等意义及有关的基本性质,数的整除相关的一系列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进率。2、运算:1)四则运算中的小数乘、除法2)四则混合运算。3)解方程、解比例。4)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3、应用题:1)三步运算的整、小数应用题,逆向叙述的应用题。2)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3)正反比例应用题。4、几何知识:1)线、角等基础知识。2)五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3)四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4)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有关几何知识应用题。1、订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好每一次练习。不打无准备之仗。2、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切忌简单粗暴的行为。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交朋友,充分发挥师爱的力量,努力提高复习效率。3、加强课内的友情提示与课外的耐心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当天作业当天反馈,要继续发扬作业评语制,在点点滴滴中帮助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合理的解题策略。4、继续采取“结对竞争”的方法,既合作又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在合作中取胜,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复习期间与家长的沟通率至少达80%,加强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期盼事半功倍的效率。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八时光匆匆,期末将至。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只有四周时间,既要劳逸结合,保证学生的体质,又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复习的效果,因此这四周是关键的关键。经过本组数学教师的共同研究,现制定计划如下。1、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2、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能力。3、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4、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第一阶段:整体复习讲求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第二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第三阶段:综合性练习,针对问题,及时反馈、分析指导(复习进度表)《圆》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解决一些与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1、复习要能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能正确辨认并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能画出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的平面图形,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百分数和比》1、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结合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理解纳税,利息的意义,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2、理解比的意义,能将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用比来表示,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运用商不变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统计》能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作出预测和决策。《综合实践活动》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体育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复习措施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2.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3.以说代做,以听代练,以练代讲,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有效复习检查。4.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馈性练习和针对性训练。(二)复习方法:讲解法、归纳整理法、练习法、讨论交流法。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九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2、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1、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2、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3、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讲练结合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5、分层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十期末快到了,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1、 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4)班,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讲练结合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5、分层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第一阶段: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书上总复习)1、分数乘、除法及其四则混合运算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3、百分数及应用题4、圆的周长和面积第二阶段:综合练习,讲练结合(期末特训)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百分数的意义与纳税、利息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复习计划, 期末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十一斗转星移,周而复始。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本学期期末复习工作安排如下:方程、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乘除法、认识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认识百分数。1、能正确解形如aⅹb=c、aⅹb= c 、aⅹbⅹ= c 的方程,能正确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解答两、三步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掌握分数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能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能用比的意义和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4、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5、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会解答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6、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7、在全面复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12月21日12月21日,复习分数乘除法及认识比。2、12月22日12月22日,复习方程。3、12月23日12月23日,复习百分数。4、12月24日12月24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5、12月25日12月25日,复习可能性。6、12月28日12月28日,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7、12月29日元月3日,综合复习。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十二一、复习内容:六年来学习的数学知识,以三到六年级所学的知识为主,分为数与代数部分,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部分二、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知识网络系统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三、复习的重点: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四、复习难点:解决问题的复习。五、复习时间,安排八周的复习六、复习策略:1、9~11周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安排顺序复习。2、12~14周教材上的内容完后按题型来复习: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3:15~16周按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来分优生、中差生来复习,优生在一个教室里复习,又学生互相辅导,中差生在教室里又老师辅导。复习资料:1教材里编排的总复习内容2、学生每人都有的小学生作文报上的复习内容,3,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为查漏补缺编写的题单七,差生辅导
特差生王华和胥晓庆包给同学个别辅导、王华是由杨鑫瑞辅导,胥晓庆由代一乐辅导。李昊兰由老师辅导,他们三个都主要是把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就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计算会做就好,考试能得到30分都好。李昊兰可以做一点分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能得50分也不错。其他的中差生李亚飞,李长鑫、尤汶川,姚玲玉,在75以上,每天守到他们做完作业。这个班的学生两级分化太严重了。每次单元测验以后老师认真分析试卷,对每一题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做好分析记录。加强复习,提高优生率。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十三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我所带的班级尖子生不多,中等生一般,后五分之一学生却很多,大多是三十分上下的,平时的学习都是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复习阶段会怎么样?这是我最担心的,因此我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五分之一学生的辅导上面,同时兼顾尖子生的培养。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1)掌握自然数、整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数。(1)知道改写和略写的区别,掌握改写和略写的方法。(2)能根据要求熟练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能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并比较大小。(1)理解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的要概念。(2)能用多种方法找出两个数或三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4)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化简。(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记住并正确运用四则运算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熟练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计算能力。(1)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2)能正确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1、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2、根据字母所取的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3、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熟练地解方程,并能运用方程解决问题。1、掌握长度、面积、体积、容量、质量、时间几个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2、能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互换。1、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能熟练地求比和化简比。2、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熟练地解比例,掌握比例尺的有关知识,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的量,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认识所学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2、掌握所学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熟练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3、掌握所学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和棱长和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熟练计算。4、体验图形的测量方法。1、理解对称、平移、旋转的含义。2、能熟练地判断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图形。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简单的图案,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根据实际情况,能熟练地确定比例尺,并画出方位示意图。2、会根据方向的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4、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运用数对知识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1、能读懂简单的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能从实际生活中收集信息,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3、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熟练地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能选择合适的函数,恰当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状态。4、能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并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5、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概率,并根据可能性的知识,设计游戏方案。1、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比称物体(等量代换)、打电话、植树问题、抽屉原理,鸡兔同笼等,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2、获得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能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制订课时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安排课堂练习都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差生的辅导,除了教师关心辅导以外,还可以借助同学之间的友谊、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的捷径、孩子爱助人的热情、在学生之间建立帮扶关系,让学生辅导学生。复习课不同与新授课,复习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如让学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小学毕业考试虽不关其择校、就业,然就考试的重视、重要程度而言是小学生平生第一次经历,所以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能有一个沉着、冷静、宽松、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发挥其最佳水平。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但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基本应呈标准正态分布,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平台上。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不能掌握小学数学应该达到的要求。5·1——5·31 第一轮复习 , 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从课本76页——115页,复习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及其他好查缺补漏的路子,让没学好没学会的学生进一步学好,对个别学生,个别对待,加强个别辅导。6.1——6.15 第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强化训练)1. 概念2. 计算(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方程或比例、几何图形的计算)3. 应用题一般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几何应用题 、数学广角。配备专题强化训练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应用能力。6.16——6.26 第三轮复习 ,综合训练,加强练兵,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小学六年级数学网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篇十四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3、查漏补缺。结合我们年级的四位教师均属于四年级以后才接手本年级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2、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3、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问题。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分数怎么计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