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委国考面试看学校背景吗背景吗

(阅前提示,全文约12000字,信息量巨大,建议收藏后精读)小马过河的故事人人都知道,考部委难不难本质上也是一个小马过河的剧本,充分掌握并运用其中蕴藏的规律规则,每一步都是“顺理成章”,那就不难,至少是有迹可循;但如果是“盲人摸象”,凭朴素的向往感和情感参加考试,那想必大概率会碰壁。这些年在知乎上指导过不少知友参加中央国家机关招录考试,好的坏的都见过,正的反的都熟悉,其中很多问题至关重要但清楚的人很少,体现在报岗、笔试、面试、考察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信息盲区、信息偏差,从而影响到最终结果的走向。今天利用休息时间,对2023届部委招录辅导情况作一个系统总结,同时,对2024届同学(也包括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中央部委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我可以肯定地讲,这篇文章是截止到2023年9月,知乎平台关于部委招录经验最深入、最系统、最实用的干货回答,希望对知友有所帮助和启发。一、简要回顾2023年指导的基本情况在报名选岗阶段,主要结合知友的简历特点、个人意愿、备考水平、岗位要求等提供相对适合的报岗建议。如何理解“相对适合”?一方面,做减法排除明确不适合的岗位,比如,有的部委对学校背景要求较高,某同学本科双非、硕士中游985,从历年录用情况、同岗位人选结构的角度评估,学校背景劣势比较明显,除非有特别契合该岗位的特点,否则不建议报考(事实上,从后来了解的录用情况看,该部录取人选中仅有一位本科为双非、但硕士为TOP2,且科研成绩十分突出),再比如,某岗位不限制专业,且历年都为报考热门岗,某同学复习时间较短仅1个月左右,几次模考成绩在120分左右,显然这种情况也应当避免笔试竞争过大的岗位。另一方面,要允许小范围的“自由选择”可能性,比如经筛选、减法后,有A、B、C三个岗位可供选择,三者事实上没有本质差别,那么这时候就无须再纠结哪一个上岸的概率更高,择其一报岗即可(从最终结果看,这种情况下最后的差别确实不大,有一些偶然因素在其中),没有必要过度内耗。这个环节比较关键,岗位没选好,胜率就不太乐观了、甚至基本可以宣判出局(特别是在央选、特招中),第二部分具体讲选岗的问题。在面试备考阶段,主要通过面试讲座、一对一拔高辅导的方式进行辅导。2023年参加面试讲座的同学约120人,不完全统计通过面试的人数为53人,这个比例实际上非常高,一是不完全统计(有的同学没有填问卷),二是120人中还包括未通过笔试的同学(大概有不到20人)。面试讲座时间并不长,3个小时,和动辄几天的培训班、多达十几个G的视频网课比起来体量小很多,但主要就是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即方法论的问题:部委面试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样达到这个要求。面试讲座的质量非常高,绝大部分参加过的同学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表示收获很大、帮助很多,讲座按照惯例每年1月初举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保持关注。对于已经达到中等水平、但苦于无法突破瓶颈、难以找到亮点的同学,我也为部分同学提供了一对一面试指导,通过实战练习、点评的方式指出问题、明确方向、提出建议,2023年是双向奔赴的一年,我一对一指导过的知友大概13位,11位顺利通过面试(主要原因还是知友自身综合素质过硬,我的指导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事实上,泛体制内各类面试的逻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差额考察阶段,主要通过分析人岗匹配性、指导个别谈话、把关考察材料等方式提供指导。面对这个环节,首要地必须解决思想上的误区问题,也是我反复纠正的一个误区,即认为单位已经决定要谁或者综合成绩排名靠后已无希望等想法,被动应对考察,一旦有消极地认识,准备必然不充分、不到位,机会就有可能被白白浪费掉。今年我辅导的一位知友,印象极为深刻,她的经历证明了只要有一丝希望、必须尽百倍努力。该知友通过国考报考某部委进入考察环节,大龄(超过30岁)、女性已婚、工作单位在外地、非名校毕业,不利BUFF快叠满了。在体检的时候,该知友又得知不利消息,竞争对手综合分数高于她、TOP2毕业、北京工作。从概率论上看,此时确实陷入到劣势,可能有的人干脆不抱希望,随便走走流程了。但是,她还是非常认真地准备了考察环节,从撰写打磨材料、到全面梳理经历、再到精心准备谈话,下了十足的功夫。最后来考察的是副司长,聊得很顺利。一周后出人意料的结果,她竟然被录用了,入职后才知道,领导在考察她的时候觉得她态度十分真诚、做事精益求精,还有一些经历也很打动他,等等,回来以后力主争取录取了这位知友。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再一一细表,认真准备过该环节的通过率要显著高于平均值20%以上。(其实每年都有这种情况,差额考察一定要认真对待)坦率地说,我个人对2023年的辅导情况比较满意,可以打个90分,这也是我提供指导以来效果最好的一年,我对很多同学讲过,除了你和你的亲人以外,我是最希望大家取得理想就业结果的人,因为你选择信任我,我也投入了精力,一定希望这份双向奔赴开花结果落地。如果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工作越来越忙、节奏越来越快,能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越来越少。大家从我知乎回答更新的频率就能看出来,去年尚能保持2天一更,现在一周一更都比较吃力。在知乎的时间可能不会太久了,大家且行且珍惜吧。跑题了,下面接着回到正文。二、全面客观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及综合竞争力经常有同学问我某某学校、担任某某职务、有过某某实习,在部委招录中竞争力怎么样?这样问通常难以回答,因为竞争力不是简单的1+1+1的关系,每个因素的权重并不一样,在报考不同的部委时同一因素的权重也不一样,综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复杂的变量集合,需要结合意向报考单位的倾向具体分析,需要强调的是,这还只是显性层面的因素,形象气质、性格特征、表达能力等隐性因素也会在面试、考察等环节对个人的录取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只不过报名时大部分人没时间、也没精力考虑这么细致的问题,但从因果关系上看,是具有一定关联性质的。下面,我帮助大家梳理一遍各个因素的正负面影响。1.硬件因素:是指可以直接反映在报名登记表或个人简历上的信息,主要包括院校、学历、性别、履历(其中履历具体包括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学生工作、社会实践、荣誉奖励、技能证书等),前三者可以称为刚性硬件因素,某个学历阶段基本不能变动,履历可以称为非刚性硬件因素,如果提前规划,有相当的打磨、塑造空间。对于院校来说,可以理解为“韩信点兵,高高益善”,当然是学校越好越有竞争优势,学校一般以最高学历阶段的所在院校为主要评价依据。如果就这么说,那无异于纸上谈兵、无实操意义,大家在报岗时更多关心的是某某学校考某某部委会不会存在明显的劣势?概而论之,经济产业口部委(发改、商务、工信等)、金融口部委(央行、财政部、证监会、银保监会)是名校情节非常明显的两类,大家可以看看国考公布的拟录用名单,非名校出身的比例极低,所以放在央选这类考试中情况不言自明,学校排名不高、本科有明显劣势的同学,这些部委在报考时要慎重;对学校出身没有明显倾向的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非核心司局的党群机关(某办机要局、老干部等、中jw、全总、妇联),注意我使用的定语“非核心司局”,像办公厅MSJ对名校的要求也很明显,中组部也是一个例外,至少在中央选调这个层级的考试中要求很高,另一类是人大政协机关和海关总署、国税总局等行政机关。学校排名靠前的,随便报,学校出身不占优势的,务必避开有强烈名校情节的部委。对学历来说,硕士的适用面是最广的,近乎于报考方面的万金油,本科的选项不多,央选每年会开放10余个左右的岗位给本科生,筛一筛专业后选择权不大,能报哪个报哪个。这里着重讲一讲博士的问题。博士考中央部委有优势吗?未必,很多部委不要博士,在岗位要求上注明“仅限硕士研究生”报考,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劝退,还有的部委虽然不明写,但实际上也更倾向于要硕士,为什么?第一,硕士的年龄平均比博士小3岁以上,家庭羁绊更少、可塑性更强;第二,硕士升副处长的时间要比博士慢4年左右,干活的时间更长(虽然副处长也是干活,但从领导的角度看,二者的心态还是会有一些区别);第三,所从事的工作硕士足矣,确实没有必要博士学历。所以,博士在报考岗位时一定要重点关注能够突出博士学历优势的部委或司局,这是什么样的单位?专业壁垒较强的单位。比如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较强研究分析能力,而这些特点恰好是博士的优势所在,但像办公厅、中组部这类单位的工作更偏向综合协调,有没有专业化的内容,有,但是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即可,更加侧重于实务化而非研究化,学机械、土木的跟着干一年时间也基本能上手,但很难想象缺乏财政货币学基础与分析能力的人,去央行业务部门能够看着就学会,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能力,还真就不行,这是业务单位与综合单位的重大区别。对性别来说,男与女的区别在各单位看来,主要是使唤方便程度、加班抗压强度的区别,越是忙的单位,越倾向于要男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女生没有任何机会,只是在比例上会相应减少,比如招录10人,最后录取男生8人、女生2人。怎么样判断一个单位对男女有无明显的倾向?我给三个方法供大家综合参考:第一,看该单位现有正式在编干部的男女比例分布,比如像办公厅这样的单位,男性远多于女性,像最高法、最高检的男女比则相对均衡(有的厅室女性甚至多余男性);第二,看该单位的繁忙指数、有无常态加班出差的职能,典型的例子是外交部,人均需要外派,在这方面女生就不如男生方便,同等条件下男生的录取率要高于女生;第三,看往年录取名单中的性别分布,当然央选或特招需要通过熟人途径去打听,或者具有一定的经验。再次强调,倾向男生并不意味着女生就没有希望,毕竟为了照顾结构比例的最低要求不可能完全不招女生,但是,一是要做好调研,最好了解清楚近3年的女性招录情况,二是需要考虑好工作性质是否真正符合自身能力、性格,在适应性上做好了一定的准备,这不仅是报考阶段的问题,更关乎今后长远的职业体验与发展。2.对于涵盖多个评价因子的软件因素来说,注意把握这么几条原则:1.越全面越好,特别是央选、特招是优中优选的考试,多一个维度的优秀因子没有坏处;2.单一维度适度即可,无需过度追求、走向极端,比如学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团体意识,那么只要有1-2段有质量、有收获的学生工作经历就能够反映问题,再去身兼数职、追求卓越没有实质意义;3.突出意向或报考部委更侧重的因素,比如报考团中央,那么学生工作和社会公益实践经历是比较重要的一块履历,而报考最高法业务岗则应在专业能力、科研成果上作较大权重的精力分配。对于即将参加考试的应届毕业生,要善于从过往经历的事实基础上,提炼、总结、展示各类软性因素的成果,对于还有1年以上准备期的在校学生,要善于对标意向报考部委的要求,在这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亮点。三、将良好的心态与正确的认识贯穿报考全过程在给知友提供咨询和指导的过程中,我最怕听到一种言论:“你觉得我能考上吗?我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反映了一部分同学焦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你能不能考上我真的不知道,如果我有这个本事,我应该改行算卦做个命理学答主。客观来讲,能不能考上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个人努力、选择的成分,也有不可控的客观因素比如竞争对手、突发情况等。这么一分析,有的知友可能要说,这不是和没说一样吗?非也。稍微懂点辩证唯物论的人就应当意识到一个问题,对立统一的关系存在于一切事物、一切关系中,确定与不确定也相互蕴含、相互转化,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科学应用规律。我从反面来讲,报考部委务必要克服两种典型的错误理解:一种错误理解是“志在必得”型。认为我从前期准备、报名选岗再到最后的差额考察,每一步都必须找到标准答案、都必须十拿九稳,这种认识忽视了竞争型考试本身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无法推翻的基本属性,我之前经常讲一个例子:我的一位师兄,三清博士,形象好、气质佳、情商高,无论是学业科研、学生工作还是社会实践基本都做到了在校生的顶流水平,周围的人普遍评价“十分优秀”,前几年参加央选报考某行政机关,顺利进入差额考察阶段,另外一位竞争对手是在京某985高校的硕士,说实话履历差距挺大的,但令人意外的是,最终该部选择录取了这位硕士。后来,通过在该部工作的校友旁敲侧击地打听到有关领导的考虑,认为他各方面情况确实很优秀,担心进来以后因为待遇低等原因反而留不住人,从稳定队伍的考虑选择了条件次之的硕士。是不是令人大跌眼镜,条件过硬居然也能成为被差额掉的原因?这就是部委考试不确定性的一个体现,原则上可以判断出用人单位的喜好倾向,但特殊情况下领导究竟在考虑什么,当时是无法确切知悉的。除此之外,竞争对手的综合条件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可能你本人在学校范围内也算不错,但恰好和你竞争的人在某个方面要更强,这个情况是无法规避的。最近3年受疫情影响,部委最终录用时间普遍偏晚,虽然今后不会面对疫情这个问题了,但部委录用的时间依旧集中在4-6约之间,怎么样应对这个问题还是会摆在很多同学的面前。选择参与部委的招录,就选择面临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个是毫无疑问的,绝对求稳、绝对可靠的思想反而会让你畏首畏尾、不利于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另一种错误理解是“岁月静好”型。认为考部委本身难度就大,竞争对手的实力也很强,我作为一个没背景、没亮点的小透明,就是去当炮灰和垫脚石,所以在各个环节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不去认真研究规则、也不去全情投入,胜之我幸、败之我命。这种错误的源头在于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抹杀了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事实。从我近年辅导央选的经验来看,有针对性、充分地准备是要比自然状态下录取率有明显提高的。某同学报考最高法面试,自己感觉希望不大,也没怎么刻意准备,断断续续地自己练了几个月,到快考试的时候咨询我这个阶段还应该做些什么,我问她xx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院长关于法院系统的最新要求、最高法近一年来制定下发的重要文件等都看过了吗?这位同学声色诧异地说:“还用看这些?不是考那种正常的结构化题目吗,还会涉及到这些内容?”实际上,最高法在央选考试中的题目主要就是侧重于我提到的那些部分,政治性与法律性相结合的宏观类题目占比很高,反倒是那些人际关系、组织策划等标准化的题目考的反而比较少,这就是事先没有做好信息调研、没有吃透考情带来的问题,复习了大半年结果没有摸到重点,佛系的态度导致这个阶段的重心没有把握好,虽然好好准备最后也未必怎么样,但不在意的态度使得在这个阶段就折戟沉沙了,要说没有遗憾那是假的。所以,除非你真的从开始就打算划水、打彩,否则一定要克服这种不以为然的错误想法。为什么单独用一个章节讲心态问题呢?因为这场考试不是百米赛跑,而是公务员考试当中的马拉松,对人的认知判断力和心理耐受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从心态层面上不能够正确认识这场考试,那就会陷入盲目自信或虚无主义的陷阱中去,从而影响到具体的决策和行动。每一个报考部委的学弟学妹,不论软硬件条件如何,当你有资格报考部委的时候,你要记住,接下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强匹配、提高概率。举个例子,假如你是末流985高校的女生,学生工作、荣誉奖励都比较一般,明面上的竞争力确实比较弱,那么接下来,你首先要考虑是走央选、特招还是国考,这三个考试虽然是同一张卷,但竞争对手的画像、不同阶段的难度曲线有着重大区别(后面重点讲);紧接着,在报名选岗阶段需要避开有名校情节、倾向男生程度高、容易挤压扎堆的岗位,这样可以在硬件考量上最大化弱化自己的劣势;进入面试阶段,在掌握基本的结构化(无领导小组)技巧后,要善于结合单位(岗位)特点,在作答的个性化、深入化、系统化上努力,展示出自己站位高、逻辑清、认识深、情怀重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刻意训练是能够明显提升的;进入考察阶段,要思考怎么样全面、深入、精准展示自己的优势与匹配,从思想、情怀、能力、协调、细节等各个方面向考察组传递积极信号。所以你看,即使表面看综合竞争力并不是那么强,可能初次判断只有20%的胜率,但通过各个环节拆解、分析、研判、决策后,能够最大程度规避劣势、展现优势,最后的胜率可能就提高到60%以上。从结果看,似乎是逆袭了,似乎是小概率事件,但从具体行动来看,做的无非就是提高概率的一次又一次决策和行动,我想这是大家在考试前就应该建立的一种正确的心态和认识,无论条件优越与否。四、扬长避短合理选择央选、特招或国考之一央选、特招、国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不必然哪一个渠道要更优于其他渠道,大家应当结合个人实际作出最优选,下面我从几个角度做一个对比分析。笔试难度:国考>特招、央选,特招与央选的分数没有必然规律,主要看招录人数与报考人数之间的比率,平均来说,国考部委岗位的分数要高于同类型(专业范围、学历要求、招考人数等接近或相似)5-10分,这个差距主要是来自于报考人数带来的差距,国考动辄是千人级、央选特招主要集中在小百人级、数十人级,下图为央选报名中期的报录情况(非最终),远低于同期国考的报录竞争比。所以,这里再次明确一个观点,央选和特招的难度从来不在笔试环节,固然有的岗位人数稍多,但总体的难度仍旧低于国考,以2023年的情况看,分数只要达到125分,一半左右的部委都能到进面分数线。报录群体画像:央选需要获得学校内部推荐资格,硬性条件党员+校级荣誉,且各校内部名额竞争较为激烈,从综合履历看参与央选的群体平均值最高;特招是部分部委(两办组纪网信某政法等)到部分高校(以排名靠前的双一流高校为主,同时兼顾某些特色型学校)要求特定专业的同学参加并召开现场宣讲会,需要现场提交简历审核、现场面试,通过后即获得报名资格,由部委人事部门统一报名,无报名系统,获得报名资格的门槛不一,比如某办主要看本科是否为985高校、某部主要看学历+荣誉奖励情况、某政法则较为倾向于男生,总体看特招群体的综合履历值要略低于央选,学历、简历碾压程度稍轻;普通国考就透明多了,应届生可以报考的岗位基本都是“不限制基层工作经历”的岗位,竞争对手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同为在校的应届毕业生,另一类是在职的社会人士,一般来讲,因为不限制参与考试学校的层次,在很多部委拟录取公示中你会看到学校很一般的考生被拟录取,这种情况在央选和特招中是肯定不会出现的,所以国考的综合履历竞争难度是最低的。对面试的影响:有一种说法叫“部委都喜欢名校毕业生,非名校的在面试环节就基本被刷掉了”,这句话说对了一半,前半句是正确的,但后半句对参加普通国考的考生很多情况下并不完全成立。比如,某群团组织招录1人,5人进面,虽然用人司局很想招名校的,但不巧的是5个人最高的学历也就是普通211,剩下的都是双非一本,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所谓的名校非名校的问题了,更多地看面试中的实际表现如何,这类情况经常出现在党群口的一些部委国考招录当中。当然了,如果你的学校出身比较好,且笔试分数也很硬顺利进入到面试环节,那么发挥出学历溢价优势的可能性也会更高,所以就这个环节来看,未必央选一定要优于国考,关键还是看个人的能力特点在哪个环节。对差额考察的影响:90%的部委都实行差额考察,1:2的比例居多,招录人数较多的也有1:1.5的。差额考察这个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打破唯分取人、做到人岗相适,是一项出发点很好的制度,但放在国内的具体环境下,往往会引发一些质疑,是否有内幕、是否能真正做到用人唯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地方上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录,虽然有的也别出心裁搞个差额考察,但出于稳定社会预期、减少领导麻烦的考虑,基本上是按照笔试+面试的综合成绩排名录取的,这种情况下的差额考察是“以差额之名,行等额之实”。在部委这个层面,由于面试考官、考察组都是本单位甚至本司局的人组成,用人的话语权显著提升,实行真差额考察成为了现实,即综合成绩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及考察人选范围的客观依据,而非主要决断因素,可以录取第一名、也可以录取第二名,都是正常现象。三者在差额考察上有没有区别?有。国考的差额性质并不完全,因为面向的是全社会进行招录,其实公平性这个因素反而是最重要的,所以有的部委为了避免引起舆情或不必要的麻烦,名义上是差额、但实操层面往往会录取第一名,这个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央选和特招这两个考试,本身就带有“特殊取材”的性质,院校特定、条件特定、相对隐秘,这种情况下为比较彻底实行差额考察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从入职学弟学妹的反馈及在有关有关渠道了解的信息看,央选、特招实行差额考察的彻底性及覆盖面是要远高于国考的,这是一个重大区别,大家要记住。差额考察好不好呢?有利有弊,对于综合履历强、人岗匹配性高的同学来讲,差额考察是有利因素,这意味着即使考第2名也完全有机会被录用,降低了来自笔试等发挥失误带来的不利影响,反之道理是一样的,不再赘述。五、面试要统筹好高度、深度、角度与温度的关系从2023年的情况来看,80%以上的部委依旧延续结构化面试,10%左右部委是无领导小组,另外有10%的部委为无领导小组+结构化两轮面试(以及个别部委是结构化小组或在常规面试的基础上增加特色活动),所以,结构化面试是部委面试的基石,以下内容也主要以结构化题目为例,关于无领导小组的要点有机会单独写一写。中央部委的面试题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的题目有哪些区别?第一,更加突出zz意识、大局意识,考察对重要论述、金句理解的题目比较普遍。第二,更加突出岗位意识、职责意识,“请结合你所报考的岗位谈谈你的理解”类题目出现频次较高,需要考生能够准确认识岗位、认识自己,泛泛而谈、照猫画虎的回答很难得高分。第三,更加突出灵活性、综合性,如“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超出常规结构化所考察的内容,直接考验考生的知识面、逻辑性与对报考单位重要业务工作的了解程度。部委的面试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分差较为明显,低至60多分、高至90多分都完全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批次的面试环节中,“敢打高分,敢打低分”是部委面试的一个鲜明特征,而地方公务员面试考虑到减少争议,往往分数差距比较小。我理解,这个分差一方面取决于简历带给考官不同的倾向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面试现场的发挥。现在的一些说法,过于夸大简历的作用、而忽视现场答题的实际表现,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简历是基础性的印象,而面试表现则是直接性的现场感受,好的回答会让优秀的简历锦上添花,也会让纸面简历不那么强的考生获得更高的关注度,面试对整个流程的走向影响重大,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以上两个方面决定了,参加部委面试的考生,在答题内容上必须要到较高的水平,不能是一些层级较低面试中的“三板斧”,套个模板、背个金句、再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这类型的回答在部委面试中大概率就是垫底的。这里就要引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回答是好的回答,标准是什么?我想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器识为先,内容为王”,器识就是要有较高地视野站位来看待、认识和分析一个问题,要善于向上拔高、高处谋划,整体感、大局感、节奏感要强,这是部委作为顶层设计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虽然招录的只是普通工作人员,但也需要有相当的视野和格局,这种格局集中体现在面试的回答中、体现在考察谈话中,这是从整体的角度看;微观层面看,内容质量要过硬,要紧扣题目、紧扣实际,问题找的准、原因析的清、措施提的实,比如问“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的回答会从提出背景、现实原因、最新要求、形势任务、实现路径等角度深入分析,而模板化的回答就会比较虚,提出的措施高高在上、难以落地,单就一道题就可以显示出在知识储备与业务了解方面的差距,有的人可能会讲没有必要了解这么多,具体分配到什么岗位还不一定呢,但面试从来没有说什么需要了解、什么不需要了解,大家公平竞争、同台竞技,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答。就如何实践好这8字标准,我在讲座中提出了“六个讲”的具体标准,即“讲政治、讲专业、讲逻辑,讲规则、讲情怀、讲事迹”,即要把高度、深度、角度、温度统筹起来,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展开,有机会具体再讲。六、全力以赴在差额考察环节留印象、亮形象差额考察是一次更加精准、更加深入、更加个性化的,对考生本人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素质、政务素质的“面试”。事实上,局限于面试环节的形式(突出标准化)、时长,用人单位很难更进一步地了解考生本人的个性化信息,比如思想状况、对职业的价值判断、个人特长和爱好,正因为此,才有了差额考察这个环节将“面试”进一步深入和延展,其作用也旨在进一步考评和判断考生同岗位的匹配性、相容性。当然,你可以讲单位可能对某位考生履历、面试表现比较满意,有一定的意向,但在最终拟录用名单确定前,结果都存在变数,特别是央选和特招这两个考录途径,差额的彻底程度非常高。还有一些错误认识,主要体现在对差额考察工作的被动应对上,认为只能静静等待考察组的同志来考察,自己做不了什么准备。说的直白一点,把考察类比成相亲,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给对方留一个好印象,你需不需要提前做准备?答案是肯定的,充分把握好一次同考察组面对面交流、接触的机会,向他们展示你身上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岗位匹配性,这应当是大家努力的方向,而非消极以待。差额考察重点需要做好以下三个环节:1.沟通环节。考察组会提前同你联系,要求提供谈话对象名单、沟通确定考察时间、发布考察预告等事宜,这个环节你应当全力配合好考察组(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时间安排要充分尊重考察组的意见建议,考生“太事儿”绝对是个负面印象),做好外围服务工作保障,比如:行程路线、接待地点、校内部门沟通(比如查阅档案时)、相关谈话人员及时就位等等,这些看似是细节,但反映了个人的做事风格、思维缜密、组织协调能力,给考察组创造一个紧密有序、环环相扣的考察环境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基础印象。讲一个反例,2022年某部委去某校考察,但该同学事先没有和考察组沟通好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现场沟通无果,致使考察组不能进校、白跑一趟,最后的结果大家也能猜到,虽然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但这个环节没有做好也产生了绝对的负面影响。细节问题属于“四两拨千斤”的问题,没事的时候存在感很低,但出了事就会特别碍眼,务必慎之又慎。2.材料准备。这里的材料,既有考察组要求提供的自我评价、现实表现等材料,大家也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准备好个性化材料。材料的意义同样重大,部委工作多数是材料工作,一份材料的好坏,机关的同志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大概的判断,举一个例子:同样是一份500字的现实表现材料,A同学的材料格式规范、逻辑清晰、内容扎实,B同学的材料格式随意、层次不清、内容空洞,假如你是考察组的同志,你会有什么不同的印象?个性化的材料也十分重要,比如你考的是共青团中央,岗位描述要求“有较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和能力”,那么如何向考察组展示自己在这方面的长处呢?口说无凭,而且也不会有那么多时间让你说,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可以做一份关于学生工作、社会工作的材料汇编,系统、全面地展示自己的经历,这样一来就更有说服力。在我历年辅导的央选学弟学妹中,我都会要求他们制作一套能够体现“机关工作要求、展示人岗匹配”的材料,并在格式、逻辑、遣词造句方面反复修改完善,收效甚好。再举个例子,2023年全国人大差额考察环节要求每位考生围绕“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个人优缺点具体事例”等内容撰写信息登记表,一张2页A4的表集中体现了考生对于自我认知、经历事例的理解,是一份非常具体的人选画像,刻画方向是否正确、特征是否准确、细节是否到位直接关乎到对人选的评价判断,事实上,从部分最终录取结果看,拟录用人员的自传材料质量都比较高,体现了机关工作的导向。所以,材料准备环节请大家一定要下大力气认真做好研究。3.本人谈话。在和老师同学一系列人谈话之后,最后会和考察对象本人谈话。谈话相比于结构化面试,更加灵活、精准和深入,这一块涉及到的信息量更大,可能很难放在一篇文章中说清楚,简单概括一下:愉快的谈话氛围是基础,清晰的自我认知是重点,充分的人岗匹配是关键,恰当的沟通技巧是前提。考察谈话一定要提前模拟练习,找同学家人或者有机关工作经验的人都可以,把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全都过一遍,然后针对薄弱环节再有针对性的提高。为什么要提前模拟练习?因为突然问你一个问题,很多人现场答是答不好的,甚至会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形,之前有考察组问“为什么想考部委?”,该同学回答“部委都是宏观性的工作,自己更擅长这方面的工作,不喜欢干鸡毛蒜皮的小事”,结果考察组反问他:“难道部委就没有小事要干吗?”这位同学被问住了,当场没答上来,后面的氛围就有些尴尬,谈话效果不是很好。提前做准备的意义就在于,对可能涉及的问题向前一步、充分思考,真正将自己的格局、情怀、思考、能力、心态等匹配性的积极因素充分展示出来,真诚是基础但回答也是有技巧的,畅所欲言只存在于理想之中。七、结语就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一位学弟给我发微信:“师兄,最近太痛苦了,我想趁着试用期取消录用,但家里人不让,想听听您的建议”。这位学弟和我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联系,从报名阶段就一直有交流,他在参加笔试的时候刚刚阳康,面试过程也一波三折,整个招录过程不易,最终才得偿所愿被录用。但工作没多久,就萌生辞意,核心原因有两条,一是北京生活压力大,目测要忍受多年低品质的生活,二是个人相对佛系,对事业成就没那么看重。这种情况每年都有,每当出现这类情况的时候我都会感到十分惋惜,继续留下来恐怕很难知行合一,要持续很多年拧巴纠结的生活,选择离去又要付出不少沉没成本。所以,借这篇总结文章,也再次向今年参加招录的各位学弟学妹们强调一个观念,并非越高的平台就越好,也并非难度越大的考验就越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准确把握好部委工作的特点,特别是难点和痛点,在选择前应当大体考虑好这是否真的符合自身长远的目标。以上就是关于做好今年部委招录备考工作的若干建议,如有个性化问题,可以通过知乎咨询发起提问,或添加neishengwaiwang07付费咨询。最后,用一句话同各位共勉:“以平常心,尽最大力,专注过程,悦纳结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考面试看学校背景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