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医院怎么样 评价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介绍?

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 正文2009-06-25 12:37:00核心提示:日前,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县医院、县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原则、建设规模、建筑要求和设备配置标准等作出规定。  日前,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县医院、县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原则、建设规模、建筑要求和设备配置标准等作出规定。  鉴于县医院建设问题一直广受关注,记者特请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于德志,就县医院的建设原则、建设规模、建筑要求和设备配置标准等做了详细介绍。  中央平均支持每个县医院1800万元  于德志介绍说,新医改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因此,从2009年开始,中央启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总投资450亿元左右。截至6月底,已经下达投资计划200亿元,约占总投资的45%。  于德志说,按照2004年~2008年实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每个县医院中央平均安排投资不足200万元,而此次每个县医院中央支持额度平均高达1800万元,充分体现了中央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决心。  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  县医院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县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于德志解释说,新农合的全面开展,释放了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近年来,县医院业务量平均每年递增20%左右,原有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已不能满足需求。经过多方面综合考虑,将县医院建设定位在二级甲等医院的水平。此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加大投入,将大幅度改善县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应急救治能力(重症监护、手术、急诊)和辅助设施(污水垃圾处理、配电)建设。  “县医院要达到二级甲等水平,难点在于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于德志指出,各地要加快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其整体水平提升,作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县医院同时要承担对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的职能。  病房应以每间3人~6人为主  目前,许多县医院不同程度地存在用房不足、流程不科学、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等现象。特别是西部地区,县医院房屋平均有36%为危房,按标准设备配置率不足50%。  于德志强调,县医院建设坚决反对追求标志建筑和形象工程,确保建成方便、实用、可持续发展的医院;还要使医疗流程、功能布局更合理,方便患者就医和医务人员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确保建筑安全。  针对一些县医院大量设置单人间、双人间甚至是豪华套间以提高收费标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于德志指出,建设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县医院住院病房应以每间3人~6人或以上为主,且要占到病房建设的80%以上。“这将作为各地审查县医院建设方案的一个重要原则,以切实维护县医院公益性。”  县医院建设指导意见还对床位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床位标准原则上服务人口为10万人以下、10万人~30万人、30万人~50万人、50万人~80万人、80万人及以上,床位数分别不超过100张、200张、300张、400张、500张。服务人口100万以上、服务量大的县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床位。“床均建筑面积指标参考新修订实施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确定,比2004年~2008年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时确定的每床60平方米提高了30%多。”于德志说。  县医院建设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包括CT、X线机、彩超等17类参考配置品目。于德志指出,县医院装备配置既要照顾绝大多数农民看病的需求,又要与国家财力相符,还要能保证常见病和普通疑难病诊疗不出县。  (实习编辑:陈玉梅)39热文一周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