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使用原则?

其实我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能不吊水就不吊水,尤其是婴幼儿感冒发烧,尽量不要吊水!但是很多家长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底为什么尽量不要吊水?最近《急诊科医生》热播,吸引了一大波粉丝的关注,其中一段对话吸引大家的注意,尤其是让宝妈们深有感触,受益匪浅……《急诊科医生》 “每年有八万人死于滥用抗生素。我国住院病人抗生素的使用率是百分之八十,远远高于国际水平的百分之三十,导致的结果是细菌的耐药性远远超过欧美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甚至百分之四十五以上”。最近热播的《急诊医生》,里面关于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的产生,耐药菌一旦产生,几乎无药可救中国滥用抗生素太严重了,请大家重视!抗生素在电视剧里都备受争议,可见抗生素的危害已深入人心。当面对家长的催促、焦虑与指责,医生是坚持自己的判断,还是妥协?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在医生的判断和家长的态度之间寻求折中与妥协。至此,“用不用抗生素”折射出的已不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掺杂了社会环境、人心考量、医患关系等诸多复杂因素的权衡。我经常跟孩子的爷爷奶奶说,发烧对孩子不一定是件坏事,像发烧、咳嗽,这些都不要着急,因为这都是我们机体保护性的生理反应。当然,看着孩子发烧,家长都不好受。这个时候,其实不仅是孩子在跟病毒作斗争,也是妈妈在跟“生病”做斗争。你必须狠下心来,用温和的手段去解决孩子的发烧问题,而不是孩子一发烧就让她挂吊水,虽然这样见效快,但是长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一、那么你知道抗生素到底是什么吗?抗生素: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其实,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划重点: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已经显现了许多副作用。二、抗生素的种类?生活中如何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头孢、消炎药,当然挂吊水里面的成分基本都是抗生素,所以你们可以想象到生活中到底如何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分类”的描述:(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等。(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六)作用于G 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三、孩子使用抗生素会怎么样?孩子年龄越小,各个脏器的发育越不成熟,那么对药物的代谢、排泄缓慢,解毒能力越弱。并非说抗生素不能用,是绝对危害孩子身体健康的。我们提倡的是适当、适量的使用,而绝非是信口开河的随意使用,如果是病毒感染,用了抗生素也无效,可如果是细菌感染,那该用就得用。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 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已经显现了许多副作用。1、抗生素本身是一个药物,广泛使用以后可以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这是大家屡见不鲜的。比如小孩使用了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现了耳聋,以后会成为聋哑儿童,成人使用可能会有肾脏的问题。还有红霉素里面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小孩使用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问题。2、抗生素可以产生耐药,其他药物使用没有这个问题。抗生素使用以后微生物可以针对它产生耐药性,微生物本身也是一个生命,就像我们人体一样有外面的东西侵入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耐药。是细菌保护自己的措施。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环境中存在的这些致病微生物都是耐药的,那人体生病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很难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最后受到损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四、如果孩子发烧,千万记住切勿用抗生素来退热!虽然孩子发热,家长着急,但是家长必须记住切勿用抗生素来退热!比方说发烧38摄氏度的时候,体内感染的细菌、病毒是不生长繁殖的,同时免疫力、细胞的吞噬功能又增强了。只不过别让发烧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实际上这跟抗生素的道理是一样的,关键在于怎么理性用好。1、可以给孩子使用的退热药物只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能给孩子使用“阿司匹林”和含“阿司匹林”的药物。2、给孩子绿色医疗,用小儿推拿调理孩子的体质,搭配健康的饮食,这才是最好、最贴心的爱!家长一定要记住,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等)不是退热药物!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才能选择使用抗生素治疗。无论是用抗生素还是其他药物治疗,目的都是治疗引起发烧的原因,而不是发烧本身。五、一定要分清抗生素和激素?激素是由正常机体某些组织产生,然后弥散入血,由血液循环运输到机体其他组织,发挥特殊生理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通过血液循环或组织液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都称为激素。激素的分泌均极微量,为毫微克(十亿分之一克)水平,但其调节作用均极明显。激素作用甚广,但不参加具体的代谢过程,只对特定的代谢和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调节代谢及生理过程的进行速度和方向,从而使机体的活动更适应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含激素的外用药膏皮炎平、皮康霜、恩肤霜、复方酮康唑霜、复方酮纳乐霜、去炎松软膏、乐肤液、皮康王、艾洛松、优卓尔、适确得、复方适确得、特美肤、索康、喜乐等。滥用激素的副作用:并发或加重感染多见于体质较弱者。通常使用强的松超过20mg/日,就有增加感染的可能。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细菌、病毒(水痘带状疮疹)、真菌及原虫(疟疾、阿米巴)等。一旦有感染的迹象,应及时选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加以控制。要注意,在并发感染时勿骤减激素,待病情控制后才能逐步减量,以防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药源性肾上腺皮质亢进症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乏力、易感染、低血钾、浮肿、高血压、血糖升高、糖尿等。其中有些危害较大且常见者,应予对症处理,如浮肿者可用利尿剂,高血压明显者应予降压治疗,低钾血症者可适当补充钾盐等。血糖增高或糖尿者,如无发生酮症酸中毒,通常不需停用激素,可根据病情控制饮食或注射胰岛素。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见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患者。据统计,接受强的松总剂量>1000mg,约80%患者可出现骨质疏松症,特别是绝经期妇女和小儿更为多见。所以,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应常规补钙或维生素D。诱发溃疡或使原有者恶化大剂量长疗程使用GC时,较易导致胃粘膜损伤,诱发溃疡,对原有溃疡者,可致穿孔,出血,后果严重,应及早防治,可在服用激素的同时加服胃粘膜保护剂。对原有溃疡者,应在病情控制后才能使用激素。无菌性骨坏死据统计,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者,约5%的患者于1个月至数年内发生无菌性骨坏死,最多见于股骨头部,其次是髋、肩、膝、腕骨等处。骨坏死早期常不易被发现,因此对使用大剂量长疗程患者应定期作骨核素扫描或X线摄片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抑制生长发育见于小儿长期应用激素者,因激素有对抗生长激素之作用,并引起蛋白质负平衡。神经精神症状可引起激动、失眠,个别可诱发精神病,可适当使用安定等镇静药 。其它长期应用激素还可诱发白内障、青光眼、伤口愈合不良、血栓形成和栓塞、月经失调、多汗、高脂血症、肌病等,可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使用及害处激素的使用激素可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在短时间内可以缓解病情,但有可能使患者上瘾,对激素产生依赖性,所以有很多人称激素为魔鬼。但是激素可以在病痛初发期发生有效的作用。鉴于此种情形,患者应该仔细权衡用或不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生素使用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