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搜房天下和我爱我家以及贝壳旗下德佑房产和贝壳找房是什么关系俊家等比较下来那个靠谱?

核心提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一个源远流长、赓续千年,枝繁叶茂、长盛不衰,名人辈出、饮誉世界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在华夏版图的东南,缔造了一个美丽富庶、安宁祥和的“人间天堂”,催生和浇灌了灿烂辉煌的江南文明,进入近、现代以来,更是以一场场壮观的人才“井喷”…
钱?[liú]铁券上嵌楷书金字333个,纵29.8厘米,横52厘米,厚2.14厘米,重约132两,约为6寸照片的10倍大。这是中国目前最早的也是仅存的丹书铁券,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钱?铁券是记载唐末五代十国吴越国历史的重要文物,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铁券,一千多年来,它曾“六登天子之庭”,也曾历经战乱,时而不见踪影,时而重见天日。钱氏家谱上记载的这件铁券原来只是一块如瓦片一样的铁质文物,还稀稀的留下若干鎏金字迹。怎么经过了一千多年漫长岁月竟能保存下来。在那些《家乘》、《纪事》中探索,居然流传有绪,而且是充满传奇的故事。钱家时代传承,中间有数次丢失又失而复得,如今它静静的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讲述着千年的沧桑。
免死金牌从诞生那天起就不靠谱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帝王赏赐给功臣“免死牌”——丹书铁券(quàn),丹书铁券原本叫丹书铁契。丹书,旧时帝王颁布敕令多以丹砂为书写原料;契者,是为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铁契以铁板为材,刻有帝王对于功臣的誓言,以铁为材也是取其坚固,可传于后代。说到丹书铁券的用途那就是耳熟能详的免死了,故民间俗称免死金牌。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是古代皇帝跟臣子订的一份契约,具有刑罚豁免权。当臣子本人以及子孙犯下死罪时,手持丹书铁券就相当于免死牌,可以死里逃生。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其实铁券刚出时只是记录功勋的作用,以示嘉勉,并无免死功效。然而在法律与制度的制约下,任何人都没有“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丹书铁券最早颁发于西汉,是流氓皇帝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发过丹书铁券。刘邦这人大家都知道,自幼不学无术,其实就是个流氓头子,从小偷鸡摸狗,连他爹都嫌弃他。但这么一个人在乱世当中,凭借脸厚心黑闯出一番大事业。得了天下之后他也担心:“我这人能耐不大,就靠脸厚心黑,万一我下边这些有能耐的人造反怎么办。”所以为了笼络人心,他就改造了一下当时用来传达命令的符节。在上面刻了一句特别煽情的话:“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意思是:如果有一天黄河变得像衣带那么宽的小河,泰山变得跟磨刀石一样大小,就是沧海桑田。即使这样,我封赏给你们的土地还会永远存在,还会一直传给你们的子孙后代。刘邦还特意把竹木制成的符节改成铁制。为了显得醒目,用丹砂涂抹上红色。所以当时叫丹书铁券。这就是免死金牌的雏形。
不过上面写的是大臣的爵位、俸禄、食邑,并没有免死的功能。是永享富贵,世袭罔替,是永久的饭票。《汉书·高帝纪》:“(刘邦)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铸铁上刻有刘邦的誓言,当然誓言非常感天动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大概意思是即便黄河变得像一根带子那么窄,泰山变成了磨刀石,功臣和功臣的子孙都可以凭借这块铁契被庇护。当然,最后大家也知道,发明丹书铁契的是刘邦,让韩信感叹“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也是他。
丹书铁券上承载了皇帝的誓言,山盟海誓容易,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何况刘邦是个什么人,自己说过的话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弄出的丹书铁券怎么能靠谱。刘邦给异姓人(非刘氏家族的人)发出七张丹书铁券。结果这七个人中有五个被刘邦杀了,另两个死得早,刘邦还没来得及杀。当然这些人的孩子的爵位也被剥夺了。后来刘邦针对这七个丹书铁券获得者的下场,立了个规矩“非刘不王”(不是刘氏宗亲不能封王)。
所以说到这里,大家也可以看出,所谓丹书铁券只不过是帝王拉拢大臣的工具,为了维系和功臣的关系,以达到江山永固,这绝不是功臣及其后代有恃无恐的“保命符”。
可见免死金牌诞生那天,就是扯淡。
直到北魏以后,铁券才可以用于免死。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皇帝经常颁发铁券给开国元勋、中兴功臣。只是铁券上的字由丹书变为了银字和金字,故又称"金书铁券"。发展到隋唐之际,丹书铁券的颁发基本常态化,功能也有了免死功效,且免死次数、人数也比较多。历朝历代的免死牌在史书上都有明确记载,但是千百年王朝更迭、世事沧桑巨变,存世的免死牌少之又少,而最出名的免死牌就是唐末“钱?铁券”。
看过《水浒传》的小伙伴应该都记得柴大官人小旋风柴进有丹书铁券。他有一句口头禅:“小人是柴世宗嫡派子孙,家有先朝太祖誓书铁券。”
《水浒传》第九回有过描述,一个店主人向林冲吹捧柴进:“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作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自陈桥让位有德,太祖武德皇帝赦赐与他誓书铁券在家中,谁敢欺负他?”
有了免死金牌没有人敢欺负他。所以柴进敢公然收留一些犯了大罪的犯人,也不怕朝廷找他麻烦。宋江、武松杀人犯事之后都在他家呆过。这么看来有了免死金牌确实牛B。
但是《水浒传》里也写过,他即使有免死金牌,也没挡住被抓进监狱里,要不是梁山出手,他有可能就完蛋了。最后他也跑到梁山落草为寇。可见这免死金牌的用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当然《水浒传》是小说,并非正史。那么真实历史上那些誓书铁券获得者,最终的下场又是如何?
当年祖上柴宗训让位于已经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赵匡胤觉得愧对信任自己的柴氏家族,赐给了柴宗训丹书铁券,以示恩宠。宋朝确实颁发了铁券给柴氏子孙,而且另立了“不杀柴氏子孙”的祖训。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参照钱?的铁券制作了丹书铁券分赐给跟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名将。到了清朝,就不再有铁券颁发,也不再赐予大臣尚方宝剑了。这就是为什么《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周星驰饰)母亲拿出尚方宝剑时,李莲英说“本朝没有尚方剑”,吓得包龙星吞下宝剑才收场。
免死金牌免不了一死
刘邦是个地痞流氓出身,言而无信的小人,他的免死金牌不可信。那么有些高官显爵贵族好出身的皇帝,他们的丹书铁券是不是有效呢?
也不一定,有这么一个一本正经的皇帝,唐高祖李渊。
隋朝末年李渊任太原留守,他脑子里从来没有过自己当皇帝的想法。这时候身边有个了不起的人物叫刘文静,激发了他的潜能,而且说服了不信任他的裴寂一起协助他起兵反隋。李渊能够坐拥天下感谢两个功臣,第一功臣是刘文静、第二功臣是裴寂。
唐朝建立后,李渊感激刘文静就封他为宰相,还给刘文静颁发两枚金牌,而且这个免死金牌不一般,每张金牌能免死十次。两张就20次,再加上刘文静自己那条命,有21条命。结果刘文静一句醉话,21条命也没用,还是被李渊杀了。唐朝开国功臣之死 李渊为何执意要处死刘文静
李渊后期不待见刘文静,总是打压他,不是降职就是削权。这刘文静布局打仗是把好手,但是情商不太高,就没看透怎么回事。他自己胡琢磨:“我和裴继哥俩一同辅佐李渊,为啥裴寂平步青云,我却处处受制。肯定是他嫉妒我的功劳,在背后给我打小报告了。”
武德二年、有这么一天,刘文静跟自己哥们喝酒,喝高了就开始发牢骚:“裴寂这人不怎么样,哪天我非宰了他不可。”结果就这么一句话,被刘文静的小妾给传了出去,传到李渊耳朵里,李渊就非要砍他的脑袋。
秦王李世民求情也不好使。李渊为什么不待见刘文静,非要杀了他呢?
因为早在太原的时候,这个刘文静跟李世民就好。李渊后来把刘文静拨给李世民,刘文静很快成了秦王党的核心骨干成员。当时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党争已经露出苗头。李渊本来想保太子,就得打压秦王的势力,所以他必须对刘文静下手。
性命攸关的时候,刘文静把免死金牌掏出来了。李渊看了看说:“你属于谋反谋逆重罪,免死金牌不好使。”
刘文静:“我不过是骂了裴寂两句,怎么算谋反谋逆呢?”
李渊:“你骂裴寂就是骂朝廷重臣,朝廷重臣不是我任命的吗?你觉得他打压你,不就是觉得我对你不公吗?你骂他不就等于是骂我、对我不满吗?你对我不满,这不就是谋逆吗?”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唐开国第一功臣、21条命的刘文静,被李渊杀了。
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唐朝大约100多人获得过免死金牌,其中有1/4的人是被皇上给杀死的。还有1/5的人,历史记载不详,不知道后果怎么样。
可见刘文静在唐朝,不是唯一的被金牌护体、还被处死的倒霉鬼。
三、免死金牌等于催命金牌
有时候得了免死金牌,死得更快。
历朝历代能得到免死金牌的。除了少数人是皇上的心腹以外,大部分都是皇上忌惮的人。皇上忌惮他才要安抚他,但安抚之后不代表对他就放心。反而更有可能成了皇帝的心头刺,皇上甚至会更忌惮他。
他这么大势力,又有能力,手上有免死金牌,他会不会放纵自己?不拿皇上当回事儿?有异心怎么办?随着忌惮不断加深,这个人离死就不远了。
历史上有这么个朝代,就是因为大臣拿了免死金牌,害怕被皇帝杀了,直接造反,把皇帝给灭了,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
后唐有个唐庄宗李存勖[xù],他灭了后梁自居为大唐正统,当时第一批拥立他的功臣有三个人,郭崇韬、朱友谦、李嗣源。李存勖给这三个人赐了免死金牌。
这郭崇韬死得挺憋屈,他当时恩宠极盛。树大招风不少人给他送礼,就有几个宦官眼红嫉妒。以李从袭为首的宦官跑到皇后那里挑拨是非,说他对皇后儿子心怀不满,将来可能皇后她儿子都当不了继承人。皇后也没管真假,因为忌惮他的势力,也觉得杀了安心。
所以这皇后就连皇帝都没请示,自己写了一道旨意,给了大将李彦??,就这么没有经过皇帝的同意,郭嵩焘就稀里糊涂地被杀了。
第二个朱友谦更得宠,当时身居太师和尚书令要职,还被赐予国姓啊,皇帝亲自给他赐名叫李继麟。而且他两个儿子,一个是遂州节度使,一个是忠武节度使,就连他部下当刺史的就有十几个人,掌握着兵权,所以当时很惹眼。
他死亡的导火索也是得罪了宦官,宦官跟他要贿赂他不给,宦官一气之下就天天跑到皇帝跟前说他坏话。说那个郭崇韬死,这朱友谦对朝廷老不满意了。结果天天这么说,皇帝也有点担心了,也是对朱友谦势力有所忌惮,这下甭管真的假的,先杀了再说,找个机会就把这朱友谦给暗杀了。
杀了朱友谦之后皇帝不放心,他势力大人脉广。得斩草树根,就派一个叫夏鲁奇的将军各个击破,把朱友谦满门都杀光。杀到朱友谦的老婆张氏的时候,张氏临死前拿着丹书铁券问夏鲁奇说:“这是我丈夫留下的,是皇上赐给我们家的,我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啥,大人您的文化高,您说上面写的是啥?”
夏鲁奇被问得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朱友谦、郭崇韬都死了,就剩下李嗣源,他一看其他两人都死了,这免死金牌跟催命金牌一样。别等死了,干脆先下手为强。于是李嗣源起兵造反,成功地取而代之,继位为帝成了后唐第二个皇帝。
李存勖就在李嗣源攻打皇城的时候,被底下的伶人(唱戏的人)给杀了。
四、看透
免死金牌这个东西,没多大的可信度。北魏时期有一位大将叫尔朱世隆(复姓尔朱,名世隆),他看得很明白。公元528年的时候,北魏孝庄帝杀死了当朝权臣尔朱荣。
导致整个尔朱氏起兵报仇,尔朱荣的弟弟尔朱世隆带兵逼近皇城洛阳,把孝庄帝吓坏了,为了保命呢,他就跟尔朱世隆讲和说:“咱们这么斗下去两败俱伤,要不然你退兵,我就当什么事没发生,为了表示诚意我赐你一张丹书铁券怎么样。”
尔朱世隆的回答说到了点子上:“今日两行铁字何足可信。”就那么一块铁片上面刻两行字,我怎么能信你?最后他还是攻进了洛阳逼死孝庄帝,改立东海王为帝。
解释权在皇帝
无论金牌怎么写,最终解释权都在皇帝手里。这免死金牌,不过是皇帝给大臣的虚假承诺而已,皇帝发怒这免死金牌就是逗你玩。
在历史上免死牌的确存在,那么“丹书铁券”是否真的等同于“免死金牌”?历史上有这张铁券之人又真能有恃无恐?其实一般情况下免死牌只是名字叫的美而已,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王朝,臣子的命就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免死牌往往是一道催命符。所以在历朝历代中,拥有免死金牌的大有人在,可惜他们当中许多人却死于非命。而且免死金牌也大多被毁,铁制的为何比纸质书画还难保存?——子孙都被杀光了,怎么传承?可见,丹书铁券死刑豁免权仅仅是理论上的。朱元璋时代的丹书铁券除了免死次数变少外,还多加了谋反不宥的限制,也就是说免死是有条件的。朱元璋给南安侯俞通源的铁券就说到:除逆谋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勋。丹书铁券只是统治者拉拢功勋的一种手段,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里。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大量颁发免死铁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朱元璋晚年,动辄屠戮开国功臣,收到过免死铁券的开国功臣,十有八九被朱元璋处死,免死铁券形同废纸一张。所以碰到朱元璋这样的领导,丹书铁券其实就是个催命符。连《水浒传》都戏说一下丹书铁券,可见丹书铁券也不是万能的存在,安分守法最重要啊!当然也有例外的,就比如唐昭宗于乾宁四年(897年)赐于钱?金书铁券就流传下来了,而且还真免过死,不过不是当朝,是过了400多年后,有意思的是朱元璋执行的,这个故事嘻嘻网后面再讲。
丹书铁券上写什么内容?其实铁券镌刻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三、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关法律,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拿钱?铁券来说,总共333字,传至今日还剩一百多字,但是赐文还在。大体上也是四层意思:乾宁四年,唐昭宗赐予身兼多职的钱?丹书铁券,封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然后是表扬钱?讨平董昌叛乱,匡扶社稷。皇帝特许“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最后是皇帝承诺: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这块丹书铁券也成了后世范本,隔三差五的被皇帝要去参详(山寨)。
当然表达君王之爱的形式有很多种,唐太宗以凌烟阁供奉二十四功臣像,也起到类似作用,唐初并没有见到丹书铁券,长袖善舞的武则天与其子唐中宗颁赐铁券记录较多,近年在西安市发现李承嘉墓葬,根据其墓志,他分别在唐中宗和武则天时期获赐铁券,可免二十死,可即便生前有如此殊荣,考古专家判断其坟冢因党派之争曾被唐朝官方故意毁坏,令人唏嘘。
唐朝藩镇割据
唐代更多的铁券颁于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统治者遇到空前绝后的统治危机,将铁券赐予手握重权的武将,比如中唐时期的郭子仪、李光弼,以铁券的形式表达皇恩浩荡,助皇室度过危机,平复叛乱。而到了唐末,丹书铁券已然有点变味,有时仅仅作为拉拢叛将的权宜之计,授铁券者往往德不配位,如李宝臣、李怀光、王行瑜、田承嗣等最终皆反叛。这些人中大多原本为叛臣,既已生叛心,就绝不可能为一块铁券罢手。而这样轻率地赐出铁券往往弄巧成拙,《新唐书·叛臣上》中记载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李怀光被唐德宗赐铁券。李怀光闻知大怒,曰:“凡疑人臣反,则赐券。今授怀光,是使反也。”意思是:丹书铁券是赐给叛贼赦免其反罪的,朝廷这不是表彰我,而是歧视我,是逼我造反。李怀光居然将其扔在地上。李怀光觉得朝廷是将他和反贼相提并论,因此气不顺,不接受丹书铁券,闹情绪竟然闹至起兵反唐。说完就大摇大摆的回家了,几天后他勾结朱??谋反,吓得皇帝再次逃窜。后来李怀光兵败自杀,唐德宗还下诏表彰了他当初勤王的功劳,还赦免了他的妻子,因为他的儿子也都自杀了。对于李怀光的孙子,他不但没杀,而且赐姓“李”,给予其官职,让他成为李怀光的继承人。皇帝说:“李怀光毕竟是有功于国家的忠臣,不应过于苛责。”李氏皇帝如此胸怀,不是后世朱元璋这种泥腿子能理解的。
唯一保存下来的唐朝丹书铁券:在明朝使用了一次
钱?铁券
钱?受封的丹书铁券,是目前中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唐代铁券实物。
当然历史也不尽然,比如大名鼎鼎的“钱?铁券”也正是唐末唐昭宗李晔所赐,唐昭宗是唐代倒数第二位皇帝,颇有点才能,可惜此时唐朝已经危机四伏、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各地势力纷纷揭竿而起。钱?在唐末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公元896年,董昌叛唐称帝,劝降无果后,钱?平定了董昌,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因感念钱?平定董昌叛乱,唐昭宗于乾宁四年八月(897年)赐授以钱?“金书铁券”。铁券长29厘米,宽52厘米,铁券上嵌楷书金字333个。
《两浙金石志》记载:此券“形如筒瓦,长一尺八寸三分,阔一尺一寸,厚一分五厘,重一百三十二两,正书,二十七行。”《十国春秋》称:“铁券,形如瓦,方广约一尺五寸许。盖??铁铸成,镂金其上者也。唐昭宗以赐彭城郡王。券文凡三百二十二字,晶光闪烁,天语温纯。”《野获编》称:“质如绿玉,不类普通之铁。其字,皆用金填。”
铁券铭文在《四库全书全唐文》有记载。内容是:
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钱?,朕闻铭邓骘之勋,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则知?德策勋,古今一致。顷者董昌僭伪,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渫染齐人。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灵。其机也氛?清,其化也疲羸泰。拯於粤於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馀杭成金汤之固,政有经矣。志奖王室,绩冠侯藩,溢於?绯#?流在丹素。虽锤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显功,抑有异数。是用锡其金版,申以誓辞。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券文明言“卿恕九死,子孙免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也就是说钱?本人可以赦免九次死罪,而子孙可以赦免三次死罪。如果是一般的罪行,则不得追究。)所以,把这张钱?铁券称之为免死金牌也真是没错的。当时唐王朝的地盘已经纷纷被军阀瓜分,小皇帝被朱温所控制,中原展开了逐鹿大战,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正式打开,此时中原各方势力谁都不把苟延残喘的唐王朝和小皇帝放在眼里,而吴越王钱?却始终对唐王朝恭恭敬敬,时常上表进贡。当年钱?接受这个"金书铁券"时,感动得哭了,他说:“我才46岁,就受到皇上如此厚赏,恩重难报啊!”
同年十月,钱?请他的幕僚、文学家、钱塘县令罗隐起草《谢赐铁券表》(《代武肃王钱?谢赐铁券表》),向朝廷表示谢意,全文如下:
臣?言:伏承恩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恕臣九死子孙三死者,出于睿眷,形此纶言。录臣以丝发之劳,赐臣以山河之誓。镌金作字,指日成文。震动神祗,飞扬肝胆。伏念臣爰从筮仕,逮及秉麾。每自揣量,是何叨忝。行如履薄,动若持盈。惟忧福过祸生,敢冀慎初获末。岂期此志,上感宸聪,忧臣以处极多虞,虑臣以防闲不至,遂开圣虑,永保私门。勖以功名,申诸带砺。虽君亲属念,皆云必恕必容,而臣子为心,岂敢伤慈伤爱。谨当日谨一日,戒子戒孙,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乘此而贾祸。圣主万岁,愚臣一心。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钱?虽对唐朝称臣,实际已于唐昭宗景福二年以杭州为中心建立了吴越国。吴越国有多大?包括浙江及上海、苏州、福州。历经子孙三代五王,铁券一直藏在宫中,这块丹书铁券,虽然没啥用处,但是钱氏家族还是将其当作传家宝,代代传承。974年,赵匡胤讨伐南唐,矛头直逼江南。钱?m(原名钱弘?m,吴越国钱?之孙,因犯宋太祖之父赵弘殷名讳,入宋只称?m)拒绝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亡国后,吴越国唇亡齿寒。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在北宋政治高压之下,钱?没有像三年前南唐后主李煜那样:“一旦归为臣虏”,而是主动纳土归宋,和平统一。
时至北宋开国,便有一道流芳千古的“柴氏铁券”。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年仅七岁的柴宗训被迫禅让皇位给赵匡胤,宋室立,后周亡。赵匡胤登基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赐柴氏“丹书铁券”,这个故事便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故事的原型。在小说中,作为柴世宗嫡派子孙的柴进,有先祖留下的铁券,无奈最后也被逼上梁山。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宋朝逐步统一全国时,吴越国的国君钱?m明白天下大局已定。钱?m为了表明归顺大宋朝的心意,命吴越国境内“隳其城不设备”,拆除境内所有城垛,台州府城墙也不例外,最终“所存惟缭墙”。乾德二年(964)授天下兵马都元帅。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一月,钱?m祭别钱?陵庙,失声痛哭:"刑、儿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穆。"悲伤得几乎不能站立。入宋果然被扣留,不得已自献封疆于宋,他遵照钱?"善事中国,弗废臣礼"的遗训,顺应潮流,把所辖的州县、钱粮以及人民和士兵都“纳土归宋”了,将吴越国统治的一军十三州、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卒,悉数献给宋朝,从而结束了钱氏割据两浙七十二年的历史。吴越也是北宋平定的南方诸国过程中,流程走的最好看的一个,各种三请三辞的程序走足,赵家才貌似有点不情愿地接受了钱家的“献土”。钱?m在汴梁的余生,各种好吃好喝、赏赐不断地养着,而他的后代也活的十分滋润。历史上传为美谈,真相却是残忍的。钱?m率领王族子孙近亲一千多人,由杭州迁居汴京开封,以示忠顺。宋太宗为了表扬他为国家统一做的贡献,曾封为“淮海国王”,八年改为“南汉国王”。又辞国号,改封许王,端拱元年(988)更封“邓王”。端拱元年(988年)八月,钱?m六十大寿,与朝廷的贺寿使者宴饮至夜幕,光烛一庭,是夕暴卒。后追封“秦国王”,谥号忠懿,葬河南洛阳。 钱?m迁河南时,将这具铁券及历代皇帝所赐的竹册、玉册、诏诰等家传文物仍藏在杭州吴越国宗庙内。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杭州地方官认为这样不妥,将杭州钱氏祖庙里的铁券等全部吴越旧物献给宋太宗。为了安抚钱氏,宋太宗观赏铁券后下诏将铁券等归钱?m之子安僖王钱惟浚保管。宋室便仍然承认唐昭宗的那道铁券之效。过了30多年,宋仁宗即位,惟浚已经去世,其弟惟演,官拜翰林学士,历任工、刑、兵部侍郎尚书,官爵显赫,又负文名,与杨??⒘踝右峭?为西?L逯匾?代表人物,拜翰林学士,这批文物就转归惟演保管。惟演这一支钱氏子孙在宋代与皇室、后族六世联姻,惟演死后谥文僖公,追封思王。其子钱晦,娶献穆大长公主的女儿。铁券归钱晦保管。宋仁宗知道他家存有铁券,曾索观,后又归还。到宋仁宗之孙神宗即位后,铁券已归钱晦之弟冀国公钱暄之子钱景臻收藏。因为钱景臻娶仁宗幼女秦鲁国大长公主,成为驸马,官至右领军卫大将军,御史大夫。死后谥会稽郡王,这是靖康元年。
第二年金人南下,皇帝、宋室被虏,即“靖康之变”。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南逃,宗室中哲宗废后孟氏及这位秦鲁国大长公主幸免被虏南逃。大长公主已高龄72岁,是赵构的曾祖姑母,南下后她第一个上表请赵构即位,赵构即宋高宗之后当然对这位老长辈感激万分,秦鲁国大长公主自恃辈分,频频向皇帝为儿子讨官。绍兴四年(1134),高宗下诏为大长公主建邸浙江台州(今临海)县治东北的白云山下,让钱氏这一支子孙世居于此,安享尊荣。大长公主南下时当然把铁券等吴越文物携带南逃。公主长子钱忱,字伯诚,历仕哲徽钦高四朝,娶唐氏,与南宋大诗人陆游之母为姐妹。陆游于12岁时(绍兴六年)随母至姨母家,拜谒了这位老长辈大长公主,看到了铁券等宝物,陆游后来写了一篇《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见《陆游文集·渭南文集》第31卷),详记了铁券流传经过,并称:“某年十二三时,尝侍先夫人,得谒见大主,铁券实藏卧内,状如?瓦。今七十余年,乃得见录本于武肃诸孙标家。后十字,盖文僖手书。某家旧藏文僖书帖,亦有押字,皆与此同。武胜军节度使印,则文僖尹洛时所领邓州节钺也。开禧三年六月乙巳,山阴陆某谨书。”“某”是陆游自称,开禧是宋宁宗年号,三年是1207年,当时陆游已83岁,追述70余年前往事。这一年陆游在钱?家见到的是铁券的录本,上面还有钱惟演手迹。
南宋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海时,钱氏祖传的"钱?铁券"由钱焘保存,但是钱焘却把它丢失了。然而苍天有眼,56年之后的元至顺二年(1331),"钱?铁券"被一位渔人从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南泽库的深水中捞了上来,看着如铁瓦似的物件,渔人不知道它的珍贵把它抛在一旁。邻村中一个老学究曾听过一些铁券的故事,就用铁价把它从渔人手中买回去。铁券右下角有一处明显伤痕,是渔夫试其材质是否为金,就用斧轻砍,发现是铁,留下了砍击之痕。关于渔夫网得铁卷的年代有几种说法。钱氏老谱记为南宋咸淳元年(1265),有的记为元至元二年(1336)。经多方考查,倾向于元至顺二年,即公元1331年。后来有人把这件事情告诉给钱氏子孙,钱氏十四世孙、钱焘的儿子钱世??(1276-1346)用十斛谷买回了"钱?铁券"。但是浸水太久,嵌在"钱?铁券"后半段的金字剥落了许多。但毕竟是传家宝呀,钱氏后裔又小心地把它收藏起来了。从此铁券就保存在宗祠里。
到了大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想仿效古代帝王表彰开国功臣,赐给他的开国功臣们铁券。但是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怎么做。这时翰林学士、文学家、书法家危素说,临海钱氏藏有"钱?铁券",于是朝廷遣派人到台州,让见钱世??之子钱尚德把铁券送到京城来。钱尚德捧了铁券及吴越五王图像到南京朝见朱元璋,皇帝赐宴,下诏仿铁券制了一个木券,原件赏还让他带回临海以世代宝藏。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再次召见钱尚德后裔钱克邦,要看这铁券,克邦“持券像诣阙”。朱元璋仍是优礼有加,并称赞钱弘?纳土归宋的美德,观后依然赐还。朱元璋一共赐予三十三位功臣铁券,当然也要分七个等级,并不是每个等级都能免死,以下划重点——“除谋逆不宥”,也就是说造反之罪是万万不能赦免的!既然有这个条条框框,但诙谐的是,明朝许多功臣尽管身怀多张免死金牌,依然改动不了被诛杀的命运,比方李善长,曾获得过朱元璋两张免死金牌,76岁时由于胡惟庸安,一家七十多口人被残杀殆尽。比如朱元璋要杀授于铁券的蓝玉将军,便得先赐他一个谋逆之罪。蓝玉案,灭其三族,受牵连者上万人,何其残忍!所以有时候铁券可能还比不上一块废铁!在屠夫皇帝朱元璋手里,免死铁券犹如催命牌。在现代社会当中,出现一个专有名词叫作“最终解释权由商家持有”,在明朝的“免死金牌”最后最终解释权由皇帝持有。丹书铁券只是作为一种荣誉罢了!免死金牌不仅能够极大奖赏朝臣,让他们感恩戴德,更是可以预防谋反之人利用免死金牌作为资本。皇帝利用国的功劳卓著的功臣尚不能幸免,更何况狗腿子鹰犬跳梁小丑之流?呵呵一笑就好。
大明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朱棣派差行人曹闰到台州临海找到武肃王十七世孙、广西参政钱汝性(钱用勤之次子)。钱汝性与曹闰一起,“奉券驰驿,进呈,御览毕,以礼遣还。”这件宝物由宗子钱凤墀家妥善保存,以后铁券一直珍藏于台州钱氏宗祠。明嘉靖四十年(1561),上万倭寇围攻台州府城临海。为了躲避战火,钱氏第25世孙钱珍背着铁券躲进深山。直到十几年后,再次躲过劫难的铁券才又重返钱氏祠堂。
满清入主中原,中华民族历史从此进入了黑暗的局面,满清废除铁券,用“功牌”的形式取而代之。到清代康熙年间,铁券转藏于第27世孙钱日耀家。直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时,至杭州想看一看这件稀世古物,于是钱氏在嘉兴的裔孙,告老还乡的原刑部尚书钱陈群,率台州后裔钱选至杭州奉铁券呈览。乾隆皇帝不但御览了铁券,还把他亲自题写的《观钱?铁券歌》刻在安置铁券的紫檀柜上,连同"钱?铁券"一起还给钱氏子孙保管。乾隆皇帝当然仍是赞扬钱?及其后裔的忠君之忱,还亲制观铁券歌赏赐钱氏族人(文采实在太烂,捏着鼻子欣赏吧)。高产诗人乾隆皇帝4万巨作,但没有一首需要背诵。
乾隆皇帝的《观钱?铁券歌》
表忠观永祀钱塘,铁券却在台州藏。久闻其名未睹物,秋卿同族今呈将。
铸铁如瓦勒金字,乾宁岁月犹存唐。皇帝若曰咨尔?,董昌僭伪为昏狂。
披攘凶渠定江表,?清赢泰保余杭。用锡金版永延祚,克保福贵荣宠长。
恕卿九死子三死,承我信誓钦毋忘。徒观剥蚀字漫漶,铁犹如此人何方。
龙门致诮带砺誓,赵宋转眼为新王。俊杰识时有弗较,善存桑梓功斯良。
其时铁券固不出,南迁后出方膻芗。作歌装匣付珍?l,所嘉谢表?智?光。
以后铁券转藏到临海东门外五十里一个叫"岭外钱"的小村,由钱文川保管。钱氏子孙专门造了三间小楼,由族人轮流看守。清咸丰十一年(1861),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作乱,打下了南京控制了浙江江苏等地区,攻入台州。钱氏子孙怕铁券被太平军没收,便将其沉放在水井中,待平掉战乱后才捞出来,金字"剥落愈甚"。村中一些妇人以为铁券铭文上的金可以治疗小孩受惊之类的疾病,便动手挖取,致使金字愈少,最后只剩下一百八十余个。但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国家的衰败,铁券的命运也起了波折。光绪二十一年,藏在宗祠里的铁券竟被盗走,从台州盗至嵊县出售,被时任嵊县县令的常熟人徐印士用400银元购去。这事被出生于安徽广德的武肃王三十二世孙、举人钱文选获悉。钱文选之兄乙竞正以观察兵部在浙江办公。他就与嵊县长乐乡一大批钱氏族人向徐印士力争,结果终于以原价从徐手中赎回,一起赎回的还有乾隆御赐宝匣一只。赎回之时,长乐钱氏族人演戏10天,以示庆贺。长乐钱氏分中段、前段、后段三房,三房房长轮流保管。据钱大莘在《钱王后裔在嵊州》一文中说:每年春节,族人用花轿抬着铁券,伴以乐队,连同吴越王遗像一起在大宗祠供奉。
观唐昭宗赐钱?铁券
清代:缪?孙(1851年-1894年)
镂金煌煌字三百,咨尔彭城上柱国。镇海镇东军开府,持节中书太尉职。
媲汉邓骘卫孔悝,褒德策勋视斯敕。有唐吉金经千年,懋典法器稀流传。
重以浩劫遁?C?c,既失复得宁非天。台州诸钱始南宋,守器曰忱贤不?o。
翠华南幸稽乾隆,裒选拜进随云从。天章巍焕锡琳琅,使臣树铭镌嘉颂。
于乎,卢龙万骑潼关走,藩臣跋扈?枭丑。河朔三镇尤??猖,不反而反惟怀光。
人臣谋反赐铁券,其辞虽悖非无见。几曾丹心贯日月,必要信誓兼金?。
我思昔日唐昭宗,纥干山雀愁穷冬。太师尚父王行瑜,魏王九锡朱全忠。
中原生民成疮?_,节度恣睢玩天子。董昌之辈不足诛,大梁逆祸肘腋起。
郑畋壁垒惊黄巢,处存赴难麾旌旄。晋阳招讨李克用,死遗三矢忠肝昭。
矧此勇慑钱塘潮,诛昌定?精兵饶。河山带砺铭勋高,胡弗驱马入淮汴。
朱三之颅力可断,胡弗连兵杨行密,斫头穿眼仇奚益?
乘乱独为割据谋,毋乃鼠窃兼狗偷。可怜江东一罗隐,曲讽勤王志悲悯。
拜恩乾宁曾几时,名马玉带臣受之。虽云屈节完江表,得勿惭对沙陀儿。
吁嗟乎,取以为式号?虎,不学无术笑洪武。
到了20世纪,铁券传到了浙江绍兴嵊县长乐钱氏族人手中,1938年,日军占领长乐镇,钱家人为了防止铁券落入日本人手中,就藏在了后段钱赓麟家深井里。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1月从井中取出了完好如初的铁券。2005年,钱赓麟子、81岁的钱文汉老先生回忆起70年前父母保存铁券的情景:先涂油,再封蜡,用棉线缠好,最后用蜡再封一次,把包好的铁券沉到深井中。1945年11月,钱赓麟夫妇终于打算把铁券从井里拿上来,捞上去,剥开来看,铁券保存得完好,一点都没有损伤。1951年,浙江嵊州长乐钱氏族人将“钱?铁券”捐献给浙江省博物馆。鉴于这件铁券具有重大历史文物价值,特调藏这件无价之宝。直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于1958年后筹建,至全国各地征集文物,这件国宝才运至中国革命博物馆以一级文物珍藏陈列。1959年,这件无价之宝被调入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博物馆的一级文物藏品。
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明代铁券
这一金书铁券历经千年,曾七登天子之廷,历史上曾受宋太宗赵匡义、宋仁宗赵祯、宋神宗赵顼、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和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等六位皇帝的御览。其中朱元璋曾御览了两次,乾隆皇帝更是在御览后归还钱家时赐特制的装券宝匣一只,又亲自作诗"观钱?铁券歌"一同赏赐。然而但是这块丹书铁券也只能在盛世的时候使用,宋朝灭亡的时候钱家已经落魄,钱家后人在逃亡过程中,铁券丢失,50年后直到元代时一个渔夫在打鱼时从深水中意外捞出,钱?铁券重新回到了钱氏宗祠里。
这件历经一千一百年多沧桑变迁的国宝,虽然一角稍有损坏,金字大半漫漶不清,但的确是流传有绪的原物,实在是无价之宝。从汉代到明代,无数功臣被授予铁券,然则真正善终可谓无几人。而“钱?铁券”能护佑后世也并非偶然,或许有其正版“教科书”般的存在必要,或许在帝王眼中是铁券界活招牌,或许真正让帝王顾及的还有当年吴越王的传世的声名。钱氏后人用一千多年来守候,“守之不坠”,几度失而复得,千年之守可谓不易,1951年钱氏后人献给政府,不过比起那块“钱?铁券”,小编更有兴趣于《钱氏家训》。钱氏一族培养出钱钟书、钱穆、钱学森、钱三强这样的大师,这背后又岂是一块铁券之功?
钱?铁券唯一一次使用
那张唐昭宗时期的“钱?铁券”时至明代,按道理已是一块废铁,就像前朝的尚方宝剑怎么可以斩当朝的官呢?但在明一朝竟然还真派上用场。事情就发生在明朝朱元璋当政期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开始狠抓吏治,严查官员的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等行为。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监察机构督察院在巡视建昌府的财物状况时,发现一个问题:前任知府钱用勤在粮食税收方面存在着贪污腐败情况,后来经过详查,情况属实。按照明朝法律,钱用勤被没收家产,判处死刑。钱?后人钱?J,因其父钱用勤获罪,钱?J便持铁券上京城,求见圣上,朱元璋闻讯,亲自接见了他。朱元璋拿到免死金牌后,脸色大变,急忙问:“敢问你的祖上是谁?”。钱?J答道:“祖先是曾经的吴越王钱?。”朱元璋:“原来是功臣之后”。就这样,朱元璋下令归还钱用勤被没收的家产,同时赦免其罪行。朱元璋并没有这么草率,钱用勤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朱元璋最终对他的处罚是:贬为平民,发配吉林。
用前前前朝的信物赦免本朝犯有死罪的官员,这在历史上并不多久,为何一向冷酷的朱元璋偏偏破了这个例呢?究其原因,无非几点——一是,钱用勤虽说犯了死罪,但并没有到危及江山社稷的程度,也不是谋反谋逆,归根到底只是规模不大的经济犯罪,因此属于可以赦免的范畴。
其次,钱用勤的儿子不远千里,冒着连坐杀头的风险,跑到京城面圣救父,足以体现孝道人心,这跟自古以来的儒家传统完全符合,本质上值得鼓励。明朝刚刚开国,需要倡导一种符合儒家主流思想的价值观来稳固人心。
最重要的是,明朝朱元璋认为,自己驱逐蒙元,是继承了唐宋的正统,而钱家的“丹书铁卷”刚好是唐朝皇帝钦定的,还有宋代皇帝审阅过,朱元璋自然没有办法拒绝了。
钱家在宋朝成为赵家人
跟中国历代皇帝相比,宋朝皇帝比较仁厚,对敌国的亡国之君都给予了不错的待遇,比如负隅顽抗的南唐后主李煜被册封为陇西公,北汉末帝刘继元被册封为彭城公。钱?m由于主动纳土归宋,没有消耗宋朝一兵一卒,因此在待遇方面自然是更上一层楼。宋太宗先后册封钱?m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许王、邓王。在生活待遇上,锦衣玉食自不必说,朝廷还时不时以各种名义给钱?m发放丰厚的赏赐。比如在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八月,钱?m生病,宋太宗为了表示慰问,赏赐钱?m“白金万两、钱千万、绢万匹、金器千两,赐其子惟?F、惟治白金各万两”。仅仅是物质就钱?m是待遇最好的亡国之君?他之所以有资格在待遇方面被称为第一是因为钱?m不仅自己享受了余生的荣华富贵,他的子孙们也个个成为大宋朝廷上的栋梁之才。哪个“亡国之君”家的儿子能在新朝做到宰相?而且还是有实权的宰相?钱?m之子钱惟演官至宰执,这个后面另说;其余诸子,长子钱惟?F受封萧国公、节度使、中书令等职;养子钱惟治,雍熙北伐时出知边防重镇真定,官至检校太尉;子钱惟济历任州郡,官至节度观察留后;三子钱惟渲担任韶州团练使、四子钱惟灏担任贺州团练使、五子钱惟?玫H巫罅?武将军、奖州刺史,六子钱惟?y一心向佛,法名净照。上述钱?m诸子中多以武职任官,但最出息的儿子钱惟演有文才,改换文职后位极人臣,从翰林学士、知制诰等天子近臣做起,一路升至担任过工部尚书、枢密使、宰相,还参与编纂了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的《册府元龟》,去世后追赠英国公。八子钱惟济担任平江宣惠节度使。
到了钱?m孙子、曾孙这两代人的时候,钱家不仅没有“高开低走”,日子还过得越来越顺。北宋成为赵家人的标志,就要看与赵家得通婚程度。钱氏后来多与赵宋皇室结亲,就多是从钱惟演开始操作的——他把妹妹嫁给了皇帝的小舅子,两个儿子也安排了与皇室姻亲结婚。钱?m女儿嫁给了宋真宗刘皇后的弟弟;孙子钱暧娶了宋仁宗郭皇后的妹妹;孙子钱暄娶了宋太宗的外孙女;曾孙钱恕娶了宋太宗第九女献穆大长公主之女;曾孙钱景臻娶了宋仁宗的女儿庆寿公主……到了钱?m的五世孙钱忱,因为是宋仁宗的公主所生,所以钱家到了这一代,随着钱家“含赵量”的不断提高,钱氏家族从显宦变成了外戚,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宋史》里就开始列入《外戚传》了;到了钱?m的七世孙女,已经做了宋孝宗第一任太子的太子妃了,如果不是太子早夭,就当上皇后了。——总体来说,与赵家的关系是越来越近的趋势。
惟演、惟济皆童年,为宋帝所称,召见慰劳,并起家诸卫将军。惟演子冀国公暄,暄子会稽郡王景臻,景臻子荣国公忱,封爵世世不绝。所以,大约成书于南宋的中国著名启蒙读物《百家姓》上来就是“赵钱孙李”,这四个姓氏分别是指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君钱?m、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钱家排在赵家人之后位居第二,可见地位不一般,也算是天龙人了。钱氏家族入宋之后日子过的逍遥自在,宋廷也没有刻意打压其在江南地区的声誉,所以至今杭州还有保?m塔、保?m路这些地名。翻遍中国历史,恐怕再也找不出比钱?m结局更好的亡国之君了。
千年名门望族 两浙第一世家
吴越钱氏家族延续千年,却人才辈出,不说古代,就说近代,姓钱的人说起来,那真是如雷贯耳。包括化学诺贝尔奖得主钱永健、原子弹之父钱学森、文学大师钱钟书,另外钱其琛、钱正英、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钱玄同等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雷贯耳,无论是科技、文学、还是政治,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涌现出来。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当然这个共同点都姓钱,而是他们都出自吴越钱氏家族,其实吴越钱氏家族的辉煌最早开始于唐代之后的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被认为是钱氏此后延续千年辉煌的奠基人。
1000多年前,唐宋之间,有过一个五代十国的奇局,天下纷争,群雄四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一个乱世。当时北方战火纷飞,田园荒芜,可很奇怪的是,在南方,浙江一带的吴越国却是太平景象。这就不得不提吴越国的君主,钱?。他一生充满传奇,也是他奠基了钱氏家族的辉煌。
来过西湖的小伙伴都知道,在西湖边上有一座钱王祠,专门纪念钱?为杭州做的贡献,而在钱塘江边上也有钱王射潮的雕塑,这些都展示了钱?为开发杭州做出的贡献,在五代十国时期,钱?以及其后代,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从《百家姓》的排名就可以看的出来,《百家姓》的开头就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排在第一位的是赵,排在第二位的是钱,因为《百家姓》是北宋钱塘的一个书生编制的,皇帝姓赵,放在了第一位,而钱放在第二位足见钱?在浙江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那么钱?做了什么事情,能够让老百姓如此的纪念呢?
852年3月10日,钱?生于杭州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下的临水里钱坞垅,钱?出生的时候据说全身红光(这是古代王者必有的传说征兆),相貌奇丑无比,当时他的父亲都吓了一跳,认为钱?是个不祥之兆,想把他扔到井里,还是钱?的外婆觉得他可怜,要求留下来,钱?这才活下来,所以钱?的乳名是婆留(“外婆留其命”之义),钱?自幼不喜诗文,爱习武,擅长射箭,舞朔,成年以后以贩私盐营生,黄巢也是贩私盐的,可见唐朝末年贩私盐多么的广泛。
虽然说钱?自幼不喜诗文,偏好习武。但是他还是很有文采的。据说钱?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其妻每年寒食节必归临安,钱?甚为想念。一年春天未归,至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发。钱?给妻子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田间的花开了,你可以慢慢看花,不必急着回来。其实是说:“花都开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啊?”真是满怀思念,信中却无一字提及。钱?虽是武将,可是对妻子却是充满一腔柔情啊。他治理国家也是为老百姓着想,家族祖训也是讲究忠孝仁义,这是不是吴越家族长盛不衰的原因呢?正所谓和善之家,必有余庆啊。
钱?最初是跟着董昌保护乡里,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但是后来董昌叛乱,钱?受命讨伐董昌,被任命为镇东节度使,在征战过程中逐渐占据了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也先后被唐、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两浙虽然富庶,但也是三面受敌,所以自始至终钱?极其后代都没有称皇帝,而是依附中原王朝,对其称臣,当然对内的话,规制都是按照皇帝进行的。
钱?之所以能够受到老百姓真心的拥戴,除了保境安民,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使“钱塘富庶盛于东南”之外,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和文化也得以继续发展。最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遗训,也就是武肃王遗训,前三条有两条是要求自己的后代爱惜百姓,第二条则是要求后代对中原王朝称臣,其实也是免动干戈,因此在五代十国这个动乱时期,两浙十三州的老百姓都免于战火,安居乐业,在赵匡胤开始统一全国的时候,吴越国因为富庶强盛而未被消灭。吴越国王钱?的孙子钱?m也顺应天意,半主动半被迫纳土归降,让两浙的老百姓免于战火,这才是老百信真心爱戴钱?主要原因。做为吴越钱氏的祖先,钱?是为子孙后代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起了模范作用,据史书记载,钱?曾立有家训,在临终前还给子孙留下“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勤俭为本,忠厚传家”等十条遗嘱,这些家训和遗嘱世代相传,激励着钱氏后人。
而钱氏家族在钱?的遗训的指引下生生不息,一直延续到现在,几乎每代都会出现名人,到了现在更加是星光闪耀,当年的赵匡胤得到了天下,而今赵氏后人无迹可寻,而钱?则靠着自己的智慧虽未称帝,让自己的家族延续千年,发扬光大,这两人究竟谁的智慧更高不言而喻。
吴越钱氏家族在华夏版图的东南,将杭州作为首都,开始成为当时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缔造了一个美丽富庶、安宁祥和的“人间天堂”,催生和浇灌了灿烂辉煌的江南文明,进入近、现代以来,更是以一场场壮观的人才“井喷”,孕育了诸如“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等一大批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外交家,蔚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的主风景。这个伟大的家族,便是被誉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吴越钱氏家族。
在吴越钱氏家族的名人谱上,一长串名字在历史上闪光:钱?、钱弘?m、钱起、钱易、钱乐之、钱惟演、钱惟济、钱昆、钱昭度、钱藻、钱福、钱士开、钱春、钱选、钱德洪、钱谷、钱谦益、钱沣、钱塘、钱?ぁ⑶?维城、钱曾、钱坫、钱鲁斯、钱杜、钱松、钱文选、钱穆、钱大昕、钱玄同、钱崇澍、钱大昭、钱承志、钱家治、钱逊、钱基博、钱基厚、钱钟书、钱钟韩、钱学榘、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正英、钱昌照、钱运录、钱骥、钱临照、钱均夫、钱之光、钱壮飞、钱境塘、钱君??、钱鸣高、钱俊瑞、钱致榕、钱永佑、钱令希、钱逸泰、钱保功、钱文忠、钱其琛、钱其敖、钱思亮、钱煦、钱复、钱纯、钱永健……据统计,这个家族当代仅科学院院士国内外就有100多人,分布于50多个国家。但凡中国叫得响的钱姓名人,莫不出自于这个家族。
浙江杭州钱王祠吴越太祖武肃王塑像
吴越钱氏家族,富庶江南的奠基人
钱?(852-932年),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钱?的父亲叫钱宽,母亲水丘氏,一家以农耕打渔为生。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立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从军后屡建战功,被朝廷任命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统十二州(兴盛时统十三州),后又被唐、后梁朝廷相继封为越王、吴越王,公元907年受封为吴越国王,辖两浙“一军十三州”之地(如今江浙富庶区域)。卒谥武肃,世称“武肃王”。
两浙:亦作“ 两?J ”。 浙东和浙西的合称。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道和浙江西道 , 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 、以北简称浙西 。宋代有两浙路 ,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今浙江省以 富春江 等为界分为浙东、浙西。 两浙指浙江省 。 郁达夫 《两浙漫游后记》:“统观两浙的山,当以自黄山西来的昱岭山脉莫干山脉天目山脉为主峰。”
钱?奉行“保境安民”的国策,实施筑捍海塘、疏浚西湖、发展农桑等举措,使当时的吴越地区“富甲一方”,为江南的繁华奠定了基础。钱?治国有略,修身治家也十分谨严。钱?自备“起居注”,又两度订立治家“八训”、“十训”。遵循钱?的遗训,后世诸王始终贡奉中原王朝,末世钱?m(钱弘?m)顺应时势“纳土归宋”,使国家“不被干戈”实现和平统一。钱弘?m主动把这个丹书铁券进献给宋太宗,没想到宋太宗没有否认这块丹书铁券,宣布这块丹书铁券在宋朝具有同样的作用。
钱?m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采纳了延寿临终遗言,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毅然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入宋京开封,遵从祖训,决定纳土归宋,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卒,悉数献给宋朝,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
由此,吴越的生产力免遭破坏,人民也免遭生灵涂炭,从而稳定和巩固了中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曾评说:“其民(指吴越百姓)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这是对吴越钱氏历史功绩的客观评价。吴越钱氏为中国的和平统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历史远见和宏大胸怀,实属不易。
临海天台钱忱世系之诸公
钱氏渊源世系主干表 :1.少典→2.黄帝→3.昌意→4.乾荒(干荒.韩流)→5.??帝(高阳)→6.?(??.伯??.伯?,颛顼国始祖)→7.老童(卷章.耆童)→8.吴回(重黎之弟,官至祝融)→9.陆终→10.?铿(彭祖.彭伯铿.大彭国始封伯)→11.?通(字??.彭伯通)→12.?寿(彭伯寿.夏兵马大元帅)→13.?靡(彭伯靡)→14.?元吉(彭伯元吉.其弟?元哲.韦祖.豕韦国始封伯)→38.?孚(周文王师兼泉府上士)→39.钱洼→40.钱?→41.钱宣→42.钱?I→43.钱??→44.钱??rarr;45.钱?]→46.钱?→47.钱燮→48.钱巨→49.钱?→50.钱登→51.钱平→52.钱定→53.钱嘉猛→54.钱政→55.钱琳→56.钱?→57.钱?Y→58.钱?M→59.钱?→60.钱珍→61.钱?→62.钱炅→63.钱?→64.钱融→65.钱元→66.钱丹(战国隐士)→67.钱?b(秦御史大夫)→68.钱?→69.钱?→70.钱后→71.钱??rarr;72.钱?c→73.钱斌→74.钱??→75.钱?S→76.钱婴→77.钱毖→78.钱介→79.钱林(西汉谏议大夫)→80.钱宪→81.钱敞→82.钱朔→83.钱咸(汉高密侯)→84.钱隐→85.钱冲→ 86.钱让(89-151,汉富春侯)→87.钱京→88.钱宝→89.钱睦→90.钱秀→91.钱广(255-308,晋永安侯)→92.钱弥(晋辅国大将军)→93.钱玮→94.钱兴德→95.钱伯仁→96.钱肃之(宋太史令钱乐之兄)→ 97.钱道始(陈永安县侯钱道戢从兄)→98.钱智昌(字文??)→99.钱九陇(573-645.唐巢国公.初名钱??)→100.钱元修→101.钱孝憬→102.钱师宝→103.钱仁?P→104.钱 硕??→105.钱 沛→106.钱宇→107.钱宽→108.钱?(吴越国开国皇帝)-- 庆系及后人分出的各个支系。
钱?(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在唐末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后击败董昌,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由于吴越国力弱小,又与邻近的吴、闽政权不和,只得依靠中原王朝,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后唐明宗时,钱?因惹怒枢密使安重诲,被削去官职。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安国县衣锦乡茅山。钱?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钱元??(887年?941年),字明宝,原名传??。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第二任君主,武肃王钱?第七子。钱元??早年曾历任盐铁发运巡官、尚书金部郎中、检校尚书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在讨伐叛乱、抗击贼寇中立有大功。918年,钱元??被任命为为水战各军都指挥使,讨伐吴国,大败吴军,迫使吴国于吴越讲和,因功任镇海军节度副使、检校司徒。后历任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中书令等。928年,钱元??被钱?立为继承人,被朝廷封为镇海、镇东节度使。932年,钱?去世,钱元??继承父位。933年,后唐赐封钱元??为吴王。934年,进封吴越王。937年,又被后晋封为吴越国王。941年,钱元??因府署着火,惊惧得病。同年八月二十四日,钱元??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庙号世宗,谥号文穆王,葬于今浙江省萧山县龙山。
钱?m即钱弘?m。吴越忠懿王钱?m(929年-988年)公元948-978 年在位。初名弘?m,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钱?孙,钱元??第九子。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后晋开元中,为台州刺史,胡进忠立他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 年),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
钱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昆体骨干诗人。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忠懿王钱?m第十四子。从?m归宋,历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遗事》。
钱暄(1018-1085),字载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惟演第三子。仁宗嘉?中知抚州。神宗熙宁四年(1071)知台州。元丰七年(1084),拜宝文阁待制。八年卒,年六十八。有治绩,性嗜学,有著述。
钱忱(1083~1151年),字伯诚,宋会稽郡王钱景臻与秦鲁国大长公主长子,钱暄之孙,召见赐名。初除庄宅副使,历仁哲徽钦高四朝秦延芑诸州团练防御使、宁武泸州二军观察留后承宣节度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荣国公,累赠太师、汉国豫国公。绍兴元年(1131年)徙居临海。凡累朝所赠券册宗器法物等件。悉以自随。七年(1137年)赐第府治东北白云山下。二十年(1150年)致仕,二十一年(1151年)八月十六日薨于临海赐第。享寿六十有九。葬天台县护国寺北山之麓。
钱忱之子钱端仁,字迪道,居临海。官右朝散大夫、直秘阁知郢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兼提举其祖母秦鲁国大长公主所居之临海“一行宅”事。赠正议大夫、文华阁侍制,累赠光禄大夫。子钱符,字合夫.绍兴十三年.为台州签判.(钱忱→钱端仁→钱符→钱扬祖→钱佃→钱洽→钱椿→钱焕→钱均)
钱忱之子钱端礼(1109—1177年),字处和,临安人,徙居临海。后以荫入仕,绍兴三年(1133年),添差通判台州,累迁知临安府。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权户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隆兴二年(1164年)赐同进士出身,除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进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宰相)。女为皇长子邓王夫人,邓王立为太子,乾道元年(1165年)引嫌除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卒葬天台县护国寺北山之麓,谥忠肃。
钱端礼之子钱?,字淇父,临海人。官奉议郎、两浙东路安抚大使司干办公事,赠光禄大夫,累赠太师、郑国公。
钱?之子钱象祖(1145~1211年),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以祖端礼恩泽补官,历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处严抚诸州、江东运判侍右郎官、枢密院检详、左司郎中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改兵部华文阁学士、知建康府、再除兵部尚书。嘉泰四年(1204年)四月,自吏部尚书赐出身同知枢密院事。开禧元年(1205年),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二年(1206年)三月罢参知政事,为资政殿学士。俄夺官贬知信州,大新学宫,置明辉阁,以延文士;一时士习为之丕变。已而起复知绍兴府,以知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三年(1207年)四月,复除参知政事。十一月,兼枢密院事。十二月,授正奉大夫兼国用使,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嘉定元年(1208年)四月,兼太子少傅。十月,除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太子宾客。十二月罢,以观文殿大学士判福州。乞归,终少保成国公,卒赠少师。追封魏国公,谥忠靖。归葬天台县护国寺北山之麓。
钱象祖之子钱?罚?字利用,临海人。官至温州府通判,赠朝奉大夫。享年六十有九,葬天台护国寺北山之左麓。
钱象祖之子钱泽,字道中,临海人。官朝奉郎、通判衢州府,迁江淮都大提管。卒葬天台护国寺北山之左麓。
钱象祖之子钱澡,字德儒,临海人。官通直郎,累赠中散大夫、泉州提干。年四十三卒于官,归葬临海黄土岭西山。
钱象祖之子钱?В?字子源,临海人。官宣议郎、知湖州四安镇,累赠朝请大夫。卒葬天台护国寺北山之南麓。
钱象祖之子钱??,字回甫,临海人。官承务郎,未赴任卒,葬天台护国寺山塘岙。
钱象祖之子钱沆,字少初,临海人。官朝散郎、举行在文思院,卒葬临海大田山之阳。
钱?分?子钱武孙,字绳父,临海人。官修职郎,卒葬临海黄土岭西山宝藏寺后。
钱泽之子钱可权,临海人。官宣教郎、知婺州义乌镇,累赠朝散大夫。惜年二十七岁而卒,归葬天台花桃山之原。
钱澡之子钱应孙,字定之,临海人。以祖钱象祖遗表恩补承奉郎,历监淮东总领所、除提举左藏库、迁兵部郎中、出知赣州、改知温州、直华文阁、终太府少卿。及南宋将亡,乃命长子钱国烈居临海,自率诸少子等家人徙居绍兴。日以植菊疏泉为事,著有《菊泉馒吟》十卷,号宝庆老人。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归临海省墓,遂卒于临海,葬天台花桃山之原。
钱?е?子钱庚孙,字士长,临海人。官朝散大夫、军器监、知常州,南宋德?二年(1275年)移居天台,卒葬天台护国寺右。
钱??之子钱可复,字信之,临海人。官朝请郎、直秘阁、知严州,卒葬天台护国寺南山前。
钱沆之子钱可则,字正已,号东岩,临海人。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以直宝章阁出知严州,二年(1261年)大水,可则处置得当,臣民全活。十二月升直文华阁仍权任。明年(1262年)四月,升直敷文阁知嘉兴府。五月除尚左郎官,寻升直徽猷阁除浙东提举。卒葬天台护国寺北山。
钱可权子钱焘,字君寿,临海人。官朝散大夫、直秘阁太府寺卿、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致仕。德?元年(1275年),元兵攻打临海时,携带祖传“金书铁券”避地黄岩官渭别墅;并投“铁券”于泽库之水,以求安全。然匆忙之行,不记地点,遂失之。景炎二年(1277年),擢浙东提刑典卿。元兵复攻临海,城陷被俘,因拘留期年,而得归。遂居大田洋渡,自号南斋。卒葬天台花桃山之原。
钱应孙之子钱国烈,字子晦,临海人。官从政郎、庆元府司户,宋亡不仕。遂移居临海八都,自号梅涧。卒葬临海小芝真如寺金家湾之麓。
钱可则之子钱国勋,临海人。官承议郎藉田司令、两浙东路安抚大使。德?二年(1276年)死于国难,归葬天台护国寺南山之原。
钱焘之子钱世??(1276~1346年),字叔瑾,临海人。恩补左侍郎。元至顺二年(1331年)于黄岩官渭别墅之邻居村学究手中,以斛谷买回其父所失之“金书铁券”。金书铁券在和鱼虾为伍五十六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回到临海钱氏于中。卒葬临海白石山之原。
钱世??之子钱尚德(1329~1396年),字九一(一作允一),临海人。官浙江青田教谕,夫人为名臣方孝儒先生之姐。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为了封功臣,对他们“赐以铁券,以申河山带?之誓”,而谈起铁券式样,学士危素奏闻临海钱氏藏有“金书铁券”。钱尚德接获圣旨后,即由临海进呈御览。朱元璋观赏后,命礼部镂木为式,以备制作。而仍将铁券交还钱尚德,带回临海以世代宝藏。钱尚德卒谥“文襄”,有宦官临奠,葬临海大石岭下。
钱尚德之子钱用勤(1353~1413年),字克邦,临海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受荐入京,朱元璋以宋代优待钱氏子孙为例,授其江西建昌知府之职。在任辞俸,恒以家资自给。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为诸司职掌稽违制书事,逮送进京,卒于途中。归葬临海张岙蔡岭。
钱用勤之子钱?J,字汝贤,一字士俊,自号嗜古,临海人。自幼性淡泊,读书善吟,得汉魏风味,著有《就正稿》。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都察院查勘其父在建昌知府任内的税粮,而抄家入籍。乃奉“金书铁券”至京,引奏唐皇赐券及先祖“纳土”之功德。朱元璋于奉天殿接见,下令有司发还全部田产家财,铁券仍由他保管。并遣归临海。这样,时过五百年,铁券见效了。卒葬临海白石山之原。
钱用勤之从子钱仕复(1366~1433年),字汝性,号寅宾,临海人。官至广西布政司右参政,历官二十年,为政宽平,宅心仁恕。永乐十五年(1417年)曾奉“金书铁券”进京,呈递明成祖朱棣御览。著有《寅宾集》行世,卒葬临海日山。
钱仕复之子钱大吕,字茂律,临海人。明宣德十年(1435年)举人,授西安同州知州,有政绩。后迁临洮知府。曾为先祖吴越忠逊王作像赞。成化六年(1470年)以疯疾卒,归葬临海九都山前。
南宋开始,临海成为了吴越钱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除以上所说外,著名的钱氏还有钱端义、钱端徽、钱端英、钱符、钱扬祖、钱光祖、钱荣祖、钱思孙、钱文孙、钱诒孙、钱武孙、钱国熙、钱国奇、钱尚衡、钱尚景、钱用俭、钱用启、钱仕道、钱汝畴、钱大胄、钱大膺、钱大肩等。又分支繁衍,如钱恺、钱箕、钱璋、钱篡、钱昌祖、钱迪、钱庚孙、钱瑞、钱郑、钱国衡、钱国祚、钱叔琛、钱世实、钱道亨等,分别迁居丹徒、宁波、绍兴、温州、金华、嘉兴、湖州、临安、天台、宁海、黄岩,以及广德、溧阳、常州、无锡等地,成为了各地钱氏的始祖。钱氏于临海,创造了不少辉煌业绩,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钱家也出过无耻人文——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664年)明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东林党的领袖之一,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是彼时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末清初大才子。然而明朝灭亡之后,钱谦益本应该以身殉国,才对得起自己的超卓身份,但是他贪生怕死,在妻子柳如是劝说他投水自尽时,用手试了一下水温,居然对柳如是抱怨“水太凉”,然后带领一帮贪生怕死之辈,跪在多尔衮马前,投降了清朝,成了大明的叛徒,清朝的走狗。
钱谦益献上《降清文》:“谁非臣,谁非孝子,识天命之有归,知大事之已去,投诚归命,保全亿万生灵,此仁人志士之所为,为大丈夫可以自决矣!”
明朝养士三百年,但降清文人却如同过江之鲫,这样无耻的文字,也只有怕冷的钱谦益能够写出来。
此后钱谦益为了在清朝谋取官职,还给睿亲王多尔衮献上了很多自己珍藏的价值连城的古玩玉器,名人字画。后来钱谦益又和郑成功等一些反清势力有所瓜葛,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被最终被乾隆皇帝命人写进了《贰臣传》,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面。
乾隆两评钱谦益
时人讥讽他是“两朝领袖”,乾隆更看不起他,两次羞辱他:
“钱谦益本一有才无行之人,在前明时身跻?仕;及本朝定鼎之初,率先投顺,??陟列卿。大节有亏,实不足齿于人类!”
注:?仕,读作“武士”,高官厚禄。??陟,读作“建制”,荐举提升。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
注:真堪覆酒瓮,指钱诗只能拿来盖酒坛子。孟八郎,禅林用语。指不依道理行事者。
晚明无耻文人钱谦益:自称降清是为了柳如是
更让人不齿的是,后来他被人指责大节有亏时,竟然颠倒黑白,信口雌黄,把责任全推给了小老婆:“我本欲殉国,奈小妾不与可?”无怪乎连三百多年后的大学者陈寅恪都看不过去了,竟然在晚年双目失明后,还不辞辛苦,专门写了40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为柳如是辩护,痛斥钱谦益。
钱?父子开创吴越国,连续三代五主均受中朝封为国王,成为王族。钱氏后人秉承祖训,绍续家风,绵延文脉,造就了吴越钱氏一门世代家风谨严,人才兴盛的传奇。钱氏家族的分枝散叶,首度兴旺,出现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从钱?开创吴越国始,至钱弘?m纳土归宋结束,钱氏三代五王,执掌吴越国政权长达86年之久。史料记载,钱?有妻室6房,33个儿子。 钱?的这些儿子多半被父亲派往江浙各州,钱氏家族于是很快在各地繁衍开来。
这个家族始终一脉书香绵延,代有人才涌现。自唐末历五代,又经北宋至南宋,四百年间吴越钱氏始终保持“位极人臣”,封郡王、国公者二十余人,封侯拜相、入仕内阁者,将近百人。宋朝皇帝称 “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就连清乾隆帝也感佩其家族教子有道,在南巡时御赐“清芬世守”匾额。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孟子也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可钱氏家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到了近代更是人才“井喷”。文坛硕儒、科技巨擘云集,海内外“院士”子弟数以百计,因而吴越钱氏家族被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ぃ?734年~1799年),他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之一,苏州的“三元坊”就是因他而来。
钱?:唐末军阀界的一股清流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是否知道这句家喻户晓的民谚的由来?
“赵钱孙李”——这部编定于宋朝的《百家姓》,为何将“钱”姓列为仅次于“皇姓”的第二姓,地位如此显赫?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解开这些谜团,你就不能不了解吴越钱王,和由他创立的《钱氏家训》。
公元十世纪初年,唐末乱世,中原大地军阀混战,四分五裂。而以杭州为中心的东南一角却风景这边独好,一派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升平气象。这得益于钱?建立的吴越国。
《钱氏宗谱》中的钱?像
钱?出身临安、起于草莽,深知“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道理,立国以后没有像其他割据者那样热衷于扩张领土,而是坚守“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闭关而修蚕织”,一心一意发展经济。
他以前无古人的热情和气魄兴修水利,劝民农桑,开拓贸易,使境内出现了五谷丰登、百业鼎盛的喜人景象。江南一带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方。
北宋时的杭州知府苏轼由衷赞叹道:“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
美丽富饶的“苏杭天堂”由此奠定基础,声誉鹊起。
钱穆(前排中)送别钱伟长(前排右)赴美留学,合影留念
一代钱王 千古家训
更为难得的是,钱?领悟到“创业容易守成难”的真谛,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兢兢业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特意制定了一套严谨的家规家训。
钱?受赐的“丹书铁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公元897年,钱?平定董昌、统一两浙,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特意赐给他金书铁券,上有“恕卿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等语。这在封建时代可谓是家族最高的殊荣,但钱?对此非常清醒,他召集家人于堂前,告诫大家不得恃宠而骄,违法乱纪。并同时颁布了八条家规,要求大家必须铭记于心,严格执行。这就是上面给你面子,你要知道珍惜面子。但很多位极人臣的人物最后都覆灭了(如张居正,和?|之流),他们都弄权显世,不懂收敛。绝不称帝“千年老二”钱? 唐末军阀界的一股清流
这份《钱氏家训》最原初的版本被工工整整书写装裱,高悬于家庙的列祖列宗像前,成了钱氏族人必须遵循的法则。
这种苦心孤诣的家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当时有许多的割据政权,他们在继承问题上兄弟相争、父子相残的事例比比皆是。而吴越国历经三世五王,基本都实现了平稳过渡,境内百姓因此得以安享太平,吴越国也成为五代十国中政局最为稳定、享国时间最长的政权。
公元932年,钱?以81岁的高龄安然辞世。他留下十条“遗训”,对其精心创立的“家训”作了最后的强调和补充。
钱氏家族世代书香,彪炳史册,读书重教是其优秀家风传统中最重要的一环(钱钟书、杨绛夫妇)
家训与家风,奠定了千年望族
也许是由于切身体会到爷爷“家训”的重要性,钱?的孙子忠懿王钱弘?m对其进行了认真整理和补充,重新编定了《钱氏家训》。它以儒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念为框架,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体系上更加完备和详实,此后便成为钱氏家族世代相传的无价宝典和精神遗产。
作为一种民间自我教化的工具,“家训”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比较著名的有《颜氏家训》和司马光的《家仪》。《钱氏家训》由吴越钱王所创立,是一种源于“王族”的家训,比之一般的民间家训便有了独特的色彩。
譬如,在“修身齐家”之外,它更强调了“平天下”的内容。钱氏此后人才辈出,大家众多,是否与此有一定关系呢?
近代钱家的人才“井喷”——
钱穆,近代中国最重要思想家之一,他捍卫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精粹;
钱玄同,“五四”新文化运动猛将,反对文言文,力倡白话文,鼓吹民主和科学;
钱钟书,他的《管锥编》和《围城》在他活着的时候已成为不朽之经典;
钱学森,两弹一星总设计师,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同样令人惊奇的,是钱氏家族的杰出父子档: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钱学榘、钱永健父子……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通览《钱氏家训》,要求持躬严谨,洁身自好,严禁骄奢淫逸,是其中相当醒目的内容。这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钱?在霸业成就之初,也曾经志得意满,贪图享乐,结果招致了巨大的灾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痛定思痛,钱?幡然悔悟,恢复了早年艰苦朴素、勤政为民的作风,以身作则,励精图治,才使吴越国重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民国四大历史学家之一、思想家、教育家
“成由节俭败由奢”的道理千古不变,钱?把他写进“家训”中,以自己的教训来告诫子孙们。钱氏一族也果然吸取教训,家教素以严谨著称。12345678
钱学森父亲钱均夫就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氏后人中很少贪渎之辈,无疑得益于这一家风。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钱?出身贫寒,自小读书不多。但称霸以后却喜读诗书,通过拜师和自学努力,不但熟读了经史,还在书画上有相当的造诣。他自觉因此获益良多,便要求子孙们也这么做。尊师重教、读书明理,成为钱氏家族的重要家风。
正因如此,钱氏后人中多勤奋治学的学者和大科学家,在文化、科技、教育领域成就巨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一部重视“平天下”的“王族”家训,“化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始终贯穿其中,也是《钱氏家训》区别于一般家训的最大特色。
所谓“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利在一时故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今天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整理写板块,但是也要保持跟新,所以写写番外吧,偷个小懒,下期应该会写新区科技城这边,好了,直接开始吧。首先说一下中介这边,中介现在越来越多,大家可以发现,一个小区周边会有超级多的中介,为啥呢?其实本来中介很少,但是有了贝壳系的介入,导致开中介的门槛变得非常低。贝壳系不是门头挂贝壳,链家,我爱我家,德佑,俊家,21世纪都属于贝壳系,贝壳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非常大,很多人卖房会把房源挂贝壳上,只要加入贝壳系,就有机会分享这些房源,成为房源维护方,不用在一家家搞关系要求别人把房子挂到你这卖。所以很多在贝壳系上班的业务员,知道模式后,转身就可以在边上再开一个中介,房源知根知底,为啥还要打工,所以中介就越来越多,租租房子,卖卖二手房,卖卖新房,过的也挺自在。中介除了租房,卖二手房收中介费以外,还有卖新房也能赚到钱。新房会跟各种中介合作,带客户过去看房,成交了有佣金拿,当然有部分楼盘不对外合作,一般都是卖的好的楼盘,倒挂盘,狮山的很多盘都不对外合作,因为学区好加价格倒挂,想买还得交茶水费,对外合作个鬼。所以,中介会优先推荐对外合作的楼盘,并且优先推荐佣金高的楼盘,当然不是说对外合作的楼盘不好,其实也有一些相当优质的楼盘的,奈何市面楼盘太多,不对外合作真的没有流量。所以在售楼处现场,人多氛围很好的,不一定是非常优质的楼盘,也有一定概率是佣金高,带来的客户多,人少的不一定是差楼盘,可能不对外合作,具体还是要靠个人判断的,别被案场氛围所误导。跟着中介和自己去买价格一样么?一样的,开发商有统一的价格体系,自己去买不会拿到额外优惠,跟中介也是一样,所以这点不用怀疑中介。所以很多中介会承诺反佣金,来吸引你通过他购买,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也要分情况:1.中介业务员承诺反,业务员流动性很大,而且开发商佣金是在网签过后才反给中介的,网签之后你就不能退房了,等到那个时候,业务员说不定就离职了,另外业务员也不是全额拿佣金的,就算这个业务员讲信用,反的佣金也不会很多,因为中介老板也要赚点,他自己也要赚点。2.中介老板承诺反佣金,虽然比业务员靠谱,但是也要注意,当老板的最喜欢拖,拖到你没脾气,等你网签过后,退不了房,他就不给你,你问他,他也说给,但是就说还没拿到佣金,拿到一定反,你不可能天天要,毕竟你还要工作,人家完全以逸待劳,就算签合同了,你又能怎样?告他?不要时间成本吗?除非中介老板是你朋友,所以一定要留个心眼,另外还有一点,反佣金首先佣金得高,不然反佣金这个事没有意义,大多数楼盘佣金也就3万左右,没多少,去掉税,去掉业务员提成,中介运营成本,再说你总得让人赚点吧,不然人家白忙活,所以能反的没有多少,但是有些楼盘佣金非常高,8万,10几万的都有,那佣金高的原因是什么?那肯定楼盘本身也有问题吧,所以反佣金高的反而要注意。总之,我个人认为,为了反佣金买中介推荐的房子不值得,在确认好楼盘是否合适了,再来考虑返佣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话,问问中介佣金多少,不相信的话,欢迎私信。开发商这块,从房源方面,开发商会先开不好卖的房子,把好卖的标注卖掉了,这样后面好去化,中介在这里面的角色可正可反。正面的话,中介为了成交会跟开发商磨,虽然开发商有销售策略,不会随便给中介放房源,但保不齐会有销售放出点风声。反面的话,中介会帮着开发商藏房源,用来给你造成一个房源不多,赶紧定下来的感觉,正面反面一切都要看客户的性质。所以你自己对自己的判断一定要准确,销售拿捏人是很准的,一点马脚他就能判断你的意向度,从而制定销售策略。还是一样,如果不确定是否还有更好的房源,欢迎私信。当然上述情况不普遍适用,遇到热门盘,几十秒抢光的那种,没有时间让你慢慢考虑确认的。另外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跟开发商砍价,不知道开发商底价在哪里,其实开发商卖房子都有备案价的,一般开发商都是顶着备案价卖的,备案价就是最高不能超过多少钱,如果查到备案价比开发商的报价高,说明这个开发商的确让利了,如果备案价比开发商报价低,那绝对有空间,本身他就不能卖那么高,后面一定会让给你的。比如,备案价2万,开发商说2万1,如果你今天定下来,我可以给你申请谈到2万,于是你觉得很划算,就定了,其实本身这个价格就是该给到你的,你应该再要额外优惠变成了正常购买,很亏。总之房产的套路挺多,细节方面就不多写了,比如售楼处的销售策略等等,意义不大,了解了也没有对你判断这个楼盘有太大帮助,就不写了。今天就偷个懒哈,哈哈哈,明天再跟新区块。
内行人回答:贝壳和链家是一个后台,真实率你可以当成100%。58 安居客 房天下 虚假率99%。那为什么他们发展的都很好呢?因为真与假不是最关键的,真相往往不是最关键那什么才是最关键呢?帮你找房子的人那岂不是要靠运气了当然不是需要你自己去甄别判断,谁是用心的人如果你仅仅想通过好人找到房子然后自己通过其他路径跳过她自己成交那么恭喜你你成功将一个对客户用真心的人变成唯利是图到处在58安居客方天下上发假房子的臭中介。买房是如此 爱情不是也这样嘛1.关注龙猫先生,了解更多河南郑州,北三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政策动态变化。感谢关注2.欢迎大家进入龙猫先生粉丝团,群内不光免费分享房地产政策动态,还有财商老师 职业规划老师 心理专家 为大家提供公益咨询服务3.群内有不同领域人不同行业人,最后欢迎咱们河南老乡来喷空儿。让你感受一下河南人的热情好客河南人的朴实进取河南人的卧薪尝胆中不中?中不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佑房产和贝壳找房是什么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