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糖网病如何避免视力下降?

“爸,医生说你血糖又高了,要少吃点甜食!”“爸,你怎么又偷偷喝这么多酒啦?明知道有糖尿病,少喝点! ”家有“糖人”你是不是也像这样经常为爸妈操碎了心?众所周知,糖尿病人尤其要“管住嘴”,子女们在控制“糖人”父母的饮食中费了很多心思,却往往忽略掉了一个重要的事儿:糖尿病还可能引发眼疾,比如“糖网病”!也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什么是“糖网病”?“糖网病”全称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由于高糖的血液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微血管、大血管的病变,而眼底的微血管病变将直接影响视力,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失明。“糖网病”有哪些症状?糖网病早期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征兆,因此是很难发现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糖网病的症状也慢慢地出现,比如:1、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2、视物有闪光感;3、糖网病患者会出现视野缺失的现象,所见事物的范围有所缩小;4、视物不清,会产生模糊的感觉;5、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6、突然失明。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姜剑主任表示:糖网病导致视力减退和失明的概率比非糖尿病人高,若突然失明可能已是糖网病晚期,此时很多患者已失去关键治疗时机,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避免失明,糖尿病患者无论视力有没有改变,每年至少应做一次视力和眼底检查。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或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复查的时间及其治疗方案。发布于 2020-11-10 15:03
2020-10-30 11:47
来源:
兰州生活汇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会引发诸多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黄斑水肿等,其中又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眼科学上简称“糖网病”。
患糖尿病15到20年后,糖友出现“糖网病”或黄斑水肿等疾病的概率会提升到75%,患病30年后则会增加至85%,这也是造成老年人视力下降及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
糖网病是因为长期血糖偏高引起的眼底血管损伤而导致的视网膜病变。糖网病会引起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视网膜病变,应及早治疗,并且同时控制好糖尿病,两者双管齐下,才能减少对视力的损害。
糖尿病性白内障。引起白内障的原因复杂多样,除了常见的年龄原因,高血糖也是引起白内障提前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原因引起的白内障叫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的原因加上糖尿病的出现,发病率增高,提前出现糖尿病性老年性白内障。另一种情况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下,病情比较严重的幼年型糖尿病患者,称为真性糖尿病白内障。
需要注意的是,真性糖尿病白内障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可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浑浊。当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区别于一般的白内障手术,糖尿性白内障在治疗前需要了解糖尿病的病史,眼部是否有其它病变,以及病变程度,再由此来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为什么会致盲?
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小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容易变得脆弱,就像有裂缝的水管,容易渗漏、出血,从而引起视网膜的病变,可致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黑影等。糖网的眼底病变进展迅速,随着病变进展,视力损害加重,最终至失明。
以下症状请及时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1.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或近视程度加深
2.看东西有闪光感
3.双眼视野缩小
4.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
兰州普瑞眼科医院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视力及眼底,这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有效措施。没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眼底,已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每3个月到半年检查一次,早发现早治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眼睛糖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