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无语事件,体检视力又下降了,跪求好的叶黄素~

50岁的王叔总感觉看书、读报非常费劲,眼部就好像有一块黑斑挡着,抹也抹不去。总是要找儿子,“你帮我看看,这里写的啥?我怎么看起来泛黄啊,看不清。”王叔觉得可能是老花眼了,有天便在火车上买了老花镜,但是戴上之后,也还是模模糊糊的。儿子说让他去医院瞧瞧,王叔不愿意去,觉得眼睛也会衰老,去医院太大惊小怪了。一、老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是怎么回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降低,睫状肌功能减弱,所以眼睛很难聚焦,看东西就会变得模糊。老花眼通常在45岁左右开始,到了65岁~70岁的时候度数变得稳定。但是如果眼前总是黑影雾蒙蒙,不要觉得仅仅是衰老。白内障是晶状体正常老化引起的,看东西的时候会变得模糊,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上升。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治疗白内障,轻度的白内障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发展到后期,容易影响视力甚至致盲,可在医生的评估下及时手术治疗。此外,还要留意是不是飞蚊症、玻璃体出血。飞蚊症与年龄相关,表现为眼前有黑影,一般不会产生视力损害;但玻璃体出血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影响视力。老年人中常见的眼部疾病,还有一种是老年黄斑变性,也叫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容易导致视力产生不可逆性损害,也是导致老年人致盲的最重要原因。主要表现是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物变色、中心暗点等。最后,一些慢性疾病也让眼睛损伤雪上加霜,比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还可能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二、视力不好,吃叶黄素有没有用?有些老年人视力不好,于是就想通过吃叶黄素来改善情况,甚至不惜花大价钱去购买含有叶黄素的保健品,这真的有用吗?营养师顾中一提到,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一般来说,多吃一些富含玉米黄质和叶黄素的蔬菜水果就能对抗蓝光伤害及视力疲劳,比如菠菜、甘蓝、香菜、鱼类、开心果、鸡蛋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但是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往往难获得充足的有效成分,这时候就可以选择服用补充剂。根据著名的大规模临床试验AREDS II发现,有一种膳食补充剂对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具有改善作用,这个配方如今流行的是“维生素C+维生素E+锌+叶黄素+玉米黄素”的组合。在选择补充剂的时候,建议尽量选择单一成分的,最好少选择复方的,能够减少药物叠加引起的剂量过量。但是不同的人可能产生很大差别,保健食品并没有治疗和遇到疾病的作用。如果想要测试眼睛是否出现“黄斑病变”,可以试试Amsler(阿姆斯勒)网格:将方格表放置在视平线30cm的距离,周围光线均匀、清晰,如果是近视或老花眼,需要戴着眼镜测试,用手遮住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凝视表格中间的黑点,然后按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只眼。如果看到的是C,表示眼底黄斑正常;如果看到A或B,可能是眼底黄斑有问题。三、眼睛出现这4种迹象,尽早检查眼睛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健康状况,如果发现眼睛出现这几种异常症状,要警惕可能是疾病导致的:1、眼睛变黄眼睛变黄需要警惕是肝脏问题,尤其要警惕梗阻性黄疸,由于肝内或肝外的胆管完全或部分梗阻,会导致胆汁无法排进肠道,在肝内淤积。如果同时还伴有乏力、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要警惕恶性肿瘤,比如胰头癌、壶腹部癌、胆管癌等。2、眼球突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眼球突出、眼睑退缩,看起来好像在瞪眼一样,它会涉及眼部大部分组织,比如例如眶内脂肪、眼外肌等,会影响眼压、眼睑、视神经。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往往会出现眼部钝痛感、眼睛干涩、眼周充血水肿、流泪畏光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角膜溃疡、暴露性角膜炎等。3、瞳孔发白瞳孔发白需要警惕白瞳症,也就是原本应该是黑色的瞳孔部位变成了白色。白瞳症可能是很多疾病导致的,比如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Coat’s病、眼内感染、视网膜脱离等,这些疾病不仅会严重损伤视力,甚至还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就医检查。4、持续性的眼皮肿胀眼皮肿胀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睡觉时枕头过低、睡前喝水过多、睡觉时间过长或过短等,通常再起床1小时后逐渐自行消失。但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眼皮肿胀,比如角膜炎、结膜炎、肾脏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脏病等,如果连续多日出现持续性的眼皮肿胀,最好及时就医检查。四、常做3件事,保护眼睛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受到伤害会对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做好这几件事来保护眼睛:1、多进行户外运动有研究表明,户外运动能够有效预防眼睛疲劳,每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保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或者每周累计大于10小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2、“20-20-20”护眼原则用眼要适度,多眨眼,如果过度用眼会导致眨眼次数减少,眼睛缺少泪液滋润而干燥、酸胀、畏光。保护视力可以采用“20-20-20护眼原则”,也就是每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后就要看向6米左右的远处,至少看20秒。3、保证均衡营养从作用机理上来说,有些营养素和眼睛健康关系密切。比如维生素A缺乏,可以导致夜盲症。肝脏、全脂奶类、蛋黄等都是维生素A的良好来源。B族维生素对缓解视疲劳有益,可以通过动物内脏、乳蛋类、、豆类、粗粮、畜禽鱼肉类等补充;通过食用坚果、粗粮、肉类、海产品,补充钙、锌、铬等矿物质等....可见饮食均衡的重要性。总之,如果总觉得眼睛看不清,有重影、黑影、飞蚊等症状,应该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关注眼部异常症状,注意适度用眼,营养均衡,保护眼睛。参考资料:[1]《有些心血管病“写”在眼睛上,眼皮下垂、肿胀都是前兆》.生命时报.2021-06-09[2]《全国爱眼日
4张测试图,1分钟测你的眼睛是否健康!这些“护眼妙招”不靠谱,还可能伤眼→》.广州卫健委.2022-06-06[3]《保护「眼睛」,这些营养成分不能缺》.营养师顾中一.2021-01-04[4]《看绿色护眼不管用!别再相信这些护眼方法了!想护眼记住这4点!》.健康时报.2019-06-09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对于熬夜追剧党来说,深夜刷剧既开心又痛苦,但这毕竟是从睡觉时间里挤出来的,不但伤到身其实还更伤到眼。周边黑暗的环境,眼睛却还在“加班”盯着大亮的屏幕,电子屏幕的蓝光照射,让你的视疲劳不断蹿升。一、我们的眼睛承受了多少?我们总是要到眼睛实在扛不住了,才会想起视力和度数的重要性,其次要注意适当休息,切忌长时间用眼。除了上述简单的方法,其实在日常就为缓解眼疲劳做些预防机制,比如补充眼部所需的关键营养。这其中,护眼效果非常好,可以说它是补充眼部营养中的翘楚,为什么这么说呢?它能过滤短波蓝光。这种波长的蓝光能量高,能轻易透过晶状体进入眼底,对视网膜造成伤害,而处于视网膜上的叶黄素可以提前过滤并吸收蓝光,这样就能保护视网膜不受伤害。它的这种过滤吸收性还能一定程度避免眼部疲劳,因为当蓝光照射眼底,未能有物质挡在前方进行缓冲时,眼球会进行自救机制,通过奋力调节眼肌肉来躲避伤害,人就会感受到眼疲劳。其次,它的抗氧化性强,蓝光照射眼底后,眼内部会产生自由基,这种物质会对视细胞产生伤害,而叶黄素能清除这些有害物质,保护视细胞的完整性,有助于保护视细胞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二、叶黄素真的有用吗?看看这篇论文叶黄素是视网膜中大量存在的一类物质,该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及紫蓝光吸收特性,对视网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援引自《叶黄素的护眼功能及运用》 ——周正宏,何国花[文章编号]2096-0603(2016)10-0113-011、人体不能直接合成叶黄素在人体中叶黄素却广泛分布于肝脏、血清、眼睛等组织中,其中以眼视网膜黄斑区的叶黄素含量最高,在 0.1~1mmol/L 之间。阻止视网膜细胞光损伤的最有效成分。叶黄素的光吸收能力很强,可在视网膜内形成一套蓝紫光的过滤机制。叶黄素主要积累在视神经节细胞轴突组成的 Henle 纤维层中,而神经节细胞轴突层又位于视网膜最内层,对视网膜有损伤作用的紫蓝光,在达到光感受器前,是必须要先经过叶黄素含量很高的 henle 纤维层,这就会被叶黄素吸收,吸收程度在 40%- 90%。再者,不同波长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的折射率也不相同,在成像时往往会产生色差从而降低视物清晰度,叶黄素对紫蓝光削弱作用可以降低色差,具有改善视网膜成像清晰度的作用,同时研究人员也表示:叶黄素能够降低紫外线的辐射损伤,同时叶黄素具有的高抗氧化活性和血管扩张功能,可以改善眼部营养供应,改善眼部微循环,并且能防止自由基对眼部的氧化损伤。2、叶黄素确实可以改善视力缓解视觉疲劳需要有规律的饮食,用眼程度不高的人群其实没有补充叶黄素的必要,日常生活摄取已经足够,但是用眼非常密集,新鲜蔬菜摄入较少的人群就非常有补充叶黄素的必要,比如发育阶段的小朋友、升学阶段的学生、高强度电脑前工作的伙伴们,眼睛内的叶黄素含量会消耗地很快,是需要及时保量地补充的。三、如何补充叶黄素才有用?在叶黄素的日常补充上,可以食用玉米、柑橘、菠菜、花椰菜这些蔬菜(可参考上图的含量表),但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存在着饮食不规律和食物烹饪上,会造成叶黄素的流失和缺口,那么非常有必要用相关的膳食营养补充剂来保证下限。那么我自己的叶黄素软糖选择是什么?呐 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1、主要成分叶黄素:玉米黄质要是黄金比例的5:1,每粒10mg叶黄素+2mg玉米黄质,这样在同等光热条件下,它的性质更稳定,营养不易流失;而且其抗氧化性更强,补充效果更好。 2、科学配方复合成分性价比更高,若有多重护眼精华加持,整体养护会更好。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能促进眼部四周的血液循环、补充眼部发育不可缺少的关键元素、对增强眼部的暗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增强了视觉的辨识能力。 3、技术和认证德国纽伦堡大学有着深度合作关系,有着丰富的技术和实验数据,呐 兔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支撑,能保证能有效提取优质成分,更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而顶尖的国际认证和监管约束,会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有着严格的标准,能更好地保障质量。写在最后:视力下降往往是在不经意中,像眼干、眼涩、眼发红、眼发痒等,其实都是我们眼睛给的SOS信号,忽视的话,黄斑区的叶黄素储备就会告急,一旦近视或度数加深就追悔莫及了。欢迎在留言区说说你的心路历程,关注我,了解更多绿色健康生活的小知识、小技巧。(End)*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请联系删除
上周一个读者问我:天天对着手机电脑,眼睛非常疲劳,视力也下降的厉害,可以吃点叶黄素补充剂吗?有效果吗?带着这个问题,今天跟大家聊聊叶黄素。// 什么是叶黄素?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某些藻类生物中。它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黄斑区是人体视觉最敏锐的区域,叶黄素在该区域高浓度聚集。很多水果(桃子、葡萄、柑橘等)中的叶黄素与脂质结合,形成叶黄素酯,我们吃下去之后,叶黄素酯会在消化道中被分解为游离的叶黄素[1]。此外,在自然界中,叶黄素常与玉米黄素共同存在,两者的化学结构极为相似。在自然界中发现的 1000多种类胡萝卜素中,只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及其代谢物存在于人类黄斑中[2]。所以,在市售的叶黄素补充剂当中,一般也会同时添加玉米黄素。// 对视力的保护主要有哪些?//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d-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又称老年黄斑变性,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每4位65岁以上老年人中就有1位患病,7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30%,在我国,4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也高达6%~17%[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食中摄入更多的类胡萝卜素(如叶黄素、玉米黄素等)可以降低晚期AMD的风险,同时AMD患者的视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4]。总的来说,有强力的证据表明,类胡萝卜素为视网膜提供保护,对已经确诊的AMD患者,可以作为辅助的营养治疗。顺便提一句,ω-3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已被证明可以降低AMD的发病风险[5]。此外,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E以及锌的饮食可以降低老年人患AMD的风险。那么,对于预防AMD,日常该如何补充食物呢?我也给大家整理了一张表格[6],欢迎分享给家里的老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状态及相关炎症所引起的氧化应激,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是糖尿病人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对毛细血管细胞变性和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变化有显著的保护。研究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类胡萝卜素补充剂有望改善血清和黄斑色素水平,同时改善视觉表现,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辅助营养治疗策略[7]。//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 是全球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预计到 2040年青光眼的患病人数将达到1.12亿[8]。膳食类胡萝卜素补充剂可通过增加黄斑色素光学密度(MPOD)来延迟青光眼病变的发作。黄斑色素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保护视网膜组织:一是作为蓝光的过滤器;二是限制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研究表明,类胡萝卜素疗法可发挥协同神经保护作用,并有能力作为青光眼的辅助疗法。// 预防蓝光蓝光是一种可见光,波长在400~500nm,主要存在于自然阳光中,人工蓝光包括电子设备和室内灯,它能够引起视网膜的光化学损伤[9]。视网膜黄斑区域的色素,如叶黄素、玉米黄素等,是我们眼睛中的“天然过滤器”,能够吸收400~520nm之间的波长[10],从而保护我们的视力。综合来看,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种蓝光过滤器和抗氧化剂,能够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的视力。对于一些眼科疾病,如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等,都有辅助治疗的意义。上表总结了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营养素及其来源,其实,这也适用于普通人,作为保护视力的饮食方案。对于叶黄素,主要的来源是玉米、深绿色蔬菜(羽衣甘蓝、菠菜等)、橙黄色水果(桃子、柑橘、木瓜等)、蛋类和乳类等。需要提醒的是,乳制品加热会使得叶黄素大量减少。此外,如果日常饮食不均衡,可以考虑选择叶黄素类补充剂,目前市面上的产品,配方也基本上都是“叶黄素+玉米黄素”的组合,再搭配锌、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叶黄素的特定摄入值为10mg/天,最好不要超过40mg/天,都是非常安全的。如果过量补充叶黄素或者长时间大量摄入柑橘(如每天吃4~10个、连续1个月)会有一个副作用——皮肤发黄,也就是胡萝卜素血症。不过不用特别担心,停止摄入后,皮肤黄染会在1周后消退,也没有什么并发症。//参考文献//[1]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Junko Yabuzaki, Carotenoids Database: structures, chemical fingerprints and distribution among organisms, Database, Volume 2017[3]黎晓新, 眼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4]Lem DW.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arotenoids in the Management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tioxidants (Basel). 2021 Aug 5;10(8):1255.[5] Chong E.W.T. Fat consump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ch. Ophthalmol. 2009;127:674–680. [6]Di Carlo E. Prevention of the Onset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J Clin Med. 2021;10(15):3297. [7]Lem DW.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arotenoid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Nutrients. 2021 Jul 16;13(7):2441.[8]Lem DW. Carotenoids in the Management of Glaucom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Nutrients. 2021;13(6):1949.[9]Hammond S. The Effects of Blue Light-Filtering Intraocular Lenses on the Protec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Visual System. Clin. Ophthalmol. 2019;13:2427–2438.[10]Beatty S. Macular pigment and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Br. J. Ophthalmol. 1999;83:867–87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黄素 近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