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询一下,AFT泰国的一种止痛药叫什么真的有吗?

一、
疼痛的概念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由痛觉感受器、传导神经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生理防御机制,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和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疼痛的程度。二、
疼痛程度的评估1
数字分级法(NRS)数字分级法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应该询问患者:你的疼痛有多严重?或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具体如图1) 0:无痛;
1-3:轻度疼痛;
4-6:中度疼痛;
7-10重度疼痛2
视觉模拟法(VAS)划一条长线(一般长为10cm),线上不应有标记、数字或词语,以免影响评估结果。保证病人理解两个端点的意义非常重要,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剧痛,让患者在线上最能反应自己疼痛程度之处划一交叉线。评估者根据患者划X的位置估计患者的疼痛程度。3
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让病人根据自身感受说出,即语言描述评分法,具体方法是将疼痛划分为4级:1)无痛2)轻微疼痛3)中度疼痛4)剧烈疼痛。0级:无疼痛。I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4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脸可通过画有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画评分法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具体如图3)0:无痛
2:有点痛
4:稍痛
6:更痛
8:很痛
10:最痛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可分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和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药的止痛原理1
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局部可产生并释放致痛物质,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等,可以提高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2
解热镇痛药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发作时前列腺素及致痛物质的产生过程,从而达到止痛效果。3
对慢性钝痛、炎症或组织损伤所致疼痛、手术后疼痛有效,对急性锐痛、各种严重创伤疼痛、内脏平滑肌疼痛无效。4
具有中等镇痛作用,长期使用不会出现欣快感或成瘾性,但有天花板效应。(即当药物到达一定剂量时,其镇痛效果不会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强,只有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1
胃肠道反应;2
水杨酸反应;(即剂量过大或敏感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及视力、听力减退等反应,严重可致高热、过度通气、酸碱平衡失调、精神错乱。此时需及时停用药物,并加强碱化作用。)3
过敏反应;4
出血及凝血障碍;5
瑞夷综合征;(即病毒感染的患者偶可出现肝损害及脑病,甚至死亡,因而病毒感染患者慎用。)6
肝肾损害作用;7
神经损害作用;8
骨髓抑制;9
心血管风险。常见解热镇痛药1
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氯苯水杨酸、双水杨酯、水杨酸镁。2
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3
吡唑酮类:如保泰松、羟基保泰松。4
丙酸类:如萘普生、酮洛芬、布洛芬。5
乙酸类:如吲哚美辛、舒林酸。6
昔康类:如美洛昔康、吡罗昔康。7
异丁芬酸类:如双氯芬酸。8
灭酸类:如甲灭酸、氯灭酸。镇痛药镇痛药的止痛机理1
痛觉刺激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将冲动传至中枢引起疼痛。2
阿片类止痛药中具有拟阿片肽作用,而阿片肽由特定的神经元释放后可激动感觉神经末梢的阿片受体,导致兴奋性物质减少,减弱或阻止痛觉冲动向中枢的传递而产生镇痛作用。3
镇痛药不仅可以选择性减轻疼痛,还可以减轻疼痛以前你的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的情绪。4
多数镇痛药不具有天花板效应,但反复使用易成瘾。镇痛药的不良反应1
胃肠道反应,常见有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2
呼吸抑制;3
神经系统反应,如嗜睡、眩晕;4
体位性低血压;5
免疫功能下降;6
耐受性;(即阿片类药物长期反复使用后,其药效逐渐减弱,需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才可获得原来的作用。)7
依赖性;(依赖性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表现为机体对药物产生适应性改变,一旦停药可出现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呕吐、腹泻、震颤,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戒断症状;精神依赖性使患者产生一种继续需求药物的病态心理,即患者为追求吗啡的欢欣感及避免停药所致戒断症状的痛苦,常不择手段来获取和使用药物的状态。一旦患者出现成瘾现象,美沙酮可作为较好的脱瘾药物。)8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高度抑制、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可予阿片类阻断药纳洛酮抢救。)常见镇痛药镇痛药常分为强阿片类和弱阿片类镇痛药。1
强阿片类: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2
弱阿片类:如曲马多、可待因。止痛原则(以癌性疼痛为例)1
轻度疼痛:解热镇痛药2
中度疼痛:解热镇痛药联合弱阿片类药3
重度疼痛:强阿片类药,联合解热镇痛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皮质类固醇。(一般来说对睡眠有影响为中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重度疼痛。)转载;文章仅作为公益分享,如有错误,请帮助给予改正,不作为医疗建议,具体请遵医嘱!感恩原作者的辛勤创作与分享!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说到止痛药,最常见的就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了,而疼痛也是折磨不少人的常见病症,像牙痛、头痛、姨妈痛等。很多人有疼痛自然就会选择止痛药,且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先止痛再说。我们比较常见的止痛药有芬必得、必理通、散列痛、美林等。头痛、牙痛、肌肉痛,就吃布洛芬,那么布洛芬是不是不管哪里痛都能用呢?是不是所谓的“万能止痛药”?先来看看布洛芬的功效。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的作用。除了常用的退烧止痛外,还能抗炎,这里的抗炎是不是等于消炎呢?其实不是的,而是针对关节等无菌性的炎症,而不是说能杀菌消炎。布洛芬虽然对头痛、牙痛、肌肉痛、痛经等都有效,但我要告诉你,布洛芬并不是万能的。布洛芬对胃肠痉挛性疼痛无效!在药店的时候,我就发现有的人真的把布洛芬当做止痛神药了,不管哪里痛,就上布洛芬,肚子痛,胃痛也上布洛芬,这不仅是无效的,更是有害的。胃痛通常是因为胃炎、胃痉挛、溃疡等原因引起的,布洛芬不仅没有治疗作用,甚至还容易引起胃肠道副作用,可能加重胃肠道的损害,引起严重的溃疡、穿孔、出血等。这一点也在用药禁忌中有明确表述:活动性或既往有消化道溃疡史,胃肠道出血或穿孔患者禁用。此外,布洛芬还有非常重要的几点禁忌: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或严重心力衰竭者禁用。所以呢,布洛芬的禁忌还是很多的,包括备孕的女性也要谨慎服用,可能削弱女性生育能力,但这个是可逆的。说完了布洛芬什么情况不能用,再来说说布洛芬怎么用。药还能怎么用,吃不就完了吗?但你知道什么时候吃?一次吃多少?一天吃几次?能吃多久吗?首先,我们买的布洛芬大都是缓释胶囊,而通常我们也会选择缓释胶囊,因为缓释片更伤胃一点。除了有消化道溃疡史者禁用之外,不良反应中也有列出: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胃胀、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等。说明这个药伤胃,或者能加重原有的胃病,所以最好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布洛芬怎么吃?如果是缓释胶囊就要整粒吞服,不得打开胶囊来吃。打开后就破坏了缓释的功效了。一天吃几次?因为是缓释制剂,药效比较持久,一般12小时服用一粒即可,一天服用两次,通常在1-2小时起效。说完了布洛芬,再来看看它的兄弟药,那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同样也是非甾体家族的,一起来认识一下。还是先从功效入手: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应该说氨基酚更多的是用于退热,而布洛芬止痛效果则更好,还有一点就是抗炎作用是氨基酚所没有的。那氨基酚有什么禁忌吗?说明书中写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需要强调的是,有的人会把多种感冒药同时吃,以为那样能好得快,却不知道这样很容易导致药物过量,其中最凸显的就是这个氨基酚的成分。很多西药感冒药中都含有这个成分,含量也有大有小,一般在0.2g左右,但是要知道氨基酚一日用量超过2g就算超量了,超量用药容易引起肝损伤甚至肝衰竭。布洛芬或者氨基酚除了大人用药之外,还有小儿用药,最常见的就是美林和泰诺林了,那么小儿用药这两款怎么选?美林也就是布洛芬,泰诺林也就是氨基酚,一般6个月以下选择副作用更小的泰诺林,6个月以上的话两种都能选,而布洛芬药效偏于温和持久,但是伤胃。还有一点是,美林或者泰诺林都有混悬液和滴剂,几个月的婴儿最好选择滴剂,用量更精准,而混悬液则适合一岁以上的幼儿,混悬液每次服用前需要摇匀。这里再强调一下,不管是布洛芬还是氨基酚,用于退烧止痛的话都属于对症治疗,所以并不能长时间服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可见呢,我们如此常见的药,虽然适应症比较多,但它并非止痛神药,也不是随便乱吃的,药都有副作用,服药之前还是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国的一种止痛药叫什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