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终身后遗症复查要那几个部位?


鼻咽癌的早筛
文/焦守恕
作者简介
焦守恕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和国际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科技部“中国火炬创业导师”、国务院侨办中国侨商协会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中国旅美科技协会顾问、中国健康产品直荐师委员会特聘专家、国家健康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技术与细胞应用专业委员会专家。
中科体检180期“健康百家谈”公益讲座专家简介
2017年岁末,一则消息令“鼻咽癌”这个病魔再次牵动了人们的心弦:曾在《士兵突击》中扮演拓永刚的演员刁海明,于2017年12月9日因鼻咽癌去世,年仅45岁。而早在2017年5月份,韩国影星金宇彬也被确诊为鼻咽癌,只有27岁。这些名人深受鼻咽癌之害,令世人震惊、叹息!而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状况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鼻咽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的病例约80%在中国。2015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6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把鼻咽癌列入中国的8大癌之一,要求重点地区、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
2015年中国新确诊鼻咽癌60600例;死亡34100例,南方八省及港澳台为高发区,以广东为最,但散发病例遍布全国,高危人口达四亿之众。不幸的是,江西也是鼻咽癌高发区,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数值的1.2倍,高达2.28/10万!研究指出这与江西特有的地形地貌类型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引发鼻咽癌的“三击”理论

遗传、易感基因
鼻咽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此类鼻咽癌患者占总发病的8%~10%。
2002年,曾益新教授牵头的“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易感基因位于人类4号染色体短臂p15.1的区域,含有1000万个碱基对。这一发现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遗传学》上。

环境诱因
环境污染、致癌的饮食都可以导致细胞周围微环境的恶化,诱发致癌基因或易感基因突变。具体有以下6种情况:
1.长期抽烟及吸“二手烟”的人群。烟草在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69种致癌或促癌物质。
2.长期居住在受污染的环境。含有雾霾PM2.5,室内装修和家具弥散的甲醛。
3.从事厨师工作的人群。长期接触的油烟含有高活性的致癌物苯并芘。
4.长期生活在水和土壤含有过量镍、底量硒等微量元素地区的人群。
5.常吃腊肉、咸鱼、腌制食品的人群,增加鼻咽肿瘤的发病率2~7倍。
6.常年饮用广式凉茶的人,凉茶富含大戟属草药Euphorbia ,如甘遂、大戟、续随子,绿玉树、一品红等,该类草药所含的微苦毒素能激活EBV病毒。

主因是EB病毒感染、激活
就像广为人知的“HIV能传染艾滋病”、“HPV能传染宫颈癌”、“HBV能传染肝癌”一样,EBV(EB病毒),是“传染”鼻咽癌、淋巴癌和白血病等致命病症的罪魁祸首。EBV发现于非洲,具有极具粘附力的囊膜,对B淋巴细胞、鼻咽上皮等有极强的亲和力,1999年被国际癌症研究会(IARC)定为一级致癌物。EB病毒经唾液传染,不分男女老少,潜伏于95%以上的人体中。EB病毒潜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能被激活、基因突变诱发癌症。
当EB病毒侵入鼻咽部上皮细胞,其立早基因突变所表达的编码蛋白Rta就能激活细胞内癌症信号通路,诱发细胞癌变。
鼻咽癌的特点

不易被发现
鼻咽癌生长在鼻咽隐窝,部位隐匿,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深深地插入到鼻咽部的特殊器械鼻咽镜才能窥得其貌。

侵犯部位广,引发多种症状
鼻咽癌临近有很多重要器官,癌细胞会经过血液或淋巴管向周围转移。
向上侵犯颅脑,造成头痛、耳鸣、眼斜;
向前侵犯鼻子,造成鼻塞、鼻堵、鼻出血;
向后侵犯脊柱神经,造成神经痛;
向下侵犯喉腔,造成声音嘶哑。
最常见的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被误诊为颈淋巴结炎。

危害极大
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且集中好发于30~59岁的青壮年,以男性居多。

误诊率极高
因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鼻咽癌首诊表现复杂,再加上患者就诊多科室,导致鼻咽癌误诊率极高,达45%~76%。
据江西省肿瘤医院和赣州市肿瘤医院发表的调查论文结果显示,误诊率分别是77.4%和57.5%。有很多误诊案例,比如20岁左右的患者,因误诊为长智齿、偏头痛、颈淋巴结炎,多科室就诊,没有及时正确治疗而死亡。
综合误诊误治的原因,应该是以主观因素为主。一是患者自己对鼻咽癌患病风险忽视,不做鼻咽癌筛查。他们不了解,诱发鼻咽癌的EB病毒是通过唾液传染的,几乎潜伏在所有成人的体内包括鼻咽腔上皮细胞中。EB病毒一旦被激活突变,就会驱使鼻咽部上皮细胞分裂,引发鼻咽癌。这种EB病毒感染导致的癌症,无关乎你所生活地区鼻咽癌发病率多少,只要落在你头上,发病率就是百分之百!所以经常对大众进行鼻咽癌发病的科普教育,引导人们养成主动定期筛查鼻咽癌的良好习惯,有了患病风险及时进行抗病毒疗法干预,是预防鼻咽癌发生、减低误诊率的根本途径。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是医生,包括医生的责任感和业务素质,这个现象必须引起各级医务人员的重视。因为鼻咽癌症状多样,使得患者被分散到多种科室首诊。而对于内科、外科、神经科、口腔科、中医科等专业的医生来说,对鼻咽癌有关知识重视不够,是造成误诊误治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要主动引导筛查提高群众的认知度,自觉接受鼻咽癌特定的检查,才能有效地客服医源性误诊。

早期疗效非常好
鼻咽癌的早期(一期和二期)治疗效果非常好,一期的5年生存率几乎能达到100%,二期也能达到80%。比如,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2001年11月发现并确诊为鼻咽癌,经过综合治疗,已经痊愈。
而一旦到了中晚期(三期和四期),5年生存率就不到一半了。比如,香港著名电影演员陈奎安,发现时已是鼻咽癌晚期,很快便病逝了。
所以,实现鼻咽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对于每一个有EB病毒的人而言,每年体检时做个鼻咽癌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鼻咽癌的筛查

Rta是鼻咽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鼻咽癌筛查不应该是只查EB病毒是否存在的指标,而是查EB病毒立早基因是否突变诱发鼻咽癌的特异性标志物Rta。
当EB病毒的立早基因BRLF1基因突变时,就会表达出Rta编码蛋白。这是一种毒蛋白,能激活鼻咽部上皮细胞内的癌变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快速分裂,形成鼻咽癌。而这个Rta毒蛋白的出现,就会引起血液中强烈的抗体反应,所以,我们在体检时就能通过血液检测,检测到Rta蛋白抗体的含量。其中最敏感、最特异的是Rta/IgG型的抗体,如果您的血液中出现了这种抗体,就说明您的鼻咽部细胞有了Rta毒蛋白,引发了细胞分裂,鼻咽癌正在生成。所以检测血液中的Rta抗体,能特异性地检测出鼻咽癌,最适用于健康体检领域进行鼻咽癌风险预警和早筛。

Rta与其他EB标志物联检
将特异性的鼻咽癌标志物Rta与EB病毒另外两个标志物联合使用,组成“Rta三联检”套餐,对检测还未形成明显肿块的早期鼻咽癌具有特殊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特别适用于健康人的体检,精准地报告受检人是否有罹患鼻咽癌的风险,以便及早进行干预,将正在形成的鼻咽癌细胞杀死在“摇篮里”,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促进早期诊断,还能够预防。
“Rta三联检”由Rta、VCA和EA三种标志物组成,可全覆盖EBV基因谱,分别反应病毒潜伏期、裂解期、复制繁殖期的感染状态,大大提高检测鼻咽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达到95%以上)。
其中,VCA是病毒的包裹病毒核体的衣壳蛋白,凡EB病毒感染性疾病均有表达,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何杰金氏淋巴瘤等。对辅助诊断鼻咽癌有较好的敏感性,但特异性很差。
而EA是在EB病毒感染细胞进入晚期才表达的产物。对辅助诊断鼻咽癌具有较高特异性,但已届晚期,不能用于早期发现鼻咽癌。
加上Rta这个既能早期发现,又能特异诊断指标,就能克服VCA和EA的短处,又有了它们的长处,所以“Rta三联检”才是体检预警鼻咽癌风险直至早期诊断鼻咽癌的最佳搭档。

早筛与复查相结合
2016年4月15日,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的专家经过评审,一致认为Rta是特异性鼻咽癌生物标志物,正式推荐在健康管理和体检机构应用。同年8月,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启动在全国的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组织开展使用“Rta三联检”筛查鼻咽癌的专题研究。全国著名的健康管理机构中科体检就引进了“Rta三联检”套餐检查。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Rta三联检”出现阳性,但临床检查还未见到鼻咽癌肿块,千万不要认为是“假阳性”而掉以轻心。因为Rta是立早基因突变致癌的标志物,只要Rta呈阳性,就表示细胞已有癌变发生和发展。根据检测阳性强度,定期(6个月或1年)复查。
“Rta三联检”若显示您没有罹患鼻咽癌的风险,则完全可以放心了。若检测到鼻咽癌风轻度风险,医务人员将指导您进行抗EB病毒的干预性治疗。若鼻咽癌风险达到中度或重度,就要进行做鼻咽镜检、CT等临床检查,并最终经过鼻咽癌确诊金标准“活检病理”,进行确诊。
鼻咽癌的治疗模式
许多口腔咽喉部肿瘤初期都可用手术治疗,唯有鼻咽癌例外,放射治疗仍然是鼻咽癌一线治疗方法。
正在美国进行的过继性T细胞疗法III期临床试验,通过活检获得鼻咽癌组织,分离出能攻击癌细胞的特殊的免疫T淋巴细胞,然后在实验室中培养这些免疫细胞,并将培养后的上亿个细胞注入回患者血液中,结果肿瘤开始“消融”。
总之,早期的鼻咽癌经过短期的放射治疗就可以痊愈,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鼻咽癌尤为关键!“Rta三联检”是中科体检独家引进的源自美国的先进检测技术,对鼻咽癌风险的筛查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每年做个血液检测,如果正常可以十分放心;如果有了风险,可以对因干预;如果不幸长了鼻咽癌,也能在超早期发现,治疗起来受罪少,可治愈。
Q
uestion & Answers
现场问答
1.我得鼻炎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好,看过医生,有的说是过敏性鼻炎,有的说是鼻窦炎。我只要用一些收缩血管的药,就会减轻状况,甚至消除。但有时症状严重时,鼻子就会出血,请问我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鼻咽癌吗?我自己该如何区分?
答:首先,鼻炎和鼻窦炎都是常见的病,病变时间拖延久了,有转变成鼻咽癌的可能,这样的例子媒体都有报道。如果鼻子出血,有了“涕血”现象,就是倒吸一口气时,在鼻咽部形成负压,从鼻腔后部咳出的分泌物是带血丝的,这就高度提示有鼻咽癌的可能,要尽快到中科做个“Rta三联检”检测。
2.我是鼻咽癌患者,前段时间刚治愈,请问我还可能会复发吗?如果有,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呢?
答:鼻咽癌复发率高达90%,一般最快复发只有3个月,所以预防不得病是最好的。为了避免复发,最重要的是提高身体免疫力。从避开污染到调整饮食到戒烟,同时服用抗病毒的药,以防复发。鼻咽癌患者,更应该到中科定期做“Rta三联检”,可以动态检测癌细胞的生长情况,可以有效及时地侦测到你的鼻咽癌是否复发了。
3.现在空气质量这么差,请问这容易引起鼻咽癌吗?有什么应对的方法?
答:空气污染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例如天气预报中所说的PM2.5就是可以进入身体组织器官的致癌物质。如果人们的口鼻经常吸入这些致癌物质,那么吸气的必经之路鼻咽部细胞就会不断受到强烈刺激,激活潜伏在细胞内的EB病毒,进而诱发生成鼻咽癌。
应对的办法当然是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的大气中。建议生活上改变习惯,少吃那些能激活EB病毒的腊肉、咸鱼、腌制食品。同时积极锻炼身体,提升自身杀灭癌细胞的免疫力才是预防癌症最根本的方法。
Experts
陈传泉
现任中科·名中医堂主治中医师
原江西省邮电医院书记兼副院长。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擅长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再结合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点穴刺络、刮痧、拔罐、穴位注射、火疗、食疗及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疾病。
#中科体检关注健康#婚前体检套餐B系列男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导读:  由于我们人的鼻咽与咽部、鼻部、眼部等位置相邻,当得了鼻咽癌以后,可侵害周边的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非常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其他部位患上  由于我们人的鼻咽与咽部、鼻部、眼部等位置相邻,当得了鼻咽癌以后,可侵害周边的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非常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其他部位患上疾病,进而忽视了鼻咽癌,导致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那么,要如何确诊鼻咽癌呢?我们去医院要做哪些检查?  就鼻咽癌而言,其确诊关键从下列几个层面入手:  1、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症状就是是患者主观上的察觉出的异常或难受的表现,例如鼻塞,这是通过医生问诊得知的。体征是客观上见到或摸到的表现,例如颈部摸到包块,它是患者自身或医生通过检查获得的信息。这方面的信息主要是提供一个初步的判断。  2、体能检查:主要是检查头颈,医生通过对鼻孔、口腔内部、咽喉部及其颈部进行检查发现异常,进而进一步诊断通过问诊掌握到的情况是不是一致或者不符合,然后进一步确诊。  3、鼻内镜检查:能够直观地见到是不是有恶性肿瘤病灶及其病灶的情况,并进行活检取病灶组织。  4、实验室检查:通过验血进行一些有关检查,例如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主要是要进行EBV-DNA及其EBV抗体的检验。  5、影像检查:鼻咽增强核磁共振检查,颈部增强磁共振或CT,脑部磁共振或CT,肺部CT,腹盆部超声或CT检查,骨ECT检查等,或全身PET-CT检查等。  6、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将活检得到的病灶组织标本采集送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说白了病理学检查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病理化验,根据对获得的病灶组织标本进行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查以帮助确诊,它是癌病诊断的依据。  总得来说,鼻咽癌引起的症状并不典型,也非常容易与别的病症搞混,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应留意自身的变化 ,一旦有异常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不可以当做是小病不去处理,最好是立即到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检查,确诊时什么病,这样才能做到对身体最大的保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鼻咽癌终身后遗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