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年打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待遇的兵现在是不是在补发工资

1977年6月,越南当局出动29艘军舰入侵中国西沙群岛海域,并举行海空演习。与此同时,越南当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将矛头指向中国。此后不久,越军频繁越界挑衅,黎笋的亲信、时任越南外交部长阮维桢在各种外交场合上多次宣称:1个越南兵可对付30个中国兵。面对越军的一再挑衅,起初中国军民本着“睦邻友好”原则,不希望与山水相连的邻国打仗。但是,越南当局丝毫没有将中国提出的忠告和警告放在眼里,一直认为中国解放军都是一些没有战斗力的架子师,坚信越军实力大于中国解放军的实力。结果,伟人邓小平一声令下,新兵人数过半的解放军部队横扫越南北部,将越军拉下神坛,推动了时代历史的发展。南国遍地架子师所谓“架子师”,就是番号和编制框架得到保留,但兵力和武器装备都存在严重缺编的师级部队。朝鲜战争结束后,对越自卫还击战爆发前,中国的军事力量可用“南国遍地架子师”这句话来描述。当时,中国仍旧处在极度贫困落后的阶段,经济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现役军人参加经济建设就成为了当时最常见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尽管中国现役解放军兵力一直保持在400万人以上,但是,剔除农业生产部队、铁道部队、黄金部队、文工团、武器装备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部队等兵种,部队不满员,武器弹药缺编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北方超级大国虎视眈眈,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一触即发,中国不得不将重兵投放在北方边疆,使得南方地区的军、师、团、营、连这些作战单位,普遍存在人数和武器装备都不满编的问题。以原广州军区43军为例:该军麾下拥有127、128、129这3个步兵师。其中,127师是该军战略值班部队,武器装备和兵员都优先补给。但128师这个在解放战争时期就被毛主席誉为“攻坚老虎师”的部队。自1975年后,缩编成立一个人数只有5000余人的架子师,而且部队平时主要负责执行经济建设任务,现役士兵接受正常军事训练的时间都很少。129师则擅长巷战和爆破,但也逃不过被缩编的命运。1975年,该师也变成了人数不足6000的架子师,平时也是负责经济建设任务。要知道,时任43军副军长张万年,是一个名满天下的猛将,带兵打仗有勇有谋,在和平年代,深挖练兵方法,对部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在60年代,奉命赶赴北越溪山地区指导越军作战的张万年将军,表现突出,不仅出色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而且为提升中、越两军战斗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想象一下,张万年将军这样一位国家少有的年轻军事天才,麾下只能留一个满编师,南方其他军级部队自然不可能有两个满编师。1975年按照毛主席制定的裁军计划:南方满编步兵师由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外加师直属部队组成,兵力约为10900人;满编步兵团兵力约为2480人;步兵师下辖的满编炮兵团兵力约为1390人。而不满编的南方步兵架子师,虽然也是按3个步兵团加1个炮兵团及师直属部队构成,但是,师直属警卫连和侦察连被合并为警侦连,没有炮兵指挥连,炮兵团少一个122榴弹炮营,团营单位中的炮兵连和机枪连合并成机炮连。总之,架子师与满编师相比,人数少一半,武器装备少一半,步兵团一般只有1120-1130人,全师兵力只有5680-5700人左右。反观当时的越南军队,其步兵师兵力虽然只有7500到8000左右,但其武器装备不缺编,甚至出现武器装备比士兵人数多的情况。同时,1978年7月开始,越南当局停止招募新兵,但延长现役士兵服役时间,征召退役军人二次服役,使得越军兵力一下子突破100万人。这些士兵几乎都参加过抗美战争和越南内战,战后又接收了大量美军遗留的武器装备,又有苏联援助的苏式武器装备,所以,越南当局是不把遍地架子师的解放军放在眼里的。不发威的老虎不是病猫1975年,毛主席主持裁军的时候,就考虑过世界大战来临时如何应对的问题。因此,制定出了这样的方案,各师都保留原来的建制,只缩减各作战单位的人员。一旦战争打响,架子师随即招募新兵补充,军工企业立马交付所需的武器装备,通过老带新的训练模式,使架子师迅速恢复战斗力。这种保留部队编制框架为前提的裁军方案,在和平年代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大量的经费支出,而且还能保障其它领域的人才供给问题。若是遇到战争来临,各军区也能从容应对。1978年11月上旬,以黎笋为首的越南当局铁了心要挑起中越两国之间的战争,中国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被迫于1978年11月20日发布对越实施自卫还击的声明。此时,担任作战任务的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以及周边的成都军区、武汉军区和福州军区,加起来都凑不够10个满编步兵师。此外,武汉军区是中国心脏腹地,武汉军区的精锐部队不可外调。面对这个情况,伟人邓小平不慌不忙的下令扩军。11月20日宣布出兵教训越南,12月中旬就要求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的主力部队迅速向边境地区集结待命,时间非常紧迫。如果是别的国家这样做,或许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会认为,这不是在打仗,而是来闹笑话的。可是,中国有较为成熟的预备役体系,有强大的民兵体系。现役部队要扩军,实际上就是让预备役人员和民兵转入现役部队那样简单。12月中旬,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的主力部队陆续抵达边境地区,各军各师一到集结地,就一边构筑工事,一边实施军事演习。这样的情况,使得越南黎笋集团认为,解放军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中国真正能投入越南战场的兵力,也就只有12万到14.4万之间。于是,就有了“1个越南兵可对付30个中国兵”的狂言。说得最多的人便是时任越南外交部长的阮维桢。黎笋集团做好了防御准备后,便出动20万精锐部队去攻打柬埔寨。结果,对越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刚打响没几天,黎笋集团就高兴不起来了。在执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务的29个解放军步兵师当中,只有8个师是战前满编师,其余21个师都是临战扩编。说白了,这21个师,都是新兵人数过半的,且大部分将士都是没实战经验的。但是,开战首日,很多新兵过半的步兵师,打得越军上下都在怀疑人生。例如,临战扩编的43军128师,于1979年2月17日突破越南谅山省龙头地区防线,与127师突破了越南谅山省东北部的屏障。临战扩编的广西军区独立师,麾下的3团仅用半天时间突破越南广宁省北部的越军防线。55军164师也是临战扩编,新兵人数过半,但在坂然战斗中表现出色,最后参加了谅山歼灭战。从整个战局来看,56万解放军仅用1天时间,就完成对越军第一道防线的分割包围,直至解放军凯旋而归,都没见到1个越南兵怎么对付30个中国兵的。反倒是在中国军队撤军途中,越南当局派出的“越南头号女特工阮文慧”及其带领的黑玫瑰女子特工队居然被128师侦察连的一个班给全歼了。解放军的架子师为何如此厉害?其实,这是源于长征时期积累的经验。毛主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使得红军队伍不管人数有什么变化,一直都可以保持强悍的战斗力。建国后,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计划,得到了毛主席的采纳,于是,在毛主席时代,解放军经历了多次裁军,但部队的战斗力得到有效保持。到了70年代,苏联远东地区的部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架子师制度。为了保持架子师的战斗力,毛主席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编入解放军现役部队的后备力量。其中,由退役军人组成的预备役部队,本身就熟悉老部队常规武器装备的操作,熟悉老部队的指挥风格,战时编入现役部队,直接可以上战场。而民兵部队每年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有一定的作战基础,战前几个月只需接受常规的训练,就能够快速与部队主力融合。1975年大裁军后,解放军建立了导师制,即,现役部队中的团营连,都要坚持训练,扩编后,采用老兵带新兵的方案,使老兵变为新兵的导师,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在新兵训练中,采取新兵老兵混编模式,充分发挥出军事民主精神,激发出广大官兵的主观动能,既可以检验老兵的带兵能力,又可以检验新兵的应急应变能力。以广西宁明县板烂地区的战斗为例:1979年2月22日,越军338师460团在其炮团的支援下,出动一个加强营的兵力主动入侵板烂地区,企图袭扰解放军43军的后方。当时,驻板烂地区的解放军边防连,也是一个战前才扩编的连队,新兵人数过半,而且缺乏重武器,理论上不是一个越军加强营的对手。但越军发起进攻后,宁明县的板烂地区、桐棉公社和宁明县武装部,都派民兵部队支援板烂地区作战。在作战中,板烂边防连涌现出了480高地英雄排,战后扩编为“480高地英雄连”;而支援板烂地区的宁明县化肥厂民兵迫击炮连,以退役军人为骨干,一到战场,就打得越军落花流水,越军冲锋部队甚至认为是解放军主力部队参战了。于是,从2月24日开始,越军338师460团撤出板烂。正因为解放军拥有较为完善的备战机制,所以,1985年,中越两军还在激战的时候,伟人邓小平再次大裁军,但越军始终没有在战场上占到便宜。参考资料:【1】王丽丽:惩罚之战:解放军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2】中国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M]解放军出版社,2017
1980年,越南60万大军再次兵临边境,但邓公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下令我军按兵不动。4年后,我国腾出力量后,便开展了大名鼎鼎的两山轮战,直接把越方当成了练兵场,也算是圆了越方的梦。那么,当时我方为何要按兵不动?这背后到底有何深意?后来为何有了两山轮战?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越军遭到我军的重创后,越方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本钱一下子就没了,加上越军在战场上表现不佳,与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使得那些国际军火商、投机商都不愿意再向越南提供各类贷款了。1980年2月3日,越南的黎笋免去武元甲的国防部长兼越军总司令武元甲职务,任命文进勇接任国防部长一职,出任越南中央军委第一副书记。于是,为了得到国外的各类贷款,他们又开始赌上一把。1980年,挨了一顿毒打之后的越南,本来老实了一阵子,却突然又有了大动作,直接纠结了60万大军,前压中越边界地带,并摆出了一副随时有可能攻击防线的模样。与此同时,记吃不记打的越方,还不断叫嚣着要再次掀起一场战争,并认为自己在之前,并没有输掉对越自卫反击战,觉得自家军队就算已经缩回了首都河内,也依然有着持续作战的能力。在这样狂妄而没有任何理智可言的言论带动下,越军在边界地带部署60万大军,其目的与倾向性就很明显了,就是为再次挑起一场战争。消息一出,立刻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巨大波澜,各国军事学者听闻之后也是纷纷摇头,这越方不会是被打傻了吧?挨了一顿暴揍后,脑子也不好使了,这才没过去多久,居然又主动讨打,实在是难以理解。更是有西方军事学界猜测道,越方如果真的胆敢再次挑起战争,这一次的后果,就不仅仅是被推到首都河内这么简单了,搞不好会直接被打亡国。而那些国际军火商也开始跃跃欲试,准备再搂一把。基于这个猜测,也有不少人争相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无一例外都是想看看,越方这次究竟会被打得多惨,能够坚持多长时间。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我国面对越方60万大军却选择了按兵不动,这无疑再次让世界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许多军事学者也是相当的疑惑,面对越方大军的威胁,我国就算不主动出击,至少也在军事方面做一些防备工作吧,到时候如果越军真的吃了狼心豹子胆,再次挑起战争,未曾设下大军进行阻遏的我方边界地带,岂不是会损失惨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战略战术眼光上的差距。按兵不动是邓公下达的命令,其卓越的远见早已看出了越方究竟在打什么小九九。表面上是不服想再战,实际上不过是虚张声势,在世界面前装装样子罢了。越方虽然是野心欲望极强的白眼狼,但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不明白,再次挑起战争只能是在挨一顿暴打,这样做对其没有任何的好处。之所以要纠结60万大军,是为了在国际上多少找回一点点场子,哪怕是表面上的。了解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人应该知道,这场战争我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越方彻底击败,不但维护了我国边界地带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彻底挫败了越方的狼子野心。这并不是明面上说说的,而是实打实的挫败了越军,在我军撤回国内途中,我方摧毁了越方北部的工业设施、矿山等,同时收回了我国曾给其的武器、粮食等资源援助。这一招直接断绝了越方发展的绝大部分潜力,让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同时摧毁其工业,也是为了越军无法装备更多武器指向我国。此战后,元气大伤的越方,仅凭着自己是很难缓过气来的,需要争取来自国际社会的帮助。为了让世界各国重拾对其的信心,哪怕只有一点点,越方也需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军事力量,这正是越方出动60万大军的理由。我国按兵不动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因为在80年代,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投入大部分力量,保证国内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也不适合搭理没事挑事、且断然不会真出手的越方。邓公这个时候却认为,越南不过是在虚张声势,就算是120万越军全部都集结于靠近中国边境的地区,都没有能力对中国构成太大的威胁,若是中国这个时候再对其实施大规模军事行动,过于劳民伤财,不值得去打。1984年,我国腾出力量后,便开展了大名鼎鼎的两山轮战,直接把越方当成了练兵场,也算是圆了越方的梦。由此看出东方大国的智慧,十分清楚你的一举一动,把握住事情的走向,关键时刻一出手,你只有当当陪练了,结果是让你欢喜让你忧。何必呢,与大国为伴,老老实实方为上策。

2023-09-05 09:35
来源:
学会热爱生活发布于:天津市
有一句老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本义是部队的新老交替像流水一样。老兵退伍时,这句话就显得感伤。从战斗力而言,打过仗的老兵经验丰富,是部队的中坚力量,但老兵总要退役,需要新兵源源不断地补充。没有新兵,哪来的老兵。
1978年冬,家住河南中部某县的李合林报名参军,还不到19岁。紧急训练三个月后,就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据李合林回忆,当时想当兵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志在报国的热血青年,也有人是因为在家吃的不好,还有许多急于返城的知青。起初李合林他们在湖北训练,属于坦克11师。春节前,野战部队要人,他们这个新兵连训练还没结束就调到了原阳,编入号称“中原铁军”的54军。
在54军,新兵连分散到各步兵和炮兵单位,进行一级战备训练。李合林被分到了82(毫米)炮连,他所在的团里光和他同一个县的就有30多人,其中28、9个上了战场。
这里简单说一下反击战中很有名的82炮,一种仿制苏联的肩扛式无后坐力炮,可发射榴弹和破甲弹。79年那会儿,我军用的应该还是65式82毫米炮。
资料显示,65式82炮故障率不低(主要是炮弹问题)。比如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当年的同名电影很火)里,小北京发射无后坐力炮时,因一发“臭弹”爆炸而牺牲,他用的就是一门65式82炮。81年起,我军开始装备78式82炮,性能稳定多了。
79年大年初四,54军战斗部队开赴南疆那天,李合林一大早就在驻地见到了父亲。他父亲不知听谁说要打仗了,连夜去新乡,天不亮就到了原阳部队,连长说没地方住,他只好在外头等到天亮,总算见了儿子一面。李合林他们连队当晚组织看电影,电影放了一半,通知紧急集合,然后就出征了。
部队南下时,他们坐的火车是“闷罐车”,车厢只有4个门和4个小窗户。当时各部队的新兵数量多,李合林听说,在其他部队,个别新兵蛋子害怕上战场,甚至有人自伤。李合林他们团没有这种情况。
据李合林回忆,开战后,82炮连奉命支援前方部队作战,深入到越南北方军事重镇高平。当时高平已经被41军、42军等主攻部队打下来了,但一路上还有零星战斗,越军藏起来打冷枪。李合林他们坐的一辆车的司机,刚出国境不远就中弹牺牲了。
快到高平时,82炮连和步兵7连正在翻越一座小山丘,遭遇越军埋伏,打起来了。李合林和不愿透露姓名的战友张某赶紧抢占有利地形,张某个头大,扛着炮,李合林拿着瞄准镜。结果张某一头栽倒,被子弹击中了。
李合林慌忙把他拖到一个炮弹坑里,自己躲在石头后面,子弹噼噼啪啪地打在石头上,是敌人机枪手在瞄着他们打。埋伏的敌人不多,双方交火片刻,步兵连包抄过去,干掉三四个敌兵,抓了俩俘虏,战斗结束。
但是张某伤势不轻,被送到后方医院,身上取出4颗子弹,下身没了知觉,后半生只能坐轮椅。出院后,他父亲看见儿子那样,痛苦得差点精神失常。因为5个儿女里就这一个男孩。未婚妻在部队住了一晚,第二天就离他而去。
李合林退役后在部队疗养院见到张某,说那么壮实的一个小伙,瘦得没了人形,一见战友就哭。
李合林没文化,只上过一年小学,参战前没有写血书,但他豪气冲天地说,“只要是出国打仗,甭管了,我李合林要是不立功就跳山自尽,不再回国!”还别说,接下来的战斗他真的立了功。
到高平后,李合林所在的营没进市区,在山上驻扎,旁边有一条河,他们的任务是守着河上的一座桥,保障我军后勤运输,一直守了20多天,直到部队凯旋。
他们挖了很多像农村菜窖的地洞,外面盖上树枝、树叶。一到晚上,就两人一组,握着手榴弹,在洞里蜷缩着过夜,白天才能出去。没有命令,连解手也不准出来。夜间的警戒方式主要是对口令。但越南特工很厉害,又熟悉地形,一到晚上就摸哨、偷袭,往往连我们的口令都知道。
没过几天,看守桥梁的部队有人失踪,可能是被越南特工抓走了。于是部队一天一换口令,如哨兵喊口令“北”,对方说“京”,就对上了。否则就直接开枪。
一天晚上,越南特工又搞偷袭,暴露了,团长亲自过来指挥战斗。黑灯瞎火的,敌人分散在两处,李合林他们营的高射机枪连一个排长受了重伤,据说送到医院没救过来。但越南特工这次没占到便宜,被打死好几个。其中有3个越南特工很狡猾,竟然藏在不远处我军挖的一个地洞里。
怎么回事呢?原来,我军起初挖的地洞比较大,能藏一个班,又觉得不安全,万一敌人偷袭,扔手榴弹进去,一个班就没了,于是放弃了大洞,挖小洞,只能藏两个人。越南特工就偷偷埋伏在大洞里。
李合林说,战斗打响后,藏在洞里的越南人拿机枪乱打,82炮连和73分队(迫击炮连)往那边打了几发炮弹,不知道是谁命中了目标,敌人的机枪哑了。天亮后一看,那里有3具越军尸体。
几天后,步兵7连在高平北边的山上跟偷袭的越军打了起来。82炮连过去增援。李合林背着炮上去的时候,看见7连黄连长正带伤战斗,他挨了七八枪,肠子都出来了,把肠子塞进去,捆住伤口继续打。
战斗结束后,黄连长被一架直升机接回去治疗,所幸不是致命伤,伤愈后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直接提了营长。黄连长是南方人,后来部队还专程把他的父母接到原阳,官兵们列队欢迎。
再说李合林,支援7连的战斗结束后,他筋疲力尽,竟然在山脚下睡着了。要不是战友发现他掉队了,立刻返回把他叫醒,他很可能被越南特工俘虏。所以李合林也觉得后怕。他说,82炮连有两名湖北籍的战友在越南牺牲了。
战后回国,部队在广西休整了一个多月,顺带评功。战友们都说李合林在战场上表现勇敢,任务完成得好,于是他被评上了三等功。这是他们82炮连在反击战中唯一一个三等功。
有军功就机会提干,从广西回原阳后,部队要提拔一批有功人员。可是李合林没文化,不认字,指导员无奈地说,可惜你没上学,没机会了。后来,参战部队里受到团级嘉奖甚至连级嘉奖的战友都提了干,而李合林想转志愿兵都迟迟转不了。
1982年,李合林不想再等了,提出退伍。退伍办的人说,你在战场上立过功,可以分配工作,回去等着吧。然而,李合林一等就是3年,安置问题也没解决。原因还是他没文化,不好安排。
最后,还是李合林有个亲戚在县里工作,跟退伍办沟通,说李合林在部队立过功,好歹也得给他找个工作吧。随后该县人民医院表示,可以让李合林来医院上班。医院里有个小印刷厂,李合林成了一名印刷工。
如今李合林已经年过花甲,回想当年,除了战场的硝烟,让他终生难忘的还有战后返乡探亲的情景。部队回到驻地后,允许参战官兵可以分批放假一星期,回去看看。
李合林老家的公社早就知道他立了功,电话打到了连里,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公社武装部也打电话催。李合林请了假,坐火车回去了。第二天上午,李合林一下火车就愣住了,全公社五年级到高中的学生、民兵部队、各大队队长、生产队长都在迎接他。
他的挎包被人抢走,帮他拿着,欢迎队伍敲锣打鼓,放着鞭炮,簇拥着他去了公社,让他在大会上作报告。武装部长还说,李合林是咱公社唯一在战场上立功的人,是咱公社的光荣。
报告会结束,欢迎队伍又敲锣打鼓把他送回了家。李合林回忆说,当时的人多朴实啊!
注:李老的回忆原文是一段问答形式的访谈录,感谢原作者周先生分享在网上。恕笔者冒昧,重新整理后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