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安晚报电子版阅读就两,三张纸了吗?

通版阅读请点击:展开通版收缩通版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文章内容文章作者
纸质时代的书信
  □合肥王唯唯   这天在书房整理旧物,不经意在书柜最下层的抽屉里翻出一个纸袋,打开,一扎书信,除了信封的颜色有些褪色,其它保存完好。放下手中的活,席地而坐,一封封来自不同地方的信,带我回到写信读信的纸质时代。   我第一次提笔写信是在小学四年级。那年,父亲去了农村,母亲随剧团去上海拍电影,家里只有奶奶和我们兄妹三个。父亲每两个星期来封信,每次读信回信都由我来完成。回信时,奶奶主说,我写,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替代,弟弟和妹妹趴在一边看。最后,我会写上,奶奶身体很好,我和弟弟妹妹都很听奶奶的话,认真学习,请爸爸放心。但每次父亲的来信都会要求我多写家里的情况,特别是我们兄妹三个的学习情况。每次读到这,奶奶就会笑着说,你们那个爸爸呀,就是个操心的命,过日子哪有那么多东西写啊。大半年之后,父亲回来了,我的写信任务到此结束。   写信最多的是下乡插队那八年时光。那时,日子苦一点算不了什么,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孤单和寂寞。在通讯极不发达的年代,书信就成了连接远方亲人的载体,那时基本每半个月就能收到父亲的来信。父亲在一家大学的宣传部工作,读了不少中外文学作品。每次来信,父亲都会向我推荐一本名著,把书中的主要内容作个大概的介绍,印象最深的就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父亲结合书中内容,把我在乡下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进行细致分析,就像大旱时逢雨露,荒漠里遇甘泉,点点滴滴,润泽着我年轻、感伤而焦渴的心,让我受益匪浅。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诗坛掀起了一场自有新诗以来最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那时,我不仅迷上了诗歌写作,还创办了所居小城的第一份民间诗报《青铜诗报》。创办两年,我收到近百封来信,自然也写了近百封书信。闲暇时,我会一个人坐在书房里读信,纸短情长,意在言外,让我想起旧时书信里的常用语“见字如晤”。写信是一种情怀,读信是一种享受,这便是见字如晤的真实情韵。我至今还保留着70多封文学杂志社编辑老师和诗友们的来信,每次拉开抽屉,满是“风雨故人来”的气息。   儿子大学毕业去了大连,我请了一个星期假送他去大连报到,临别前我再三嘱咐他一定要给家里写信。然而我回到家都一个多月了,他还是没有信来,我只好写信给他询问情况并质问他为什么不写信。可是远方的儿子还是没有回复,我由怒生怨,又释然,终于明白了他们这代人已经习惯了一种没有家书的生活,一种从来不让时间慢下来的生活,家书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十分遥远,我们忽然变成了书写文化时代的孤独的遗老。而儿子从微信上传来的信息,就像遥远的太空当中很微弱的信号,一闪一闪、若有若无地浮动在茫茫夜空之中。   微信让书信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数百年间“见字如晤”所唤起的中国人对笔墨信札的文化记忆,失落于忘川之中。什么“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什么“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什么“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什么“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什么“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什么“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什么“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一切,随着时间渐渐消失殆尽,写信、等信、回信,恍如隔世!   纸笺会泛黄,但文字不会变老,我很留恋那写信读信的日子。笔墨传情,每一笔里饱含着思虑的凝结,即使涂改也是用心的体现;下笔成文,耗时劳心的书写呈现的是真情实感,即使文字平淡如水却也深意绵绵。   我怀念灯下写信的日子,怀念读信的幸福时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安晚报电子版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