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粮的设备加工能力如何描述怎么样?

调结构 促转型着力推进广东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升级
2017年09月12日
【字号:大 中 小】
');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function () {
// 分享按钮事件
$(".bds_weixin").on("click", function (e) {
e.preventDefault();
$(".qrcode_wrap").show();
});
$(".qrcode_header_right").on("click", function (e) {
e.preventDefault();
$(".qrcode_wrap").hide();
});
// 微信生成二维码
var qrcode = new QRCode(document.getElementById("qrcode"), {
width: 185,//设置宽高
height: 185
});
qrcode.makeCode(window.location.href);
// 微博分享
$(".bds_tsina").on("click", function () {
var url = window.location.href;
var opts = {
url: url,
title: document.title,
pic: ''
};
weiboShare(opts);
});
})
function weiboShare(opts) {
var sinaUrl = "http://service.weibo.com/share/" + "share.php";
sinaUrl = Util.appendParam(sinaUrl, opts);
try {
window.open(sinaUrl)
} catch (e) {}
}
广东省粮食局
一、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广东是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大省、第一粮食销区。2016年,全省粮食产量1360万吨,消费量4490万吨,粮食自给率30%左右,粮食安全保障任务十分繁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工作,2013年,省政府出台了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促进全省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近几年,随着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粮食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集中度持续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改善,为丰富粮油品种、活跃粮食流通、确保军需民食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基础。2016年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各类粮油加工企业755家,年产值2024亿元,居全国第5名;工业饲料总产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有一批日处理稻谷能力500吨、小麦能力5000吨、油料能力5000吨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东莞麻涌镇、常平镇分别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粮油物流加工第一镇”、“中国粮油物流重镇”称号。全省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确保全省超过1亿总人口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我省入统粮油企业年处理稻谷能力670万吨、小麦能力475万吨、油料能力1076万吨,食用油精炼能力382万吨;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盈利5.69亿元,实现自2007年扭亏增盈以来的“十连盈”。
(二)发展特点
1.企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近5年来,在结构调整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同时,我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同时,各地积极推广稻谷加工新技术,发展农工商相结合的优质稻谷加工业,建设专用粉加工基地、大豆油生产基地、油脂深加工产业集群,大力研发各种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广州、东莞等地建设示范性大米主食制品企业,努力推进传统米制食品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大型油脂加工及深加工产业集群、植物油和饲料加工互为支持的加工区域。全省粮油加工业抵御市场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能力不断增强。
2.产业结构调整态势良好
目前,我省用于大米精深加工的抛光、色选设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小麦加工企业技术水平、市场化运作程度以及产品精细化程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油脂压榨浸出、精炼工艺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粮食加工企业不断加强技术改造,积极研究开发新产品,加速推动加工产品名牌化以及名牌产品产业化,涌现如金福、泰稷、金象、红牡丹、白玉兰等知名米面品牌以及金龙鱼、花旗、刀唛、红灯、狮球唛、骆驼唛、鹰唛等知名食用植物油品牌,粮油产品享誉全国。适应市场需求的高中低档次粮油产品琳琅满目,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消费需求。
3.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通过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大型企业,已培育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16家;同时,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种所有制的粮食企业蓬勃发展,民营、外资、港澳台资企业也逐渐进入广东粮食加工业,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我省涌现了日加工大米能力1200吨的东莞太粮米业有限公司、日加工小麦能力5000吨的东莞市穗丰食品有限公司、日处理小麦能力800吨的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日处理油料能力5000吨、日精炼能力950吨的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
4.粮食应急加工体系逐步完善
我省大部分地级以上市至少拥有一家国有或国有控股大米应急加工厂,有效增强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目前,全省已建立粮食应急加工企业近400家,为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我省粮油加工业与农业原料基地的产业连接有待完善,粮油加工与收购、储存、运输联系有待加强。此外,我省大部分中小粮油企业设备较为陈旧,生产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粮油加工企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我省粮油加工企业主要聚集在珠三角地区,该地区的粮油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省70%以上;山区各市粮油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到全省的7%。
(三)粮油质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省粮油质检体系建设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性粮油质检中心的仪器配备有待加强,粮油质量检验水平需要加快提升。粮油加工企业虽然都有质检设备、仪器,但对一些重要指标(如转基因、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的检验能力有待增强。
(四)国有企业竞争力有待加强
民营企业在大米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占主导地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及粮食食品加工业也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在小麦粉加工业,国有企业占行业总产值不到10%。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我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十三五”规划》要求,按照“调整结构、培育龙头、发展园区、打造品牌”思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全省粮油加工业发展,加快构建富有主销区特色的粮食流通产业化体系。以建设集粮食仓储、加工、物流为一体的粮食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引导粮食产业集聚化发展。在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消费集中区域,科学布局、合理建设,各形成1个以上现代粮食产业集聚区,提升粮食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一)进一步发挥政府指导作用
加强对粮油加工业发展的引导,推进落实相关规划和投资产业目录,加快粮油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全省粮油加工业发展布局。探索加大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粮油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多元粮油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做优,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纳入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骨干企业,进一步发挥骨干企业服务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型粮油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扶持粮油仓储、加工、物流、销售一体化龙头企业发展。
(三)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鼓励企业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增加研发费用,增强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积极掌握粮油加工业发展动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人才,扩大交流与合作,提升我省粮油深加工技术含量。
(四)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
进一步发挥粮食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发展、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等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行规行约。维护粮油市场秩序,保障粮油质量安全,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政策建议
一是 建议在国家层面出台粮油加工业扶持政策,加大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保障民生基本需求。
二是 建议国家对粮食应急加工出台扶持政策,重点提升基层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确保有效应对粮油市场突发事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备加工能力如何描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