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朵的日常护理小技巧护理你知道多少?


必须进行新生儿和婴儿听力筛查。在美国,每1000名儿童中约有2-3名听力障碍。我国现有数据显示,有2057万人患有听力障碍,占各类残疾人的比例最高,其中7岁以下聋哑儿童80万人。全国每年约有3万名新生儿患有听力障碍。我们知道0-3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如果孩子有听力障碍,由于语言发育落后,两岁以后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通过常规体检或日常观察)。如果此时发现,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是莫大的,甚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终身缺陷。因此,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及时发现、干预和治疗,比延误诊治的儿童整体语言能力高出约20%,可达到正常语言能力的80%。由此可见,新生儿听力筛查更为重要。如果婴儿最初的听力筛查失败,并不意味着婴儿的听力一定有问题。此时,不要惊慌和担心。根据医生的要求,带他再做一次或在需要的时间到指定医院检查。如果孩子仍然不及格,应该在孩子满3个月前送医院做详细检查。应特别注意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先天性或遗传性耳聋史新生儿、低体重儿和早产婴儿、妊娠期长期噪音污染、糖尿病、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低血压、难产引起的产伤或缺氧。“我们从小就知道,如果耳朵里有水,就会有中耳炎。但是当给婴儿洗澡时,总是有水流入。我们只能很快把它擦干净,但它干净吗?水呢?”俗话说耳道中的水会引起巴方,实质上是指不洁净的水进入外耳道,使耳内耳垢软化膨胀,导致耳道堵塞、自来水、外耳道炎或脏水中的细菌停留在耳道内,增加耳朵感染的机会。所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耳朵会因为水而发炎。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在洗澡时是否会进入一点水并不重要。而且我们的耳朵有自我保护功能,平时喜欢洗澡、游泳喝水,不会对耳朵造成伤害。给婴儿洗澡,很难避免喝水。父母不必惊慌。只要洗完澡,就把棉球轻轻地浸在婴儿可见的水中。不要戳到耳道里,不仅容易将水戳到耳道的深处,而且容易刺伤宝宝娇嫩的耳道。“宝宝耳廓里有很多白色的小皮肤,他总是用手抓耳朵,坐立不安。怎么了?”
我想我们女孩子是熟悉打耳洞的事,其中就是在耳朵上打个洞,主要的目的是当耳洞完成后,可以带上自己漂亮的耳饰,让自己的美丽加分的,那么关于耳洞护理你知道多少,我们今天来说说,刚刚打了耳洞怎么护理。打完耳洞的护理1.打完耳洞的前三天,千万不要沾水,以防感染:7-10天内应保持耳垂处干燥清洁。洗脸.洗头时应避免接触污水.污物,睡觉时要避免挤压耳朵,并保持耳洞干燥通风。2.准备一瓶酒精和一包棉签每天用棉签沾酒精擦伤口,每天擦两三遍差不多,一方面消毒,一方面把血块等东西擦掉,以防伤口堵塞。3.并且打完耳洞后每天都要旋转耳钉,确保耳洞可以动,否则耳钉容易和伤口长在一起,保持每日旋转耳针,避免耳针与皮肤粘连,促进伤口愈合。4.三天后,就可以把当时的耳钉换下来了,把自己的耳钉换上,记得还是每天用酒精消毒.还有最开始的时候戴耳钉最好不要戴耳堵,因为耳堵会影响耳洞的恢复.而且也容易让耳洞感染,所以最好别戴,只要耳钉不掉就行了,没有必要戴耳堵。耳针和针托不要扣得太紧,否则容易引起肿胀,最好留有一定的空隙。5.一般的耳洞三个月就可以完全愈合了,在这段时间里,最好每天都用酒精消毒,如果感到耳洞没什么问题了,那就不用消毒了。6.三个月之内,不要戴耳环,因为这段时期,耳洞没有愈合好,戴耳环的话容易导致耳洞变形。7.术后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1-2次,也可口服维生素C帮助伤口愈合。8.穿过耳洞之后,大概六个星期的时间不要把耳环拿下来;9.穿洞后如果有发炎感染现象,若有便应及早就医。10.睡觉要小心,最好仰卧,要是压到了耳洞,会很疼的,戴粗一点的,穿过耳洞的那部分要粗一点,因为如果戴的细耳洞会越长越小。总结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打耳洞是很正常的,注意的是注意防水,防止耳洞发炎。洗澡时建议戴上浴帽,一定要呵护好自己的耳朵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朵的日常护理小技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