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山医生治疗听神经瘤是怎么形成的的效果如何?

右耳听力已经到了缺失的程度,才发现出听神经瘤吗?那一般这情况持续的时间比较久了,很可惜的是这样的情况,太晚确诊可能造成神经长久受压迫损伤,术后听神经功能恢复可能很难,听神经瘤早期诊断、在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前就早期治疗是预后最好的保障。更多听神经瘤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的听神经瘤专栏对于你的问题我以一个我之前见过的一个案例来解答,想要听神经瘤治得好,而且费用经济术后恢复好不复发, 一次成功的全切手术是最重要且高效的。很多比较难的听神经瘤患者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次手术便出现面瘫或者听力损失,或者多次手术还不能安全切除肿瘤,还需要放疗,放疗还有放射性神经损伤。这不仅是医疗费用的负担,更给患者身心的煎熬,不成功的手术或放疗造成的神经的损伤是往往是不可逆的。
该患者因听神经瘤做过三次手术,每次手术之前医生都对他保证能够高切除,而且保留98%以上的面神经,以及不损伤听力。然而三次手术结果均未达到术前计划。患者巨大的听神经瘤历经三次手术却只切除了部分肿瘤。MRI随访肿瘤进一步生长,残留病灶未治疗,而且还有面瘫后遗症。  对于第四次手术,患者选择了一家非常厉害的神经外科医院。入院时,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显示显示左侧颅神经第八和第七神经麻痹和共济失调。MRI显示一个巨大的复发或残留的囊性听神经瘤,汉诺威分期4级(图1)。肿瘤通过乙状窦后入路完全切除。病人的术后康复过程是顺利的。进行舌下神经与面神经吻合术,以恢复之前手术造成的面神经损伤带来的面瘫,MRI证实病灶全部切除(图1)。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工作。图1:(A)轴性和(B)冠状核磁共振显示前三次手术后左侧巨大囊性复发或残留听神经瘤和脑积水。(C)轴位和(D)矢状位术后核磁共振证实第四次手术后病灶全部切除。  听神经瘤在听力损失之后,还可能面临哪些症状?  听神经瘤,也称为前庭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生长缓慢的肿瘤,由形成前庭蜗神经鞘(覆盖层)的雪旺细胞产生。随着肿瘤的生长,它从内部耳道内的起点扩展到脑干和被称为小脑桥脑角的骨骼之间的空间。肿瘤可能继续扩大,压迫负责面部感觉的三叉神经。最终,肿瘤会压迫脑干。听神经瘤根据其大小分为小(小于1.5厘米)、中(1.5至2.5厘米)或大(大于2.5厘米)(图2)。目前神经外科常用的听神经瘤的分期主要是以早期德国INI所长Samii教授提出的Hannover分型为主,随后增加了肿瘤的大小的界定,具体如下:图1:小型、中型和大型听神经瘤的磁共振扫描影像,与脑干的关系 ”右耳听力缺失,持续耳鸣“目前已经出现这些状况。但这不是终结,听神经瘤引起的症状随着肿瘤的大小和生长而变化。最常见的第一个症状是听力损失,这通常不被认识或被误认为是老化的正常变化。通常局限于骨管的小肿瘤会导致一只耳朵失聪、耳鸣(耳鸣)和不稳定或头晕。随着肿瘤扩大,听力损失可能恶化,面部虚弱可能发生,平衡问题(不平衡)可能发生。大型肿瘤会压迫脑干(导致失衡)和三叉神经(导致面部麻木)。随着脑干受压变得严重,第四脑室塌陷并导致脑积水,导致持续头痛和视觉问题。因此听神经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听神经瘤主要治疗手段  适合你的治疗方法取决于你的年龄、一般健康状况、听力状况和肿瘤大小。肿瘤越大,治疗就越复杂。因此,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可能会有如下选择,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听力或面部康复。  随访监测  在肿瘤生长或症状改变之前,每年都可以通过MRI扫描观察到小而无症状的听神经瘤。听神经瘤的平均生长速率为每年0.66~1.5毫米。在40%-50%的观察患者中,肿瘤的生长或症状的恶化应将尽快手术或放射治疗。
伽马刀治疗:为什么不推荐小型听神经瘤使用伽马刀治疗?
国内医院在肿瘤小的情况下也有用伽马刀治疗的选择。但是伽马刀在国际神经外科领域已经属于一种比较落后的技术,咖玛刀虽然不用开颅,可以损伤瘤体,但是对正常神经组织也有一定放射性损伤,此外临床中不乏许多伽马刀手术失败、术后肿瘤仍变大的情况发生。更严重的是,伽马刀治疗后的肿瘤,与周围的神经的粘连变强,加上肿瘤变大,因此手术的难度显著上升。伽玛刀后2年肿瘤增大  手术:重点关注面神经和听神经  手术切除是治疗听神经瘤的常用方法,尤其是较大的听神经瘤。手术的重点是:第一,维持面神经功能;第二,在受影响的耳朵中保存对社会有用的听力;第三,完全切除肿瘤。虽然完全切除肿瘤可能会治愈,但它也有较高的听力和面部神经损伤的风险。在肿瘤切除过程中,探针用于刺激和监测神经和脑干功能。由于听神经肿瘤生长缓慢,残留的肿瘤包膜可能附着在重要神经上。主张部分或几乎全部切除以减少面神经损伤的机会。如果残余肿瘤继续生长,可采用放射治疗。  有三种手术入路可以切除肿瘤(图3)。具体入路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肿瘤的位置和听力状况。图3:听神经瘤的三种手术方式—乙状窦后入路、迷路入路、中窝入路
乙状窦后入路:在耳后枕骨处开颅。内耳道上的骨被移除以暴露并移除肿瘤。这种方法可用于所有大小的肿瘤,尤其是大的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面神经功能和有用的听力。
经迷路入路:开颅切开乳突骨的耳朵。切除半规管,暴露内耳道内的肿瘤。由于管道被移除,受影响的耳朵会完全丧失听力。这种方法可用于已经有听力损失的患者或无法保存听力的患者。
中窝入路:在耳上方颞骨处开颅。内耳道上的骨被移除以暴露并移除肿瘤。这种方法可用于小肿瘤和当保存听力是最佳的。  德国INI对于听神经瘤手术采取的手术入路都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这是目前比较科学有效和成熟先进的手术方式,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对正常组织结构的损伤,可沿着正常的生理间隙轻松找到听神经瘤,并进行切除,同时还可很好地保护颅神经。此外,半坐位是十分有利的手术体位,这样利于术中淤血由于重力作用自动留下,不会淤积,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效率高,手术效果好。但该手术体位对于麻醉医师的能力要求高,需要有高超的神经外科专业麻醉师做麻醉。  手术的结果主要取决于肿瘤位置大小、生长特点以及手术团队的技术  医学文献报道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有经验的术者可以至少达到90%以上的面神经功能保留及90%以上的患者保留了有用的听力,德国INI手术团队早在2000年以前便发表了1000例听神经瘤的手术情况、术后功能情况研究,面听神经功能的保留率更是高达95%以上。有些术者报导了0-50%的术后听力恢复良好的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迟发性听力丧失,这种情况再不同经验的术者中,比例会有差别。  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很好避免过多的骚扰面神经,同时可以通过刺激电极,提前预警发现面神经所在位置及区域。这样可以特别注意该区域,更有效避免过多的骚扰可能的面神经组织。在一些国际上有名的听神经瘤治疗中心,都会使用到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手术并发症最常见也最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是面瘫,手术全切后肿瘤复发率低于5%。  上述患者历经四次手术才最终切除肿瘤,且前三次手术损伤了面神经。但是好在第四次手术非常成功,患者术后还能恢复正常工作。由此听神经瘤的第一次手术至关重要,不仅是为了保护患者不面瘫,同时保留听力。更是节约治疗成本的策略。三次不成功的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无法估量,与其第四次手术才能达到安全全切,不如一次解决问题。因此想要首次手术便能得到安全切除,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前提是选择一个手术经验丰富且技术高超的神经外科手术团队以及具备先进术中监测设备的医院。资料来源:doi: 10.1055/s-2006-9535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神经瘤是怎么形成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