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导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突出强调了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显著的优势。高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本质特征,必须体现在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高校既是意识形态领域角力的前沿阵地,更肩负学习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政治责任,必须始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高校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本质特征,必须体现在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本质特征,必须体现在牢牢坚持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根本的领导制度和治理体系。高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支持校长依法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不断推进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新时代,党中央又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正在扎实推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底色不变。如果高校党组织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培养出来都是旁观者和反对派,甚至是破坏者和掘墓人,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么高校的成果数量再多、国际排名再高、硬件设施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不偏。高校事业发展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民族复兴贡献教育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力不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显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创造力、战斗力与凝聚力充分发挥,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二、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高校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最高政治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高校要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办学之基,在赓续红色血脉、擦亮精神底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态度鲜明、行动坚决,把“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作为人才培养的政治规格,源源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时代新人,不负党的殷切期待,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待。要高度重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委重点工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不断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以“大思政”体系塑造青年,把思政课的道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真正把思政课办成“金字招牌”。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育人先育师、执教先受教,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让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要深刻认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生动写照。要把根基深深扎进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浸润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将办学治校同我国的基本国情、优秀传统、党情教情社情有机结合,与党的建设目标、国家发展阶段、人民群众诉求有机结合,坚持“四个面向”,做好“四个服务”,真正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也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才能站稳脚跟,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在国际交往中相互借鉴、相互砥砺、相互促进,为世界教育和人类文明作出中国大学独特的贡献。高校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武装。要坚持“一马当先”,把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加强学科布局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力量,凸显学科特色,强化学科交叉,构筑学科高地,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核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努力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三、以高质量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热合一”生动局面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职责使命,高校党的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新征程上,要加快构建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着力破除高校党建“上热中温下冷”问题,推动上中下“三热合一”,使高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打好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持续确保“上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科学治理格局。压实高校党委管党治校主体责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推进校内巡视与中央巡视上下联动,紧盯巡视反馈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整改落实,推动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明责、履责、负责、守责、尽责,为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监督保障。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持续确保“中热”。增强院系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提高院系党组织对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和教师选聘、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国际交流等重大问题的政治把关能力。完善以院系级单位党组织会议、院系党政联席会议为重要枢纽的高校基层治理体系,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效的议事决策制度体系,为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实施高校“双强”〔学院(系)书记强、院长(系主任)强〕工程,选优配强党政“一把手”,注重选拔最优秀的人担任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确保“下热”。树立“大抓基层、严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扎实推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支部要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严爱相济、润己泽人的“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学生党支部要在党、班、团一体化建设中切实发挥出核心作用,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管理服务单位党支部要把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从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政治高度,切实抓好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青年师生的自觉政治追求。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党支部在主题党日邀请学校老校长、著名金融学教授黄达宣讲“中华文化视角下的金融研究”。(作者张东刚,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原文刊发于《旗帜》2022年第6期。)
2018-12-27 22:24
来源:
多彩淯江
12月16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发生5.7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迅速深入灾区,与当地老百姓一起,努力抗震救灾,群众生活迅速恢复正常,重建工作也有序推进。“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力量,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说。(摘自12月25日 人民网)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体现在坚强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使基层党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基层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落实“两个维护”,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大学习”号召,组织中心组学习,开展专题研讨,宣讲十九大精神,多形式组织党员到红色基地开展现场学习。 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围绕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提高党的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团结动员全党全社会为改革开放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强组织建设。着力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最基本的组织覆盖,选好最关键的“带头人”把住最核心的权力;狠抓党的统战工作和青年工作,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学习宪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国顶梁柱、观看“最后一公里”等为主题的专题宣传活动,以党建带工、团、妇建设,照章依法开展活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狠抓廉政建设。坚持补强短板,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坚持转变作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深入推进基层廉政建设,持续优化政务生态;坚持惩防结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自觉接受监督,推动廉政责任落地见效。 强化巡视整改。巡视整改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就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巡视整改不落实,就是“四个意识”不牢固。巡视整改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有力举措,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把“严”字长期坚持下去,更是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体体现。(文/四川江安县 陈其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最大优势,是其他方面优势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抚今追昔,一代代中华儿女唱着这首心底的歌,迎来新中国,走进新时期,迈入新时代。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穿越历史风云,一个真理昭示未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涵,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最大优势,是其他方面优势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和人民事业就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弱化甚至放弃党的全面领导,党和人民事业就受到挫折甚至失败。  淬火成钢,党旗高扬。应对尖锐复杂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直面脱贫这个世界难题,带领群众攻克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创造出世界上任何政治力量都不可能创造的人间奇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领导全国人民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回望这十年的奋进征程,人们更加深切感到,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又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最根本保证。从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到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4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一定能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4日 05 版)  相关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