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竞赛!急

高中生物 急啊!!!!_百度知道
高中生物 急啊!!!!
一、判断题1细胞的形态主要由生理机能和环境条件的决定()2起包装加工作用的细胞器是内质网()3染色体存在与尚未进行分裂的细胞核中()4在杂合子中不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5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6染色体数目畸变包括整倍体变异、非整倍体变异和嵌合体()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现象的基本功能单位()8微生物群体的生长阶段划分为开始期、缓慢期、对数期、结束期()9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四个领域()10荚膜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
二、选择题1.染色体整倍体变异的原因是:A染色体断裂 B部分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C染色体易位 D全部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2.F1杂合体雄果蝇的杂交实验中,F2个体性状完全是亲本组合的现象称为:A自由组合 B不完全连锁 C完全连锁 D互换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其F1代中的表现型比例是:A1:1 B2:1 C3:1 D1:2:1
4.关于微生物的陈述错误的是:A有遗传变异B有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C个体微小,结构简单D固体培养基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光合作用色素,只存在于叶绿体中。高中生物学习中,所用的材料多半是洋葱内表皮。气体产生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和无氧),这些生命活动进行的情况决定气体产生。生物膜就是所有膜的总称,包括核膜。做还原糖鉴定的材料,顾名思义就是要还原糖含量高,例如苹果、梨等。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生物 很急,最好有解析
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通常呈“S”形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生物种群的K值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B、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其K值是相同的
C、达到K值前的每一个时期,种群的数量总是在增加
D、达到K值后,种群的数量就不会继续上升
3、右图是一个新建的小牧场羊群的生长曲线图。观察分析此图可知,此“S”形曲线中表示羊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描述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以下是第3题的图
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通常呈“S”形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种群的增长速度先增加,后降低。
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一个生物种群的K值是可以发生改变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
B、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其K值是相同的
C、达到K值前的每一个时期,种群的数量总是在增加
D、达到K值后,种群的数量就不会继续上升
3、右图是一个新建的小牧场羊群的生长曲线图。观察分析此图可知,此“S”形曲线中表示羊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B )
B、b点:1/2K时增长速度最快。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描述种群数量特征的是(C )
A、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此为种群的水平分布。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通常呈“S”形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种群的增长速度先增加,后降低。
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一个生物种群的K值是可以发生改变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
B、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其K值是相同的
C、达到K值前的每一个时期,种群的数量总是在增加
D、达到K值后,种群的数量就不会继续上升
3、右图是一个新建的小牧场羊群的生长曲线图。观察分析此图可知,此“S”形曲线中表示羊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B )
B、b点:1/2K时增长速度最快。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描述种群数量特征的是(C )
A、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此为种群的水平分布。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回答数:8413生物题,急!!!!_百度知道
生物题,急!!!!
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两个老人现在还没有肺病,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都相继得了肺癌,我村有一家父母都吸烟,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⒆拥貌,拒绝吸烟不只是为了自己,说明肺癌又与个人因素(体质,父母吸烟,说明二手烟对孩子的影响比对老人的影响大。 该实例说明吸烟有害人体健康,两个孩子得了肺癌,说明环境因素(二手烟)可以导致肺癌,也为了孩子。拒绝吸烟,一个孩子没得病,抵抗力)有关,从现在做起。,老人却没事,
最最基本两个老人没得病 说明遗传不是主要原因
一个孩子没得病说明 个人方面有一定的关系
两个孩子得了肺癌吸烟有害很多人的健康
这是最基本的
还能更深一点
简单的说,第一,这跟个人的体质有关系;第二,吸二手烟的危害更大。第三,吸烟不是引起肺癌的唯一方式,还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制约
如果说被动吸烟的人受到的危害比主动吸烟的更大被动吸烟的人=吸进二手烟主动吸烟的人=香烟+二手烟被动吸烟的人受到的危害 > 主动吸烟的人受到的危害一些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认为,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的不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1.01,暴露于公共场所烟气中的不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性为1.04,这说明被动吸烟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并不显著。科学家们一般认为相对危险性低于2.0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吸烟者一根烟最多吸入20%.,而经常与他们接触者吸入了差不多的剩下的烟雾,即二手烟,所以吸二手烟的人比直接吸烟者多吸烟,则二手烟者比吸烟者要早患上呼吸道疾病,这说明吸烟危害健康,吸烟,不是你吸烟,而是烟吸你,二手烟危害大,要坚决不吸烟,我们应该远离吸烟者,坚决不吸烟,呼吁不吸烟,必要时要采取强制手段。
其他类似问题
生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热门城市 |
华北地区 |
东北地区 |
华东地区 |
华中地区 |
西南地区 |
西北地区 |
华南地区 |
2014高考信息:
特殊类招生:
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高二必读:
各科辅导:
高三必读:
各科辅导:
热门词条:
最新词条:
您的位置: &
2014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上海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4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4年上海高考试题及答案中查看或点击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进行查询!高
2014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上海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4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4年上海高考试题中查看或点击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
2014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海南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4年海南高考生物试题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4年海南高考试题中查看或点击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
联系生活实际增设科学思维题 2014年上海生命科学高考试卷的命题,在总结历年经验的基础之上,旨在以下各方面求得有益的进展。 一、试题情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和生命科学新进展 本次命题依然强调情景材料的选择。一方
2014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江苏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4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4年江苏高考试题中查看或点击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
2014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江苏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4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4年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中查看或点击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进行查询!高
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答案D 【
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
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
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
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
1.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 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 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
1、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
) A、液泡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答案】B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组成 【解析】核糖体的组成成份是RNA和蛋白质。 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D、逆转录酶 【答案】C 【考点】细胞的结构组成
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与代谢类型 蓝藻为原核细胞,酵母菌为真核细胞,只有
在内容上涵盖了必修Ⅰ、Ⅱ、Ⅲ及选修Ⅰ、Ⅲ五本书的相应知识点;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认为,今年的试题在难度上与去年持平,无偏题怪题,难易题目比例适中,有区分度兼顾各层次考生。题目上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
2014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2014年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4年全 国各省市高考生物试题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 总页 /a 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时间公布2014
2014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海南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4年海南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4年海南高考试题及答案中查看或点击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进行查询!高
导读:2013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2013年普通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3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中查看或点击高考生物试题进行查询!高考网将
2013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上海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3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答案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中查看或点击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
2013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上海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3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真题)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中查看或点击高考生物试题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
2013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江苏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3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真题)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中查看或点击高考生物试题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
2013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江苏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3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答案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中查看或点击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高考研究办公室
宋保民 2013北京高考理综考试落下帷幕。就生物试题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没有在难度上难为考生,适合考生的发挥。与去年相比,试题整体上难度略有降低,没有题型上的创新,侧重基
2013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海南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3年海南高考生物试题答案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中查看或点击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
2013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参加海南高考的考生请注意,2013年海南高考生物试题(真题)将于考试之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在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页中查看或点击高考生物试题进行查询!高考网将在第一
海南2012高考生物结束,对于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难易程度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是高考网为广大考生准备的2012生物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的考后估分及下一届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查看:2012海南高考生物
海南2012高考生物结束,对于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难易程度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是高考网为广大考生准备的2012海南高考生物答案,希望对考生的考后估分及下一届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查看:2012海南高考生物试卷
上海2012高考生物6月8日上午结束,对于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难易程度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是高考网为广大考生准备的2012上海高考生物答案,希望对考生的考后估分及下一届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查看:2012上海高考
上海2012高考生物6月8日上午结束,对于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难易程度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是高考网为广大考生准备的2012上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的考后估分及下一届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查看:2012上
江苏2012高考生物6月8日上午结束,对于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难易程度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是高考网为广大考生准备的2012江苏卷高考生物答案,希望对考生的考后估分及下一届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查看:2012江苏卷高
江苏2012高考生物6月8日上午结束,对于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难易程度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是高考网为广大考生准备的2012江苏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的考后估分及下一届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查看:2012
请下载附件:
2011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答案
(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
2011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攻击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
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
2011年高考广东卷生物试题(真题)将在高考广东卷生物试题(真题)公布后提供,高考网将在第一时间为您发布在本页面。为方便您查看高考广东卷生物试题(真题),建议您将当前网页加入收藏夹。谢谢您对高考网的支持,祝考
2011年高考上海卷化学试题(真题)将在高考上海卷化学试题(真题)公布后提供,高考网将在第一时间为您发布在本页面。为方便您查看高考上海卷化学试题(真题),建议您将当前网页加入收藏夹。谢谢您对高考网的支持,祝考
2009年高考江苏生物卷(含答案)
2010年是安徽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二年。回顾去年我省理科综合生物卷,如果说,由于贯彻了平稳过渡的总指导思想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命题的维度空间和范围,致使新课改的一些先进的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那么,与去
变化最大的学科2010年高考是北京新课改的第一年高考,在新课改中变化最大的是生物学科,在此试卷中充分表现出来,生物是试卷中变化最大的部分。试卷体现了新课程当中对学生四种能力,即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
2010年高考海南省生物试题请下载附件:1、2010年高考海南省生物试题(共2页,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高考网会在第一时间发布,请关注。
高考关键词
简介:在本书中作者通过两百余问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许多考生和家长急于掌握的填报高考志愿的基础性、常识性知识……
简介: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需要学习许多知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从浅入深的了解高考志愿填报所需要的各种……
简介:近几年,香港大学的信息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家长都开始考虑要将孩子送到香港去上大学,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
简介:一旦进入高三同学们就成为了准高考生,那么,让我们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做起吧。那就是熟懂高考,把握……
简介:对于广大的考生而言,如果能够通过参与心仪大学的自主招生获得加分,无疑就意味着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大大地……
简介: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学习艺术,你可能喜欢,这没有错,但是如果真的上升到一个高度当做专业去学的话……
还可以这样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微信号:www_gaokao_com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Biology)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学源自博物学,经历了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而进入了系统生物学时期。目录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 生物学家从很多面向研究生物,因此产生很多研究领域。例如: 原子和分子面向: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 细胞面向: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病毒学。 多细胞面向: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组织学。 宏观面向:生态学、演化生物学。 生物学本身不断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整合也越来越多。一大原因是分子生物学在近代突飞猛进,终于导致人类基因序列定序完成。由此,为了解读大量的基因资讯,促成了基因组学。为了探究基因和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开创出蛋白质组学。这些新的研究领域帮助解决疾病、粮食、环境生态等问题。其众多的资讯则需要新的电脑算法来处理。定义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分类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分类就是遵循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的各种类群进行命名和等级划分。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将生物命名后,而后的生物学家才用域(Domain)、界 ( Kingdom)、门( Phylum)、纲 (Class)、目 (Order)、科( Family)、属( Genus)、种 (Species)加以分类。最上层的界,由怀塔克所提出的五界,比较多人接受;分别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以及动物界。 从最上层的“界”开始到“种”,愈往下层则被归属的生物之间特征愈相近。共有七大类,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早期划分主要是对自然的观察和描述,是关于博物学和形态分类的研究。所以生物学最早是按类群划分学科的,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由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由于人们对生物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学科的划分也就越来越细,一门学科往往要再划分为若干学科,例如植物学可划分为藻类学、苔藓植物学、蕨类植物学等;动物学划分为原生动物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等;微生物不是一个自然的生物类群,只是一个人为的划分,一切微小的生物如细菌以及单细胞真菌、藻类、原生动物都可称为微生物,不具细胞形态的病毒也可列入微生物之中。因而微生物学进一步分为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等。 按生物类群划分学科,有利于从各个侧面认识某一个自然类群的生物特点和规律性。但无论具体对象是什么,研究课题都不外分类、形态、生理、生化、生态、遗传、进化等方面。为了强调按类型划分的学科已经不仅包括形态、分类等比较经典的内容,而且包括其他各个过程和各种层次的内容,人们倾向于把植物学称为植物生物学,把动物学称为动物生物学。 生物在地球历史中有着40亿年左右的发展进化历程。大约有1500万种生物已经绝灭,它们的一些遗骸保存在地层中形成化石。古生物学专门通过化石研究地质历史中的生物,早期古生物学多偏重于对化石的分类和描述,来生物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学科被引入古生物学,相继产生古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支学科。有人建议,以广义的古生物生物学代替原来限于对化石进行分类描述的古生物学。 生物的类群是如此的繁多,需要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类群的划分,这个学科就是分类学。林奈时期的分类以物种不变论为指导思想,只是根据某几个鉴别特征来划分门类,习称人为分类。现代的分类是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根据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进行分类,通称自然分类。现代分类学不仅进行形态结构的比较,而且吸收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成就,进行分子层次的比较,从而更深刻揭示生物在进化中的相互关系。现代分类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在进化上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学中有很多分支学科是按照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属性、特征或者生命过程来划分的。形态学形态学是生物学中研究动、植物形态结构的学科。在显微镜发明之前,形态学只限于对动、植物的宏观的观察,如大体解剖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等。比较解剖学是用比较的和历史的方法研究脊椎动物各门类在结构上的相似与差异,从而找出这些门类的亲缘关系和历史发展。显微镜发明之后,组织学和细胞学也就相应地建立起来,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形态学又深入到超微结构的领域。但是形态结构的研究不能完全脱离机能的研究,形态学早已跳出单纯描述的圈子,而使用各种先进的实验手段了。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能的学科,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实验为主。按研究对象又分为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细菌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理学也可按生物的结构层次分为细胞生理学、器官生理学、个体生理学等。在早期,植物生理学多以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动物生理学也大多联系医学而以人、狗、兔、蛙等为研究对象;以后才逐渐扩展到低等生物的生理学研究,这样就发展了比较生理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阐明其规律的学科。遗传学是在育种实践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遗传学开始建立起来。以后,由于T.H.摩尔根等人的工作,建成了完整的细胞遗传学体系。瑞士生物学家米舍尔首次发现在细胞核中有一种含磷量极高的物质。20年以后,这种化学成分才被定名为核酸。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才发现核酸有两种,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具有储存和遗产信息的作用,另一种是核糖核酸,简称RNA,在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53年,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被揭示,遗传学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从基因组、蛋白质组到代谢组的遗传信息传递,以及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研究,1995年系统遗传学的概念、词汇与原理于中科院提出与发表。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调控机制已逐渐被了解,遗传学理论和技术在农业、工业和临床医学实践中都在发挥作用,同时在生物学的各分支学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生物学的许多问题,如生物的个体发育和生物进化的机制,物种的形成以及种群概念等都必须应用遗传学的成就来求得更深入的理解。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的学科,原属形态学范围。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的发表大大推动了胚胎学的研究。19世纪下半叶,胚胎发育以及受精过程的形态学都有了详细精确的描述。此后,动物胚胎学从观察描述发展到用实验方法研究发育的机制,从而建立了实验胚胎学。个体发育的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吸收分子生物学成就,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分析发育和性状分化的机制,并把关于发育的研究从胚胎扩展到生物的整个生活史,形成发育生物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等层次。揭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生产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关规律,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圈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断地消耗天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飞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坏性冲击。保护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所以也可称环境生物学。人类生态学涉及人类社会,它已超越了生物学范围,而同社会科学相关联。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学是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生命活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学科。早期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是从生物发光、生物电等问题开始的,此后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物理学新概念,如量子物理、信息论等的介入和新技术如 X衍射、光谱、波谱等的使用,生物物理的研究范围和水平不断加宽加深。一些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光合作用的原初瞬间捕捉光能的反应,生物膜的结构及作用机制等都是生物物理学的研究课题。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量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控制论等也都属于生物物理学的范围。生物数学生物数学是数学和生物学结合的产物。它的任务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问题,研究生命过程的数学规律。早期,人们只是利用统计学、几何学和一些初等的解析方法对生物现象做静止的、定量的分析。20世纪2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各种生命过程。生物数学在生物学各领域如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分类学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使这些领域的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物数学本身也在解决生物学问题中发展成一独立的学科。 有少数生物学科是按方法来划分的,如描述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实验形态学等。按方法划分的学科,往往作为更低一级的分支学科,被包括在上述按属性和类型划分的学科中。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为了揭示某一层次的规律以及和其他层次的关系,出现了按层次划分的学科并且愈来愈受人们的重视。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分子层次的生命过程的学科。它的任务在于从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去揭示各种生命过程的物质基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个主要分科是分子遗传学,它研究遗传物质的复制、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及其调节控制问题等。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层次生命过程的学科,早期称细胞学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以后,细胞学吸收了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深入到超微结构的水平,主要研究细胞的生长、代谢和遗传等生物学过程,细胞学也就发展成细胞生物学了。 个体生物学是研究个体层次生命过程的学科。在复式显微镜发明之前,生物学大都是以个体和器官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个体的过程有必要分析组成这一过程的器官系统过程、细胞过程和分子过程。但是个体的过程又不同于器官系统过程、细胞过程或分子过程的简单相加。个体的过程存在着自我调节控制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高度复杂的有机体整合为高度协调的统一体,以协调一致的行为反应于外界因素的刺激。个体生物学建立得很早,直到现在,仍是十分重要的。 种群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种群的结构、种群中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种群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种群的自我调节和遗传机制等。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是有很大重叠的,实际上种群生物学可以说是生态学的一个基本部分。 以上所述,还仅仅是当前生物学分科的主要格局,实际的学科比上述的还要多。例如,随着人类的进入太空,宇宙生物学已在发展之中。又如随着实验精确度的不断提高,对实验动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研究无菌生物和悉生态的悉生生物学也由于需要而建立起来。总之,一些新的学科不断地分化出来,一些学科又在走向融合。生物学分科的这种局面,反映了生物学极其丰富的内容,也反映了生物学蓬勃发展的景象。在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的古代,人们对生物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迷惑不解,他们往往把生命和无生命看成是截然不同、没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认为生命不服从于无生命物质的运动规律。不少人还将各种生命现象归结为一种非物质的力,即“活力”的作用。这些无根据的臆测,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而逐渐被抛弃,在现代生物学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20世纪特别是40年代以来,生物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成就,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态。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生命现象就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物质、能和信息三个量综合运动与传递的表现。生命有许多为无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例如,生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能够以远远超出机器的生产效率来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制造体内的各种物质,而不排放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能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揭露生命过程中的机制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现代生物学是一个有众多分支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本文着重说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分科、方法和意义。关于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将分别在“生命”、“生物学史”等条目中阐述。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估计有200万~450万种;已经灭绝的种类更多,估计至少也有1500万种。从北极到南极,从高山到深海,从冰雪覆盖的冻原到高温的矿泉,都有生物存在。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它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化多端。从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的水平来考察,有的生物尚不具备细胞形态,在已具有细胞形态的生物中,有的由原核细胞构成,有的由真核细胞构成。从组织结构水平来看,有的是单生的或群体的单细胞生物,有的是多细胞生物,而多细胞生物又可根据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发展而分为多种类型。从营养方式来看,有的是光合自养,有的是吸收异养或腐食性异养,有的是吞食异养。从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看,有的是有机食物的生产者,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等等。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历史、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界。当前比较通行的是美国R.H.惠特克于1969年提出的 5界系统。他将细菌、蓝菌等原核生物划为原核生物界,将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划为原生生物界,将多细胞的真核生物按营养方式划分为营光合自养的植物界、营吸收异养的真菌界和营吞食异养的动物界。中国生物学家陈世骧于1979年提出 6界系统。这个系统由非细胞总界、原核总界和真核总界3个总界组成,代表生物进化的3个阶段。非细胞总界中只有1界,即病毒界。原核总界分为细菌界和蓝菌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它们代表真核生物进化的3条主要路线。生物分类1:非细胞生命形态 病毒不具备细胞形态,一般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核酸长链包括RNA与DNA,病毒复制时有DNA的直接进行转录,而含有RNA的病毒需要进行逆转录成DNA后再进行复制)。根据组成核酸的核苷酸数目计算,每一病毒颗粒的基因最多不过 300个。寄生于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菌体。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也不能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因此病毒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地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只有在进入寄主细胞之后,它才可以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转译的全套装备,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病毒基因同其他生物的基因一样,也可以发生突变和重组,因而也是能够演化的。由于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机构,也不能独立地繁殖,因而被认为是一种不完整的生命形态。关于病毒的起源,有人认为病毒是由于寄生生活而高度退化的生物;有人认为病毒是从真核细胞脱离下来的一部分核酸和蛋白质颗粒;更多的人认为病毒是细胞形态发生以前的更低级的生命形态。发现了比病毒还要简单的类病毒,它是小的RNA 分子,没有蛋白质外壳。另外还发现一类只有蛋白质却没有核酸的朊粒,它可以在哺乳动物身上造成慢性疾病。这些不完整的生命形态的存在缩小了无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距离,说明无生命与生命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在原核生物之下,另辟一界,即病毒界是比较合理的。 2:原核生物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是细胞的两大基本类型,它们反映细胞进化的两个阶段。把具有细胞形态的生物划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是现代生物学的一大进展。原核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没有线粒体、质体等膜细胞器,染色体只是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不含组蛋白及其他蛋白质,没有核膜。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菌,它们都是单生的或群体的单细胞生物。 细菌是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原核生物。大多数细菌都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不是纤维素。细菌的主要营养方式是吸收异养,它分泌水解酶到体外,将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然后将小分子营养物吸收到体内。细菌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它们繁殖得很快,数量极大,在生态系统中是重要的分解者,在自然界的氮素循环和其他元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见土壤矿物质转化)。有些细菌能使无机物氧化,从中取得能来制造食物;有些细菌含有细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细菌光合作用的电子供体不是水而是其他化合物如硫化氢等。所以细菌的光合作用是不产氧的光合作用。细菌的繁殖为无性繁殖,在某些种类中存在两个细胞间交换遗传物质的一种原始的有性过程──细菌接合。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均属细菌。支原体无细胞壁,细胞非常微小,甚至比某些大的病毒粒还小,能通过细菌滤器,是能够独立地进行生长和代谢活动的最小的生命形态。立克次氏体的酶系统不完全,它只能氧化谷氨酸,而不能氧化葡萄糖或有机酸以产生ATP。衣原体没有能量代谢系统,不能制造ATP。大多数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活动,被认为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生物。 蓝藻(也称蓝细菌)是能光合自养的原核生物,是单生的,或群体的,也有多细胞的。和细菌一样,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肽聚糖,细胞也没有核膜和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器、叶绿体等。但蓝藻细胞有由膜组成的光合片层,这是细菌所没有的。蓝藻含有叶绿素a,这是高等植物也含有的而为细菌所没有的一种叶绿素。蓝藻还含有类胡萝卜素和蓝色色素──藻蓝蛋白(或称之为藻蓝素),某些种类还有红色色素──藻红蛋白,这些光合色素分布于质膜和光合片层上。蓝藻的光合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用于还原CO2产生的H+,因而伴随着有机物的合成还产生分子氧,这和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截然不同。 最早的生命是在无游离氧的还原性大气环境中发生的(见生命起源),所以它们应该是厌氧的,又是异养的。从厌氧到好氧,从异养到自养,是进化史上的两个重大突破。蓝菌光合作用使地球大气从缺氧变为有氧,这样就改变了整个生态环境,为好氧生物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为生物进化展开了新的前景。在现代地球生态系统中,蓝菌仍然是生产者之一。 发现的原绿藻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从它们的光合色素的组成以及它们的细胞结构来看,很像绿藻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因此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 3:真核生物 和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是结构更为复杂的细胞。它有线粒体等各种膜细胞器,有围以双层膜的细胞核,把位于核内的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NA为长链分子,与组蛋白以及其他蛋白结合而成染色体。真核细胞的分裂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的结果使复制的染色体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原生生物是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原生生物的原始性不但表现在结构水平上,即停留在单细胞或其群体的水平,不分化成组织;也表现在营养方式的多样性上。原生生物有自养的、异养的和混合营养的。例如,眼虫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金黄滴虫除自养和腐食性营养外,还能和动物一样吞食有机食物颗粒。所以这些生物还没有明确地分化为动物、植物或真菌。根据这些特性,R.H.惠特克吸收上世纪E.海克尔的意见,将原生生物列为他的5界系统中的1界,即原生生物界。但是有些科学家主张撤销这 1界,他们的理由是原生生物界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过于庞杂,大部分原生生物显然可以归入动物、植物或者真菌,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原生生物也不难使用分类学的分析方法适当地确定归属。植物是以光合自养为主要营养方式的真核生物。典型的植物细胞都含有液泡和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细胞质中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即含有光合色素的质体──叶绿体。绿藻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除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b。多种水生藻类,因辅助光合色素的组成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以水为电子供体的,因而都是放氧的。光合自养是植物界的主要营养方式,只有某些低等的单细胞藻类,进行混合营养。少数高等植物是寄生的,行次生的吸收异养,还有很少数高等植物能够捕捉小昆虫,进行吸收异养。植物界从单细胞绿藻到被子植物是沿着适应光合作用的方向发展的。在高等植物中植物体发生了光合器官(叶)、支持器官(茎)以及用于固定和吸收的器官(根)的分化。叶柄和众多分枝的茎支持片状的叶向四面展开,以获得最大的光照和吸收 CO2的面积。细胞也逐步分化形成专门用于光合作用、输导和覆盖等各种组织。大多数植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形成配子体和孢子体世代交替的生活史。在高等植物中,孢子体不断发展分化,而配子体则趋于简化。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产者,也是地球上氧气的主要来源。 真菌是以吸收为主要营养方式的真核生物。真菌的细胞有细胞壁,至少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是如此。细胞壁多含几丁质,也有含纤维素的。几丁质是一种含氨基葡萄糖的多糖,是昆虫等动物骨骼的主要成分,植物细胞壁从无几丁质。真菌细胞没有质体和光合色素。少数真菌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的基本构造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一整团菌丝叫菌丝体。有的菌丝以横隔分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有一个或多个核,有的菌丝无横隔而成为多核体。菌丝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机能。菌丝体常疏松如蛛网,以扩大吸收面积。真菌的繁殖能力很强,繁殖方式多样,主要是以无性或有性生殖产生的各种孢子作为繁殖单位。真菌分布非常广泛。在生态系统中,真菌是重要的分解者,分解作用的范围也许比细菌还要大一些。 粘菌 是一种特殊的真菌。它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是真菌性的,而另一段则是动物性的,其结构、行为和取食方法与变形虫相似。粘菌被认为是介于真菌和动物之间的生物。 动物是以吞食为营养方式的真核生物。吞食异养包括捕获、吞食、消化和吸收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动物体的结构是沿着适应吞食异养的方向发展的。单细胞动物吞入食物后形成食物泡。食物在食物泡中被消化,然后透过膜而进入细胞质中,细胞质中溶酶体与之融合,是为细胞内消化。多细胞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细胞内消化逐渐为细胞外消化所取代,食物被捕获后在消化道内由消化腺分泌酶而被消化,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经消化道吸收,并通过循环系统而被输送给身体各部的细胞。与此相适应,多细胞动物逐步形成了复杂的排泄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外呼吸系统以及复杂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组成了复杂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机构,调节和控制着全部生理过程。在全部生物中,只有动物的身体构造发展到如此复杂的高级水平。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是有机食物的消费者。在生命发展的早期,即在地球上只有蓝菌和细菌时,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和分解者组成的两环系统。随着真核生物特别是动物的产生和发展,两环生态系统发展成由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所组成的三环系统。出现了今日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从类病毒、病毒到植物、动物,生物拥有众多特征鲜明的类型。各种类型之间又有一系列中间环节,形成连续的谱系。同时由营养方式决定的三大进化方向,在生态系统中呈现出相互作用的空间关系。因而,进化既是时间过程,又是空间发展过程。生物从时间的历史渊源和空间的生活关系来讲,都是一个整体。生物特征生物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属性。人们对这些共同的特征、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使内容十分丰富的生物学成为统一的知识体系。 生物化学统一性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组成生物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例如各种生物的蛋白质的单体都是氨基酸,种类不过20种左右,各种生物的核酸的单体都是核苷酸,种类不过8种,这些单体都以相同的方式组成蛋白质或者核酸的长链,它们的功能对于所有生物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基本代谢途径也是相同的,甚至在代谢途径中各个不同步骤所需要的酶也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都以 ATP的形式传递能量。生物化学的同一性深刻地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 多层次结构模式 19世纪德国科学家M.J.施莱登和T.A.H.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组成。这对于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从细菌到人都是适用的。细胞是由大量原子和分子所组成的非均质的系统。在结构上,细胞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质、多糖等组成的多分子动态体系;从信息论观点看,细胞是遗传信息和代谢信息的传递系统;从化学观点看,细胞是由小分子合成的复杂大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系统;从热力学观点看,细胞又是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所有这些,对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是一样的。 除细胞外,生物还有其他结构单位。在细胞之下有细胞器、分子和原子,在细胞之上有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单位。 生物的各种结构单位,按照复杂程度和逐级结合的关系而排列成一系列的等级,称为结构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上表现出的生命活动不仅取决于它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而且取决于特定的有序结构,因此在较高层次上可能出现较低的层次所不曾出现的性质和规律。 有序性耗散结构 生物是由大量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宏观系统(相对于研究亚原子事件的微观系统而言),它的代谢历程和空间结构都是有序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物理的化学的变化导致系统的无序性或随机性(即熵) 的增加。生物无休止的新陈代谢,不可避免地使系统内部的熵增涨,从而干扰和破坏系统的有序性。现代生物学证明,在生物体中同时还存在一种使熵减少的机制。20世纪60年代,I.普里戈任提出耗散结构理论。按此理论,生物体是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它从环境中吸取以食物形式存在的低熵状态的物质和能,把它们转化为高熵状态后排出体外。这种不对称的交换使生物体和外界熵的交流出现负值,这样就可能抵消系统内熵的增涨。生物有序正是依赖新陈代谢这种能量耗散过程得以产生和维持的。(见耗散结构和生物有序) 稳态 生物对体内的各种生命过程有良好的调节能力。生物所处的环境是多变的,但生物能够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自身的稳定。例如,人的体温保持在37℃上下,血液的酸度保持在 pH7.4左右等。这一概念先是由法国生物学家C.贝尔纳提出的。他指出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自由和独立生活的条件。后来,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揭示内环境稳定是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来保证的,并提出“稳态”一词。稳态概念的应用已远远超出个体内环境的范围。生物体的生物化学成分、代谢速率等都趋向稳态水平,甚至一个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在没有激烈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也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生命的连续性 1855年R.C.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原已存在的细胞。这个概念对于现存的所有生物来说是正确的。除了最早的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在当时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发生的以外,生物只能来自已经存在的生物。只能通过繁殖来实现从亲代到子代的延续。因此,遗传是生命的基本属性。 1866年G.J.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20世纪20年代,以T.H.摩尔根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提出基因论,证明孟德尔假设的因子就是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的基因,补充了一个新的规律,即基因的连锁和交换规律,并证明这些规律在动物界和植物界是普遍适用的。40年代,J.莱德伯格发现细菌的有性杂交,M.德尔布吕克发现了噬菌体的交叉重组现象,从而证明病毒、原核生物和动物、植物都遵循同样的遗传规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证明一切生物的基因的化学实体都是核酸(DNA和RNA),遗传信息都是以核苷酸的排列来编码的,DNA以半保留复制产生新的拷贝。在分子水平上,生命的连续性首先表现在基因物质DNA的连续性上。 个体发育 通常是指多细胞生物从单个生殖细胞到成熟个体的成长过程。生物在一生中,每个细胞、每个组织、器官都随时间而发展变化,它在任何一个特定时间的状态都是本身发育的结果。生物个体发育是按一定的生长模式进行的稳定过程。个体发育的概念对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在原则上也是适用的。单细胞生物从一代到下一代经历一定的细胞周期,病毒的发育也要经历遗传物质的复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以及病毒颗粒的装配过程。因此,所有的生物都有各自的按一定规律进行的生活史。 对于个体发育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797年C.F.沃尔夫发表《发生论》,对鸡胚的发育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19世纪初К.M.贝尔提出胚层理论,指出胚胎组织和器官的发生是以内、中、外三个胚层为出发点的。20世纪初,H.施佩曼及其学派通过把胚胎组织从一处移植到另一处能改变其发育过程和方向的实验,证明了胚胎发育是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现代生物学证明,个体发育是由遗传信息所控制的,不论是在分子层次上,还是在细胞、组织、个体层次上,发育的基本模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进化 1859年C.R.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的出版,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进化是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每个细胞、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演变历史,都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它们的状态是它们本身进化演变的结果。进化导致物种的分化,生物不再被认为是一大堆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物种。生物世界是一个统一的自然谱系,各种生物,归根结底,都来自一个最原始的生命类型。生物不仅有一个复杂的纵深层次(从生物圈到生物大分子),它还具有个体发育历史和种系进化历史,有一个极广阔的历史横幅。 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在自然界里,生物的个体总是组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群落。群落和它所在的无生命环境组成了生物地理复合体──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种群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譬如,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能利用日光能制造食物;动物包括人在内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生物彼此之间以及它们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任何一个生物,它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功能,生活习性和行为,同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总是相对适应的。这种适应是长期演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据上面这些叙述,不难看到,尽管生物世界存在惊人的多样性,但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遵循共同的规律。生物就是这样的一个统一而又多样的物质世界。因而,生物学也就是一个统一而又十分丰富的知识领域。
内容来源自: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浏览次数 : 2289 次
编辑次数 : 1 次
更新时间 :
词条创建者 :
双语连环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竞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