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习中哪些是隆中对中的倒装句句

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姜屯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读课文”《孔孟论学习》优秀教案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姜屯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读课文”《孔孟论学习》优秀教案,孔孟论学习,孔孟论学习原文,八年级上册数学,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八年级上册语文,八年级上册英语,八年级上册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历史,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0:44:29|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姜屯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读课文”《孔孟论学习》优秀教案.DOC? ? ? ? ? ? ? ? ? ?孔孟论学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6页免费20页免费42页免费27页免费30页免费 10页免费12页免费8页免费4页免费42页免费
孔孟论学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
你可能喜欢《孔孟论学习》教案4-免费语文教学资源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孔孟论学习》教案4
作者: &&加入日期:13-11-18
《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河南省镇平县遮山中学范遥闻
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资料;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运用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入手。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孔庙的风景图片,选用舒缓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我通过这样一段话水到渠成地引出本文:“同学们,圣人在时下似乎成了一个讽刺的称呼,但在古时候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美称,我们老师的鼻祖孔子,就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的学生“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古代先贤对于学习等问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千百年来倍受后人的敬仰。那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学习了我们今天这一课,大家就不难找到答案了。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孔孟论学习》(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教学目标)
三、解题:认识孔子和孟子(多媒体显示头像)、《论语》和他们的个人资料: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四、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出示)
给带下划线的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不悱不发&& &&&举一隅&& &&&&&&&&&奕之为数&&& &
辟若掘井 &&&&&流杵也
1.指名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注音,其他的在课堂练习上做,然后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做题情况。
2.让学生针对做题情况进行批改,错的及时更正过来。 (多媒体显示正确答案)
3.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五、读一读--朗读课文:
(1)、多媒体显示文言文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2、读清停顿3、读准重音4、读准语调
(2)、教师读前三则,男生读四-六则,女生读七-九则,全班齐读剩余部分。教师针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好的地方,对读得不太到位的地方进行点拨纠正,学生再自由朗读一边。
六、疏通文意:
1)多媒体出示:
翻译文言文遵循的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疏通文言文文意的方法:
1、直译:偏重于原文字句进行翻译:a.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b.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c&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d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e&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f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g&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h&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2、意译:根据原文大意来翻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
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全文,不懂的地方圈点勾画出来,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交班里,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出示全文翻译,学生校对:
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愉快吗?
第二则: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第三则: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第四则:知道这个知识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懂得学问的人不如热爱它的人,热爱它的人不如以学问为快乐的人。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却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造就很深的学问,就是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天晒它,十天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下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譬如去挖井,即使井挖得有九轫那么深了,只要还没有挖到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则: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我读《武成》,只是选择性地读了其中的二三根竹简罢了。仁道之君会无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3)让学生品一品,总结出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做课堂练习&&&&&&&&&&&&&&&&&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a.不亦说乎&&& &&&&&&&&&b.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c.今夫奕之为数&&&&& d.掘九轫而不及泉
e.是知也&&&&&&&&&&&&&&&& f.一日暴之
g.辟若掘井1)多媒体显示习题:
2、说出加下划线词语的古今不同的含义:
a.思援弓缴 而射之 &&&&&&&&&&&&b.二三策 而已矣
c.今夫奕之为数&&&& &&&&&&&&&&&d.非然
e.不愤不启&&&&&&&&&&
3、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一词多义)&&&&&&&&& 得道多助&&&&&&&&&&&&&&&&&&&&&&&&& 君子深造之以道&&&&&&&&& 与古人居 &&&&&&&&&&&&&&&&&&&&&&&&&则居之安&&&&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一人虽听之4、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不耻下问5、判断: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期鲁国人( )
6、翻译下列句子:C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
D.&&& 《论语》中的“子”和“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教师公布答案,让学生改一改,评一评
3)多媒体显示答案如下: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a. “说”通“ 悦” ,高兴,愉快& ;b.“原”通“源”,水源;c.“奕”通“弈”,围棋;d.“轫”通“仞”,古代长度单位;e.“知”通“智”,聪明;f.“暴”通“曝”,晒;g.“辟”通“譬”,譬如
2、说出加下划线词语的古今含义:
a.缴 (古:指箭;今:交纳,交出)b.策 (古:指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今:谋略或策略)c.数(古:指技艺,技能;今:数量) d. 然(古:指如此;今:无实在意义)e.愤 (古:指苦思苦想仍不能领会的样子;今:愤怒)
3.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一词多义)&&&&&&
a. 道:道义 ;道 :名词,正确的方法;& b.居 &:动词,生活在一起& ; 居:动词,保有;c.知 :动词,得到& ;知:动词,明白&& ;d.虽:即使& ;虽:虽然
4、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知识& ;不耻下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5、判断:A: 对;B:错;C:对
6、翻译下列句子:
a: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里糊涂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灵活,爱好学习,不以向低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八、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讲一个自己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说明端正学习态度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采用抢答题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言。
九.课外作业:
1、朗读并默写全文
2、思考: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业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作了训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浙ICP备号&《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 范遥闻 - HNER网络教研备课平台——河南省网络教研官方平台,网络教研第一平台,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倾力打造!
一点感悟,一份温馨,愿做一缕春风,温暖您的心………1年之前
《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文章类型:原创
《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 范遥闻
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资料;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运用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入手。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孔庙的风景图片,选用舒缓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我通过这样一段话水到渠成地引出本文:&同学们,圣人在时下似乎成了一个讽刺的称呼,但在古时候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美称,我们老师的鼻祖孔子,就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的学生&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古代先贤对于学习等问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千百年来倍受后人的敬仰。那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学习了我们今天这一课,大家就不难找到答案了。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孔孟论学习》(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教学目标)
三、解题:认识孔子和孟子(多媒体显示头像)、《论语》和他们的个人资料: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四、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出示)
给带下划线的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不悱不发&& &&&举一隅&& &&&&&&&&&奕之为数&&& &
辟若掘井 &&&&&流杵也
1.指名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注音,其他的在课堂练习上做,然后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做题情况。
2.让学生针对做题情况进行批改,错的及时更正过来。 (多媒体显示正确答案)
3.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五、读一读--朗读课文:
(1)、多媒体显示文言文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2、读清停顿3、读准重音4、读准语调
(2)、教师读前三则,男生读四-六则,女生读七-九则,全班齐读剩余部分。教师针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好的地方,对读得不太到位的地方进行点拨纠正,学生再自由朗读一边。
六、疏通文意:
1)多媒体出示:
翻译文言文遵循的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疏通文言文文意的方法:
1、直译:偏重于原文字句进行翻译:a.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b.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c&删(删去不译的词语)&&&&&d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e&调(调整倒装句句序)&f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g&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h&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2、意译:根据原文大意来翻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
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全文,不懂的地方圈点勾画出来,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交班里,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出示全文翻译,学生校对:
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愉快吗?
第二则: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第三则: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第四则:知道这个知识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懂得学问的人不如热爱它的人,热爱它的人不如以学问为快乐的人。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却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造就很深的学问,就是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天晒它,十天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下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譬如去挖井,即使井挖得有九轫那么深了,只要还没有挖到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则: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我读《武成》,只是选择性地读了其中的二三根竹简罢了。仁道之君会无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3)让学生品一品,总结出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做课堂练习&&&&&&&&&&&&&&&&&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a.不亦说乎&&&&&&&&&&&&b.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c.今夫奕之为数&&&&&d.掘九轫而不及泉
e.是知也&&&&&&&&&&&&&&&&f.一日暴之
g.辟若掘井1)多媒体显示习题:
2、说出加下划线词语的古今不同的含义:
a.思援弓缴 而射之 &&&&&&&&&&&&b.二三策 而已矣
c.今夫奕之为数&&&& &&&&&&&&&&&d.非然
e.不愤不启&&&&&&&&&&
3、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一词多义)&&&&&&&&& 得道多助&&&&&&&&&&&&&&&&&&&&&&&&& 君子深造之以道&&&&&&&&& 与古人居 &&&&&&&&&&&&&&&&&&&&&&&&&则居之安&&&&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一人虽听之4、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不耻下问5、判断: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期鲁国人( )
6、翻译下列句子:C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
D.&&&《论语》中的&子&和&先生&均指的是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教师公布答案,让学生改一改,评一评
3)多媒体显示答案如下: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a. &说&通& 悦& ,高兴,愉快&;b.&原&通&源&,水源;c.&奕&通&弈&,围棋;d.&轫&通&仞&,古代长度单位;e.&知&通&智&,聪明;f.&暴&通&曝&,晒;g.&辟&通&譬&,譬如
2、说出加下划线词语的古今含义:
a.缴 (古:指箭;今:交纳,交出)b.策 (古:指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今:谋略或策略)c.数(古:指技艺,技能;今:数量) d. 然(古:指如此;今:无实在意义)e.愤 (古:指苦思苦想仍不能领会的样子;今:愤怒)
3.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一词多义)&&&&&&
a. 道:道义 ;道 :名词,正确的方法;& b.居 &:动词,生活在一起& ; 居:动词,保有;c.知 :动词,得到& ;知:动词,明白&& ;d.虽:即使& ;虽:虽然
4、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知识& ;不耻下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5、判断:A: 对;B:错;C:对
6、翻译下列句子:
a: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里糊涂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灵活,爱好学习,不以向低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八、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讲一个自己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说明端正学习态度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采用抢答题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言。
九.课外作业:
1、朗读并默写全文
2、思考: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业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作了训练。
2014年11月 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学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