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女孩取名的而已是什么意思

松原市艺术高中
立足艺术特色 着眼学生未来 打造优秀团队 创建一流学校
语文晨读材料集锦
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之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晏子春秋》
【国家有坏人托身于重要的靠山难以除掉,是一大祸患。要消灭这一类坏人,必须十分慎重。】
人有沽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沽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晏子春秋》
【国家有猛狗式的当权人物,妒害贤良,横阻言路,是一大祸患。】
3.桔逾淮为枳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同样的事物或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不同的变化。晏子的答问,也表现了驳论的机智。】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5.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墨子》
【说明上行下效的道理。上面喜爱什么,提倡什么,下面就会形成一种风气。】
6.击邻家之子
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墨子》
【办事要看身份,不要做不适合自己身份的事。】
7.虾蟆、蛙、蝇与晨鸡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墨子》【废话连篇,虽多无益;说话中肯,虽少人们也愿听。】
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
【知道错了,就应该马上彻底地改,如果明知不对,却只减损其程度,拖延不改,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
【虽有良师,学习是否专心致志,效果大不一样。】
10.相濡以沫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
【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人与人之间互相救助,渡过困难,但不如在太平盛世里彼此忘却的好。】
11.倏、忽与浑沌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
【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一味蛮干,好的动机也会引出坏的结果。】
12.西施病心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庄子》
【看到别人的长处,要进一步了解他为什么有这样的长处,自己是否可能学到这样的长处,如果只学皮毛的东西,或者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就可能越学越坏了。】
13.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
【庄子只求自由,不以富贵损其真性的志趣。】
14.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庄子》
【要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采取恰当的办法办事,否则,费力越大,效果越坏。】
15.山木与雁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庄子》
【具体情况不同,同样的条件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16.吴王射狙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庄子》
【恃才自傲是没有好结果的。】
17.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色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
【讽刺了某些人好以大话、空话掩盖其不解决问题的本质。】
18.屠龙术
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
【学习不要脱离社会的需要。】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庄子》
【和别人接近,不可存机心,不可有不良的意图。】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所系者然也。——《荀子》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牢靠的基础,否则,就经不起考验。】
21.荆人遗弓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荀子》
【以天下为怀,不斤斤于一己得失的思想。】
22.割肉相啖
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相啖,至死而止。——《吕氏春秋》
【勇敢的行动要用在恰当之处,否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23.循表涉澭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吕氏春秋》
【情况在不断地变化,情况变化了,处理事物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注定要失败。】
24.引婴投江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吕氏春秋》
【嘲笑不从实际出发,机械教条地处理问题者。】
25.丁氏穿井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
【听到传闻要加以分析,不经过调查研究,不要轻信。】
26.三石之弓
齐宣五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孰能用是?”
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吕氏春秋》
【爱好阿谀奉承的人,往往因被吹捧而自误终身。不能凭主观感觉办事,也不能只听人们的恭维话,不能被假象欺骗。】
27.偏枯之药
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
——《吕氏春秋》
【事物各有自己不同的本质特征,如果不注意本质特征,只表面地看问题,就会犯错误。】
28.纣为象箸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霍,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纣遂以亡。——《韩非子》
【大的坏事是从小的坏事发展而来的,对处于萌芽状态的坏事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防微杜渐。】
29.孟孙猎得麑
孟孙错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
故曰:“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忠厚诚实的人终究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任何一种事物,破坏容易建设难。】
31.不死之道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
【不死之道是骗人的谎言,迷信者是愚蠢的。】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
【贤才还需得到名人的引荐,才会受到重视。】
33.公仪休嗜鱼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曰:“夫欲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受而不免于相,长自给鱼。”——《韩诗外传》
【取与不取相互依存、转化。】
34.白龙鱼服
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说苑》
【为人要持诚自重,轻率善变往往会招致灾祸;同时,也说明不知者不为罪的道理。】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徏。”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鸠曰:“子能更唱可矣,不能更唱,东徏犹恶子之声。”——《说苑》
【要扭转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就要从根本上改掉自己的缺点,绝不应该采取逃避的办法。】
36.反裘负薪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说苑》
【告诫统治者不要过多地剥削人民,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如何处理眼前利益和长利益的关系。】
汉人有适吴者,吴人设笋,问是何物,语曰:“竹也。”归煮其床箦而不熟,乃谓其妻曰:“吴人轣辘,欺我如此!”
——《说苑》
【学习不能浅尝辄止,只学点皮毛的东西,而要寻根究底,不然就会干出非常荒唐的事来。】
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这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主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而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宋书》
【当一种错误思潮流行的时候,是非往往被颠倒,坚持真理是很不容易的。】
天雨,迂夫出见饭车息于高蹊者,指谓其徒曰:“是车也将覆,不久矣!”行未十步,闻喧声,顾见其车已覆。其徒问曰:“子何用知之?”迂夫曰:“吾以人事知之,夫天雨道泞,而蹊独不濡,又狭而高,是众人之所趣也。而车不量其力,固狭擅高,久留不去,以妨众人之欲进者,其能无覆乎?祸有巨于此者,奚饭车之足去?”——《司马温公文集》
【居显要地位者往往会招致覆灭的危险。】
40.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41.以凫为鹘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艾子杂说》
【要知人善任,了解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42.鳖渡桥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妨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釜水百沸,横筱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须观之。”——(宋)岳珂《桯史》
【讽刺那些假仁假义,口是心非,想得到某种好处,又怕别人议论的人。】
43.越人遇狗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摇尾人言曰:“我善猎,与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归,食以粱肉,待之以人礼。
狗得盛礼,日益倨,猎得兽,必尽啖乃已。或嗤越人曰:“尔饮食之,得兽,狗尽啖,将奚以狗为?”越人悟,因为分肉,多自与。狗怒,啮其首,断领足,走而去之。——(宋)邓牧《伯牙琴》
【对恶人不加警惕,听信他的话并骄纵之,久后必受其害。】
44.越人阱鼠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返。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明)宋濂《宋文献公全集》
【欲取先予;利令智昏。】
45.晋人好利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之,曰:“此吾可羞也,此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
市伯随而索其值,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与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
傍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
——(明)宋濂《宋文献公全集》
【讽刺了利欲熏心,利令智昏,因而胡作非为的人,末尾一笔,进一步鞭挞了比这种人还不如的以狡计掠夺的伪善者,抨击了当时社会明夺暗窃的丑恶现象。】
46.纪侯好狙
昔纪侯好狙,使狙师教焉。狙师脱土,肖人貌饰之,冠九山之冠,衣结霞之衣,蹑文鸾之履。升降周旋,人也;拜立坐跪,人也。狙师度可用,进纪侯。纪侯观之乐,举觞觞焉,狙饮已,竟跳掷裂裳遁去。——(明)宋濂《宋文献公全集》
【冠冕堂皇的伪装掩盖不了丑恶的本质。】
47.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明)刘基《诚意伯文集》
【世俗不能识别美的实质,一味追求虚伪的外表。】
48.粤有善农者
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欠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装,天下之名言也。”
——(明)刘基《诚意伯文集》
【做事应有长远准备,要全面了解,不要盲从。】
49.蒙人遇虎
蒙人衣狻猊之皮以适圹,虎见之而走,谓虎畏己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复与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为虎所食。——(明)刘基《诚意伯文集》
【讽刺无知而又不自量力的人。】
50.岛人食蛇
南海之岛人食蛇,北游于中国,腊蛇以为粮。之齐,齐人馆之厚,客喜,贿主人以文迭之修。主人吐舌而走,客弗喻,谓其薄也,戒皂臣求王虺以致之。——(明)刘基《诚意伯文集》
【做事要看对象,只凭主观意愿,虽然出于好心,也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
51.赵人乞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明)刘基《诚意伯文集》
【事物本身往往存有利弊,处理事物要全面衡量,不能因小弊而损大利,因噎废食。】
52.庄子与饿人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明)刘基《诚意伯文集》
【只有对疾苦有切身体会,才能同情别人的疾苦。】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吾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明)王世贞《古今喻言》
【为阿谀奉承所迷惑,必然招致大祸。】
鹞子追雀,雀投入一僧袖中。
僧以手搦定曰:“阿弥陀佛,我今日吃一块肉!”雀闭目不动,僧只说死矣,张开手时,雀即飞去,僧曰:“阿弥陀佛,我放生了你吧!”——(明)赵南星《笑赞》
【伪善;凡事总能为自己找到借口或理由。】
55.剪矢医伤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使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在膜内者须急治。”医曰:“此内科事,不应并责我。”——(明)江盈科《雪涛阁集》
【表面上讲职守分工,实质上毫不负责任。】
56.暑拥夹被
暑月,有拥夹被卧者,或问其故,答曰:“绵被太热。”——《笑林》【纠正错误应该彻底。】
57.羊质虎皮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狼而战,忘其皮之虎也。(西汉)扬雄《法言》
【任何伪装都会露出马脚;有虚名而无实才,经不起考验。】
58.三种境界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59.士穷乃见节义
嗟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60.趣联一组
某地财神庙: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暮来拜,教我为难。
明廖鹤年: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石达开:砥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四五年八月成都某民宅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洪深:大胆文章拼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韩信祠: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白门楼具铁甲三千,一战竟成擒,谁教尔英雄气短;
石头记有金钗十二,豪华终是梦,顿使我儿女情长。
61.主明臣直
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资治通鉴》
62.季札挂剑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与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史记》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史记》
64.公子牟游于秦
公子牟游于秦,且东,而辞应侯。应侯曰:“公子将行矣,独无以教之乎?”曰;“且微君之命命之也,臣故且有效于君。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粱肉期而粱肉至,粱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累世以前坐此者多矣。”应侯曰:“公子之所以教之者厚矣。”——《战国策》
65.诫兄子书(节)——(东汉)马援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之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66.郑玄谦让无私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张居士腊月朔谒家庙,楼匾忽堕。张曰:“此祖宗怒我也。”因沐浴茹素,作自责文,囚服长跽谢过,凡七日。以巨石压顶,令家奴下杖数十,已而口占赎罪文,备述生平读书好客之事。因起更衣,插花披锦,鼓乐导之而出,曰:“祖宗释我矣。”
——(明)冯梦龙《谈概》
68.当避祭遵
刘秀为大司马,时舍中儿犯法。军市令祭遵格杀之。秀怒,命取遵。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奈何罪之?"秀悦,乃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避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将也。"——冯梦龙《智囊》
69.马速非良
李东阳尝得良马,送陈师召骑入朝,归,成诗二章。怪而还其马,曰:“吾旧所乘马,朝回必成六诗;此马上止二诗,非良也。”东阳笑曰:“马以善走为良。”公思之良久,复骑而去。——(明)冯梦龙《谈概》
京西宪按行至一邑,辱县尉张伯豪,斥使下骑而步,且行且敕其不才。既入传舍,有虞侯白言:“提刑适骂官员,乃陶中丞女婿。”宪矍然曰:“何不早告我!”亟召尉,与之坐,茶罢,乃曰:“闻君有才,适来聊相沮,君词色俱不变,前途岂易量耶?”即命书吏发荐章与之。
某路宪至一郡,因料兵,见护戎年高,谓守、倅曰:“护戎老不任事,何可容也!”守、倅并默然。戎抗声曰:“我本不欲来,为小儿辈所强,今果受辱!”宪问“小儿谓谁?”曰;“外甥章得象也。”盖是时方为宰相。宪曰:“虽年高,顾精神不减,不知服何药?”戎曰;“素无服饵。”宪叹曰:“好个健老儿!”惠酒而去。——(明)冯梦龙《谈概》
71.不敢不乐
徐昌谷构别墅,实邑之北邙,前后冢累累,或颦蹙曰:“目中每见此辈,定不乐。”徐笑曰:“不然,见此辈,正使人不敢不乐!”
——(明)冯梦龙《谈概》
72.宋郊兄弟
宋郊居政府,上元夜,读《周易》。弟学士宋祁点华灯,拥歌妓,醉饮达旦。翌日郊令人曰:“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那年上元,同在州学吃斋煮饭否?”祁答曰:“寄语相公,不知那年在州学吃斋煮饭为甚的?”
——(明)冯梦龙《谈概》
周兴性酷,每法外立刑,人号“牛头阿婆”,百姓怨谤。兴乃榜门判曰:“被告之人,问皆称枉;斩决之后,咸息无言。”
——(明)冯梦龙《谈概》
74.黠竖子
西邻母有好李,苦窥园者,设阱墙下,置粪秽其中。黠竖子呼类窃李,登垣陷阱间,秽及其衣领,犹仰首于其曹:“来来!此有佳李!”其一人复坠,方发口,黠竖子遽掩其两唇,呼“来来”不已。俄一人又坠。二子相与诟病,黠竖子曰:“假令二子者,有一人不坠阱中,其笑我终无已时。”
小人拖人下浑水,使开口不得,皆用此术。——(明)冯梦龙《谈概》
75.钟馗生日
钟馗生日,其妹具礼贺之。一大鬼愿挑担去,妹作书云:“酒一尊,鬼一个,挑来与兄作庆贺,兄若嫌鬼小,挑担的凑两个。”馗喜,俱命庖人烹之。二鬼相向而泣,小鬼曰:“我被捉来无奈,谁教你挑这担儿?”
——(明)冯梦龙《谈概》
76.张耳、陈余
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吏尝以过笞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评:勾践石室,淮阴胯下,皆忍小耻以就大业也。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冯梦龙《智囊》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人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宣曲任氏;其先为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争取金玉,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荣阳,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冯梦龙《智囊》
78.示之以礼
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冯梦龙《智囊》
79.立身全交
唐待制肃与丁晋公为友,宅正相对,丁将有弼谐之命,唐迁居州北。或问之,唐曰:"谓之入则大拜,数与往还,事涉依附;经旬不见,情必猜疑,故避之也。"(评:是非心不可不明,亦不可太明。立身全交,两得之矣!)——冯梦龙《智囊》
80.华歆王朗
华歆、王朗乘船避难,有一人欲附,歆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耶?"遂携拯如初。——冯梦龙《智囊》
81.明日来
赵豫为松江府太守,每见讼者非急事,则谕之曰:"明日来!"始皆笑之,故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不知讼者来,一时之忿,经宿气平,或众为譬解,因而息者多矣。此之钩钜致人而自为名者,其所存何啻霄壤?——冯梦龙《智囊》
82.隰斯弥
隰斯弥见田成子,田成子与登台四望,二面皆畅,南望,隰子家之树蔽之,田成子亦不言。隰子归,使人伐之,斧才数创,隰子止之。其相室曰:"何变之数也?"隰子曰:"谚云:'知渊中之鱼者不祥'。田子将有事,事大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不伐树,未有罪也;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乃不伐也。"——冯梦龙《智囊》
83.诛舞文者
(唐)柳公绰节度山东,行部至邓,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县令闻公绰素执法,必杀贪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竟诛舞文者。——冯梦龙《智囊》
曹公在官渡,召华歆。宾客送者千余人,赠遗数千,皆无所拒,密各题识。临去谓诸君曰:“本无相拒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乃还所赠,众服其德。——冯梦龙《智囊》
85.山河已定
(明)太祖召画工周玄素,令画“天下江山图”于殿壁,对曰:“臣未尝遍迹九州,不敢奉诏,唯陛下草建规模,臣润色之。”帝即操笔,倏成大势,令玄素加润。玄素进曰:“陛下山河已定,岂可少动?”帝笑而唯之。——冯梦龙《智囊》
程厚子山与桧善,为中舍时,一日邀至府第内阁,一室萧然,独案上有紫绫缥一册,写《圣人以日星为纪》赋,尾有“学生类贡进士秦埙呈”,文采艳丽。程兀坐静观,反复成诵。唯酒肴问劳沓至,及晚,桧竟不出,乃退,程莫测也。后数日,差知贡举宣押入院,始大悟,即以此命题。此赋擅场,埙遂首选。——冯梦龙《智囊》
87.银工与宰相
(宋)李太宰邦彦父曾为银工,或以为诮,邦彦羞之,归告其母。母曰:“宰相家出银工,乃可羞耳。银工家出宰相,此美事,何羞焉?”
——冯梦龙《智囊》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释。——《隋唐嘉话》
89.赵母嫁女
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乎?”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耶?”——《经世奇谋》
90.丧心病狂
宋吴伯举守姑苏,蔡京一见大喜,入相首荐其才,三迁中书舍人,后以忤京落职。知扬州客或有以为言者,京曰:“既作官,又要做好人,两者可得兼耶?”此真丧心病狂之语。——(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91.千古庸暗
晋帝见歉岁民饥,谓左右曰:“何不食肉糜?”辽主见道上饿夫,谓左右曰:“何不食干腊?”千古庸暗,如出一辙。
宋蔡京诸孙,生长膏粱,不知稼穑。一日京戏问之曰:“汝曹日啖米,试问米从何出?”一人曰:“从臼子里出。”京大笑。又一人曰:“不然,我见从席子里出。”盖京师运米,以席囊盛之故也。——(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92.杨震论"四知"
(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某相国问僧:“戒杀如何?”曰:“不杀是慈悲,杀是解脱。”曰:“然则尽食无害乎?”曰:“食是相公的禄,不食是相公的福。”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94.民之父母
前明,慈溪令某公下车,欲厉威严,乃进里老,谓之曰:“汝曹知灭门刺史,破家县令乎?”有桂姓者答曰:“邑士多习诗,但知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他未之前闻也。”令默然。——(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95.劝学诗
富家不须置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何须起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勿恨无随从,书中有马人拥簇。娶妻勿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宋真宗《劝学诗》
纣为长夜之饮,惧以失日,问其左右,尽不知也,乃使问箕子。箕子谓其徒曰:“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危矣。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战国策》
97.利之所在
鳣似蛇,蚕似蝎,人见蛇则惊骇,见蝎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文选》
98.[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99.[中吕]朱履曲——张养浩
哪的是为官尊贵,止不过多吃些筵席,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家庭中添些盖作,囊箧里攒些东西,教好每看做甚的!
100.自有史官书之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宋·司马光《涑水纪闻》
101.裴佶姑父外廉内贪
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司马光不敢谩语
予见司马文正公亲书一帖:“光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诃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后,公以诚学授刘器之曰:“自不谩语入。”东坡公神道之石亦曰:“论公之德,至于感人心,动天地,巍巍如此。而蔽以二言:曰诚,曰一云。”——宋·邵博《邵氏闻见录》
103.苏轼扪腹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笑。——宋·费衮《梁溪漫志》
真西山论菜云:“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余谓百姓之有此色,正缘士大夫不知此味。若自一命以上至于公卿,皆得咬菜根之人,则必知职分之所在矣。百姓何愁无饭吃?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105.治国不私故人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府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106.曾参不受鲁君邑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07.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8.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10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12.欧阳询揣摩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113.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14.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115.孙权喻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6.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17.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18.诸葛亮诫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9.墨子怒责耕柱子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120.王荆公旁听文史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121.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122.物各有短长
甘茂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茂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茂矣。”
版权所有:松原市艺术高中
网站维护 柳淇 信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姓名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