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文两个字名字在名字中的意思是什么

巴金的资料_百度知道
巴金的资料
提问者采纳
  中文名: 巴金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 日 逝世日期: 日 职业: 现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 主要成就: 文学巨匠 代表作品: 《家》、《春》《秋》  原名: 李尧棠 字: 芾甘  个人作品著作书目
个人作品 著作书目  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现代文学家,现代翻译家,现代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志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他于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写了一个“巴”字,作为笔名的第一个字。1958年3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 笔名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正颇费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来,见李尧棠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李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李尧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一书,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李尧棠爽快一点头:“好,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在“巴”字后边写了个“金”字。  编辑本段大事记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 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著作书目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店 。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 。
《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 良友图书公司 。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 。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 。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 。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 。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
《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 良友图书公司 。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 。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 。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 良友图书公司 。
《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简》(散文集),1937, 良友图书公司 。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 。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0,开明书店 。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长篇小说),,开明书店。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
《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 良友图书公司 。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 。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 。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谈契诃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
《巴金文集》(1—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随想录》(散文集), 1987 ,三联书店。
《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
《巴金书信集》, 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
《忆》(回忆录),1994 ,中国华侨出版社。
《短简》,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再思录》(散文集),1995 ,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巴金自传》,1995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十年一梦》,1995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随想录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随想录》,2009,作家出版社。  春 在桂林遇美国归来的林语堂。靳以由福建回重庆途经桂林时在巴金处住数天。  四月 《火》第三部第三章以《田惠世》为题发表。  五月 月初,与肖珊从桂林出发至贵阳。8日在贵阳郊外的“花溪小憩”结婚。  中旬,送肖珊到四川旅行。开始创作中篇小说《憩园》。  下旬,住进贵阳中央医院三等病室,作矫正鼻中隔等手术,共住院十几天。据这段时间对医院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后来创作了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六月 上旬出院。住中国旅行社招待所,十多天后住郊外花溪对外营业招待所。  离开贵阳到达重庆,住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部,与冯雪峰邻近,经常来往。  本月 译作《处女地》(屠格涅夫著)出版。  七月 《憩园》结稿。  八月 获知王鲁彦去世,作《写给彦兄》。  夏 何其芳自延安来渝,偕巴金至曾家岩“周公馆”拜访周恩来同志。  十月 《憩园》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初冬 开始创作《寒夜》,不久辍止。  十二月 月底,出席重庆文艺界座谈会,周恩来参加并讲话。  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 四十一岁  〔重庆——上海——重庆〕  一月 18日获知友人缪崇群于14日去世,急至北培墓前吊唁,4月作《纪念一个善良的友人》。  二月 和老舍、茅盾等三百人在重庆《新华日报》联名发表《文化界时局进言》。  五月 4日,出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曹家巷文化会堂举行的抗协成立七周年暨第一届文艺节纪念会,郭沫若、胡风、老舍、邵力子、王平陵等百余人到会。  本月 开始创作《第四病室》。译作《散文诗》(屠格涅夫著)出版。  六月 24日,郭沫若、老舍、叶圣陶、洪深、陈白尘、巴金等二十四人发起的沈雁冰五十寿辰庆祝会在重庆西南实业大厦举行。  29日,柳州克复。  七月 27日,桂林克复。  本月 《火》第三部出版。  八月 15日,日本宣布投降。  打电报到上海与三哥尧林联系。  28日,毛泽东到重庆,初次见到毛泽东。  抗战胜利初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附逆文化人调查委员会”,委员会由老舍、夏衍、巴金等18人组成,任务是负责调查背叛祖国,投靠日伪的汉奸文人的罪行。  十月 10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改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简称“文协”)。  21日,文协在重庆张家花园会所举行会员联欢晚会,和郭沫若、胡风、叶圣陶、冯雪峰等人出席。周恩来应邀参加,宣讲毛泽东关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介绍延安的文艺活动情况。  初冬 重新开始创作《寒夜》,写一部分。  十一月 1日,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肖珊因怀孕留在重庆。  在上海和生病的三哥尧林与索非同住霞飞路霞飞坊五十九号三楼。  十二月 8日,和郭沫若、茅盾等十八人联名致电昆明各校师生,悼念因国民党特务和军队袭击捣毁学校而遇害的师生。  三哥尧林病故,亲自安排入殓、安葬。三天后回重庆。  16日,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生于重庆。  17日,上海文艺界聚会,成立文协上海分会,巴金虽未出席,仍被选为分会理事。  本月 建国前的最后一个短篇小说集《小人小事》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一九四六年(民国三十五年) 四十二岁  〔重庆——上海〕  一月 20日,和茅盾等21人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委员书”,信中呼吁废止文化政策,确立民主的文化建设政策。  本月 中篇小说《第四病室》由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出版。  四月 10日,散文集《旅途杂记》出版。  月底,肖珊和女儿返上海。  本月 和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联名发表《致美国国会争取和平委员会书》。  五月 5日,出席全国文协在张家花园召开的庆祝文艺节大会。11日,出席文联社发起的文艺座谈会。21日,离开重庆到上海。  六月 和马叙伦等上海各界人士上书蒋介石、马歇尔及各党派,呼吁永久和平。  这期间负责文化生活出版社全部社务,并开始编辑《文学丛刊》第八、九、十集。  七月 16日,与茅盾、叶圣陶等二百六十人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界反内战、争自由宣言》。  八月 《寒夜》开始在“文协”上海分会的刊物《文艺复兴》上连载,在这之前曾在《环球 》画报上刊载一些章节。  十二月 31日,长篇小说《寒夜》结稿。这是建国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  三月 《寒夜》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六月 为亡友鲁彦编辑《鲁彦短篇小说集》,并作《后记》。  七月 19日,和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胡风等十三人致电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控诉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公朴、闻一多的罪行。  下旬,到台湾旅行,住台北黎烈文家。  八月 从台北到基隆,乘船回上海。  本月 散文集《怀念》出版。  九月 编辑自选集《巴金文集》,次年由春风书店出版。  十一月 参加编辑“文协”主办的《中国作家》杂志。  三月 译作《快乐王子集》(英国王尔德著)出版。  四月 开始翻译妃格念尔的回忆录。  五月 31日写信给法国学者明兴礼,谈及自己所接受的西欧政治思想和文学的影响。  六月 译作《笑》(奈米洛夫等著)出版。  七月 为亡友缪崇群编辑出版散文集《碑下随笔》,并作《后记》。  八月 改订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的黎明》,易名为《西班牙的曙光》,于次年1月出版。  九月 译完妃格念尔的回忆录中的第二卷《狱中二十年》,次年2月出版。继续翻译第一卷,但未能出版。  本月 散文集《静夜的悲剧》出版。  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 四十五岁  〔上海——北京——上海——北京——上海〕  三月 开始译鲁多夫·洛克尔的《六人》,10月出版。  四月 上旬参加马宗融公葬仪式。  五月 25日,上海解放。下午与黄裳到文化生活出版社察看,然后走到南京路上看解放军入城。  夏 文化生活出版社协商增加董监事人数,提名巴金、朱洗、吴朗西、毕修勺、章靳以为常务董事,朱洗为董事长,康嗣群为总经理,巴金为总编辑。  六月 从上海到北平。  七月 2日,参加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写《我是来学习的》。19日大会闭幕,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23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当选为该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八月 月初回上海。  九月 1日起将文化生活出版社社务交康嗣群。  本月 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中旬前往北京参加第一届全体会议。  十月 1日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  十一月 译完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蒲宁与巴布林》,12月出版。  十二月 译完高尔基的《回忆契诃夫》,次年1月出版。  1950年 四十六岁  〔上海——北京——苏联、波兰——北京——上海〕  一月 4日,出席在上海锦江饭店召开的讨论柳青《种谷记》的座谈会。  二月 译完高尔基的《回忆托尔斯泰》,4月出版。  三月 辞去文化生活出版社常务董事职。  四月 24日,辞去文化生活出版社董事职。  五月 译完高尔基的《回忆布罗克》,7月出版。  七月 24日,在上海解放剧场参加上海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大会历时六天,29日闭幕,当选为上海文联副主席。  28日,儿子小棠生。  八月 25日辞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职务。  本月 译完巴甫罗夫斯基的《回忆屠格涅夫》,同月出版。  九月 译高尔基短篇小说四篇,连同旧译稿一篇,新编为《草原集》,11月出版。  十月 30日参加以郭沫若为团长的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前往波兰、苏联访问。临行前,代表团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本月 译完迦尔洵的短篇小说集《红花》。11月出版。  十一月 9日到达莫斯科,13日到达华沙,16日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开幕,22日闭幕。这斯间访问了奥斯威辛和克拉科城。29日参加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从华沙到莫斯科,先后访问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西伯利亚等地。  十二月 18日离开苏联的奥特波尔回国,21日返抵北京。  24日出席北京各界庆祝中朝人民抗美援朝胜利,欢迎和大代表团返国大会,朱德、宋庆龄、李济琛、沈钧儒等出席。  本月 返回上海  一九五一年 四十七岁  〔上海——山东、江苏——上海〕  二月 编选散文集《华沙城的节日枣波兰杂记》,3月出版。  编译《纳粹杀人工厂枣奥斯威辛》。将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的血》和《西班牙的苦难》二书合编改名为《西班牙的血》。均于3月出版。  三月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成立,当选为理事。  本月 译完迦尔洵的《一件意外的事》,6月出版。  六月 散文集《慰问信及其他》结集,7月出版。  七月 《巴金选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25日参加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华东分团,任副团长。同行的还有靳以、方令孺等。在一个多月里,访问了济南、沂南、镇江、扬州、盐城、兴化等城镇,八月底结束。  十一月 译完迦尔洵的《癞虾蟆和玫瑰花》,次年1月出版。  一九五二年 四十八岁  〔上海——北京——朝鲜——北京——上海〕  一月 译完屠格涅夫的《木木》,5月出版。  二月 在北京筹备全国文联组织的“朝鲜战地访问团”,任团长。该团有文学、艺术工作者十八人。自10日起开始进行入朝前学习。  三月 7日启程离京,15日到达安东,16日过鸭绿江,20日到达朝鲜前线,22日会见彭德怀司令员。25日写完《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28日彭德怀看过文章后复信巴金,提出修改意见。31日到达平壤。  四月 1日和其他二十位作家联名发表控诉书,向全世界人民揭露美帝使用细菌武器的罪行。4日受到金日成接见,并参加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举行的座谈会,然后去开城前线。  十月 1日在开城附近和志愿军一同过国庆节。  本月 从朝鲜回国。  一九五三年 四十九岁  〔上海——北京——朝鲜——北京——上海〕  一月 1日参加华东话剧工作者新年联欢。  二月 关于朝鲜的第一本散文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出版。  三月 24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六次扩大会议,通过茅盾、周扬、柯仲平、老舍、巴金等二十一人为全国文协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委员。  三月——七月 《新生》、《海的梦》、《雾·雨·电》、《家》、《憩园》、《旅途随笔》、《还魂草》以及《父与子》(新译本)陆续重新修订出版。  上半年 在上海写《英雄的故事》集中的短篇小说,9月出版。  八月 再度入朝访问。  15日,在沙里院市参加黄海道五万四千人的群众大会,纪念朝鲜解放八周年。  九月 2日,在开城。  23日到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因在朝鲜未能出席,写了《衷心的祝贺》一文。  十月 1日,在开城前线前沿阵地和志愿军一起庆祝国庆。  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同月,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改组为中国作家协会,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副主席。  这期间,在朝鲜写成《保卫和平的人们》集中的散文、特写。  十一月 6日?日,华东作家协会在上海成立,巴金未能出席大会,当选为理事。  十二月 离开朝鲜回国。26日,由巴金等十五人组成华东作协创作委员会,组织委员学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等。  一九五四年 五十岁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巴金百科名片  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恶性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曾表示要求安乐死  中文名: 巴金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 日  逝世日期: 日  职业: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主要成就: 文学巨匠  代表作品: 《家》、《春》《秋》  原名: 李尧棠  字: 芾甘  目录  个人作品著作书目  译文集汇  一封乡书  成就贡献  个人作品 著作书目  个人履历  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现代文学家,现代翻译家,现代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志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他于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写了一个“巴”字,作为笔名的第一个字。1958年3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 笔名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正颇费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来,见李尧棠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李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李尧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一书,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李尧棠爽快一点头:“好,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在“巴”字后边写了个“金”字。  编辑本段大事记  获选《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为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二零零五年 一百零一岁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 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著作书目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店 。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 。
《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 良友图书公司 。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 。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 。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 。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 。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
《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 良友图书公司 。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 。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 。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 良友图书公司 。
《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简》(散文集),1937, 良友图书公司 。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 。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0,开明书店 。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长篇小说),,开明书店。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
《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 良友图书公司 。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 。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 。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谈契诃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
《巴金文集》(1—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随想录》(散文集), 1987 ,三联书店。
《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
《巴金书信集》, 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
《忆》(回忆录),1994 ,中国华侨出版社。
《短简》,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再思录》(散文集),1995 ,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巴金自传》,1995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十年一梦》,1995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随想录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随想录》,2009,作家出版社。  译文集汇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书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书店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书店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萧珊合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全集》(1—10卷),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一封乡书  亲爱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神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经历,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要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日  编辑本段成就贡献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巴金年轻时只顾写作,身体并不太好,1927年他在法国患肺病后,天天到田畔河边散步,一年后就好了。回到祖国后,每年都要出去爬山锻炼,杭州的南高峰、北高峰都有他的足迹。进入老年后,他为了锻炼腿,每天早晨六点半起来,七点下楼在院子里先慢跑一圈,回来喝杯牛奶再出去散步。另外,他每天上楼写作,下楼活动,上楼睡觉,下楼吃饭,有意地多上下几次楼梯,以达到锻炼腿脚的目的。
他1982年摔断左腿,后又患“帕金森氏病”住院治疗,但由于他有坚强的意志,积极锻炼,配合医生治疗,身体恢复得比一般老人快。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情深意。
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这一刻停留了。巴金,多少人在呼唤这一名字,多少人在哀哭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倒下了。
“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1927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被人们认识以后,以自己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巴金的财富,是他26卷本的不朽著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著。巴金的财富,更是他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
爱国主义,是巴金两大财富的重要基础。巴金12岁那年通读了《说岳全传》,深深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震动。上世纪90年代,巴金在众人的劝说下,到杭州休养。从来怕麻烦别人的他,有一天却提出了要求,想去拜谒岳坟。在文征明《满江红》词碑前,年过九十,平时说话吐字不太清楚的巴金,像小学生那样吟诵起这首词来,声音越来越清楚、高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1979年,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巴黎。这是离别巴黎半个世纪后,巴金第一次再踏上这片土地。故地重游,对于任何人都会有很多感慨。然而,每天清晨,巴金静静地坐在窗前,眼前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而是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杭州的西子湖、成都的双眼井,广州的乡村……他说:“出了国境,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
“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愿望。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仁爱的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他从母亲这里懂得了爱,懂得了宽容。巴金幼年另一位老师是轿夫老周。老周总跟他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成年后的巴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瘦弱的老周在那样困苦的条件下,讲出这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仁义、道德、忠爱。而恰恰是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为人之本。
巴金把他的爱,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呼求平等、自由、幸福,是巴金作品主要内容。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小张、小吴,从农村来到巴老身边工作。转眼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探视,问巴老有什么要求?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他,不假思索地提出:希望安排好小张、小吴的工作。
仁爱、忠诚、正义、自律,人道主义相伴巴金一生。  编辑本段名言警句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我对人世还不能没有留恋。牵系着我的心的是友情,因为我有无数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恶性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曾表示要求安乐死中文名: 巴金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 日 逝世日期: 日
职业: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主要成就: 文学巨匠 代表作品: 《家》、《春》《秋》 原名: 李尧棠 字: 芾甘
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其中,第一部《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激流三部曲》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年。第一部写于1931年,以《激流》为题,从当年4月18日起,到第二年5月22日止,断断续续地在上海《时报》上连载了一年多,1933年5月出版单行本时,作为《激流》之一改题《家》。《春》的写作从1936年开始,在《文季月刊》上连载了十章,后因刊物停刊而中止,直到1938年2月才写完,单行本同年4月出版。《秋》是1939年7月至1940年5月一气写成的,这段时间每晚写五、六个小时,边写边送印刷厂付排,5月初结稿,7月即出书。
以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为素材,写一部控诉旧家庭的罪恶,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的系列小说,在巴金的心中酝酿了多年。
在现代文学史上,揭露封建制度的弊害,是许多作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象巴金这样旷日持久地坚持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家并不多,象《激流三部曲》这样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成功描写的大型作品,更是罕见。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是巴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特出贡献,也是《激流三部曲》最杰出的思想意义所在。
《激流三部曲》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激流三部曲》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激动着许多中国的和外国的青年的心。
参考资料: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恶性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曾表示要求安乐死.
巴金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炫舞男生名字两个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