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凤凰国语第二部二字怎么来的

“监视” 二字重千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以前,我们将在座飞行员分为把杆飞行员和不把杆飞行员,已完全不足以诠释飞行员的责任分工。现在,我们将在座飞行员分为操纵飞行员和监视飞行员,就是从概念上赋予飞行员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职责。“监视”二字重千钧,对于监视飞行员来说,更需要在任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黄卓近年来,在笔者看到的不安全事件中,只要当时的监视飞行员能够果断地提醒几句,很多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然而,事实是,一些简单的错误往往能躲过仪表、导航设备、操纵飞行员、监视飞行员等一系列监控,轻则影响航班正常运行,重则导致机毁人亡。作为飞行安全技术部门的一员,这也是笔者与广大飞行员茶余饭后常常讨论的话题之一。以韩亚航空2013年7月在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坠机事件为例,当时飞机严重低于下滑剖面飞行,最终撞上了堤岸,导致事故发生。虽然正式的事故报告还没有出来,但我们对当时的情况也略知一二。如果监视飞行员能够及时提醒操纵飞行员回到正常高度或者复飞,这样的惨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仅从常理来分析,假如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你看着正撞向路边的障碍物,你会不提醒驾驶员,眼睁睁地看着事故发生吗?当然不会,这完全是本能。然而,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同样,监视飞行员的有效提醒保障了飞行安全的事例也有很多。笔者记得多年前,一个由3名飞行员组成的机组在执行航班任务时就遇到了一件事。当时,左座是带飞机长(也就是进行机长训练的资深副驾驶),右座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员机长,坐在观察员座位上的则是一名刚从航校毕业的新副驾驶。该机组在深夜飞到目的地机场时遇到了间歇性大雨。在长五边进近过程中天气还不错,但到短五边时就遇到了大雨,进近灯光时断时续。在座的飞行员都全神贯注地关注仪表和寻找目视参考,可到了决断高度时情况仍然不见好转。这时,坐在观察员座位上的副驾驶大喊了一声“复飞”。于是,带飞机长和教员机长从专注中警醒过来,开始复飞。转了一圈再降落时,天气已经好转,飞机正常落地。从飞行经验来看,带飞机长和教员机长都要比这名坐在观察员座位上的副驾驶丰富很多,但他们却在专注中慢慢丢失了状态。而这名新副驾驶虽然没有多少飞行经验,却头脑清醒,时刻牢记规章制度,并及时提醒,避免了一次危险进近,也受到了一次表扬。还有一起典型事件发生在某高高原机场,这里常年伴随着大风、乱流等恶劣天气。在此机场执行航班任务通常都是由双机长配合完成的,责任机长为操纵飞行员,第二机长为监视飞行员。有一次,飞机在该机场起飞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当时,塔台给出起飞指令后,责任机长将油门加至起飞位。开始时一切正常,但在第二机长宣布速度达到起飞的决断速度(V1)后,指示空速停住了。1秒后,指示空速甚至开始下降。按照手册规定,达到起飞的决断速度后,飞机必须起飞。因为前方的跑道理论上已经不够长,不足以使飞机停下来。此时,责任机长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尽全力停住飞机,这样不仅跑道可能不够长,而且猛烈的刹车还可能导致轮胎爆胎;另一种选择是继续起飞,并全速往前冲,获取速度后,再将飞机重新拉起来。不管作出哪种选择,需要的都不仅仅是勇气。责任机长选择了后者,继续起飞。3秒后,第二机长观察到虽然指示空速在下降,但是地速和真空速却在上升。达到起飞速度后,第二机长果断地宣布:“地速与真空速增加,达到起飞速度,抬轮。”于是,责任机长操纵飞机抬轮,飞机安全起飞了。这是一次在训练中无法模拟,在日常飞行中也不曾出现的极端情况,也是一个操纵飞行员与监视飞行员完美配合的案例。操纵飞行员在3秒~5秒的时间内必须作出决断,根本没有时间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帮助决断。而此时监视飞行员虽然没有正面决断压力,但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利用各种数据为操纵飞行员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从而保障了飞行安全。以前,我们将在座飞行员分为把杆飞行员和不把杆飞行员,已完全不足以诠释飞行员的责任分工。现在,我们将在座飞行员分为操纵飞行员和监视飞行员,就是从概念上赋予飞行员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职责。“监视”二字重千钧,对于监视飞行员来说,更需要在任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11/18 09:00
11/18 09:00
11/18 09:01
11/18 09:01
11/18 09:01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6431975
播放数:6298172
播放数:5881447
播放数:3178860
48小时点击排行“二字 诀” 成港片新标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毒》、《控制》两部香港导演执导的动作片正在国内热映,到了明年1月,还有由刘德华主演的《风暴》,以及由王晶监制、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的《恶战》即将上映。四部烙着鲜明香港印记的电影,名字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二字诀”。联想今年上映的《毒战》、《盲探》等,不禁有人产生了疑问:港片为何愈发钟爱两字的片名呢?
原标题:“二字 诀” 成港片新标签
《扫毒》、《控制》两部香港导演执导的动作片正在国内热映,到了明年1月,还有由刘德华主演的《风暴》,以及由王晶监制、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的《恶战》即将上映。四部烙着鲜明香港印记的电影,名字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二字诀”。联想今年上映的《毒战》、《盲探》等,不禁有人产生了疑问:港片为何愈发钟爱两字的片名呢?确实,上世纪的香港经典动作片大都以四字片名居多,如《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而到了90年代末期则频繁使用二字片名。多位业内人士对香港电影片名的变化,解读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香港电影尤其是警匪、动作题材的片名使用“二字诀”的确已经成为流行,深得人心。最新动态好莱坞进口片片名港味十足 本周五,本年度最后一部好莱坞进口片《双雄》登陆内地。这部由好莱坞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制片的黑帮动作片在宣传时打出了“致敬港片”的称号。该片电影宣传小青表示,该片包含了很多香港黑帮动作片的元素,导演伊兰·克里维也是香港动作电影的粉丝,起片名时想体现一种港片风格。影片片名直译为《欢迎来到庞奇》,但最终选用了《双雄》,精短且港味十足。业内人士普遍认同,香港电影在起名上一直有独树一帜的风格,看片名基本就可以推断影片的类型,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两字片名,已经成为香港动作电影的新标签。这点在由刘德华、郑秀文主演的《盲探》上体现尤为明显,影片今年7月上映时,很多观众都以为这又是一部香港动作片,但没想到该片虽有侦探缉凶的惊悚,但并无武打、爆炸等动作戏场面,反倒充满爱情片的文艺气息。历史追溯杜琪峰引领“二字诀”风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香港电影尤其是动作片的片名大多比较“含蓄”,多是含义一目了然的四个字,这些片名也被影迷们津津乐道。以卧底片“鼻祖”、1987年上映的《龙虎风云》为例,很多影迷提起“龙虎风云”这个成语,第一时间都会联想到这部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并因此记住了“英雄豪杰际遇得时”的含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 在大部分时间里仍然延续七八十年代的风格,并诞生了一批含有“新”字的经典电影,如《新龙虎风云》、《新纵横四海》、《新英雄本色》等,两个字的片名很少出现。
●0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游达志、杜琪峰等人执导的警匪影片开始使用二字片名,成为香港动作片“二字诀”的源头。
1998年初,游达志导演、梁朝伟主演的《暗花》令整个香港影坛眼前一亮;1999年9月,杜琪峰执导的《暗战》一炮而红,并成为当年香港电影的票房冠军;加上同年11月上映的杜琪峰另一部口碑之作《枪火》,以两字命名的港片大放异彩。 2000年以后,陆续涌现出了《门徒》、《双雄》、《枪王》、《跟踪》、《文雀》、《放逐》等难以计数的“二字诀”影片,其中但凡涉及警匪、犯罪或动作题材的香港电影,多半都会起两个字的名字。
●10年代 在2010年以后,香港电影更为频繁地使用二字片名,能够留下印象的也大都是“二字诀”电影。比如2010年张家辉主演的《线人》,2011年陈可辛执导的《武侠》,2012年的《寒战》、《逆战》等。到了今年,“二字诀”现象尤为突出,内地和香港总共有十多部此类影片上映,其中不乏票房、口碑上佳的作品。
原因分析俩字“够脆”何乐不为在如今的电影片商看来,两个字“够脆”,如果既能体现影片内容,观众又好记,何乐而不为。电影《控制》的片方负责人刘亦琢告诉记者,该片最早想的名字是《控城计》,“经过与发行方、宣传方以及影院方的沟通,听到《控城计》这个名字观众可能会感觉这是一部古装片,叫《控制》的话简单、明了,体现了故事的内容,‘控制’这个词给人感觉就是有点犯罪、动作的联想。” 电影策划人陈小姐就表示,一般来说电影超过五个字有过于绕口、不容易记等劣势。她认为,影片片名精短更有利于宣传,尤其具备网络传播优势,因为网友越来越喜欢短的东西,他们会把一些长句缩短成几个字来表达,“喜大普奔”、“累觉不爱”等新兴词语就是据此而来。之前也有不少名字很长的热门电影,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媒体正因为不方便将完整片名呈现在版面上,所以会将其简写成《致青春》、《那些年》、《少年派》等,充分说明片名精短是“民意”所需。 问题解读“X”战过多创意枯竭在不少熟悉香港电影的资深影迷眼中,片名越来越短,如今频繁使用“二字诀”也是一种创意枯竭的表现。对香港电影颇有研究的知名影评人魏君子就表示,短短几年出现了《逆战》、《心战》、《毒战》、《激战》、《寒战》、《恶战》等多部以“X战”命名的香港电影,“不得不说这就是想跟风杜琪峰的《暗战》。” 从内容上看,这些“战字辈”电影其实未必都属于同题材电影。魏君子认为,最典型的就是《恶战》,该片原名《上海滩马永贞》,“但是年轻观众对马永贞并不了解,那怎么办呢?就起名《恶战》,反正之前有部电影叫《激战》。”影评人魏君子坦言,精短的“二字诀”虽然让观众好记,有辨识度,但真正的好片名还是要有创造性,类似《无间道》、《纵横四海》这样的片名才是好片名,既能表现影片的故事内容,又能表达影片所要传递的精神。《控制》片方也强调:“最重要还是看片名和内容合不合适,比如之前我们做的《一代宗师》,就没有把它改成更短名字。”在她看来,《一代宗师》的故事更适合四字片名,有厚重感。(张婷婷)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6431975
播放数:6298172
播放数:5881447
播放数:3178860
48小时点击排行凤凰二字怎么来的_百度知道
凤凰二字怎么来的
提问者采纳
【凤】的早期字形像“一只侧立的鸟”,上面是“头”、头上有“冠”(鸟冠象征尊贵),底下有“脚”,中间是“鸟身”,身后有“翅膀”及“尾巴”。繁体的“凤”由【上‘百’下‘鸟’】组成,暗示【凤凰】乃【白鸟之王】。“凤”被【风字框】从头到脚的包围着,暗示这种鸟或这种人得天佑,不收外界侵扰影响,宛如一层保护膜、保护体。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凰繁体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