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 现在整理了90平简装修多少钱?

本页位置 >
清华简《(耆)夜》
  作者:李学勤
  今年4月25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举行成立仪式,我汇报工作,提到正在整理的清华简有一篇载有周武王和周公作诗。这件事受到媒体注意(见4月26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也引起学术界同人的关切。现在这篇简的缀合编排已近完成,虽仍有个别缺损,大致面貌已经显现。这里想和前些时候介
绍《保训》一样,也作一简单报道。
  这篇简一共是14支,每支25至29字不等。在其最后一支简背写有篇题是“(耆)夜”。据简文系国名,即传世古书中的“耆”,也写做“黎”、“”或者“饥”、在今山西东南的壶关(或说黎城)境内。“夜”则是与饮酒礼仪有关的词,我个人以为应读为《说文》“口”(dù)字,《尚书?顾命》作“咤”,许慎训为“奠爵也”。
  简文开头说:“武王八年,征伐(耆),大(戡)之,还,乃饮至于文大室。”这关系到商代末年的一个重大事件。大家知道,《尚书》的《商书》中有《西伯戡黎》,记载“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祖伊是商朝大臣,得知周人战胜黎国(即耆)的讯息,急忙向纣报告,没想到纣自称有命在天,拒不听谏,依旧怙恶不悛。
  《西伯戡黎》的“西伯”,汉人《尚书大传》、《史记?周本纪》等都认为是周文王。不过这个诸侯国距离商都太近,文王到那里用兵与历史情势不合,所以自宋代以来许多学者怀疑是也称“西伯”的武王,但他们都举不出证据。今见简文明说是“武王八年”,就证实了这一质疑。
  武王出师戡耆,得胜归周,在“文大室”即文王宗庙进行了“饮至”的典礼。“饮至”意在庆功,如《左传》桓公二年云:“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解释说,师返,于宗庙“祭告后,合群臣饮酒,谓之饮至”,并说明“舍爵”是“设置酒杯,犹言饮酒”,都与简文相合。
  《周本纪》称:“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戡耆饮至典礼上,这些人都在场。简文云:“毕公高为客,召公保(?)为夹(即介),周公叔旦为命,辛公(甲)为位,作策(册)逸为东堂之客,?(吕)上(尚)甫(父)命为司政(正),监饮酒。”他们在饮至中的身份,可参看《仪礼》等书。
  毕公和周公一样,是武王之弟,他于典礼中为客,可能由于他任伐耆的主将,功劳最大。召公或说系文王庶子,同武王也是同辈。辛公见《左传》襄公四年,称辛甲,为周大史,《韩非子?说林上》作辛公甲,这里的“甲”大约是一名一字。作册逸见《尚书?洛诰》,古书里又称史逸(佚)、尹逸。《国语?晋语四》云文王“访于辛、尹”,韦昭注:“辛,辛甲,尹,尹佚,皆周太史。”吕尚父古书作吕尚、师尚父、太公望等,是大家熟悉的。
  简文没有详述典礼的仪节,主要讲的是饮酒中武王和周公所作的诗。
  先看武王致毕公的诗,简文云:王夜(咤)爵?毕公,作歌一终,曰《乐乐旨酒》:乐乐旨酒,宴以二公,?(任)仁兄弟,庶民和同,方壮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
  “作歌一终”,语见《吕氏春秋?音初》:“有?氏有二佚女,……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古时诗均入乐,演奏一次为一终,“作歌一终”便是作诗一首的意思。武王诗内“宴以二公”意即以宴二公,二公是毕公和周公。
  接着有武王致周公的诗,题为《(?)乘》;周公致武王的诗,原失题,疑当为《口口(英英)》,都说是“作歌一终”。周公致武王的诗,则是:
  周公或(又)夜(咤)爵?王,作祝诵一终,曰《明明上帝》:
  明明上帝,临下之光,丕显来格, (歆)是?明(盟)。於……月有城(盛)(缺),岁有(歇)行,作兹祝诵,万寿亡疆。
  按《诗?节南山》有“家父作诵”,《崧高》和《?民》有“吉甫作诵”,“诵”即诗篇,周公作“祝诵”就是颂祝武王的诗。
  这首诗叫做《明明上帝》,使我们想起《逸周书?世俘》(即古文《尚书?武成》的别本)载,武王克商,在牧野举行典礼,当时有乐舞:“?人奏《武》,王入,进万,献《明明》三终。”《武》是《大武》,《明明》清代惠栋以为即现存《诗》中的《大明》,陈逢衡《逸周书补注》已指出《大明》句中有“武王”谥,成篇应该较后。现在看,《明明》或许即是周公这篇《明明上帝》。
  附带提到,诗里所说“岁有歇行”,是讲岁星(木星)的视运动。
  简文的后一半,更令人惊异。原文说:“周公秉爵未饮,蟋蟀造降于堂”,蟋蟀即促织,周公见蟋蟀在堂,作了《蟋蟀》一诗。
  读《诗》的人都知道,《诗?唐风》有《蟋蟀》三章,简文的《蟋蟀》也是三章,尽管文句有相当不同,其间的关系却是清楚的。
  已经拼缀好的简文《蟋蟀》第二章是这样的:蟋蟀在口(席),岁?(聿)员(云)落,今夫君子,不喜不乐。日月其蔑(迈),从朝及夕,毋已大康,则终以作。康乐而毋忘(荒),是惟良士之?(惧)。试对照《唐风?蟋蟀》第一章: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第二章作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细味简文,周公作这首《蟋蟀》,是含有深意的,要旨在于告诫大家,不可?于欢乐,忘记前途的艰难。上海博物馆战国竹简《诗论》讲“《蟋蟀》知难”,正与此相应。《诗序》虽然说《蟋蟀》是刺西周晚期晋僖公(厘侯)的诗,所云“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对于诗意的体会还是不错的。
  如果《蟋蟀》确系周公所作,它怎么会被采入《唐风》?我们似可作一推测。
  原来耆(黎)国与唐有一定关系。《帝王世纪》等古书云尧为伊耆氏(或作伊祈、伊祁),《吕氏春秋?慎大》还讲武王“封尧之后于黎”。春秋时的黎侯被狄人逼迫,出寓卫国,事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和《诗?旄丘》序,其地后入于晋。揣想《蟋蟀》系戡耆(黎)时作,于是在那一带流传,后来竟成为当地的诗歌了。
  这些不过是初步想法,写在这里请教,希望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一周图片排行榜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网站通行证: 密码:
网站通行证:
推荐图片新闻
财经 · 房产·家居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清华简:遥望“书于竹帛”的时代
孙行之完成一场历时两个小时的讲座之后,年逾古稀的李学勤拒绝了工作人员帮他提公文包的要求:“我一定坚持自己背书包,直到不能背了为止。”面对现场听众一些琐细而基础的问题,这位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的清华教授仍保持着谦和与平易。在仔细倾听、条分缕析地给予解答之后,总不忘了加上一句:“这是我的看法,不知道是不是对,请各位指教。”此后的采访中,在谈到清华简的保护研究进程时,李学勤反复提到:“我们的水平有限,比不上上海博物馆的速度,但会尽最大努力。”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一场名为“书于竹帛——早期中国书籍的形制与特点”的讲座中,年逾古稀的李学勤思维敏捷、语言畅达,从书籍的起源讲起,一直谈到2008年被清华收藏的2388枚战国竹简的研究整理近况。2008年,清华大学校友赠给母校的一批竹简,经过各地专家会合研究之后被鉴定为战国中期偏晚的重要文物,其中记载有《尚书》的部分内容,以及周武王时期的乐诗。清华大学专门为此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今年年初,《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第二辑也将于今年年底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李学勤对《第一财经日报》介绍说:“‘清华简’的研究整理工作将用15~20年时间全部完成,并将研究成果分15辑陆续出版。”竹帛: 中国早期书籍载体如果说,出现文字是一个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之一,那么书籍的出现则意味着一个社会的文明走向成熟。在中国,自商代开始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没有纸张的时代中,竹帛在中国被使用了两千年之久。在纸张进入全面使用之前,竹帛一直是书的载体。此一时期,古埃及文明则用另一种材质:纸莎草来记录文明。“而甲骨、镌刻于青铜器上的金文等,都不是用于文明传播的,而只是一种占卜工具,或者礼器使用。”李学勤说。李学勤以“书于竹帛”命名这场讲座,一部分是因为《墨子·明鬼下》中的一句话:“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另一方面,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学教授钱存训著有《书于竹帛》一书,其中文版本由李学勤作序。李学勤告诉本报:“竹帛是中国早期书籍的载体。自商代开始,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竹帛一直是中国主要的文化传播载体。直到此后,纸才完全取代了竹帛成为文明脉络绵延的主流。”竹帛是竹子制作的篾条,使用之前放在火上烘烤,使得竹液流出,排出之竹液则被称为“汗青”。之后“汗青”便引申为史册之意。事实上,真实的竹简,非常轻薄、精致,并非电视剧中常见的那般厚重。一卷由100支竹简拼接而成的简册卷起来也只近似于一个直径6厘米的圆柱体。“当时的人们会随身带着一些工具和毛笔、墨汁,以便就地取材,制作竹简。”据李学勤介绍,迄今为止,中国共出土了三批重要的经史方面的竹简。其一,为1993年湖北郭店出土的800多枚竹简,时代与清华简相近。其中有儒家和道家经典《老子》;另一为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抢救回来的竹简,命名为“上博简”,也以儒家和道家经典为主,很多内容与“郭店简”呈现的内容形成补充;第三批就是“清华简”了。清华简与郭店简、上博简涉及的领域各有不同李学勤告诉本报,与“郭店简”、“上博简”不同,“清华简”主要是关于经史方面的资料,哲学经典很少。“清华简的重要性在于这批竹简汇聚了大量经、史典籍,与现有的文物和古文献资料形成印证。其中,关于《尚书》的古文献更是自汉代以来未有发现的。”李学勤说,“清华简与郭店简、上博简相比,并非谁更重要,而是它们涉及的领域各有不同。”在清华简目前公布的内容中,最受关注的是秦始皇以前的《尚书》写本。《尚书》是夏商周各种重要历史资料的汇编,是研究上古史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自古以来,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尚书》的真伪、聚散就格外曲折复杂,出现了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两种。《尚书》今古文之间由于在内容上有着诸多不同,便成了一段延绵千年而未决的史学之争。“清华简”在墓葬中深埋了2000多年,免于焚书坑儒的灾祸,因而保存了多篇《尚书》,皆为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的写本,为真正的古文《尚书》,对今文《尚书》有着订正作用。除《尚书》之外,清华简中还包括一部分史书。这批史料与《左传》相互对应,也有一些不一致的部分。李学勤说:“在《左传》和《战国策》之间有一段空白的部分,而这段历史在清华简中就有,而且非常详细。”另据李学勤介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将公布这些《系年》的资料,并于年末出版。Dialogue 对话“所有已经出土的东西都不能永久保存”第一财经日报:清华简与郭店简及上博简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李学勤:它们都是极其重大的发现。郭店简是儒家、道家的著作,具有哲学意义。但是清华简中没有这一部分,而是以经史著作为主。日报:你对中国考古的一些现状有什么看法? 对于一些趋利性的考古,你是怎么看待的? 李学勤:当前的考古学界流行着一句话:现在是中国考古黄金时代的开始。我说的考古学是现代考古学,是进化论指导之下的考古学。我国的现代考古学直至现在仍处于开端。对很多考古遗址的全貌,我们还没有了解。在考古过程中,有一些破坏也不可避免,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减少这种破坏。至于趋利性质的考古,一方面是依靠法律规范,第二种是依靠科学规范,科学工作有本身的规律,我们必须遵守。总体而言,我觉得我们的文物考古队伍还是健康的。有一点要注意,所有的文物都是在走向衰减过程的,都是不可逆的。文物的保护是很重要的,所有已经出土的东西都是不能永久保存的。历史上从来没有永久保存的东西,因而,我们更要尽快整理和研究。日报:清华简的保存情况如何?李学勤: 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但是在一个大学中还有其他许多使命和任务,我们整理的速度可能不如上海博物馆那么快。在清华,工程技术上还有一点力量,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优势。日报:现在,根据国家文物法规的规定,中国考古发掘主要以被动性挖掘为主。作为从事文物研究的工作者,会不会遗憾而希望根据自己的研究进行实物采集?
李学勤:这是一个问题。作为考古专家,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考古,但这样的机会比较少。现在基建大面积扩大,国家提出保护第一,现在人们老是想着挖皇陵。不要那么自私好不好,要是问我的意见,我一定投反对票。但这不意味着不主动做一些工作,至于为什么不开掘,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考古技术水平还做不到、做不好。日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简入书这个转变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学勤:首先就是传播更广泛、更快了。其次,当然文献的保存也更加方便了。现在,书籍又被搬上了电脑和手机,不过我认为,电子书不可能代替纸质书,这里有一个阅读快感的问题。记者/吴军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621条
评论1533条
网易财经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您现在正在浏览:
您现在正在浏览: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国忠教授来我校讲学
&&& 日,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国忠教授来我校讲学。校长马计斌教授会见了刘教授,并为其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 当日下午,刘教授在 A区403教室为文史学院师生作了题为 《清华简整理与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文史学院院长王红升、副院长宫红英、历史系主任郭秀芬、吕庙军博士等师生共计200余人参加,全场座无虚席。
&&& 报告会由郭秀芬教授主持。
&&& 刘国忠教授首先从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字载体及其多样性谈起,说明文字是文明进步的标志。然后,从亲身整理和保护清华简的工作经历中深入浅出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清华简的重大文献和历史价值。最后,刘教授首次披露了清华简第五辑整理报告收入的《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殷高宗问于三寿》、《汤居汤丘》、《汤在啻门》六篇文献。
&&& 报告会后段,刘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互动,掀起了一个个高潮。
&&& 郭秀芬教授最后做总结,称刘国忠教授&大儒无声,大将无形&,以其条理清晰和形象生动的报告征服了全场听众,师生们受益匪浅。号召大家以刘国忠教授的报告为动力,在邯郸学院的历史特色研究 &太行山文书、荀子、赵文化&等方面奋发努力。
&&& 在师生们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报告会圆满结束。
&&& 刘国忠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主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助理,近年主要负责和参与清华简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是著名的清华简等出土文献研究青年专家。
下载附件:
冀ICP备号&&&&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学院北路530号&&&&邮政编码:056005
版权所有&邯郸学院清华简《说命》上篇解析 相关说明性文字来自网络收集,欢迎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清华简《说命》上篇解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了多少烂片整理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