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寒算卦财运准吗%

.浩瀚宇宙.朗朗乾坤.吉祥运势.人杰地灵.天道易之玄,地道易之简,人道易之变,道法易自然!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左氏易经在线……●日月○阴阳⊙乾坤◎为您取名、预测、调风水、择吉日、合婚姻、排机运、消晦气、化凶趋吉、时来运转!人杰地灵!策划企业房产、布局楼盘风水●乾增玄机○坤添吉祥⊙.您的:属相_性别_出生_年_月_日_时.左氏易经空间:.cn/zuoshiyijing.E-mail:.cn.您的预约我们将竭诚服务!.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八卦取象,铁口神断!善易者,天人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为人之道,善良为基,诚实为根,信用为本!寡欲清心,淡泊守志;清节长存!且行且思,不为积习所弊,不为时尚所惑。珍惜生命.崇尚自然.关注健康.热爱生活.一锅二壶读冬夏.天干地支解春秋.左氏易经神奇之占!.天机妙决值千金,不用行年与姓音;专看山头并命位,五行生旺好推寻。一要阴阳不混杂,二要坐身逢三合。三要明星入向来,四要帝星当六甲。四中失一还无防,若是平分便非法。杀在山头更若何,贵人禄马喜相过。三奇诸德能降杀,吉制凶神发福多。二位尊星宜值日,一气堆干为第一。拱禄拱贵喜到山,飞马临方为愈吉。三元合格最为上,四柱喜见财官旺。用支不可有损伤,取干最宜逢健旺。生旺得合喜相逢,须避克破与刑冲。吉星有气小成大,恶曜休囚不作凶。山家造命既合局,更喜金水来相逐。太阳照处自光辉,周天度数看躔伏。六个太阳三个紧,中间历数第一亲。前后照临扶山脉,不可坐下支干缺。更得玉兔照坐处,能使生人沾福泽。即解天机字字金,精微选择可追寻。不然背里庸士术,执着浮文枉用心。字字千金实可夸,会使天机锦上花。不得真龙得年月,也应富贵旺人家。行年:人的岁数流年。姓音:姓氏分成宫商角羽五类。山头:即宅墓坐山。命位:命主,以年为命,择日一定要使山头命位得生旺之气。明星:即太阳太阴。帝星:即天帝。三元论:上元甲子属木,中元甲子属金,下元甲子属土。凡震巽宅之木,或居村东震巽方而为木者,或离宅之火,或居村南而为火者,皆旺于上元甲子之年,到中元木受金克不吉,下元土木相战亦不吉。  凡宅居村之西方而为金者,或坎宅之水,乾兑宅是金,皆旺于中元甲子之年,若在上元金木交战不吉,下元金受土生亦吉。  凡坤艮宅之土,或居村之中而为土者,或乾兑宅之金,或居村之西方为金者,皆旺于下元甲子之年。若上元则受木之克,中元则泄土之气皆不吉。再忝以前后左右之八卦五行,大小高低之形势,与卦气之分房,当更有变化神明之妙,存乎其人耳。宫星生克.许多会觉得八宅法不准或失之简单,其实是不明白宫星生克理论的缘故,现把宫星生克详述如下,愿大家对明清时期的阳宅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宫星生克是八宅法中较为艰涩的一个部份,因为它牵涉到阴阳、五行、宫星等之间的复杂生克关系。其理论要点如下:1.宫是指八卦中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2.星是指九星中的生气贪狼木、天医巨门土、延年武曲金、伏位辅弼木、绝命破军金、五鬼廉贞火、祸害禄存土、六煞文曲水。伏位天乙无祸殃,延年生气主吉祥。五鬼廉贞凶要见,定伤人口有灾殃。六煞文曲壬癸水,死伤六畜有惊惶。绝命定伤人共口,祸害临之定不良。此是九星灾殃诀,后学广览细推详。贪狼功名加官禄,武曲男女福寿长。辅弼家宅得平安,巨门天乙财宝乡。廉贞五鬼人多病,破军绝命罹灾殃。禄存祸害共人口,文曲六煞大不良。3.宫为地、内,星为天、外。宫克星为内克外,简称「内克」,内克严重,全凶。星克宫为外战内,简称「外战」,外战祸轻,半凶。4。宫克星事不亲,星克宫人遭凶,宫星生克理论的用途宫星生克理论可以更深入探讨八宫之吉凶,主要的用途如有如下三点:1.两门之间的配合。2.大门与高起之方的配合。3.房门与床位的配合。4坐宅与高起之方的配合。门是宅的气口,外界的高大物和水路能够聚集能量,二者结合生吉凶。关于宫星生克的实际运用,兹举数列说明如下:例一:离宅的乾方开大门,兑方开一侧门,为何长子会亡?解答:乾宫与兑宫都属金,两门配成生气贪狼木,形成金克木,宫克星严重,而贪狼震木又代表长男,故有长子先亡之应。此例说明了虽然是吉星,仍应注意宫星生克。例二:巽宅的乾方开大门,离方开一后门,为何老父会凶死?解答:乾宫与离宫相配成了绝命破军金,破军属金,但是离火能克破军金,为宫克星,发凶尤甚。离火同时也克乾金,乾为老父,逢绝命,故有老父凶死之兆。例三:震宅兑方开大门,宅后方有一很高的水塔,致家中长男两脚无力不能正常行走。解答:兑宫与震宫配成绝命破军金,破军金能克震木,为星克宫。震为长男,震木也代表四肢筋骨,故有长男脚疾之应。例四:震宅兑方开大门,左边离方有一高压电铁塔,为何家中少妇多病?解答:兑宫与离宫配成五鬼廉贞火,廉贞火能克兑金,为星克宫。兑为少女,故有少妇多病之应。例五:卧室的房门在坤方,床位在艮方,为何多年胃病都不会好?解答:坤宫与艮宫配成生气贪狼木。艮、坤属土,贪狼属木,坤、艮接受木之克,为星克宫,故贪狼吉星反而转凶。土为胃,土受木克,故有胃疾之应。例六:卧室的门在兑方,床位在坎方,为何有肾虚之疾病?解答:兑宫与坎宫配成祸害禄存土,禄存土能克坎宫水,为星克宫。坎属水,为肾,水受土克,故有肾虚之应。天 玄 赋:易爻不妄成,神爻岂乱发。体象或既成,无者形忧色。始需论用神,次必看元神。三合会用吉,禄马最为良。爻动始为定,次者论空变。六冲主冲并,刑克俱主伤。世应俱发动,必然有改张。龙动家有喜,虎动主有丧。勾陈朱雀动,田土与文章。财动忧尊长,父动损儿郎。子动男人滞,兄动女人殃。出行宜世动,归魂不出疆。用动值三合,行人立回庄。占宅财龙旺,富豪冠一方。父母爻兴旺,为官至侯王。福神若持世,官讼定无妨。勾陈克玄武,捉贼不须忙。父病嫌财动,财兴母不长。无鬼病难疗,鬼旺主发狂。请看考鬼历,酬谢得安康。占婚嫌克用,占产看阴阳。若要问风水,三四世吉昌。长生墓绝诀,卦卦要审详。万千言不尽,略举其大纲。分门别有类,无物不包藏。左氏易经富贵门网址http://zuoshiyijing.51.net/.手机:.点亮心灵之灯,铸造宏图大业!.唤醒久困英雄,圆您成功之梦!.为您出危脱围,实现波澜壮阔美好前景!.历代伟人成功的神奇法宝——易经方略学!.成功者不可不运用的利器——易经时空学!.改变你的命运,助你成功的环境地理——易经风水学!.悟天地之奥秘,参阴阳之玄机;悟彻灵机道自明,功深无极得长生!——左氏易经祝您到达成功彼岸!
(1)(2)(92)(3)(13)(8)(3)(4)(2)(1)
中华周易协会学术委员会
廖墨香 张延生 陈雨孟
副 主 任:
耿 奎 胡京国 张志春 黄 鉴 杨泽卯 张行贵 祝国英 成汝善 张得记
杜新会 傅景华 胡玉泉 知 樵 李 春 马瑞成 蔡雨珉 邓海一 张代祥
高发金 孙绍贤 蒋维祖 王晓鹤 李凤鸣 韩德瑛 黄一真 刘朴生 徐登坤
纪昱霞 高业起 程广寒 董兴德 燕九锯 李成山 白金泉 冯雷宏 张善峰
汪孟海 齐树力 杨& 亮 常成佳 熊宏燊 杨同仁 黄益宏 张国刚 陈铁城
周大程 韩云林 马焕魁 吴& 骏 陈雍中 张生红 左成松 朱贞强 叶桂生
林庆铭 王德钢 谢& 涛 张东林 杜毅红 贾府兴 江& 山 曾俞儒
张家平 张& 锋 张富地 解玉峰 陈小立 付旭波 谢陆鸣 蔡雨珉 周兆骅
姚秉辰 王& 华 申志文 雷忠义 胡& 彪 杨祖尧 胡建春 王济权
何& 集 陈佛光 黄& 显 张景宽 姜克龙
邵& 源 武广盛 赵灵智 胡炳坤
孙啟泰 怀家志 曹振亭 陈载涛 吴映璋 邸同振 于惪学 齐卫和 唐大松
杨& 广 唐达方 吴利利 李永军 姚德昌 廉世友 唐& 铭 杨淑宝
林圣鸿 陈强田 林国强 周凤贞 王志松 钟& 政 刘麟溥 丁唯珑 韩海军
冯云初 陈化荣 赵风来 王树国 武淑丽 陈德云 何启恩 张凤付 沙长春
黄新安 张廷华 张善峰 董瀛方 王常国 韩守宽 孙云辉 张赟慧 龙奕良
徐存明 张庚辛 牛明奇 钟树新 陈根土 黄木生 黄发棋 曾超华 曹光胜
唐雍智 宋国元 李育林 汤良山 张树旗 谢鑫疆 崔海龙 赵新廷 刘世存
刘易林 王翊郦 孙长征 苏启森 冯健怀 奚彩群 闫& 丽 朱& 伟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新当选并获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时,引用《左传》引逸周书“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勉励崔世安开始就把工作做好。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易名左坤洲,出生书香之家,《左传》传人。天津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和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大学学历,工程师职称,江苏镇江文联会员。发表诗文百余篇;研易二十余载,系中华周易学会易理学术委员和玄空风水常务理事;中华周易研究学会资深研究员;中华周易协会高级风水师、预测师、命名师,入选中华周易人才库和《中华周易名人录》;《周易科学与生态居住及环境风水》论文获北京大学易学会议特等奖,入编中华周易论文集,现正在撰写新的论文......
&浩瀚宇宙 朗朗乾坤 吉祥运势&
人杰地灵& 居家好风水 吉日佳良辰 芳名传万里 运来添业绩
左氏易德歌&
通天晓地大周易,
万古流传真宝藏。
干龙飞天须自强,
坤马载物厚德长。
万物初生重屯养,
启蒙好学去愚肓。
填饥饱腹须饮食,
止讼息争化和祥。
师出有名良将勇,
亲比务交好儿郎。
小畜积雨柔制刚,
轻履薄冰言行当。
三阳开泰来好运,
否极泰来勿心惶。
大同世界靠同人,
大有作为气轩昂。
谦虚谨慎戒骄躁,
安豫自警深提防。
随机应变跟形势,
去祸除蛊眼明亮。
临危不惧稳阵脚,
仔细观察诚意良。
噬嗑了断应果决,
贲饰潜修美衣裳。
去伪存真剥浮华,
山重水复奔康庄。
遵循正道无妄为,
大畜包容志吞藏
颐情养志享天年,
纠防大过正大梁。
行正守信闯坎关,
离为明丽喜洋洋。
读罢上经心志阔,
再研下经暖衷肠。
身感心应咸灵通,
雷厉风行守恒常。
退遯避险走正道,
大壮伟业鸣天堂。
修德晋升官民乐,
明夷保身避虎狼。
家人同乐治有方,
理顺睽违少冲撞。
蹇进辛劳莫畏难,
解难施救众人帮。
损下益上少为妙,
损上益下善名扬。
坚刚正义夬邪恶。
姤合须将隐患防。
萃聚英雄百业盛,
共庆升平任贤良。
知困早悟贵实践,
苦井淘净甜又凉。
水火不容革旧制,
鼎力更新隆运昌。
雷震压惊重内省,
止于当艮不轻狂。
循序渐进好事成,
归妹依礼喜嫁娘。
丰茂除蔽光明照,
谦虚宽柔旅途畅。
巽风齐物靠大人,
喜兑和乐自安祥。
涣散分离坚贞志,
合理节制兴家邦。
中孚诚信善待人,
小过无妨小事忙。
功业既济仍谨慎,
大江未济楚天茫。
系辞彖象释精易,
十翼传经义理扬。
日新我德须牢记,
日月同辉恒道长。
注:易经古奥,非达天命,实难尽晓。世传孔子五十读易,韦编三绝,日新其德,获益终身,信矣去!今也不才,研易为着,取书中题解,配韵为诗,公诸同好,不亦乐乎。
毛泽东少年时就有安帮治国的雄才大略,他的诗文超群,才华冠世,指点江山,大气磅礴。《周易》等充满智慧的中国文化经典给他的政治生涯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他能高瞻远瞩,胸怀坦荡,历尽波折而坚韧不屈,纵横开合又睿智多变。他在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既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又非常重视对《周易》的研究和应用。椐《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源》一书记载,早在1920年时,他就和蔡和森交流“《周易》之道”。1937年他在一篇哲学批注上写下:“完全否定,乾坤或几乎息”(《毛泽东哲学批注集》123页)。这里的“乾坤”,就是《周易》中的乾坤二卦。 
  据《卫士长谈毛泽东》(1989年出版)一书记载,毛泽东曾对卫士长李银桥谈起年青时见一个和尚方丈的事。毛泽东还在长沙读书时,利用暑假和同学萧瑜去搞社会调查,有一天来到沩山的寺院,寺院的方丈特地接待了他们。方丈禅室清静简朴,四壁摆着经书。方丈看似50多岁,面目慈祥,合掌施礼,请两位青年席地而坐,他注视一番来客, 然后用手指着说:“这位施主是毛泽东,这位施主是萧瑜吧?”你怎么知道?“毛泽东不胜惊讶。”两位施主是签了名的,“方丈瞟了一眼桌上他们签名的纸条说:”毛施主一个字要占两三格,而萧施主一个格能写两个字,字如其人呀!“ 
  后来,方丈和他们谈了佛经和中国古代经籍《周易》。并留他们吃了饭。饭后,方丈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走呢?“萧瑜说:”我们有心不费一文钱。来自远方的挂单和尚不是也都一文不名的吗?“毛泽东则说:”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草根百事可做。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丈一震,闭目合掌,随后,望着萧瑜,似乎忘记毛泽东的存在,对萧瑜大讲佛教的美德。但萧瑜不感兴趣,当方丈委婉表达让萧瑜皈依佛门之意时,萧瑜立刻摇头,断然拒绝说:”我凡心未了,研究学问,愿以改造中国为目的。“方丈遗憾地说:”只怕萧施主今日不留沩山,日后也难留中国。“ 萧瑜问:”何以见得?“方丈垂首,嘴角流出一丝浅笑。15年后,萧瑜盗卖故宫文物,携款潜逃,真的流亡国外终老不能归国。 
  方丈又闪目望着毛泽东,这一次把萧瑜给忘了,只盯着毛:”佛教何以在中国千年不衰?“毛答”自然有人信它了。“”你说的简单了。“方丈说,”第一,它提供了一种完整的人生哲学,对世间的普遍真理有重要的阐释和发扬。第二,历史上中国的皇帝有宗教的天性或哲学倾向。“毛泽东不以为然:”我以为不是天性,是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方丈笑道:”唐皇封孔子以王的称号,封老子为道家始祖,又派玄奘取回佛经,寺院遍及全国各地。这样,儒教、道教和佛教共存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是的,中国没有象其它国家用那样的宗教战争,一打就是几百年,”毛泽东说,”几个宗教和谐地共存,对国家来说不是坏事。“”阿弥陀佛!“方丈望定毛泽东郑重地说:”只望毛施主记住这句话,日后不要忘记!“”这是什么意思?“毛泽东不解。”阿弥陀佛!“方丈闭目垂首,再不作答。这件事过了30多年。到1948年,毛泽东还如此念念不忘,可见此事对毛泽影响之深。 
  毛泽东对《周易》的研究,不仅表现在理论上,而且运用于战略决策,其应用之实效是惊人超群的。如八卦上有八个门,干西北为开门,艮东北为生门,这是八门中唯一的两个吉门,在抗战胜利后国共合作时期都被毛泽东所控制。他和中共中央占据陕北干位的开门(也为天位、天门),东北的哈尔滨为艮位是生门,为林彪和苏联红军所据。北京坎位为北方是休门,休门主休养生息,故北京后来不战而易帜。 
  开门、生门不仅是吉门,而且都是居高临下之势,开艮两门形成了一把异常锋利的剪刀,所向无敌,一个又一个地剪掉了国民党八百万军队。毛泽东经历千辛万苦二万五千里长征,选择陕北这个贫瘠之地建立大本营,后又派林彪进据东北的生门。他千方百计控制开门和生门的战略决策,与八卦的布阵法完全一致,这决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毛泽东的易道高深博大的证明。许多描述解放战争的电影、电视都曾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国共大决战时曾去山西五台山抽签算卦的情节,说明他们是非常尊重信息预测的。 
  在建立政权后,毛泽东仍坚持研究和应用《周易》。他在1956年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批判党内一点论的倾向时说:”中国古人论‘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21页)”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系辞》中所讲的阴阳变化的规律。 
影响中国近代史相当深远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颇为传奇。他出身于农民之家,生长在湖南湘潭闭塞的农村韶山里,小时候虽然读过私塾,但也放过牛,种过菜,喂过猪,其后走出农村,读过师范学校,又做过图书馆管理员,最后参加革命,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能席卷全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之君。他的一生伟业,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毛泽东所以能成霸业,主要与他曾祖所葬风水有关。
  这种说法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据说一九三○年时,国民党由于战事屡屡失利,认为是毛氏袓坟龙脉好所致。于是湖南省省长何键,曾指派亲信副官熊道干统率一个连的兵力,往湘潭去挖毛氏祖葬,但在当地百姓的保护下,何键军队所挖的不是毛泽东家的祖坟,而是当地地主毛俊贤家旳祖坟,因此毛氏祖坟并没有被破坏。毛泽东也曾对一位美国记者说过:「小时候,曾听说我的曾祖的坟地风水好。」
  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中说:
  “有一次,毛主席讲:‘我的老祖宗就住在滴水洞旁边的虎歇坪,为了选择这个地方,请风水先生卜了11天时间。’
毛主席还讲:‘为什么又搬到上屋场来呢(即现在毛泽东故居)?我父亲早年还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没有看重风水,而是看重了这一片的土地好。’
  毛主席给我们讲了一件趣事:他的祖父毛翼臣有一个哥哥叫毛德臣,他们在虎歇坪干活时,发现这个地方很干燥,任何时候寸水都淋不到。毛主席说:‘他们活着就在考虑死后的归宿,二人都想埋在这里。还不仅仅因为这里干燥,因为他们请了一个风水先生看了的,说这里是一个风水宝地,正好在“龙脉”上。于是两兄弟争吵不休。’毛主席笑着说:‘我看这个风水先生既会挑拨离间,又能平息一些事情,他说:“这块土地告诉我,你们二人谁先死谁就埋在这里,”奇了,风水先生还能与土地对话。’他还说:‘只有在封建时代是这样,谁愿意早一点死呢?死是一种自然规律,谁又控制得了呢?’
毛主席非常沉静地讲道:‘不过老祖宗是不能忘记的,我至今还很怀念我的母亲,我母亲非常善良,非常慈祥,济困扶贫,爱老怜幼,我不能忘记她啊!’
  毛主席讲这一番话,两眼含着泪光。谁能理解主席的这一孝母之心呢!有一次,主席看韶山县志,他说:‘蒋介石要挖我的祖坟,这是失民心嘛,失民心者失天下。’主席在讲这话时,是很得意的,因为中国最终胜利了,打败了蒋介石。同时,从另一个方面看,毛主席是很讲民心的,他有一颗慈祥的心。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截断了山沟,滴水洞不复存在了,但两山相夹,仍是一个大洞。毛主席对滴水洞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很多亲人去世就埋在这一带山上。毛主席喜欢这个地方,夏日凉风习习,气候宜人,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日,毛主席回到了阔别23年的故乡。陪同主席一块去的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同志。那一次,我没有去。但后来得知主席对湖南省委有一个建议,他对周小舟说:‘你们省委研究一下,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省里开个会,其他领导来休息一下也可以嘛!’
毛主席又讲:‘我老了回来住一住。’
毛主席讲修几间茅房,两年后变成了几间别墅。在滴水洞的万绿丛中,有一座青灰色的四屋脊的平房,那就是被称作1号楼的房舍,是毛主席的下榻处。1号楼背着毛家的祖坟地,由坟地延伸而至,面朝龙头山,似乎也有风水先生测定。”
  日,韶山管理局对毛泽东祖父墓进行整理时,发掘出埋在地下的墓碑,墓碑碑文为:
中华民国元年壬子夏月吉镌,显考毛公翼臣老大人之墓,内辛山外戊山,男贻昌,孙泽东、铭、淋敬立。碑文中泽铭即泽民,泽淋即泽覃,是毛泽东两个弟弟的原名。&
《左传》、《国语》筮数“八”之初探
摘要:《左传》、《国语》是记载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重要典籍,对于我们考究先秦人们治《易》之基本情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八”字之谜乃《左传》、《国语》中存留至今的“阙疑”,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八”字之疑阐发一下个人浅见,旨在抛砖引玉,与读者朋友共同商榷。
关键词:左传;国语;筮数;八
Atentativeresearchonthedivinationnumberof“eight”recordedinZuoZhuanandGuoYu
HANHui-ying
(CenterforZhouyiandAncientChinesePhilosophy,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DepartmentofPhilosophy,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AsimportantclassicsrecordinghistoricaleventsoftheSpringperiod,ZuoZhuan(Zuo’sCommentariesontheSpringAnnals)andGuoYu(RemarksofMonarchs)couldexertfunctionswhichcannotbeunderratedforustostudythebasiccircumstanceinIChinglearningresearchofthepre-Qintimes.Thecharacterof“eight”又如惠伯解卦,先以所占事的正邪为前提。正如《系辞》所云:“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再次,《左传》《国语》呈现了春秋时代有关占筮的一些惯例。一是春秋时代人们以《周易》占筮论事尚未以“九”“六”指称一卦的某一爻。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一例中,蔡墨称《乾》卦初九爻为:“《乾》之《姤》”。二是春秋时人们用“某卦之某卦”的方式来表示所占卦的本卦和变卦,有时又称本卦为“贞”,变卦为“悔”。三是春秋时代人有时也把内卦称为“贞”,外卦称为“悔”。重要的是,弄清这些惯例的具体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占筮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左传》《国语》提供了后世解易的体例之萌芽。遍考二十二条筮例,大多都兼顾象数和义理两个方面解占的倾向。从象数的角度看,《左传》《国语》中的筮例,体现在对“卦变”、“卦象”、“互体”等解卦方法的应用。这些原始占筮意义的解卦方法,启示后世人们去探索卦与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解说《周易》经文。这样,便逐渐发展成为一整套较为全面和复杂的象数解《易》系统。同时,《左传》《国语》筮例中也不乏通过对卦名、卦辞和爻辞的解释来阐发自然及人事哲理的例子,这开启了后世义理解易之先河。
另外,《左传》《国语》还反映了先秦时代人们的一些社会人生情状。如《左传·昭公五年》中“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这不但反映了以十日为一旬的古代记日法,而且揭示了先秦时代森严的等级制度。
但由于所考文献的数量有限,关于这些筮例,至今仍存在一些“阙疑”。在三个筮例中出现的筮数“八”的具体含义就是其中问题之一,本文仅就此一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发一下个人浅见。
我们先看一下这三个筮例的原文是如何讲的。
《国语·晋语》:
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震,雷也,车也。坎,劳也,水也,众也。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车有震武,众顺文也。文武具,厚之至也。故曰《屯》。其繇曰:‘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震雷,长也。故曰‘元’,众而顺,嘉也。故曰‘亨’,内有震雷,故曰‘利贞’。车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济,壅也。故曰‘勿用有攸往’。一夫之行也,众顺而有威武,故曰‘利建侯’。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强,故曰‘豫’,其繇曰:‘利建侯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是二者,得国之卦也。”……[1]
《国语·晋语》:
十二月,秦伯纳公子……董因迎公于河,公问焉,曰:‘吾其济乎?’对曰:“……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谓天地配亨,小往大来。今济之矣,何不济之有!”……[1]
《左传·襄公九年》:
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2]
三个“八”字,在两部书中留下未解难题:按照现在的知识去理解,“八”字在占筮中代表少阴之数,即占筮之中的不变阴爻,那么,这里的“八”字是不是这个意义呢?什么样的筮例称为“八”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我们首先从古人对《左传》、《国语》的注释入手,去一步步剖析这几个“八”字的含义。
《左传》与《国语》的注本,首推三国时韦昭所注《国语》与晋朝杜预所注《左传》。这两个版本对后世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韦注”乃是现存最早的《国语》注释本,而杜氏所注《左传》在唐代由孔颖达作疏,成为后世之官方版本。他们对这三个筮例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贞屯悔豫皆八”——韦昭注曰:“震在屯为贞,在豫为悔。八,谓震两阴爻不动,在贞在悔皆不动,故曰,皆八,为爻无为也。”[1]
“泰之八”——韦昭注曰:“遇泰无动爻,无为侯,泰三至五震为侯,阴爻不动,其数皆八,故得泰之八。”[1]
“艮之八”——杜预注曰:“艮,艮上,艮下,《周礼》大卜掌三易,然则杂用《连山》、《归藏》《周易》……二易皆以七八占,故号艮之八……震下兑上,随,史疑古易遇八为不利,故更以《周易》占变爻得随卦而论之。”[2]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韦注”与“杜注”的权威性,但在这个问题上,两者的解释却不甚令人满意,多次为后人提出质疑,甚至全盘否定,近人尚秉和先生就集中批判了他们的说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左传》‘艮之八’,《国语》‘泰之八’,‘贞屯悔豫皆八’,杜预韦昭注皆不能自圆其说,杜注艮之八云《连山》、《归藏》以七八占,故曰‘艮之八’,然何无言七者?……是《连山》、《归藏》不占变,故不曰艮之随,而曰‘艮之八’,凡言八者,皆用《归》《连》占也。然何以公子重耳既占得屯又变为豫,是明明用《周易》占变矣,而何以亦曰八也,是杜氏之说不可信也,且皆八皆字殊费解。韦昭云震二阴在贞在悔皆不变,故曰‘皆八’,推是说也,艮之随,艮六二阴爻在贞在悔亦皆不变,史不曰‘贞艮悔随皆八’乎?且屯之豫,屯上六亦不变也,亦八也,胡独于屯六二六三之不变而谓八乎?是韦注亦自相抵牾也,不可信也。韦注于‘泰之八’云,泰无动爻,筮为侯,泰三至五震为侯,阴爻不动,其数皆八。夫泰既不动,则内卦三阳爻皆七也,数爻当自初起,何不曰泰之七,而必曰泰之八乎,是亦不协也。”[3]
尚先生所言,可以归纳出三个问题:
一、“泰之八”到底是不变之卦,还是和其它两个筮例相同,有变爻存在?
二、“艮之八”,“泰之八”与“贞屯悔豫皆八”,其区别在一个“皆”字上?“皆八”与“之八”仅仅是文辞上的差别,或是另有它意?
三、在《左转》《国语》两部书中出现的三个“八”字,其确意究竟是什么?
这里,我们首先探讨一下“泰之八”的问题。
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了一种观点:“春秋之世,三易尚存,其以《周易》占变,一爻变,则以变爻辞占,数爻变,则以彖辞占,如‘艮之八’,‘贞屯悔豫皆八’,六爻不变,亦以彖辞,‘泰之八’是也,以爻辞占称九六,以彖辞占,称八,九、六、八之名惟《周易》有之,若杂以它占则否,‘千乘三去’,‘射其元王’不云蛊之八,复之八者,非《周易》繇词也。”[4]
钱文所谓“千乘三去”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
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三败及韩。[2]
钱文所谓“射其元王”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
晋、楚遇于鄢陵……苗贲皇在晋侯之侧,亦以王卒告。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戚,射其元王中厥目。’国戚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2]
以钱氏之论,“泰之八”为六爻不变之卦,而且“八”字则代指以彖辞断占。但是,梳理《左传》、《国语》中的筮例,我们却产生了两个疑问:钱氏所言“八之名惟《周易》有之”,这句话似有可商榷之处,《周礼》中明言,《连山》、《归藏》以七八不变为占,这说明“八”字就非“惟《周易》有之”。前文已述,春秋时“筮无定法”,如《左传》另一条筮例:
“婤姶生子,名之曰元。孟絷之足不良,能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遇《屯》。又曰:“余尚立絷,尚克嘉之。”遇《屯》之《比》。以示史朝。史朝曰:‘元亨’,又何疑焉?”成子曰:“非长之谓乎?”对曰:“康叔名之,可谓长矣。孟非人也,将不列于宗,不可谓长。且其繇曰‘利建侯’。嗣吉,何建?建非嗣也。二卦皆云,子其建之。康叔命之,二筮袭于梦,武王所用也,弗从何为?弱足者居,侯主社稷,临祭祀,奉民人,事民人,鬼神,从会朝,又焉得居?各以所利,不亦可乎?”故孔成子立灵公。”[2]&?XML:NAMESPACEPREFIX=O/&
“孔成子筮立絷”,得“屯”不变,按钱氏之论,当以彖辞断占,并称“屯之八”,但事实却非如此。由此可知,钱氏之论,尚有不缜密之处。
清代学者李道平推断“泰之八”并不是一个不变而占之例,而是与“艮之八”一样,是一个有变爻之卦,“此当是‘泰之坤’。何以明其然也,观穆姜遇‘艮之八’,向非史出一言以断曰‘是谓艮之随’,则五爻变而一爻不变,千古莫能明其义。此筮若如韦注,凡不动之卦有阴爻者,皆可名八。独不思此卦阴阳爻皆有,何以必言少阴八,而不言少阳七乎?……今据彖辞观之,知此筮用八,决为泰之坤。惟泰之坤,则是三阴不动,故曰‘泰之八’。一阴不动。‘贞屯悔豫皆八’。三阴不动,其义一也。且三爻动,占两卦之卦彖辞,仍以不动者为主。故占者,止援泰彖义,尤显然。”[5]这里,结合前面所提的“用八”说与占筮变卦之原则,李道平提出“泰之八”为“泰之坤”。
刘大钧先生在其所著《周易概论》中也对“泰之八”为不变之卦提出了疑问:
“卦中‘得《泰》之八’一句,……然而若《泰》卦确无变爻,……通观《左传》《国语》所有筮例,凡无变爻的卦,都称做‘其卦遇某’,如《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晋之卦即无变爻,文中称做‘其卦遇《蛊》’,《左传·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的筮例,也无变爻,称做‘其卦遇《复》’。由此可证,凡无变爻之卦,都称做‘其卦遇某’。反之,凡称‘八’之卦,都有变爻,如前所举‘《艮》之八’,‘是谓《艮》之《随》’,‘得贞《屯》悔《豫》,皆八也。’皆为其例。故韦昭注谓此卦无变爻,是不对的。由上面所考看来,‘《泰》之八’当有变爻。”[6]
依笔者管见,刘先生所言为是,一者,“泰之八”与其他筮例之不同,确有可疑之处,刘先生所举两例,兹不赘述,孔成子筮立絷,首先遇屯不变,不言“屯之八”,而言“遇屯”,可见,泰之八确实当有变爻。
但是,为什么“泰之八”不言“泰之坤”呢?刘先生对此提出了疑问,这的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比较三个筮例,“贞屯悔豫皆八”与“艮之八”,都涉及到两卦,而在所记载的解卦过程中,又都运用到本卦与之卦,而“泰之八”未言变卦,而解释也只用到了泰之卦辞,参考宋人朱熹所传占变卦之原则,我们不妨大胆设想此卦未提及所变之坤,是因为当时解卦原则以本卦为主。故仅言“泰之八”,而仅以泰卦卦辞解之。
如上所言,这三个卦例都是有变爻存在的卦例,那末为何又有“皆八”与“之八”的区别呢?
宋人赵汝梅对这个“皆八”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唯‘正屯悔豫皆八’难晓,……二书所载三爻变而称八者,虽止此,然有五爻变而称八者,亦可例考穆姜遇‘艮之八’,凡五爻变,三上以九变,初四五以六变,第二爻不变,此爻在艮为八,在随亦八,正与‘正屯悔豫’之占同,乃不云‘正艮悔随皆八’,而云‘艮之八’,何邪?盖凡称八者,皆主不变爻为言,此有两说,其一则七八不变,今有八无七,谓不变者皆八而非七也;其二则‘艮之八’,一爻不变,在下卦之二,‘泰之八’,一爻不变在上卦之五,故但称之八,此占二、三、上不变,涉上下卦,下卦不变者,八,上卦不变者,亦八,谓上下卦之不变者,皆八,而非七,以别于上卦得八而下卦否或下卦得八而上卦否者,使他占得八而涉上下卦则亦云‘皆八’矣,正屯悔随句绝,‘皆八’自为一句。”[7]
分析他的观点,这个“皆”字确有深意,如赵氏所言,“皆八”是指在卦的变化过程中,内外两个经卦中都存有不变之爻,那么“之八”与“皆八”的区别,就在于不变之爻位置上的不同,这样一来,我们也就确定了“八”字的含义在“之八”与“皆八”应为相同。那么这个“八”字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与赵汝梅差不多同时代的程迥,对这个问题有自成一体的解释。
“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盖五爻皆变,唯八二不变也,刘禹锡谓:‘变者五,定者一,宜从少占是也。’然谓八非变爻,不曰,有所之,史谓‘艮之随’,为苟悦于姜者,非者,盖他爻变,故之随,惟之随,然后见八二之不变也。”[8]
程氏之言,内容颇为丰富,“八二”说,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今人谈易之爻位,用九六而不言七八,皆认为周易以变为占,见程氏之说,过去称不变之爻有“八二”之说,而此处之八,正指卦占中不变之阴爻。
李道平在其所著《易筮遗占》中,引用顾炎武之说,言“坤爻皆变,而初独不变,曰‘初八履霜坚冰至’可也。”这里李道平引出“初八”的概念,这与程迥的“八二”说是一致的。他又引用顾氏之说,“易有七、八、九、六,而爻但系九六者,举隅之义也。故发其例于乾、坤二卦,曰‘用九’、‘用六’,用其变也。亦有用其不变者,春秋传‘穆姜遇艮之八’,晋语‘董因得泰之八’是也。今即以艮言之,六体皆变,则名之六,余爻皆变,而二爻独不变,则名之八。……占变者其常,占不变者其反也,故圣人系之九六。”[5]在他看来,六、七、八、九四个数在筮法中同样的重要,乾坤有用九,用六之说,而也有用七,用八之时,此处之八就是用八之意。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说,古人对这几个“八”字的解释可谓见仁见智,归纳起来,我们对于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解答,首先,“皆八”之皆字,指的是在一卦的变化中,内外两个经卦都有不变之爻,而“某之八”,则是指不变之爻只存在内外两经卦之一,基于此,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艮之八”不称为“贞艮悔随皆八”的原因了。其次,“泰之八”,应当不是一不变之卦,而是由泰卦变坤卦,即四爻、五爻、上爻三个阴爻不变。最后,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筮例中所占之卦都发生了变化,而其不变之爻,皆为阴爻,如“艮之八”,初爻、四爻与五爻,以阴爻变阳爻,为老阴之爻,以筮数论之当为“六”,三爻与上爻,以阳爻变阴爻,为老阳之爻,以筮数论之当为“九”。“八”字的意思,应当是指在占卦的变化过程中,不变者皆为阴爻,符合少阴之数为八的意义。
至此,我们对篇首提出的三个问题都做出了一个基本的探讨。但由于笔者的学识和能力有限,恐很难将这样的难题论述清楚,今呈斯文与方家,意在抛砖引玉,使自己在对此问题的讨论中受到教诲。
参考文献:
[1]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十三经注疏[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刘光本.周易古筮考通解[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
[4]嘉定钱大昕全集[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5]李道平.易筮遗占[M].严灵峰.无求备斋易经集成[Z].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6]刘大钧.周易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8.
[7]赵汝楳.筮宗[M].严灵峰.无求备斋易经集成[Z].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8]程迥周易古占法[M].严灵峰.无求备斋易经集成[Z].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从周朝军队编制及《左传》解读《周易》爻辞“中行”
&&&一.有“中行”的爻辞
以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出版的《易经》断句,有“中行”的爻辞如下:
1.泰卦“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2.夬卦“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3.益卦“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4.益卦“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5.复卦“六四”:“中行独复。”
二.周朝军队的编制
1.伍。“伍”是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由五人组成。
2.行(hang)。“行”是比“伍”大一点的编制单位,由二十五人组成。
3.卒。“卒”是比“行”大的编制单位,由一百人组成。
4.旅。“旅”是比“卒”大的编制单位,由五百人组成(一说两千人为旅)。①
5.师。“师”是比“旅”大的编制单位,由二千五百人组成。
6.军。“军”指一军,是比“师”大的编制单位,由一万二千五百人组成。例如,《左传&庄公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关于周朝军队的编制,《周礼&&地官&小司徒》云:“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此文所谓的“两”实际上等同于“行”。在古代文献《左传》有关军事的记载中,用“行”而不用“两”。例如,《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公猪),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
三.“行”引出“中行”
&&&在战争期间,根据具体情况,周朝各国还有组建二军、三军、五军的。例如,《左传&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三军”即中军、上军、下军(或称中军、右军、左军;或称中行、右行、左行)。例如,《左传·文公十二年》:“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卻缺将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子西将左(军),子上将右(军)。”《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秋,晋蒐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
因“行”是军队的编制单位,因此引申为“军队”是顺理成章的。所以,中军也称“中行”;右军也称“右行”;左军也称“左行”。
例一,《左传·襄公十三年》:“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栾黡将下军,魏绛佐之。”襄公十四年,在伐秦的“迁延之役”中,进攻前夕,中军统帅荀偃下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下军统帅栾黡反感此令,“乃归,下军从之。左史谓魏庄子曰:‘不待中行伯乎?’”②显然,这是问:不等中军首领(荀偃)啦?
例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人名)将中行,屠击(人名)将右行,先蔑(人名)将左行。”“狄”是古人对居住在中原北方部族的泛称。“御狄”显然是指抵御狄人的入侵。由此不难推知:“作三行”是指组建三军。顺理成章,“中行”指中军,“右行”指右军。“左行”指左军。
现在回头再看泰卦“九二”爻辞——“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此“中行”即指中军。因为此段爻辞与其承接的“初九”爻辞都和军事有关。笔者在拙著《〈周易〉爻辞(杂文)韦氏解评》(暂定名。以下简称《爻辞解评》)中解读如下——
初九(爻辞):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解析】有的版本作“拔茅茹以其汇,征吉。”③较妥,笔者从之。“茹”指根,比喻敌国。“以”作连词。“汇”指同类。“征”指征伐,承前省略宾语“之”(敌国及其同类)。
【译文】要拔掉“茅草根”及其同类,征伐是吉利的。
【寓意】要消灭敌国及其同伙,征伐他们是有好处的。
“九二“爻辞紧承上文,其“朋”当指“茅茹“(敌国)的“汇”(朋党)。“得”即“成”,指“朋亡”之事的完成。“尚”即“还”。要“朋亡”就必须征伐,征伐就需要军队。因此,“九二”爻辞的“中行”作中军解读才符合逻辑。而泰卦“九二”爻辞应解读如下——
【译文】要包容远方的小国,以涉过黄河来往,不要抛弃他们。敌国朋党的灭亡,还在于中军。
再看夬卦“九五”爻辞:“苋陆夬夬,中行无咎。”此文“中行”也是指中军。因为夬卦爻文也与军事有关。先看此卦爻文的“九二”爻辞,笔者在《爻辞解评》中解读如下——
九二(爻辞):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解析】“惕”的本义是担心,提心吊胆。其修饰“号”,指令人提心吊胆。“号”指号令。莫(mu):古暮字。④“戎”指战争。“恤”指忧虑。
【译文】令人提心吊胆的号令在黄昏传开,虽然发生了战争,但是不必忧虑。
& & 再看夬卦“九四”爻辞,
笔者在《爻辞解评》中解读如下——
九四(爻辞):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解析】此文承接“九二”爻辞的“有戎”和上文(“九三”爻辞)的“遇雨若濡”进行陈述。“臀无肤”指屁股被打烂了,比喻因戎(战争)带来的伤亡。“次且”同趑趄(zi-ju),指走动困难。“牵羊”与大壮卦“六五”爻辞的“丧羊”是对应词,比喻守住了领土。“言”指传言。
【译文】“屁股”被打烂了,行动困难;但是牵住了“羊”,没有悔恨。听到传言也不信。
【寓意】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战争中付出一些代价是值得的。不要相信别有用心的传言。
“九五”爻辞(苋陆夬夬,中行无咎。)紧承上文,不难看出,它与“九二”、“九四”爻辞是相关的。此“中行”当指中军。笔者在《爻辞解评》中解评如下——
【解析】此文紧承上文,断句应为“苋陆,夬夬中行,无咎。”“苋”即苋菜,一种草。“陆”即陆地。“夬夬”借为趹趹。“趹趹”指疾行的样子。“中行”即中军。“夬夬中行”是中行夬夬的倒装句,如同《诗经·谷风》的“习习谷风”,《诗经·干旄》的“孑孑干旄”。
【译文】长满苋草的大地上,中军匆匆行走,没有灾祸。
【简评】“臀无肤”说明未伤“骨”(中军伤亡不大),故可“趹趹”,“无咎”。
四.“中行”引申出中军统帅
“中行”既然指中军,引申出中军统帅也是顺理成章的。现在回到文头看益卦“六三”爻辞、“六四”爻辞——“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此处的“中行”与“公”密切相关,如果如同《周易大传今注》断句为“中行告公”就显而易见了。“中行”是主语,能“告”,显然是指某种人,不是指中军。那么,符合逻辑的解释只能是“中军统帅”。高亨已经意识到“中行”指人,由于没有根据,只好在《周易大传今注》中猜测:“中行似为人名,似即微子之弟仲衍。”
&这两句爻辞,笔者在《爻辞解评》中解读如下——
六三(爻辞):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解析】此文断句为“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较妥。“凶事”是“益之”的原因。“之”代指有凶事的人。“用”在此当“因为”解。“凶事”指丧事或不吉利的大事(特指战争)。①据后句文意,当指战争带来的损害。在上古就提倡救灾恤难。例如,《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咎”指过错。“有孚”是指“中行”有信用。“中行(hang)”同泰卦爻辞的“中行”,本指中军,此处引申为中军统帅。根据下文的“迁国”分析,“公”指上古五爵之首的公爵,是国君。诸侯国国君均有爵位。“圭”是用作凭信的玉,形状上圆(或上尖)下方。
【译文】因为战争使不少人受到损害,所以要资助他们,这样做没有过错。中军统帅有信用,去见国君禀告此事,并且持有表示凭信的玉圭。
& & 【寓意】国家对因凶事而受到损害的人要给予资助。
六四(爻辞):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解析】有版本作“中行告公,从,”较妥。③笔者从之。“从”承前省略主语“公”,指国君同意所告之事。此文紧承上文,故“告公”省略“益之”之事。尾句是“用为依迁国利”的倒装句。“迁国”就是前文“初九”爻辞“用为大作”的具体示例。先秦,“利用”并非组成一个词组使用。“利”指有利。“用”有“资财”之意,④此处引申为资助。“依”指依靠。“国”指国都。
【译文】中军统帅禀告国公有关资助之事,国公同意;但要借此资助迁都,这样才有利。
五.不宜引申为中军(或中军统帅)的“中行”
&复卦“六四”(爻辞)云:“中行独复。”由于此段爻辞的上下文(尤其是前文)都没有谈到军事。其初九(爻辞)云:“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六二(爻辞)云:“休复,吉。”六三(爻辞)云:“频复,厉,无咎。”所以,此“中行(xing)”不宜解读为中军(或中军统帅)。笔者在《爻辞解评》中解读如下——
初九(爻辞):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解析】此文省略主语“某人”。“复”本指回去、回来,故与“出行”有关,在此指返回。“不远复”指出行不远就返回了。“无祗悔”当断句为“无祗,悔”。“祗”指恭敬。例如,《尚书·太甲》:“罔不祗肃”(文意:没有不恭敬、严肃)。“无祗”指没有得到尊敬,且有隐含——在外。“悔”指感到后悔。“无祗,悔”是“不远复”的原因。“元吉”是对“复”而言。
【译文】某人(在外)没有得到尊敬,感到后悔,出行不远就返回了,返回是大吉的。
六二(爻辞):休复,吉。
【解析】“休”有美善、喜庆之意。例如,《左传·宣公三年》:“德之休明,虽小,重也。”
& & 【译文】出行能美好地返回,则是吉祥的。
六三(爻辞):频复,厉,无咎。
【解析】此文省略主语“某人”。“频”指危急,可引申为紧急。“厉”指危害,是“频复”的原因,有隐含——在外。“咎”指灾祸。
【译文】某人(在外)遇到了危害,紧急地返回了,没有发生灾祸。
六四(爻辞):中行独复。
【解析】此文同上,省略主语“某人”。根据前后文,此“中行(xing)”不同于泰卦爻文《拔茅茹》的“中行(hang)”,不宜指中军,当是“行中”的倒装,指出行之中。
& & 【译文】某人在出行之中独自返回。
六五(爻辞):敦复,无悔。
【解析】此文紧承上文,指出某人“独复”的结果,故上文无结论。“敦”即厚,可引申为“多”,此指见识多。例如,《荀子·儒效》:“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④此“敦”就是指得到的见识多。
& & 【译文】他是带着不少见识返回的,因此没有后悔。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解读《周易》以及其他先秦文献时,当“中行”一词与军事有关连,应该当“中军”或“中军统帅”解读。否则,不宜按此解。
参考文献:
①《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②《左传》(新疆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③《周易大传今注》(高亨著)
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左传》中用《周易》占卜的例子
《左传.昭公五年》:寡君闻君将治兵于敝邑,卜之以守龟,曰:“余亟使人犒师,请行以观王怒之疾徐,而为之备。尚克知之。”
《左传.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
《左传.昭公十三年》:“初,灵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
《左传.昭公十七年》:吴伐楚,阳 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且楚故,司马令龟,我请改卜。”令曰:“
鲂也以其属死之,楚师继之。尚大克之。吉。
《左传.昭公十八年》:郑国有灾,晋君大夫,不敢宁居,卜筮走望,不受牲玉,郑之有灾,寡群君之忧也。
《左传.昭公廿五年》:“藏会窃其宝龟偻句,以卜为信与僭,僭吉。”
《左传.襄公九年》记载,鲁襄公的母亲穆姜和人私通,想推翻自己儿子,立奸夫为君。阴谋败露,被迫迁于别宫。这时她算了一卦,最后得“随”卦。随,就是随人出走。占筮者劝她赶快随奸夫逃走,则大吉。但是穆姜说,《易经》上说了,随卦的吉,是因为具有“元亨利贞”四种
美德。像我这样,四种美德一种也没有,和奸夫私通,又制造叛乱。吉对我是不适用的。我不走,就死在这里吧。
《左传.僖公十五年》载,当初晋献公把女儿嫁与秦穆公的时候,一个叫史苏的就算了一卦,说是不吉利。后来,晋献公死,他的儿子晋惠公在和秦穆公作战的时候,果然战败被俘。晋惠公埋怨说,假如当初父亲听了史苏,不与秦国结亲,就不会有今天被俘的事了。大将韩简驳斥说:
你老爹在世时干的缺德事还少吗,即使当初听了史苏,又能如何!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国大夫棠公死,一个叫崔杼的去吊丧。见棠公的妻子美丽,就想娶过来。算卦后有人说,不吉利,娶过来会害人。崔杼说,一个寡妇人家,有什么危害!于是就把这位妇人娶了过来。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楚围郑,郑占卜,“临于大宫”,得吉兆。
《左传.哀公十八年》云:初,右司马子国之卜也,观瞻曰:“如志。”故命之。及巴师至,将卜帅。王曰:“宁如志,何卜焉?”……君子曰:“惠王知志。”
《左传·闵公元年》:“毕万筮仁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复之,从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厉公……生敬促。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它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至如归于王”。犹有观焉,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乾增玄机○坤添吉祥⊙&&为您取名、预测、调风水、择吉日、合婚姻、排机运、消晦气、化凶趋吉、时来运转!人杰地灵!策划企业房产& 布局楼盘风水Q&Q:&电话:&&&&&&&&&&邮箱:邮箱:.c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算卦婚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