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邮编鑫源酒厂三杯仙多少钱

酒水地方频道
-& 做意大利葡萄酒是推广一种生活方式
编辑:婷婷&&发布时间: 9:33:40&&新闻来源:中国酒水招商网
???????????????
此信息由采编,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送邮件到说明,或拨打电话025-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邮件或电话后第一时间删除。
【】&&&【】&&&【】&&&
????????????????????
相关葡萄酒信息
最新更新信息
&&&火爆酒类产品招商:
&&&最新加入酒类产品招商:
&&&火爆商铺推荐:
招商分类:
企  业:
经 销 商:
新  闻:
地区频道:
                             
                             
张经理 手机: 电话:025- QQ:广告合作:山东、黑龙江、云南、甘肃、香港
张经理 手机: 电话:025- QQ:广告合作:四川、山西、浙江、天津、海南、内蒙古
刘经理 手机: 电话:025- QQ:广告合作:安徽、重庆、陕西、青海、广西
郭经理 手机: 电话:025- QQ:广告合作:贵州、江西、河北、北京、新疆、西藏
杨经理 手机: 电话:025- QQ:广告合作:河南、福建、宁夏、湖南、吉林、台湾
李经理 手机: 电话:025- QQ:广告合作:湖北、江苏、辽宁、广东、上海、澳门
我们的言行:
要么全力以赴,要么走人!
我们的宗旨:
客户有效益,我们才能生存!服务完善,创新发展!
我们的理念:
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们的管理:
责任胜于能力;每天每人每件事,每日每事每检查;不放弃、不抛弃!敬业、精业、专业;当日事,当日毕……
我们的目标:
让代理商找到好产品!让厂商招到更多代理商!互助县鑫源酒厂 古冰川 多少钱一瓶啊_百度知道
互助县鑫源酒厂 古冰川 多少钱一瓶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宋大哥大富豪发给结果会进口大幅高峰过后规划局规划,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A||||||||B|||||||||||||||||||||||||||||||||C||||||||||||||||||||||||||D||||||||||||||||||||||||||F|||||||||||||||||||||||||||||||||||||||||||G||||||||||||||||||||||||||||||||||H||||||||||||||||||||||||||||||||||||||||||||||||||||||||||||||||||||||||||||||||||||||||||||||||||||||||||||||||||||||||||||||||||||||||||||||||||||||||||||||||||||||||||||||||||||||||J||||||||||||||||||||||||||||||||||||||||||||||||||||||||||||||||||||||||||||||||||||||||||||||||||||||||||||K|||||||||||L|||||||||||||||||||||||||||||||||||||||||||||||||||||||||||||||M||||||||||||||||||||||||||||||||||||||N|||||||||P|||||||||||||||Q||||||||||||||||||||||||||||||||||||||||||||||||||||||||||||||||||R||||||||||||||||||||||||||S|||||||||||||||||||||||||||||||||||||||||||||||||||||||||||||T|||||||||||||||||||||||||||||||||||||||W||||||||||||||||||||||||||||||||||||||X|||||||||||||||||||||||||||||||||||||||||||||||||||||||||||||||||||||||||||||||||||||||||||||||||||||||||||||||Y||||||||||||||||||||||||||||||||||||||||||||||||||||||||||||||||||||||||||||||||||||||||||||||||||||||||||Z|||||||||||||||||||||||||||||||||||||||||||other||||除皱整形8985整形_整形手术面部除皱多少钱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除皱整形8985整形_整形手术面部除皱多少钱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青海省互助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新闻中心       
   图 片        
   互助经济       
青海省互助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项目负责人:段德罡&&&&主要参加人:段德罡 郑江涛 张 沛 李祥平&&&&&&&&&&&&&&&&刘海龙 赵 键 崔云兰 苏鸿翎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匡
刘建军 曹恺宁等&&&&(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应长旭 郑晓英等&&&&(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建设局)
&&&&第一章 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30¢~37°9¢,东经101°46¢~102°45¢之间。北依达坂山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与平安县为界,西邻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境内有省道宁互公路、民门公路;专用路机场公路。县域面积3424平方公里(合513.6万亩),占海东地区总面积的18.85%。
&&&&二、建制沿革
&&&&从互助县的高寨、沙塘川、张卡山等地出土的文物看,远在4000年前,互助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在古代,这里是族人居住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这个时期,现今的西宁、乐都、大通、湟中、门源、互助等地区,统称为湟中地。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打通西域通道,进入湟水流域。在今西宁附近筑西平亭(原址相当于今西宁城垣),设置临羌县(先湟源,后在湟中)。互助地区隶属于临羌县。
&&&&公元210元左右,东汉设置西平郡(今西宁市)。三国时期,魏国继续以西平郡管辖临羌等县。
&&&&西晋时仍以西平郡管辖临羌等县。南北朝时改西平郡为鄯州,废弃临羌等县。
&&&&隋时又恢复西平郡,互助地区属西平郡管辖。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唐设置鄯州都督府。互助地区由鄯州督都府管辖。
&&&&安徽宗崇宁三年(1104),改鄯州为西宁州。互助地区归属西宁州。
&&&&元时,互助地区仍属西宁州管辖。
&&&&明时,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互助地区隶属西宁卫。
&&&&清时,西宁卫改为西宁府。
&&&&民国2年(1913),互助地区属甘肃行省西宁道。
&&&&民国18年(日,青海正式建省,互助地区隶属西宁县。
&&&&民国19年农历八月八日(日),互助正式建县,县治威远堡。隶属青海省政府。
&&&&日,互助解放,隶属青海人民政府。
&&&&日至1961年8月,互助县隶属西宁市。
&&&&日至1978年9月,为青海省直属县。
&&&&日,青海省成立海东行署,互助县隶属海东行署至今。
&&&&三、行政区划
&&&&截止1985年年底,全县共有20个乡,1个镇,288个行政村,1005个自然村。
&&&&民国十九年农历八月初八,正式经青海省政府上报国民党中央政府批准建立互助县。当时所辖地区是: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长宁堡、景阳川、东西夹山、马圈川、威远镇和现在的边滩、林川、东和、东沟、丹麻、五十、松多、巴扎、加定等地区,共有四个区,一百零三个乡,两个镇--威远镇、张其镇。民国二十一年(公元一九三二年)共有四个区公所,七十三个乡公所和威远镇、张其镇(已划归湟中县)两个镇公所。一九四年年解放前夕至一九五一年元月,全县共有五个区、三十二个乡和一个镇。一九五四年,原属互助县的第一区六个乡(即景阳川一带)划归大通县。原属大通县的八区三个乡(即现在的南门峡公社)划归互助县。一九五六年,进行了撤区并乡,共有二十九个乡(镇)。一九五八年七月,全县合并为十二个乡(镇)。一九五八年八月,全县实施人民公社化后,把原来的十二个乡(镇),划为贺尔川、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北山等五个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五月,把原来的五个人民公社又划为五峰、红崖子沟、沙塘川、贺尔川、城关、柏木峡、南门峡、哈拉直沟、北山等九个人民公社。一九六二年,经过调整,把九个人民公社划为五十、红崖子沟、丹麻、哈拉直沟、东沟、东和、东山、李丰、高寨、城关、台子、五峰、西山、蔡家堡、南门峡、边滩、林川、双树、沙塘川等十九个人民公社和松多、巴扎、加定三个藏族乡。一九七七年,把李丰公社撤销,合并到城关、东和两个人民公社。
&&&&四、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互助县地处黄土高原的最西部,青藏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为把扎藏族乡的北沟脑岭,海拔4484米,最低点在高寨回族乡的曹家堡村,海拔2200米,县境地势起伏,高差悬殊,"三横三纵"的平行岭谷纵横交错。县境地貌类型及分布如下:
&&&&1、高山地带 集中分布在县境北部的加定、巴扎、松多、五十、丹麻、东沟、东和、林川、边滩、南门峡等乡,面积为2178.3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整个区域地形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境内高山峻岭,峰峦叠嶂。海拔3900米以上为裸露的石山、气候寒冷,农牧业均难利用。
&&&&2、中山地带 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外围,主要包括南门峡乡的却藏滩、林川乡的唐日台、东和乡的魏家滩、五十乡的甘滩、丹麻乡的泽林滩等上片,海拔米,面积25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2%。自然植被有山地草原、灌丛草甸和草甸草原等类型。中心地带水土流失较轻,气候冷凉湿润,地域宽广,适合林牧综合发展。但热量条件差,生长季节短,发展粮食作物受到一定限制。
&&&&3、低山丘陵地带 分布在川水地带外围,主要包括五峰、西山、蔡家堡、东沟、东和、东山等乡,海拔米,面积约78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27%。大部分地表覆盖着厚达几十米的第四纪黄土。在沟谷两侧,已侵蚀出第三纪红土,呈现黄土高原中期侵蚀地貌,在形破碎,坡大沟深,丘陵起伏,气候温凉干燥。自然植被属半干旱草原一半干旱荒漠类型,植被覆盖度20-40%。自然生态脆弱,土层深厚而土持松疏,易受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在吨/平方公里,以旱作农业为主。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但发展潜力大。
&&&&4、河谷地带 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的高寨、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等乡,海拔米,面积243.7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灌溉较便利。生产水平较高,由于河床不断下切,在河床两侧分布着河漫地,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和三级阶地。
&&&&(二)气候
&&&&1、日照 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空气干洁,透明度好,云量少,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消弱较少,所以,太阳辐射光能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521.7小时,年日照率为57%,强日照时间长,年辐射量134-147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长期(4-8)国辐射量为77千卡/平方厘米,占年辐射量的52.2%,这就弥补了高寒的缺点,冬不冷夏不热。
&&&&2、气温 互助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也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热量资源水平分布不均衡,垂直地带差异十分明显,气温分布总的趋势是由北往南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境内北部及东北部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地年均气温均在0℃以下;北部的南门峡、边滩、林川、东和、东沟、丹麻、五十、松多等乡北部的脑山及半脑山地区年均气温在0-3℃之间;大通河谷地带年均气温约为2.0-4.0℃;中部的威远盆地和一川两沟之间的浅山地区年均气温在3.0-4.0℃;南部湟水河谷及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的中、下段地区最暖,年均气温在4.0-6.5℃。年内各地均以夏季(6至8月)气温为最高,17-10℃;春季(3至5月)、秋季(9至11月)次之,10--5℃;冬季(12-2月)最低,-5℃--12℃。年中各月气温的变化又以春、秋最为剧烈,这期间月温差在5.0℃以上,初春的三月升温多在7.0℃左右,秋末的11月降温最为迅速,各地可达7.0℃-8.0℃。夏冬两季的气温均较稳定,月际间变温一般均小于3.0℃。川水、浅山地区3月份起气温大多升到0℃以上,4月和10月两月在3.0℃以上,5至9月川水及威远镇以下的浅山地区一般超过10℃,其它月份均在0℃以下。全县年平均气温为3.4℃。各月平均气温日差14.4℃,各月平均气温年差25.4℃。
&&&&3、地温 年平均为6.7℃,得月平均地面温度以每年7月份最高为19.3℃,以每年1月份最低为-9℃,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58.7℃,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29.8℃。其中县境南部湟水河谷及海拔22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温度为4℃-6℃;中部浅山地区,年平均温度为3℃-4℃;脑山、半脑山地区,年平均温度为0℃-3℃;北部和东北部高山区(海拔31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
&&&&4、降水 互助县地处内陆,一般降水不足。降水来源:主要是印度洋孟加拉湾来的西南季风;其次是太平洋来的东南季风,冬季有少量西伯利亚来的水汽。降水地区和季节,分布很不均匀,而且各年各月的降水量也很不稳定。每年以6、7、8、9四个月雨水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3%,其中又以7、8两个月降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按地区分,南部高丘陵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350毫米左右;中部浅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500毫米;脑山、半脑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毫米以上。高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650毫米左右。降水由南向北随海拔增高而增加。
&&&&蒸发量:全县年平均蒸发量为1235.6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2.3倍。蒸发量随着气温上升而增加,每年一般以4、5月份蒸发量最大,5月份一般为183.9毫米。每年一般以11、12月份到来年1、2月份蒸发量最小,月平均蒸发量在33.5毫米-49.3毫米之间。
&&&&湿度: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全县年平均相对湿度较低,仅为65%,一年中以1、2、3、4月份最低,一般为51-55%。5月份以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相对湿度也随着逐渐增大,到8、9月份为最高,一般为78-79%,到10月份以后,又逐渐下降。
&&&&5、霜期 春末夏初出现的霜冻称为晚霜冻,夏末秋初出现的霜冻称为早霜冻。互助县各地的晚霜一般在5月中旬--6月中旬结束,南北相差一个月,早霜一般在9月中旬--8月中旬,北南先后相差一个月。各地晚、早霜出现的时间,大体与日均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相近,无霜期从南部的川水地区逐渐向北部的脑山地区缩短,南部可达140天左右,北部脑山区仅65天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绝对无霜期。全县无霜期历年平均112天,最长是1975年,达133天,最短是1978年,仅为103天。
&&&&早霜冻对川水、浅山地区影响不大,因为作物在早霜冻来临之前多已成熟。但脑山、半脑山地区,热量条件差,早霜冻出现较早,个别年份甚至在7月中、下旬即可出现,这时的麦类作物正处于灌浆至乳熟阶段,洋芋长薯块时期,耐寒力较差,经不起零下1-2℃的低温冻害,对脑山及半脑山浅山地区影响很大。
&&&&6、风 互助历年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其次是西南风。历年平均风速1.4米/秒。风以春季为多,四、五月份平均风速为1.7米/秒。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年平均为4.4天,最多的年份大风日数达9天,最少的年份为1天。沙暴日较少,年平均0.5天,最多年沙暴日为2天。春季大风吹走表土,有时还刮走肥料和种子,夏秋季遇大风,造成农作物倒状,危害农业生产。
&&&&(三)土壤
&&&&县境内土壤资源丰富,土类、土种繁多。根据1980年土壤普查,共有11个土类,3个亚类,35个土属,73个土种,其土壤分布情况为:
&&&&1、高山寒漠土 主要分布在龙王山和达坂山之阴坡海拔3900米以上,阳坡4000米以上,面积21.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因地势陡峻,岩石裸露,气候高寒,目前尚未利用。
&&&&2、高山草甸土 主要分布在龙王山和达坂山下的南门峡、林川、边滩、东和、东沟、丹麻、加定、巴扎和松多等乡,海拔米的坡上,位于高山石质之下,面积99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9.2%。因年积温低,植物生长期很短。
&&&&3、山地草甸土 主要分布在五峰、南门峡、边滩、林川、东和、东沟、丹麻、五十、松多等乡及北山林区中心地带,面积3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51%。年平均气温在0-3℃。土壤冻结期7-9个月,土壤寒冷潮湿,植物生长期短。
&&&&4、山地灰褐土(又称灰褐色森林土) 主要分布在海拔米高度的低山、中山地区,面积为90.5万亩,占总面积的17.4%。北山林区面积最大,主要发育在砂砾岩、灰岩上,但个别也有发育在花岗岩、片麻岩上,各类基岩上覆盖有黄土,一般总称为山地灰褐土。在松多、南门峡等乡,该土主要发育在灰岩、砂岩及其坡积物上。夏季森林郁闭、林下阴暗,土壤潮湿,空气湿润,植被为土木群和草本群。
&&&&5、黑钙土(黑土) 黑钙土带大面积分布在龙王山的西南,海拔米的广阔中山地区。西北起于五峰、南门峡乡,东南至松多乡止,中间经台子、边滩、林川、东和、威远镇、东沟、丹麻、五十等乡。面积76.5万亩,占总面积的4.74%。黑钙土多发育在黄土上,也有发育在红土及砂岩风化物母质上。黑钙土大部已连片垦种,种植作物主要有青稞、小油菜、春小麦和豌豆等。
&&&&6、栗钙土 分布在海拔米之间的浅山和部分川水地区,巴扎和加定乡境内,面积135万亩,占总面积的261%。栗钙土一般发育在黄土(浅山)和次生黄土(川水地)母质上。有部分土属或土种发育在红土上,栗钙土带为干旱、半干旱草原气候带。
&&&&7、灰钙土 分布面积不大,约44.4万亩,占总面积的8.6%,在县境南部沿湟水呈东西条带状。东起红崖子沟乡白马村,西至沙塘川刘家庄村西山,中间跨越高寨乡及哈拉直沟和沙塘川乡的南半部,与乐都县、平安县及西宁市接壤。
&&&&灰钙土带气候干燥,年内极限高温32℃,极限最低温度-18℃,平均气温6-7℃。年降雨量约300毫米左右,无霜期105~130天。
&&&&土壤母质主要为黄土,亦有发育在红土上。植被以干旱草原类型为主,因海拔高低不同,气温有差异,植被也随之有着差异,由低向高,植被由草原过渡到草甸草原类型。
&&&&灰钙土的有机质和土壤肥力较一般栗钙土低。
&&&&8、潮土 零星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滩,山前交接洼地,山间谷地和沟底。发育在新近河流洪积物和冲积物母质上。
&&&&9、新积土 主要分布在河漫滩或干河床上,经人工垫土或引洪水淤澄而成,面积约400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0.08%。
&&&&10、沼泽土 主要分布在山间洼地地下水溢出带和河湾洼地。威远镇南门峡、丹麻、松多等地,面积1.3万亩。该土由于温度低,土壤积水,通气不良,有机质不能充分分解,仅生长一些耐湿性草本植物。
&&&&11、盐碱土 主要分布在海拔位置较低,热量较大的浅山侵蚀沟底或山间谷地沟头,面积4300亩,盐分随地下水流于地表,形成盐土,目前多未被利用。
&&&&互助县土壤,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川、浅、脑各地带土壤类型的不同,有机质含量亦呈有规律的变化。
&&&&互助县耕种土壤中绝大部分为壤土,占全县壤的67.2%,粘土比例较小,在河流两岸也分布有极少量的砂土。全县绝大部分土壤为石质性土壤,占88.9%,以轻石质、中石质为主。
&&&&第二章 社会经济
&&&&一、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互助土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合504万亩。1999年末统计资料表明总人数为368106人,人均国土面积为9301.39平方米。土地资源状态按自然形态分:高山地带占全县面积的63.0%,中山地带为7.2%,低山丘陵地带为22.7%,河谷地带为7.0%。按用途分:30.9%,牧业用地为22.7%,林业用地为36.3%,特别用地为3.7%,暂时用地为6.4%。
&&&&(二)矿产资源
&&&&县内矿藏有煤炭、芒硝、硫铁、铁金、磷石膏、磷、油页岩、白云岩、粘土、石灰岩、大理石、玉石、水晶、云母、红柱石、冰洲石等10多种。其中石膏储量约1.3亿吨,石灰石储量约1亿吨,芒硝储量约6亿吨硫铁储量约5000万吨。这些藏主要分布于红崖子沟、西山、五峰、南门峡、沙塘、边滩、东和、东沟等乡。
&&&&(三)水资源
&&&&1、地表水 境内水资源受自然降水控制植被覆盖率低,自然调蓄能力较差,地表水实际和季节性变化幅度较大。
&&&&互助县境内除流经的湟水与大通河以外,其它河流短而不,流量不大,全县地表水总径泫量2亿立方米(不含湟水和大通河)。全县水能源的一定的潜力,巴扎,加定乡建有6座小水电,年发电量170万千瓦/小时(99年度统计资料)。
&&&&表2-1 互助县河流流域面积及径流全长
&&&&湟水 大通河 沙塘沟河 哈拉直沟河 红崖子沟河 下圈河马沟
&&&&流域面积(Km2) 123 986 319 490 83
&&&&径流长/全长(Km) 42 63 70* 50 48 16 .5
&&&&说明:本表资料来源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指干流长
&&&&2、地下水
&&&&表2-2 互助县主要地下水分布表
&&&&类型 总径流(万立方米) 主要分布
&&&&河谷区孔隙水 5012.7 主要沙塘川、高寨、哈拉直沟、红崖子沟
&&&&山区基岩裂隙水 1630.0 五峰山、龙王山一带
&&&&丘陵区孔隙裂隙水 2638.1 浅脑山区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水 主要分布于山区
&&&&说明:本表来源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全县地下综合补给量区1.06亿立方注,总储量3.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0.77立方米。
&&&&(四)生物资源
&&&&1、 植物资源
&&&&表2-3 互助县植物资源情况
&&&&药 材 柴胡、猪苓、大黄、羌活、赤勺、黄芪、贝母、党参、野艾、薄荷、甘草、车前子、荀麻、当归、狼毒、麻黄、菌陈、秦几等
&&&&野 菜 野葱、野蒜、猪耳朵、苦苦菜、马齿笕、蕨麻、黄花菜、苦芝弯蕨菜、莴菊菜等
&&&&菌 类 蘑菇、地衣、发菜
&&&&天然灌木丛 杨、柳、槐、榆、桑、松、柏、桦、衫、黑刺、边麻、白蜡、缠条、浪麻、杜鹃、沙柳、红皮柳、黄花柳、山柳、旱柳
&&&&花 类 芍药、牡丹、菊花、大丽花、紫檀、山丹花、红花、紫丁香、凤仙花、荷包花、玫瑰等
&&&&2、动物资源
&&&&表2-4 互助县动物资源表
&&&&兽 类 石羊、鹿、猞猁、獐、旱獭、獾猪、狼、狐狸、豺狗、野兔等
&&&&禽 类 雀、鹊、鸽、鹰、啄木鸟、野鸡、嘎拦鸟、鹌鹑鸟、乌鸦、猫头鹰、马鸡雪鸡、水鸭等
&&&&虫 类 蝴蝶、蜘蛛、蛾、晴蜓、蚯蚓、蛴、蛀、蝇、萤、蚊网虫、班蟊、蚜虫、黑毛虫、草失、金龟、蝉、吸浆虫、臭虫、跳蚤、介壳虫、透翅蛾等
&&&&爬行、节肢两栖类 蜈蚣、青蛙、蛇、蝎晰蜴、蜗牛、蚯蚓
&&&&(五)旅游资源
&&&&表2-5 互助县人文景观资源
&&&&人文景观资源 风物 民族民俗 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土话,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土族青年妇女着花袖衫,衣袖上的红色象征太阳与幸福;黄色象征大地与丰收;绿色象征庄稼与希望;白色象征牛羊与吉祥。土族男子戴毡帽,腰系乡花腰带
&&&&礼仪 土族视"三"为吉祥数。客人到来,要喝"下马三杯酒";客人上炕,要喝"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启程要喝"上马三杯酒"
&&&&建筑与遗迹 佑宁寺:藏语称"郭隆弥勒洲",民间称"郭隆寺",位于县城威远镇东35公里处五十乡寺滩村。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由嘉色活佛悦却嘉措在一世松布丹由嘉措协助下破土动工兴建,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清康熙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有大小经堂,僧舍和昂欠等多个院落,僧侣7000多人,并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和医明四个学院,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雍正十年,雍正帝赐额"佑宁寺"。佑宁寺左右各有一河,似二龙戏珠,寺后峰峦叠嶂,寺院堂舍错落有致大小经堂金碧辉煌,建筑彩绘各具特色。佑宁寺有农历六月初八跳欠,晒佛等活动,届时盛况空前。却藏寺:藏语"却藏具喜不变洲",意为"佛教宏扬洲"。由一世却藏活佛南杰班觉始建于清川治六年。却藏寺东西二山环抱,右如盘龙绕卧,左似凤凰展翅,后山松柏苍翠,寺前良田千亩,南门狭水库及林区优美宜人。白马寺:位于威远镇东南约50公里红崖子沟乡白马村。每年正月十五,端午节,附近各方信教群众聚集于此,举行佛事活动。天门寺:位于佑宁寺东北2公里的山崖上。天门寺远离村舍,幽静秀丽,为佑宁寺僧人闭关修行的出名静地。
&&&&节假庆典 除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穆斯林尔德节等节庆外,还有威远镇"二月二"雷台会,进行赛"花儿"物资交流等活动,现称"二月二"物资交流会;五峰山"六月六"花儿会;届时,各地"花儿"高手如约而至,或对歌、或独唱,消夏踏青,以歌传情,相约来年再比高下。丹麻会:丹麻乡政府所在地东丹麻村的丹麻滩中央,有两株数人合抱的古杨树。丹麻地区百姓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请戏班在树前唱戏,丹麻滩男男女女演唱"花儿",成为传统的丹麻"花儿"会。土族善跳"安召舞",而"花儿会"是土乡最具特色的情人节,"轮子秋"是土族创造的一项体育娱乐活动。
&&&&人文景观资源 风物 地方物产 土族妇女善于制作精美的刺绣品,分堆绣和盘绣两种;住房为土木结构的平房;食物以粮食和薯类为主,"狗浇尿"油饼,馄锅馍,荨麻饼等民族特色食品;土族人用青稞酿造的"青稞酒"。
&&&&景园 土族民俗风情园:地处互助县威远镇西门外,面积6.3万平方米。台子河流经此地,风情园三面环水,园内古树参天,林深径幽,水清草秀,情趣盎然。土族民俗风情园及力突出土族特色,着眼于反映土族古老文明。民俗村:小庄村和大庄村是土族聚居的自然村落,独特的五檩起脊住房,饰以奇巧精美的雕塑,屋内红柜佛龛,热炕方桌,奶茶飘香,羊肉肥美,青稞酒醇美,刺绣品精美秀丽,土族民风民俗尽现其中。
&&&&表2-6 互助县自然景观资源
&&&&自然景观资源 天景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峰山 南门峡
&&&&有海拔3500多米的"风雪之库"--黄亚豁 "五峰烟雨"被称为"湟中八景"之一 蓝天,白云,青山,森林,草地油菜花交相辉映
&&&&地景 峡谷幽深,险峰耸峙,岭谷相间,谷底流水湍急,清澈见地,浪花飞溅。形态各异的造型地貌把人们的视野局限在"一线天"之内,幽深险峻,别有洞天。有形状奇特,神秘莫测的妖魔洞等。 五峰山翠峰青峦,雾披云裹夏季,这里百花争鸣,群鸟鸣转,彩蝶飞舞。三洞:无量洞,黑虎洞、三清洞 峡口东西峡谷山对峙,绝壁千丈。有景点石天门,二郎神栓马桩,哮天犬索槽,二郎甲盔。
&&&&水景 有"小三峡"之称的青岗峡、卡素峡和下河峡;有地下高山之颠,风光无限的"胡勒天池";有人称"圣水"的药水泉;大通河流经北山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壮观景观。 山间泉水汩汩流淌四季不断,澄澈清亮碧蓝如玉。三泉:澄花泉隐泉,裂口泉 蓄水量1800万立方米,湖面碧波荡漾,水鸟翔集游艇穿梭。
&&&&生景 森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达千余种。居全省之冠。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400余种,有100余种珍禽异兽,如白牦牛,蓝马鸡,岩羊等。 三林:松树林、杨树林、桦树林
&&&&(六)林业资源
&&&&互助县是国家和青海省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县,同时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和全省林业建设重点县,2000年又被列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之一。全县总土地面积513.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06.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2%,县域北高南低,山川交错,沟壑纵横,隶属青海省东部黄土沟壑立地亚区,深居高寒内陆。全年平均降水543.2mm,年平均蒸发量1235.6mm,在全国植被区划中属温型草原精亚区,共有木本植物160多种,草本植物780多种,野生动物170多种。
&&&&年间,共完成造林120.09万亩。林网率达74%,封山育从21.3万亩。1999年互助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
&&&&全县有林地面积已达71.25万亩,灌木林面积已达84.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25%,活力木蓄积量达到458.76万立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64%,绿化率达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3平方米。
&&&&现有北山,南门峡、松多、实验4个国有林场和双数,李丰2个国有苗圃;北山林场先后荣获全国国营林场500强和100佳等称号。
&&&&二、产业
&&&&表2-7 互助县经济发展速度(1990年可比价)
&&&&总 值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万元) 第二产业(万元) 第三产业(万元) 财政收入(万元) 财政支出(万元)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发展速度% 96-97 10.87 3.30 16.75 19.81 13.95 16.45
&&&&97-98 10.00 3.26 12.43 18.98 6.98 13.9
&&&&98-99 7.01 -6.67 14.61 20.00 10.5 9.45
&&&&资料来源: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99年度,县统计局。(下同)
&&&&表2-8 1999年互助县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万元) 第二产业(万元) 第三产业(万元)
&&&&1999(可比价)
&&&&比值(%) 100 37.72 29.00 33.28
&&&&1999年(当年价)
&&&&比重(%) 100 42.29 28.37 29.34
&&&&(一)农业
&&&&表2-9 互助县域农业总产值(1999年)
&&&&总产值(万元) 占地区比重(%) 农 业 林 业 牧 业 渔 业
&&&&产值(万元) 比重(%) 产值(万元) 比重(%) 产值(万元) 比重(%) 产值(万元) 比重(%)
&&&&全县合计
.99 .85 .16 0.15
&&&&西山乡 .89 .38 32.85 1.24 858.1 32.38
&&&&蔡家堡乡 .36 799.25 62.44 46.63 3.64 434.13 33.92
&&&&王峰乡 .92
45 1.40 972.94 30.28
&&&&松多乡 .39 688.63 53.07 38.25 2.95 570.71 43.98
&&&&巴扎乡 827.92 1.53 236.86 28.61 0.9 0.01 590.16 71.28
&&&&加定乡 .62 488.12 34.29 1.68 0.12 933.7 65.59
&&&&威远镇 .33 .78 39.6 0.88 .34
&&&&双树乡 .87 .49 47.9 2.28 906.79 43.23
&&&&沙塘川乡 .88 .86 66.45 1.78 .36
&&&&东山乡 .59 810.2 57.60 38.56 2.74 557.93 39.66
&&&&哈拉直沟乡 .71 .24 64.1 3.19 695.45 34.57
&&&&高寨乡 .65 760.84 52.85 87.26 6.07 591.43 41.08
&&&&红崖子沟乡 .20 .92 80.77 3.54 855.84 37.54
&&&&王十乡 .27 .57 49.49 1.73 .70
&&&&丹麻乡 .31 .03 61.47 1.80 .17
&&&&东沟乡 .75 .35 42.22 1.15 .50
&&&&东和乡 .51 .42 38.03 1.27 .31
&&&&林川乡 .69 .12 58 2.90 519.89 25.98
&&&&边滩乡 .28 .81 39.17 1.69 894.84 38.50
&&&&台子乡 .77 .55 38.21 1.22 .23
&&&&南门峡乡 .98 .12 42.13 1.56 .32
&&&&各农林场 .48 128.93 4.34 .96 .69 0.15 0.01
&&&&表2-10 互助县城农业产值结构(1990年不变价)
&&&&总计 种植业 其它农业 牧业 渔业
&&&&产值(万元) 96.19 59.67 0.15
&&&&比例(%) 100 54.11 5.76 38.43 0
&&&&表2-11 互助县农业收入结构(1999年)
&&&&总收入(万元) 农业收入(万元) 非农行业收入(万元)
&&&&现 价 6.8 4333.0
&&&&比重(%) 100 43.0 57.0
&&&&表2-12 互助县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1999年)
&&&&农作物播种面积(亩) 总产量(万公斤)
&&&&总面积 1045005 -
&&&&粮食 460.3
&&&&比上年增减(%) -19.45 -42.28
&&&&油料作物 70
&&&&比上年增减(%) 115.62 97.03
&&&&蔬菜瓜果类
&&&&比上年增减(%) 48.4 44.32
&&&&其它作物(青饲料) 4500 -
&&&&比上年增减(%) -66.41 -
&&&&1、种植业 ①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是国家和青海商品粮基地建设县,其中农业区划为:?川水粮经羊猪林网区,包括高寨、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双树乡,该地区气候温和,光热和灌溉条件好;?浅山粮林猪区,该地区土层厚,土质好,但植被覆盖率低,无灌溉条件,粮油作物易受旱灾;?半浅半脑。②全县在东沟、丹麻、五十、威远镇、台子、东和六个乡建立了杂交油菜万亩示范乡。
&&&&在川水、浅山、半浅半脑、脑山四个生态类型区共建立地膜洋芋、小麦统供统包、沟插等重点技术示范区、示范田25个,累计示范面积8600亩。
&&&&2、畜牧业
&&&&表2-13 畜牧业资源(1999年)
&&&&合计 大牲畜年末存栏量(万头、匹) 合计 羊只年末存栏(万只) 生猪年末存 栏(万头) 鸡年末存 栏(万只)
&&&&牛 马 驴 骡 绵羊 山羊
&&&&黄牛 良种及改良乳牛 细毛羊及改良羊 半细毛羊及改良羊
&&&&2.40 1.76 1.09 1.02 2.85 1.72 4.89 4.19
&&&&10.76 5.80 26.30 26.0 55.4
&&&&表2-14 互助县主要畜产品产量
&&&&数量 数量
&&&&一 奶类产量合计 4680 1、山羊毛 21
&&&&二 肉类产量合计 16856 2、绵羊毛 380
&&&&1、猪肉 13098 其中:细羊毛 52
&&&&2、牛肉 1870 半细羊毛 73
&&&&3、羊肉 1326 四 山羊绒 7
&&&&4、禽肉 403 五 牛毛绒 11
&&&&5、其他 159 其中:牛绒 5
&&&&三 羊毛产量合计 401 六 禽蛋产量 2100
&&&&互助县离牧业产值为1.22亿元(九○年可比价)占农业总值的40%,威远镇、双树、蔡家堡、沙塘川、东山、哈拉直沟、红崖子沟、五十、丹麻、东沟、西山、五峰、台子十三个乡镇生猪基地、南门峡、林川、边滩、东和、台子、五士、丹麻七个乡绵羊毛肉基地和加定、巴扎、松多三个乡绒山羊基地建设已有成效,双树什字树养牛、沙塘川雷家堡村和双树董家村养猪,红崖子沟小寨村养鸡初具规模,全县发展牧业区域经济互有基础。加以沙塘川、双树、威远、台子、王峰五个乡镇为主的白猪繁育基地。
&&&&互助县成为青海省生猪、羊、蛋禽生产大县之一,形成生猪、绵羊毛肉绒山羊、肉奶牛、禽肉蛋五大生产基地,生猪、雏鸡、仔猪是互助县畜牧业的支柱产品,是互助猪的中心产区,县良种仔猪繁殖场和互助猪保护场是国家土种猪资质保护的定点场家。
&&&&3、林业 互助县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和全省林业建设重点县,2000年又被列为退耕还林(草)试点东范县之一,全县总土地面积513.6亩,其中林业用地206.4万亩,占总面积的40.2%。
&&&&年间,共完成造林120.09万亩,年均造林5.72万亩,累计完成新育苗3.29万亩,可育苗面积0.791万亩,川水地区农用基本实现林网化、城镇绿化覆盖率36.4%,绿化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3平方米。
&&&&现有北山、南门峡、松多、实验4个国有林场和双树、李丰两个国有苗圃。
&&&&(二)工业
&&&&全县工业现已形成酿造建材、冶炼、轻纺、农副产品加工五大工业体系。
&&&&表2-15 互助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情况(1999)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减(%)
&&&&原煤 吨 1
&&&&发电量 万千瓦 170 -34.11
&&&&碳化硅 吨 1
&&&&水泥 万吨 21 50.00
&&&&搪瓷制品 吨 59 118.52
&&&&硫铁矿石 吨
&&&&机制纸 吨
&&&&混合饲料 吨
&&&&食用植物油 吨
&&&&白酒 吨
&&&&自来水 吨 198 -4.81
&&&&表2-16 互助县全部工业企业情况
&&&&工业产值(千元) 比上年增减(%) 企业单位数(个)
&&&&总计 .28 2157
&&&&1、乡及乡以上工业 .89 77
&&&&轻工业
&&&&重工业
&&&&国有企业 .42 13
&&&&集体企业 .94 42
&&&&其它企业 4360.6 -- 22
&&&&2、村及村以下工业 14000 -- 2080
&&&&城(镇)个体、工业 3683 -- 293
&&&&农村村办工业 2600 -- 52
&&&&农村个体、工业 7717 -- 1744
&&&&表2-17 互助县工业产值结构(不变价) 单位:千元
&&&&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 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合计 乡及乡以上工业 村及村以下工业 合计 按轻重工业分 按经济类型分
&&&&45.8 .8 轻 重 国有 集体 其它
&&&&6 5.9 4360.6
&&&&100% 67.32% 32.68% 100% 75.95% 24.05% 65.35% 19.54% 15.11%
&&&&(三)交通运输业
&&&&表2-18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
&&&&一、公路里程合计 单位 数量 三、客货运输量 单位 数量
&&&&1、干线公路 公里 1877 1、全社会客运量 万人次 1076
&&&&2、县乡公路 公里 177 2、全社会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4520
&&&&3、专用公路 公里 215.2 3、全社会货运量 万吨 94.61
&&&&4、村社公路 公里 9 4、全社会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9679.2
&&&&二、通车乡(镇) 个 22 四、永久性大中型桥 座 167
&&&&1、通车乡村 个 294 小桥涵洞(道) 座 1418
&&&&2、通车社 个 1544
&&&&(四)商业服务业
&&&&表2-19 互助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9年) 单位:万元
&&&&合计 增减(%)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县的零售额
&&&&县以下的零售额
&&&&批发零售贸易业
&&&&餐饮业
&&&&制造业 2758 -44
&&&&农业生产者 890 --
&&&&其他 406 -58
&&&&表2-20 贸易基本情况(限额以上)
&&&&法人企业(个) 产业活动单位(个) 从业人数(人)
&&&&总计 1 -- 60
&&&&批发业 1 -- 60
&&&&零售业 -- -- --
&&&&表2-21 贸易基本情况(限额以下)
&&&&法人企业数(个) 活动单位数(个) 营业总收入(万元) 商品零售额(万元)
&&&&总计 -- 4 212 2129
&&&&限额以下企业 -- 4 429 429
&&&&个体户 -- --
&&&&(五)固定资产投资
&&&&表2-22 互助县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万元)
&&&&计划总收益目录 投资额(万元) 比上年增减(%)
&&&&本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
&&&&计划总收益目录 投资额(万元) 比上年增减(%)
&&&&更新改造投资
&&&&城镇集体完成投资 238 --
&&&&农村集体完成投资 403 -52.7
&&&&城乡私人完成投资
&&&&其中:城镇私人完成投资 170 13.3
&&&&生产性固定投资
&&&&住宅投资
&&&&(六)旅游业
&&&&以土族民俗为代表的民俗旅游和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是发展重点。从1996年至今共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实现收入800余万元。为了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全县已实现公路总里程1877公里,开通了5000门程控电话,126、127寻呼业务和数字移动电话与全国联网,为民俗村划拨305万元的资产和国家旅游局拨款30万元,民俗村项目已正式启动建设。
&&&&表2-23 互助县各景点的旅游人次(2000年)
&&&&人数(万人次) 收入(万元)
&&&&全县 42 260
&&&&其中:风情园 3 1.5
&&&&彩虹旅行社 0.3 8
&&&&北山 20 30
&&&&其它各景点 15 120
&&&&名茶园 2.5 100
&&&&三、人口
&&&&表2-24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
&&&&乡镇别年份 互助县 县城 五十乡 丹麻乡 加定乡 南门峡乡 高寨乡 五峰乡
&&&&机关 农村
&&&&1996年 8.29 13.57 14.27 13.22
&&&&1997年 6.35 7.35 11.76 5.12 5.80 7.68 1.07 8.73 12.49 8.46
&&&&1998年 -1.66 4.74 9.03 2.48 0.49 5.61 4.35 5.27 7.13 3.31
&&&&1999年 -0.69 8.59 15.20 4.94 4.75 7.83 1.83 6.11 2.42 6.20
&&&&表2-25 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动情况(‰)
&&&&乡镇别年份 互助县 县城 五十乡 丹麻乡 加定乡 南门峡乡 高寨乡 五峰乡
&&&&机关 农村
&&&&1996年 2.16 17.78 52.47 0.65 0.05 -2.79 -0.52 2.87 -5.99 -1.19
&&&&1997年 -2.18 7.96 31.26 -4.12 -23.74 1.95 -20.64 -0.29 -0.24 -1.27
&&&&1998年 -1.66 9.42 29.53 -1.39 -3.06 0.09 -9.78 -2.75 -8.35 -0.96
&&&&1999年 -0.69 13.88 38.76 -0.15 -4.54 -3.10 -0.92 -0.53 -4.38 -1.92
&&&&表2-26 人口综合增长率变动情况(‰)
&&&&乡镇别年份 互助县 县城 五十乡 丹麻乡 加定乡 南门峡乡 高寨乡 五峰乡
&&&&机 关 农 村
&&&&1996年 10.47 31.35 66.74 13.87
&&&&1997年 4.18 15.37 43.60 0.99 -17.99 9.75 -10.89 8.31 12.28 6.53
&&&&1998年 3.10 14.23 39.09 1.08 -2.57 5.70 -5.41 2.51 -1.22 2.35
&&&&1999年 5.19 22.61 54.92 4.79 0.64 3.44 1.32 5.58 -1.02 4.17
&&&&四、乡镇情况
&&&&(一)威远镇
&&&&威远镇是互助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境内中部。镇政府地理位置为北纬36°47¢-36°52¢,东经101°54¢-102°02¢。东接东沟乡,南邻双树乡,而与五峰乡接壤,北与台子乡、东和乡相望。总面积7960万平方米。1999年度统计资料表明,威远镇共有13549户,共50731人。1999年底实有耕地面积62569亩。全镇有汉、土、藏、回、蒙古、朝鲜、白、东乡、土家、壮等11个民族。其中土族占总人数的1733%,汉族占总人数的79.61%。
&&&&年平均降雨量为480-550mm,年平均气温3-3.5℃。1999年平均气温4.6℃,年降雨量517.8mm,无霜期为99天。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产豆、马苓薯、油菜籽等。
&&&&威远镇四面环山,地形为东北高,西南略低,属半浅半川地区。1999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2302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302亩,单产248公斤,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700亩,单产173公斤/亩。
&&&&(二)南门峡乡
&&&&位于县北部,距县城20公里。东靠边滩乡,西与大通县和五峰乡接壤。北面依祁连山支脉达坂山,南面为台子乡。总面积为26529平方米。乡政府所在地却藏寺村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5°56¢-37°08¢,东经101°119¢-102°03¢。
&&&&年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600mm左右。1999年底总户数4891户,总人口20832人。居住着汉、土、藏、回、蒙古等5种民族,其中汉族占79.90%,藏族占19.18%。
&&&&该乡属脑山地区,海拔高、气候凉、无霜期短,且多雨雪和霜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油菜籽等。1999年粮食作物总产585.42万公斤,亩产128公斤/亩。油料作物263.16公斤,亩产59公斤/亩。境内有南门峡水库,却藏寺是旅游胜地。
&&&&(三)台子乡
&&&&位于县西北部,距县城约8公里,东南和南面依威远镇,北面为南门峡乡,边滩乡和林川乡,西面为五峰乡,总面积为8089万平方米(其中1999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9060亩)。乡政府所在地上台村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6°52¢-36°58¢,东经101°53¢-102°061¢。海拔平均米之间。年平均气温3-3.5℃,年平均降水量180-550mm。1999年总户数4829户,共有21842人,其中汉族16586人,占75.94%,土族3496人,占16.01%,藏族1759人,占8.05%。
&&&&该乡属于半浅山和半脑山地区,气候较暖,雨水适中,无霜期较短,适宜种植小麦、青稞、豌豆、洋芋、油菜和胡麻。1999年,全乡粮食总产701.62万公斤,亩产185公斤。
&&&&(四)五峰乡
&&&&位于县西部,距县城约12公里。东面与台子乡,威远镇和西山乡相连,西面和南面与大通县接壤,北面为南门峡乡,总面积9113万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67756亩)。乡政府所在地上新庄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6°51¢-36°56¢,东经101°48¢-101°54¢。
&&&&海拔米。年平均气温为3-3.5℃。降水量480-550mm。1999年底总户数5077户,总人数22922人。其中汉族21050,占91.83%,土族1090人,占4.76%。
&&&&该乡属半浅山和半脑山地区,气温较暖,雨水适中,可种植小麦,青稞,豌豆、燕麦、油菜和胡麻等。1999年粮食作物总产量645.97万公斤,亩产169公斤。
&&&&著名风景区五峰寺在该乡内。
&&&&(五)五十乡
&&&&位于县东南部,距县城约25公里。东面为松多藏族乡,西面为丹麻乡,北面靠祁连山支脉达坂山。南面为红崖子沟乡,总面积16728万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为72239亩)。乡政府所在地桑士哥村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6°40¢-36°51¢,东经102°06¢-102°16¢。年平均气温2-3℃,降雨量550mm左右。总户数4133户,总人口18289人。汉族占35.65%,土族占58.02%。
&&&&该乡属脑山和浅山地区,海拔高(米),气候较短,无霜期短,且多雪雨和霜冻,适宜种植青稞,燕麦,洋芋和油菜。1999年全乡粮食总产650.61公斤,亩产156公斤。
&&&&佑宁寺建于该乡寺滩村附近。
&&&&(六)加定乡
&&&&位于县东北部,距县城约76公里。东连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西接松多藏族乡,北依巴扎藏族乡,南面与甘肃省永登县和青海省乐都县相连,总面积60650万平方米(其中耕种用地面积为14045亩)。乡政府所在地桥头村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6°42¢-36°58¢,东经102°15¢-102°44¢。海拔。年平均气温2.3℃,降雨量400-550mm左右。
&&&&1999年总人口7583人,总户数1620户。汉族占43.99%,土族占22.23%,藏族占26.86%。
&&&&该乡是一个半农半牧地区,气候较暖,日照时间长,雨水适中,适宜种植小麦,青稞,豌豆,洋芋,油菜和胡麻。该乡还有大片草场,草山可发展畜牧业。1999年粮食总产量169.64万公斤,亩产153公斤。
&&&&国营北山林场建在该乡桥头附近。青海省民门公路经过该乡,大通河流经该乡。
&&&&表2-31 互助县重要乡镇基本情况表
&&&&乡镇别 总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比重(%) 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km2) 耕地面积公顷(ha) 乡镇企业总产值现价(万元)
&&&&威远镇
79.60 637.3
&&&&南门峡乡
265.29 78.5
&&&&台子乡
80.89 265.6
&&&&五峰乡
91.13 251.5
&&&&加定乡
606.50 12.5
&&&&五十乡
167.28 109.3
&&&&第三章 公共服务设施
&&&&一、科技
&&&&互助县在"九五"期间紧紧围绕"科教兴县"战略,先后引进推广实用科学技术80多项,有28个项目被评为省、地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2项技术荣获国家星火博览会奖。
&&&&县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服务网络,现有农林牧水推广机构192个,工作人员1073人,成立分级科普协会、研究会、学会等53个,全县拥有科技示范村54个,科技示范户4417户,科技发明人60638人,科技人员有5282人,保证了技术论文中多层次多成份并存的服务,全县自上而下,采取了政技物相结合的措施,通过各级政府的行政参与,协调金融、物资部门,在较大范围内应用科技成果,形成新的生产力,为科技成果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变了科技与经济被动结合的局面,实现了科学技术全方位介入经济,推动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全县工农业生产的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7%,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20%,工农业生产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3.80%。
&&&&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普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
&&&&1、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措施不完善。从县财政实际出发,有限的财力难以支撑一些成熟的科技成果大面积的应用推广,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对研究出的新成果及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不能给予及时有力的激励。由于科技经费的不足,科技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宣传手段还很落后,难以提高全民科技意识。
&&&&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不到位。虽然全县已建起了以县级农、林、牧、水技术为龙头,乡镇各站为骨干,村级为基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为纽带,农村学会、协会等农民自我服务组织的科技服务网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不配套,推广面小,后期服务跟不上,影响转化效益。
&&&&二、教育
&&&&1、学校数:总计440所,现有完全小学272所,初小31所,教学点108个,中学27所,其中:初级中学20所,完全中学7所;机关幼儿园1所,职业中学1所。
&&&&2、班数:小学班数1559个,其中:复式班114个,小学附设初中班20个;幼儿班6个,小学附设学前班254个;中学班数400个,其中:初中328个,高中72个(不包括高中补习班)。
&&&&3、小学入学率99.51%,其中:女童入学率99.32%,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99.51%,少数民族女儿童入学率99。49%,巩固率99.63%,毕业率99.95%、小学升初中升学率99.7%,毛入学率110.6%;初中毛入学率为102.9%,初中入学率为77.92%,其中,女生入学率为73.39%,16岁人口完成率为99.6%,18周岁人口完成率为91.8%。
&&&&4、学生数:学生总数74479人(不包含多形式学生),学在校学生4278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0971人,比上年减41人,土族学生7679人,女学生20574人,少数民族女生5265人,土族女生3100人,专设民族小学学生4791人。中学学生24371人,其中:初中生20813人,比上年增2686人,高中生3558人,中学少数民族学生5126人,其中:初中4374人;土族学生3655人,其中:初中3100人;数数民族女生2215人,其中:初中1885人。职业高中学生698人,其中"3+1"职业班58人,幼儿学生6588人,其中:学前班6328人。特殊教育学生38人。
&&&&5、教职工数:全县公、民办教职工3601人(小学2117人,中学1361人,职中68人,幼儿园22人,特教4人,教研室29人),女教职工1034人(小学569人,中学424人,职中18人;幼儿园18人,特教学校1人,教研室4人);办公教职工3482人(其中:小学1998人,中学1361人,幼儿园22人,职业中学68人,特殊教育学校4人,教研室29人)。民办教职工119人。专任教师3244(小学1982人,其中:民办116人;中学1201人;初中940人,高中261人,幼儿园15人;职业中学42人;特殊教育学校4人)。女专任教师978人(小学558人,中学393人,初中314人,高中79人,职中12人,幼儿园14人,特殊教育学校1人)。长期代课教师256人。
&&&&6、校舍情况:学校占地面积1799370平方米,其中:中学504088平方米;小学1217185平方米,职业中学64784平方米;机关幼儿园13333平方米。学校建筑335018平方米,其中:中学125005平方米,小学194236平方米,职业中学13000平方米机关幼儿园2777平方米。
&&&&危房面积4609平方米,其中:中学4179平方米,小学430平方米。
&&&&7、招生录取情况:
&&&&(1)省内外大专院校在我县共录取461人。其中:文科:汉应35人,汉往59人,少应16人,少往27人;理科:汉应117人,汉往159人,少应31人,少往17人。
&&&&(2)汉往23人,少应4人,少往5人;理科:汉应12人,汉往30人,少应2人,少往3人。
&&&&(3)初中中专在我县共录取291人(少民78人)
&&&&表3-1 1999年有关教育统计数据表
&&&&学校数 教学点数 班数 毕业生数 招生数 计 在校学生数
&&&&其中:
&&&&少数民族 其中:土族 女生 少民女生 土族土生
&&&&总计 332 106
&&&&中学 27 400 87 085
&&&&小学 303 108 59
&&&&职业中学 1 25 138 222 698 96 81 427 63
&&&&特殊教育学校 2 5 38 9 5 16 -- --
&&&&幼儿园学前班 1 260 -- -- 10 2957 -- --
&&&&其中 民族小学 47 28 223 745 903 4791 -- -- -- -- --
&&&&民 中 1 21 323 617 09 647 577 445
&&&&重点中学 1 37 558 922
&&&&表3-2 1999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
&&&&教 职 工 表 女教职工 女专任教 师 临时工 少数民族教职 工
&&&&计 专任教师 行政人员 工勤人员 计 土族
&&&&计 公办 民办
&&&&总计 28 116 213 115
&&&&中学 01 90 70 424 393 119 265 186
&&&&小学 66 116 113 22 569 558 19 450 316
&&&&职业中学 68 42 42 8 18 18 12 5 11 8
&&&&特殊教育学校 4 4 4 1 1 2 2
&&&&幼儿园、学前班 22 15 15 2 5 18 14 4
&&&&其中 民族小学 206 196 -- -- 8 2 -- -- --
&&&&民 中 86 64 64 15 7 31 28 12 26 18
&&&&重点中学 135 105 105 20 11 44 36 13 24 19
&&&&三、文化
&&&&互助县文化事业稳步发展。至1999年度,县乡共有文化活动室49处,面积412m2,藏书达6.08万册。电影视映机构6个,全年共放映121场次,电影观众5.3万人次,电视转播发射台19座。卫星地面站294座,平面每日播音时间6小时30分钟,电视人口覆盖率91%,县办杂志印刷6000册。
&&&&表3-3 电影放映事业基本情况
&&&&机场数(个) 放映机(台套) 放映场次(场) 观众人数(人次)
&&&&电影院 1 2 90 11000
&&&&乡村电影放映队 5 31 42000
&&&&表3-4 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
&&&&单位 数量
&&&&一、总藏量 册、件 61701
&&&&1、古籍 册 31
&&&&2、报刊 册 56285
&&&&二、书架单层总长度 米 2260
&&&&三、发放借书证数 个 403
&&&&四、总流通人数 千人次 12842
&&&&其中:书刊外借人次 千人次 7183
&&&&表3-5 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 数量
&&&&一、广播宣传情况 时、分
&&&&1、平均每日播音时间 时、分 6小时
&&&&其中:转上级台节目 时、分 4小时
&&&&自办节目 时、分 2小时
&&&&其中:新闻 时、分 30分
&&&&其它 时、分 1小时30分
&&&&二、事业发展情况
&&&&1、电视转播发射台 座 43
&&&&2、卫星地面站 座 169
&&&&其中:系统外 座 154
&&&&3、广播调频发射台 座 20
&&&&4、乡广播电视站 个 21
&&&&5、村级广播站 个 177
&&&&6、广播喇叭 只 16070
&&&&其中:高音 只 1304
&&&&调频音器 只 115
&&&&调频收音机 只 14651
&&&&7、广播线路(县至乡) 杆公里 100
&&&&8、微插线路 公里 35
&&&&9、电视 台 52330
&&&&其中:彩电 台 8955
&&&&有线电视用户 户 6676
&&&&小片有限电视网 处 10
&&&&县域内收音有线电视 套 24
&&&&四、卫生
&&&&互助县医疗卫生事业近年有新的发展,"卫VIII"项目通过联合国官员考察,已步入全面实施阶段。1999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9人,其中医院22所,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闲527张,卫生事业人员55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0人,中西医结合的副主任医师9人,主管护师10人,护师6人,护士40人。
&&&&表3-6 卫生事业情况
&&&&单位 数量
&&&&全部卫生机构 个 30
&&&&床位总数 床 434
&&&&全部卫生人员 人 549
&&&&在卫生机构中:1、县及县以上医院 个 2
&&&&卫生技术人员 人 261
&&&&床位数 床 270
&&&&2、乡镇卫生院 个 21
&&&&卫生技术人员 人 122
&&&&床位数 床 159
&&&&五、体育
&&&&互助县城内有体育场一座。
&&&&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为主线,互助县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以99年为例,开展了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举办了全县职工篮球赛;组织了幼儿广播体操比赛,举办了"兴农杯"全县农业篮球赛,开展了成年人体质检测工作。此外,还组织各行业系统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开展了球类、棋类、拔河等比赛活动。原校体育工作也全面展开,举办了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参加体育活动面达81%,参加了省上举行的小学生跳绳、踢键子、乒乓球、50米跑的"雏鹰起飞"竞赛活动;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泛展开了中小学达标活动,对县里4所传统项目学校进行了省级评估验收。
&&&&为弥补县体育事业经费的不足,根据全省体育彩票工作会议精神,利用传统的"二月二"之机发行了《中国体育彩票》30万元,筹措体育活动经费5万元,给9个乡配备了篮球赛,增加了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缓解了当前体育活动经遇不足的局面。
&&&&六、城市绿化
&&&&互助县城内现有集中公共绿地两处,即人民公园和小寺山公园。街道绿化工作已展开,行道树多为幼树,未成林荫。部分单位内的绿化较好,如县政府大院。
&&&&近年来,县城绿化工作已成为城建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得到重视。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及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城建部门多方考察,选定树种。以99年为例,在县城北街栽种榆树270株,邦扎黄刺270株,刺柏135株,种植草坪1530平方米,其它街道栽植花灌木209株,垂榆53株,直榆86株。为保证成活率清理砂石1777立方米,换土1095立方米,同时加强了管理工作,在植树期间组织人员宣传标牌50人,修剪草坪5次,整修行道树池3680个,绿化带除草、松土2800平方米,浇水7次,修枝打芽4次。在小寺山植树10300株,整地220亩。投资16万元,修建园林到庭院二处。
&&&&第四章 道路交通
&&&&公路运输是互助县的唯一方式。1999年底有干线公路177公里,县乡公路215.2公里,专用公路9公里,村社公路1475.8公里,公路总里程1877公里。
&&&&一、对外交通
&&&&1、公路
&&&&表4-1 互助县公路现状统计表
&&&&序号 线路名称 里程(Km) 起讫点 路面等级 备注
&&&&1 宁互公路 31.5 韵家口-双树-威远镇 3级油路 省道
&&&&2 民门公路 62 岗子口-西花台 3级砂路 省道
&&&&3 机场公路 13 小峡桥-飞机场 3级油路 专用路
&&&&4 威北公路 60 威远镇-甘禅门 4级油面20公里4级砂面15公里等外路面25公路 县乡道
&&&&5 威平公路 54 威远镇-平安 4级油面5公里4级砂面49公里 县乡道
&&&&6 威大公路 20 威远镇-陈家台 4级油面4公里4级砂面16公里 县乡道
&&&&7 威南公路 30 威远镇-叉巴峡 4级油面4公里4级砂面22公里等外路面13公里 县乡道
&&&&阿里庄-西沟
&&&&8 威边公路 20 威远镇-水洞峡 4级油面8公里4级砂面12公里 县乡道
&&&&9 边林公路 14 咎扎-许家-唐日台 1级砂面7公里等外路面7公里 县乡道
&&&&10 宁互东路 31 威远镇-沙塘川-韵家门 等外 砂面 县乡道
&&&&11 哈拉直沟公路 35 松德-高寨西湾 等外砂路35公里 县乡道
&&&&12 西山公路 21 包家口-陈家台 等外土路21公里 县乡道
&&&&13 东山公路 34 包家口-姚马 等外 县乡道
&&&&14 高寨公路 8 白马寺-小峡村 等外 8公里 县乡道
&&&&15 东沟路 14 大庄-百窝 等外砂路14公里 县乡道
&&&&16 丹麻公路 14 松德-峡门村 等外 砂面 县乡道
&&&&序号 线路名称 里程(Km) 起讫点 路面等级 备注
&&&&17 松多公路 14 五十乡-松多滩 等外 砂面 县乡道
&&&&18 东和公路 33 威远镇-那卡 等外 19公里 县乡道
&&&&麻鸡-东和-人 林 4级砂路14公里 县乡道
&&&&19 柏 路 32 柏门峡-磨尔沟 4级 砂路 县乡道
&&&&20 白艽公路 10 威远镇白崖-徐家庄 4级 砂路 县乡道
&&&&21 沙丘塘川路 2 下山城-沙塘川 4级 油路 县乡道
&&&&22 蔡家堡公路 17 陶家-王家庄 等外砂路 县乡道
&&&&23 松多红崖子沟路 21 花园-太庄廓(松多)(红崖子沟) 等外砂路 县乡道
&&&&24 南门峡村道 24 帐房湾-峡口-七塔尔 等外 村道
&&&&25 南门峡村道 20 尕寺加-北沟脑-生地 等外 村道
&&&&26 蔡家堡 40 严下-甘里铺 等外 村道
&&&&27 南门峡墙道 16 南门峡水库-尕寺加 等外 村道
&&&&28 五峰村道 24 海地-前头岭-仓家沟-纳家-新庄 等外 村道
&&&&29 台子村道 33 南门峡口-席芨沟-多寺代-善马沟 等外 村道
&&&&30 东沟村道 14 上丹沿沟-塘拉-龙一-石窝 等外 村道
&&&&31 丹麻西路 24 花石峡-魏家沟水库甘滩-老幼(红崖子沟) 等外 村道
&&&&32 五十西路 20 甘滩-老幼(红崖子沟) 等外 村道
&&&&33 五十村道 17 杂巴庄-巴洪干塔岔尔沟门 等外 村道
&&&&34 佑宁寺路 8 五十-佑宁寺 等外 村道
&&&&35 松多路 44 拉不郎-北庄-下湾-松多滩-大前门-大西沟-扎隆牙合 等外 村道
&&&&36 巴扎村道 19 寺甘兰-巴扎-元甫沟水电站甘冲口-甘冲沟脑 等外 村道
&&&&37 加定村道(1) 18 北山林场-浪石当水电站 等外 村道
&&&&38 加定村道(2) 6 金禅口-金禅沟 等外 村道
&&&&序号 线路名称 里程(Km) 起讫点 路面等级 备注
&&&&39 加定村道(3) 6 扎龙口-庄浪村 等外 村道
&&&&40 红崖子沟村道 17 星家-大庄廓-白土巷 等外 村道
&&&&41 红崖子沟村道 13 白崖陈-张家-芦草沟 等外 村道
&&&&42 哈拉直沟村道(1) 24 汪家沙塘川-费家-上寨 等外 村道
&&&&43 哈拉直沟村道(2) 18 魏家堡-岔尔沟-大庄 等外 村道
&&&&44 东山村道 8 毛尔刺沟-辽吉 等外 村道
&&&&45 沙塘川村道 12 后山-沙塘川-小长沟 等外 村道
&&&&46 蔡家堡村道(1) 6 长沟-下山成 等外 土路 乡道
&&&&47 蔡家堡村道(2) 4 蔡家堡-槽子 等外 乡道
&&&&48 蔡家堡村道(3) 6 马莲滩-保刘 等外 乡道
&&&&49 蔡家堡村道(4) 4 长沟-下刘家 等外 乡道
&&&&50 西山村道(1) 9 西山-张家沟-杨徐水库 等外 乡道
&&&&51 西山村道(2) 16 什字-牙事-郑家山-大庄 等外 乡道
&&&&52 西山村道(3) 4 王家庄-西沟坪 等外 乡道
&&&&53 双树村道(1) 6 周家-吉家沟 等外 乡道
&&&&54 双树村道(2) 3 双树--高羌 等外 乡道
&&&&55 双树村道(3) 3 什字-董家 等外 乡道
&&&&56 边滩村道 8 仓家-古边 等外 乡道
&&&&57 威远镇村道(1) 13 党校-拉索麻-卓扎沟-红咀-小寺 等外 乡道
&&&&58 威远镇村道(2) 9 五十王家湾-红崖-塘巴-多寺代-蔡子沟-红咀 等外 乡道
&&&&59 五逢石湾道 10 下马圈二-石湾 等外 专用道路
&&&&60 红崖子沟中克道 12 担水路-加克 等外
&&&&61 威远镇出口 10 东西南北及东北五个出口 等外
&&&&(1)威远镇主要出入口
&&&&①宁互公路(西宁-互助)属地养省道,三级公路,沥青表处(2.5cm),宽10m,互助境内31km,其目前是出省的一条主要道路。
&&&&②宁互东路(西宁-互助),四级公路,砂砾路面,宽6.5m。
&&&&③平大西路(平安--大通),县道,三级公路,沥青表处,宽7.5m,威远镇以西18.24km,互助境内以东56km,目前建成16km。
&&&&④威北路(威远镇--北山)四级砂路,宽8.5m,7.5m,6.5m,全长60km。
&&&&⑤威南公路,(威远镇--南门峡)四级砂路,宽8.5m,全长39km。
&&&&(2)机动车、非机动车保有量及客货运量 全县共有机动车
&&&&=2366辆,(汽车1806辆,其他机动车560辆),轮胎式拖拉机16024辆,交通事故易发地段。
&&&&(3)出租车情况 全县共有出租车98辆,车型以七座微型小面包为主,自由经营。
&&&&(4)公共交通 县城已有运行公交线路3条,参远车辆6辆,每天20班。
&&&&表4-2 客货运量表
&&&&年份 客 车 货 车
&&&&车辆 运量(万人次) 运转量(万人/km) 车辆 运量(万人次) 周转量(万吨/km)
&&&&99年 560 107.6 .61 9679.2
&&&&2、铁路 西兰铁路穿越互助县南部,曹家堡车站只承担一部分货运(运出矿石,运进煤)。
&&&&3、交通设施
&&&&(1)汽车站
&&&&互助汽车站位于互助县威远镇台子路6号,规模为二级汽车站,目前,日发班次202班,线路40条,营运车辆127辆(以普通中客面包为主)职工人数33人,年完成客运量40万人次。
&&&&(2)加油站
&&&&互县县城有5个加油站,一个在宁互路上,另外4个小型加油站在镇区内,分别属于石油公司,农业局,交通运输公司,县委。
&&&&(3)汽车停车场
&&&&县城内目前没有大型停车场。
&&&&二、城市道路交通
&&&&1、城市道路
&&&&表4-3 互助县道路横断面现状(2000年)
&&&&名称 长度(m) 红线(m) 性质 路面类型 横断面(m)
&&&&车行道 慢车道 人行道 绿带
&&&&北大街 834 32 生活 沥青 14 3.5×2 42 1.5×2
&&&&东大街 1080 32 生活 沥青 14 3.5×2 42 1.5×2
&&&&南大街 780 32 生活 沥青 14 9×2
&&&&南 街 820 12 生活 沙路面 8 3×2
&&&&西大街 410 32 生活 沥青 8 3.5×2 1.5×2
&&&&西大街 601 32 生活 砼 24 4×2
&&&&南环路 1400 16 过境路 沙路等4级 16
&&&&东环路 1300 16 过境路 4级沙路 16
&&&&新安路 145 32 生活 沥青 14 9×2
&&&&台子路 1150 12 过境 沥青 8
&&&&乐和路 850 32 过境 沥青 8
&&&&2、公交线路站点
&&&&表4-4 公交站点情况表
&&&&1路 交警大队--农贸市场--镇政府门口--新安路--农贸市场--东沟乡政府
&&&&2路 民族中学--县人民医院--食品大楼--镇政府门口--东和路口
&&&&3路 逸夫中学--中医院--食品大楼--车站门口--台子路口
&&&&第五章 给水排水
&&&&一、给水
&&&&1、水源
&&&&互助县城地下水资源丰富,互助县城地区地下水属河谷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沙砾卵石和含泥沙砾卵石层。含水层埋深取决于地形地貌,近河地带的一、二级阶地前缘小于5米。二级阶地后为40米以下,含水层厚度在10~25米之间不等。水量充沛,单井涌水量一般地2000立方米/日以上。地下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现状互助县城水源共有井7个,井深约28米左右。出水量约为110~120立方/时?井。
&&&&镇区内部大企业(酒厂、纸板厂等)均设自备水源,各自备水源供水量总和约为9000吨/日左或。
&&&&2、水厂
&&&&互助县城水厂位于县城北侧,日供水能力为7000立方米/日,最大日供水能力15000立方米/日。厂内设500立方米清水池一个,800立方米两个。由于原水水质较好,能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因此水处理工艺较为简单,仅需作消毒处理即可。
&&&&水厂距城区高差为68米。出水可自流至城区给水管网,城区供水压力约为6~7公斤。
&&&&3、给水管网
&&&&近期对城区给水管网的改造已基本完成,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区给水系统。
&&&&水厂至城区共有输水管三条(400mm两条,20mm一条)。城区供水主管网已形成环网。
&&&&给水管埋深均地1.5米以下。
&&&&4、存在问题
&&&&(1)现状水厂能满足日前供水要求,但到规划运用期则无法满足。需要修建新水源。
&&&&(2)目前城区给水管网仅有16个室外消火栓,且部分已无法使用,不能满足消防用水要求。
&&&&二、排水
&&&&互助县城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道后直接排入河塘川河。雨水通过地表或进入排水管道就近排水体。
&&&&1999年县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325.09万吨,其中经处理排入达标量为106.90万吨。重点企业为青稞酒厂和县造纸厂。
&&&&县城共有排水管道总长4.78公里。日排水量约7000吨。
&&&&互助县雨水量较少,根据气象资料,历年最大降水量为592.3毫米(1978年),历年最小降水量为389.5毫米(1980年),历年平均降水量为482.5毫米,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为48.2毫米。
&&&&第六章 供热燃气
&&&&一、供热
&&&&互助县城现状冬季供暖多数居民为小火炉取暖,部分居民由本单位锅炉房供暖,据1999年统计数据显示,城区目前约有采暖锅炉96座,锅炉总容量385.5吨,1999年共燃煤8255吨,排放烟尘220吨,SO2排放量为66吨。
&&&&城区共有工业用锅炉14台,总容量75吨其中:酒厂(6台共45吨)、纸厂(5台共20吨)为主要用户,年燃煤2.51万吨,烟尘排放量1380.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00.6吨。
&&&&由于县城目前主要供暖方式为分散小锅炉供暖和小火炉取暖,这种供暖方式不仅能耗高,占地面积大,运行人员多,而且烟囱多,噪声影响大,城区煤炭,灰渣运输量大,特别是对城区低空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生活环境质量。
&&&&二、燃气供应
&&&&互助县城目前使用的燃气为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液化石油气全部由外地调入。
&&&&目前互助县城居民用于生活炊事方面的级源为:电、煤、液化石油气三分天下。楼房居民主要为电和瓶装液化气,平房居民主要为瓶液化所和煤。
&&&&目前县城有液化气站一个,位于县城西侧。
&&&&《互助县城市天然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1999年编制完成,该项目以于1999年6月申请定项,1999年12月获省计算批复,立项成立,该项目将在西宁市 沈家寨附近接入天然气管道,气源为涩北气田天然气。
&&&&第七章 电力电讯
&&&&一、城市供电
&&&&互助县城用电同大通黄家寨就电站110KV出线送至城区互助110KV变电站。
&&&&互助主电站位于县城东北侧,设计主变容量为2×31.5MVA,目前公安装一台。共有35KV出线两回(互硅线,互碳线)10KV出线六回,其中互一线,互五线主供县城属小型工业,市政生活等用电。
&&&&沙溏川110KV就电站位于沙溏川镇,设计主变容量为2×31.5MVA,根据电力部门规划,今后也将作为县城供电配网的电源之一。
&&&&根据1997年统计资料,城区共有10KV线路19.579km,变压器66台,总容量13580kvA。
&&&&城区10KV线路均为架空敷设,改造后杆高18米,主要布置在道路左侧(沿负荷方向)。用户变压器除315KV以下为杆上式外,其余均为室内式。
&&&&表7-1 互助供电局历年用电情况表
&&&&用电量(kwh)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农牧业
&&&&工业 238480
&&&&建筑业 640 426000
&&&&交通邮电业 890 142850
&&&&商业等
&&&&其它事业
&&&&居民生活用电
&&&&其中:农村居民用电
&&&&城市居民用电
&&&&合计 605690
&&&&注:截止8月底,2000年一~八月份用电量为10356万kwh。
&&&&其中城区互一、互五线1997年供电量为2039.98万kwh,售电量1879.89 kwh,最大负荷6790kw(占全县的13.9%)最大负荷利用小时3004时,负荷系数0.5。
&&&&近年来通过对城区电网改造,已极大的得高了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城配网供电线路只有一个110KV电源点,无法从电源实现互为备用,对提高县城供电可靠性不利。
&&&&二、邮政电讯
&&&&(一)邮政
&&&&现状县城有邮电局一个,邮政业务较为齐全,现有邮路19条,邮路长度934公里,邮政车辆5辆,全局共有职工251人,1999年营业额为141万元。
&&&&新建邮政在楼共三层,建筑面积,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二)电讯
&&&&近年来,随着全国电讯事业的飞速发展,互助县的电讯事业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目前全县市话交换机容量为7000门,实装6453门(截止日),长话通讯光缆至西宁4芯,至平安4芯,移动用户1200户(1999年为300户),共有信道4个。
&&&&县城电讯电缆除北街为管道敷设外,其余均为架空敷设。
&&&&第八章 环境环卫
&&&&一、环境保护
&&&&(一)基本概况
&&&&互助县城年污水排放总量约58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25.09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106.9万吨,生活污水经化粪处理后进入水体,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悬浮物。工业废水重点排放企业为青稞酒厂和县造纸厂。
&&&&县城工业废气年排放总量为106049万标立方米。其中燃煤燃烧过程中排放量为17989万标立方米,消烟除尘率为80.5%,生产工业中废气排放量为88060万标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80.7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13356吨,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粉尘、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物等 。工业废气排放重点企业为特种水泥厂和白水泥厂。生活废气主要为燃煤。
&&&&城区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炉渣和冶炼废渣。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1万吨。综合利用率为100%。
&&&&由于互助县城外已建成环城路,大大减少了城区车流量,成区环境噪声较低,1995年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0.07分贝。十三陵区重点噪声源为锅炉房。
&&&&(二)环境质量
&&&&城区大气监测点共的4处,根据监测,互助县城区大气质量维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的I~II级标准水平,冬季较严重,产要的空气污染特征为TSP,SO2等,冬季取暖工业烟尘是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城区地表水监测火南门峡河两个断面。沙塘川河共有七个断面。监测中一般能达到III类标准。主要污染源不酒厂和造纸厂。
&&&&二、环境卫生
&&&&城区共有环卫职工46人,负责县城环卫管理工作,包括主要街道清扫,居民区公区卫生保洁及监督管理工作,隶属县城管站。
&&&&城区现有垃圾车2辆,吸粪车1辆,公厕3座(均为水厕),垃圾斗18个(不包括各单位自备),城区生活垃圾由环卫站负责统一清运至县垃圾堆放场填埋处理。
&&&&截止99年底,城区各种垃圾处倾倒量约为26.4万吨。由于各种原因内脏有相当数量的垃圾随地倾倒或堆放在城南的洼地内和沙塘川河边/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和污染了沙塘川河。
&&&&第九章 防灾
&&&&一、防洪
&&&&流以县城的河流主要为南门峡河、巴扎河,两河于城南汇集成沙塘河,总集中面积393平方公里。
&&&&南门峡河了源于南门峡的七塔尔峡和岔巴峡,全长39.7 公里集水面积217平方公里,最大洪水量为267立方米/秒,河道此降为26.8%。
&&&&巴扎河发源于边滩乡水洞峡和林川唐日台峡,全长20公里,含集水面积176平方公里,最大洪水流量为61立方米/秒,河道此降25%。
&&&&河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洪峰出现在七、八め九三个月,三月气温升高,冰雪消融时可能出现小的洪峰。
&&&&两河均未对县城造成较大影响。
&&&&二、抗震防灾
&&&&互助县城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区,有记载的地震发生过十作次,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的有两次。
&&&&互助县设消防大队、消防中队、有消防站一个,东风牌消防车4辆,编制为38人。
&&&&城区共设室外消火栓16个,城区易燃易爆点19个,一级重点单位5个,二级11个,三级9个。
互助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青海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助县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