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落实两个责任存在问题问题见下

当前位置:
>>>如下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
如下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请回答:(1)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 。(2)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题型:探究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受到摩擦力、阻力的影响(合理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下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主要考查你对&&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转化形式:&&&& 有什么运动形式就有什么性质的能量,机械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相关的能量。不仅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机械能还可以与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等等进行转化。如何判断机械能的形式:&&&&& 机械能有动能、势能两种形式,势能又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判断一个物体具有哪种形式的机械能,应根据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进行分析。例1:现有四种不同情景中的物体:①在水平冰面上滑行的冰块;②悬挂在教室屋顶上的日光灯;③钟表内被卷紧的发条;④发射升空的火箭。其中,______具有动能;____具有重力势能;______具有弹性势能(选填物体序号)。解析:动能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故在水平冰面上滑行的冰块具有动能;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故悬挂的日光灯具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故被卷紧的发条具有弹性势能;发射升空的火箭既在运动,又被举高,故它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答案:①④②④③ 说明: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是以水平地面为参考平面,认为位于水平地面的物体不具有重力势能(或重力势能为零),而位于高处或空中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如何判断机械能的变化:&&& 判定机械能的变化时,要同时判定动能与势能的变化,看两者的总和怎样变。例1下列事例中,物体机械能增加的是(&& ) A.随直升机匀速上升的救灾物资 B.落地又弹起的皮球 C.缓缓降落的“神舟“飞船返回舱 D.上升的滚摆解析:A中物资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机械能会增加;B中的皮球最终会静止在地面上,所以机械能会减小;C中返回舱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会减小;D中的滚摆在转动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有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成内能,所以机械能会减小。答案:A
发现相似题
与“如下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9302420183200499732606143431294当前位置:
>>>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泼水时,盆留..
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 B.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D.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泼水时,盆留..”主要考查你对&&惯性现象,平衡力与平衡状态,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惯性现象平衡力与平衡状态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辨析与区别:惯性”与“第一定律”的区别 “惯性”与“惯性定律”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它们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不依外界(作用力)条件而改变,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两者完全不同。为何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是因为定律中所描述的现象是物体的惯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物体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仍旧表现出来。 “惯性”与“力”的区别 “惯性”与“力”不是同一概念,“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水平道路上运动着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要向前运动”这些都是惯性。惯性与力的区别:①物理意义不同;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则只有物体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就无所谓力。②构成的要素不同: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和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力是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构成,它的大小有具体的数值,单位是牛。③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作用则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力的大小跟许多因素有关(视力的种类而定)。 “物体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物体的惯性和外力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形成了宏观物体的形形色色的各种复杂的运动。如果没有外力,物体也就没有复杂多样的运动形式;如果没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不需要力的作用。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就不难解释惯性现象。例如“锤子松了,把锤把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惯性”与“速度”的区别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汽车行驶越快,其惯性越大”是不正确的。运动快的汽车难刹车是因为运动速度越快,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可见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并无关系。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的辩证关系&&&& 时效波先生在二十世纪末期论述“生命的产生”时,提出了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的辩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有保持其原有平衡状态(干扰前状态)的属性,即惯性。这里提到的惯性是广义质能意义上的概念,不仅指宏观物体,构成宏观物体、维系着微观结构形态运动着的分子、原子、电子同样具有惯性。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物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转化,原有的平衡状态(宏观的运动状态、微观的结构形态)就会被改变或打破,形成具有新的运动状态和结构形态的物质。运动的物质有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属性,而运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又时刻破坏着平衡,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成了物质最基本属性的矛盾统一体。无机物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宏观的、微观的冲击和破坏,改变其原有的运动状态和结构形态。如被海水冲刷和风吹日晒的礁石会移动位置和逐渐破碎。原始生命则能为维护自身的平衡状态作出反应,主动地吸收利用物质能量(新陈代谢)来维护有机体的结构形态不受破坏,以维持其原有性能,获得生存。事实上,由碳水化合物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就已经能有选择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并排出分解物,不断与环境中的某些物质进行代谢。”对惯性的正确认识:(1)惯性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对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是运动状态改变还是不变,物体都具有惯性。不能认为: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不具有惯性或物体运动的速度大,惯性就大(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其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小。物理学中就用质量来量度物体惯性的大小(3)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然要涉及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每个物体都具有惯性.不需要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利用惯性鉴别生、熟鸡蛋:例: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所示。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 解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1)确定研究对象及其原来所处状态:本题的研究对象是熟鸡蛋和生鸡蛋,他们都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 (2)确定物体的哪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熟鸡蛋是一个整体,用手按住后整体停止运动;生鸡蛋的蛋壳与蛋清、蛋黄是分离的,用手按住后只是蛋壳停止转动。 (3)确定物体哪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对于熟鸡蛋来说,受力后整体停止运动;对于生鸡蛋来说,壳内的蛋清和蛋黄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造成的结果:手离开鸡蛋后,熟鸡蛋停止转动,生鸡蛋仍继续转动几圈。答案:这是因为熟鸡蛋蛋壳内的物质变成周体与鸡蛋壳连在一起,用手按住立即静止,而生鸡蛋的蛋黄与蛋壳间有蛋清,用手按住转动的生鸡蛋,蛋内的蛋黄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转动,所以手松开后,整个生鸡蛋又继续转几圈。定义: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悬挂着的电灯、放在桌面上的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降落伞都处于平衡状态。如下图: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几个力称为平衡力。即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悬挂着的电灯能保持静止,是因为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灯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图甲);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向前的牵引力和地面、空气对它的向后的阻力,这时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乙)。桌面上的书保持静止,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丙)。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对作用效果的理解: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如物体从快到慢、从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都是速度大小在改变;二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如左转弯、右转弯等都是说明其运动方向在改变;三是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了改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如放在水平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不断变化;刀片能划破纸;射箭时,拉弯了的弓等等都表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 说明:(1)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一个物体若受到了力(合力不为0)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控制变量法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就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例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1)、(2)、(3)、(4)各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 ) A.图(1)和(2)B.图(1)和(3) C.图(1)和(4)D.图(2)和(3)解析: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当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见图(1)和(2);当力的大小和力的作用点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见图(1) 和(3);当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见图(1)和(4),因此本题选C。答案:C例2: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物体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解析: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且h2小于h1。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力作用的相互性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这个物体也同时受到来自对方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如图(a),(b)]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确理解力的相互性: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主要有以下四点:1. 力是物体埘物体的作用;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3.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以下特点: 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3.性质相同,如小孩推墙时,对墙的作用力为弹力,则墙对小孩的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弹力,绝不会是其他性质的力。
发现相似题
与“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泼水时,盆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562920569520068315163974769268151高中物理动量问题 从离传送带高度h=3.2m处由静止落下一个质量为m=1.2kg的小球落到传送带后_百度知道
高中物理动量问题 从离传送带高度h=3.2m处由静止落下一个质量为m=1.2kg的小球落到传送带后
=6;s,与水平传送带成α=53°角,g10m/s.3高中物理动量问题从离传送带高度h=3,已知传送带水平速度v&#39.2kg的小球落到传送带后弹起的速度v=10m/s.5m&#47,小球与传动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求(1)小球水平方向的动量变化量P(2)传动带对小球的平均弹力传送带与小球作用时间不是2S吗.2m处由静止落下一个质量为m=1
小球落到传送带后弹起的速度v=10m/s由动量定理有(1)小球水平方向的动量变化量P=mV水平-0=7.2(2)传动带对小球的平均弹力N(N-mg)t=mV垂直-mV落……①0.2m处由静止落下到传送带前瞬间速度为V落=√2gh=8m/s小球从离传送带高度h=3;s坚直方向V垂直=8m/s分解为水平方向V水平=6m&#47.72=μNt……②联立可解得t=0
请问为什么不是2S,小球弹起水平方向分速度为6m/S,而提供该速度的力不只有摩擦力吗?可由6m/S除以摩擦力的加速度是2S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传送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运动.(2)由图____和图____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试验次数][木块运动速度(m/s)][测力计示数(N)][1][0.05][0.6][2][0.10][0.6][3][0.15][0.6]}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C.推理法D.等效替代法.-乐乐题库
&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知识点 &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习题详情
18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1.6%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甲&和图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试验次数&木块运动速度(m/s)&测力计示数(N)&1&0.05&0.6&2&0.10&0.6&3&0.15&0.6&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B&.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C.推理法&&&&&&&&D.等效替代法.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1-邵阳
分析与解答
习题“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滑动摩擦力是产生在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因此,在测量时应运用转换法,通过二力平衡的原理,借助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将其测出.因此,在拉动木块时要求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使拉力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结合控制变量法,可对图甲、图乙中的变量和控制量进行分析;(3)图甲、图丙中的变量是接触面,而控制量是压力的大小,据此进行分析;(4)从数据中观察速度的大小是否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构成了影响,从而判断猜想C是否成立;(5)物理学中,在研究一个量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往往要先控制某些量,每次只研究与其中一个变量的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解:(1)因为只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和拉力才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小才会相等,因此,实验中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三次实验中,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符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的实验条件,能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图甲和图丙的实验相比较,两次的压力相同,只是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拉力的大小不同,因为可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三次实验中木块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而拉力的大小却始终不变,因此可证明,猜想C是错误的,即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无关;(5)本实验中,分别探究了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与物体运动速度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运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方法.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甲、乙;(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错误;(5)B.
本实验中初中物理中较为典型的探究实验之一,主要运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这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也是我们应该熟练掌握的实验技能.同时,二力平衡条件的运用、对实验结论的正确分析,也是我们应该从这类实验题中应该学到的.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主要考察你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匀速拉动木块)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接触面积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利用图甲(或图乙)的器材,将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立放,匀速拉动木块,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命题方向】题目考查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关键是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直接测量,只能通过测量拉力的方法间接测量.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比较甲、乙两图相同的是压力,不同的是接触面,一个是玻璃,一个是木板,它们的粗糙程度不同.这样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同理可判断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第四问考查运用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的能力,即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只让物体的接触面积改变.而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积的最好方法是将长方体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立放.【解题方法点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直接测量,只能通过测量拉力的方法间接测量.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无关,与拉力的大小等因素无关.
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似的题目: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实验数据如下:序号接触面压力/N滑动摩擦力/N1木块与木板2.00.42木块与木板2.50.53木块与砂纸2.00.6(2)分析&&&&(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测量密度:
表格&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②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③把石块用线拴好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V2;④将m、V带入公式中,算出石块的密度ρ;⑤根据V1、V2算出石块的体积V.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数据&
m/g&V1/ml&V2/ml&V/ml&ρ/(kg/m3)&&&&&&30&50&&&&&&&&&&&&&&&(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木块、木板,砝码,砂纸和&&&&.&&装置图&& &结论&1.在接触面一定时,&&&&越大,摩擦力越大;2.通过比较&&&&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3.本实验使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和&&&&.&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实验数据如下:序号接触面压力/N滑动摩擦力/N1木块与木板2.00.42木块与木板2.50.53木块与砂纸2.00.6(2)分析&&&&(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
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1o盐城)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上和在桌面上滑动(图甲、乙),然后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在桌面上滑动(图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运动.(2)由图____和图____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试验次数][木块运动速度(m/s)][测力计示数(N)][1][0.05][0.6][2][0.10][0.6][3][0.15][0.6]}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C.推理法D.等效替代法.”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运动.(2)由图____和图____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试验次数][木块运动速度(m/s)][测力计示数(N)][1][0.05][0.6][2][0.10][0.6][3][0.15][0.6]}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C.推理法D.等效替代法.”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